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百科

大学美育论文2000字背景分析题

发布时间:2024-07-08 09:46:59

大学美育论文2000字背景分析题

论历史美学与美育的基本范畴历史美学是以普通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历史学中客观存在的审美素材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社会美、历史人物美、历史自然美、历史艺术美以及历史著述美等为主要领域,来研究历史美的本质与因素、历史审美与美育、历史美与现实美的关系及其创造等审美关系问题的学科。历史美学与历史学既有联系又有明显不同。历史学为历史美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历史美学则为历史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提供了审视历史的另一双眼睛。历史学包含了历史科学和历史美学,历史美学则是历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美育是应用美学理论的教育实践,在具体实施中,既要服从美的规律,又要遵循教育规律。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美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历史美学可以指导人们自觉地运用历史进行美育。首先,是历史社会美。历史社会美是指历史上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方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历史发展起一定促进作用的一切历史事物所具有的美。当历史上的一种社会形态或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处于上升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统治者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关系基本和谐,这就是一种社会的优美。如西汉前期的文景之治,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摇薄赋、减轻刑罚,表现了一种清雅恬淡之美。又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政治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煌煌大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表现了一种富丽辉煌之美。历史上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斗争。人类正是在这些斗争中不断地使目的性与规律性相统一,从而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创造着历史的壮美。那些代表社会发展趋势的先进阶级、进步力量在斗争中展现出自由自觉的创造力,他们本身是美的。有时候斗争胜利了,正义战胜了邪恶,人民为之欢欣,历史回响着英雄的赞歌。有时候斗争失败了,邪恶吞噬了正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正义的事业而流血牺牲。他们的精神感人肺腑,他们的失败和牺牲,意味着有价值的、可宝贵的东西被摧毁,表现出悲剧性的崇高美。在他们的身后,树立起人类解放道路上一座座壮美的丰碑。其次,是历史人物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人物美在历史社会美中据最突出的地位。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历史人物数百个,这是我们进行历史美育的重要内容。历史人物美主要表现于其进步性、人民性、正义性和爱国主义。比如,在中国历史上,伏羲神农教人渔猎耕稼是美的;大禹治水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是美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顺应历史潮流振国兴邦是美的;商鞅吴起王安石锐意变法革除积弊是美的;陈涉吴广登高一呼解民水火是美的;孔孟老庄以睿智启人教化万民是美的;屈原贾谊李杜苏辛不朽诗文惊天地泣鬼神是美的;苏武持节牧羊、祖逖击楫中流、岳飞英勇抗金、郑成功收复台湾是美的;李时珍遍尝百草著录药典为民除病祛殃是美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是美的,关天培为国尽忠的行为是美的“;六君子”慷慨就义的豪气是美的;孙中山奔走呼号百折不挠的精神是美的;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们身上,更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之美、大公无私的心灵之美、铿锵豪迈的语言之美、英勇献身的行为之美。这些历史人物是人类社会几千年大浪淘沙产生出来的精英,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作为人的整体的人格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还有一些典型的反面人物。他们站在历史潮流的反面,阻碍或延缓历史的进程。他们是丑恶的,是作为真善美的对立物得存于史册的。在历史教学中揭露历史上的丑,反衬历史上的美,是历史美育的重要手段和任务。第三,是历史自然美和艺术美。在我们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历史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材料。历史自然美是指与人类历史进程有关的自然或“第二自然”的美。如那养育人类古老文明的泱泱大河是美的;那宜于耕种的冲积平原是美的;人类制造的最古老的石器工具所具有的曲线和对称是美的。历史艺术美主要是指作为历史知识重要组成部分的工艺史、美术史、音乐史、文学史、建筑史中那些典型代表作品的美,这类内容不胜枚举。第四,是历史著述美。历史著述美是历史美育的重要方面。图文并茂的历史教科书,那精美的插图、生动的文字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美感。历史教师的教学作为一种历史的“述”,也应遵循美的原则,正确处理历史的真与美的关系。历史教师研究历史美学自觉地调动历史审美情感,就能赋予历史以血液、生命和灵魂,给历史教学带来活力和生机,使之感奋人心,陶冶性灵,从而全面实现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理论是西方古代美学的开端,西方美学史上的一系列重要范畴如模仿、净化、和谐、比例、观照的形成,是与该学派的数理学科中数学和音乐的研究、以及宗教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遗憾的是,如此重要的美学理论却常常被人忽视。本文试图应用现代美学体系的知识,对该学派的美学理论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梳理,使该学派的美学理论重新在世人眼中形成体系,重申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学理论的重要性。  关键词:毕达哥拉斯学派 美学体系 数 和谐  一、 关于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70——前499年)出生于小亚细亚沿岸希腊人建立的殖民城邦萨摩斯岛。他热衷于研究学术和宗教仪式,曾游历多个国家。40岁时因为不堪忍受当地统治者的残暴,移居到意大利南部城邦克罗岛,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秘密从事宗教、政治和学术活动的盟会组织,成员大多数是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死后,他的门徒奉他为宗师,将他们的思想学说归诸这位宗师,于是就有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并且形成了一个不是纯粹哲学学派,而带有宗教意味的团体。这一学派的活动一直延续到公元前5世纪中叶。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学的的内容的话,那就是数的和谐。  二、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学理论产生的思想基础  1、古希腊最早的哲学流派——米利都学派的自然和谐思想成为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谐说的理论先声,成为后者理论的出发点。他们探求了宇宙的物质本源、揭示了宇宙和谐的思想,以哲学的形式托载美学的意韵,把自然的关系、规律、内在结构、运动状态概括为美、以真为美、真美统一,预示了西方古代美学理论的深刻性、理论性特征。  2、该学派的美学理论严格来说是属于哲学美学范畴,它主要是建立在数学研究的基础上的,从哲学的角度自上而下地构建美学体系。这点很关键,要真正理解该学派的美学理论,就必须理解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的哲学——美学思想的核心,就是认为“数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原”。而为了理解数本原说,要讨论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1)什么是数;(2)数为什么是万物的本原。对于什么是数这个问题,我们最好不要从现代我们关于数的概念出发,而要直接依据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论述。该学派成员菲罗劳斯写道:“由此可见,万物既不仅仅由一种有限构成,又不仅仅由一种无限构成,明显,世界结构和其中的一切都是由无限和有限的结合而形成的,明显的例证是在现实的田野中所看到的情景:田野中由界线(即田埂)组成的一部分限定了地段,由界线和界线以外无限的地段组成的另一部分既限定又不限定地段,而仅仅由无限的空间组成的那些部分则是无限的。”  这种有限和无限的结合就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所理解的数,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科学关于数的抽象概念。无限是不能够被认识的,有限对无限作出限定,被限定的事物可以被认识。数具有认识论意义,他对某个事物作出规定,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从而能够被人的意识和思维所掌握。数是事物生成的原则,是事物的组成原则。按照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的说法,数是事物的灵魂。数是一种创造力和生成力。  而对于数为什么是万物的本原这个问题。首先是因为该学派认识到万物与数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万物,已经不是可感的事物,而且包括到正义、理想、灵魂、机会、美等抽象的存在。因此,仅用物质性的元素水、气、火等来解释它们是困难的,只有用抽象的原理才能解释它们。其次,认识到万物之中都存在着某重数量关系。据说毕达哥拉斯是从铁匠铺中铁匠打铁时发出的谐音中得到启发的,通过试验,开始发现音程和弦的频率之间的关系,并把它归结为数,从而认识到数是更高一级的实在。毕达哥拉斯所认识到的数是万物的本原,不仅是从感性的东西、而且也是从非感性的东西的认识中概括出来的。数本身是静止不动的,它是更高一级的实在,从而认为数具有伟大的力量。  三、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本原说  该学派成员菲罗劳斯问道:有限和无限是如此不同,它们怎样才能结合在一起形成数呢?它们应该处于什么关系中呢?答案是:它们应该处在和谐的关系之中。所谓和谐,是指一个事物发展到“真“的地步,即它以某中形式确定了自身的界限,形状和尺寸等,从无限的背景中剥离出来。和谐是一种结构,数的结构。它使有限和无限相同一,使事物获得明确的规定性。和谐是从数本原说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用数的和谐来解释宇宙的构成,创立了宇宙美学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宇宙是最重要的审美对象。审美对象不仅是可以看到的,可以触摸的,而且是造型明确的、几何形状固定的,这一切是由数来安排的。而具体可感的宇宙则是最高的美。这就是毕达哥拉斯美学理论中所包含的美本原说,一切都是围绕数的和谐而展开的。  毕达哥拉斯还以为对立也是万物的本原。那么除了数的和谐可以成为美的本原外,可以推导出数的对立也是美的本原。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记载,毕达哥拉斯学派中的另一些人说有十对本原:“有限——无限、奇——偶、一——多、右——左、雄——雌、静——动、直——曲、明——暗、善——恶、正方——长方”,并明确规定它们是相反的东西;相反是事物的本原。所以该学派成员菲罗劳斯说:“和谐总是来自对立,因为和谐是不同因素的同一,以及是相反的因素的协调。”这表明该学派的美学思想含有辨证法的因素。他们正是以这种辨证的观点来探讨从个人到国家乃至整个宇宙的和谐。  四、 和谐的数量关系与宇宙美的生成机制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量关系是先于现实世界而存在,是一种超验的存在,是属于彼岸世界的东西。它为现实是和艺术世界提供原则、数据、模式、范形,使之生成和谐之美。也就是说,在毕达哥拉斯学派那里,此岸是和彼岸世界的同构性、对应性统一,是一种根本性的、整体性的和谐,是审美的极致。而彼岸世界的数的原则、数量关系是神规定的,此岸世界的事物具备协调、适宜的数量关系是神的安排与旨意。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理论体系中,神的概念超越数的概念成为最高层次,成为和谐的终极根源。于是,和谐的数量关系就潜在地框架与预定了万物的和谐。这点,其实是在谈万物和数的关系:万物究竟是如何由数派生的?神规定了数,而数又是万物的范型,万物是数的摹本。一定的数目,构成一定数量关系的框架,成为和谐的数目范型,供万物模仿,进而造成万物的贺喜饿。如:5:8的数量关系构成一种和谐的数目范式即黄金分割定律的范式,它物一经模仿就生成了和谐。具有和谐的数量关系的数目范式,作为一种文化的、审美的原型,是先于摹本而存在的,这点与后来柏拉图的理念说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于上,我们可以知道,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量关系的和谐是造就一切美、一切和谐事物的普遍规律。自然的、人的、艺术的以及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和谐莫不如是。  五、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学的基本审美形态  现代美学认为,所谓审美形态就是人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境界的感性表现形式与存在状态。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体系中,由和谐派生出各种审美形态,使和谐这一本质走向特殊、走向丰富、走向具体,从而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和谐的一般本质。  1、完满。完满是数量关系合理适宜、协调的具体形态,是包含一切又把一切安排得恰当的形体。除了用“10”的数字代表完满外,毕达哥拉斯学派还人圆形、球形是完满的,并依据此说:“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2、比例。这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对美学的重要贡献。它从和谐的比例的角度,探讨了现代涵义上的艺术问题。和谐的比例的审美本质在于,它说明了部分和整体以及统一的整体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只有比例适度,才能构成恰当的数量关系,组成整体的和谐之美,如黄金分割定律在人身体上的应用。而对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比例学说,2世纪怀疑论者恩披里柯作过一个总的说明:“没有比例任何一门艺术都不会存在,而比例在于数中,因此,一切艺术都借助数而产生……于是,雕塑中存在着某种比例,就像在绘画中一样;由于遵受比例,艺术作品获得正确的式样,它们的每一种因素都达到协调。一般说来,每门艺术都是由理解所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是数。因此,“一切模仿数”,也就是说,一切模仿与构成万物的数相同的判断理性,这种说法是恰当的。这就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张。”  3、均衡、对称。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均衡是事物各部分、诸元素在数量关系上大致相等,分布匀称,有着一种合理的数量关系,因而能生成和谐之美。而身体的美则跟诸如双腿、双手对称有关。  4、中和。中和是均衡的一种形态,是达到均衡的一种手段。毕达哥拉斯学派多在道德领域中谈中和,如诗人要公平等信条与主张,这是对古希腊社会的审美理想的反映。  5、调和。调和同样既是和谐的一种情态,又是实现和谐的一种手段。在毕达哥拉斯学派那里,调和含有把差异导向同一,把对立导向一致,把无序导向有序,把不协调导向协调的意味。它和均衡、中和、对称一起,成为静态和谐的典型审美形态,代表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和谐说以及古希腊早期和谐说的特色。  6、对立组合。对立组合造成矛盾性与统一性匹配均衡的和谐形态。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和谐美学理论体系中,它有着突破静态和谐向动态和谐演进的意味,代表着理论体系的发展方向。  7、层次、秩序、主从。如各天体习惯年成丰富的层次和秩序,各按自己的轨道,形成主次分明之意,从而构成和谐之美。  8、节奏、韵律。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高低、长短、大小的声音有序地出现,合理地搭配,习惯年成复杂而协调的数量关系,就构成了音乐的节奏与韵律,生成了和谐乐章。对于其他事物,同样也是这样。

