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

发布时间:2024-07-07 08:11:47

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

(截止到2006年)[1]秦庆华,杨庆生,非均匀材料多场耦合行为的宏细观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2]叶红玲,杨庆生.结构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杨庆生,有限元法—理论、实现和发展,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教材,2002.[4]杨庆生,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力学与设计,由铁路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年3月.[5]陈浩然,杨庆生.短纤维复合材料线性与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复合材料和结构的力学进展》,第五章,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30]ZhuXiong,(ICCM13),June2001.[31]PengXirong,(ICCM13),June2001.[32](ICCM13),June2001.[33]ZhengDai-hua,LiPei-xun,(ICCS-11),2001.[34]YangQingsheng,QinQinghua,(ICCS-11),2001.[35](),'an,China,.[36](),'an,China,.[37]'96,1996,Beijing.[38]ChenH.,.[39]ChenH.,'92,Beijing,1992.中文学术期刊[40]李春江,杨庆生.水泥水化过程的细观力学模型与性能演化.复合材料学报,2006,23⑴,117-123.[41]杨庆生,崔彩琴,卢绪智.生物软组织的化学-力学耦合理论与有限元分析.复合材料学报.[42]许芳,杨庆生.含夹杂生物软组织的超弹性本构关系.复合材料学报.[43]彭细荣,杨庆生.杂交梁界面剪应力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应用力学学报,2005,22⑴:114-118.[44]杨庆生,郑代华,孙方平.杂交结构界面应力的理论与数值分析土木工程学报,2003,36⑿:26-30.[45]彭细荣,杨庆生.纤维拔出实验的样本尺寸效应,复合材料学报,2002,10:84-89.[46]彭细荣,杨庆生.杂交结构的研究进展.力学与实践,2001,23:1-7.[47]杨庆生,郑代华.纤维束增强复合材料的横向弹塑性性能研究.复合材料学报,2000,17⑴:122-125.[48]郑代华,杨庆生.多相复合材料的有效模量预测.铁道学报,2000,22⑵:86-89.[49]杨庆生.智能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复合材料学报,1999,15⑴.[50]杨庆生,郑代华.多相夹杂材料的有效性能.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23⑴.[51]杨庆生,郑代华.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23⑷.[52]杨庆生,杨卫.纤维复合材料的损伤韧度设计.复合材料学报,1998,14⑴.[53]杨庆生,杨卫.多相材料的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力学学报,1998,17⑶.[54]杨庆生,孙艳丰.裂纹扩展过程的数值模拟.铁道学报,1997,19⑸.[55]杨庆生,杨卫.界面裂纹的路径选择与数值模拟.力学学报,1997,29⑶.[56]杨庆生,杨卫.强韧化材料的细观力学设计.力学进展,1997,27⑵.[57]杨庆生,杨卫.断裂过程的有限元模拟.计算力学学报,1997,16⑷.[58]杨庆生.智能复合材料的能量释放率与增韧机理.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7,21⑷.[59]杨庆生.智能复合材料的热力学行为.固体力学学报,1996,9⑷.[60]杨庆生,杨卫等.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与参数设计.力学与实践,1996,18⑶.[61]杨庆生,唐立民,陈浩然.纤维复合材料的细观塑性变形和宏观力学行为.复合材料学报,1995,12⑶.[62]杨庆生.短纤维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模型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4,34⑵.[63]杨庆生.纤维复合材料的塑性变形行为:体分比与应变率的影响.应用力学学报,1994,11⑷.[64]杨庆生,陈浩然.单向复合材料的弹塑性行为研究.复合材料学报,1993,10⑷.[65]杨庆生,陈浩然.夹杂问题中的自洽有限元法和复合材料的有效弹性性能.复合材料学报,1992,9⑴.[66]杨庆生,陈浩然.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蠕变和松弛.计算结构力学及应用,1992,9⑷.[67]杨庆生.复合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的计算机模拟.复合材料学报,1992,9⑷.[68]杨庆生,陈浩然,唐立民.端头脱粘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2,32⑹.国内学术会议论文集(主要)[69]杨庆生.复合材料的均匀化与宏观性能NCCM-13论文集.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pp1670-1675.[70]杨庆生,李春江.时间相关细观结构的力学模型与宏观性能演化.复合材料力学现代进展研讨会,大连,2005.[71]杨庆生,崔彩琴,卢绪智.生物软组织的力学-化学耦合理论与有限元分析.第2届全国生物复合材料学术会议,天津,2005.[72]杨庆生.材料多物理耦合性能的宏细观理论.中国力学学术大会2005,北京,2005.[73]崔彩琴,杨庆生.生物软骨组织的力学-化学耦合性能分析.中国力学学术大会,2005.[74]卢绪智,杨庆生.导电聚合物的电-力、化-力耦合理论及数值计算.中国力学学术大会,2005.[75]王海明,杨庆生.人体左心室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中国力学学术大会,2005.[76]陈浩,杨庆生.纤维复合材料性能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软件.中国力学学术大会,2005.[77]许芳,杨庆生.含血管生物软组织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国力学学术大会,2005.[78]陈浩,杨庆生.纤维复合材料性能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北京力学会第10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4.[79]崔彩琴,杨庆生.膨胀生物材料的四相模型和混合理论.北京力学会第10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4.[80]卢绪智,杨庆生.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模型.北京力学会第10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4.[81].,(inChinese),2004.分析技术[82]杨庆生.周期性微结构的有限元和边界元分析技术.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03论文集:工程与科学中的计算力学,2003,472-479.[83]彭细荣,刘彦青,杨庆生.FRP-混凝土杂交梁界面应力的参数影响分析.北京力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27-29.[84]秦岭,刘彦青,杨庆生.轴向荷载下杂交柱的极限承载能力.北京力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50-51.[85]陈浩,杨庆生.自然有限元法.北京力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85-87.[86]杨庆生.工程结构的加固翻新技术与杂交结构的研究进展.北京力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2,56-58.[87]杨庆生.周期性微结构的有限元和边界元分析技术.第4届全国计算力学大会论文集,2003,北京.[88]杨庆生,郑代华.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的多机理增韧.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成立40周年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4,北京.[89]杨庆生,郑代华.含有任意夹杂复合材料的有效模量理论.第十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上海.[90]杨庆生,复合材料在高速列车上的应用进展。第十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大会报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上海.[91]杨庆生,郑代华.纤维束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大会,1998,北京.[92]杨庆生,杨卫.纤维复合材料的细观损坏过程.现代力学与科技进步,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北京.[93]杨庆生,曾学贵,魏庆朝.高速铁路中的若干力学问题.现代力学与科技进步,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北京.[94]杨庆生,杨卫.复合材料细观破坏与韧性计算.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北京.[95]杨庆生,杨卫.强韧化材料细观力学设计中的几个问题.第三届全国细观力学学术会议,1995,杭州.[96]杨庆生.复合材料中的应力三轴性.复合材料进展,航空出版社,第八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1994,南京.[97]杨庆生.复合材料界面破坏力学.复合材料进展,航空出版社,第八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1994,南京.[98]杨庆生.基于统一本构理论的有限元法.计算力学的理论与应用,科学出版社,第四届全国计算力学大会,1993,武汉.计算细观力学进展[99]杨庆生.计算细观力学进展.首届全国博士后学术大会文集,1993,北京.[100]杨庆生,陈浩然.复合材料弹塑性本构关系的预测.第七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文集,1992,7,大连.[101]杨庆生,陈浩然.含有基体损伤的复合材料高温蠕变分析.第七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文集,1992,7,大连.[102]杨庆生,陈浩然,唐立民.复合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的计算机模拟.第三届全国青年材料研讨会文集,1991,9,大连.[103]杨庆生,陈浩然.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循环加载下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全国复合材料新进展学术会议文集,1991,10,济南.[104]杨庆生,陈浩然.界面部分脱粘的多相介质的有效性能.第二届全国细观实验技术与计算方法研讨会文集,1991,10,西安.[105]杨庆生,陈浩然.两相介质中夹杂形状对有效性能的影响.第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10,合肥.[106]杨庆生.随机增强理论.计算数学增刊,科学出版社,第四届全国青年力学学术会议,1990,青岛.软件著作权[107]杨庆生,陈浩.复合材料细观力学设计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

