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17:42:56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论文

就是把和你论文论点有关的文献大致总结一下(很多可以摘抄序的内容),之后你根据这些文献所提出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说出你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回顾和展望》的观点看法。这个就是文献综述的写法!希望能帮到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改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改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如何评价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第二对关系是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即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第三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第四对关系是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二、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古至今人们对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今社会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

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变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性,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靠什么来驾驭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学科的教育。科技发展越是迅速,就越是需要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来出现的加大人文学科课程分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国学校教育中数理学科比例较大、人文学科分量偏低的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三、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势,防止以综合的优点来反对分科所具有的长处,防止要改掉的恰恰是要继承和发扬的情形出现。我们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四、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因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纯洁性而走入了“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社会实践、脱离学生生活的倾向仍然很严重。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把中小学的通识教育和劳动、技术、职业教育适度融合起来,通盘考虑,是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做法。我国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但似乎还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五、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对于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含义要正确理解,它不仅要求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应当分级(包括课程设置的门类和课时),更重要的是,下一级课程对上一级课程必须既坚决执行,又创造性地自主开发。那种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机械地割裂开来的做法,那种把学校课程仅仅理解为活动课程和任选课程的做法,都是认识上的误区,应当努力改变。惟有如此,我们的中小学才能既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和质量,又办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我们的课程改革对此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中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予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应当是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最好的纽带与桥梁。教育行政领导、管理机构的作用不可低估,责任非同小可,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论文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试论教师教学理念的现状考察及其转变的思考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学理念 转变策略 课程改革 学生发展

论文摘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感召下.更新与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对教师知识观、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的现状考察与反思,找寻转变教学理念的策略,其主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发展。

理念就是理想和信念,就是理论和观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仁门。理想地说,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理念基础之上。所谓有理念,就是对自己的策略选择和行为方式能够清晰地进行理念解释和行为描述,能够进行“为什么”的阐释。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做到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需要考察与反思支配教师的教育观念体系,寻找造成实践弊端的思想与理论根源,并针对其根源,提出其转变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现状考察与反思

教师的思想是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的价值性理解。知识观、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是教师教学理念的重要构成。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看待知识与课程?树立怎样的学生观与教学观?

(一)教师对知识的理解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人们习惯用这样的定义来理解知识,并以此为知识观来看待课程改革。这种知识观的本质,认为知识就是被搁置在人类认识成果总库中的那些东西,是前人积累下来的经过系统的理性思维并以“符号”的形式保存下来的过往经验,是理性的产品。这种知识观不应是教师所持有的知识观。因为这种知识观没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没有从课程教学的角度来把握知识的本质。“知识就是力量”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每个教师的脑海中,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教学,成了广大教师的共识。毫无疑问,尊重科学、尊重知识,重视知识教学,并把它看成是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教育的基本规定。但如何理解知识,如何看待知识教学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和意义,却反映了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视野的广一度和深度。

“知识改变命运”是因为知识对人生的启迪,知识不纯粹是关于科学、真理的问题,更是与人的命运和幸福有关的问题。知识教学不能仅仅教给学生知识的内容,更应引导学生领悟知识的意义。让知识与学生相遇,让一切进入学生发展历程的知识都应具有人文意义,此时,知识对作为知识再生产的主体—学生而言,不完全是“真理问题”,还有“幸福问题”。这也正表明了新课程所强调的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意义的合理性与价值追求。

就知识、知识观的话题访谈教师时,大部分教师说:

什么是知识?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知识观?说句老实话,说不清楚。但我们知道,对学生说,书本知识最为重要。不然的话,学生为什么还要天天学习课本?考试时还要考书本上的内容?关于“知识背后的意义”,这个我们觉得也很重要,但很玄乎,不好捉摸。学生掌握了知识之后,他自己会有体会,会有感觉。

(二)教师对课程的理解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在这对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课程与课程观的地位凸显无疑。但教师们又是怎样理解课程?课程观又是怎样的?

课程就是学校所开设的各门学科,我们当老师的关注的课程就是课本和教参,按照课本、教参去备课、讲课就行了。教材编写是上面的事,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教材选用是领导的事情。关于课程资源问题,有时候也找一些材料,包括网上查询,但这种情况很少。学校又不能上网,家里能上网,但回到家里就累得不行了,根本没有心思上网查教学方面的资料。

教师鲜明的课程意识应拒斥“圣经”式的教材观。教师要确立课程资源意识,应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而且是可以超越的。教材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任何课程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发展机会和发展条件。但教师面对丰富的课程资源,答案是没有条件、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等等。这一回答足以让教师、学校领导、教育行政领导从不同的角度去自问、深思。

(三)教师对学生的认识

学生作为能动的教育主体参与教育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否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这对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1.课堂上,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实属不易。2007年教育部的统计数字表明,农村初中大班额比例达到6800,全国有64个县的初中全部是大班额,其中50个县在中西部地区。按照河南省某市2007年度教育统计资料,无论是城市、县镇,还是农村,66人及以上的班级规模占74%以上,城市尤为突出,而班级规模在45人以下的很少。事实上,120人左右的“超级大班”也屡见不鲜,令教师不堪重负。每名教师相当于带两至三个正常班,工作量增加了两倍以上。上课时要为维持秩序而耽误时间,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听清讲课内容,教师上课时都要将声音喊到最大,上课质量很难保证。美国学者卡尔森()在谈到“教师的厌‘教’情绪”时曾提到,中学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班上学生人数太多,维持纪律是首要问题,不可能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教幼儿园直到12岁的中学生的教师都要花费很多精力来维持纪律,他们也对此深恶痛绝。在很多课堂上,通常是几个不服管教的坏学生破坏了整个课堂纪律。

据笔者观察,在大班额教学的课堂上,按最保守的估计,至少也有10%的学生不听课。若精确计算的话,不注意听课的人数可能要在30%左右。在访谈教师时,他们说:

这两个数字应该不夸张,就是如此!学生不学习,我们也不管,也不敢管,管严了,怕学生出事。即使想管,那么多学生,咋管?

