学术论文百科

关于孔子教育的论文一千字初中英语

发布时间:2024-07-07 01:01:39

关于孔子教育的论文一千字初中英语

不好意思说你了,5分也好意思拿出来,而且还是论文!太抠了~~

人物传记。考证孔子生平 思想研究。从其著作中发掘 比较研究。与同时代人比较,与异时代人比较,与西方思想家比较。 现代的实用。如,孔子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孔子思想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等等。

三楼写的不错,建议看看百家讲坛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找一本《弟子规》有的书上面又解释,你可以根据内容加一些自己的看法!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弟子规》后面都有十二孝的图和故事,你去书店看看吧,如果嫌太麻烦了,那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当然啦,想要做的好还是要有麻烦的过程嘛!加油!

关于孔子教育的论文一千字初中语文

这篇不错 你可以看看

我心目中的那位孔圣人离我们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虽然他已经不在我的这个高度文明的时代,但是他的思想仍活在我们的身边。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就接触了这位老人的那些儒雅的思想。记得,我跟着语文老师背诵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有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时的我对孔老圣人有了一种神圣的感觉。他的许多的教育思想,在我的学习当中,还是比较适用的。另外,他讲述的许多做人的道理,至今我还是需要借鉴的。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我做人的基本标准之一。 我读了孔子的生平,对孔圣人的做人这方面是值得比较称道的。鲁昭公让他去管理仓库,他就去把这差事作的井井有条。 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无论孔子做什么事,都是从一点一滴做的。其实,我们之所以把他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在做人上确实是达到了人生的很高的境界。 孔老圣人不光是我的教育老师,他也是我身边生活的一位指路人。每当,我在生活上感到失意的时候,我总会想到孔子在失意的时候,仍然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最后在不起眼的事情上成功,像我这样的泛泛之辈更应当把精力投入的自己的目标上去。 在我的心目中,孔圣人不是一个神,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对自己的弟子时那么的有礼,而他的弟子又那么的尊敬他。另外,孔老圣人甘愿屈身向路边的孩童请教问题,丝毫没有失去学者的风度,他俨然把自己看作了一位过路的老人。 孔子,不只是指的是孔圣人,也暗含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两千多年的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直至现在还影响着我所在的时代的人。没有他的文化,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没有礼道,我也会变得不那么精彩。 我心目中的孔子,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又是一位人哲圣人。孔老圣人,是我从小认识的老师,也是我的亲密的儒者。他的思想,已经扎根于我们以及身边人的心目中,让我们更有选择的去继承他的儒家的文化。 二在孔子墓前,凝视着那荒草掩盖下的巨大土堆,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毁也罢,誉也罢,风风雨雨,他都默默无言地独自承受。他不会再爆发,也不会灭亡,只是在那里、在世人的毁誉中,把血肉变成了白骨,但谁都不会无视他思想的存在。 坚强如他。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饱经人生的苦难,却始终坚强乐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有人生的苦难都如同烈火淬钢般催熟他年轻博大的思想,个人的苦难比起大道之不行又算得了什么。可是,在那个功利霸道横行的时代,没有哪一个君主能够施行他的主张,他就那样孤独而倔强地坚持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毫不绝望、不知疲倦地周游列国、传道授业,渴望大道能够在未知的土壤里长成参天大树。 宽厚如他。在一个秩序混乱的泱泱大国里,他的思想维系了一种最起码的社会和人性的平衡。他历来主张政教分离,“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绝不把希望寄托在毫无根据的来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对生命本身的敬重作为“为政”的起点和终点;“以直报怨”,以此张扬生命的尊严,决不隐匿自己的不满和仇恨。“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他终生追求的理想,那里,没有阶级、没有等级,有的只是老者、朋友、少者。 兼容博大如他。他从来就没有说过,信我者得富贵,不信我者入地狱的话。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就如同一个坦诚长者,把爱推己及人乃至整个世界,他的弟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今日,极端利己主义的膨胀带来了人类精神家园的荒芜,自私、焦虑、仇恨如同瘟疫威胁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在这样一个呼唤安全、责任和道义的世纪里,孔子的思想便更加显得光辉灿烂,面对战争和恐怖,孔子所说的“和为贵”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找一本《弟子规》有的书上面又解释,你可以根据内容加一些自己的看法!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弟子规》后面都有十二孝的图和故事,你去书店看看吧,如果嫌太麻烦了,那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当然啦,想要做的好还是要有麻烦的过程嘛!加油!

关于孔子教育的论文一千字初中

我读孔子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

在过去的岁月里,通过学习《论语》,对孔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知道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但是《论语别裁》只是对《论语》这部著作,做了精湛的诠释和注解,对孔子本人的记载较少。因此,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是站在门外边读,里面的许多知识不理解。正好,在暑假中,我买到了曲春礼教授所著的《孔子传》。这本书,对有关孔子的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取舍,用优美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从对孔子本人的刻画和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中,比较详尽的介绍了孔子曲折、坎坷的一生,再现了春秋末期诸侯割据、争霸吞并的历史。通过读《孔子传》这本书,使我对孔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有其不可磨灭的功绩。他设教授徒,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例,一生共收徒3000人,精通“六艺”者72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孜孜以求,不耻下问,总结出了一整套治国平天下之道和教学经验。其中很多的教学经验,也正是我们做老师的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孔子的一生在政治上并不得志,但是在他任中都宰和鲁国大司寇时,曾将鲁国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遗憾的是,他虽然历尽艰辛、周游列国,最终不为各国国君所重用,只能勤奋读书,设教授徒、盼望能为国家多培养有用之才。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he),他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员猛将。由于立战功,鲁君封他为陬(zou)邑大夫。叔梁纥的第一个妻子为他生了九个女儿,他觉得愧对祖宗,于是又立了一房妾,虽然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却是残疾的,先天跛腿,取名孟皮。叔梁纥后又娶曲阜名门颜蘘的小女儿颜徵(zhi)在为妻。颜徵在漂亮贤惠、德才兼备。她和叔梁纥结婚两年,还没有孩子,于是他们就到泥丘山神那里去求子。果然,到了年底,颜徵在生下了一个孩子,取名为孔丘,他就是后来的伟大的圣人孔子。孔子从小聪慧过人,起初他的母亲教他读书识字,但是渐渐地他母亲发现,孔子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就让孔子跟着他的外祖父学习“六艺”。由于孔子的勤奋好学,他的博学多能,逐渐得到了人们的承认,开始有人登门求教,那个时候收下了第一个弟子颜路,即颜回的父亲。孔子的理想就是能让自己的满腹经文,得到用武之地,但是由于当时鲁国宰相的嫉妒,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只有下决心:创办私学,设教授徒。孔子的教学方法是循循善诱、因人施教。他同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大胆质疑,他区别不同情况进行解答。他的学生中有的性格粗鲁、憨厚,有的耿直、淳朴;有的擅长舞剑,有的长于辞令;有的谦虚,有的逞能;有的适合教书,有的适合做官……孔子总能找到适合教育他们的方法,并且让他们心服口服。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的学生们,他们都是鲜活的生命,千差万别,老师在没有对他们做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就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要求他们,让他们做到一致,那是不现实的。因此,作为老师,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可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来