和谐教育为什么现实依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系统亦不例外。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凸现,改革进程已进入“黄金发展期”与“风险凸显期”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教育以及教师职业给予更大的期盼,但在生活方式等方面,教师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却居于末位。这充分显露出社会对教师(教育)的极大期待以及教师(学校)无能为力的窘状。有学者将教育领域的基本矛盾归结为: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基本素养要求与个性差异之间的矛盾;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关系之间的矛盾;教师本位和学生本位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教育领域尚存在其他诸多的矛盾,比如:优质教育需求扩大与供给有限、自主办学与政府监管、教育投入(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教育价值的普适性与多元化、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课程设计的通识性与职业化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现象,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事实上,社会乃至教育界自身对学校教育批评甚厉,如有学者分析学校不正常的教学状态,将其归纳为“教学失衡、教学专制、教学偏见、教学阻隔”四类“教学疾病”。陶行知在上世纪20年代曾批评当时中国教育患了“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如今这三种病不仅未去,还出现了新的病症,如“时髦病”(不断追逐花样翻新)、“寒热病”(忽冷忽热,跟着感觉走)、“名人病”(拉大旗作虎皮)等等。教育与社会、教育界内部存在着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激发人们思考:如何超越分歧,以和谐理念统领人们的思想,进而真正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历史依据——和谐教育是中外教育发展史上的理想目标,从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到中国先秦时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都显示这一点。在西方,和谐是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雅典教育中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理念就是身心的和谐发展。希腊以严整、和谐思想为美学精神,表现一种高度控制的激动,以及充满自信平衡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成为希腊的理性教育精神。只有实现了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和自由发展,才能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由、全面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未来依据——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类和谐相处,这就需要和谐教育的引领。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的观点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产生并流行,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英国大力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在所有学校中确立多元文化课程;美国在白人学校课程中,也引入不同于主导性价值观的文化,强调多样性的观点,推行弱势民族集团和全球社会的多元文化教育。实际上,多元文化主义的诸多观点现在已大大超出了西方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也认为,国际社会已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战国时代”,世界上各种文化都在接触和交流,各种文化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谐教育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教育过程中,和谐的实质是人的教育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动态发展的机制和状态。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超我四个层面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首先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从而提出生态教育、绿色教育的命题。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使学生养成善待自然、关爱地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学校本身就应是一个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地方。人与社会的和谐。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法治教育,一是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缺乏的资源之一,因为专制社会中的法家教育思想及举措与当今世界以公民权利和义务为基础的法治教育是根本不同的。中国传统的“法”是皇帝的一人法,而现代法治国家的“法”是公民社会的契约,这是古今之“法”的根本区别。中国需要从学校到政府广泛开展法治教育。如果缺乏法治观念,在社会转型期就会出现社会不稳定的大问题。同时,诚信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诚”者“忠”也,中国传统德育里的核心概念就是“忠孝”。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中华美德普世价值的格言,是历久弥新的古训。守法教育与诚信教育是促成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健康躯体的双足,缺一不可。人与自我的和谐。人应追求完整的世界,既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的需求,并要使两者保持合理的张力。人与自我的和谐是一种具有不同时代内涵的动态过程,它依随不同时期社会变化和人们的需求而有所不同。如古希腊时代身心和谐的人,文艺复兴时代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中国古代仁智合一的君子、贤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等。和谐的个体是具有充分活力的,并显现为人的成长需求。 人与超我的和谐。人与超我指的是神灵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和谐。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人追求生命的价值是无限的,宗教和信仰能向人们提供精神的出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与信仰有着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求。因为,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现实的关怀,还会有终极的关怀,而终极关怀只能由信仰来承载。西方宗教教育注意把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及社会教化结合起来,把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国家的真诚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宗教教育使公民形成一种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目前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宗教,影响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人群。如何使信念教育或宗教教育转化为和谐教育的一部分,值得思考。和谐教育怎么办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和谐教育是理想目标,但这并非意味着和谐教育仅仅是人类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即,它实际上是贯穿于人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落实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和谐教育的过程是学生享受幸福、体验快乐的过程。由于受传统“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精神的影响,人们往往视学习过程是吃苦和痛苦磨练的过程,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后,才有所谓“苦尽甘来”的说法。实际上,随着近年体验经济、服务经济等概念的流行,人们已摆脱了以往纯粹的物质享受和增长为指标的经济学模式;同样,教育领域里,如何使学习过程与学习目标整合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幸福和成长的思想正在赢得共识。 外部与内部的统一。改革开放前,教育主要充当的是政治的工具,之后则往往成为经济的工具,作为传播文化的手段之一,它又被视为社会的一个重要服务部门。今天的教育除了要为经济、政治、文化等部门服务外,还应坚守独立的教育立场,某种程度上还要超越社会现实,引领政治、经济、文化向着更加人性、和谐的方向发展。当代学校教育要成为社会各要素的粘合剂、润滑膏,自身要成为社会核心的和谐元素。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彼此互动的。从教育自身内部而言,要力争结构的和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等)、课程的和谐、课堂的和谐以及师生的和谐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育学是最具实践品格的学科知识,和谐教育的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系统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并主动参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建设,为其他领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在教育系统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打造和谐校园,使学校生活本身成为和谐的场所。变革与传承的统一。传承与变革是教育的两大属性,前者旨在将人类文明的火把不断地传递,后者促成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变化非常之快,“速度决定胜负,创新决定存亡”。于是,人们对改革更加关切,这导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不断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对教育领域的宝贵资源没有很好地消化、整理、积淀,因而缺乏一种坚实、稳固并能够不断支撑、建设起新东西的基础。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要注意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教育系统里,这三者的关系同样需要协调统一。学习与生活的统一。当今社会正向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转轨,学习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专利,也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同时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就是日常生活。因此学习质量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丰富精神生活,体验感受幸福的过程。有学者指出,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教育思想,大多是教学的、技术层面的内容,却很少涉及学生精神世界的培养。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当学习与生活统一之际,才是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之时。蔡元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道:“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德育不能包括美育。 我国原来的教育方针是不列入美育的,把它视为德育的一部分或手段,认为美育没有独立的价值,这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美育与德育互相配合、补充、渗透,但不能互相代替,它们的性质、社会功用都有所区别。 (1) 性质。 美育和德育同作用于人的精神,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德育主要是树立行为规范,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观念;美育则是通过熏陶、感发,“兴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德育注重理性、思想的层面,作用于人的“良知”,理性道德;美育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无意识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性格、胸襟等深层因素,在此层面德育是无能为力的。 (2) 社会作用。 德育强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规范,建立社会伦理、秩序、规范,避社会行为的“失序”。美育着眼于保持个体人精神的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理性和感性的沟通,使之协调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物质,竞争使人的精神压力增加,产生大量的心理疾病,而缓解这种状态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在精神的深层施加影响。美育是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 现代社会的动乱,社会心理、情绪的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社会动乱不是因为政治、经济原因。而美育发挥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而社会安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区别和联系,在中国古代的有关理论中就有论述,认为德为“礼”的教育,主要建立“序”;美育为“乐”,内容为“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德育和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礼乐相济”,但不能相互代替。 加强美育是培育重新人才的需要。 “重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美育有着智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这可从三个方面体现。 (1) 美育激发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 审美的核心是要创造审美“意象”,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到最后往往不是凭理性而是靠直觉,这样的事例很多。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智育主要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美育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孔子说:“诗可以观”,是指直观洞察。美育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发掘人的右脑潜能。 (2) 美和“真”的关系。 自然界形式美的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启发人的联想和发明,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往往由追求美的形式走向真理,“一个方程式的美比其符合实验结果更重要。”“发明就是选择,这要由科学美感来支配。”美感对科研发明重新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要由美育来培养。 (3) 成就大事业,需要建立广阔平和的胸襟,这有赖于美育。 人若心烦气乱、眼光短浅,必不可有所成就,做不成大事业。比如城市山水园林,能够拓宽心胸。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往往游历祖国的山河,为的是拓宽心胸,心胸小了是不行的,古代的“乐教”、诗教就是为了拓宽人的胸怀,认为豪杰、圣人的教育要通过诗教来“兴心”“荡浊”。 审美是超越功利的,对人成就事业有很大作用,这已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映证。除了智商(IQ),情商(EQ)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试成绩高的不一定就能成就大事业。 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 20世纪最后的20、30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要求国家的经济、政府人员不仅要有经济政治的眼光,还要具有美学的眼光和文化的头脑。 (1) 60年代以来,商品的文化、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其使用、交换价值。 名牌效应实际上是一种符号价值;人们挑选商品样式超过实际功用,实际注重的是审美价值。提高格调、品味成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大问题。我国的建筑、旅游、服装产业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格调低。例如北京的很多建筑物,往往比例、色彩搭配不对,产生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主要因设计人员基本修养差,包括政府部门和批准部门的人员素质。导致北京建筑整体的问题,贝律铭说,新建筑很难搞“古都风貌”。这是美学问题、文化问题,需要各级人员的文化修养。又如旅游业,我国的自然景观很美,但人为建筑和导游的素质太差。设计、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包括流通部门、政府部门,他们的文化修养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 21世纪最大的产业有两个:信息产业(高科技)和艺术产业。 目前高科技产业已被认识,但艺术产业还并未被认识。高科技的发展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并不同步,物质提高了,反而使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从筒子楼到单元房,使得邻居多年互不相认。而“数字化生存”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问题,这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必须要加上“艺术化生存”。到那时,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会更迫切,高科技要与高情感需求结合,艺术产品将会更被需求。现在已经产生工业产品向艺术产品转移的端倪。我国文化资源非常丰(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请保留此标记。)富,但长期未受到重视,或仅限于低层次利用。21世纪的艺术产业将有广阔的前景,可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由此可见,发展美育是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 综上所述,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一个极好的契机。21世纪中国的复兴,要使人民发挥原创性和智慧;而哲学、史学、艺术的教育,正是可以激发人的原创性的教育。美育可以使我们民族在新的世纪为世界贡献一批大师。为在高科技、数字化社会中保持精神的平衡和社会安定,为使经济持续增长,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蔡元培先生(甚至可以上溯到孔子),提倡美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二、美育从多方面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品格 美育的实施,不等于开设几门美育的课程,而应贯穿于全部教育环节中、贯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从两个方面谈。 空间方面,即整个社会生活。 营造优良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大众传媒,其人文价值导向到底是什么。现在电视的影响面非常大,但其文化内涵、价值、格调都存在很多问题,它对下一代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理论责任感”。 时间方面,美育应贯穿人的一生。 一生的教育应从胎教开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而大学毕业后的教育更重要,直至退休后的精神生活。 美育对人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成几点。 (1) 培养审美能力。  美育培养对感性世界无限风的形式的感受,体育对内涵丰富意韵的感受。如果常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会使世界千篇一律、暗淡;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则无限丰富。美育培养人体验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能力。这有别于科学的认识--发现本质规律,得到知识体系。美育是体验人生的价值,审美能力即体验人生的能力。 (2) 培养想象力。 (3) 培养创造的欲望。  审美即发现,发现即创造。审美创造审美意象。郑板桥画竹有“眼中-胸中-手中”之竹的区别,这就是创造。艺术欣赏也是这样,心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 (4) 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  美育可以使人了解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并了解美好事物对生活的意义。艺术作品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这是艺术不同于理论、政作品的区别。产生美感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审美者的差异、更因作品本身的无限性与不确定性而起。 (5) 培养对个性的尊重。 科学成果是普遍性规律,是可重复的,而审美活动是独特的、一次性的,是独创、不可重复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个性不同,审美体验不同。美育培养广泛趣,培养宽胸襟和人文气氛。 (6) 培养群体意识。 艺术活动具有共同和社会化的功能,能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说:“诗可以群”,它可以培养群体意识,在现代社会针对人与人日益疏远的倾向,美育显得更加重要。  (7) 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  美育可以拓宽胸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艺术有净化功能,可把过分极端的情感释放出来而达到平和。  (8) 培养超越的精神。  人的感性存在(空间、时间)是有限的,但有追求无限、永恒和自由的要求,这就是超越的要求。审美可以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功能,可以超越生存的有限。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后来有很多人批评这个观点,认为“幼稚”,认为宗教除了认识,还有社会方面、人性方面和心理依赖等,仅用教育是无法取代的。人类发展有可能消除宗教,但人的精神的超越需求是永恒的,除了宗教,只有审美活动具有使精神超越的功能,这是一种积极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以美育代宗教”,就有了新的价值。 八个方面,可归结为,美育是人(精神)的最高层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三、美育与提高人的人生境界 人生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价值不同,构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表现在内在心理称为“胸襟”或“格局”。表现为言谈举止贼为“气象”。古代思想家强调,不仅要增加知识学问,更重要的是拓胸襟,提气象,升境界。北大老一辈学者称蔡元培先生有“光风霁月”的气象。除知识外,更要注重人文内涵,追求完美的人生。现在提倡学生的自由发展,但也要引导,价值有高低之分,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价值。 人生有三个层面:一为俗物层面,柴米油盐,这是人生存所必需的,还有如工作中的应酬,不可脱离。第二层面为事业,为国为家建功立业,可以是多方面的:科研、经商、艺术……,最昊能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第三为审美的、诗意的层面。人需要做事,但要有些诗意。这个层面没有直接的功利,但是又是成就事业切实需要和不可缺少的。 这三个层面应当恰当地搭配,不能把某个部分过分膨胀。只有事业的成功不一定就最完美。这三个层面也会相互影响。有时,事业的本身就具备了或可以上升到审美层面;审美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事业的成功甚至俗物层面的充裕。审美使人“脱俗”或“免俗”:振其暮气,荡其浊气。三个层面互现、互渗,从事业、俗物的层面可以看到格调和情趣。前两个层面依赖人生体验,美育的最高层面是提高人生的境界。

