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sci投稿经验分析

发布时间:2024-07-04 12:35:16

sci投稿经验分析

SCI论文投稿都经历了哪些状态SCI论文投稿都经历了哪些状态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第一次投稿的时候经验欠缺,对于投稿会有很多问题,在等待的时候我相信不会只有我一个人会每天不停地刷新投稿系统,想看到投稿系统里的状态发生变化,有时候出现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状态,就会更加忧虑。那今天我就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给各位小伙伴梳理一下投稿过程中的一些状态变化。 对于不同的期刊,由于属于不同的出版社,投稿系统会不一样,但是状态名字大致上基本一致。 当在投稿系统中提交完稿件后,就会显示该状态,这个状态不需要什么操作,等待即可。当然也不是所有期刊都有这个状态,Elsevier爱思唯尔出版社的投稿系统就会有这个状态,而Hindawi出版社和MDPI的投稿系统就没有这个状态,MDPI则会是Manuscript Submitted这个状态。 这个状态有可能会存在1到2个星期,都是正常的,不用着急,安心等待即可。 这个状态一方面是技术编辑在进行技术审查,包括检查文章是否符合期刊收稿范围,格式、语法等方面,如果技术编辑认为没有问题,就会继续寻找审稿人,否则就会退稿,这时状态就可能变成“Decision in Process”,当变成这个状态时,过几天就会收到编辑的退稿信。 因此各位小伙伴,一定要在投稿前仔细检查文章的语法、参考文献的格式,文章的格式,以及是否满足期刊的收稿范围。 当然,这个状态有长有短,对于MDPI来说该状态时基本上三天之内要是没有退稿的话就很大概率会送审了,有时候With editor时间太长就有一定的概率是被拒稿了。 这个状态的话也不是所有期刊都有,这个状态说明通过了技术审查,编辑正在邀请审稿人,等待审稿人接收邀请,有时如果研究方向比较小众的话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该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又变成了With Editor”,这有可能是邀请的审稿人拒绝审稿,编辑需要再另外找审稿人。如果时间较长的话,可以尝试给编辑推荐审稿人。 到了这个状态就说明审稿人已经开始进行审稿了,但是由于审稿人也是同样的科研人员,在开展忙碌的科研工作的同时进行着无偿的审稿工作,因此该过程也是整个投稿过程中时间最长的部分。根据期刊和领域不同,周期大致为1~4个月,但是也不排除还有很多更长时间的,有半年甚至一年的。 因此小伙伴们在投稿之前,一定要查查该期刊最近录用的文章,看看他们的审稿周期,对该期刊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出现这个状态的话,那就意味着漫长的审稿已经完成,所有意见都已经回到了编辑手中,正在等待编辑做决定。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编辑认为可能还需要额外的审稿的话,系统状态可能会再度变为“Under Review”。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小伙伴们也不要多想,等到审稿完成会再度变成“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让编辑做最终决定。 编辑决定正常来说会很快,但是如果该状态持续很长时间的话,小伙们也不需要太过紧张,可能是编辑正在休假,没有处理邮件。所以小伙们投稿时也需要注意时间,不要赶到国外的一些假期之前投稿,不然很可能会等待很久。 我第一次投稿的时候就是这种情况,二审都没有问题了,返回去修改稿的时候赶上了感恩节,结果拖拖拉拉等待了好久,当时也是很慌,生怕编辑有意见给拒稿了,最终过了一个多月编辑才发录用的邮件。 这个状态就表示编辑正在做最终的决定了,出现这个状态,一般在几天内就会收到最终意见的通知。如果持续很长时间状态还没有变化的话,不要慌,可能是编辑真的很忙,很多论文都要他来做最终决定。 一般爱思唯尔的系统里是Revise,其他的可能是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这个状态就是要求作者根据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可能是小修或者大修。通常编辑会给一个修改期限,一般是一个月内,当然根据修改意见的多少和专业领域不一样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感觉在修改期限内无法修改完成,需要延长期限的话,需要提前发邮件告诉编辑进行沟通。 需要注意的是,返回修改稿的时候,一定要对审稿人的每一条意见都进行回复,哪怕觉得有不同意见也一定要客气的说明理由。 到了这一步,只要给了修改意见,那就有一半成功的概率了,因此一定要认真修改,客气回复,一定要谦虚,尽量对审稿人提出的意见都逐个修改,并且详细说明修改点,修改不了的给出具体的理由。 这个状态就说明作者已经重新提交了修改稿,等待期刊检查 这个状态应该是大家都很想看到的状态。如果审稿人对修改稿表示满意,编辑就会决定录用,出现这个状态,如果审稿人认为修改稿还有内容需要修改,则会重新出现第6条、第7条状态。 这个状态应该是谁都不想看见的状态,不过不要灰心,继续修改内容然后投稿其他期刊,肯定会录用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各位小伙伴,当看到不同状态时不要慌张,一定要镇定。不过,不同的系统可能状态名字不一样,如果对当前的状态有疑问,不要慌,欢迎到微信公众号 “土博在路上” 向我提问。最后祝各位小伙伴都能收到 Accepted ~ 微信公众号“ 土博在路上 ”还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解锁~