文章, Wang Xinzhi, Zhu Jiaqi, Han Jiecai. Thermal Mechanical Response of Microscale Functional Film for Infrared Window,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SCI,已录用,IF=)2.韩杰才, 刘星, 汪新智, 朱嘉琦. 高速导弹红外窗口失效研究概述. 功能材料, 2014(EI,已录用)导师第一3.刘星, 朱嘉琦, 韩杰才. 多层膜结构热应力计算. 力学与实践, 2014(中文核心期刊,已录用) Liu, Jiaqi Zhu, Xinzhi Wang, Jiecai Han.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rmal Mechanical Response of Microscale Functional Film for an Infrared Window. Thinfilm 2010, Harbin, China.(国际会议论文)5.刘星, 朱嘉琦, 韩杰才. 红外窗口微尺度功能膜热力响应的研究. 2011年中国力学大会,2011 年8月,哈尔滨。(会议论文) Liu, Jiaqi Zhu, Jiecai Han, Xinzhi Wang. Investigate on Thermal Mechanical Response of Microscale Functional Film for an Infrared Window, 第八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2013 年8 月,哈尔滨。(会议论文) Y, Men Y, Liu X, et al. Study on forced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of non-Newtonian nanofluids[J].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2009, 18(1): 20-26. (EI, SCI: 000263148900005)8.汪新智, 朱嘉琦, 何玉荣, 王天宇, 胡彦伟, 刘星. 类金刚石应用于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C]//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 (第 6 分册). 2010.(ISTP检索) Y R, Wang X Z, Han J C, Liu X,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Actively Cooled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s with Ni-Based Alloys[J]. Journal of Propulsion and Power, 2014, 30(3): 604-616.(SCI,IF=)10.刘星,三维喷动床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21 世纪的热能动力学术研讨会,2008 年6 月,哈尔滨11.何玉荣,刘星,杨旭,门玉宾,陆慧林,速度进口边界条件对鼓泡流化床流体动力行为影响的研究,工程热物理多相流年会,2008 年9 月,青岛。专利1.朱嘉琦,刘星,汪新智,韩杰才,一种X射线反射镜表面镀膜的方法 ,申请号:,已受理 副导师第一2.朱嘉琦,汪新智,何玉荣,胡彦伟,王天宇,刘星,姜春竹,具有XXXX的制备方法,申请号:(国防),实质审查。