2.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学习生活。一次,笔者到一所小学听课,在课间时间到一语文教研组办公室休息时,观察到如下真实的一幕:

一个岁数稍大的女老师在靠近门口的桌子边坐着,我进去和她打了声招呼,并坐下和她聊天。同时,我发现靠里面站着三个男生,其中一个斜趴在桌子边正在写作业,我已经知道这其中原因,但还是忍不住走上前去看(或者问)个究竟。那两个学生手拿作业本,傻傻地站在那,面无表情;那个斜趴在桌子边的学生正在写“给妈妈的一封信”。我看了一会,他没有写出一个字。我问他咋回事,学生不语且一脸的难受样。我又回到这位老师旁边,老师顺口说:“这不是我的学生,我从不干这种事。可能是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或者做得不好。”

学生生活幸福吗?学生学习快乐吗?学生傻傻地站在教师办公室里是何等滋味?面无表情地趴在教师办公桌边补做“给妈妈的一封信”,在那样的环境中,处于那样的心情,能给妈妈说些什么?能写出优美动听的语句吗?能把发自内心的话语表达出来吗?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包括在课堂上,在教室里,在校园内。

(四)教师对教学的认识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在于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师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对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很大。

1.教师课堂设计与执行情况。长期以来,由于受科学主义研究方法的影响,教学理论研究十分重视对教学科学性理论的研究,强调的是教学活动的“预设性”,反映在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和执行方面也是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必须写出系统而完整的教案,并在课堂教学中,执行此教案。在访谈多个学校的多位教师中发现,他们所说的惊人的相似:

学校不定时检查教案。编写教案时,必须系统而完整,必须有各项条目。教案提前写好,课堂上就是要按照教案讲,按课本、教参上规定的内容讲,按备课时设计的内容讲。

从教师访谈中得知,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的“系统和完整”,主要是学校制度的规约。课堂上教师对教案的执行情况“按章(教案)办事”“依样操作”者也居多。没有“详案”与“略案”之分,也没有年轻教师与老教师之别。这种对教案的管理过于具体、过于详尽、过于死板的统一模式,对合格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而言,肯定是弊大于利。

2.教师课堂教学安排情况。调查420名中小学教师的情况表明,教师每节课的完整性回答“高”或者“较高”的占,每节课的教学密度回答“紧凑密集”或者“较为紧凑密集”的占。教师在课堂上追求的是每节课的完整性,一堂课的完整性高,对应的是课堂安排紧凑密集。在访谈教师时,他们说道:讲课时,主要通过“复习、新课、小结”等几个环节来进行,在这方面变化不大,习惯了,使用起来也顺手、方便,课堂上,一环扣一环,表现得也比较紧凑。

二、转变教学理念的思考

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只有触及人们观念层面的变革才是最深刻的变革。我国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表明,对教育观念的审视是教育改革与发展在更深层次上的自我批判与自我突破。正是以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为指导,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他们所持的教育教学观念将直接决定其教学行为,影响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转变教师知识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知识观即人们对知识本质、类型、属性、价值、习得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不同的知识观必定导致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针对目前中小学教师所固守的“知识本位主义”“知识授受主义”与“知识功利主义”的知识观及其教育行为方式,从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理念出发,实现教育中知识观的两种转向。

一是从构成性知识观转向生成性知识观。构成性知识观是构成论思维关照知识的结果。在构成性知识观的视域下,知识是由基本的知识要素构成的整体,知识的发展就是基本知识要素的离析与重组。它强调知识所具有的理性、科学性和客观性,但忽视了知识还具有情感性、非科学性和主观性。以此来讨论知识必然会导致知识的“单向度”性。生成性思维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其特征为:重过程而非本质,重关系而非实体,重创造而反预定,重个性、差异而反中心、同一,重非理性而反工具理性,重具体而反抽象主义。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知识具有生成性。知识的生成不是通过各组成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各要素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整体地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

二是从本体论的知识观转向主体论的知识观。本体论的知识观是从知识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果来讨论知识,把“知识”作为研究对象,就知识论知识。这种本体论的知识观不能作为教师直接拿来并加以应用的知识观,因为教师的研究对象和活动目的不是“知识”,而是“学生及其发展”。因此,教师知识观的建构需要从本体论视野转向主体论视野。

主体论视野就是超越一般认识论的本体视野,从学生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来理解知识。主体论的知识观强调的是学生作为知识再生产的主体,知识再生产的过程、方式、目的和价值与人类一般的认识过程相比较,具有其独特性。因此,这一知识观的转向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要求。新课程以“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崇尚主体论的知识观,注重知识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与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知识不只是科学的问题,更是与人的命运和幸福相关的问题。教师知识观的转变,要求树立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性的、积极互动的学习文化,以帮助学生克服知识的惰性,增强知识的弹性,促进知识的远迁移,达到最终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愉快学习、幸福生活。

(二)增强课程意识,转变课程观念,提升教师专业品质

教师如何理解课程,就决定了他如何实施教学,进而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课程统一管理以及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始终处于“忠实执行者”的层面,缺乏必要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生成能力。为此,增强课程意识,转变课程观念,提升课程能力,既是教师教学理念更新的重要一维,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是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教师鲜明的课程意识一般包括主体意识、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强调教师时刻把自己和学生看作是课程的主体,把自己和学生置于课程之中;课程的意义和价值是动态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教师把握课程不同维度的目标,结合特定的教育情景,联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动态地生成课程价值;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要求教师不仅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而且要利用与开发多种课程资源。

知识中心或学术理性主义课程观重视知识的价值及其对人的理性的意义,它强调课程对儿童未来生活的意义,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经验或自我实现课程观强调由对儿童未来生活的关注转向对儿童现实生活的关注;生活经验重构或批判课程观认为,教育和课程对儿童的关注,最根本的意义在于为儿童的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之间架起一个桥梁,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构建意识和创造意识,引导儿童建立起有效的生活方式。

纵观课程观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课程观是沿着人的未来生活—人的现实生活—人的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沟通的道路展开的。课程只有把儿童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整体的、生活着的人来看待,才真正具有生命的`活力。为此,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建立起新的课程观,其内涵包括:儿童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学校课程不再被视为静止的“跑道”,而被视为“人生的阅历”,是教师的独特教育理念、师生所处独特的社会环境与教育情景直接关联的教育要素。

