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中日文学对比论文题目大全初中英语

发布时间:2024-07-08 03:54:08

中日文学对比论文题目大全初中英语

作者:hechshabc 提交日期:2005-9-3 23:16:00   鉴于这种事实,有学者指出,“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数量是很惊人的。据统计,我们今天使用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70%是从日本输入的,这些都是日本人对西方相应语词的翻译,传入中国后,便在汉语中牢牢扎根。”抽象名词从一个民族传入另一个民族,不可能始终保持原汁原味,即便在文化发展阶段相等的两个民族间,也可能发生误读和误解,何况当时的日本在文化发展阶段上与中国如此悬殊。从梁启超的政治小说翻译开始,近代中日关系也进入了“黄金十年”时期,“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向日本学习的热潮。已被译成日文的西方著作,也在这时期被转译成汉语,甚至日本的中级教科书都被翻译过来,用作教材。……构成现代汉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所谓日语‘外来语’,也就是在这时候大规模地进入了中国。”学习西方由此也转而成为了学习日本。“每当我想到我们用以思考、演说、写作的概念中,有70%是日本人所营造时,我就寻思起这样的问题:这一事实一百年来对中国人的思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换句话说,假设当初没有日本这样一个近邻,那也许在很长时期内,人们只能使用严译(严复的翻译)概念,而通过严译来理解西方思想和思考中国问题,与通过日译概念是否有差异?即便没有日译概念的输入,严译也许仍会被淘汰,会有人重新为那些西文概念物色更合适的译语,但这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日本译语肯定绝大多数都会不同,而如果是这样,这一百年来中国人思考和谈论问题的方式是否也会不同?最终,这一百年来中国的历史进程是否会与已有的完全一样?”[7]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对中国的这种‘文化反哺’,大有反思的必要。中国的现代化如此艰难,中华民族的现代意识如此难以确立,或许多多少少与中国一开始就是以‘日本化’的方式开始自己的现代化有关。”[8]某个或某些语词在形态上的变化不只是意味着其内涵和外延的转移,更意味着在这类语词的意义指涉的引导下人们对于事实的认识及其价值判断的取向、人们表述自身思想的方式乃至情感诉求的选择等等都可能发生潜在的转移。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如果“Aesthetics”一词不是按照日语的新词“美学”来翻译而直接被译为“感性学”(或其他概念)的话,也许就不会出现后来的“丑学”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近乎常识的论争了。事实证明,那些“日本化”了的概念,尤其是那些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核心观念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确实有着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  强调概念、术语在引进过程中的负面效果应当不是某种危言耸听,事实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展到今天,其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几乎都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的社会巨变中基于翻译和引进所形成的一整套话语系统及其叙事策略上。有学者指出,“中国在晚清被动地卷入全球化进程,一百多年来,中国人逐渐形成了对于‘现代化’的一些特别的理解和想象。由此产生的若干颇具中国特色的意识,至今还很牢固。其中一个,我称之为‘强国之梦’,在这个梦想中,社会整体——‘国家’的强大成为至高无上的目标,其他的一切,从个人自由到生态平衡,都可以先放弃。再一个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在对它的简单化的认识基础上)的过分信赖,有人称之为‘空想市场主义’,它相信只要有了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其他一切都不难获得。由此甚至衍生出这样的说法,为了保证经济上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可以先将其他的要求——例如民主——暂时推后。”“现代化不仅仅是个如何想象的问题,它还有政治、经济、军事等许多实践的方面。但是,如果从想象这个角度来看,一个社会,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后发达’社会如何理解‘现代化’,知识分子要负极大的责任。因为他们不但提供基本的想象模式,同时还提供大量支持这想象的概念和理论,比如个人、国家、阶级、自由、民主、爱情、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这些新的概念和理论一旦通过教育之类的途径深入人心,那就会从根本上引导和改变人们对生活经验的理解,加固他们对‘现代化’的信念。”“如果说清末民初30年间,经过康有为、严复和陈独秀、胡适这两代人的努力,在一部分文化人中间,确实形成了一整套以救世为宗旨、以欧美和日本为榜样,深具乐观意味的思想话语,而由于2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内外环境诸种因素的持续作用,这套话语还逐渐生长为一个新的文化传统(我称之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主干。”“倘若我们能大致肯定,由于整个清末民初社会的思想文化状况的有力制约,白话‘新文学’是以某种相当特别的人为方式产生,而此种方式带有强烈的功利性(我甚至想说,它包含的文学意义非常小),那么,这种方式就似乎正显示了‘中国现代文化’对20世纪文学的带有某种负面性的强大限制。”