大学美育论文2000字背景分析

和谐教育为什么现实依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系统亦不例外。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凸现,改革进程已进入“黄金发展期”与“风险凸显期”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教育以及教师职业给予更大的期盼,但在生活方式等方面,教师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却居于末位。这充分显露出社会对教师(教育)的极大期待以及教师(学校)无能为力的窘状。有学者将教育领域的基本矛盾归结为: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基本素养要求与个性差异之间的矛盾;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关系之间的矛盾;教师本位和学生本位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教育领域尚存在其他诸多的矛盾,比如:优质教育需求扩大与供给有限、自主办学与政府监管、教育投入(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教育价值的普适性与多元化、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课程设计的通识性与职业化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现象,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事实上,社会乃至教育界自身对学校教育批评甚厉,如有学者分析学校不正常的教学状态,将其归纳为“教学失衡、教学专制、教学偏见、教学阻隔”四类“教学疾病”。陶行知在上世纪20年代曾批评当时中国教育患了“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如今这三种病不仅未去,还出现了新的病症,如“时髦病”(不断追逐花样翻新)、“寒热病”(忽冷忽热,跟着感觉走)、“名人病”(拉大旗作虎皮)等等。教育与社会、教育界内部存在着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激发人们思考:如何超越分歧,以和谐理念统领人们的思想,进而真正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历史依据——和谐教育是中外教育发展史上的理想目标,从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到中国先秦时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都显示这一点。在西方,和谐是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雅典教育中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理念就是身心的和谐发展。希腊以严整、和谐思想为美学精神,表现一种高度控制的激动,以及充满自信平衡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成为希腊的理性教育精神。只有实现了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和自由发展,才能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由、全面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未来依据——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类和谐相处,这就需要和谐教育的引领。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的观点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产生并流行,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英国大力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在所有学校中确立多元文化课程;美国在白人学校课程中,也引入不同于主导性价值观的文化,强调多样性的观点,推行弱势民族集团和全球社会的多元文化教育。实际上,多元文化主义的诸多观点现在已大大超出了西方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也认为,国际社会已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战国时代”,世界上各种文化都在接触和交流,各种文化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谐教育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教育过程中,和谐的实质是人的教育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动态发展的机制和状态。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超我四个层面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首先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从而提出生态教育、绿色教育的命题。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使学生养成善待自然、关爱地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学校本身就应是一个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地方。人与社会的和谐。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法治教育,一是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缺乏的资源之一,因为专制社会中的法家教育思想及举措与当今世界以公民权利和义务为基础的法治教育是根本不同的。中国传统的“法”是皇帝的一人法,而现代法治国家的“法”是公民社会的契约,这是古今之“法”的根本区别。中国需要从学校到政府广泛开展法治教育。如果缺乏法治观念,在社会转型期就会出现社会不稳定的大问题。同时,诚信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诚”者“忠”也,中国传统德育里的核心概念就是“忠孝”。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中华美德普世价值的格言,是历久弥新的古训。守法教育与诚信教育是促成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健康躯体的双足,缺一不可。人与自我的和谐。人应追求完整的世界,既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的需求,并要使两者保持合理的张力。人与自我的和谐是一种具有不同时代内涵的动态过程,它依随不同时期社会变化和人们的需求而有所不同。如古希腊时代身心和谐的人,文艺复兴时代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中国古代仁智合一的君子、贤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等。和谐的个体是具有充分活力的,并显现为人的成长需求。 人与超我的和谐。人与超我指的是神灵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和谐。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人追求生命的价值是无限的,宗教和信仰能向人们提供精神的出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与信仰有着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求。因为,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现实的关怀,还会有终极的关怀,而终极关怀只能由信仰来承载。西方宗教教育注意把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及社会教化结合起来,把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国家的真诚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宗教教育使公民形成一种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目前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宗教,影响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人群。如何使信念教育或宗教教育转化为和谐教育的一部分,值得思考。和谐教育怎么办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和谐教育是理想目标,但这并非意味着和谐教育仅仅是人类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即,它实际上是贯穿于人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落实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和谐教育的过程是学生享受幸福、体验快乐的过程。由于受传统“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精神的影响,人们往往视学习过程是吃苦和痛苦磨练的过程,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后,才有所谓“苦尽甘来”的说法。实际上,随着近年体验经济、服务经济等概念的流行,人们已摆脱了以往纯粹的物质享受和增长为指标的经济学模式;同样,教育领域里,如何使学习过程与学习目标整合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幸福和成长的思想正在赢得共识。 外部与内部的统一。改革开放前,教育主要充当的是政治的工具,之后则往往成为经济的工具,作为传播文化的手段之一,它又被视为社会的一个重要服务部门。今天的教育除了要为经济、政治、文化等部门服务外,还应坚守独立的教育立场,某种程度上还要超越社会现实,引领政治、经济、文化向着更加人性、和谐的方向发展。当代学校教育要成为社会各要素的粘合剂、润滑膏,自身要成为社会核心的和谐元素。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彼此互动的。从教育自身内部而言,要力争结构的和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等)、课程的和谐、课堂的和谐以及师生的和谐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育学是最具实践品格的学科知识,和谐教育的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系统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并主动参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建设,为其他领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在教育系统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打造和谐校园,使学校生活本身成为和谐的场所。变革与传承的统一。传承与变革是教育的两大属性,前者旨在将人类文明的火把不断地传递,后者促成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变化非常之快,“速度决定胜负,创新决定存亡”。于是,人们对改革更加关切,这导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不断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对教育领域的宝贵资源没有很好地消化、整理、积淀,因而缺乏一种坚实、稳固并能够不断支撑、建设起新东西的基础。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要注意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教育系统里,这三者的关系同样需要协调统一。学习与生活的统一。当今社会正向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转轨,学习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专利,也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同时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就是日常生活。因此学习质量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丰富精神生活,体验感受幸福的过程。有学者指出,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教育思想,大多是教学的、技术层面的内容,却很少涉及学生精神世界的培养。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当学习与生活统一之际,才是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之时。蔡元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道:“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德育不能包括美育。 我国原来的教育方针是不列入美育的,把它视为德育的一部分或手段,认为美育没有独立的价值,这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美育与德育互相配合、补充、渗透,但不能互相代替,它们的性质、社会功用都有所区别。 (1) 性质。 美育和德育同作用于人的精神,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德育主要是树立行为规范,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观念;美育则是通过熏陶、感发,“兴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德育注重理性、思想的层面,作用于人的“良知”,理性道德;美育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无意识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性格、胸襟等深层因素,在此层面德育是无能为力的。 (2) 社会作用。 德育强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规范,建立社会伦理、秩序、规范,避社会行为的“失序”。美育着眼于保持个体人精神的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理性和感性的沟通,使之协调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物质,竞争使人的精神压力增加,产生大量的心理疾病,而缓解这种状态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在精神的深层施加影响。美育是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 现代社会的动乱,社会心理、情绪的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社会动乱不是因为政治、经济原因。而美育发挥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而社会安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区别和联系,在中国古代的有关理论中就有论述,认为德为“礼”的教育,主要建立“序”;美育为“乐”,内容为“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德育和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礼乐相济”,但不能相互代替。 加强美育是培育重新人才的需要。 “重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美育有着智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这可从三个方面体现。 (1) 美育激发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 审美的核心是要创造审美“意象”,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到最后往往不是凭理性而是靠直觉,这样的事例很多。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智育主要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美育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孔子说:“诗可以观”,是指直观洞察。美育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发掘人的右脑潜能。 (2) 美和“真”的关系。 自然界形式美的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启发人的联想和发明,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往往由追求美的形式走向真理,“一个方程式的美比其符合实验结果更重要。”“发明就是选择,这要由科学美感来支配。”美感对科研发明重新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要由美育来培养。 (3) 成就大事业,需要建立广阔平和的胸襟,这有赖于美育。 人若心烦气乱、眼光短浅,必不可有所成就,做不成大事业。比如城市山水园林,能够拓宽心胸。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往往游历祖国的山河,为的是拓宽心胸,心胸小了是不行的,古代的“乐教”、诗教就是为了拓宽人的胸怀,认为豪杰、圣人的教育要通过诗教来“兴心”“荡浊”。 审美是超越功利的,对人成就事业有很大作用,这已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映证。除了智商(IQ),情商(EQ)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试成绩高的不一定就能成就大事业。 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 20世纪最后的20、30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要求国家的经济、政府人员不仅要有经济政治的眼光,还要具有美学的眼光和文化的头脑。 (1) 60年代以来,商品的文化、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其使用、交换价值。 名牌效应实际上是一种符号价值;人们挑选商品样式超过实际功用,实际注重的是审美价值。提高格调、品味成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大问题。我国的建筑、旅游、服装产业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格调低。例如北京的很多建筑物,往往比例、色彩搭配不对,产生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主要因设计人员基本修养差,包括政府部门和批准部门的人员素质。导致北京建筑整体的问题,贝律铭说,新建筑很难搞“古都风貌”。这是美学问题、文化问题,需要各级人员的文化修养。又如旅游业,我国的自然景观很美,但人为建筑和导游的素质太差。设计、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包括流通部门、政府部门,他们的文化修养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 21世纪最大的产业有两个:信息产业(高科技)和艺术产业。 目前高科技产业已被认识,但艺术产业还并未被认识。高科技的发展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并不同步,物质提高了,反而使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从筒子楼到单元房,使得邻居多年互不相认。而“数字化生存”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问题,这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必须要加上“艺术化生存”。到那时,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会更迫切,高科技要与高情感需求结合,艺术产品将会更被需求。现在已经产生工业产品向艺术产品转移的端倪。我国文化资源非常丰(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请保留此标记。)富,但长期未受到重视,或仅限于低层次利用。21世纪的艺术产业将有广阔的前景,可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由此可见,发展美育是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 综上所述,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一个极好的契机。21世纪中国的复兴,要使人民发挥原创性和智慧;而哲学、史学、艺术的教育,正是可以激发人的原创性的教育。美育可以使我们民族在新的世纪为世界贡献一批大师。为在高科技、数字化社会中保持精神的平衡和社会安定,为使经济持续增长,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蔡元培先生(甚至可以上溯到孔子),提倡美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二、美育从多方面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品格 美育的实施,不等于开设几门美育的课程,而应贯穿于全部教育环节中、贯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从两个方面谈。 空间方面,即整个社会生活。 营造优良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大众传媒,其人文价值导向到底是什么。现在电视的影响面非常大,但其文化内涵、价值、格调都存在很多问题,它对下一代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理论责任感”。 时间方面,美育应贯穿人的一生。 一生的教育应从胎教开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而大学毕业后的教育更重要,直至退休后的精神生活。 美育对人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成几点。 (1) 培养审美能力。  美育培养对感性世界无限风的形式的感受,体育对内涵丰富意韵的感受。如果常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会使世界千篇一律、暗淡;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则无限丰富。美育培养人体验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能力。这有别于科学的认识--发现本质规律,得到知识体系。美育是体验人生的价值,审美能力即体验人生的能力。 (2) 培养想象力。 (3) 培养创造的欲望。  审美即发现,发现即创造。审美创造审美意象。郑板桥画竹有“眼中-胸中-手中”之竹的区别,这就是创造。艺术欣赏也是这样,心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 (4) 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  美育可以使人了解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并了解美好事物对生活的意义。艺术作品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这是艺术不同于理论、政作品的区别。产生美感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审美者的差异、更因作品本身的无限性与不确定性而起。 (5) 培养对个性的尊重。 科学成果是普遍性规律,是可重复的,而审美活动是独特的、一次性的,是独创、不可重复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个性不同,审美体验不同。美育培养广泛趣,培养宽胸襟和人文气氛。 (6) 培养群体意识。 艺术活动具有共同和社会化的功能,能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说:“诗可以群”,它可以培养群体意识,在现代社会针对人与人日益疏远的倾向,美育显得更加重要。  (7) 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  美育可以拓宽胸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艺术有净化功能,可把过分极端的情感释放出来而达到平和。  (8) 培养超越的精神。  人的感性存在(空间、时间)是有限的,但有追求无限、永恒和自由的要求,这就是超越的要求。审美可以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功能,可以超越生存的有限。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后来有很多人批评这个观点,认为“幼稚”,认为宗教除了认识,还有社会方面、人性方面和心理依赖等,仅用教育是无法取代的。人类发展有可能消除宗教,但人的精神的超越需求是永恒的,除了宗教,只有审美活动具有使精神超越的功能,这是一种积极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以美育代宗教”,就有了新的价值。 八个方面,可归结为,美育是人(精神)的最高层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三、美育与提高人的人生境界 人生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价值不同,构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表现在内在心理称为“胸襟”或“格局”。表现为言谈举止贼为“气象”。古代思想家强调,不仅要增加知识学问,更重要的是拓胸襟,提气象,升境界。北大老一辈学者称蔡元培先生有“光风霁月”的气象。除知识外,更要注重人文内涵,追求完美的人生。现在提倡学生的自由发展,但也要引导,价值有高低之分,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价值。 人生有三个层面:一为俗物层面,柴米油盐,这是人生存所必需的,还有如工作中的应酬,不可脱离。第二层面为事业,为国为家建功立业,可以是多方面的:科研、经商、艺术……,最昊能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第三为审美的、诗意的层面。人需要做事,但要有些诗意。这个层面没有直接的功利,但是又是成就事业切实需要和不可缺少的。 这三个层面应当恰当地搭配,不能把某个部分过分膨胀。只有事业的成功不一定就最完美。这三个层面也会相互影响。有时,事业的本身就具备了或可以上升到审美层面;审美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事业的成功甚至俗物层面的充裕。审美使人“脱俗”或“免俗”:振其暮气,荡其浊气。三个层面互现、互渗,从事业、俗物的层面可以看到格调和情趣。前两个层面依赖人生体验,美育的最高层面是提高人生的境界。