(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学生的基石

1.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多元智力理论要求教师应树立多样化的学生观、个性化的学生观以及“每个人都能做到自己的最好”的学生观。这一鲜活的命题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它昭示着教师要对学生高度负责,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服务。关爱每一个学生,教育者应胸怀这样的信念: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同时,把学生当作“具体个人”去认识和研究,“要承认人的生命是在具体个人中存活、生长、发展的;具体个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各种生命经历中,通过主观努力、奋斗、反思、学习和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创建和实现;离开了对具体个人生命经历的关注和提升,就很难认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2.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是与学生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并要扩展每个学习者的保留节目。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现代教学不应是教师一个人讲到底的单向信息传递,而应是师生间、生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活动,应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各种信息反馈中,循序渐进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洞察力和分析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共享的、学习过程的主动建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在师生互动中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主体参与”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要不断调整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只有在情与情相融、心与心相碰、教与学相长、教与学互促的情境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生长的“养分”。

(四)教学观的转变:从关注学科到关注学生

1.课堂教学:师生对话的实践。我国的课堂教学面临着从“传递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的严峻课题。“传递中心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片面地传递“制度化知识”的教学。把儿童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就是灌输知识,其结果是儿童原本拥有的主观能动性被消磨殆尽,丧失了学习的本来目的,学习的使命仅仅是记忆现成知识;教师关注的是知识,是学科,而不是人,包括教师自己,教师不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会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因此,传递中心教学是“教师主导型”教学,是一种学科本位的教学,也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

“对话中心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探究型教学,是一种师生平等对话、交流的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主体性和个性、人格的教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感召下,课堂教学过程意味着是一种对话过程。这个对话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并且通过这种对话,形成一种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也就是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

教学是怎样的一种实践?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品格。出色的课堂教学,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又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学生自觉的、能动的活动。当教师的作用引发了学生活动的时候,就产生了教与学的辩证法,这时,教学就成立了。同时,教师的“问题”就转化为学生的“问题”,而这种问题的解决正是“学习共同体”所追求的。因此,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的辩证的问答过程,从本质上说,具有对话的性质。

2.教学的追求: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学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那种通过严格程式化的规则、过程、步骤进行监控的系统方法并不适合这项工作。如果一个教师想采取全方位的教学方式,必须考虑几个问题田2‘3: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第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把知识融会贯通;第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培养他们把一门学科中的思维方式应用到另一门学科以及实际生活中的能力。第三点尤其重要。因此,教学目的的实现需要教师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努力实现教学与学习的变革。从根本上转变思维,促进学校的学习与教学转变,就要坚守“如果·,‘…我们就能……”的信条。同时,把“是的,但是……”和“我们不能……因为……”这样的语言从我们的词典中剔除。教师的主动性不是强加的,而主要是通过教师自己的学习,通过教师群体的合作学习,唤醒教师初为人师时所持有的信念,从而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教育基础改革论文

我要有关''坚持教育创新.推进课程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属于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体系,也遵循着教育规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从教育规律看基础教育改革》

摘要:本文从教育规律出发分析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中的均衡性和幼儿教育的普惠性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路,提出几点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建议。

关键字:教育规律 基础教育 热点问题 改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基础教育属于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体系,也遵循着教育规律。在讨论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时,应该从教育规律出发,因此有必要先认识什么事教育规律。

1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指与教育相关的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及其发展的趋势。关于教育规律的认识,基本上首先就认可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从这两个规律中可以看到教育规律包含了两部分,教育活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宏观方面的,教育活动内部因素是微观方面的。在此,关于教育规律的认识就可以从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两个方面来认识。

外部规律

教育外部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这里的社会主要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是说明教育与社会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说明它们互为因果。

教育与政治

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内容、管理、趋势等各个方面。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政治的发展,民主的教育形成民主的政治。教育改变了社会的分层,教育是使致个体从下层变动到中层,平常说的教育改变人生、改变命运,教育蕴含财富,就是教育改变社会分层的反映。

教育与经济

经济的发展制约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国”的战略,就反映了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容。

教育与文化

教育与文化互为目的,它们相互融合,不能分开。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热爱祖国”是中华文化,主要是靠学校教育传承下去的,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将“热爱祖国”灌输到每个人的头脑中,将这种文化发展到各个领域。因此,文化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内部规律

教育的内部规律的主要内容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人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人的身心发展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因此教育的内部规律可以说是教育的对象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教育目标决定了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象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决定了应该对其进行何种教育,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对象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生理发展主要是个体的躯体、大脑等方面的发展。如果个体没有一定的生理基础,那么他就没有条件接受一些教育,如大脑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那他就没有空间的概念。格赛尔的“双生子实验”也说明了机体的成熟比训练重要。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的认知和个性两个方面。认知主要和生理发展相关。个性是指个体的性格爱好等方面。孔子有一条重要的教育思想就是“因材施教”,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此教育对象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

确定了相应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也就相应的明确了,目标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包括两个方面:教育对象设定的目标和教育者的目标。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设定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根据自己的期望和特点设定自己的目标,因此教育目标是多方面的。

2基础教育热点问题

在讨论基础教育热点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基础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基础教育作过一个定义性的论证,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其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我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关于基础教育的描述中,姚文俊(2012年)从几个方面描述了基础教育:从实质意义看,“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打基础”;从结构意义上看,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是“为高等教育打基础”;从功能意义看,“基础教育是整个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

从基础教育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基础教育应该是个体在十五六岁以前接受的教育,这其中就包括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其中在我国小学和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目前已经在我国基本实现普及。

基础教育的均衡性问题

基础教育的均衡性主要包括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的均衡。

虽然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实现了教育的入口公平,但是目前各个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义务教育质量不平衡,即义务教育过程的不公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东部沿(下转第19页)(上接第17页)海地区、城镇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因此在教育上的投入也相对较多,教育质量也随之上升,然而西部地区和乡村地区的经济不发达,教育投入少,因此教育质量也就相对低下。校与校之间的均衡主要是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不平等,名校的教学师资相对强,因此教学质量也比普通学校高。校与校之间的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幼儿教育中,目前幼儿园虽然多,但是还是产生了“一个幼儿园名额难求的现象”,主要是多数人一般都首选公立幼儿园,因为公立幼儿园的配套设施和教学质量较高,并且收费相对便宜,至于一般私立幼儿园则因为其教学质量而遭到忽视。