呵呵,我也投了篇。这会议太水了吧,虽然我不清楚,但是估计是不被检索的。特别是:如果会被EI检索,他们一定会拿出来宣传的。所以还是别做梦了吧

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实验力学、计算力学,还是………………?要看情况哈。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议论文集

【推荐】比较文学的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整理的【推荐】比较文学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

开展比较文学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有利于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团结与合作,有利于各民族吸取他民族的文化精华,创造世界性文学。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民族文化 交融

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以及特定历史时代赋予的意识形态的载体。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商品交换的日趋频繁,各民族的文化也随着贸易往来、战争、迁徙而相互渗透、融合、影响。但是,这种渗透、融合以及影响直到十九世纪初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无意识的,缓慢的。一个民族吸取外民族的文化也是感性的,不自觉的。自从1816年法国在大学课堂开设比较文学教程后,人类才开始自觉地理性地将本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学与外民族的文学进行比较,比较出民族精神,文化的精品,从而辩证地快捷地吸取前人创造的文化精髓。近两个世纪以来,随着机器大生产的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文明与落后的差距越来越大,各民族的性格特点暴露无遗。于是,吸取本民族的经典文化和外民族的精品文化,使本民族强盛、在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当务之急,创造世界性文学将纳入议事日程。为此,作为民族文化精神比较的比较文学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在各国大学开设和发展壮大起来。

首先,开展比较文学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有利于我们对外民族文化去伪存真,他为我用,创造世界性文学。一个民族的文学总离不开本民族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地域环境。文学存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各民族文学都有相对稳定的阵地,起初接受外来文化是被动的,不自觉的,缓慢的,这是因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支配着自己。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争鸣,汉魏六朝时的佛教,都足以说明中国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而蒙古族统治时的元朝,满州族统治时的清朝,中原人虽然成了他们的“俘虏”,但他们却成了中原文化的俘虏(汉化)。“国家当行汉法无疑也”(《元文类鲁斋遗书》卷七),“习汉书入汉俗,渐忘我满州旧制”(《清世祖实录》卷八四),体现了中国文化非同寻常的坚韧性,向心力,化合力。正因为这一特点,才使国人盲目地处在“举世皆浊,惟我独尊”的自我陶醉之中,使得一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儒家文化已经走过了辉煌时期,走进了死胡同。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七十年是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的艰难期,渐进期,当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碎了紧闭的国门时,有识之士认为应向西方人学习现代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尽管这种出发点是报仇雪恨的“制夷”,在某些国人看来过于委屈,但这却是思想意识的一次解放,它至少让国人睁眼看世界,看到了因自身落后惨败的甲午中日海战,泱泱大国输在历来向自己学习的弹丸小国手下,使国人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仅仅有先进的技术是不足以拯救国家的,要富国强兵还必须从制度上变革。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国人再次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应当从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民族精神上变革。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反省的过程中,鲁迅挖掘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国民的劣根性;柏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酱缸文化”,它很容易让人变成“酱缸蛆”。二十世纪上半叶翻译文学的兴盛,正是国人大量吸取外来文化有力的例证。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的文学,除了少量的苏联文学翻译外,又迈入了闭关自守的误区,改革开放后的思想大解放,翻译界才又活跃起来。

从二十世纪初到世纪末,不管是作家的创作还是广大读者以及国民的思想意识无不受西方文化强劲的冲击和影响,他们无一不在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鲁迅的《狂人日记》受俄国作家果戈里同名小说的影响,借狂人之口发泄内心的激愤;郭沫若的《女神》形式上受美国自由诗人惠特曼的影响,在思想上受印度诗人泰戈尔泛神论和德国诗人歌德的影响。王蒙五十年代曾说:“我们这一代是吸苏联文学的奶长大的。”就王蒙等人当时的创作来说无不在模仿苏联文学,而王蒙新时期的创作《春之声》、《蝴蝶》等一系列作品受到西方意识流作家作品的影响,这些关系与其说是中国作家在跟进摹仿外国作家的创作方法,不如说外国作家作品为中国作家提供了观察审视社会现实人生的新视角,他们不但为国人创造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而且拓展了国人的视野,启迪了国人的思想。不过,作家也好,读者也罢,他们生存在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土壤,在吸取外来文化精髓时不可能完全西化,因为还有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滋养着他们。他们从中西文化交融中吸取有价值的.养料。

比较文学正是站在理性的高度对各民族文化进行客观的比较,让作家继承借鉴有价值的创作手法及创作风格,让读者去伪存真,吮吸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而各民族在共同吸取前人文化的过程中对生存、生态、环境、发展等方面的认识会逐渐趋于一致,时间一长,作家自然会创作出人类共同关注关心的文学作品,世界文学的大同时代也就不远了。