换个角度看世界/多角度思考,多角度看问题不守常规也很好/要敢于与众不同,不要人云亦云/“习惯”对社会的危害,要突破“习惯”/另辟蹊径能卓尔不群/特立独行/走自己的路(选择)/知其不可而为之/ 做有意义的事不管别人的评价 社会舆论不能完全代表对错。 人言可畏·孔子是在让学生放弃尊严换取百姓的善心/孔子不该自作聪明不该对人没有信心/期待相信·从国家管理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是否应当接受回报/正确看待利益/金钱观 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维护道德/淡泊名利,培养公德意识(不同意孔子的观点)/学会舍弃 有付出(奉献)就应有回报/助人应有偿,施恩要得报/做好事应该得到奖励/德利不对立/奉献不是虚名/接受也是一种美德/道德可以与利益共存。/等量交换是成立的,也是应该做到的/应该用物质鼓励百姓助人为乐好人该有好报/真心给予坦然获取/行善当取酬 不必惧人言 见义勇为可以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这样可以鼓励有能力见义勇为的人去帮助别人。/适当的奖赏与鼓励可以加快社会迈向文明的步伐。 知恩、感恩、报恩/懂得感恩/应该学会对帮助行为表示感恩 接受利益重于内心·三思而行/懂得思考的人,便是成功的人。正确作出人生的选择/做好与做对(追求目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分清主次矛盾,做出最佳选择/正确助人为善 要使生活更和谐,需要将好人做到底/想使社会前进发展就必须用好的行为去影响社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人有义务用好的行为引导大众带头作用,应勇做第一人/敢为天下先。·无论环境如何,始终心存善念/好事无大小之分/小善成就大善/多为别人着想,帮助了人才算是得到真正的快乐/奉献·诚信·责任/勇于承担责任 勇于承担名声·重视细节·我们应学会鼓励。·助人为乐是为了宣扬美德 而非夸耀自己·应对行善有充分信任·行善要注意不要伤及他人自尊·人之性本私 故而充分考虑人的欲望 使之逐渐无欲 才能真正和谐

中国和欧洲不一样,几千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炎黄大帝大战蚩尤的时候,那时候,我神舟大地城池屹立、华夏儿女以种植水稻!白种人还以野人形态为生,可想这是何种差距!正是因为这样,中国长期强大,除战国时期,各国苦战最后秦国统一中国2000年!此后我中华,就没有发生过像战国时期那样弱者必亡的战争!虽然自秦国以后,仍有战事,但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以其说是国以国战争,还不如是皇族之间的争斗,中国还是中国,强者还是强者!正应长期如此才慢慢衰退啊!西方就不同了,基本相同的面积有几十个国家如果你不聪明你不强大地图上就没有你!战国时期就是典型的例子,那个时候已经有铁、刚、还有弓箭、弩…领先世界2000年!这就是竞争,可是中国人没有!而西方人为了获得一块土地,不惜付出生命远赴重洋开阔国土。这样就会变的更富有、更强大!在相符的争斗中发明了大炮,其实也没什么特别。为了胜利什么事,什么办法都想的出来!可是中国是王不需要!西方不要就亡国!这才是事情前因后果啊!但是中国一旦觉醒!!!