[9]这里的论述尽管没有直接阐述日语“外来语”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但是现代中国人对于“现代化”本身的构想,以及用于形成这一整套构想的“现代话语”体系却首先是在日语“外来语”的基础之上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  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日语和汉语在某种程度上的同一性,才使得中国人借助于日本学者所创制的这些全新的概念迅速打开了认识和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缺口,所以,在看待中日文化交流的“逆向输入”问题时,不能单纯地强调其负面的影响。认同、接受日本文学的立足点是中国文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它使认同、接受一方面从未游离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一定程度地加速了中国文学新旧转型与现代性的生长;另一方面又使认同、接受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毫无余裕可言,作家们在急功近利心理作用下,未能全面而深入地开掘出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多重可能性意义。晚清乃至1930年代“日本化”了的西方思想对于中国的影响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所以,应当从文化接受的不同心理、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日本学界自身的境况以及“自我”与“他者”的距离感的缺失等等方面作深入而具体的分析而非简单的否定。[10]  更进一步说,晚清以降日语“外来语”的引入不能只被单纯地看作是日语和汉语之间的某种互动,而应被看作是中、日、西三方语汇互动的结果。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引入外来语,是汉语系统获得“新名”的一大法门。汉唐之际,西域语汇(如葡萄、琵琶、石榴之类)及佛教语汇(如世界、无常、观念、平等、相对等等)的引进就对汉语乃至汉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西方术语的大量入华,是19世纪末叶以降(19世纪80年代中法战争及90年代中日战争以后)的事情,其输入渠道,一是直接译自西书,二是以日译西书为中介。故中国近代新术语既是悠久的汉语词汇史发展到当下的表现,也是中、日、西三种语汇系统互动的产物。”“文字的传播与受容,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一般而言,总是那些更准确、更简明的语汇被人们所肯定,得以流传;反之则遭否定,被淘汰出局。”“日本作为中国摄取西方文化的走廊是有其限度的。日本自大正、昭和时代以下,翻译西洋术语的主要方式改为以假名音译,用汉字创新词意译西洋术语渐趋减少。而中国的汉语借词,其主潮仍倾向于抗拒音译,而乐于意译或半音译加半意译,这样,20世纪20-30年代以后,中国便主要直接从西洋翻译术语。此后,中日两国的现代新术语走上了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国共创、同享的汉译西洋术语,作为宝贵的历史遗产,曾经发挥过重要的文化功能,并将在中日两国长久地袭用下去。”[11]  应当说,无论是强调文化接受上的负面影响,还是充分肯定“日本化”的汉语语汇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其目的都是为了切实地反思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种种现象的原因及其根由,以便在更深的层面上认识和反观中国本身的现代性特质。不过,一个很容易让人忽略的问题倒是,无论是日本学者对于西方术语的译介,还是中国人对于这类术语概念的积极接受,其中无不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潜在影响。文化因素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沉淀的过程,任何一个人,无论其国籍是日本还是中国,在他努力地使自己步入“现代”的同时,“传统”的力量总是会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束缚和限制着他的脚步,他对于全新范畴的感知和理解也总是会促使他首先从他已知的知识系统中去寻找答案和最为切近的言说形式,晚清时代的中国学者和明治前后的日本学者对于西方“新概念”的翻译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经济学(economy)”一词,中国学者就曾音译为“爱康诺米”,因为音译无法明晓其义,才将其意译为“计学”、“平准学”、“生计学”、“资生学”、“理财学”、“财学”等等,而在日本,该词也曾经历了“治国之道”、“国宝学”、“理国宝之事”、“理财学”、“财学”、“治国之法”等等译语,最后被定为“经济”、“经济学”的。这种现象一方面表明学者们首先注意的是某一语汇同自身所处的现实生存境遇中某种现象(或事实)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语言实践自身有着一种自然的选择与淘汰功能(如“普罗列塔尼亚”、“绍介”、“运命”等语汇就已被逐步淘汰)。在大量“日式汉字术语”中,其意义指涉携带着的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的蕴涵,如艺术、文学、思想、机械、宇宙、文化、文明、绝对、伦理本就出自于汉语;而作用(action)、意识(conciouaneess)、平等(equality)、观念(idea)、未来(future)、过去(past)、现在(present)等等语词则主要是来自汉译佛典,这些语汇的“现代内涵”大都是其“传统意蕴”的衍生物。即使那些被创制出来的新词如科学、美术、哲学、抽象、客观、主观、否定等,也多是翻译者历经琢磨,选择了汉语中与西语意义更为切近的汉字组合而成的,西周造“哲学”二字就充分考虑到了该词的希腊语词根“Philosophia”一语中“爱智”的本意,而选取了富含“明达、智慧”之意的“哲”与代表“知识”的“学”组合而成的。古代汉语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单字单义”占了绝大多数,而由“单字单义”的重新组合所构成的“双字(或多字)新义”其根本仍然是以“单字”的“本义”为基础的