其次,开展比较文学有利于增进民族间的了解,有利于民族间的团结与合作。在当今经济一体化与世界多格局的国际环境下,各国民间往来、商品贸易、政治外交日趋频繁,互助互利的合作得到不断加强。但是,团结与合作的前提是了解,由于民族、地域环境、政治制度、历史渊源的差异,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质,要交往与合作就必须互相了解对方的特质,进而理解包容他们的这种特质,求同存异。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互相间的隔阂,建立互助互利的关系。日本大和民族,他们在侵华战争中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心灵创伤,但是,我们在不忘耻辱的同时,还应该理性地看到大和民族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他们从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一步一步跃入世界强国之林。因此,我们不要停留在痛恨仇视的民族感情上,应找准契机学习他们的民族精神。文学上,日本平安和江户时期曾大量吸取中国的古典文化,但二十世纪,日本文学已走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前面。日本江户时期的文学――世界上最短的诗歌形式――俳句,与中国的唐诗宋词在创作上的音韵格律意境有惊人的相似。

再次,开展比较文学,可以为文学研究开辟新道路,有利于其他学科如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学科研究的深入。这里比较文学已超过了这门课程本身,而是作为一种方法论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使研究更为深入、成就更为显著。以前,我国是文学与理论研究大多局限在历时性的单线条的承袭与发展关系之中,极少把它放在世界文学及理论的大背景下考察,忽略了各国文学及理论之间的渊源关系,使我国的文学研究难以取得新的成果。我们的文学批评多是感性的直观的,缺乏西方文学批评的逻辑性、思辨性和理论深度。在这方面晚清著名文学理论家王国维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大胆运用了康德、黑格尔的思想,采用比较的方法,把《红楼梦》放在世界文学背景下进行研究,在研究宋元杂剧时自觉与西方戏剧进行比较,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学术著作《人间词话》、《宋元戏剧史》。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更不能只是纵向研究,而应将其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这样,就可以避免孤立的研究,使研究更为深入、客观。

季羡林的资料简介:季老为人处世很有章法,一定要做到真诚容忍

比较文学研究因其研究物件是文学文字或文学现象,这就需要立足于文学现象或事实的文学性,不能脱离语言艺术层面或诗学,把审美现象替代为历史、哲学、宗教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中国比较文学的转向分析

摘要:中国比较文学在它的成长之路上经历了全面向西方学习、对外开放,关注比较文学自身文学性问题,再次回转归向东方的实践探索历程。但回归并不是一种倒退,反而体现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不断成熟与发展的良好趋势。学界在开放与退守、文化研究还是文学研究、向西方看齐还是向东方回转等诸多问题上相互争鸣,各抒己见,共同把握著衡量比较文学“度”的围栏与框架,使得比较文学在平衡中不断发展,走向繁荣。

关键词:比较文学;对外开放;文学性;回归东方

时至今日,比较文学之跨界色彩鲜明,包容范围之深之广有目共睹。在其开放性和国际性不断滋养下的民族交流之树日益繁茂,但学科发展中也存在着学科边界日益泛化,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创新思维固化以及因缺乏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立足点而成为西方理论阐释的注脚等问题,这使得比较文学经历了一次深刻而严重的危机。对此,比较文学走向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国首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导高层论坛”提出了中国学者应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从而形成一种文化自觉的命题。叶舒宪也在其论文《论西方思想的“东方转向”问题》中谈及“比较文学学者研究的兴趣点发生了转移,因而呈现出一种‘自西向东’方向性的改变,‘东方转向’问题从某种意义来说具有其双重颠覆性,它既颠覆著西方沙文主义的知识现状,又质疑其社会科学的基本假设和思维方式,进而引发人们对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的探寻热潮,以及对其文化价值的重估”[1]。由此可见,针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的现状,学界基本上采取从东方文化与文学自身内部寻求未来发展的途径,这种“向内转”的趋势已然成为一种潮流,逆向与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比较文学的“人类学”转向等潮流沟通交流,双向疏通比较文学国际性之河。本文旨在归纳梳理转向时期的重要文献,勾画出一条近些年来比较文学转向路线。

中国比较文学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此时探讨重点还集中在学科建设是否具有合理性、学科的本体论究竟为何、比较文学的名与实等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上。同时,一些民族主义者丢掷“不忘国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等尖锐命题来挑战比较文学界因年幼而暂时的无所适从。中国学派所应对的方式就是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质的同时,吸纳法国影响研究学派和美国平行研究学派的学科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的同时,自创阐发法研究,用西方理论解读中国文学,从而推动中国文学国际化程序。正如曹顺庆所展望的那样:“在构建文化软实力上,他国化也给我们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研究路径。当前,如果要想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对软实力的两翼———‘拿来’和‘送去’的他国化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探讨文化发展与创新的规律,分析既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资源基础,又能提高我们的文化影响力的文化传播规律。”[2]

由此可见,比较文学学者的确具备开放性的眼光,在研究过程之中立足比较文学这一根本特性,可以说没有开放性,比较文学自身难以为继,开放性是比较文学的动力之源。有三位学界权威无疑促进了比较文学未来发展的对外开放性。一是中国比较文学学术带头人乐黛云先生,她提出在当前文化转型时期比较文学研究应当更加关注“新的人文精神”,即以文化传统中“和而不同”思想为基,大力促进世界异质文化相互交流,多元共生。二是王宁教授,他在《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一书中表明:在经济全球化、国际一体化的当下,人文学者应当充分顺承这一浪潮,推动中国文化与文学走向国际化。三是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孟昭毅教授,他在论文中谈及从文化多元主义的思想来分析,人们企图以强调不同族群艺术表达的多样性,来改变民族文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而族群间的文化交流与连线,又以消解民族性的反作用在全球化时代表现得异常强大。因此,新的族群离散与族群融合也形成了一种冲击民族的力量[3]。