论历史美学与美育的基本范畴历史美学是以普通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历史学中客观存在的审美素材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社会美、历史人物美、历史自然美、历史艺术美以及历史著述美等为主要领域,来研究历史美的本质与因素、历史审美与美育、历史美与现实美的关系及其创造等审美关系问题的学科。历史美学与历史学既有联系又有明显不同。历史学为历史美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历史美学则为历史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提供了审视历史的另一双眼睛。历史学包含了历史科学和历史美学,历史美学则是历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美育是应用美学理论的教育实践,在具体实施中,既要服从美的规律,又要遵循教育规律。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美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历史美学可以指导人们自觉地运用历史进行美育。首先,是历史社会美。历史社会美是指历史上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方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历史发展起一定促进作用的一切历史事物所具有的美。当历史上的一种社会形态或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处于上升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统治者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关系基本和谐,这就是一种社会的优美。如西汉前期的文景之治,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摇薄赋、减轻刑罚,表现了一种清雅恬淡之美。又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政治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煌煌大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表现了一种富丽辉煌之美。历史上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斗争。人类正是在这些斗争中不断地使目的性与规律性相统一,从而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创造着历史的壮美。那些代表社会发展趋势的先进阶级、进步力量在斗争中展现出自由自觉的创造力,他们本身是美的。有时候斗争胜利了,正义战胜了邪恶,人民为之欢欣,历史回响着英雄的赞歌。有时候斗争失败了,邪恶吞噬了正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正义的事业而流血牺牲。他们的精神感人肺腑,他们的失败和牺牲,意味着有价值的、可宝贵的东西被摧毁,表现出悲剧性的崇高美。在他们的身后,树立起人类解放道路上一座座壮美的丰碑。其次,是历史人物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人物美在历史社会美中据最突出的地位。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历史人物数百个,这是我们进行历史美育的重要内容。历史人物美主要表现于其进步性、人民性、正义性和爱国主义。比如,在中国历史上,伏羲神农教人渔猎耕稼是美的;大禹治水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是美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顺应历史潮流振国兴邦是美的;商鞅吴起王安石锐意变法革除积弊是美的;陈涉吴广登高一呼解民水火是美的;孔孟老庄以睿智启人教化万民是美的;屈原贾谊李杜苏辛不朽诗文惊天地泣鬼神是美的;苏武持节牧羊、祖逖击楫中流、岳飞英勇抗金、郑成功收复台湾是美的;李时珍遍尝百草著录药典为民除病祛殃是美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是美的,关天培为国尽忠的行为是美的“;六君子”慷慨就义的豪气是美的;孙中山奔走呼号百折不挠的精神是美的;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们身上,更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之美、大公无私的心灵之美、铿锵豪迈的语言之美、英勇献身的行为之美。这些历史人物是人类社会几千年大浪淘沙产生出来的精英,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作为人的整体的人格美。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还有一些典型的反面人物。他们站在历史潮流的反面,阻碍或延缓历史的进程。他们是丑恶的,是作为真善美的对立物得存于史册的。在历史教学中揭露历史上的丑,反衬历史上的美,是历史美育的重要手段和任务。第三,是历史自然美和艺术美。在我们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历史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材料。历史自然美是指与人类历史进程有关的自然或“第二自然”的美。如那养育人类古老文明的泱泱大河是美的;那宜于耕种的冲积平原是美的;人类制造的最古老的石器工具所具有的曲线和对称是美的。历史艺术美主要是指作为历史知识重要组成部分的工艺史、美术史、音乐史、文学史、建筑史中那些典型代表作品的美,这类内容不胜枚举。第四,是历史著述美。历史著述美是历史美育的重要方面。图文并茂的历史教科书,那精美的插图、生动的文字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美感。历史教师的教学作为一种历史的“述”,也应遵循美的原则,正确处理历史的真与美的关系。历史教师研究历史美学自觉地调动历史审美情感,就能赋予历史以血液、生命和灵魂,给历史教学带来活力和生机,使之感奋人心,陶冶性灵,从而全面实现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大学美育论文2000字背景分析怎样写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我们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这次实习,是我们毕业前最后一次到施工现场实践活动,是检验我们所学知识机会。马上就要毕业走向社会了,我们必须好好把握这次实习机会,巩固所学知识的好,累积实践经验,及时的发现自身问题,尽早的解决问题,为不久以后的毕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概况  由于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xx某中学教学楼设计,主体建筑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附属建筑可采用砖混结构。但是家里这边没有新建的学校教学楼,加上寒假期间,学校都关门不便去参观。所以我通过家里介绍选择了结构相似,设计更加复杂,施工更有难度的xx市xx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部参观实习。了解工程的有关事项,了解项目部的组成,学习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方法,积累建设生产的实践经验。  工程概况  ①工程项目名称:xx市xx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工程  ②工程项目地点:xx市xx路x号  ③工程概算投资额:约xx万元  ④设计单位: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⑤建设单位:xx市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⑥监理单位:xx市xx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⑦综合楼建设工程属公共建筑类别,主要功能为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建筑正常合理使用年限为:xx年。建筑耐火等级:地下一级,地下一级。建筑防水等级:屋面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约17995m2,共13+1层,建筑总高度为5m,民用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建筑。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进行设计,基础形式:人工挖空桩基础。本工程设计标高±000,相当于绝对高程00。  本工程外墙厚度为200mm,材质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电梯井墙、楼梯间  隔墙厚度为200mm,材质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钢筋混凝土墙。内墙厚度为100mm,材质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凡外墙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轻质复合墙板作填充墙,其外墙粉刷层均须满钉一层φ1*10*10镀锌钢丝网,外墙面框架梁柱与砌块墙连接处的缝隙外表面嵌聚氨酯密封膏,再用防水砂浆粉刷。门料采用90系列平开铝合金门和100系列铝合金地弹簧门。窗料采用90系列推拉铝合金窗。凡柱、砖墙、门窗洞的室内阳角均做宽60mm,高200mm,厚20mm,同粉刷厚度一致飞水泥砂浆护角。室内楼梯间栏杆净高均为900mm,水平扶手超过500mm的楼梯栏杆和室外楼梯栏杆净高均为1050mm。  三、实习内容  我来到项目部的时候,工程的主体工程差不多要完工了,正在进行十二层的柱子的模板安装。项目部的施工员,x师傅先带领我熟悉了工地,讲解了工地的注意事项。然后先安排我查看本工程的图纸,资料等,如:建筑总设计说明、结构设计总说明、平面布置图、结构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消防施工图等数套图纸,充分了解工程的基

写作背景就是:为什么我要写这篇论文。具体来说要回答以下这些问题:这个课题有何意义?该课题已有的研究达到了什么程度?该课题已有研究的不足在哪些方面?

