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sci论文文献引用技巧

发布时间:2024-07-04 13:17:51

sci论文文献引用技巧

参考文献可以在百度学术中找到。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1.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8.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三、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四、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求采纳为满意回答。参考文献加标注一般是在引用文字的末尾点击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选择尾注就可以了,参考文献应该属于尾注,在菜单里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脚注是在文章的某一页下面的注解,而尾注就是在文章最后了,打开后就可以选编码,即角码。可以自己设定类型、格式。双击编码就可以在文章和参考文献间转换。在英文输入法状态下输入[1],选中[1].按ctrl+shift++号键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参考文献格式:作者.题名[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发布年份.李琳.住院烧伤患者综合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9.其他的: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沈平,彭湘粤,黎晓静,等.临床路径应用于婴幼儿呼吸道异物手术后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30-932.作者.书名[M]. 版次.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胡雁.护理研究[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8.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丁文祥.数字革命与国际竞争[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作者.题名[EB/OL].网址,发表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患者安全的10个事实 [EB/OL].其他: [R]、[P]、[A]、[C]、[Z]等。

参考文献,就是你在研究时所参考到的相关文献信息,让你的理论有依据,更有说服力或者支撑在研究结束时,论文撰写过程中,将参考到的文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标题、作者、期刊、页码、发表时间等等信息尽可能详细的列在论文末尾就好了注明论文哪些内容参考了相关文献,就将文献上标在该内容右上角即可如果你借鉴了相关文献的内容或者方法或者理论,却没有列出该文献,可能会被质疑抄袭哦学术界的伦理感和原创性很敏感,要珍惜羽毛哦希望能解答你的疑问,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关注答主解决哦

英文论文文献引用技巧

如果有官方的书名翻译,就用英语书名,没有就用拼音或者中文,不用附上中文原文。文章中:..........引用........(作者,出版年)ps作者用斜体reference[1]姓,名,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ps英文参考文献放前面,中文参考文献放在后面,分别按字母和拼音升序排序例如[5]wuct,[c]//.[3]马克思.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札记[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05.

直接引用。在正文中直接引用时,应给出作者、年份,并用带括号的数字标出页码。若有任何资料省略,使用英文时,应用3个省略号在句中标出,中文用6个;若两句间的资料省略,英文应用4个省略号标出,中文用6个。若要在直接引用插入自己的解释,应使用方括号。间接引用。英文引用时,在圆括号内使用两名作者的姓氏,并使用“&”来连接,在正文中,使用“and”连接两名作者。中文引用时,在圆括号内使用两名作者的姓名,并用顿号来连接。英文第一次引用参考资料时,列出所有的作者的姓氏,除最后一名作者之前在正文中使用逗号加“and”、在圆括号内使用逗号连接外,之前的其他作者之间使用逗号。之后引用时,英文用第一个作者的姓随之。中文第一次引用参考资料时,列出所有作者的姓名,除最后两名作者之间用“和”连接外,之前的其他作者之间使用顿号”。之后引用时,用第一名作者加等字。

sci论文技巧

一、认真核对电子版的稿件首先在投稿前,一定要认真的核对电子版的稿件,并且要思路清晰、概念清楚。另外,不可以在文章中出现太多的空格,因为空格会增加版面费的,许多作者都交过这样的冤枉钱。二、根据投稿杂志格式修改文章格式SCI论文发表的时候,可以根据投稿杂志的格式对文章格式进行修改,这样审核的编辑会觉得你很用心,可能会比较投机,录取率比较高。发表sci论文省钱技巧三、科学内容和资料数据必须准确无误关于科学内容和资料数据一定要正确,你可以找一些专业人士,对文章进行处理,提高成功率。四、英文翻译不好者尽量不用在线翻译感觉英文翻译做的不好的投稿人尽量不要用在线翻译,你可以告诉编辑,申请让他们编辑帮助翻译。一般杂志社都会有专业的英文编辑。

以下是发表sci论文的方法:

1、找到一个可发表的想法。由于SCI期刊是国际上较高水平的期刊,想在这些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首先得有一个好的想法。而好的想法首先来源于对某个领域的了解,针对某个问题目前尚未有成熟的解决方案,而你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就可能成为一个可发表的想法。既要有创新性的想法,不能是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

2、设计实验证实你的想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了可发表的想法后,你还需要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而且你实验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可靠。

3、总结实验结果,把你的想法和实验结果整理成论文。光有好的想法和完美的实验还不够,你还需要把您的想法和实验通过论文的形式写出来,别人才能知道您的想法和实验。而SCI论文写作是需要很高技巧性的事情。和八股文一样,在漫长的发展后,SCI论文包括哪些部分,各个部分应该怎么写都形成了完整的套路。

4、选择合适的期刊,并投稿。SCI期刊数量众多,根据自己文章的水平选择一个合适的SCI期刊有时候对文章的命运能起决定性作用。或者说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而选择期刊的时候主要看期刊的收稿范围和影响因子,其中难易程度主要通过影响因子判断。

5、期刊审稿与发表。SCI期刊收到您的稿件后会将您的稿件送给同行评审,期刊编辑会根据外审专家的意见来决定您的文章是否发表、修改或者拒稿。一次审稿的过程往往需要3个月时间,大部分时候您的稿件往往会被要求修改1-2次,因此发表一篇SCI论文的审稿过程往往需要半年以上时间。真是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要点:1、写出3~4层的纲要反复修改多次;2、从Introduction开写,回顾已有的工作;3、要声明文章结构,不要直接进入细节;4、声明工作的动机和基本原理,提出潜在的问题,自己进行回答;5、讲明自己工作与前人的不同,说明自己的贡献及其实际应用前景;6、最后写Summary和Abstract,反复斟酌后确定标题。