他认为,一个民族能够成立的前提是应具有相同的语言文字,独特的文化传统,积淀到一定程度的文化情结以及审美准则。而文化全球化恰恰在极力冲刷这一切,它让人们通过各种交流媒介了解他者文化,效仿他者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字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但是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主流的文化强者的偏好以及审美准则往往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冲击文化弱者的头脑,因而造成其学术心态的失衡,在一味学习中忘记了自己研究的立足点。而这个问题恰恰是值得注意的,因为正是它敲响了比较文学开放性的警钟,学界应该反思对外开放“度”的问题,以及自身研究“质”的问题。在文化交流的程序之中,在强势的“他者”眼中,中国比较文学为欧洲中心主义所轻视,所扭曲,安门立户的阐发法不过被其当做一种注脚而非一门学派来对待。在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程序中,应正视其所存在的问题,一是阐发法既然过度依赖于对文学文字进行生搬硬套的理论分析,因此很容易成为西方先进理论的注脚,同时也局限了学界研究方法的创新。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比较文学研究应当从关注自身的“文学性”转向关注比较文学跨文化的特性,即文化转向。叶舒宪认为,由于比较文学具有跨语言、跨学科的重要特性,所以它能较早地接受来自外界的形形 *** 的理论资讯,领先于一般的学科研究,较早地把握学科探索变异的节奏与趋势[4]。刘贵珍在评论王宁新著《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时介绍了王宁本人对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之间关系的看法。王宁认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并非单纯是对抗性的关系,其间也能达成通力合作。他们认为,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不是对立性的,而能构成一种张力,互相推动双方的发展。也有人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们认为关注“文学性”,关注“经典”的做法有失恰当。因为当某些作品一旦被认为是“经典”,其中的某些杰出表达就具有了“文学性”。

而这种认定不过是特定审美情趣在读者的脑海中固化,它的背后竖立著某种具有统治秩序的意识形态之墙。人们呼吁“回归文学性”,“回归文学性经典”,他们实际上是希望能退回到这面墙体之后保护自己。但是文化研究则恰恰相反,它恰恰质疑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并试图从整体的历史关系中探寻其形成过程。持此观点的研究者必然是站在文化研究的立场上,而不是一个文学人的眼光看待此问题。二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泛化问题值得关注,并且有待改善。比较文学在其文化转向阶段虽然日胜一日,但渐渐脱离开了它的文学本质,从而使比较文学学科模糊泛化,边界不明。比较文学虽然具有包容性的特点,但又不是无所不包,否则就不能作为一个正统学科来界定它的内涵与外延。因此,孟昭毅教授在极为认真地反思比较文学本体论意义之后,提出比较文学学者应当关注对文学文字的细读。他认为,比较文学归根结底还是关于文学的研究,无论它包含的范围有多广,文字研究还是其最终的根基。离开文学的特性来谈比较文学研究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方式,这种现象的出现值得当代学界去反思。此外,还有一些文章也关涉到这一问题,如王志耕提出:“比较文学危机的真正原因是学科边界的泛化,其出路在于找到与文化研究分而治之的可能性。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其实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都具有明显差别。

文化研究的物件是文化系统中文化诸要素与艺术文字的隶属关系,比较文学则是文化系统中艺术文字的并置结构关系;文化研究致力于破解文化系统中非文学因素与文学的各种隐喻关系,是一种纵向研究;比较文学致力于破解文化系统中不同文学因素之间的各种转喻关系,是一种横向研究。基于此,比较文学应当放弃跨科际研究的属性,通过退守的形式维护其学科的完整性。”[5]这篇文章更为系统地分析了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在物件、范围、研究重点等方面的差异性,比较文学应当更加关注对文学要素的研究。笔者认为如此的倡导自然有其合理的因素,但“退守”是否就真正把握了比较文学的脉搏?无论是走出去也好,退回来也罢,比较文学自身的特性决定着它发展变化的轨迹,学界需要认真体会它的“度”到底在哪里。因为比较文学在中国属于新兴学科,它还像个未发育成熟的孩子,自身的特征并未充分表现出来。

至于退守到何种程度,学界见仁见智。但较为权威的观点认为,回归后的“文学性”有了某种升级的意味,它不仅涵盖历史与传统,而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富有人文关怀。不仅注重文字中呈现的“个体”的生存境遇,更加关注其“人类学”走向。叶舒宪在《“世界文学”与“文学人类学”》中表示,原来人们关注“文学性是什么?”,现在则思考“族群的种类与各自的文学性”,还有“到底哪一种文学性具有普适性?欧洲中心主义标榜的文学标准是否能一直延续下去?”答案不言自明,因为欧洲中心论已经阻碍了比较文学健康平衡的发展,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内部的多样性构成,理所当然成为未来研究关注的焦点。这不仅仅为中国学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还成为国外研究者转换新视角的巨大宝库。