和谐教育为什么现实依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系统亦不例外。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凸现,改革进程已进入“黄金发展期”与“风险凸显期”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教育以及教师职业给予更大的期盼,但在生活方式等方面,教师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却居于末位。这充分显露出社会对教师(教育)的极大期待以及教师(学校)无能为力的窘状。有学者将教育领域的基本矛盾归结为: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基本素养要求与个性差异之间的矛盾;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关系之间的矛盾;教师本位和学生本位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教育领域尚存在其他诸多的矛盾,比如:优质教育需求扩大与供给有限、自主办学与政府监管、教育投入(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教育价值的普适性与多元化、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课程设计的通识性与职业化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现象,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事实上,社会乃至教育界自身对学校教育批评甚厉,如有学者分析学校不正常的教学状态,将其归纳为“教学失衡、教学专制、教学偏见、教学阻隔”四类“教学疾病”。陶行知在上世纪20年代曾批评当时中国教育患了“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如今这三种病不仅未去,还出现了新的病症,如“时髦病”(不断追逐花样翻新)、“寒热病”(忽冷忽热,跟着感觉走)、“名人病”(拉大旗作虎皮)等等。教育与社会、教育界内部存在着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激发人们思考:如何超越分歧,以和谐理念统领人们的思想,进而真正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历史依据——和谐教育是中外教育发展史上的理想目标,从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到中国先秦时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都显示这一点。在西方,和谐是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雅典教育中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理念就是身心的和谐发展。希腊以严整、和谐思想为美学精神,表现一种高度控制的激动,以及充满自信平衡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成为希腊的理性教育精神。只有实现了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和自由发展,才能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由、全面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未来依据——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类和谐相处,这就需要和谐教育的引领。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的观点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产生并流行,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英国大力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在所有学校中确立多元文化课程;美国在白人学校课程中,也引入不同于主导性价值观的文化,强调多样性的观点,推行弱势民族集团和全球社会的多元文化教育。实际上,多元文化主义的诸多观点现在已大大超出了西方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也认为,国际社会已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战国时代”,世界上各种文化都在接触和交流,各种文化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谐教育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教育过程中,和谐的实质是人的教育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动态发展的机制和状态。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超我四个层面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首先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从而提出生态教育、绿色教育的命题。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使学生养成善待自然、关爱地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学校本身就应是一个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地方。人与社会的和谐。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法治教育,一是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缺乏的资源之一,因为专制社会中的法家教育思想及举措与当今世界以公民权利和义务为基础的法治教育是根本不同的。中国传统的“法”是皇帝的一人法,而现代法治国家的“法”是公民社会的契约,这是古今之“法”的根本区别。中国需要从学校到政府广泛开展法治教育。如果缺乏法治观念,在社会转型期就会出现社会不稳定的大问题。同时,诚信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诚”者“忠”也,中国传统德育里的核心概念就是“忠孝”。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中华美德普世价值的格言,是历久弥新的古训。守法教育与诚信教育是促成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健康躯体的双足,缺一不可。人与自我的和谐。人应追求完整的世界,既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的需求,并要使两者保持合理的张力。人与自我的和谐是一种具有不同时代内涵的动态过程,它依随不同时期社会变化和人们的需求而有所不同。如古希腊时代身心和谐的人,文艺复兴时代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中国古代仁智合一的君子、贤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等。和谐的个体是具有充分活力的,并显现为人的成长需求。 人与超我的和谐。人与超我指的是神灵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和谐。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人追求生命的价值是无限的,宗教和信仰能向人们提供精神的出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与信仰有着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求。因为,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现实的关怀,还会有终极的关怀,而终极关怀只能由信仰来承载。西方宗教教育注意把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及社会教化结合起来,把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国家的真诚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宗教教育使公民形成一种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目前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宗教,影响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人群。如何使信念教育或宗教教育转化为和谐教育的一部分,值得思考。和谐教育怎么办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和谐教育是理想目标,但这并非意味着和谐教育仅仅是人类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即,它实际上是贯穿于人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落实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和谐教育的过程是学生享受幸福、体验快乐的过程。由于受传统“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精神的影响,人们往往视学习过程是吃苦和痛苦磨练的过程,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后,才有所谓“苦尽甘来”的说法。实际上,随着近年体验经济、服务经济等概念的流行,人们已摆脱了以往纯粹的物质享受和增长为指标的经济学模式;同样,教育领域里,如何使学习过程与学习目标整合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幸福和成长的思想正在赢得共识。 外部与内部的统一。改革开放前,教育主要充当的是政治的工具,之后则往往成为经济的工具,作为传播文化的手段之一,它又被视为社会的一个重要服务部门。今天的教育除了要为经济、政治、文化等部门服务外,还应坚守独立的教育立场,某种程度上还要超越社会现实,引领政治、经济、文化向着更加人性、和谐的方向发展。当代学校教育要成为社会各要素的粘合剂、润滑膏,自身要成为社会核心的和谐元素。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彼此互动的。从教育自身内部而言,要力争结构的和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等)、课程的和谐、课堂的和谐以及师生的和谐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育学是最具实践品格的学科知识,和谐教育的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系统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并主动参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建设,为其他领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在教育系统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打造和谐校园,使学校生活本身成为和谐的场所。变革与传承的统一。传承与变革是教育的两大属性,前者旨在将人类文明的火把不断地传递,后者促成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变化非常之快,“速度决定胜负,创新决定存亡”。于是,人们对改革更加关切,这导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不断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对教育领域的宝贵资源没有很好地消化、整理、积淀,因而缺乏一种坚实、稳固并能够不断支撑、建设起新东西的基础。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要注意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教育系统里,这三者的关系同样需要协调统一。学习与生活的统一。当今社会正向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转轨,学习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专利,也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同时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就是日常生活。因此学习质量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丰富精神生活,体验感受幸福的过程。有学者指出,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教育思想,大多是教学的、技术层面的内容,却很少涉及学生精神世界的培养。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当学习与生活统一之际,才是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之时。蔡元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道:“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德育不能包括美育。 我国原来的教育方针是不列入美育的,把它视为德育的一部分或手段,认为美育没有独立的价值,这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美育与德育互相配合、补充、渗透,但不能互相代替,它们的性质、社会功用都有所区别。 (1) 性质。 美育和德育同作用于人的精神,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德育主要是树立行为规范,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观念;美育则是通过熏陶、感发,“兴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德育注重理性、思想的层面,作用于人的“良知”,理性道德;美育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无意识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性格、胸襟等深层因素,在此层面德育是无能为力的。 (2) 社会作用。 德育强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规范,建立社会伦理、秩序、规范,避社会行为的“失序”。美育着眼于保持个体人精神的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理性和感性的沟通,使之协调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物质,竞争使人的精神压力增加,产生大量的心理疾病,而缓解这种状态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在精神的深层施加影响。美育是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 现代社会的动乱,社会心理、情绪的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社会动乱不是因为政治、经济原因。而美育发挥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而社会安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区别和联系,在中国古代的有关理论中就有论述,认为德为“礼”的教育,主要建立“序”;美育为“乐”,内容为“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德育和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礼乐相济”,但不能相互代替。 加强美育是培育重新人才的需要。 “重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美育有着智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这可从三个方面体现。 (1) 美育激发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 审美的核心是要创造审美“意象”,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到最后往往不是凭理性而是靠直觉,这样的事例很多。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智育主要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美育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孔子说:“诗可以观”,是指直观洞察。美育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发掘人的右脑潜能。 (2) 美和“真”的关系。 自然界形式美的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启发人的联想和发明,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往往由追求美的形式走向真理,“一个方程式的美比其符合实验结果更重要。”“发明就是选择,这要由科学美感来支配。”美感对科研发明重新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要由美育来培养。 (3) 成就大事业,需要建立广阔平和的胸襟,这有赖于美育。 人若心烦气乱、眼光短浅,必不可有所成就,做不成大事业。比如城市山水园林,能够拓宽心胸。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往往游历祖国的山河,为的是拓宽心胸,心胸小了是不行的,古代的“乐教”、诗教就是为了拓宽人的胸怀,认为豪杰、圣人的教育要通过诗教来“兴心”“荡浊”。 审美是超越功利的,对人成就事业有很大作用,这已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映证。除了智商(IQ),情商(EQ)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试成绩高的不一定就能成就大事业。 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 20世纪最后的20、30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要求国家的经济、政府人员不仅要有经济政治的眼光,还要具有美学的眼光和文化的头脑。 (1) 60年代以来,商品的文化、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其使用、交换价值。 名牌效应实际上是一种符号价值;人们挑选商品样式超过实际功用,实际注重的是审美价值。提高格调、品味成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大问题。我国的建筑、旅游、服装产业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格调低。例如北京的很多建筑物,往往比例、色彩搭配不对,产生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主要因设计人员基本修养差,包括政府部门和批准部门的人员素质。导致北京建筑整体的问题,贝律铭说,新建筑很难搞“古都风貌”。这是美学问题、文化问题,需要各级人员的文化修养。又如旅游业,我国的自然景观很美,但人为建筑和导游的素质太差。设计、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包括流通部门、政府部门,他们的文化修养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 21世纪最大的产业有两个:信息产业(高科技)和艺术产业。 目前高科技产业已被认识,但艺术产业还并未被认识。高科技的发展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并不同步,物质提高了,反而使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从筒子楼到单元房,使得邻居多年互不相认。而“数字化生存”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问题,这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必须要加上“艺术化生存”。到那时,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会更迫切,高科技要与高情感需求结合,艺术产品将会更被需求。现在已经产生工业产品向艺术产品转移的端倪。我国文化资源非常丰(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请保留此标记。)富,但长期未受到重视,或仅限于低层次利用。21世纪的艺术产业将有广阔的前景,可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由此可见,发展美育是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 综上所述,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一个极好的契机。21世纪中国的复兴,要使人民发挥原创性和智慧;而哲学、史学、艺术的教育,正是可以激发人的原创性的教育。美育可以使我们民族在新的世纪为世界贡献一批大师。为在高科技、数字化社会中保持精神的平衡和社会安定,为使经济持续增长,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蔡元培先生(甚至可以上溯到孔子),提倡美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二、美育从多方面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品格 美育的实施,不等于开设几门美育的课程,而应贯穿于全部教育环节中、贯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从两个方面谈。 空间方面,即整个社会生活。 营造优良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大众传媒,其人文价值导向到底是什么。现在电视的影响面非常大,但其文化内涵、价值、格调都存在很多问题,它对下一代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理论责任感”。 时间方面,美育应贯穿人的一生。 一生的教育应从胎教开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而大学毕业后的教育更重要,直至退休后的精神生活。 美育对人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成几点。 (1) 培养审美能力。  美育培养对感性世界无限风的形式的感受,体育对内涵丰富意韵的感受。如果常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会使世界千篇一律、暗淡;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则无限丰富。美育培养人体验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能力。这有别于科学的认识--发现本质规律,得到知识体系。美育是体验人生的价值,审美能力即体验人生的能力。 (2) 培养想象力。 (3) 培养创造的欲望。  审美即发现,发现即创造。审美创造审美意象。郑板桥画竹有“眼中-胸中-手中”之竹的区别,这就是创造。艺术欣赏也是这样,心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 (4) 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  美育可以使人了解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并了解美好事物对生活的意义。艺术作品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这是艺术不同于理论、政作品的区别。产生美感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审美者的差异、更因作品本身的无限性与不确定性而起。 (5) 培养对个性的尊重。 科学成果是普遍性规律,是可重复的,而审美活动是独特的、一次性的,是独创、不可重复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个性不同,审美体验不同。美育培养广泛趣,培养宽胸襟和人文气氛。 (6) 培养群体意识。 艺术活动具有共同和社会化的功能,能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说:“诗可以群”,它可以培养群体意识,在现代社会针对人与人日益疏远的倾向,美育显得更加重要。  (7) 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  美育可以拓宽胸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艺术有净化功能,可把过分极端的情感释放出来而达到平和。  (8) 培养超越的精神。  人的感性存在(空间、时间)是有限的,但有追求无限、永恒和自由的要求,这就是超越的要求。审美可以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功能,可以超越生存的有限。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后来有很多人批评这个观点,认为“幼稚”,认为宗教除了认识,还有社会方面、人性方面和心理依赖等,仅用教育是无法取代的。人类发展有可能消除宗教,但人的精神的超越需求是永恒的,除了宗教,只有审美活动具有使精神超越的功能,这是一种积极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以美育代宗教”,就有了新的价值。 八个方面,可归结为,美育是人(精神)的最高层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三、美育与提高人的人生境界 人生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价值不同,构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表现在内在心理称为“胸襟”或“格局”。表现为言谈举止贼为“气象”。古代思想家强调,不仅要增加知识学问,更重要的是拓胸襟,提气象,升境界。北大老一辈学者称蔡元培先生有“光风霁月”的气象。除知识外,更要注重人文内涵,追求完美的人生。现在提倡学生的自由发展,但也要引导,价值有高低之分,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价值。 人生有三个层面:一为俗物层面,柴米油盐,这是人生存所必需的,还有如工作中的应酬,不可脱离。第二层面为事业,为国为家建功立业,可以是多方面的:科研、经商、艺术……,最昊能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第三为审美的、诗意的层面。人需要做事,但要有些诗意。这个层面没有直接的功利,但是又是成就事业切实需要和不可缺少的。 这三个层面应当恰当地搭配,不能把某个部分过分膨胀。只有事业的成功不一定就最完美。这三个层面也会相互影响。有时,事业的本身就具备了或可以上升到审美层面;审美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事业的成功甚至俗物层面的充裕。审美使人“脱俗”或“免俗”:振其暮气,荡其浊气。三个层面互现、互渗,从事业、俗物的层面可以看到格调和情趣。前两个层面依赖人生体验,美育的最高层面是提高人生的境界。