我们比较文学老师就是研究日本文化的,我们听了好多的中日文化比较,这是研究生的论文范围,请恕本人的寡学,了解日本才能在这些方面谈,对比建立的了解基础 之上,

建议还是写写中日现在时下的问题@@这个还是分析下~~怎么可以断掉日本后路的比较实在!!!都说文化范围太广了·~写这个有点吧~~~太有料了~~~从双边贸易!!还有各方利弊~~还有双方的国力~~还有双方的形势~~大把的可写的~~~写着自己都爽~~~正反举例!!不错吧~~~孩子1!!就写这个了!!!多爱爱自己虽然还不够强大·~但是比那小虫要好很多的母亲~~~~在不好都是自己的国家对不啦·~~~孩子!!!靠你啦!!!

中日语言对比论文题目大全初中英语

汉语外来语研究的成果有:高明凯/刘正啖《现代汉语外来语研究》(1958年),高明凯/刘正啖/史有为《汉语外来语词典》(1984年),史有为《外来语词典》(2000年),史有为《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语》(1991年),王立达《现代汉语中从日语借来的词汇》(1958年),李乐毅《现代汉语外来语的统一问题》(1990年),吴礼权《汉语外来词音译的特点及其文化心态探究》(1994年),史有为《外来词:两种文化的融合》(1991年)等。日语外来语的研究成果有:模垣実《日本の外来语の研究》,石野博史《现代外来语考》,荒川物兵卫《外来语概说》?《外来语辞典》,《言语2特集?外来语の研究》大修馆书店〔1978年〕,香坂顺一《外来语の问题》,岩渊悦太郎《外来语》,张禄贤《新时代日语外来语词典》,高晓华《外来语概说》,杨惠媛《从外来语看日本文化的西方崇拜与虚荣心》,张丽颖《外来语对未来日语的影响》,孙艳华《现代日本社会中外来语的使用实态》,陆松龄《日语外来语的规律》,李视歧《日语外来语》,李视歧《日语外来语精义》等。

中日文学异同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绯句与唐诗的对比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对比 日本的侦探小说如东野圭吾与中国公案小说的对比。。类似的

我就写几点,你自己扩充发音不太相同文字不太相同语法不同

那就写日语和中文的相同相否之处。

日语语法对比论文题目大全初中英语

提供一些日语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 1 对日本高速成长期的研究——以国民意识变化为中心 2 对日中韓三国饮食文化的考察 3 从依赖心理看日本文化 4 关于日中“食文化”中人性的研究 5 探索日本动漫对世界的影响 6 论日本女性的意识変化 7 中日动漫文化的比较研究 8 对日本“欺负人现象”的意识分析 9 探讨日韓两国传统服饰的差异性 10 试论日语中的“和制英语” 11 浅论太宰治“奔跑吧,梅洛斯”的“人性善” 12 从日语的暧昧表现探讨日本人的性格 13 关于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人气浅论 14 日语“国字”初论 15 议日本谚语的中译 16 从介川的“鼻子”析介川的人生观 17 论日本贫富分化的现象 18 关于中日两国惯用语的考察 19 关于日本人名的考察 20 关于日语汉字读音的考察 21 关于日本人集团意识的考察 22 日语书面语及口语的异同分析 23 关于中日同形词的比較研究 24 关于日语外来语的考察 25 从宮崎骏的动画片看日本人的自然观 26 关于日本語女性语特性的考察 27 对日本人服务意识的分析—商品的售前和售后服务 28 关于日语句型的语法作用的分析 29 试析语言行动中的日语特点 30 关于日语流行语的研究 31 通过“寒暄”观察日本的文化特点 32 日中敬语表达对比研究 33 日本「职业女性文化」分析――以日中职业女性为中心 34 根据樱花观察日本国民性 35 电视剧台词中日语性差别现象分析

文题目可以去哪里选,日语论 这还明确对待分析

到日语论坛里去请求帮助吧。

中日语言对比论文题目大全初中

建议还是写写中日现在时下的问题@@这个还是分析下~~怎么可以断掉日本后路的比较实在!!!都说文化范围太广了·~写这个有点吧~~~太有料了~~~从双边贸易!!还有各方利弊~~还有双方的国力~~还有双方的形势~~大把的可写的~~~写着自己都爽~~~正反举例!!不错吧~~~孩子1!!就写这个了!!!多爱爱自己虽然还不够强大·~但是比那小虫要好很多的母亲~~~~在不好都是自己的国家对不啦·~~~孩子!!!靠你啦!!!

那就写日语和中文的相同相否之处。

日本名字可以与英语直译,而中文却不可以。日本人说话含糊、模棱两可、不确切的表达方式,是日语显著的语言特点之一。日本人说话常常含糊其辞,很多话只说一半,甚至有时候连前半句都没有讲清楚,却能理解对方的意思,而且在对话中容易随声附和。而在日语中又有汉字假名混写,不像中国名字只有姓名两部分。但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岂能是日语所能比拟的?虽然日本的语言是从中国传入,但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还是发生了一些根本的变化。

论日语中平假名片假名化的趋势日本语に関する平仮名からカタカナになることについて

日语语法对比论文题目大全初中

论日语中平假名片假名化的趋势日本语に関する平仮名からカタカナになることについて

可以写否定表现,涉及的人不多,也比较好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