幼儿教育的普惠问题

幼儿教育的普惠问题可以分为城镇幼儿入园问题和农村幼儿入园问题。城镇幼儿入园难正在逐渐改变,但是要达到平等的目标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农村很多地方还没有正式的幼儿园,幼儿教育一般都是家长或者是学前班教育,但是这些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有些家长甚至没有这些意识。造成幼儿教育普惠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幼儿教育还不是我国的义务教育,属于收费阶段,并且费用不低。在发达地区,上幼儿园的费用已经够一个大学生的费用了,而在不发达地区幼儿园的费用也是相当高的。

3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随后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从《决定》中可以看出,政府在针对基础教育的均衡性问题上已经提出了一些改革对策,但是根据教育规律中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可以看到,如果不改变落后地区的教育经济投入则不能根本改变教育均衡性问题。

设立专项经费

国家在教育经费之外成立专门的经费,用于提高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地方政府也应该建立专门的经费,用于缩小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的基础教育差距。经费的使用可以委托民间组织进行管理,国家需要的是对经费使用进行监管。

鼓励民办幼儿园,同时加强私立学校的监管力度

政府鼓励民办幼儿园,并且在政策上和经济上予以鼓励,同时也要加强对私立幼儿园的办学质量监管。教育部门建立一套针对私立幼儿园办学质量的奖励和惩罚措施,鼓励优质的幼儿教育。

建立连接机制

建立帮扶机制是指建立东西部城市之间的连接,建立城乡之间以及学校之间的连接,建立一个多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进行领导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流动,吸取更优秀的经验快速发展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 韩丽珠.浅议教育规律[J].吉林学院学报,2008(6).

[2] 吴全华.教育规律的理解方式与教育规律的特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3] 文雪.教育规律研究的反思[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4).

[4] 姚文俊.谈基础教育之“基”[J].基础教育论坛,2012(1).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议深化教育改革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以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 可持续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进行各方面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由此凸显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②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继承和发展,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坚持怎样的发展、发展为了谁等重大问题。回顾我国教育改革30多年的历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实验,取得不少宝贵经验。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中小学开始以高考为指挥棒,大力发展应试教育,忽略了素质教育,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大学开始进行合并、升格、扩招,促进了发展,也出现了冒进和浮夸,以致现在的高等教育问题重重。这些都使我们意识到,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成功。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为教育的科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渊源、理论指南和实践支撑。③

坚持科学发展,继续解放思想,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

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定位,从以政治功能为主转向以人为本。30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表明,虽然教育改革在服务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的本位功能。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就是好教育,教人变坏就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由此可知,教育要立足于教人变好的维度,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教育最根本的功能。

进一步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首先,要使公平理念深入人心。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将受教育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统筹起来考虑。其次,育人理念应加快转变。在中国,“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淡化“官本位”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影响。再次,深化教育改革,要注重教育开放。对外开放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世界的机会,我们深化教育改革,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有益成果。最后,要重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在弥补公办教育资源不足,提供优良教育资源,提供就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对民办教育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各方面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以发展的眼光,深化教育改革。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深化教育改革最终是为了促进教育的良性、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制定和审视教育改革的思路、目标等。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教育改革的思路应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以提高教育和办学质量为目的,全面提升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既要注重学校数量的增加,更要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由“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

在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学生。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一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升学考试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依据学生个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二是大力进行教学改革,科学设置教学科目和课程,加强学生心理干预,提高心理素养,使实践科目和课堂教学科目协调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大力关注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完善相关照理机制和资助体系,保证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障城乡学生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改革要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其中,教师是重要参与者。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教师,有关教育和学校的改革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在改革过程中要切实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完善学校的医疗保障制度,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教师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生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薪酬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创造尊师重教的社会良好风尚,提高教师的声誉、地位。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教育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德育为先,把学习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统一起来;加强体育教育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是要使教育的各个方面及其内部关系协调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们要将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协调起来,要将城乡区域教育、东中西部区域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要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其中已经明确说明了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对象和重点方向。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持教育改革的连续性,避免改革大起大落,使改革保持活力和张力。我们要将教育改革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一起来,使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④

统筹兼顾,深化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使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符合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达地区与贫困边远地区、国家管理与地方管理、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关系;要统筹处理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才能使教育改革在循序渐进的道路上不断深化,也才能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③④鲁善坤:“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教育・科研》,2009年第2期。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3000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议深化教育改革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以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 可持续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进行各方面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由此凸显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②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继承和发展,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坚持怎样的发展、发展为了谁等重大问题。回顾我国教育改革30多年的历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实验,取得不少宝贵经验。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中小学开始以高考为指挥棒,大力发展应试教育,忽略了素质教育,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大学开始进行合并、升格、扩招,促进了发展,也出现了冒进和浮夸,以致现在的高等教育问题重重。这些都使我们意识到,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成功。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为教育的科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渊源、理论指南和实践支撑。③

坚持科学发展,继续解放思想,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

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定位,从以政治功能为主转向以人为本。30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表明,虽然教育改革在服务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的本位功能。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就是好教育,教人变坏就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由此可知,教育要立足于教人变好的维度,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教育最根本的功能。

进一步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首先,要使公平理念深入人心。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将受教育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统筹起来考虑。其次,育人理念应加快转变。在中国,“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淡化“官本位”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影响。再次,深化教育改革,要注重教育开放。对外开放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世界的机会,我们深化教育改革,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有益成果。最后,要重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在弥补公办教育资源不足,提供优良教育资源,提供就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对民办教育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各方面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以发展的眼光,深化教育改革。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深化教育改革最终是为了促进教育的良性、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制定和审视教育改革的思路、目标等。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教育改革的思路应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以提高教育和办学质量为目的,全面提升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既要注重学校数量的增加,更要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由“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