关于孔子教育的论文一千字初中生

论孔子思想的影响史孔子(前551 - 前 479) 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与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出身于没落的宋国贵族家庭,刻苦好学。曾从事「儒」(贵族丧事赞礼者)的职业,中年时开办私学。一度出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四年后因遭小人暗算,弃职,后率弟子周游列国,经十三年,晚年归鲁,继续讲学,整理古籍。《论语》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 孔子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宗教的创始人,但这是不正确的。孔子及少谈论神,拒绝讨论来世,避免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学。他对人生的关系深刻了解,他的学说并不是他所创立的,严格来说,他只是及中华文化思想的大成者。他是一位重视个人的伦理道德和行为的现世哲学家。 孔子把「仁」和「义」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他规范着高尚者的行为。「仁」在有些时候可以解释为「爱」,但我们最好将他理解为对人类的关心。「礼」是道德,礼节,规矩,传统等观点的总和。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虽然当时的统治者没有采纳孔子的学说,然而在他死后,儒家成为显学。但是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儒家学说遭到贬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他采用法家的建议,下令「焚书坑儒」。以为这样就可以整齐学术,统一思想。然而,秦始皇的努力并不成功,在秦朝灭亡前夕,儒生们又开始宣讲儒家学说。西汉时期的汉武帝时代,儒家学说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中国科举制度,始于汉朝。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学生们对孔子礼教的理解程度。由于科举制度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所以由汉朝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国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在孔子的四书五经中打转。知识分子穷一生精力从事研究他的学说,一生都跳不出这个圈子。大大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响史。《四书五经》成了学校的教科书,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熟记。古代哲人的教条,深深地植跟于人民的心中。由于这种儒学的熏陶,中国逐发展出一种和谐的社会生活,追求智识崇尚智慧的狂热,以及稳健的文化。中国虽经常遭受侵略,旦其文化不但能屹立不绕,而且还能同化异族。但是,儒学并不是万能灵药。他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一剂有效的灵药,能使他们的王朝尽量避免混乱和衰落的来临。但是,对于在求变求新的国际竞争压迫下,对于一国的发展,是个阻碍,那些维系个人和社会秩序的礼教,几乎使人无法动弹,而造成一套用不改变的模式。孔子的教条。彻底的限制了人类自然而充沛的冲劲。孔子的那些礼教实在太完美了,以致显得过分的严肃。在孔子的教条下,简直没有豪放和冒险,爱情和友谊也过分的受到桎梏。他使妇女一味服从,贬低了自己。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这一著名口号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五四”那批代表人物都是全盘否定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的。更有一种观点,认为“五四”以来在文化领域就开始了一种过激主义的“左”的倾向,似乎解放以后严重泛滥的“左”倾思潮,以至“文化大革命”的发生,都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这使我有些不解。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外历史上多次启蒙运动采取尊古、复古的形式有所不同,是以鲜明的反传统形式出现的。因为从旧的思想、道德、文化中,不仅很难找到改革的基点或旗号,而且日益显示严重的障碍。而选定“孔家店”这个突破口,无疑有利于冲破旧的以封建政治、伦理秩序为核心的文化格局。然而,另一方面,那些代表人物并不是“全盘反传统”的,从胡适的著述中可以看到,他对孔子和朱熹都怀有敬意。又如当时对旧文化作激烈批判的另一位人物钱玄同,他曾一度主张废除汉字,但他在坚决反对学术、文化领域的专制主义时,又十分向往中国古人所幻想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宽阔而自由的世界。对于孔子本人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他们主要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利用儒家经典来箝制人的思想与个性。所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精神,是要求思想自由、精神独立、个性解放。“五四”运动并没有造成什么“文化断裂”或“思想危机”,而是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1、关于孔子的思想体系 关于孔子的思想体系最起码有三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一是孔子有没有思想体系?二是如何理解孔子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体系的构成是怎样的?三是用那些材料来证明或“复原”这个思想体系?首先应该说明,我们现在常说的“思想体系”或“学说体系”是受西方哲学的影响,认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其思想必然是成体系的,研究他的思想,重要的就是完整、深刻地理解他的思想体系。然而事实上对哲学家、思想家本人来说,他不一定都是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体系建构的,在很大程度上说,他有什么样的思想体系是后来研究者进行“复原”或“重构”的结果。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的研究来说,尤其存在这样的情况。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这也无可厚非。所以,我们还是按照学术界的研究习惯,我们仍然可以认定孔子各个方面的思想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这个前提下,来相对地理解他的思想观点。 近代以来,从学术思想角度来讨论孔子思想体系的构成,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形成多种说法:如以仁为中心说,以礼为中心说,以中庸为中心说,以仁义为中心说,以仁义礼的统一为核心说等等。特别流行的是仁核心说和礼核心说。两说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绝对对立。仁核心说排斥礼,礼核心排斥仁。我认为,这种“中心说”、“核心说”从大的方面讲都是习惯了孔子以后二千年大一统政治体制及其相应的大一统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也是当代社会既定思维模式定向制约的结果,是迫切需要摆脱的;从小的方面讲,人们往往容易抓住一个概念、范畴当作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核心,而忽视它的整体性,自然互相矛盾。 另外,西方学者由于对孔子思想体系的把握不够,对孔子思想评价多有误解,最典型的就是黑格尔。黑格尔眼中的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算不得一个哲学家,“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甚至认为,“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①黑格尔“不能从中获得特别的东西”的孔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亚文化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黑格尔对孔子的认识不但只是凭少许不严谨的译本,而且只看到了那零散的道德教训,而没有触及孔子思想的整体结构,不能从整体的角度深化对细节的把握。另外,黑格尔以西方文明发展的道路为模式构筑了唯一的“世界精神”的哲学发展史,对中国历史和文明发展的道路却缺乏同情的理解,也许潜意识中还有日尔曼人所惯有的那种偏见和傲慢。 今天,对孔子思想体系要深入、全面地把握,集中探讨其核心是完全必要的,但又是很不够的。笔者无意消解中心,也不想另立中心,只是想实实在在地对孔子整个思想进行深入其内的细心研习以后,再出乎其外,不带任何思想偏见和既定的思维模式来理解孔子的思想体系构成,并尽力展示其原状,以实事求是地把握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在春秋战国之际,孔子作为一个西周乃至上古文化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他以平治天下为已任,构筑一个思辨的哲学体系对他来说是奢侈的,他是着眼于当时的时势,思考社会的整合有序、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途径。这样,如果要说他有什么思想体系的话,那也是他在不自觉的、开放的思维方式中构建了具有历史文化功能的与历史现实水乳交融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孔子思想体系里不一定非得有唯一的逻辑起点与思想核心,而且最重要的并不是理论推演的逻辑性与思辩性,而是它的世间性、实用性,可以包容个人与社会,承担传统与变革,结合理想、信仰与此间生活等等。我们今天的研究可以从不同方面了解和“复原”这个思想体系。 2、孔子思想学说的集大成性质 要探讨孔子思想学说的体系,我们应该有一个基础认识,孔子的思想学说有集大成的性质。孔子展之所以成为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乃至人类屈指可数的大思想家、学问家,最基本的就是他的思想学说是“集”了中国上古以来文化的“大成”。上古文化在西周是一个集大成,但在这是制度意义上的集大成,到了孔子可以说是思想学术意义上的集大成。关于这方面古来人们都有认识,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孟子·万章下》)赵岐注:“孔子集先圣之大道,以成己之圣德者也,故能金声而玉振之。振,扬也。故如金声之有杀,振扬玉音,终始如一也。”朱注:“此言孔子集三圣之事,而为一大圣之事;“犹作乐者集众音之小成,而为一大成也。成者,乐之一终,《书》所谓‘《箫韶》九成’是也。金,钟属;声,宣也;玉,磬也;振,收也,如振河海而不洩之振。始,始之也。终,终之也。条理,犹言脉络,指众音而言也。智者,知之所及;圣者,德之所就也。盖乐有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若独奏一音,则其一音自为始终,而为一小成。犹三子之所知偏于一,而其所就亦偏于一也。八音之中,金石为重,故特为众音之纲纪。又金始震而玉终诎然也,故并奏八音,则于其未作,而先击镈钟以宣其声;俟其既阕,而后击特磬以收其韵。宣以始之,收以终之。二者之间,脉络通贯,无所不备,则合众小成而为一大成,犹孔子之知无不尽而德无不全也。”戴震亦释此句云:“圣智至孔子而极其盛,不过举条理以言之而已矣。”(《孟子字义疏证·卷上》理条)《孟子·公孙丑上》中有人欲比较伯夷、伊尹与孔子,孟子直截了当地答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朱子语类》卷第五十八还载:当有问朱熹何谓“集大成”。朱熹回答说:“孔子无所不该,无所不备,非特兼三子之所长而已。但与三子比并说时,亦皆兼其所长。” 张载对孟子的话有深刻的理解,“孟子所谓始终条理,集大成于圣智者与!”(《正蒙·大易篇》) 《释氏稽古略》说明孔子的集大成是集古代圣王遗教的大成:“圣人生于鲁,集大成于古帝王之教也,甚矣!” 王夫之尝谓,“孔子之术,合三代之粹而阐其藏者也”(见《读通鉴论》卷三) 刘师培说:“周室既衰,史失其职,官守之学术,一变而为师儒之学术。集大成者厥唯孔子。”① 王国维论孔子的集大成云:“孔子者,‘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实践躬行之学也。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夏殷周诸圣贤之学说,无不集合而组织之,以大成儒教;其圆满之智如海。又多才多艺,至其感化力之伟大,人格之完全,古今东西,未见其比。”② 综上所述,古今以来人们对孔子思想学术上集大成的认识主要有这么几个含义:一是集伯夷、伊尹、柳下惠这样的三圣之事为一大成之事;二是孔子既圣且智,孟子通过所谓金声玉振,始终条理来比喻和说明;三是集三代及其以上圣王德业的大成;四是集古代思想学术的大成。