一、选题阶段:在问题意识下框定研究领域确定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第一步,对学位论文有决定性的意义,“题好文一半”,选择了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就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是学位攻读者独立研究的开始,是个体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颇具挑战性。1.要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找到一个好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要有强烈“问题意识”,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问题。 牛顿和瓦特的例子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牛顿从树上掉下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成为 17 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而瓦特则从水烧开后水壶盖跳动这样一个人们熟视无睹现象中受启发,进而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大变革。研究始于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 虽然确定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对于所有学科的学位攻读者同样重要,但对于攻读人文社科学位者而言,问题意识更为重要。因为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客观,学术前沿比较清晰,并且研究的是一种确定性事实,以规律的形式出现,因此研究的问题相对比较明确。而人文社会科学探究的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作为人有目的行为的产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偶然的事实,探索必然的规律,其研究对象相对复杂,涉及的因素众多,且交织在一起,往往还涉及价值问题。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更具有隐秘性,更要有强烈的问题前设,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发现社会事实背后的因素。2. 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学位论文的灵魂,是评价学位论文质量与水平的主要标准。 “创新”指的是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发展做出原创性的贡献,可表现在探索了未知的新领域、文献资料的新发现、观察问题的新视角、新概念术语的产生、研究方法的新探索、学科知识的新融合,理论观点的新突破等。在选题阶段,对于自己将要主攻的研究问题能够达到怎样的创新目标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 换言之,要对自己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以及可能达到的研究结果有一个比较理性的、明智的判断。 要不断地反问自己:与其他研究者相比,我有什么样的优势,可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从而形成创新点?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高校业务管理部门工作的一线管理者,我的实践经验可能是个优势,但理论功底不够深厚,要在理论创新上做出成绩相对困难。 那么,选题从实践出发就比较切合自己的实际。如果选择自己从事过的工作,学位论文写作就会轻松一些。原因是: ① 对这些领域比较熟悉,背景知识了解较多; ② 对操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感性认识,尤其对其中的矛盾有较深的体会; ③ 以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能比较便利地获得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可能在资料积累上有所创新,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这样,在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中去寻找问题就比较恰当。3. 关注研究意义在选题时要关注研究意义,如果选题没有多大意义,花再多的精力,研究得再好,也没有多少价值。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体现为理论上的突破,表现为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或对于学科内某一理论问题具有补充、整合或派生意义,为人类的知识积累添砖加瓦。实践意义指的是能否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帮助,为经济建设与社会繁荣发挥积极的作用。 研究意义集中体现在回答这样的问题上: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我对自己的工作经历进行了反复扫描,最后落实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上。因为,作为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重大而深远。 同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又是一个饱受争议、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焦点事件,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就很有意义。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并关注研究意义,带着这样的前设去有意识地寻找问题,实质上体现了做学位论文时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兴趣、能力、可行性等。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我大致框定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研究”,但到底研究本科评估中的什么问题,还是朦朦胧胧的,不是很明确。二、综合考试阶段:逐步聚焦研究问题综合考试阶段是研究问题的逐步聚焦过程,可分为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挖掘问题等步骤。1. 通过文献综述寻找问题问题就是理论疑难和实际矛盾,因此,寻找问题的途径无非二条:实践途径或理论途径。无论是理论途径还是实践途径,进行文献综述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文献综述就是围绕着研究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梳理出这个研究专题的学术发展,用概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学术谱系图”。同时,要对所涉及的问题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和鉴别,发现现有的研究尚未涉及的领域,或者他人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做文献综述最能从学术内在机理上体现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这是一个边梳理、边学习、边思考的过程,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程,要大量阅读资料,反复研读重要文献,透彻理解前人的研究思路和独创性结论,并琢磨前人的研究策略,思考自己研究问题该从哪些切入点开展。完成了文献综述的写作,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问题、创新点、研究意义等都会逐渐清晰起来。为了完成综合考试必备的文献综述,我对二十几年来我国评估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研究议题、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概括与分析。 结果发现,从研究议题而言,评估制度、评估技术研究是热点,而多学科视野下的研究比较缺乏。 从研究层次而言,宏观研究较多,中观与微观的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而言,思辨性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而既有特定的理论视角,又有实证研究支撑的专题研究还相当缺乏。为此,我认为从社会学视角聚焦在大学这个中观层次上,这个研究视角在现有的评估研究中尚属空白。 我的导师有社会学背景,我自己曾任地方院校评建办副主任,具备研究该问题理论与实践的有利条件,从这个角度开展研究具有可行性。社会现实是问题的源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是找准问题的关键环节。 我收集社会各界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反响材料,包括网上言论、报纸、访谈录、“两会”提案等,对这些具有强烈感性色彩的言论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被评院校以“全民大动员”方式形成的评估运动,采取的一些错误应对策略是评估工作遭到诟病的焦点所在。至于为什么被评院校会比较普遍地采用这种应对方式,仅从评估技术角度恐怕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但评估方法应该是引发这种现象的内在根源。因此,我对世界评估发展的历史、评估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文献综述,尤其分析评估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测量 → 描述 → 判断 → 建构四个评估时代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试图为评估在现实中的疑难找到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世界评估发展史上找到坐标定位。这样,通过做文献综述,分析理论疑难和实践困境,所要研究的问题有“呼之欲出”之感。2. 从社会现象中发现和聚焦问题从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关键在于抓住核心问题,此外,还要剥离次要因素,限定范围,将问题聚焦并简化,并且用十分简练的学术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是一个从表象问题向实质问题的转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过程,更是一个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过程,需要多视角下的灵感迸发。完成文献综述后,待研究的问题时刻萦绕在心头。这期间,我与导师不断地沟通,也和相关人员,包括老师、同学、涉及这个问题域的人员进行多方交流。 或者说只要能逮到人,对方有可能听我讲,我就不断地叙说,把自己的大概研究思路讲给他(她),看对方的反应,之后再将反馈意见详细地记录下来。感谢北京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 被我缠住的人对我这样的行为都非常理解,且乐于奉献自己的观点。这些交流者开阔的视野、充足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研究经验、深刻的见解是巨大的财富!多方反馈的观点给了我莫大的启迪,也斧正了自己的前设。 经历了“头脑风暴”的洗礼,一个概念——组织化动员蓦然出现了! 这个概念很好地概括了大学在评估时的组织行为,正是这种组织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3. 在理论视角下挖掘和细化问题在实践基础上抽象出“组织化动员”概念后,还需要在理论视角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细化。经过深入思考,我提出了这种奇特社会现象的三点悖论: ① 与大学组织特性形成鲜明比照。大学被称为“松散的结合系统”、“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但评估期间大学变成了军队,具有统一的意志和强大的“战争力”。 ② 它与我国社会发展趋势不一致。 “运动”是“总体性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但改革开放后,社会动员逐渐淡出中国,以法治为基础的治理渐成常态。 但在评估期间,高校处于非常态,运动范式再现。 ③ 它在世界各国大学评估实践中几乎没有同例。 外部介入大学评估是世界通例,但国外大学未出现这种应急性应对外部评估的现象。针对这三个悖论,我集中研究大学“组织化动员”的产生机理,即“为什么要组织化动员”? “如何进行组织化动员”?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三个子问题: ① 为什么我国大学在评估时会出现“组织化动员”? 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有怎样的结构性条件? 其动因又是什么? ② 大学内部“组织化动员”如何实施?其动员方式、阶段和特点分别是什么?③ “原子化”的个体为什么会被动员起来?他们对“组织化动员”的反应如何?有哪些矛盾与冲突?“组织化动员” 式的评估对被评大学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当确定用“组织化动员”作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的主线时,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才真正地确定下来。无论在答辩时还是课题申报预审时,不同的专家比较一致的反馈意见是:研究的问题意识很强,研究视角新颖,选题很有意义,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组织化动员”的概念。三、开题阶段:综合设计研究问题到了开题阶段,就要对学位论文选题做好研究设计,包括确定相关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对选择理论、确定研究对象和琢磨研究距离体会最深。1. 选择理论学位论文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没有理论的论文是没有深度的,称不上是博士学位论文。 但是,因为我的研究问题源于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是综合性的,非学科性的,这就决定了要选择一个针对性的理论难度较大。 另外,我的问题又源自本土的社会现象,要特别警惕西方理论的适用性。 最后,我选择以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原因在于: ① 它的理论核心,即结构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对我的研究问题有较好的解释力。 ② 这是一个综合性理论,融合了社会结构制约性和主体行动能动性两个方面,包容性较大。 ③ 这是一个形式模型,所以才具有超越不同社会结构形态,对研究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换言之,这个西方的理论用来解释中国的本土问题还是适用的。2. 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最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度解剖,就能形成对这类现象较为深入、详细和全面的认识,起到“一叶知秋”的作用。对于本科评估“组织化动员”而言,地方院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组织化动员”表现出最强烈的动机和最发达的形态。 而我作为一名地方院校组织评估工作的主要成员,具备“解剖麻雀”的便利条件。而且,本研究侧重在“组织化动员”的过程剖析,而这个过程通常是隐匿在文本之后的,了解其“幕后”的情况变得非常重要。 这个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的确定,使我这样背景的研究者具备了绝对的优势,研究条件十分有利。3. 琢磨研究距离经验基础上的学理研究,要与经验事实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直接决定了观察的角度,观察的距离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会不一样。理想的距离应是既能看到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能抓住其中的细微之处。 距离太远,难以产生感性认识,抓不住深藏其中的“微妙”,深度不够;距离太近,就会深陷其中,跳不出来,宽度不足。对我来讲,用自己工作的院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会比较敏感,说什么、怎么说才能真正发挥“内里的局外人”作用,既抓住关键问题所在,又不损害组织利益,这是我在研究设计中反复琢磨的一个重要问题。将研究聚焦在“组织化动员”过程而非应对评估的具体措施与策略上,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观察距离。 既可以一个“内部人”深入其中,感受组织内部人员的情感和态度,理清该事件内部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组织化动员”的实质问题;又以一个“局外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不陷入到具体的琐事之中,不遮盖问题,以理性的态度进行客观分析。开题阶段要对学位论文选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这是开展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经过的过程。这个阶段问题考虑得越详细、越深入,后续的研究就会越明确,可避免在研究中走弯路。四、论文写作阶段:对研究问题削枝强干论文写作是按照研究设计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将研究设计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和细化,并削减旁枝问题。1. 深入与细化核心问题我觉得自己的研究思路很清晰,论文写作只要按照研究设计进一步细化即可。 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宏大、因素众多,关系复杂,正如评论家所言,吉登斯的理论是“综合了各种理论要素的‘煎饼’,内部充满了矛盾和张力,吉登斯像‘狐狸’一样,像‘蜜蜂’一样,在理论之间飞来飞去,要理解他的理论就像‘试图去抓住一根水银柱’”。 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该理论缺乏中观层次的分析框架。 这样,上层的理论和下层的材料就无法串在一起,研究从理论出发的路径走不通。这样,我只能在核心研究内容上寻找突破路径,希望能借鉴到其他研究者的分析要素。然而,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西方社会运动多是“自下而上”自发集聚而产生,找不到类似“组织化动员”的模式。 而且,西方对运动研究的理论视角虽然多样,但每一种理论视角关注运动发生和发展的不同方面,在理论议题、研究兴趣和基本假设等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很难借鉴。而我国虽是一个运动频发的国家,相关的研究议题也很多,但理论视角却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史学研究,重在对史料的挖掘和整理。 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对各种具体运动发展脉络的描述和分析,对运动性质与特征的归纳,对运动结果的探讨和利弊得失的评价等。 这些研究对“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的借鉴意义不大,但对“怎样进行组织化动员”有一些启发作用。 因此,要想将论文研究进行下去,首先要构建出一个“组织化动员”模型,分析影响“组织化动员”的核心要素,可这样的要求显然超出了我的能力。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牵涉到我国转型期社会变革的宏大背景,相关因素自然非常多。我像一只无头苍蝇在相关问题中打转,始终理不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直到我读了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论文《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 30 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学分析》之后才豁然开朗。我欣喜若狂,即刻用了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作为分析框架,将评估运动转换为:带有“总体性社会”遗传基因,在技术治理方式下的一种“运动式治理”。解决了分析框架,以后的工作就变得相对简单。在此之前,我将自己头脑里的一些想法都记录下来了,虽然是一个个的碎片,没有章法,却是思考后的粗加工材料。 现在,理清主线后,选择一种合适的论述角度,将这些材料串起来,论文内容很快就充实起来。2. 删除旁枝问题“组织化动员”式的评估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这是人们情不自禁发出的疑问。 无论是课题申报还是交流时,人们都希望我用理性、系统的学术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开题时,我确实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效果作为研究内容之一,并且在此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案例院校动员起来做了什么? 怎么做的? 评估结束后,哪些保留了,哪些消失了? “组织化动员”的评估对案例院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根据 CIPP 评估模型要素(情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作为分析框架,深入挖掘案例并以丰富的材料作为支撑,有效地回答了大多数人的疑问。预答辩时,导师们认为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幅过长( 30 万字),结构有些松散。 我就将与核心研究内容关联不是很紧密的内容删除,删减了 10 万字左右。经过这样的调整,“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的主线变得更加清晰,重点更为突出,结构也紧凑起来。 我对调整后的效果非常满意,但同时还是免不了对删除的这部分内容感到十分可惜,这毕竟是我呕心沥血的结果啊。论文写作时的分析框架十分重要,要紧扣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免被旁枝问题所干扰,研究最好只回答一个问题,削枝强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五、答辩阶段:再次推敲学位论文的题目完成学位论文后,在论文答辩前后可对题目进行再次推敲,这个时候是“点题”,即用文字对论文主题给予概括。 点题时要注意标题文字的规范、准确、新颖,要仔细琢磨论文标题是否恰当;词语是否确切、科学、规范、没有异议;是否简单明了;能否真正概括出学位论文的核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出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是否新颖醒目;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意愿等。我的学位论文标题曾经考虑用《“无政府组织”的“组织化动员”:大学本科评估实证研究》,这个标题对比强烈,比较醒目。但不少人对“无政府组织”提出了异议,认为提法不够规范,大学组织的特性准确的表达应为“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如果全文写上,标题又不够简洁,最后我放弃了这个题目。 后来,我将项目定为《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在预答辩时,有老师提出,并非所有大学在评估时都“组织化动员”,北京大学就没有采取这种方式。 经反复斟酌后,最后我将标题改为《地方高校本科评估中的组织化动员》。总之,学位论文研究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从选题阶段的研究方向框定,到综合考试阶段的问题聚焦,再到开题阶段的研究设计,延续到论文写作阶段的削枝强干,直至答辩阶段的标题确定。学位论文贵在围绕问题开展研究,真正体现出研究的价值,并形成创新点。易美云学术是一站式在线学术教育服务平台,主要专注于科研培训服务,包括SSCI论文写作、社科基金申请、matlab编程培训等,协助广大的科研工作者顺利完成学业或者职业从容晋级。