大学美育论文2000字背景分析怎么写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我们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这次实习,是我们毕业前最后一次到施工现场实践活动,是检验我们所学知识机会。马上就要毕业走向社会了,我们必须好好把握这次实习机会,巩固所学知识的好,累积实践经验,及时的发现自身问题,尽早的解决问题,为不久以后的毕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概况  由于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xx某中学教学楼设计,主体建筑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附属建筑可采用砖混结构。但是家里这边没有新建的学校教学楼,加上寒假期间,学校都关门不便去参观。所以我通过家里介绍选择了结构相似,设计更加复杂,施工更有难度的xx市xx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部参观实习。了解工程的有关事项,了解项目部的组成,学习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方法,积累建设生产的实践经验。  工程概况  ①工程项目名称:xx市xx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工程  ②工程项目地点:xx市xx路x号  ③工程概算投资额:约xx万元  ④设计单位: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⑤建设单位:xx市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⑥监理单位:xx市xx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⑦综合楼建设工程属公共建筑类别,主要功能为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建筑正常合理使用年限为:xx年。建筑耐火等级:地下一级,地下一级。建筑防水等级:屋面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约17995m2,共13+1层,建筑总高度为5m,民用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建筑。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进行设计,基础形式:人工挖空桩基础。本工程设计标高±000,相当于绝对高程00。  本工程外墙厚度为200mm,材质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电梯井墙、楼梯间  隔墙厚度为200mm,材质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钢筋混凝土墙。内墙厚度为100mm,材质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凡外墙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轻质复合墙板作填充墙,其外墙粉刷层均须满钉一层φ1*10*10镀锌钢丝网,外墙面框架梁柱与砌块墙连接处的缝隙外表面嵌聚氨酯密封膏,再用防水砂浆粉刷。门料采用90系列平开铝合金门和100系列铝合金地弹簧门。窗料采用90系列推拉铝合金窗。凡柱、砖墙、门窗洞的室内阳角均做宽60mm,高200mm,厚20mm,同粉刷厚度一致飞水泥砂浆护角。室内楼梯间栏杆净高均为900mm,水平扶手超过500mm的楼梯栏杆和室外楼梯栏杆净高均为1050mm。  三、实习内容  我来到项目部的时候,工程的主体工程差不多要完工了,正在进行十二层的柱子的模板安装。项目部的施工员,x师傅先带领我熟悉了工地,讲解了工地的注意事项。然后先安排我查看本工程的图纸,资料等,如:建筑总设计说明、结构设计总说明、平面布置图、结构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消防施工图等数套图纸,充分了解工程的基

找些美育方面的书和资料看,然后自己写

和谐教育为什么现实依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系统亦不例外。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凸现,改革进程已进入“黄金发展期”与“风险凸显期”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教育以及教师职业给予更大的期盼,但在生活方式等方面,教师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却居于末位。这充分显露出社会对教师(教育)的极大期待以及教师(学校)无能为力的窘状。有学者将教育领域的基本矛盾归结为: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基本素养要求与个性差异之间的矛盾;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关系之间的矛盾;教师本位和学生本位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教育领域尚存在其他诸多的矛盾,比如:优质教育需求扩大与供给有限、自主办学与政府监管、教育投入(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教育价值的普适性与多元化、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课程设计的通识性与职业化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现象,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事实上,社会乃至教育界自身对学校教育批评甚厉,如有学者分析学校不正常的教学状态,将其归纳为“教学失衡、教学专制、教学偏见、教学阻隔”四类“教学疾病”。陶行知在上世纪20年代曾批评当时中国教育患了“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如今这三种病不仅未去,还出现了新的病症,如“时髦病”(不断追逐花样翻新)、“寒热病”(忽冷忽热,跟着感觉走)、“名人病”(拉大旗作虎皮)等等。教育与社会、教育界内部存在着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激发人们思考:如何超越分歧,以和谐理念统领人们的思想,进而真正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历史依据——和谐教育是中外教育发展史上的理想目标,从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到中国先秦时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都显示这一点。在西方,和谐是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雅典教育中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理念就是身心的和谐发展。希腊以严整、和谐思想为美学精神,表现一种高度控制的激动,以及充满自信平衡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成为希腊的理性教育精神。只有实现了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和自由发展,才能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由、全面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未来依据——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类和谐相处,这就需要和谐教育的引领。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的观点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产生并流行,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英国大力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在所有学校中确立多元文化课程;美国在白人学校课程中,也引入不同于主导性价值观的文化,强调多样性的观点,推行弱势民族集团和全球社会的多元文化教育。实际上,多元文化主义的诸多观点现在已大大超出了西方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也认为,国际社会已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战国时代”,世界上各种文化都在接触和交流,各种文化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谐教育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教育过程中,和谐的实质是人的教育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动态发展的机制和状态。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超我四个层面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首先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从而提出生态教育、绿色教育的命题。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使学生养成善待自然、关爱地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学校本身就应是一个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地方。人与社会的和谐。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法治教育,一是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缺乏的资源之一,因为专制社会中的法家教育思想及举措与当今世界以公民权利和义务为基础的法治教育是根本不同的。中国传统的“法”是皇帝的一人法,而现代法治国家的“法”是公民社会的契约,这是古今之“法”的根本区别。中国需要从学校到政府广泛开展法治教育。如果缺乏法治观念,在社会转型期就会出现社会不稳定的大问题。同时,诚信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诚”者“忠”也,中国传统德育里的核心概念就是“忠孝”。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中华美德普世价值的格言,是历久弥新的古训。守法教育与诚信教育是促成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健康躯体的双足,缺一不可。人与自我的和谐。人应追求完整的世界,既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的需求,并要使两者保持合理的张力。人与自我的和谐是一种具有不同时代内涵的动态过程,它依随不同时期社会变化和人们的需求而有所不同。如古希腊时代身心和谐的人,文艺复兴时代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中国古代仁智合一的君子、贤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等。和谐的个体是具有充分活力的,并显现为人的成长需求。 人与超我的和谐。人与超我指的是神灵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和谐。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人追求生命的价值是无限的,宗教和信仰能向人们提供精神的出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与信仰有着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求。因为,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现实的关怀,还会有终极的关怀,而终极关怀只能由信仰来承载。西方宗教教育注意把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及社会教化结合起来,把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国家的真诚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宗教教育使公民形成一种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目前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宗教,影响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人群。如何使信念教育或宗教教育转化为和谐教育的一部分,值得思考。和谐教育怎么办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和谐教育是理想目标,但这并非意味着和谐教育仅仅是人类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即,它实际上是贯穿于人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落实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和谐教育的过程是学生享受幸福、体验快乐的过程。由于受传统“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精神的影响,人们往往视学习过程是吃苦和痛苦磨练的过程,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后,才有所谓“苦尽甘来”的说法。实际上,随着近年体验经济、服务经济等概念的流行,人们已摆脱了以往纯粹的物质享受和增长为指标的经济学模式;同样,教育领域里,如何使学习过程与学习目标整合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幸福和成长的思想正在赢得共识。 外部与内部的统一。改革开放前,教育主要充当的是政治的工具,之后则往往成为经济的工具,作为传播文化的手段之一,它又被视为社会的一个重要服务部门。今天的教育除了要为经济、政治、文化等部门服务外,还应坚守独立的教育立场,某种程度上还要超越社会现实,引领政治、经济、文化向着更加人性、和谐的方向发展。当代学校教育要成为社会各要素的粘合剂、润滑膏,自身要成为社会核心的和谐元素。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彼此互动的。从教育自身内部而言,要力争结构的和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等)、课程的和谐、课堂的和谐以及师生的和谐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育学是最具实践品格的学科知识,和谐教育的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系统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并主动参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建设,为其他领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在教育系统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打造和谐校园,使学校生活本身成为和谐的场所。变革与传承的统一。传承与变革是教育的两大属性,前者旨在将人类文明的火把不断地传递,后者促成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变化非常之快,“速度决定胜负,创新决定存亡”。