浅谈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认识发布者:郑茜 发布时间:2006-6-23 12:13:00 内容摘要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教育方面的表现尤为杰出和卓越,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至今仍闪耀着睿智的光芒,而他与学生之间互爱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今天的教育者着力追求的目标。全面认识孔子教育思想,将有助于启迪我们今天的教育者更深入的了解教育的意义之所在。正文文字大小:大 中 小 孔子是我国最早、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中国私学教育的第一人,孔子的一生除了参与政治之外,其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活动。孔子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有精辟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孔子所积累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至今还闪耀着睿智的光辉。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2次执行局会议讨论,正式决定从2006年起,由山东省和济宁市政府每年出资15万美元(首期为5年),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高级别的奖项,也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义设立的教育奖项。中国的教育家千千万万,为何独以“孔子”为名设立教育奖?我们实在是有必要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做一次全面的认识。一、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在教育思想中,孔子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应该扩大受教育的对象,只要诚心求教,不分贵贱贫富,都应热心教诲。“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束修是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说愿意在孔子门下学习的,孔子都是不会拒绝的。所以,在孔子的3000弟子中,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人称为“贱人”的仲弓父和“鄙家”子弟子张;有以货殖致富,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蓬户瓦牖,捉襟见肘的原思和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渊;有北方的卫人子夏,陈人子张,又有南国吴人子游。孔子不因弟子的出身、贫富、资质、国籍的差异作区别对待。南郭惠子曾问子贡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说:“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说明孔子门下的确是良莠不齐的,他相信通过教育可以化愚为智,化恶为善。孔子扩大教育对象,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由“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四夷”[1],使一部分平民有受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摆脱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加速文化下移的进程,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使文化在贫民中传播,为新兴的地主阶级培养了一批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人才,有助于华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基础,,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有积极意义。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等同于孔子主张教育平等,更不是主张教育普及,孔子虽然提出“有教无类”,但至少女性是排除在外的,他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阳货》),所以,女性必然是被孔子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的,而他“来者不拒”之后的“去者不止”的作法也是其未主张教育普及的表现。但无论如何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使文化在中国的土地上,在民间的百姓中广泛的传播,为我国教育的普及和蓬勃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同时,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时代,孔子秉持“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皆将其作为教育对象,这也充分显示了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家的极大的革命勇气和魄力。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虽然孔子并未概括出“因材施教”四字,这是由二程和朱熹从孔子的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曰“夫子教人,各因其材。”[2]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孔子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则建立在“听其言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对学业生的志趣、专长、能力等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由也果”(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孔子都是心里有数,在掌握了每个人的特点之后,孔子有的放矢的对其施以不同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读《论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孔子在当学生向他问“仁”、问“政”、问“知”时往往会根据学生性格、个性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回答。在《论语• 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综观孔子的诸位弟子之所以各有所长,有德行、政事、言语、文学方面的成绩,正是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专长,因材施教的结果。而最令人惊叹的是,孔子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进行施教,成为了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在孔子看来,所有的学习,无论是学习知识或培养道德都是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之上的。他将因材施教与启发式诱导相结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对于这样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教育艺术,孔子则只用了几句予以表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启发”一词也正是由此而来。按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3]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是建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基础之上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让其学生举一反三,要求学生不但要“闻一知二”,进而更要达到“闻一知十”的境地,而教师则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之一: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挥,就是通过启发式教育来体现的。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方法之下,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欲罢不能,乐学好学的境界。也正是因为这样,孔子才能培养出一大批有独立见解、博学多闻的重要原因。三、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上,孔子提倡师生之间的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求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孔子的教学形式主要是采用了谈话法,有许多人一起谈的,也有与个别人的交谈,《论语》记载的就是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相互问答,讨论的情况。孔子在教学中主张民主,其思想基础就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4](p87)。他提出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妄自臆度,不能专断,不能固执己见,不能自以为是。在谈话教学中,孔子注意造就一种自然、友爱、诚恳的学习气氛。“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切实实践着“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孔子的弟子子路性格率直鲁莽,出于对孔子的爱护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孔子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亦真心接受;而作为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的颜回,由于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批评,反而引起孔子的不满,批评颜回的这种态度“非助我者也” [4](P111)。子游为武城宰很有政绩,孔子视察时“闻弦歌之声”,便“莞尔而笑”并言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马上反驳,说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意思说:我的为政都是从老师你那里学来的,孔子则马上就说:“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4](P182)。孔子并不以子游的“当仁,不让于师” [4](P170)而难堪或怨恨,而是当即肯定了他的意见,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平等交流,形成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整个教学过程即是教师教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两者辩证互动,就教师而言,教即是学,教与学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就学生而言,从教师处学得知识的同时仍需自己努力,方能有所提高。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从而也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实现了共同进步。四、互爱平等的师生关系孔子的“师道尊严”是建立在与学生平等互爱的基础之上的。孔子作为一位圣人、圣师,但他却并没有“至圣先师”的架子,他并没有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他对学生谦和友爱,他对学生的教育总是展开在与学生的结伴郊游中,展开在与学生席地而坐的交谈中,这是一种充分的平等和民主。孔子的学生对孔子敬而不畏,崇而不惧,他们对孔子畅所欲言,有疑必问。孔子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师生之间有如父子、朋友。孔子对学生的生活是关怀备至。对于不求上进,白天睡大觉的宰予,孔子的批评是很严肃的“朽木不可雕也,类土之墙不可圬也” [4](P45),这无情的责备是建立在孔子作为一名老师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之上的,是一种真正的有情,正因为有了孔子的“无情”批评和热心教诲,才使“昼寝”的宰予最终能序在四科,成为孔门之贤。伯牛有疾,孔子亲自探望,“自牖执其手”,无限感慨地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4](P58)哀痛之情一览无余,溢于言表。孔子门下最得意的弟子当属颜回,但颜回短命早夭,“颜回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呼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4](P112),颜回的死让孔子涂感哀伤,有一次他曾说“颜回很好学,可惜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了。”婉惜、哀痛怀念之情令人感伤。孔子对学生的热爱,同样也赢得了学生们对他由衷的敬爱。周游列国时,颜回掉队,等追上来时,孔子说:“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4](P117)师生之间生死与共的深情可见一斑。难怪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5]孔子死后,众弟子如丧考妣,以丧父之礼待之,在墓旁守孝三年,而子贡仍不忍离去,又独留三年。后来孔子的弟子及鲁国的其他人,相率前往孔子墓旁居住安家的有百余户,因而那儿就被命名为“孔里”(《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对每个学生都是关爱有加同时又是一视同仁,这其中也包括了一个特殊人物,就是孔子的儿子孔鲤。孔子的弟子陈元以为孔鲤从孔子那里得到了什么特殊传授,但经过调查后却发现没有这回事,高兴地说:“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4]( P178)孔子主张父子“亲亲”,但却不把它用在与孔鲤的师生关系上,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不亲亲疏疏,实在难能可贵。孔子穷数十年的教育经验,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所总结出来的具有深远意义和深刻启发性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精神文化资源。二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仍时时感受到中国的教育乃至世界的教育在许多方面依旧受到孔子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孔子确实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位伟大的开创型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历史的洗礼之后的今天更显得睿智而可贵。参考文献[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389[2] 金良年论语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89[3] 刘俊田四书章句集注贵州: 贵州人民出版社,147-148[4]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5] 杨伯峻孟子泽注[M]北京:中华书局,74