如果在投稿的时候没有要求选择编辑,就先到主编那里,主编会分派给别的编辑。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1)Editor Assigned编辑分派。2)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编辑拒绝邀请。这时主编不得不将投稿文章重新分派给其它编辑。

2018年我的第一篇SCI论文终于在Cardiovascular Research (IF ) 上在线发表了。回想起这篇文章的发表过程,其中的各种滋味至今让我不能忘怀。在此期间,PromiseApi论文编辑在英文修改润色方面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我是2017年3月22号开始投出去第一稿的,当时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投10分以上或I区的杂志,因为我的研究领域比较专业,主要是心血管系统方面,这个领域的杂志呈现两极分化,10分以上的就是Circulation,JACC,European Heart Journal这些顶级杂志,有点望而却步,就先选择了Nature Communication,投出去后心里很忐忑,不敢去系统看状态,每天祈祷只要没消息就是好消息,期待能够送审。不幸的是两周后拒稿,没有任何意见。当时很郁闷,因为觉得这是最有希望中的一本杂志,这下没有机会再投了。由于没有什么意见,也不知道自己文章的不足到底在哪里。当时正赶上清明节小长假,没办法,只有继续选择杂志改投。 第二次投了Development Cell,这个杂志是Cell旗下的,发育学领域的I区杂志。同样10天左右拒稿,没有任何意见。连续两次被秒拒,心里有点拿不定主意了,和老师商量后决定继续冲击高影响因子的杂志,毕竟离毕业还有一年,时间充裕。我试着打开所有相关杂志的列表,将IF降序排列,从而去物色一些在10-15分范围内的杂志。第三次投稿选择了Plos Medicine,自己只是看了它的投稿须知,觉得值得一试,但并没有去PubMed上检索它发表的文章(其实这点很重要,要以PubMed检索看杂志习惯发哪一类文章)。这次速度最快,2天就拒了,原因是该杂志更倾向接收临床研究的文章,而我的是纯基础研究,于是推荐我选择专业性的杂志。但是符合预期的相关杂志实在不好找,又折腾了几天,最终决定选择EMBO J(欧洲分子生物学会杂志),但我的心里不是很踏实,这类期刊机制一般研究得都很深入,而我的实验做的有限。果真,又一次被拒稿了! 唉!真是我待SCI如初恋,SCI虐我千百遍啊!冲了个澡,搓搓脸,清醒清醒,继续战斗。无独有偶,我在论坛投稿板块不经意间看到Cell Research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和我的研究挺像,立即去搜了下Cell Research这本杂志。哇塞,14分多,而且编辑部还在上海,我心里一阵狂喜,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经与导师商量确认,决定就投它了。记得第二天就赶上了科里的毕业答辩,师兄师姐的答辩我们是必须要参加的,我咬咬牙,下定决心一定要当天投出去,然后开始马不停蹄地修改格式、填写投稿系统,等一切搞定提交后将近已是凌晨5点,东方开始泛出了鱼肚白。研究生答辩是8点半开始,我赶紧爬上床补一会儿觉,答辩那天早上碰到导师,他向我点头致意并发来信息说辛苦了,当时我很感动,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正如那句话说的,幸福的人们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们各有各的不幸,半个月后很不幸还是被拒了,Cell Research近年来影响因子飙升,对文章的选择标准也是极尽苛刻,况且我们的团队也没有什么院士之类的大牛衬托,更不容易发了。 投稿到这个阶段,真心觉得有些绝望,除了多次被拒的无奈,更大程度上还是杂志选择的贫乏,合适的杂志越投越少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这时我又想到了自己之前用的那个“笨”方法,就是把所有相关的SCI杂志按IF排序,然后一个个筛选。终于,这次又让我找到一个合适的杂志——Cell Death Differenciation(俗称大CDD),在检索近期收录的文章时发现广西医科大学前不久发表了一篇文章和我的工作有些相似之处,这更使我决定要尝试一下这个杂志了。这个时候导师认为没有多大把握,他让我自己决定,差不多就去试(在此之前我根据课题组其他师兄师姐的审稿意见对自己的文章又补充了相应的数据)。投出去后跟导师发信息说希望这次能坚挺一阵,后来果然很坚挺,1个月,2个月,2个半月……状态一直显示under review,此时已经是9月份了,我开始有点着急了,毕竟还要指望这篇文章来找毕业和工作。又等了两周,还是没动静,与导师商量后准备催下稿,催稿信发出去第二天就有回音了,说编辑部正在做出决定。第三天下午,文章被拒,只有一个审稿人意见,编辑部也没说什么,那会儿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这可怎么办啊…… 此时已近9月底,课题组承担的973课题马上要结题了,结题任务也落在了我的肩上,真是有些力不从心,空想了两天后决定还是要继续努力一下,于是和师姐沟通文章缺陷,决定加补一部分实验(这部分实验在之前投稿时也开展了一些)。大概是10月中下旬,实验整理差不多了,请我们实验室一位教授帮忙参考下一步投什么杂志,他看了觉得内容和质量都还可以,又问了我之前都投过什么杂志,后面就说为什么不去试一下心血管领域的专业期刊呢?好吧,其实主要是那些期刊太牛了,不敢轻易试啊……后来他和导师沟通了下,还是决定投European Heart Journal,这么牛的杂志其实我自己从投出去就不抱什么希望,只想他快点给我拒掉,这样我可以抓紧时间改投一个IF低一些的尽快发表,不然连毕业都可能存在问题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文章投出去又是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我都已经开始物色下一个杂志,做好被拒后马上投出去的准备了。两个月后,意见回来,EHJ不接受,不过幸运的是编辑提到Cardiovascular Research对我的文章感兴趣,问我愿不愿意转过去。哈哈,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CVR是我们心血管领域的经典老牌杂志了,他肯要当然好啊!我赶紧转投过去,此时已是2018年1月4号,后面的路就比较顺利了,一周后收到CVR的大修意见,修稿时做了充足的工作,由于文章改动较大,又请PromiseApi帮助我全部润色了一遍,年三十那天晚上将润色后的文章发回给编辑部(过年期间对我的稿件也很认真负责)。为了这篇文章我初二就返校修稿,初八修回,一周后就接收了。前期经历了较充分的积累,后面的过程就顺利不少了,授权,出版,一切都在我的计划之中。 回想起这份经历,至今思绪难平。文章发表多磨难,得到方知历程艰。在此特别感谢关心支持我的家人,老师,同学和朋友,感谢PromiseApi论文编辑的帮助,接下来还会有第二篇、第三篇……相信这份经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必将伴随和见证着我的成长。