于连的《对比较的重新思考》中谈及不应将“远东”视为一种欧洲理性的神话式反面,要研究这样的反面还要关注自身内部。这与叶舒宪提到的比较文学研究东方转向不谋而合。可见比较文学的转向趋势已经为中外学者所觉察。其实,当人们去关注比较文学“文学性”这一要素时,自然而然的会界定出“文学性”的范围。它的根基是文字,但是不止文字研究那样简单。它研究文学内部要素的问题,也关注文学研究的安身立命,发展趋势,独立地位等重大课题。简单讲就是比较文学是研究自身存在以及其存在的合理性问题。而关注“文学性”问题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东方转向的问题”。叶舒宪认为,西方世界虽然依靠强大的科技力量走上了繁荣之路,但是工业革命的成功却扭曲、异化了现代西方人的灵魂,很多人都经历了重大的精神危机,但是他们却不能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来治疗,因此,东方文化便成为他们所能找到的最好的解毒剂。20世纪西方哲学也同样在质疑自身传统的形而上学观。他们主张承继并发扬舒本华、尼采的悲剧意识,进而探寻东方智慧的神秘乐园,在伊甸之中寻找精神慰藉,开掘苦难之源。

这可以看做是比较文学实现其“东方转向”的外在条件。此外,叶舒宪在《再论20世纪西方思想“东方转向”》中,分别从哲学、经济学、生态伦理学、心理学、女性主义等方面论证了东方转向与中国密不可分。上述几种思潮已为中国学者广泛借鉴并加以运用,几乎研究任何一个稍有名气的文人学者,抑或诗人理论家,都要从这几种思潮择取一二加以分析,成为注脚解读的典型现象。但是这些典型的西方思想在经历了历史的冲蚀之后,也开始转向东方,关注东方,因为东方的特质是如此的明显,蔓延范围是如此的深广,存在数量是如此的巨大,它不可能因为距离的遥远而被永远忽视。比较文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它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全面学习西方、对外开放———回归文学性———再次回转归向东方的历程,这种回归并不意味着是一种形式上的倒退,反而体现出它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学界在开放与退守,文化研究还是文学研究,向西方看齐还是向东方回转等问题上相互争鸣,各抒己见,共同把握著衡量比较文学“度”的围栏与框架,使得比较文学在平衡中不断发展,走向繁荣。

这条回辙型的流动轨迹,体现出中国比较学界在学科体系中,在如此曲折的探索中不断地自我完善与自我更新,它仿佛一条长河一样沟通南北,跨越东西,将比较文学流动成一种国际性的学科。在交流之中不断重视自身的特性,不断丰富发展,精益求精。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广大学者能够真正做到求同存异,海纳百川,探索钻研,共同促进比较文学之大兴盛、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舒宪.论西方思想的东方转向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2***.

[2]曹顺庆.“他国化”:构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有效方式[J].当代文坛,2014***1***.

[3]孟昭毅.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2012***4***.

[4]叶舒宪.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后文学时代”的文学研究展望[J].新东方,1995***2***.

[5]王志耕.比较文学:在退守中得到生机[J].中国比较文学,2006***1***.

范文二: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构建思路

[摘要]自比较文学这门课程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专业开设以来,由于比较文学这一学科自身及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特点,比较文学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在建构主义理念下,立足于教学物件的实际特点,以蒙古文学为基点,不断增强学生民族文学认同感和责任感,努力培养比较研究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营造开放的课堂,是今后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教学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建构主义;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教学

从1978年华东师范大学施蛰存教授开设比较文学讲座开始,比较文学在中国开始复兴。全国许多高等院校陆续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进而设立了比较文学系。内蒙古民族大学于2010年将比较文学作为专业选修课***24学时***,面向蒙汉双语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并在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40学时***。从比较文学教学实践来看,以往比较文学课程都是在中文系或外语系开设,其物件大都是汉族学生。比较文学能够走进少数民族学生课堂,让少数民族同学了解比较文学,进而培养文学比较意识方面奠定了初步基础。这对于比较文学的全面发展和演进来说也是一件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事情。比较文学教学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同时,在蒙汉双语专业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比较文学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有些问题是全国所有开设比较文学专业的高校所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有些则是蒙汉双语专业所独有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丞须教育工作者反省并着力解决。

一、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原因

比较文学教学一直是众学科教学的难点之一,从比较文学课程的开设及实践效果来看,大多数中文系的学生都觉得“有点难”、“没什么兴趣”,对于蒙汉双语专业的蒙古族学生来讲,这样的情况更为普遍而深刻。从学理层面讲,比较文学属于新兴学科又是“舶来品”,中国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尚处于建设阶段。比较文学始于欧洲,法国学派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滥觞。在法国比较文学理论产生之初,研究的是两国或两国以上文学的相互影响关系;美国学派作为法国学派的对立面,将没有“事实联络”和“相互影响”的文学关系研究方法———平行研究引入比较文学领域,从而大大发展并更新了比较文学的观念,开拓了比较文学的领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比较文学努力克服“欧洲—西方中心主义”的局限,虚心地向先行者学习。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摸索著适合自己的比较文学道路,从而努力构建“中国学派”。然而无论是从比较文学的理论建设还是从高校的比较文学教学实践来讲,我们所运用的理论和方法都是欧洲的、西方的。所以作为这一新兴学科的产物———比较文学课程,对于授课教师及学生来讲,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都需要一个积累经验,总结教训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讲,或许更加漫长,更为艰辛。从比较文学学科性质来讲,比较文学的跨界性、开放性和巨集观性、抽象性等特点,导致这一门课程教学中的难度加大。“比较文学的研究物件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1]14。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者可以着力从某一角度,即从某一种或两种跨界角度去研究文学关系。