论孔子思想的影响史孔子(前551 - 前 479) 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与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出身于没落的宋国贵族家庭,刻苦好学。曾从事「儒」(贵族丧事赞礼者)的职业,中年时开办私学。一度出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四年后因遭小人暗算,弃职,后率弟子周游列国,经十三年,晚年归鲁,继续讲学,整理古籍。《论语》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 孔子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宗教的创始人,但这是不正确的。孔子及少谈论神,拒绝讨论来世,避免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学。他对人生的关系深刻了解,他的学说并不是他所创立的,严格来说,他只是及中华文化思想的大成者。他是一位重视个人的伦理道德和行为的现世哲学家。 孔子把「仁」和「义」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他规范着高尚者的行为。「仁」在有些时候可以解释为「爱」,但我们最好将他理解为对人类的关心。「礼」是道德,礼节,规矩,传统等观点的总和。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虽然当时的统治者没有采纳孔子的学说,然而在他死后,儒家成为显学。但是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儒家学说遭到贬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他采用法家的建议,下令「焚书坑儒」。以为这样就可以整齐学术,统一思想。然而,秦始皇的努力并不成功,在秦朝灭亡前夕,儒生们又开始宣讲儒家学说。西汉时期的汉武帝时代,儒家学说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中国科举制度,始于汉朝。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学生们对孔子礼教的理解程度。由于科举制度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所以由汉朝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国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在孔子的四书五经中打转。知识分子穷一生精力从事研究他的学说,一生都跳不出这个圈子。大大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响史。《四书五经》成了学校的教科书,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熟记。古代哲人的教条,深深地植跟于人民的心中。由于这种儒学的熏陶,中国逐发展出一种和谐的社会生活,追求智识崇尚智慧的狂热,以及稳健的文化。中国虽经常遭受侵略,旦其文化不但能屹立不绕,而且还能同化异族。但是,儒学并不是万能灵药。他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一剂有效的灵药,能使他们的王朝尽量避免混乱和衰落的来临。但是,对于在求变求新的国际竞争压迫下,对于一国的发展,是个阻碍,那些维系个人和社会秩序的礼教,几乎使人无法动弹,而造成一套用不改变的模式。孔子的教条。彻底的限制了人类自然而充沛的冲劲。孔子的那些礼教实在太完美了,以致显得过分的严肃。在孔子的教条下,简直没有豪放和冒险,爱情和友谊也过分的受到桎梏。他使妇女一味服从,贬低了自己。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这一著名口号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五四”那批代表人物都是全盘否定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的。更有一种观点,认为“五四”以来在文化领域就开始了一种过激主义的“左”的倾向,似乎解放以后严重泛滥的“左”倾思潮,以至“文化大革命”的发生,都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这使我有些不解。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外历史上多次启蒙运动采取尊古、复古的形式有所不同,是以鲜明的反传统形式出现的。因为从旧的思想、道德、文化中,不仅很难找到改革的基点或旗号,而且日益显示严重的障碍。而选定“孔家店”这个突破口,无疑有利于冲破旧的以封建政治、伦理秩序为核心的文化格局。然而,另一方面,那些代表人物并不是“全盘反传统”的,从胡适的著述中可以看到,他对孔子和朱熹都怀有敬意。又如当时对旧文化作激烈批判的另一位人物钱玄同,他曾一度主张废除汉字,但他在坚决反对学术、文化领域的专制主义时,又十分向往中国古人所幻想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宽阔而自由的世界。对于孔子本人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他们主要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利用儒家经典来箝制人的思想与个性。所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精神,是要求思想自由、精神独立、个性解放。“五四”运动并没有造成什么“文化断裂”或“思想危机”,而是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至于解放后一度愈演愈烈的“左”倾思潮,最后导致“十年动乱”的发生,恰恰表现为文化专制主义,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精神相背离的,而且另有国际国内的社会思想根源