sci投稿经验分享

达晋编译专业解答:一.SCI论文,并没有想像中的难写1. 要熟悉你的专业,实验方法;要尊重结果,实事求是面对结果,下笔之前多看看文献,尤其是国外近期文献。相信只要是正确试验得来的结果都是可以解释的,是可以发表的。2. 对于初写者,抄写不可避免,妙在抄写技巧。同类性质的研究文章,撰写格式大同小异,所以,格式可以照抄。常用句型可灵活抄用。有些描述性、结论性的句子在读懂的情况下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总结。但千万不可照抄未读懂的原句,否则,小者笑话百出,大者断送文章前程。3. 尽量使用你熟悉的词汇。不要故意使用华丽、少用或罕见词汇。4. 要舍得投入精力和时间。5. 文章写成后,一定要请导师、老板、共同作者或者同事审阅,有必要的话也可以请信誉度高的专业服务公司把关,提高成功率。二. 如何投稿论文投向哪份杂志其实还是有学问的。一般视课题的新颖及创造性、实验结果的完整及可靠性和论文写作质量而定。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1年以上)等,最好先投比你的目标杂志更高的杂志。这些杂志要么直接拒稿,要么送审后退稿(极少数直接收稿)。前者一般不到一周完成,后者 1-2 个月。所以即使拒稿,你不会有任何损失,反而有可能收到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如果你没有时间等,想让论文一次中的,又不愿下嫁你的大作,那么就要费心选择了。首先要正确判断你文章的内容及水平,在从资料库查找相关专业的杂志。再根据杂志刊名,杂志内容,IF 及年发表量等选择。三. 如何选择审稿人许多杂志编辑希望你推荐 3-4 名审稿人,并很可能向你推荐的审稿人发审稿邀请。所以推荐审稿人还是有学问的。建议:1. 推荐国外发过与你结果、结论相似文章的作者;2. 推荐你论文中曾引用论文的作者;3. 推荐你或你老板认识的同专业的教授、副教授。在国际有些影响的国内学者也可以,这些学者在国内不一定是牛人,但深受国外学术界尊重。四.关于撤稿有作者投稿后因种种原因需要撤稿,但又担心编辑不高兴,甚至会被打入黑名单。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但需要说明的是,你为什么要撤稿?材料方法不可靠,结果不能重复,还是设计本身有问题?这都是撤稿的理由。五. 如何请国外期刊减免版面费用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是有点小窍门的,比如可以减少使用的图片,将彩色变为黑白等。六. 论文投出后的命运网上投稿完成后,作者会即时收到稿件通知。如果论文题材(Content)不适合所投刊物,编辑会比较快地回信退稿。如果格式 (Format) 有问题,编辑部也会及时要求重投(Re-submission)。否则,作者就进入等待期。收到稿件后,编辑会挑选 2-3 名审稿人(很可能是由您自己推荐的)对论文进行评审。论文评审大多对作者采用匿名形式。国外审稿人不是专职人员,也无评审费。但他们是已经在本领域建立了地位的「牛人」或者对本领域有相当研究但还不太知名的学者。前者比较忙碌,后者因考虑评审也可给自己带来声誉,所以会小心谨慎地进行评审。因此,两者完成评审可能都需要花较长时间。等待 2-3 个月是很普遍的。投稿者应对此予以理解,并耐心等待。审稿结束,作者会收到稿件评审意见和编辑的仲裁结果。一般本质上有四种结果:拒绝(Rejection),修改后再投(Re-submission), 修改(大修(Major revision)或小修(Minor revision),及接受 (直接接受 (Acceptance) 或有条件接受 (Conditional acceptance upon satisfactory revision))。七. 如何对待编辑来信1. 拒绝(Rejection)国外刊物的拒稿率高低不等,5 分以上的杂志拒稿率可高达 80%,一般杂志拒稿率在 30% 以上。2. 修改后再投(Re-submission)十几年前似乎没有修改后再投的情况。现在也不是所有杂志有这个类别。3. 修改(大修(Major revision)或小修(Minor revision)修改与修改后再投不同的是,修改后的文章不会重新编号,只在原编号后加 R1。4. 接收(Accepted with or without minor revision)除少数杂志外,绝大多数杂志,尤其高质量的杂志,不会直接接受 (Accept as it is)第一次投稿的论文。八.如何回答审稿人国外审稿人是义务的,可以根据文章质量和自己的看法自由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国外审稿人绝大多数治学严谨,很注重 reputation,可以说拿信誉当生命。当他们接到审稿要求时,如果很忙或不懂你的专业或领域,他们会 decline。但只要答应审稿,一般都是尽职尽责的完成审稿任务。九.论文被接受后的事项论文被接受后,就会收到印刷编辑寄回的校样。校样不容许大幅改动,除非有原则错误。校稿时主要查看基金号是否写错,作者名字是否写错(大部分杂志是不允许投稿后增减作者的),图表中的数据是否有误。有的杂志清样校正后的稿子是不允许再改动的。再改动要收费,并且延误出版。校样一般需要尽快寄还给印刷编辑。寄校样时,出版商会要求填写版权转让书(Transfer of Copy Right),并告知支付版面费的办法和订购单行本的方法。以往绝大多数杂志不收版面费,现在,随着 Open access 流行,收版面费的杂志多了,但至少半数以上的杂志仍然不收版面费。十.论文被发表后的事项论文一旦发表,不宜撤稿。在许多人眼里,撤稿几乎等同学术不端行为。所以,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亦涉及诚信问题,应在发表论文之前慎重考虑。