于是,人们对改革更加关切,这导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不断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对教育领域的宝贵资源没有很好地消化、整理、积淀,因而缺乏一种坚实、稳固并能够不断支撑、建设起新东西的基础。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要注意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教育系统里,这三者的关系同样需要协调统一。学习与生活的统一。当今社会正向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转轨,学习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专利,也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同时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就是日常生活。因此学习质量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丰富精神生活,体验感受幸福的过程。有学者指出,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教育思想,大多是教学的、技术层面的内容,却很少涉及学生精神世界的培养。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当学习与生活统一之际,才是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之时。蔡元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道:“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德育不能包括美育。 我国原来的教育方针是不列入美育的,把它视为德育的一部分或手段,认为美育没有独立的价值,这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美育与德育互相配合、补充、渗透,但不能互相代替,它们的性质、社会功用都有所区别。 (1) 性质。 美育和德育同作用于人的精神,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德育主要是树立行为规范,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观念;美育则是通过熏陶、感发,“兴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德育注重理性、思想的层面,作用于人的“良知”,理性道德;美育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无意识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性格、胸襟等深层因素,在此层面德育是无能为力的。 (2) 社会作用。 德育强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规范,建立社会伦理、秩序、规范,避社会行为的“失序”。美育着眼于保持个体人精神的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理性和感性的沟通,使之协调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物质,竞争使人的精神压力增加,产生大量的心理疾病,而缓解这种状态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在精神的深层施加影响。美育是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 现代社会的动乱,社会心理、情绪的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社会动乱不是因为政治、经济原因。而美育发挥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而社会安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区别和联系,在中国古代的有关理论中就有论述,认为德为“礼”的教育,主要建立“序”;美育为“乐”,内容为“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德育和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礼乐相济”,但不能相互代替。 加强美育是培育重新人才的需要。 “重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美育有着智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这可从三个方面体现。 (1) 美育激发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 审美的核心是要创造审美“意象”,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到最后往往不是凭理性而是靠直觉,这样的事例很多。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智育主要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美育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孔子说:“诗可以观”,是指直观洞察。美育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发掘人的右脑潜能。 (2) 美和“真”的关系。 自然界形式美的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启发人的联想和发明,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往往由追求美的形式走向真理,“一个方程式的美比其符合实验结果更重要。”“发明就是选择,这要由科学美感来支配。”美感对科研发明重新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要由美育来培养。 (3) 成就大事业,需要建立广阔平和的胸襟,这有赖于美育。 人若心烦气乱、眼光短浅,必不可有所成就,做不成大事业。比如城市山水园林,能够拓宽心胸。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往往游历祖国的山河,为的是拓宽心胸,心胸小了是不行的,古代的“乐教”、诗教就是为了拓宽人的胸怀,认为豪杰、圣人的教育要通过诗教来“兴心”“荡浊”。 审美是超越功利的,对人成就事业有很大作用,这已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映证。除了智商(IQ),情商(EQ)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试成绩高的不一定就能成就大事业。 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 20世纪最后的20、30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要求国家的经济、政府人员不仅要有经济政治的眼光,还要具有美学的眼光和文化的头脑。 (1) 60年代以来,商品的文化、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其使用、交换价值。 名牌效应实际上是一种符号价值;人们挑选商品样式超过实际功用,实际注重的是审美价值。提高格调、品味成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大问题。我国的建筑、旅游、服装产业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格调低。例如北京的很多建筑物,往往比例、色彩搭配不对,产生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主要因设计人员基本修养差,包括政府部门和批准部门的人员素质。导致北京建筑整体的问题,贝律铭说,新建筑很难搞“古都风貌”。这是美学问题、文化问题,需要各级人员的文化修养。又如旅游业,我国的自然景观很美,但人为建筑和导游的素质太差。设计、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包括流通部门、政府部门,他们的文化修养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 21世纪最大的产业有两个:信息产业(高科技)和艺术产业。 目前高科技产业已被认识,但艺术产业还并未被认识。高科技的发展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并不同步,物质提高了,反而使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从筒子楼到单元房,使得邻居多年互不相认。而“数字化生存”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问题,这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必须要加上“艺术化生存”。到那时,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会更迫切,高科技要与高情感需求结合,艺术产品将会更被需求。现在已经产生工业产品向艺术产品转移的端倪。我国文化资源非常丰(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请保留此标记。)富,但长期未受到重视,或仅限于低层次利用。21世纪的艺术产业将有广阔的前景,可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由此可见,发展美育是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 综上所述,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一个极好的契机。21世纪中国的复兴,要使人民发挥原创性和智慧;而哲学、史学、艺术的教育,正是可以激发人的原创性的教育。美育可以使我们民族在新的世纪为世界贡献一批大师。为在高科技、数字化社会中保持精神的平衡和社会安定,为使经济持续增长,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蔡元培先生(甚至可以上溯到孔子),提倡美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二、美育从多方面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品格 美育的实施,不等于开设几门美育的课程,而应贯穿于全部教育环节中、贯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从两个方面谈。 空间方面,即整个社会生活。 营造优良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大众传媒,其人文价值导向到底是什么。现在电视的影响面非常大,但其文化内涵、价值、格调都存在很多问题,它对下一代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理论责任感”。 时间方面,美育应贯穿人的一生。 一生的教育应从胎教开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而大学毕业后的教育更重要,直至退休后的精神生活。 美育对人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成几点。 (1) 培养审美能力。  美育培养对感性世界无限风的形式的感受,体育对内涵丰富意韵的感受。如果常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会使世界千篇一律、暗淡;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则无限丰富。美育培养人体验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能力。这有别于科学的认识--发现本质规律,得到知识体系。美育是体验人生的价值,审美能力即体验人生的能力。 (2) 培养想象力。 (3) 培养创造的欲望。  审美即发现,发现即创造。审美创造审美意象。郑板桥画竹有“眼中-胸中-手中”之竹的区别,这就是创造。艺术欣赏也是这样,心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 (4) 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  美育可以使人了解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并了解美好事物对生活的意义。艺术作品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这是艺术不同于理论、政作品的区别。产生美感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审美者的差异、更因作品本身的无限性与不确定性而起。 (5) 培养对个性的尊重。 科学成果是普遍性规律,是可重复的,而审美活动是独特的、一次性的,是独创、不可重复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个性不同,审美体验不同。美育培养广泛趣,培养宽胸襟和人文气氛。 (6) 培养群体意识。 艺术活动具有共同和社会化的功能,能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说:“诗可以群”,它可以培养群体意识,在现代社会针对人与人日益疏远的倾向,美育显得更加重要。  (7) 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  美育可以拓宽胸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艺术有净化功能,可把过分极端的情感释放出来而达到平和。  (8) 培养超越的精神。  人的感性存在(空间、时间)是有限的,但有追求无限、永恒和自由的要求,这就是超越的要求。审美可以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功能,可以超越生存的有限。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后来有很多人批评这个观点,认为“幼稚”,认为宗教除了认识,还有社会方面、人性方面和心理依赖等,仅用教育是无法取代的。人类发展有可能消除宗教,但人的精神的超越需求是永恒的,除了宗教,只有审美活动具有使精神超越的功能,这是一种积极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以美育代宗教”,就有了新的价值。 八个方面,可归结为,美育是人(精神)的最高层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三、美育与提高人的人生境界 人生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价值不同,构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表现在内在心理称为“胸襟”或“格局”。表现为言谈举止贼为“气象”。古代思想家强调,不仅要增加知识学问,更重要的是拓胸襟,提气象,升境界。北大老一辈学者称蔡元培先生有“光风霁月”的气象。除知识外,更要注重人文内涵,追求完美的人生。现在提倡学生的自由发展,但也要引导,价值有高低之分,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价值。 人生有三个层面:一为俗物层面,柴米油盐,这是人生存所必需的,还有如工作中的应酬,不可脱离。第二层面为事业,为国为家建功立业,可以是多方面的:科研、经商、艺术……,最昊能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第三为审美的、诗意的层面。人需要做事,但要有些诗意。这个层面没有直接的功利,但是又是成就事业切实需要和不可缺少的。 这三个层面应当恰当地搭配,不能把某个部分过分膨胀。只有事业的成功不一定就最完美。这三个层面也会相互影响。有时,事业的本身就具备了或可以上升到审美层面;审美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事业的成功甚至俗物层面的充裕。审美使人“脱俗”或“免俗”:振其暮气,荡其浊气。三个层面互现、互渗,从事业、俗物的层面可以看到格调和情趣。前两个层面依赖人生体验,美育的最高层面是提高人生的境界。