关于孔子教育的论文一千字左右初中

换个角度看世界/多角度思考,多角度看问题不守常规也很好/要敢于与众不同,不要人云亦云/“习惯”对社会的危害,要突破“习惯”/另辟蹊径能卓尔不群/特立独行/走自己的路(选择)/知其不可而为之/ 做有意义的事不管别人的评价 社会舆论不能完全代表对错。 人言可畏·孔子是在让学生放弃尊严换取百姓的善心/孔子不该自作聪明不该对人没有信心/期待相信·从国家管理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是否应当接受回报/正确看待利益/金钱观 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维护道德/淡泊名利,培养公德意识(不同意孔子的观点)/学会舍弃 有付出(奉献)就应有回报/助人应有偿,施恩要得报/做好事应该得到奖励/德利不对立/奉献不是虚名/接受也是一种美德/道德可以与利益共存。/等量交换是成立的,也是应该做到的/应该用物质鼓励百姓助人为乐好人该有好报/真心给予坦然获取/行善当取酬 不必惧人言 见义勇为可以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这样可以鼓励有能力见义勇为的人去帮助别人。/适当的奖赏与鼓励可以加快社会迈向文明的步伐。 知恩、感恩、报恩/懂得感恩/应该学会对帮助行为表示感恩 接受利益重于内心·三思而行/懂得思考的人,便是成功的人。正确作出人生的选择/做好与做对(追求目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分清主次矛盾,做出最佳选择/正确助人为善 要使生活更和谐,需要将好人做到底/想使社会前进发展就必须用好的行为去影响社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人有义务用好的行为引导大众带头作用,应勇做第一人/敢为天下先。·无论环境如何,始终心存善念/好事无大小之分/小善成就大善/多为别人着想,帮助了人才算是得到真正的快乐/奉献·诚信·责任/勇于承担责任 勇于承担名声·重视细节·我们应学会鼓励。·助人为乐是为了宣扬美德 而非夸耀自己·应对行善有充分信任·行善要注意不要伤及他人自尊·人之性本私 故而充分考虑人的欲望 使之逐渐无欲 才能真正和谐

书》,即《尚书》,又称为《书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典文献,是关于夏商等王朝的历史档案的汇编,汉代有今、古文《尚书》两种,西晋永嘉之乱以后,今、古文都散佚。现在传世的《尚书》是东晋梅赜所献,计有五十八篇,包括汉代失传的今、古文《尚书》两种,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有一半是伪造的。 《诗》又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所收作品上起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据说西周时,专门设有采集诗歌的采诗之官,便于统治者了解和考察民情,评判政治得失。这些搜集起来的诗歌,最后由各诸侯国和周天子的乐官整理成册,谱上曲子在宫廷演奏。这些诗歌之合集就是《诗》,这些乐曲就是另一部儒家典籍——《乐经》。 《礼》即后来的《仪礼》,又称《士礼》、《礼经》,是周代礼仪的详细记录,共十七篇。是古代贵族子弟和一般士人必修的课程。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记述了鲁隐公六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共十二代君主,二百四十四年间发生的事情。 “六经”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见《庄子·天运篇》。在孔子的言论集《论语》中,也有孔子多次引用“六经”的记载。孔子所引用的“六经”是否与传世的“六经”完全一致,我们还不能确知。但“六经”之所以成为儒家永恒不变的真理,却是因为孔子的缘故。据说,孔子对“六经”进行了整理加工。具体说来,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如下: 第一,孔子作《易传》,即作“十翼”。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喜欢钻研《周易》,他详细解释了《彖辞》、《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孔子读《周易》刻苦勤奋,以致于把编穿书简的牛皮绳子都弄断了好几次。他还说:“再让我多活几年,这样的话,我对《周易》的文辞和义理就能够充分掌握理解了。”这里司马迁所说的《彖辞》、《系辞》、《象辞》、《说卦》、《文言》正是《易传》的主要内容。 第二,孔子“序《书传》”。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时代,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诗》、《书》也残缺不全了。孔子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编定了《书传》的篇次,上起唐尧、虞舜之时,下至秦穆公,依照事情的先后,加以整理编排。所以《书传》、《礼记》都是孔子编定的。《三代年表》也说:“孔子根据史官记载……编定了《尚书》,而省略了年月。”《汉书·艺文志》也说:“《书》的存在已经很久远了,至孔子……上断于尧,下至于秦,共定为一百篇,并为之编排次序。” 第三,孔子删《诗》。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千多篇,到孔子时,他把重复的删除掉,选取其中可用于礼义教化的,最早的是追述殷始祖契、周始祖后稷,其次是叙述殷、周两代的兴盛,直至记载周幽王、周厉王政治缺失的诗篇。而开头的则是叙述男女夫妇关系和感情的诗篇,所以说“《关睢》这一乐章作为《国风》的第一篇,《鹿鸣》作为《小雅》的第一篇,《文王》作为《大雅》的第一篇,《清庙》作为《颂》的第一篇”。三百零五篇诗孔子都能将其演奏歌唱,以求合于《韶》、《武》、《雅》、《颂》这些乐曲的音调。 第四,孔子“缀周之礼”。 《史记·孔子世家》说:“《礼记》自孔氏。”《汉书·儒林传》又说:孔子“缀周之礼”。 第五,孔子作《春秋》。 《孟子·滕文公下》说:“到了周的末世,世运衰落,王道微弱,邪僻的学说和残暴的行为兴盛起来,臣杀君的人出现,子杀父的人出现。孔子为之忧惧,删定了《春秋》这部书。《春秋》作为记言、记行的史册,本来是天子分内的事情。所以孔子说:‘知道我的人全在这部《春秋》了,怪罪我的人也全在这部《春秋》了!’”又说:“孔子作成了《春秋》,乱臣贼子就害怕起来。”同书《离娄下》篇还说:“君王采诗的事迹消亡了,《诗经》也就不见了。《诗经》不见了,然后才有《春秋》问世。晋国的《乘》,楚国的《�杌》,鲁国的《春秋》,是一样的。它们所记载的事迹,都是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它们的笔法,都是史书的笔法。