2018年我的第一篇SCI论文终于在Cardiovascular Research (IF ) 上在线发表了。回想起这篇文章的发表过程,其中的各种滋味至今让我不能忘怀。在此期间,PromiseApi论文编辑在英文修改润色方面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我是2017年3月22号开始投出去第一稿的,当时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投10分以上或I区的杂志,因为我的研究领域比较专业,主要是心血管系统方面,这个领域的杂志呈现两极分化,10分以上的就是Circulation,JACC,European Heart Journal这些顶级杂志,有点望而却步,就先选择了Nature Communication,投出去后心里很忐忑,不敢去系统看状态,每天祈祷只要没消息就是好消息,期待能够送审。不幸的是两周后拒稿,没有任何意见。当时很郁闷,因为觉得这是最有希望中的一本杂志,这下没有机会再投了。由于没有什么意见,也不知道自己文章的不足到底在哪里。当时正赶上清明节小长假,没办法,只有继续选择杂志改投。 第二次投了Development Cell,这个杂志是Cell旗下的,发育学领域的I区杂志。同样10天左右拒稿,没有任何意见。连续两次被秒拒,心里有点拿不定主意了,和老师商量后决定继续冲击高影响因子的杂志,毕竟离毕业还有一年,时间充裕。我试着打开所有相关杂志的列表,将IF降序排列,从而去物色一些在10-15分范围内的杂志。第三次投稿选择了Plos Medicine,自己只是看了它的投稿须知,觉得值得一试,但并没有去PubMed上检索它发表的文章(其实这点很重要,要以PubMed检索看杂志习惯发哪一类文章)。这次速度最快,2天就拒了,原因是该杂志更倾向接收临床研究的文章,而我的是纯基础研究,于是推荐我选择专业性的杂志。但是符合预期的相关杂志实在不好找,又折腾了几天,最终决定选择EMBO J(欧洲分子生物学会杂志),但我的心里不是很踏实,这类期刊机制一般研究得都很深入,而我的实验做的有限。果真,又一次被拒稿了! 唉!真是我待SCI如初恋,SCI虐我千百遍啊!冲了个澡,搓搓脸,清醒清醒,继续战斗。无独有偶,我在论坛投稿板块不经意间看到Cell Research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和我的研究挺像,立即去搜了下Cell Research这本杂志。哇塞,14分多,而且编辑部还在上海,我心里一阵狂喜,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经与导师商量确认,决定就投它了。记得第二天就赶上了科里的毕业答辩,师兄师姐的答辩我们是必须要参加的,我咬咬牙,下定决心一定要当天投出去,然后开始马不停蹄地修改格式、填写投稿系统,等一切搞定提交后将近已是凌晨5点,东方开始泛出了鱼肚白。研究生答辩是8点半开始,我赶紧爬上床补一会儿觉,答辩那天早上碰到导师,他向我点头致意并发来信息说辛苦了,当时我很感动,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正如那句话说的,幸福的人们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们各有各的不幸,半个月后很不幸还是被拒了,Cell Research近年来影响因子飙升,对文章的选择标准也是极尽苛刻,况且我们的团队也没有什么院士之类的大牛衬托,更不容易发了。 投稿到这个阶段,真心觉得有些绝望,除了多次被拒的无奈,更大程度上还是杂志选择的贫乏,合适的杂志越投越少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这时我又想到了自己之前用的那个“笨”方法,就是把所有相关的SCI杂志按IF排序,然后一个个筛选。终于,这次又让我找到一个合适的杂志——Cell Death Differenciation(俗称大CDD),在检索近期收录的文章时发现广西医科大学前不久发表了一篇文章和我的工作有些相似之处,这更使我决定要尝试一下这个杂志了。这个时候导师认为没有多大把握,他让我自己决定,差不多就去试(在此之前我根据课题组其他师兄师姐的审稿意见对自己的文章又补充了相应的数据)。投出去后跟导师发信息说希望这次能坚挺一阵,后来果然很坚挺,1个月,2个月,2个半月……状态一直显示under review,此时已经是9月份了,我开始有点着急了,毕竟还要指望这篇文章来找毕业和工作。又等了两周,还是没动静,与导师商量后准备催下稿,催稿信发出去第二天就有回音了,说编辑部正在做出决定。第三天下午,文章被拒,只有一个审稿人意见,编辑部也没说什么,那会儿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这可怎么办啊…… 此时已近9月底,课题组承担的973课题马上要结题了,结题任务也落在了我的肩上,真是有些力不从心,空想了两天后决定还是要继续努力一下,于是和师姐沟通文章缺陷,决定加补一部分实验(这部分实验在之前投稿时也开展了一些)。大概是10月中下旬,实验整理差不多了,请我们实验室一位教授帮忙参考下一步投什么杂志,他看了觉得内容和质量都还可以,又问了我之前都投过什么杂志,后面就说为什么不去试一下心血管领域的专业期刊呢?好吧,其实主要是那些期刊太牛了,不敢轻易试啊……后来他和导师沟通了下,还是决定投European Heart Journal,这么牛的杂志其实我自己从投出去就不抱什么希望,只想他快点给我拒掉,这样我可以抓紧时间改投一个IF低一些的尽快发表,不然连毕业都可能存在问题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文章投出去又是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我都已经开始物色下一个杂志,做好被拒后马上投出去的准备了。两个月后,意见回来,EHJ不接受,不过幸运的是编辑提到Cardiovascular Research对我的文章感兴趣,问我愿不愿意转过去。哈哈,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CVR是我们心血管领域的经典老牌杂志了,他肯要当然好啊!我赶紧转投过去,此时已是2018年1月4号,后面的路就比较顺利了,一周后收到CVR的大修意见,修稿时做了充足的工作,由于文章改动较大,又请PromiseApi帮助我全部润色了一遍,年三十那天晚上将润色后的文章发回给编辑部(过年期间对我的稿件也很认真负责)。为了这篇文章我初二就返校修稿,初八修回,一周后就接收了。前期经历了较充分的积累,后面的过程就顺利不少了,授权,出版,一切都在我的计划之中。 回想起这份经历,至今思绪难平。文章发表多磨难,得到方知历程艰。在此特别感谢关心支持我的家人,老师,同学和朋友,感谢PromiseApi论文编辑的帮助,接下来还会有第二篇、第三篇……相信这份经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必将伴随和见证着我的成长。