sci投稿技巧

一、选题阶段:在问题意识下框定研究领域确定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第一步,对学位论文有决定性的意义,“题好文一半”,选择了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就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是学位攻读者独立研究的开始,是个体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颇具挑战性。1.要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找到一个好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要有强烈“问题意识”,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问题。 牛顿和瓦特的例子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牛顿从树上掉下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成为 17 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而瓦特则从水烧开后水壶盖跳动这样一个人们熟视无睹现象中受启发,进而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大变革。研究始于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 虽然确定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对于所有学科的学位攻读者同样重要,但对于攻读人文社科学位者而言,问题意识更为重要。因为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客观,学术前沿比较清晰,并且研究的是一种确定性事实,以规律的形式出现,因此研究的问题相对比较明确。而人文社会科学探究的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作为人有目的行为的产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偶然的事实,探索必然的规律,其研究对象相对复杂,涉及的因素众多,且交织在一起,往往还涉及价值问题。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更具有隐秘性,更要有强烈的问题前设,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发现社会事实背后的因素。2. 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学位论文的灵魂,是评价学位论文质量与水平的主要标准。 “创新”指的是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发展做出原创性的贡献,可表现在探索了未知的新领域、文献资料的新发现、观察问题的新视角、新概念术语的产生、研究方法的新探索、学科知识的新融合,理论观点的新突破等。在选题阶段,对于自己将要主攻的研究问题能够达到怎样的创新目标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 换言之,要对自己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以及可能达到的研究结果有一个比较理性的、明智的判断。 要不断地反问自己:与其他研究者相比,我有什么样的优势,可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从而形成创新点?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高校业务管理部门工作的一线管理者,我的实践经验可能是个优势,但理论功底不够深厚,要在理论创新上做出成绩相对困难。 那么,选题从实践出发就比较切合自己的实际。如果选择自己从事过的工作,学位论文写作就会轻松一些。原因是: ① 对这些领域比较熟悉,背景知识了解较多; ② 对操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感性认识,尤其对其中的矛盾有较深的体会; ③ 以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能比较便利地获得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可能在资料积累上有所创新,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这样,在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中去寻找问题就比较恰当。3. 关注研究意义在选题时要关注研究意义,如果选题没有多大意义,花再多的精力,研究得再好,也没有多少价值。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体现为理论上的突破,表现为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或对于学科内某一理论问题具有补充、整合或派生意义,为人类的知识积累添砖加瓦。实践意义指的是能否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帮助,为经济建设与社会繁荣发挥积极的作用。 研究意义集中体现在回答这样的问题上: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我对自己的工作经历进行了反复扫描,最后落实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上。因为,作为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重大而深远。 同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又是一个饱受争议、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焦点事件,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就很有意义。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并关注研究意义,带着这样的前设去有意识地寻找问题,实质上体现了做学位论文时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兴趣、能力、可行性等。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我大致框定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研究”,但到底研究本科评估中的什么问题,还是朦朦胧胧的,不是很明确。二、综合考试阶段:逐步聚焦研究问题综合考试阶段是研究问题的逐步聚焦过程,可分为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挖掘问题等步骤。1. 通过文献综述寻找问题问题就是理论疑难和实际矛盾,因此,寻找问题的途径无非二条:实践途径或理论途径。无论是理论途径还是实践途径,进行文献综述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文献综述就是围绕着研究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梳理出这个研究专题的学术发展,用概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学术谱系图”。同时,要对所涉及的问题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和鉴别,发现现有的研究尚未涉及的领域,或者他人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做文献综述最能从学术内在机理上体现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这是一个边梳理、边学习、边思考的过程,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程,要大量阅读资料,反复研读重要文献,透彻理解前人的研究思路和独创性结论,并琢磨前人的研究策略,思考自己研究问题该从哪些切入点开展。完成了文献综述的写作,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问题、创新点、研究意义等都会逐渐清晰起来。为了完成综合考试必备的文献综述,我对二十几年来我国评估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研究议题、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概括与分析。 结果发现,从研究议题而言,评估制度、评估技术研究是热点,而多学科视野下的研究比较缺乏。 从研究层次而言,宏观研究较多,中观与微观的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而言,思辨性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而既有特定的理论视角,又有实证研究支撑的专题研究还相当缺乏。为此,我认为从社会学视角聚焦在大学这个中观层次上,这个研究视角在现有的评估研究中尚属空白。 我的导师有社会学背景,我自己曾任地方院校评建办副主任,具备研究该问题理论与实践的有利条件,从这个角度开展研究具有可行性。社会现实是问题的源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是找准问题的关键环节。 我收集社会各界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反响材料,包括网上言论、报纸、访谈录、“两会”提案等,对这些具有强烈感性色彩的言论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被评院校以“全民大动员”方式形成的评估运动,采取的一些错误应对策略是评估工作遭到诟病的焦点所在。至于为什么被评院校会比较普遍地采用这种应对方式,仅从评估技术角度恐怕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但评估方法应该是引发这种现象的内在根源。因此,我对世界评估发展的历史、评估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文献综述,尤其分析评估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测量 → 描述 → 判断 → 建构四个评估时代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试图为评估在现实中的疑难找到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世界评估发展史上找到坐标定位。这样,通过做文献综述,分析理论疑难和实践困境,所要研究的问题有“呼之欲出”之感。2. 从社会现象中发现和聚焦问题从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关键在于抓住核心问题,此外,还要剥离次要因素,限定范围,将问题聚焦并简化,并且用十分简练的学术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是一个从表象问题向实质问题的转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过程,更是一个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过程,需要多视角下的灵感迸发。完成文献综述后,待研究的问题时刻萦绕在心头。这期间,我与导师不断地沟通,也和相关人员,包括老师、同学、涉及这个问题域的人员进行多方交流。 或者说只要能逮到人,对方有可能听我讲,我就不断地叙说,把自己的大概研究思路讲给他(她),看对方的反应,之后再将反馈意见详细地记录下来。感谢北京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 被我缠住的人对我这样的行为都非常理解,且乐于奉献自己的观点。这些交流者开阔的视野、充足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研究经验、深刻的见解是巨大的财富!多方反馈的观点给了我莫大的启迪,也斧正了自己的前设。 经历了“头脑风暴”的洗礼,一个概念——组织化动员蓦然出现了! 这个概念很好地概括了大学在评估时的组织行为,正是这种组织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3. 在理论视角下挖掘和细化问题在实践基础上抽象出“组织化动员”概念后,还需要在理论视角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细化。经过深入思考,我提出了这种奇特社会现象的三点悖论: ① 与大学组织特性形成鲜明比照。大学被称为“松散的结合系统”、“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但评估期间大学变成了军队,具有统一的意志和强大的“战争力”。 ② 它与我国社会发展趋势不一致。 “运动”是“总体性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但改革开放后,社会动员逐渐淡出中国,以法治为基础的治理渐成常态。 但在评估期间,高校处于非常态,运动范式再现。 ③ 它在世界各国大学评估实践中几乎没有同例。 外部介入大学评估是世界通例,但国外大学未出现这种应急性应对外部评估的现象。针对这三个悖论,我集中研究大学“组织化动员”的产生机理,即“为什么要组织化动员”? “如何进行组织化动员”?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三个子问题: ① 为什么我国大学在评估时会出现“组织化动员”? 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有怎样的结构性条件? 其动因又是什么? ② 大学内部“组织化动员”如何实施?其动员方式、阶段和特点分别是什么?③ “原子化”的个体为什么会被动员起来?他们对“组织化动员”的反应如何?有哪些矛盾与冲突?“组织化动员” 式的评估对被评大学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当确定用“组织化动员”作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的主线时,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才真正地确定下来。无论在答辩时还是课题申报预审时,不同的专家比较一致的反馈意见是:研究的问题意识很强,研究视角新颖,选题很有意义,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组织化动员”的概念。三、开题阶段:综合设计研究问题到了开题阶段,就要对学位论文选题做好研究设计,包括确定相关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对选择理论、确定研究对象和琢磨研究距离体会最深。1. 选择理论学位论文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没有理论的论文是没有深度的,称不上是博士学位论文。 但是,因为我的研究问题源于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是综合性的,非学科性的,这就决定了要选择一个针对性的理论难度较大。 另外,我的问题又源自本土的社会现象,要特别警惕西方理论的适用性。 最后,我选择以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原因在于: ① 它的理论核心,即结构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对我的研究问题有较好的解释力。 ② 这是一个综合性理论,融合了社会结构制约性和主体行动能动性两个方面,包容性较大。 ③ 这是一个形式模型,所以才具有超越不同社会结构形态,对研究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换言之,这个西方的理论用来解释中国的本土问题还是适用的。2. 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最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度解剖,就能形成对这类现象较为深入、详细和全面的认识,起到“一叶知秋”的作用。对于本科评估“组织化动员”而言,地方院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组织化动员”表现出最强烈的动机和最发达的形态。 而我作为一名地方院校组织评估工作的主要成员,具备“解剖麻雀”的便利条件。而且,本研究侧重在“组织化动员”的过程剖析,而这个过程通常是隐匿在文本之后的,了解其“幕后”的情况变得非常重要。 这个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的确定,使我这样背景的研究者具备了绝对的优势,研究条件十分有利。3. 琢磨研究距离经验基础上的学理研究,要与经验事实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直接决定了观察的角度,观察的距离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会不一样。理想的距离应是既能看到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能抓住其中的细微之处。 距离太远,难以产生感性认识,抓不住深藏其中的“微妙”,深度不够;距离太近,就会深陷其中,跳不出来,宽度不足。对我来讲,用自己工作的院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会比较敏感,说什么、怎么说才能真正发挥“内里的局外人”作用,既抓住关键问题所在,又不损害组织利益,这是我在研究设计中反复琢磨的一个重要问题。将研究聚焦在“组织化动员”过程而非应对评估的具体措施与策略上,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观察距离。 既可以一个“内部人”深入其中,感受组织内部人员的情感和态度,理清该事件内部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组织化动员”的实质问题;又以一个“局外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不陷入到具体的琐事之中,不遮盖问题,以理性的态度进行客观分析。开题阶段要对学位论文选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这是开展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经过的过程。这个阶段问题考虑得越详细、越深入,后续的研究就会越明确,可避免在研究中走弯路。四、论文写作阶段:对研究问题削枝强干论文写作是按照研究设计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将研究设计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和细化,并削减旁枝问题。1. 深入与细化核心问题我觉得自己的研究思路很清晰,论文写作只要按照研究设计进一步细化即可。 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宏大、因素众多,关系复杂,正如评论家所言,吉登斯的理论是“综合了各种理论要素的‘煎饼’,内部充满了矛盾和张力,吉登斯像‘狐狸’一样,像‘蜜蜂’一样,在理论之间飞来飞去,要理解他的理论就像‘试图去抓住一根水银柱’”。 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该理论缺乏中观层次的分析框架。 这样,上层的理论和下层的材料就无法串在一起,研究从理论出发的路径走不通。这样,我只能在核心研究内容上寻找突破路径,希望能借鉴到其他研究者的分析要素。然而,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西方社会运动多是“自下而上”自发集聚而产生,找不到类似“组织化动员”的模式。 而且,西方对运动研究的理论视角虽然多样,但每一种理论视角关注运动发生和发展的不同方面,在理论议题、研究兴趣和基本假设等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很难借鉴。而我国虽是一个运动频发的国家,相关的研究议题也很多,但理论视角却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史学研究,重在对史料的挖掘和整理。 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对各种具体运动发展脉络的描述和分析,对运动性质与特征的归纳,对运动结果的探讨和利弊得失的评价等。 这些研究对“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的借鉴意义不大,但对“怎样进行组织化动员”有一些启发作用。 因此,要想将论文研究进行下去,首先要构建出一个“组织化动员”模型,分析影响“组织化动员”的核心要素,可这样的要求显然超出了我的能力。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牵涉到我国转型期社会变革的宏大背景,相关因素自然非常多。我像一只无头苍蝇在相关问题中打转,始终理不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直到我读了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论文《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 30 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学分析》之后才豁然开朗。我欣喜若狂,即刻用了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作为分析框架,将评估运动转换为:带有“总体性社会”遗传基因,在技术治理方式下的一种“运动式治理”。解决了分析框架,以后的工作就变得相对简单。在此之前,我将自己头脑里的一些想法都记录下来了,虽然是一个个的碎片,没有章法,却是思考后的粗加工材料。 现在,理清主线后,选择一种合适的论述角度,将这些材料串起来,论文内容很快就充实起来。2. 删除旁枝问题“组织化动员”式的评估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这是人们情不自禁发出的疑问。 无论是课题申报还是交流时,人们都希望我用理性、系统的学术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开题时,我确实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效果作为研究内容之一,并且在此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案例院校动员起来做了什么? 怎么做的? 评估结束后,哪些保留了,哪些消失了? “组织化动员”的评估对案例院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根据 CIPP 评估模型要素(情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作为分析框架,深入挖掘案例并以丰富的材料作为支撑,有效地回答了大多数人的疑问。预答辩时,导师们认为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幅过长( 30 万字),结构有些松散。 我就将与核心研究内容关联不是很紧密的内容删除,删减了 10 万字左右。经过这样的调整,“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的主线变得更加清晰,重点更为突出,结构也紧凑起来。 我对调整后的效果非常满意,但同时还是免不了对删除的这部分内容感到十分可惜,这毕竟是我呕心沥血的结果啊。论文写作时的分析框架十分重要,要紧扣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免被旁枝问题所干扰,研究最好只回答一个问题,削枝强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五、答辩阶段:再次推敲学位论文的题目完成学位论文后,在论文答辩前后可对题目进行再次推敲,这个时候是“点题”,即用文字对论文主题给予概括。 点题时要注意标题文字的规范、准确、新颖,要仔细琢磨论文标题是否恰当;词语是否确切、科学、规范、没有异议;是否简单明了;能否真正概括出学位论文的核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出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是否新颖醒目;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意愿等。我的学位论文标题曾经考虑用《“无政府组织”的“组织化动员”:大学本科评估实证研究》,这个标题对比强烈,比较醒目。但不少人对“无政府组织”提出了异议,认为提法不够规范,大学组织的特性准确的表达应为“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如果全文写上,标题又不够简洁,最后我放弃了这个题目。 后来,我将项目定为《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在预答辩时,有老师提出,并非所有大学在评估时都“组织化动员”,北京大学就没有采取这种方式。 经反复斟酌后,最后我将标题改为《地方高校本科评估中的组织化动员》。总之,学位论文研究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从选题阶段的研究方向框定,到综合考试阶段的问题聚焦,再到开题阶段的研究设计,延续到论文写作阶段的削枝强干,直至答辩阶段的标题确定。学位论文贵在围绕问题开展研究,真正体现出研究的价值,并形成创新点。易美云学术是一站式在线学术教育服务平台,主要专注于科研培训服务,包括SSCI论文写作、社科基金申请、matlab编程培训等,协助广大的科研工作者顺利完成学业或者职业从容晋级。