浅谈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认识发布者:郑茜 发布时间:2006-6-23 12:13:00 内容摘要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教育方面的表现尤为杰出和卓越,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至今仍闪耀着睿智的光芒,而他与学生之间互爱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今天的教育者着力追求的目标。全面认识孔子教育思想,将有助于启迪我们今天的教育者更深入的了解教育的意义之所在。正文文字大小:大 中 小 孔子是我国最早、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中国私学教育的第一人,孔子的一生除了参与政治之外,其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活动。孔子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有精辟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孔子所积累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至今还闪耀着睿智的光辉。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2次执行局会议讨论,正式决定从2006年起,由山东省和济宁市政府每年出资15万美元(首期为5年),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高级别的奖项,也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义设立的教育奖项。中国的教育家千千万万,为何独以“孔子”为名设立教育奖?我们实在是有必要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做一次全面的认识。一、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在教育思想中,孔子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应该扩大受教育的对象,只要诚心求教,不分贵贱贫富,都应热心教诲。“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束修是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说愿意在孔子门下学习的,孔子都是不会拒绝的。所以,在孔子的3000弟子中,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人称为“贱人”的仲弓父和“鄙家”子弟子张;有以货殖致富,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蓬户瓦牖,捉襟见肘的原思和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渊;有北方的卫人子夏,陈人子张,又有南国吴人子游。孔子不因弟子的出身、贫富、资质、国籍的差异作区别对待。南郭惠子曾问子贡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说:“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说明孔子门下的确是良莠不齐的,他相信通过教育可以化愚为智,化恶为善。孔子扩大教育对象,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由“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四夷”[1],使一部分平民有受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摆脱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加速文化下移的进程,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使文化在贫民中传播,为新兴的地主阶级培养了一批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人才,有助于华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基础,,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有积极意义。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等同于孔子主张教育平等,更不是主张教育普及,孔子虽然提出“有教无类”,但至少女性是排除在外的,他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阳货》),所以,女性必然是被孔子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的,而他“来者不拒”之后的“去者不止”的作法也是其未主张教育普及的表现。但无论如何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使文化在中国的土地上,在民间的百姓中广泛的传播,为我国教育的普及和蓬勃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同时,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时代,孔子秉持“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皆将其作为教育对象,这也充分显示了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家的极大的革命勇气和魄力。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虽然孔子并未概括出“因材施教”四字,这是由二程和朱熹从孔子的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曰“夫子教人,各因其材。”[2]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孔子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则建立在“听其言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对学业生的志趣、专长、能力等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由也果”(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孔子都是心里有数,在掌握了每个人的特点之后,孔子有的放矢的对其施以不同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读《论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孔子在当学生向他问“仁”、问“政”、问“知”时往往会根据学生性格、个性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回答。在《论语• 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综观孔子的诸位弟子之所以各有所长,有德行、政事、言语、文学方面的成绩,正是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专长,因材施教的结果。而最令人惊叹的是,孔子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进行施教,成为了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在孔子看来,所有的学习,无论是学习知识或培养道德都是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之上的。他将因材施教与启发式诱导相结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对于这样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教育艺术,孔子则只用了几句予以表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启发”一词也正是由此而来。按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3]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是建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基础之上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让其学生举一反三,要求学生不但要“闻一知二”,进而更要达到“闻一知十”的境地,而教师则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之一: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挥,就是通过启发式教育来体现的。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方法之下,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欲罢不能,乐学好学的境界。也正是因为这样,孔子才能培养出一大批有独立见解、博学多闻的重要原因。三、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上,孔子提倡师生之间的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求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孔子的教学形式主要是采用了谈话法,有许多人一起谈的,也有与个别人的交谈,《论语》记载的就是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相互问答,讨论的情况。孔子在教学中主张民主,其思想基础就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4](p87)。他提出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妄自臆度,不能专断,不能固执己见,不能自以为是。在谈话教学中,孔子注意造就一种自然、友爱、诚恳的学习气氛。“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切实实践着“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孔子的弟子子路性格率直鲁莽,出于对孔子的爱护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孔子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亦真心接受;而作为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的颜回,由于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批评,反而引起孔子的不满,批评颜回的这种态度“非助我者也” [4](P111)。子游为武城宰很有政绩,孔子视察时“闻弦歌之声”,便“莞尔而笑”并言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马上反驳,说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意思说:我的为政都是从老师你那里学来的,孔子则马上就说:“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4](P182)。孔子并不以子游的“当仁,不让于师” [4](P170)而难堪或怨恨,而是当即肯定了他的意见,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平等交流,形成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整个教学过程即是教师教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两者辩证互动,就教师而言,教即是学,教与学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就学生而言,从教师处学得知识的同时仍需自己努力,方能有所提高。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从而也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实现了共同进步。四、互爱平等的师生关系孔子的“师道尊严”是建立在与学生平等互爱的基础之上的。孔子作为一位圣人、圣师,但他却并没有“至圣先师”的架子,他并没有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他对学生谦和友爱,他对学生的教育总是展开在与学生的结伴郊游中,展开在与学生席地而坐的交谈中,这是一种充分的平等和民主。孔子的学生对孔子敬而不畏,崇而不惧,他们对孔子畅所欲言,有疑必问。孔子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师生之间有如父子、朋友。孔子对学生的生活是关怀备至。对于不求上进,白天睡大觉的宰予,孔子的批评是很严肃的“朽木不可雕也,类土之墙不可圬也” [4](P45),这无情的责备是建立在孔子作为一名老师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之上的,是一种真正的有情,正因为有了孔子的“无情”批评和热心教诲,才使“昼寝”的宰予最终能序在四科,成为孔门之贤。伯牛有疾,孔子亲自探望,“自牖执其手”,无限感慨地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4](P58)哀痛之情一览无余,溢于言表。孔子门下最得意的弟子当属颜回,但颜回短命早夭,“颜回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呼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4](P112),颜回的死让孔子涂感哀伤,有一次他曾说“颜回很好学,可惜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了。”婉惜、哀痛怀念之情令人感伤。孔子对学生的热爱,同样也赢得了学生们对他由衷的敬爱。周游列国时,颜回掉队,等追上来时,孔子说:“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4](P117)师生之间生死与共的深情可见一斑。难怪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5]孔子死后,众弟子如丧考妣,以丧父之礼待之,在墓旁守孝三年,而子贡仍不忍离去,又独留三年。后来孔子的弟子及鲁国的其他人,相率前往孔子墓旁居住安家的有百余户,因而那儿就被命名为“孔里”(《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对每个学生都是关爱有加同时又是一视同仁,这其中也包括了一个特殊人物,就是孔子的儿子孔鲤。孔子的弟子陈元以为孔鲤从孔子那里得到了什么特殊传授,但经过调查后却发现没有这回事,高兴地说:“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4]( P178)孔子主张父子“亲亲”,但却不把它用在与孔鲤的师生关系上,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不亲亲疏疏,实在难能可贵。孔子穷数十年的教育经验,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所总结出来的具有深远意义和深刻启发性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精神文化资源。二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仍时时感受到中国的教育乃至世界的教育在许多方面依旧受到孔子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孔子确实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位伟大的开创型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历史的洗礼之后的今天更显得睿智而可贵。参考文献[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389[2] 金良年论语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89[3] 刘俊田四书章句集注贵州: 贵州人民出版社,147-148[4]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5] 杨伯峻孟子泽注[M]北京:中华书局,74