对于本科生来讲,在有限的课时中,要求他们全面了解比较文学的跨界性特点,无论是抽象的理论学习,还是初步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都很难达成;比较文学研究比以往的文学研究更具开放性和自由性。它比传统的文学研究更具有广泛的内容。这样的特点导致学生学习难度的加大。从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实际特点来看,比较文学教学难度要更高一筹。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专业的生源,大多来自农村牧区。他们一直接受母语教学,来到大学之后则改为汉语授课。蒙古族学生接受汉语授课,并且所学内容大致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相同,加之比较文学课程本身所存在的难度。因此,对于蒙汉双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谓是难上加难。另外从课程设定上来讲,许多高校在大学一二年级大都安排了公共必修课,而专业必修课则一般都安排在三四年级。由于比较文学课程对各门课程内容都有所涵盖,因此常常安排在三四年级的学习阶段。这样的安排应该是合理的,但由于三四年级是学生着手考研、实习和找工作的阶段,好多学生已经无暇顾及这门课程的学习;另外,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课程开设时间较晚,所以对于授课教师来讲,所积累的教学经验较少,可借鉴的案例不多;适合蒙汉双语专业的比较文学教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编写出版。

二、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即充实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导致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就有所不同。因此,建构主义十分关注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新的知识。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对学习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许多新的观点。因此蒙汉双语专业的比较文学教学,可以基于建构主义理念,结合被施教者原有知识经验的特殊性,可以大胆地构拟出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设想。任何理念最终只能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有了科学合理的理念,更应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彰显民族文学特色,营造开放课堂。唯有如此,建构主义理念下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才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基于蒙汉双语学生实际特点,建立民族特色比较文学教学模式。“跨民族比较的根本意义在于跨文化”[1]12,“民族”才是文化的表现,不论是文化还是文学,各民族之间的差别才是极其鲜明的。因此“一个多民族国家之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应该顺理成章地划入比较文学的范围之内”[1]12。蒙古族与其他民族文学关系的比较研究是我国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领域,蒙古族学生责无旁贷。因此,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蒙古族比较文学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蒙汉双语专业的学生,虽说汉语水平及汉文学素养不及中文系的学生,然而他们却有着自身独特优势,即蒙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掌握。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这是比较文学教学的有利先天条件。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思考蒙古文学、文化同其他民族文学、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不断强化学生民族文学认同感和责任感,鼓励他们学好民族文学的同时,努力具备多元文化知识储备,为比较文学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蒙汉双语专业的比较文学教学,首先要基于学生特点,善于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蒙、汉文学方面的优势。在巨集观上让学生了解比较文学概念,掌握比较文学基本常识的同时,还让学生以蒙古族文学为中心,比较蒙古族文学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蒙古族有着丰富而灿烂的民族文化和文学传统,因此,在比较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建构主义的理念,在学生原有的蒙古族文化和文学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通过将蒙古族文学同其他民族文学的比较中,构建新的比较文学知识经验,从而建立富有民族特色的比较文学教学模式。教师优化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打造开放课堂。比较文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因此比较文学教学,对授课教师来讲,是一项综合能力的挑战,他们需要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同时又需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工作。主讲教师搭建课程教学网路辅导站或微信教学群,有效利用该平台,上传为课堂改革教学制作的特色电子教案、微课视讯及习题、讨论题等,与学生进行互动,为学生经常性学习创造便利条件。理论联络实际,多以实际案例代替理论讲解。在课堂上教师将有限的课时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为学生勾勒出该课程总体脉络的同时,又要突出重点,将比较文学基本原理的讲解同具体典范的案例相结合,改进传统教学方法,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继而营造开放课堂。如,讲到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时,我们可以以学生熟知的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和哈斯宝作为例子,谈他们对汉文化的吸收、借鉴以及创作情况。其重点在于将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依据现有的知识储备,来印证作家是如何对汉文学、汉文化吸收借鉴的。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会开动脑筋主动思考,进一步强化所学内容。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提供点拨和提醒,及时纠正学生错误观点,有效控制课堂节奏,进而营造开放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对比较文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具备初步的比较文学意识。布置小论文或提炼小提纲。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分组讨论之后,以一篇小论文或提纲的形式将自己的观点或结论进行总结提交。这将是学生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有效途径。通过准备作业,学生可以主动查询资料,进一步充实知识体系,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激发学术研究兴趣。例如,可以选取当今比较热门的话题作为探讨的切入点。如,《狼图腾》电影的热映,再次引起了各界对“狼是否是蒙古民族图腾”的话题。教师可以围绕这一话题,设定与比较文学相关的问题,如《狼图腾》文学作品与同名电影之间的联络与区别,以及其他民族的图腾是什么,各民族图腾的特点及图腾之间的联络与区别。最后要求学生以论文的形式,将所讨论话题进行总结提交。这样教师以实际生动的话题引入教学讨论中,再结合教材上的经典案例进行补充讲解。结合教学经验,组织编写蒙古比较文学教材。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蒙汉双语专业虽已开设比较文学必修课,甚至一些高校蒙古语言文学专业也已设立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授予点,但至今还没有《蒙古比较文学》一类的教材出版。纵观国内比较文学教材,其主体内容庞杂,抽象理论知识偏多,实际案例分析相对较少,学生极难消化和吸收。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都是针对中文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所编写的,因此对于蒙汉双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理解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与内蒙古地区讲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的蒙汉双语专业或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的一线骨干教师通力合作,编写一本面向蒙汉双语专业的比较文学教材,促进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势在必行。总之,在民族院校蒙汉双语专业比较文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各民族文化历史的多样性的同时,在建构主义的理念下营造开放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蒙古文学为基点,在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中,比较研究蒙古文学同其他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比较文学在民族地区高校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中国电源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目前已经停刊了。