如何发表sci论文?这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内容。目前,发表sci论文可以给国内作者带来很大的优势。然而,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是有难度的。发表sci论文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充分的准备才能使论文更顺利地发表,首先需要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这也要求作者阅读大量的英语文学作品,并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如果英文水平不够,你可以先用中文写论文,然后找专业机构翻译成英文,他们也会对论文进行润色,使论文达到投稿的水平。国际sci论文审稿人是不习惯中国式英语的,很多国内作者投稿也是因为语言问题而被拒稿,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早做准备。论文写好后都会寻找相关的sci刊物投稿,大家阅读相关文献时也会知道一些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sci刊物,掌握其影响因子及相关期刊的名称非常重要。小编建议先发一些比较高质量的期刊论文,如果能被送审,得到一些修改意见,即使被拒,也可以发表一些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

没什么技巧可言,平时多积累,写作就是讲故事,怎么讲的引人入胜,让别人接着看你的文章,看了后觉得有道理,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意义和创新性。摘要很重要,很多人搜索文献时只看摘要。我平时审稿时也先看摘要,摘要写的可以就继续往下看,否则就印象不好,该文章的接收可能性就大为降低

快速发表SCI,是个为概念,是个错误的需求,因为SCI不可能快速发表,普刊有的最快也得3-4个月,那你说SCI能那么快吗,也许有但是比较少。所以想快速发表SCI,这个是比较不现实的,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目前文章已经比较扎实了,然后刚好投中,录用了,然后就能上线了。最快的话这个过程可以是2-4个月。之前有同事找淘淘论文网安排的,是3个多月录用了,后来一个月多月后上线了。但是他说那是碰巧了,那种情况是比较少的。所以还是尽量提前1-2年准备吧。。如果认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忙采纳下