在过去的岁月里,通过学习《论语》,对孔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知道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但是《论语别裁》只是对《论语》这部著作,做了精湛的诠释和注解,对孔子本人的记载较少。因此,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是站在门外边读,里面的许多知识不理解。正好,在暑假中,我买到了曲春礼教授所著的《孔子传》。这本书,对有关孔子的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取舍,用优美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从对孔子本人的刻画和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中,比较详尽的介绍了孔子曲折、坎坷的一生,再现了春秋末期诸侯割据、争霸吞并的历史。通过读《孔子传》这本书,使我对孔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有其不可磨灭的功绩。他设教授徒,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例,一生共收徒3000人,精通“六艺”者72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孜孜以求,不耻下问,总结出了一整套治国平天下之道和教学经验。其中很多的教学经验,也正是我们做老师的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孔子的一生在政治上并不得志,但是在他任中都宰和鲁国大司寇时,曾将鲁国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遗憾的是,他虽然历尽艰辛、周游列国,最终不为各国国君所重用,只能勤奋读书,设教授徒、盼望能为国家多培养有用之才。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he),他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员猛将。由于立战功,鲁君封他为陬(zou)邑大夫。叔梁纥的第一个妻子为他生了九个女儿,他觉得愧对祖宗,于是又立了一房妾,虽然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却是残疾的,先天跛腿,取名孟皮。叔梁纥后又娶曲阜名门颜蘘的小女儿颜徵(zhi)在为妻。颜徵在漂亮贤惠、德才兼备。她和叔梁纥结婚两年,还没有孩子,于是他们就到泥丘山神那里去求子。果然,到了年底,颜徵在生下了一个孩子,取名为孔丘,他就是后来的伟大的圣人孔子。孔子从小聪慧过人,起初他的母亲教他读书识字,但是渐渐地他母亲发现,孔子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就让孔子跟着他的外祖父学习“六艺”。由于孔子的勤奋好学,他的博学多能,逐渐得到了人们的承认,开始有人登门求教,那个时候收下了第一个弟子颜路,即颜回的父亲。孔子的理想就是能让自己的满腹经文,得到用武之地,但是由于当时鲁国宰相的嫉妒,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只有下决心:创办私学,设教授徒。孔子的教学方法是循循善诱、因人施教。他同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大胆质疑,他区别不同情况进行解答。他的学生中有的性格粗鲁、憨厚,有的耿直、淳朴;有的擅长舞剑,有的长于辞令;有的谦虚,有的逞能;有的适合教书,有的适合做官……孔子总能找到适合教育他们的方法,并且让他们心服口服。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的学生们,他们都是鲜活的生命,千差万别,老师在没有对他们做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就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要求他们,让他们做到一致,那是不现实的。因此,作为老师,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可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