每个期刊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首先要到它的网站上去看看要求,

模仿发表论文写,然后再找老师

想投稿SCI期刊,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根据期刊给定的网上投稿系统,自己去按照提示注册、提交;另外一个是委托专业人为自己安排投稿。

后者由于专业、熟练,对期刊编辑熟悉,能够比较快且用符合期刊要求的规范格式把学术论文上传,避免投稿存在各种问题,影响到学术论文被SCI期刊录用。

投稿给SCI期刊的学术论文,会先过编辑初审,分配给适合的审稿人审核,审核后会给予一个明确答复,或退稿,或修改,或直接录用。需要作者根据答复情况,做出相应的应对。若遇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由专业人来提供解决方案来快速专业解决。

sci投稿经验letpub

2018年我的第一篇SCI论文终于在Cardiovascular Research (IF ) 上在线发表了。回想起这篇文章的发表过程,其中的各种滋味至今让我不能忘怀。在此期间,PromiseApi论文编辑在英文修改润色方面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我是2017年3月22号开始投出去第一稿的,当时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投10分以上或I区的杂志,因为我的研究领域比较专业,主要是心血管系统方面,这个领域的杂志呈现两极分化,10分以上的就是Circulation,JACC,European Heart Journal这些顶级杂志,有点望而却步,就先选择了Nature Communication,投出去后心里很忐忑,不敢去系统看状态,每天祈祷只要没消息就是好消息,期待能够送审。不幸的是两周后拒稿,没有任何意见。当时很郁闷,因为觉得这是最有希望中的一本杂志,这下没有机会再投了。由于没有什么意见,也不知道自己文章的不足到底在哪里。当时正赶上清明节小长假,没办法,只有继续选择杂志改投。 第二次投了Development Cell,这个杂志是Cell旗下的,发育学领域的I区杂志。同样10天左右拒稿,没有任何意见。连续两次被秒拒,心里有点拿不定主意了,和老师商量后决定继续冲击高影响因子的杂志,毕竟离毕业还有一年,时间充裕。我试着打开所有相关杂志的列表,将IF降序排列,从而去物色一些在10-15分范围内的杂志。第三次投稿选择了Plos Medicine,自己只是看了它的投稿须知,觉得值得一试,但并没有去PubMed上检索它发表的文章(其实这点很重要,要以PubMed检索看杂志习惯发哪一类文章)。这次速度最快,2天就拒了,原因是该杂志更倾向接收临床研究的文章,而我的是纯基础研究,于是推荐我选择专业性的杂志。但是符合预期的相关杂志实在不好找,又折腾了几天,最终决定选择EMBO J(欧洲分子生物学会杂志),但我的心里不是很踏实,这类期刊机制一般研究得都很深入,而我的实验做的有限。果真,又一次被拒稿了! 唉!真是我待SCI如初恋,SCI虐我千百遍啊!冲了个澡,搓搓脸,清醒清醒,继续战斗。无独有偶,我在论坛投稿板块不经意间看到Cell Research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和我的研究挺像,立即去搜了下Cell Research这本杂志。哇塞,14分多,而且编辑部还在上海,我心里一阵狂喜,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经与导师商量确认,决定就投它了。记得第二天就赶上了科里的毕业答辩,师兄师姐的答辩我们是必须要参加的,我咬咬牙,下定决心一定要当天投出去,然后开始马不停蹄地修改格式、填写投稿系统,等一切搞定提交后将近已是凌晨5点,东方开始泛出了鱼肚白。