中国电源学会承办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会,特别是两年一届的大型学术年会已经成功的举办了20届,历届会议规模达到600多人,。年会的召开汇聚了境内外和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总结、交流电源技术各个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 、新成果;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电源科技水平的提高。自2013年中国电源学会发起召开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国际会议(PEAC),是在中国召开的首个电源领域国际性会议,首届会议征集了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455篇论文,参会人数达到478人。中国电源学会从1995年开始举办中国国际电源展览会,已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等地举办了20届。展会的召开不但地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而且促进了境内外和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1999年国家科技部授予中国电源学会国际科技展览会主办单位资格。

中国电源学会出版的刊物有:《电源学报》、《电源资讯》等;同时每年编辑出版《中国电源行业年鉴》、系列丛书和技术手册以及各种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暨南大学有在职博士,这是肯定的!暨南大学在职博士报考条件为: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应届硕士毕业人员,再或者是同等学力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并且要有2名与所报专业相近的教授推荐。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如果在国外获得的学位则需要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应届硕士毕业人员。须要是国家统招全日制硕士生,且最迟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否则不予入学注册。同等学力人员:需要满足以下的条件,才可以申请在职博士报考。已经获得学士学位后连续工作满5年的人员,修读过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已经在一些核心报刊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3篇(需要是第一作者)或已第一作者出版社的学术专著,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聘任证书。

你好:有的。请你登陆暨南大学的研招网,认真查阅在职博士的专业招生目录,便可一目了然。

暨南大学有在职博士。

暨南大学,简称暨大,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央部属高校、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被誉为“中国第一侨校”。学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 、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国侨办、广东省三方签约重点共建大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交通等大学,1958年在广州重建,实行董事会制度。

截至2018年5月,学校设有37个学院和研究生院,62个系,十余个直属研究院(所),91个本科专业。1958年,在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大力扶持下,暨南大学得以重建。陶铸担任了重建后的第一任校长。1966年,"文革"开始,暨南大学停止招生,但学校里还有1000多人。1970年1月,林彪想把第一军医大学搬到广州,取代暨南大学,就口头上称国务院同意将"房子已经空起来"的暨南大学转交给军方。

2月,口头通知暨南大学革委会,宣布撤销暨南大学,并在2月12日确定了搬迁计划。5天后,《关于撤销暨南大学的请示报告》才被起草。到3月5日,广东省革委会才正式下发撤销暨南大学的通知。1978年4月1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恢复暨南大学、华侨大学有关问题的请示》。10月,暨南大学再度复办。

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11工程)。2007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被评为优秀。2011年4月16日,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三方签订了部部省共建暨大协议;2011年7月6日,研究生院挂牌成立;番禺大学城新校区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获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2年5月19日,番禺新校区正式奠基。

专著 《争衡·失衡·制衡:转型社会与媒介表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8月论文 《转型中国多元利益主体的媒介表达》发表于 《南京社会科学》 2013年6月论文 《口述历史的不同形态与发展目标》发表于《人民日报》理论版 2013年6月29日论文 《论转型时期的网络媒介表达自由》发表于《新闻知识》 2013年6月论文 《论转型期多元利益主体的媒介表达:以重庆卫视改版为例》发表于 《新闻春秋》(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报) 2013年5月论文 《教学的超越与回归:新闻教育别论》发表于《新闻知识》 2013年1月论文 《论新闻学的学科定位于新闻史的意义——从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分合谈起》发表于《新闻知识》 2011年10月论文 《跨越新闻史教研的三重门——谈中国新闻史教研的发展路径》发表于《国际新闻界》 2008年4月访谈 《我信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甘惜分》发表于《新闻爱好者》 2014年1月访谈 《以中国为问题,以中国为方法——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彬》发表于《新闻爱好者》 2014年5月l 目前已在国内公开发表各类学术文章五十余篇;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新闻爱好者》主持学术专栏一项。

中国社会科学报周力

中国首份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2009-07-01 新华网北京7月1日电(记者刘奕湛)中国首份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1日正式创刊。同日,以《中国道路:全球视野与历史维度》为第一版主要内容的《中国社会科学报》60版创刊号在全国正式发行。 据介绍,每周二、四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报纸将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厚的学术积淀,积极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趋势,展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丰富内涵和研究成果。提倡学术争鸣,鼓励理论、观点和方法的创新,推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创办《中国社会科学报》,是时代的需求,是学术发展的必然,是全国新闻出版界的一件大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说,要把《中国社会科学报》努力办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推进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阵地,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不断扩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出席了《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揭牌仪式,并为报纸揭牌。 据悉,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学术报刊编辑出版机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