在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学生。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一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升学考试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依据学生个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二是大力进行教学改革,科学设置教学科目和课程,加强学生心理干预,提高心理素养,使实践科目和课堂教学科目协调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大力关注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完善相关照理机制和资助体系,保证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障城乡学生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改革要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其中,教师是重要参与者。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教师,有关教育和学校的改革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在改革过程中要切实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完善学校的医疗保障制度,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教师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生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薪酬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创造尊师重教的社会良好风尚,提高教师的声誉、地位。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教育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德育为先,把学习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统一起来;加强体育教育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是要使教育的各个方面及其内部关系协调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们要将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协调起来,要将城乡区域教育、东中西部区域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要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其中已经明确说明了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对象和重点方向。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持教育改革的连续性,避免改革大起大落,使改革保持活力和张力。我们要将教育改革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一起来,使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④

统筹兼顾,深化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使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符合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达地区与贫困边远地区、国家管理与地方管理、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关系;要统筹处理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才能使教育改革在循序渐进的道路上不断深化,也才能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③④鲁善坤:“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教育・科研》,2009年第2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一、构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这种竞争,是学校教育目前要认真考虑的首要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建立符合新教育理念课程改革目标体系的同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按照时代要求,分层构建起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体系。具体来讲,可将下列“七个学会”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1)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做爱国爱民、遵章守纪、严于律己、关心他人、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人。(2)学会求知。教育学生做胸怀目标、博学多思、珍惜时光、善学乐学、学有特长的人。(3)学会健体。教育学生做体魄健康、竞技突出、具有坚定信念、良好心理素质和毅力、不怕困难的人。(4)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做热爱生活、以情感人、乐观向上,具有高尚情趣和创美能力的人。(5)学会劳动。教育学生做掌握本领、大胆实践、讲求效率、勇于竞争、勤奋朴实、无私奉献的人。(6)学会创造。教育学生做面向时代、敢于超前、善于开拓、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开创未来、追求真理的人。(7)学会生存。教育学生做富有毅力、自强自立、自警自省、俭以养德、学会自立、学会发展的人。二、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夯实德育工作的基础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队伍建设,是提高德育队伍素质、落实德育工作任务、实现德育工作目标的保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学校要做到:一是必须加强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德育管理网络建设,成立校长领导下的由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教师、教研组长、班主任代表、学生会主席、家长委员会代表和社区委员会代表等组成的校级教育指挥组织机构,确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制定全校的德育计划,负责学校的德育领导工作,对学校德育进行决策。成立由政教处负责,党、政、工、团、队等密切配合的学校中层德育执行组织机构,负责学校德育计划的执行与监督、日常德育事务的处理以及正常德育工作的调度和管理工作。成立由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基层德育操作组织机构,执行学校的德育意图和要求,具体负责学校德育计划。在此基础上依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修订完善新的德育管理及其工作制度,保证德育工作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必须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少先队、团委、班干部等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尊重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三是必须加强由社区延伸的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作用,沟通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发动和协调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学校教育,改善德育条件,优化德育环境,排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教育的干扰,促进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良性发展。四是必须加强以家庭教育为补充的家庭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密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教育 这个话题无论在何时厚实受到大家关注的,人类离不开教育,教育才会成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的精选 议论文 ,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篇一 教育,小而言之决定着人的命运;大而言之,决定着的前途。是竞争激烈的时代,高文凭俨然成了高薪水的代名词,,跻身白领,抬高身价,老师家长学生演绎着时代的疯狂。 名校陪读多疯狂 在一座座中学的附近,陪读村发展,意识到教育是人生唯一出路的家长们,抛弃了优越舒适的生活,浩浩荡荡地来到这里安营扎寨,与孩子一起为高考做。夜深啦,陪读村里仍透出点点灯光,灯光下那一张张写满疲惫却稍有懈怠的脸,令人不禁感慨应试教育的疯狂。让我从心底祝福,愿命运能青睐! 起跑线上多疯狂 让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线,耳熟能详的至理 名言 ,人不希望的孩子成才,便上演了起跑线的疯狂,要选的,老师要挑最棒的,培训班应运而生,证书漫天飞舞,是好孩子就得跟着大人跑,放弃的天性,丢掉的 爱好 ,个天真的孩子成了家长与同龄人竞争的砝码,成了家长炫耀的资本,小小年纪就背上家长给预定的成才计划,沉重的翅膀诉说艰难!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 马拉松 ,最后的赢家起跑就冲在,长路漫漫,何苦一开始便把弄得精疲力竭?厚厚的镜片,病态的思想是对时代无声的控诉。 呜呼!疯狂的时代!时代的疯狂!教育民族复兴的原,懈怠!偏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拯救教育!拯救人才! 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篇二 近来看了一本书,让我感触极深,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中国的希望在哪里》。书名很好听,主要讲述的是中国的基础教育的落后,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讲述了当今社会需要人才,中国的希望在于对人才的培养。 自从科举制度发明以来我国教育呈现出日趋完善的境况。科考也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因此,教育制度的完善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素质,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也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兴国安邦的基础,是文明传承的纽带,是塑造灵魂的沃土。古往今来,“教育为民,教学为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要发展强大,必须要有“具备创新思想的新型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当然是教育出来的,这是教育的第一要务,时代需要更新的人才,时代需要创新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日趋完善,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老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 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教去学,都是一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这是难以出现人才的主要问题。 在近代欧洲,规模并不大的社会经济转型,产生了包括马克思的一个又一个大家,当代中国的转型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世界罕见的,去尚未能看到大师产生的踪影,屹今已有八位华人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十三亿人口的大陆,人才济济却无一人获奖,中国的希望在哪里,没有人才,哪来的希望。 至此我们因该明白,光是“教”或是“育”都是行不通的,只有两者结合,这样才有用。我们来看看现在的教育,许多青少年感叹压力太大,可是,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导,国家的重担,统统被冠以“教育”之名压在原本一群活泼的有朝气的青少年肩上殊不知他们已经喘不过气来了,我不经要想像鲁迅先生那样发出呐喊:“救救孩子!”试想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吗?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如果把“教”和“育”割裂开来,我们将永远都不能解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了。 教育由“教”和“育”组成,“教”是言传身教,授业,解惑“育”是培养,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这两个字必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若,”教”与“育”分开,那教与育的含义就会混淆不清,因为教育的意义为“教授知识,培养人才”,人才造就中国的未来,教育成就希望。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是中国的希望,只有教育,成才,希望三者互相协调,互相结合起来,才会有中国教育的美好未来,我们的美好未来! 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篇三 苦者,乃五味之一,引申为劳苦。最早约见于《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亚圣此言自古以来被作为修身的金玉良言。 如今时兴“苦难教育”(一说“挫折教育”,义同),其施教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大力倡导的做法之一是创设挫折情景,让他(她)们经历一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锻炼。还有一个与“苦难教育”殊途同归的活动叫作“忆苦思甜”,大人们用他们的苦难观教育我们,说他们那个时代是如何苦难,缺吃少穿,没钱读书,云云。 其实,每一时代都会有各自的苦难,只不过不同时代对苦难的感受不相同罢了。父辈们认为挖野菜、捡煤渣是苦难,有书念才是幸福。但现在的孩子却觉得只要能不被考试所累,宁愿去捡煤渣、挖野菜。大人们觉得现在的孩子生在好时代,长在蜜糖罐里,因而,总想让他们也体验一下自己儿时的苦难,诸如吃窝窝头,喝黑面粥,咽菜糊糊……然而,在孩子眼里,这些都不算苦难,反而从“忆苦饭”中尝到了刺激和新鲜感。如果可以交换,让大人们去体验现在孩子们学习的重压,对他们来说,重温童年,弥补学识的不足,何尝不是一大快事。 可见,苦难有它的时代性。这个时代是苦难的东西,下个时代或许成了游戏;上个时代的苦难,放在今天不一定是不幸;下个时代的幸福,放在上个时代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好运。每个时代的人都在体验着各自的苦难,完全没有必要用自己时代的苦难去磨砺别人。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苦楚。 对父辈那个时代所经历的苦难,只要知道就够了,不需要重复。苦难对每个人来说,既不是生命的运气,也不是生命的不幸,它只是一个事实。人生在世,他的任务仅仅是在体验自己的那一份并在忍耐中清除它,而不应人为去制造它。倘若把孟老夫子《告子下》的话引向极端,进而视“苦难教育”为万能,其结果便是给下一代人增加了双重苦难。 我们应当走出这一误区。 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篇四 论中国教育 中国的教育总能用死板来形容。 为什么说是死板呢? 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中国教育制度的实施中来寻找答案。 从古时科举到近代应试教育再到现在的素质教育,中国的教育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化,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一成不变的,都是一纸定人生。 古时的八股文,形式固定,内容僵硬,造出来的一批一批的所谓的人才,其实都是书呆子。仿佛这是自古天成的一样,中国的教育无论如何风风火火的改革,都只能造出纸上的皇帝,没有一点实际才干!可悲的中国教育… 再来说中国近代的应试教育,这是古科举发展到现代的辉煌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所有国民都在灵魂深处烙下了应试教育;这个时期,所有的国民都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练就了一身的非凡本领。这一身非凡的本领是什么呢?是用一刻钟背下一本书,是千千万万份试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无论什么知识都是死记硬背,从来不会去消化,只是单一的储存在脑中;天下万般事,唯有老师的指令是真理,即使老师是错的,大家都还是惟命是从。从来不会去思考什么对与错,只是一味的接受。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即使你有再出众的才华,也只能被这种教育将才华点点抹平,让你成为一个大众化的人。 应试教育影响了很多代人,直到现在应试教育的概念都还在人门脑中安家,真是根深蒂固在我们的灵魂深处。 接下来谈的是素质教育。何为素质?以培养学生德、志、体、美、劳为重点,全面发展学生潜能,以实践与理论并重的理念来指导教育学生。这概念说得美仑美奂,但实际呢? 在学生中最流行这样一句话,‘减负课本少,教辅资料多。减负不减重,背上大山多。嘴上说素质,笔下是应试。’这句话真是形象啊! 应试教育,学生负担过重,到了素质教育,就马上提出“减负”这个概念。刚开始,学生们还欢喜了一阵,可到后来,大家却发现减负其实是形势上的减,实际是在加大我们的负担。课本上的知识变少了,课本变薄了,但是我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老师要求买的资料越来越多,课桌里早已被书塞满了,课桌上仍是山一般高的资料。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减负吗? 素质教育到底是何种教育啊?有人说这是变了称号的应试教育,对啊,打从一开始那些个教育专家就在那儿挂羊头卖狗肉,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他们简直把我们当猴耍。 我们这一代人,科举早已离我们远去,所以我们无法知道科举到底怎么样,但是我们却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一批先者,我们明白中国的教育制度。 在这个所谓的精英云集的时代,国家提出教育革新,教育多元化,于是便引进了所谓的精英人才教育,在这些这样那样的教育背后,其实还不是那一纸定人生。 我们还是学生,看着中国的教育之路,虽不如那些老师学者看得透彻明了,但我们作为中国教育的一份子,也深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学海路一走就是十七、八年,人生的四分之一都用在了学习上,学习先贤圣明,学习科学计算,为人生后面的四分之三打基础。 但中国的教育现状着实让我们心忧。我们需要的是一条出路,是一种能走向成功的教育模式,不是这个时代下教育的牺牲品。 猜你喜欢: 1. 描写教育的满分议论文满分模板 2. 教育孩子成功的作文 3. 关于立德树人的议论文作文 4. 父母教育孩子议论文800字 5. 教育四个不为心得体会3篇