研究生答辩是8点半开始,我赶紧爬上床补一会儿觉,答辩那天早上碰到导师,他向我点头致意并发来信息说辛苦了,当时我很感动,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正如那句话说的,幸福的人们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们各有各的不幸,半个月后很不幸还是被拒了,Cell Research近年来影响因子飙升,对文章的选择标准也是极尽苛刻,况且我们的团队也没有什么院士之类的大牛衬托,更不容易发了。 投稿到这个阶段,真心觉得有些绝望,除了多次被拒的无奈,更大程度上还是杂志选择的贫乏,合适的杂志越投越少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这时我又想到了自己之前用的那个“笨”方法,就是把所有相关的SCI杂志按IF排序,然后一个个筛选。终于,这次又让我找到一个合适的杂志——Cell Death Differenciation(俗称大CDD),在检索近期收录的文章时发现广西医科大学前不久发表了一篇文章和我的工作有些相似之处,这更使我决定要尝试一下这个杂志了。这个时候导师认为没有多大把握,他让我自己决定,差不多就去试(在此之前我根据课题组其他师兄师姐的审稿意见对自己的文章又补充了相应的数据)。投出去后跟导师发信息说希望这次能坚挺一阵,后来果然很坚挺,1个月,2个月,2个半月……状态一直显示under review,此时已经是9月份了,我开始有点着急了,毕竟还要指望这篇文章来找毕业和工作。又等了两周,还是没动静,与导师商量后准备催下稿,催稿信发出去第二天就有回音了,说编辑部正在做出决定。第三天下午,文章被拒,只有一个审稿人意见,编辑部也没说什么,那会儿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这可怎么办啊…… 此时已近9月底,课题组承担的973课题马上要结题了,结题任务也落在了我的肩上,真是有些力不从心,空想了两天后决定还是要继续努力一下,于是和师姐沟通文章缺陷,决定加补一部分实验(这部分实验在之前投稿时也开展了一些)。大概是10月中下旬,实验整理差不多了,请我们实验室一位教授帮忙参考下一步投什么杂志,他看了觉得内容和质量都还可以,又问了我之前都投过什么杂志,后面就说为什么不去试一下心血管领域的专业期刊呢?好吧,其实主要是那些期刊太牛了,不敢轻易试啊……后来他和导师沟通了下,还是决定投European Heart Journal,这么牛的杂志其实我自己从投出去就不抱什么希望,只想他快点给我拒掉,这样我可以抓紧时间改投一个IF低一些的尽快发表,不然连毕业都可能存在问题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文章投出去又是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我都已经开始物色下一个杂志,做好被拒后马上投出去的准备了。两个月后,意见回来,EHJ不接受,不过幸运的是编辑提到Cardiovascular Research对我的文章感兴趣,问我愿不愿意转过去。哈哈,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CVR是我们心血管领域的经典老牌杂志了,他肯要当然好啊!我赶紧转投过去,此时已是2018年1月4号,后面的路就比较顺利了,一周后收到CVR的大修意见,修稿时做了充足的工作,由于文章改动较大,又请PromiseApi帮助我全部润色了一遍,年三十那天晚上将润色后的文章发回给编辑部(过年期间对我的稿件也很认真负责)。为了这篇文章我初二就返校修稿,初八修回,一周后就接收了。前期经历了较充分的积累,后面的过程就顺利不少了,授权,出版,一切都在我的计划之中。 回想起这份经历,至今思绪难平。文章发表多磨难,得到方知历程艰。在此特别感谢关心支持我的家人,老师,同学和朋友,感谢PromiseApi论文编辑的帮助,接下来还会有第二篇、第三篇……相信这份经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必将伴随和见证着我的成长。