sci论文文献挖掘技巧

达晋编译专业解答:一.SCI论文,并没有想像中的难写1. 要熟悉你的专业,实验方法;要尊重结果,实事求是面对结果,下笔之前多看看文献,尤其是国外近期文献。相信只要是正确试验得来的结果都是可以解释的,是可以发表的。2. 对于初写者,抄写不可避免,妙在抄写技巧。同类性质的研究文章,撰写格式大同小异,所以,格式可以照抄。常用句型可灵活抄用。有些描述性、结论性的句子在读懂的情况下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总结。但千万不可照抄未读懂的原句,否则,小者笑话百出,大者断送文章前程。3. 尽量使用你熟悉的词汇。不要故意使用华丽、少用或罕见词汇。4. 要舍得投入精力和时间。5. 文章写成后,一定要请导师、老板、共同作者或者同事审阅,有必要的话也可以请信誉度高的专业服务公司把关,提高成功率。二. 如何投稿论文投向哪份杂志其实还是有学问的。一般视课题的新颖及创造性、实验结果的完整及可靠性和论文写作质量而定。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1年以上)等,最好先投比你的目标杂志更高的杂志。这些杂志要么直接拒稿,要么送审后退稿(极少数直接收稿)。前者一般不到一周完成,后者 1-2 个月。所以即使拒稿,你不会有任何损失,反而有可能收到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如果你没有时间等,想让论文一次中的,又不愿下嫁你的大作,那么就要费心选择了。首先要正确判断你文章的内容及水平,在从资料库查找相关专业的杂志。再根据杂志刊名,杂志内容,IF 及年发表量等选择。三. 如何选择审稿人许多杂志编辑希望你推荐 3-4 名审稿人,并很可能向你推荐的审稿人发审稿邀请。所以推荐审稿人还是有学问的。建议:1. 推荐国外发过与你结果、结论相似文章的作者;2. 推荐你论文中曾引用论文的作者;3. 推荐你或你老板认识的同专业的教授、副教授。在国际有些影响的国内学者也可以,这些学者在国内不一定是牛人,但深受国外学术界尊重。四.关于撤稿有作者投稿后因种种原因需要撤稿,但又担心编辑不高兴,甚至会被打入黑名单。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但需要说明的是,你为什么要撤稿?材料方法不可靠,结果不能重复,还是设计本身有问题?这都是撤稿的理由。五. 如何请国外期刊减免版面费用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是有点小窍门的,比如可以减少使用的图片,将彩色变为黑白等。六. 论文投出后的命运网上投稿完成后,作者会即时收到稿件通知。如果论文题材(Content)不适合所投刊物,编辑会比较快地回信退稿。如果格式 (Format) 有问题,编辑部也会及时要求重投(Re-submission)。否则,作者就进入等待期。收到稿件后,编辑会挑选 2-3 名审稿人(很可能是由您自己推荐的)对论文进行评审。论文评审大多对作者采用匿名形式。国外审稿人不是专职人员,也无评审费。但他们是已经在本领域建立了地位的「牛人」或者对本领域有相当研究但还不太知名的学者。前者比较忙碌,后者因考虑评审也可给自己带来声誉,所以会小心谨慎地进行评审。因此,两者完成评审可能都需要花较长时间。等待 2-3 个月是很普遍的。投稿者应对此予以理解,并耐心等待。审稿结束,作者会收到稿件评审意见和编辑的仲裁结果。一般本质上有四种结果:拒绝(Rejection),修改后再投(Re-submission), 修改(大修(Major revision)或小修(Minor revision),及接受 (直接接受 (Acceptance) 或有条件接受 (Conditional acceptance upon satisfactory revision))。七. 如何对待编辑来信1. 拒绝(Rejection)国外刊物的拒稿率高低不等,5 分以上的杂志拒稿率可高达 80%,一般杂志拒稿率在 30% 以上。2. 修改后再投(Re-submission)十几年前似乎没有修改后再投的情况。现在也不是所有杂志有这个类别。3. 修改(大修(Major revision)或小修(Minor revision)修改与修改后再投不同的是,修改后的文章不会重新编号,只在原编号后加 R1。4. 接收(Accepted with or without minor revision)除少数杂志外,绝大多数杂志,尤其高质量的杂志,不会直接接受 (Accept as it is)第一次投稿的论文。八.如何回答审稿人国外审稿人是义务的,可以根据文章质量和自己的看法自由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国外审稿人绝大多数治学严谨,很注重 reputation,可以说拿信誉当生命。当他们接到审稿要求时,如果很忙或不懂你的专业或领域,他们会 decline。但只要答应审稿,一般都是尽职尽责的完成审稿任务。九.论文被接受后的事项论文被接受后,就会收到印刷编辑寄回的校样。校样不容许大幅改动,除非有原则错误。校稿时主要查看基金号是否写错,作者名字是否写错(大部分杂志是不允许投稿后增减作者的),图表中的数据是否有误。有的杂志清样校正后的稿子是不允许再改动的。再改动要收费,并且延误出版。校样一般需要尽快寄还给印刷编辑。寄校样时,出版商会要求填写版权转让书(Transfer of Copy Right),并告知支付版面费的办法和订购单行本的方法。以往绝大多数杂志不收版面费,现在,随着 Open access 流行,收版面费的杂志多了,但至少半数以上的杂志仍然不收版面费。十.论文被发表后的事项论文一旦发表,不宜撤稿。在许多人眼里,撤稿几乎等同学术不端行为。所以,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亦涉及诚信问题,应在发表论文之前慎重考虑。

讲一个个人意见。很简单。找七八篇和你实验类型相似的文章,仿写别人的句式,最好是英语国家的作者。

关于写SCI文章,我也想谈谈我的感受。我介绍一下我写SCI文章的具体过程。

免费查看关于更多SCI论文写作经验可以登陆:创 新 医 学 网

一、要写一篇好的文章,思路的创新性和试验数据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条件要想思路创新,有两种方法。①如果你个人对某个领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在你的潜意识中觉得某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应该在于某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如果当时很少有人注意此方面研究,你首先开始该方面的研究,那么你的文章就有很好的创新。但是用这种方法进行创新性的前提是你在该领域有多年的研究经历。否则很有可能会导致研究的失败。因为你认为有创新的东西可能是人家已经做过研究了(只是研究失败,所以没有报道),或者你的思路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所以如果你只是一个研究生,为了保证毕业的论文要求,我觉得还是走第二条路。②就是二次创新。举个例子。如果在最近三年有不同的作者发了两篇文章,一篇文章报道因素A对提高玉米的抗逆性有很大影响,第二篇报道因素B对小麦的抗逆性有很大影响。那么你就可以参考以上两个作者的研究方法,研究因素A和因素B对水稻抗逆性的影响。这样做出来的文章一般情况下能够发在和以上两篇文章档次差不多的杂志。我就是按照第二种方法开展我的博士论文研究的。要保证试验数据的可靠,首先你要选用在你的领域中普遍采用的试验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找几篇和你搞的研究类似的SCI文章,参考他们的研究方法。试验结束后,就要立即进行总结数据,写文章。我的步骤如下:①将所有的试验结果整理成图和表,尽力挖掘图和表中的信息,越多越好。在这个过程中你尽可能和不同的研究人员探讨你的试验结果,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张表和图有不同的看法。这样会给你写文章的思路。②分析完图表后,你应该找到你这个试验结果的Key point,一定要保证这个Key point具有较大的新意,或者说一个到这个Key point 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然后从所有图表中找出能够论证你这个Key point 的图和表。合理安排你的图和表,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用图。Result以后,就是Discussion(这是一篇文章的精华)可以将discussion分为若干段落,可以是并列关系或者递进关系。但是要保证每一段都有一个主题,即每一段讨论一个主要话题。这每一段中,要说明一下几点:①你的研究结果说明什么,有什么意义。②你的研究结果和别人的类似研究结果有什么异同,如果不同的话,那么可以讨论一些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③如果你在研究结果中出现非常新的东西,用以前别人的理论很难解释,那么你可以提出你的假设理论来解释试验中非常新的东西,一定要做到能自圆其说。在Discussion的最后要总结一下,告诉别人你这个研究的几个主要结果。接下来是文章的materials and methods。①你在试验中要到的数据,你都要写出得到这些数据的方法。②写试验方法要尽可能详细,能够保证别人看了你的materials and methods 后,能够比较轻松地参考你的方法进行相关的研究 。③看一下你可能要投的刊物,看看这个刊物中的materials and methods是怎么样写的,你可以参考他们的写。接下来是introduction,①介绍一下开展你这个研究领越的意义。②介绍一下该研究领越的一些人所做的工作,存在什么问题。③你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④可以在introduction 中提出你的hypothesis。接下来是reference1.最好引用原始文献,不要二次引用。