基础教育改革3000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一、构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这种竞争,是学校教育目前要认真考虑的首要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建立符合新教育理念课程改革目标体系的同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按照时代要求,分层构建起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体系。具体来讲,可将下列“七个学会”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1)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做爱国爱民、遵章守纪、严于律己、关心他人、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人。(2)学会求知。教育学生做胸怀目标、博学多思、珍惜时光、善学乐学、学有特长的人。(3)学会健体。教育学生做体魄健康、竞技突出、具有坚定信念、良好心理素质和毅力、不怕困难的人。(4)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做热爱生活、以情感人、乐观向上,具有高尚情趣和创美能力的人。(5)学会劳动。教育学生做掌握本领、大胆实践、讲求效率、勇于竞争、勤奋朴实、无私奉献的人。(6)学会创造。教育学生做面向时代、敢于超前、善于开拓、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开创未来、追求真理的人。(7)学会生存。教育学生做富有毅力、自强自立、自警自省、俭以养德、学会自立、学会发展的人。二、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夯实德育工作的基础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队伍建设,是提高德育队伍素质、落实德育工作任务、实现德育工作目标的保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学校要做到:一是必须加强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德育管理网络建设,成立校长领导下的由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教师、教研组长、班主任代表、学生会主席、家长委员会代表和社区委员会代表等组成的校级教育指挥组织机构,确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制定全校的德育计划,负责学校的德育领导工作,对学校德育进行决策。成立由政教处负责,党、政、工、团、队等密切配合的学校中层德育执行组织机构,负责学校德育计划的执行与监督、日常德育事务的处理以及正常德育工作的调度和管理工作。成立由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基层德育操作组织机构,执行学校的德育意图和要求,具体负责学校德育计划。在此基础上依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修订完善新的德育管理及其工作制度,保证德育工作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必须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少先队、团委、班干部等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尊重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三是必须加强由社区延伸的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作用,沟通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发动和协调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学校教育,改善德育条件,优化德育环境,排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教育的干扰,促进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良性发展。四是必须加强以家庭教育为补充的家庭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密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我要有关''坚持教育创新.推进课程改革''论文