1、选择合适的SCI期刊。2、下载Introduction for submission。只要到每个杂志的首页,打开submit paper一栏,点击Introduction查看或下载即可。3、稿件及其相关材料准备-Preparation:、、(jpg等)、 Cover letter,有时还有Title page、Copyright agreement、Conflicts of interest等。4、网上投稿-Submit a manuscript:先到每个杂志的首页,打开submit paper一栏,先以通讯作者的身份register一个账号,然后以author login身份登录,按照提示依次完成:Select Article Type、Enter Title、Add/Edit/Remove Authors、Submit Abstract、Enter Keywords、Select Classifications、Enter Comments、Request Editor、Attach Files,最后下载pdf,查看无误后,即可到投稿主页approve submission或直接submit it。 当然,不少杂志采用email投稿,这时候,你需要注册一个hotmail或yahoo,或gmail信箱,然后将cover letter的内容略修改作为信的内容,将文章各部分作为附件发送过去。一般不建议用国内的信箱,因为不少国外的杂志对国内的信箱是屏蔽的。5、定期关注稿件状态-Status:Submit New Manuscript、Submissions Sent Back to Author、Icomplete Submissions、Sbmissions Waiting for Author's Approval、Submissions Being Processed、Submissions Needing Revision、Rvisions Sent Back to Author、Icomplete Submissions Being Revised、Risions Waiting for Author's Approval、Revisions Being Processed、Declined Revisions。一般来说,投稿后,一周以内便可以进入审稿状态,1-3个月会有初审结果。如何关注呢,如果是你自行投稿,建议三天,一周,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均check一次。6、修回稿的投递-Submitted the revised manuscript:主要修改revised manuscript、response to the reviewers、cover letter,关键是response letter,这非常关键,要逐条回复reviewers的意见,这里面技巧相当多。程序是进入投稿主页main menu,点击revise,仍然按照原先程序投递(近似于4),切记把修改的标题、摘要和回复信等内容要修改。最后上传附件时,先把留下来且未修改的材料前打钩(表示留下不变),然后点击next,再上传已经修改的材料(主要包括revised manuscript、response to the reviewers、cover letter等),最后下载pdf,查看无误后,即可到投稿主页approve submission或直接submit it。7、校样-Correct the proof:一般编辑部先寄出三个电子文档,包括Query、Proofs、p-annotate,有时也可能伴有纸质文档校样。校样后通过E-mail 寄出即可,或通过email确认。一般校样作者自行核对,我们有专门的校样工作人员,可以检查出在校样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细微错误。对文章进行最后的完善。8、版权协议-Copyright agreement和利益冲突-Conflicts of interest:一般首次投稿时就需要提供,但也有少数杂志是Accepted之后才需要提供。 付款。一般文章确认接收后,有付款的过程。

纸质投稿一般需要将稿件打印几份,邮寄给期刊编辑部,有的期刊还要求需要论文的软盘或光盘;EMAIL投稿就是将论文以附件形式发给编辑;网上投稿就是期刊有网上投稿系统,将论文在网上提交。一般国内期刊要求纸质投稿的比较多,而且还有一些国内期刊在纸质投稿后,同时还要将稿件EMAIL给编辑,国外期刊也有要求纸质投稿的,但似乎越来越少,毕竟航空信件来往费时费钱,所以逐渐被网上投稿所取代。EMAIL投稿国内国外期刊都有,但考虑到网络安全和技术的发展,EMAIL投稿也会逐渐被网上投稿所取代。网上投稿是国外期刊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有直观、迅速和方便的特点,但在网上投稿前需要在网站注册一大堆信息,第一次使用网上投稿会感到麻烦,但可以将你第一次注册的信息保存到WORD文件,以后再网上投稿时大部分信息复制粘贴就可以了,一定要记住注册的帐户名和密码,否则耽误你的投稿计划哦。纸质投稿的期刊国内比如有《微电子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国外的没遇到过,有知道的请告诉我。EMAIL投稿的期刊国内比如有《微细加工技术》,国外期刊比如有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网上投稿的期刊国内还比较少,如《半导体学报》、《物理学报》、《中国物理》等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期刊,国外就比较多了,这里就不举例了。国内邮寄纸质文章用什么方式寄好呢?我以前用平信邮过的,没丢过,挂号和EMS当然安全迅速了,不在乎费用可以挂号和EMS的。有很多水友问自己该如何投稿,其实大概是这些水友第一次投稿吧?如何投稿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着想:一是稿件内容和质量;二是找到适合的期刊;三是熟悉投稿要求和流程;四是经验的积累。稿件的内容自然和你研究方向有关了,这个不能去强求改变,但与稿件质量相关联的似乎分为好几种,比如研究方向冷与热、实验结果成与败、文章表达优与劣、图形处理好与坏,当中有些我们还是可有作为的,这在以后如何写好论文中进行阐述。作者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文章进行自我评价,或者请导师或别人评价,也可以将自己的文章和与文章相关的文献进行对比,看自己文章质量怎样,然后再决定适合投哪个期刊。有的作者受影响因子影响,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文章,好高骛远,喜欢投本研究领域影响因子高的期刊,这当然会导致后来的拒稿,拒稿是件痛苦的事,一是浪费了那么久的时间,二是打击了自信心,投稿热情受挫。在正确评价自己的文章后,那又如何找到合适的期刊去投稿呢?有几个比较好的方法:在自己查找的与文章内容有关的文献中找期刊;在数据库中寻找;询问同院的XDJM。如何寻找期刊介绍,后文将说明。