二、注意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与你要投的刊物要一致。

三、不要漏和多参考文献。

接下来是 acknowledge,①帮助过你做试验,写文章的人。②提供资金资助的资金项目。接下来是title,①title 要说明你的研究内容。②title要有一定的吸引力。接下来是abstracts,包括研究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得出什么重要的结论。写好以后,最好能够找一个搞相关研究的美国或者英国的科学家看一下,改一下英文然后就可以投出去了。

找灵感的方法一:学会SCI论文英文写作技巧

1. 要熟悉你的专业、你的实验方法,要尊重结果,实事求是面对结果,下笔之前多看看文献,尤其国外近期文献。我相信只要是正确试验得来的真实结果都是可以解释的,是可以发表的。

2. 对于初写者,“抄写”不可避免,妙在“抄写”的技巧。同类性质的研究文章,撰写格式大同小异,所以,格式可以“照抄”。常用句型可灵活“抄”用。有些描述性、结论性的句子在读懂的情况下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抄写”和总结。谓之“妙抄”。切记:千万不可照抄未读懂的原句。

3. 尽量使用你熟悉的词汇。不要故意使用华丽、少用或罕见词汇。这是我澳洲老板教我的—他曾无数次将我的“applied, employed, utilized, adapted”等等改成“used”。

4. 要舍得投入精力和时间。

5. 文章写成后,一定要请导师、老板、共同作者或同事审阅。

找灵感的方法二、学会修改SCI论文英文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一下子便发现自己在SCI英文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一些疏忽,所以修改在论文初稿完成之后进行必要的修改。可是英文论文修改我们应该改哪里呢?

1、基本错误的修改。

我们知道,英文论文中的错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基本的语法错误,词汇拼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等低级错误。这些错误在所有错误中是最低级的,然而也是最常见的。但是在英文论文修改中处理这些错误却并不简单。

首先这些基本错误分布广,数量多且分散,如果一字一句的去检查,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并且还有可能出现检查疏漏的情况。这时我们建议大家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电脑软件去检查。这些软件的原理很简单,就像计算机的编程软件自带的纠错系统一样,能自动检查出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错误。错误的部分会用红色或者黄色等显眼的颜色标出。这样可以节省下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写作结构,也称为写作格式的错误。

这种错误也是英文论文修改中常见的错误。比如说,书信,托福写作,学术论文等有其特定的格式。写作的时候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来写作。特别是学术论文,格式不合格的甚至会被直接退回。因为特定的格式不仅能表现出作者的严谨,还能方便读者的阅读。

3、强化逻辑

英文论文修改的最后一点,也是英文论文修改中境界最高,要求最高的一点,那就是强化文章之间和句子之间的逻辑。特别是对于英文论文这种学术性论文来说,逻辑很重要。许多作者因为英文水平不过硬,写出来的句子都是短句,或者是没有章法的长句。

通过这些句子拼凑出来的英文论文逻辑性肯定不强。而且对论文水平要求越高的,文章的逻辑要求就越强。比如说SCI论文,对英文论文的逻辑要求就非常高。英文论文修改时要提高文章的逻辑水平,还是要看修改者的英文水平和逻辑意识。语言运用组织能力越好,对要写的东西认识程度越高,文章的逻辑水平就越高。

找灵感的方法三、注意SCI论文英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即便了解如何撰写一篇SCI英文论文,也清楚撰写完初稿之后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但是在撰写一篇SCI论文中,我们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或是影响我们的论文进度;或是让我们放弃论文的写作。究竟有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引起注意呢?

1、不要轻易否定阴性结果。

对于阴性结果,在现在这个时代,似乎也还是有很多去处的,比如诸如 PLoS ONE 的杂志提供了专门的栏目发表阴性结果。另一个着名的科研人员自由分享平台是 figshare,其理念是可发现(discoverable),可共享(shareable)和可引用(citable),而其中一个重要特色是鼓励发布阴性数据(negative data)和图。

2、引用参考文献,并非越多越好。

参考文献多是一个双刃剑,可以理解为相关研究比较热,但同时是否也说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足够了——而你的文章则是多一篇不多,少一篇不少的文章?有时候一句话后面添加了十个甚至十个以上的参考文献,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的:如果这句话内容都有这么多文章都认识到了,在业界应该成为常识了吧,还需要加上参考文献干什么?

而且,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越容易找到相关证据和说法支持的内容,越是已经达到共识的,相反,越是难于找到资料的,越可能是新发现的源头。

所以,不要为了形式而添加任何一篇参考文献。正确的做法还似乎与此相反:不需要参考文献就能表达清楚的近乎常识性的内容,尽量不要加。当然,另一方面,能为文章的主要内容提供重要佐证和支撑的文献必须引用。这样处理,同时也杜绝了那些非相关文献引用的喧宾夺主,这其实也是规范的科技论文写作所要求的。

3、文章修改中对待审稿意见应该不亢不卑。

首先,我们是应该尊重那些审稿人的,SCI 的审稿几乎都是免费的,要人家静下心来认真拜读您那可能水平并不高的论文,本身就值得我们尊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你的文章出版之前,甚至出版之后,没有几个人会像审稿人那样仔细体会和分析你的文章。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首先是应该充满感激的,也认真思考和领会他们所提出的每一条意见,甚至是近乎苛刻的意见,这是前提,这就是我说的“不亢”。

由此可见,在进行修改和回复审稿人的问题时,应该是同行或者说是专家之间讨论问题的口吻,而不是下属回答上司的问题那样唯唯诺诺,信心很重要!在抱有感激之情的前提下,与审稿者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这是我们对待审稿意见应有的态度。

4、最后,创新。

特别是源头创新,对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事儿。大家似乎整天都在跟风和临摹,似乎难于体会到创新何时来敲门。看了上周 Science 上的一篇文章,我有了一些全新的认识:虽然创新的基本特征是新奇,然而构建新思想的模块可能就隐藏于司空见惯的旧知识中。因此充分将非常规知识与传统认识结合起来,并从中寻求一种平衡,可能是创新的一种重要源泉;具有最高影响力的科学主要是建立在之前传统知识的异常组合之上,这种类型的论文极可能成为高引用的工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