教育 这个话题无论在何时厚实受到大家关注的,人类离不开教育,教育才会成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的精选 议论文 ,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篇一 教育,小而言之决定着人的命运;大而言之,决定着的前途。是竞争激烈的时代,高文凭俨然成了高薪水的代名词,,跻身白领,抬高身价,老师家长学生演绎着时代的疯狂。 名校陪读多疯狂 在一座座中学的附近,陪读村发展,意识到教育是人生唯一出路的家长们,抛弃了优越舒适的生活,浩浩荡荡地来到这里安营扎寨,与孩子一起为高考做。夜深啦,陪读村里仍透出点点灯光,灯光下那一张张写满疲惫却稍有懈怠的脸,令人不禁感慨应试教育的疯狂。让我从心底祝福,愿命运能青睐! 起跑线上多疯狂 让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线,耳熟能详的至理 名言 ,人不希望的孩子成才,便上演了起跑线的疯狂,要选的,老师要挑最棒的,培训班应运而生,证书漫天飞舞,是好孩子就得跟着大人跑,放弃的天性,丢掉的 爱好 ,个天真的孩子成了家长与同龄人竞争的砝码,成了家长炫耀的资本,小小年纪就背上家长给预定的成才计划,沉重的翅膀诉说艰难!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 马拉松 ,最后的赢家起跑就冲在,长路漫漫,何苦一开始便把弄得精疲力竭?厚厚的镜片,病态的思想是对时代无声的控诉。 呜呼!疯狂的时代!时代的疯狂!教育民族复兴的原,懈怠!偏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拯救教育!拯救人才! 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篇二 近来看了一本书,让我感触极深,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中国的希望在哪里》。书名很好听,主要讲述的是中国的基础教育的落后,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讲述了当今社会需要人才,中国的希望在于对人才的培养。 自从科举制度发明以来我国教育呈现出日趋完善的境况。科考也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因此,教育制度的完善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素质,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也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兴国安邦的基础,是文明传承的纽带,是塑造灵魂的沃土。古往今来,“教育为民,教学为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要发展强大,必须要有“具备创新思想的新型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当然是教育出来的,这是教育的第一要务,时代需要更新的人才,时代需要创新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日趋完善,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老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 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教去学,都是一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这是难以出现人才的主要问题。 在近代欧洲,规模并不大的社会经济转型,产生了包括马克思的一个又一个大家,当代中国的转型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世界罕见的,去尚未能看到大师产生的踪影,屹今已有八位华人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十三亿人口的大陆,人才济济却无一人获奖,中国的希望在哪里,没有人才,哪来的希望。 至此我们因该明白,光是“教”或是“育”都是行不通的,只有两者结合,这样才有用。我们来看看现在的教育,许多青少年感叹压力太大,可是,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导,国家的重担,统统被冠以“教育”之名压在原本一群活泼的有朝气的青少年肩上殊不知他们已经喘不过气来了,我不经要想像鲁迅先生那样发出呐喊:“救救孩子!”试想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吗?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如果把“教”和“育”割裂开来,我们将永远都不能解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了。 教育由“教”和“育”组成,“教”是言传身教,授业,解惑“育”是培养,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这两个字必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若,”教”与“育”分开,那教与育的含义就会混淆不清,因为教育的意义为“教授知识,培养人才”,人才造就中国的未来,教育成就希望。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是中国的希望,只有教育,成才,希望三者互相协调,互相结合起来,才会有中国教育的美好未来,我们的美好未来! 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篇三 苦者,乃五味之一,引申为劳苦。最早约见于《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亚圣此言自古以来被作为修身的金玉良言。 如今时兴“苦难教育”(一说“挫折教育”,义同),其施教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大力倡导的做法之一是创设挫折情景,让他(她)们经历一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锻炼。还有一个与“苦难教育”殊途同归的活动叫作“忆苦思甜”,大人们用他们的苦难观教育我们,说他们那个时代是如何苦难,缺吃少穿,没钱读书,云云。 其实,每一时代都会有各自的苦难,只不过不同时代对苦难的感受不相同罢了。父辈们认为挖野菜、捡煤渣是苦难,有书念才是幸福。但现在的孩子却觉得只要能不被考试所累,宁愿去捡煤渣、挖野菜。大人们觉得现在的孩子生在好时代,长在蜜糖罐里,因而,总想让他们也体验一下自己儿时的苦难,诸如吃窝窝头,喝黑面粥,咽菜糊糊……然而,在孩子眼里,这些都不算苦难,反而从“忆苦饭”中尝到了刺激和新鲜感。如果可以交换,让大人们去体验现在孩子们学习的重压,对他们来说,重温童年,弥补学识的不足,何尝不是一大快事。 可见,苦难有它的时代性。这个时代是苦难的东西,下个时代或许成了游戏;上个时代的苦难,放在今天不一定是不幸;下个时代的幸福,放在上个时代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好运。每个时代的人都在体验着各自的苦难,完全没有必要用自己时代的苦难去磨砺别人。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苦楚。 对父辈那个时代所经历的苦难,只要知道就够了,不需要重复。苦难对每个人来说,既不是生命的运气,也不是生命的不幸,它只是一个事实。人生在世,他的任务仅仅是在体验自己的那一份并在忍耐中清除它,而不应人为去制造它。倘若把孟老夫子《告子下》的话引向极端,进而视“苦难教育”为万能,其结果便是给下一代人增加了双重苦难。 我们应当走出这一误区。 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篇四 论中国教育 中国的教育总能用死板来形容。 为什么说是死板呢? 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中国教育制度的实施中来寻找答案。 从古时科举到近代应试教育再到现在的素质教育,中国的教育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化,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一成不变的,都是一纸定人生。 古时的八股文,形式固定,内容僵硬,造出来的一批一批的所谓的人才,其实都是书呆子。仿佛这是自古天成的一样,中国的教育无论如何风风火火的改革,都只能造出纸上的皇帝,没有一点实际才干!可悲的中国教育… 再来说中国近代的应试教育,这是古科举发展到现代的辉煌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所有国民都在灵魂深处烙下了应试教育;这个时期,所有的国民都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练就了一身的非凡本领。这一身非凡的本领是什么呢?是用一刻钟背下一本书,是千千万万份试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无论什么知识都是死记硬背,从来不会去消化,只是单一的储存在脑中;天下万般事,唯有老师的指令是真理,即使老师是错的,大家都还是惟命是从。从来不会去思考什么对与错,只是一味的接受。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即使你有再出众的才华,也只能被这种教育将才华点点抹平,让你成为一个大众化的人。 应试教育影响了很多代人,直到现在应试教育的概念都还在人门脑中安家,真是根深蒂固在我们的灵魂深处。 接下来谈的是素质教育。何为素质?以培养学生德、志、体、美、劳为重点,全面发展学生潜能,以实践与理论并重的理念来指导教育学生。这概念说得美仑美奂,但实际呢? 在学生中最流行这样一句话,‘减负课本少,教辅资料多。减负不减重,背上大山多。嘴上说素质,笔下是应试。’这句话真是形象啊! 应试教育,学生负担过重,到了素质教育,就马上提出“减负”这个概念。刚开始,学生们还欢喜了一阵,可到后来,大家却发现减负其实是形势上的减,实际是在加大我们的负担。课本上的知识变少了,课本变薄了,但是我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老师要求买的资料越来越多,课桌里早已被书塞满了,课桌上仍是山一般高的资料。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减负吗? 素质教育到底是何种教育啊?有人说这是变了称号的应试教育,对啊,打从一开始那些个教育专家就在那儿挂羊头卖狗肉,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他们简直把我们当猴耍。 我们这一代人,科举早已离我们远去,所以我们无法知道科举到底怎么样,但是我们却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一批先者,我们明白中国的教育制度。 在这个所谓的精英云集的时代,国家提出教育革新,教育多元化,于是便引进了所谓的精英人才教育,在这些这样那样的教育背后,其实还不是那一纸定人生。 我们还是学生,看着中国的教育之路,虽不如那些老师学者看得透彻明了,但我们作为中国教育的一份子,也深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学海路一走就是十七、八年,人生的四分之一都用在了学习上,学习先贤圣明,学习科学计算,为人生后面的四分之三打基础。 但中国的教育现状着实让我们心忧。我们需要的是一条出路,是一种能走向成功的教育模式,不是这个时代下教育的牺牲品。 猜你喜欢: 1. 描写教育的满分议论文满分模板 2. 教育孩子成功的作文 3. 关于立德树人的议论文作文 4. 父母教育孩子议论文800字 5. 教育四个不为心得体会3篇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文献