美育论文2000字分析作品

【摘要】普通高校加强美育,主旨是在“育人”,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 方法 美术鉴赏 必要性 美育 意义  引言  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晚近世变多端,人事繁琐,逐末者忘本,循流者忘源,人各竭其力于生活之一隅,而丧生其人生之常情。于是世间创立“艺术”为专科,而称专长此道者为“艺术家”。盖“艺术”与“艺术家”兴而艺术始衰矣!出“艺术”之深宫,辞“艺术家”之尊位,对稚子而教之习艺,执途人而与之论美,谈言微中,亦足以启发其生知之本能,而归复其人生之常情。是则事事皆可成艺术,而人人也皆得为艺术家。{1}  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的这段话讲的非常深刻,艺术应该是属于全民的。而现今艺术的创造却被集中在艺术家身上,这并不利于大学生们艺术素质和审美观的提高。普通高校加强美育,主旨是在“育人”,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由此可知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就更应该实现美术鉴赏课程在大学里的普及。这里的普及不能单单只是书本、字面上的普及,而是真正让大学生实现在精神上的普及,真正的了解学习美术鉴赏课程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能真正的看透一些问题。那么以下这些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学习美术鉴赏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一 美术是一种文化,而我们大学生有发扬这种文化的义务。  大多人以为“美术”就是“画画”,这是一种误解。在“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他所说的“美育”,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举凡一切能引起人们审美活动的“术”,都属“美育”范畴,而“美育”中的“美术”还包括了文学、音乐、舞蹈在内。后来美术的概念开始具体而微,一般的研究者把“美术”理解为造型艺术的概括,它包含: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现代工业社会中把“工艺美术”和“设计美术”分列为两个不同社会范畴的同一个门类。在中国,又有书法篆刻,同时又把摄影归入“美术”的趋向。由此可见,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美术”概念的内涵也在逐步扩展。  蔡元培当年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要求,首先也是因为“宗教”本身就是人类的文化表现形态之一,只是这个形态在蔡元培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了,况且,“宗教”中能够引起人们崇敬、畏惧的形式其实还是“美术”的创造,所以“宗教”的文化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术”创造的,举凡宗教绘画、宗教雕刻、宗教建筑、宗教音乐、宗教文学、宗教舞蹈,莫不如此。由此可见,“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2}  更为严肃的说美术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继承和发展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展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人们的社会心理、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  二 美术鉴赏课对大学生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它表现在以美引善  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因为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美术有辅助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美术鉴赏课就是学校的教育课程之一。  人的道德理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并以美作为追求的价值取向。在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把中外美术精品直接呈现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直观”的美感。“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能使人的主体性得到美的提升,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高校的美术鉴赏课是普通美术教育工作在高校的一种延续,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是通过鉴赏美术作品的意境、线条、色彩、构图、肌理、空间及作者创作背景等完成的,它可以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直观的、生动的感性形式,其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受教育者在提高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到升华,从而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直观的构思,给青年学生以启迪、以感动,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很多人文知识,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人的身心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其次就是就是表现在以美启真  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美术鉴赏课可以使学生以愉快的心理体验展开想象,现代心理学揭示,兴趣和愉快的心情可以为复杂繁重的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联想、幻想、创造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通过作品的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对各种色彩的象征义和引申义的理解会更加敏锐、协调,可以这样认为,美术鉴赏具有启迪智慧的作用。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一种视觉思维的过程,也是鉴赏者审美创造的过程。它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和鉴别等一系列视觉思维活动,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从而达到开阔视野、扩大认知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在美术鉴赏过程中,由于鉴赏者面对的是富于启发性的典型视觉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种种有关的联想和想象。在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下,通过特定艺术形象可以感知和认识更为丰富的内容。中国古代诗论中就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说,宋代诗人梅尧臣要求“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中国画的留白处理,正是留给鉴赏者想象的空间,这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多么完整、具体,都留有广大的想象空间,这些空间需要鉴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去丰富和发展,使鉴赏者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美术鉴赏与美术创作一样,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此,鉴赏过程也是培养鉴赏者创造力的过程。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鉴赏正适合这种创造心理的培养,尤其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比例、空间、节奏等视觉思维的训练,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开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再次表现为以美怡情  美术鉴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如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就是力量与健美的和谐统一,这表明体质体能的发展过程就是按照美的原则、美的规律塑造美、追求美。在对《掷铁饼者》深入分析、鉴赏并进一步了解作品来龙去脉的同时,还能以健康的美感引发学生强健体魄的自觉性。如鉴赏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引导学生围绕人体美的标准进行讨论,通过美术鉴赏课帮助学生认识美的时代性、阶级性和多层次性,并转而欣赏“维纳斯”的古典、和谐、健康、自然之美。  美术鉴赏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美术鉴赏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概念,学会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是创作者心灵的表露,所以在美术鉴赏中,广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这一媒介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熏陶、感染、净化与提升,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性心理、社会心理得到和谐发展。此外,美术鉴赏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宽容心理和创造心理等。  总之,美术鉴赏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一不关联着素质教育,关联着大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所以我们就要更加强调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课程的必要性。主要是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审美观是关于美、审美、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就是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艺术漫谈》序,见《丰子恺论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页  [2]张道一主编《美术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