美国《科学》,英国《自然》

sci投稿经验案例

第一条 令人信服:讲好你的故事一篇好的稿件就是围绕一个简单的要点讲一个故事。你写的一切都必须支持这个要点。我解释一下:就是你文章的亮点,你解决了什么问题,突破了什么最高值,发展了什么新材料,为什么你做的这个东西这么重要,你的数据是怎么证明你的结果的等等,围绕你的亮点有理有据的展开,别试图说你的工作有六七八个亮点,小心贪多你一个都讲不好。第二条 令人信服:学着写好绝大多数科学家都不是作家。因此,你不仅得花时间自学,还得学习他人。学着写好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出那些你喜欢阅读的文献,弄明白它写得究竟好在哪里,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模仿出来就够了。我解释一下:别跟写考研英语作文似的,东一句西一句最后也能拿个基本分,SCI投稿写不好可能就失去了发到一个期刊的机会。打开相关领域的文章好好读一下,甚至写的过程中都要时不时看看人家的句子表述。不过大佬的话就可能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晚上就写完一篇文章,不需要任何参考。第三条 令人信服:爱图稿件中的插图是传递你想表达的意思的关键,因此插图必须让那些对你论文数据不怎么熟悉的读者容易理解、读得懂。尽可能利用色彩搭配、图形组合和附图文字让插图越清晰越明了。我解释一下:不得不说现在发文章标准越来越高了,看人家的文章图示一个比一个抢眼。自己会几个绘图软件更好,不会的话就花钱找公司吧。第四条 不要藏掖: 投稿前要请人把关尽管将初稿给别人看并不太好,但是作为读者的别人往往会看出稿件中那些你往往忽视的地方。把初稿早点给周围的同事看,他们会挑出那些后来审稿人会指出的毛病,你就可以及早改正,这往往会让后来的审稿更容易通过。我解释一下:这点挺重要的,自己一遍又一遍的读,已经脑袋僵硬,视觉疲劳,很难看出来什么显而易见的问题。这时候找同行看看,受益良多,可以提升很多自己忽视的点。第五条 有备无患:做好原始数据及备份的打算越来越多的期刊要求作者提供稿件中的原始数据和结果的源代码。因此,你得养成数据备份、存储和保管好原始记录的习惯,万一需要你提供或分享数据时,你可以在别人面前嘚瑟。我解释一下:很多文章数据被质疑,期刊要求提供原始数据,结果作者说丢了的例子你们听过不少吧?第六条 有的放矢: 投给该投的期刊,多从读者角度思考你的论文是写给谁看的?换位思考总能提前帮助你找到最适合的某些期刊。

发表SCI论文,一个是论文质量,最好有详细的数据和案例,来源也要清楚。观点要有说服力。其次找到合适你的刊物,要对口,质量跟你文章匹配,这样成功率高。然后投稿就行了。一般来说,退稿率是比较高的。如果是比较着急,可以找淘淘论文网这样的机构协助快速发表。

本人总结了几点经验,希望对第一次发表SCI论文的同学有用。 1、选题。相对来说应用性研究比基础研究难发表论文,而且发表论文的因子也较低,结合老板的课题,要选择机理性研究课题。确定好关键词,在各大检索系统中分析所选课题是不是国际研究前沿,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如果相关文献档次很低,那么你选择的课题可能发表好文论文的可能性较低。 2、设计。选好课题不要急于动手,先看中文文献,主要是博士论文和综述,了解关键术语和研究进展。收集英文文献,总结研究进展,选好切入点,设计实验一、实验二..........实验n,根据文献提前构架论文发表框架,后面做完实验,填好数据。如选择胚胎发育相关课题,研究G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参考已发表的文献JHAHKS等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通过那些实验证明自己的推断,这些验证也是你必须要做的,根据实验条件和需要选择,验证实验越充分,设计越合理,发表论文越容易。 3、实验。建议研究生早进实验室,开题之前熟悉实验室环境和运行,帮助师兄/姐做实验,练好基本操作。实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仪器设备、试剂、操作程序,很烦!有条件的可以要求公司负责部分实验。如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广泛,必须要公司处理,数据分析,公司负责把图表做好,就等着发表了,事半功倍。我找过好几家公司,但是都不专业,提出的修改意见都不是很理想,经过同事介绍,我的文章在辑文编译www.***.net修改的特别好,我的第一篇SCI论文被录用了,非常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 4、写作。第一次写论文难度很大,论文的结构、语言表达、数据分析、图表处理等等,相关帖子好多,大家可以搜搜。我要说的是论文框架(实验结果组成、论文的中心)写好后先找有经验的人看看,没问题再写引言和讨论,保证数据支持论文结论。有了结论就是论文的中心,全文围绕中心展开写。最后写好了再找人看看,语言还不过关的找论文润色公司修改。

想投稿SCI期刊,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根据期刊给定的网上投稿系统,自己去按照提示注册、提交;另外一个是委托专业人为自己安排投稿。

后者由于专业、熟练,对期刊编辑熟悉,能够比较快且用符合期刊要求的规范格式把学术论文上传,避免投稿存在各种问题,影响到学术论文被SCI期刊录用。

投稿给SCI期刊的学术论文,会先过编辑初审,分配给适合的审稿人审核,审核后会给予一个明确答复,或退稿,或修改,或直接录用。需要作者根据答复情况,做出相应的应对。若遇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由专业人来提供解决方案来快速专业解决。

当代财经投稿经验分享

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请问是批示“修改”吗?那选中的几率就很大,若什么批示也没有只是被退回,基本就没戏了,不过有的地方根本就不退稿,你也不知有戏没戏,既是让您修改请把握住机会。仅是一点经验之谈,不是是否适合您投稿的地方的规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