就是把和你论文论点有关的文献大致总结一下(很多可以摘抄序的内容),之后你根据这些文献所提出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说出你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回顾和展望》的观点看法。这个就是文献综述的写法!希望能帮到你!

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一、构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这种竞争,是学校教育目前要认真考虑的首要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建立符合新教育理念课程改革目标体系的同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按照时代要求,分层构建起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体系。具体来讲,可将下列“七个学会”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1)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做爱国爱民、遵章守纪、严于律己、关心他人、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人。(2)学会求知。教育学生做胸怀目标、博学多思、珍惜时光、善学乐学、学有特长的人。(3)学会健体。教育学生做体魄健康、竞技突出、具有坚定信念、良好心理素质和毅力、不怕困难的人。(4)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做热爱生活、以情感人、乐观向上,具有高尚情趣和创美能力的人。(5)学会劳动。教育学生做掌握本领、大胆实践、讲求效率、勇于竞争、勤奋朴实、无私奉献的人。(6)学会创造。教育学生做面向时代、敢于超前、善于开拓、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开创未来、追求真理的人。(7)学会生存。教育学生做富有毅力、自强自立、自警自省、俭以养德、学会自立、学会发展的人。二、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夯实德育工作的基础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队伍建设,是提高德育队伍素质、落实德育工作任务、实现德育工作目标的保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学校要做到:一是必须加强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德育管理网络建设,成立校长领导下的由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教师、教研组长、班主任代表、学生会主席、家长委员会代表和社区委员会代表等组成的校级教育指挥组织机构,确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制定全校的德育计划,负责学校的德育领导工作,对学校德育进行决策。成立由政教处负责,党、政、工、团、队等密切配合的学校中层德育执行组织机构,负责学校德育计划的执行与监督、日常德育事务的处理以及正常德育工作的调度和管理工作。成立由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基层德育操作组织机构,执行学校的德育意图和要求,具体负责学校德育计划。在此基础上依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修订完善新的德育管理及其工作制度,保证德育工作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必须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少先队、团委、班干部等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尊重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三是必须加强由社区延伸的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作用,沟通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发动和协调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学校教育,改善德育条件,优化德育环境,排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教育的干扰,促进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良性发展。四是必须加强以家庭教育为补充的家庭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密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人们一改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纷纷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中,丰富自由的教学内容,大胆独特的教学方式,个性独立的学习方法,一下子敲醒了人们对传统数学教学的执迷与笃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