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氯化锌对液压油的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18:15:52

氯化锌对液压油的影响研究论文

产生快速氧化反应。根据液压油以及锌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加到一起之后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氧化反应,液压油里面的铁铝等物质就会快速的氧化加快相应的速度。液压油跟锌之间会发生严重的氧化反应,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添加液压油的设备一定要避免跟含有锌物质的接触。

无灰抗磨液压油与抗磨液压油有什么区别啊?无灰是指液压油中没有锌的添加剂,普通的抗磨液压油都含锌,因为锌是抗磨剂。液压油就是利用液体压力能的液压系统使用的液压介质,在液压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抗磨、系统润滑、防腐、防锈、冷却等作用。对于液压油来说,首先应满足液压装置在工作温度下与启动温度下对液体粘度的要求,由于润滑油的粘度变化直接与液压动作、传递效率和传递精度有关,还要求油的粘温性能和剪切安定性应满足不同用途所提出的各种需求。液压油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异,长期以来,习惯以用途进行分类,也有根据油品类型、化学组分或可燃性分类的。这些分类方法只反映了油品的挣注,但缺乏系统性,也难以了解油品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

氯化胆碱对猪的影响研究论文

胆碱属B族维生素,氯化胆碱是胆碱的盐酸盐,是生物组织中乙酰胆碱、卵磷脂和神经磷脂的组成部分。氯化胆碱可以促进脂肪的运输,提高肝脏的脂肪代谢,参与神经传导等。在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肉蛋质量、降低饲料消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水平氯化胆碱在生长猪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选用上海南翔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氯化胆碱,含量大于等于。试验日粮组成为玉米,麸皮,豆饼,高粱,食盐,磷酸氢钙,预混料。试验日粮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克/千克的氯化胆碱。选择出生日期接近、健康、品种一致、体重均匀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系生长猪120头,按照体重、公母一致随机分成4组,每组再分成2小组,每小组15头。 试验前10天内进行常规免疫、消毒、驱虫,试验开始前进行空腹称重、记录,即开始正式试验。试验时间从2005年9月7日开始,2005年10月20日结束,试验期43天,试验结束时,禁食12小时,进行空腹称重,统计饲料消耗,计算生长猪的料重比及平均日增重。 2 结果 添加氯化胆碱后,各试验组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而且添加剂量为克/千克和克/千克的试验组效果显著。添加剂量为克/千克的试验组,料重比由降至,改善了5%;添加剂量为克/千克的试验组,料重比由降至,改善了12%;日增重从769克增至786克,提高了;添加剂量为克/千克的试验组,料重比由降至,改善了;日增重由767克增至783克,提高了。 3 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猪饲粮中添加氯化胆碱后可明显降低料重比,提高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添加水平克/ 千克和克/千克的氯化胆碱后,料重比分别改善了和,效果很显著。建议在日粮中添加的剂量为克/千克。同时也表明,添加氯化胆碱后对生长猪的日增重影响不大。 查看原帖>>

胆碱是一种季胺碱,具有强碱性,氯化胆碱是胆碱的盐酸盐,水溶液呈弱酸性。胆碱在畜禽代谢和生长中有三种功能作用:1、转化为甜碱,提供为卵磷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禽的胫骨粗短病和猪肢体外张病菌的预防有重要作用;2、以卵磷脂形式促进脂肪运输或通过提高肝脏脂肪代谢中起关键作用;3、参与神经传导。胆碱是神经递补质乙酰胆碱的前体,是神经鞘磷脂的重要组成成分。氯化胆碱是目前最常用最经济的胆碱形式,主要用于添加剂混合到动物的饲料中。性状:黄褐色粉状颗粒和黄褐色水溶液,具有强吸湿性,吸收二氧化碳放出胺臭味。本品可与水、甲醇、乙醇任意混溶,但不溶于乙醚、三氯甲烷或苯,水溶液几乎显中性,氯化胆碱对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提高肉蛋质量、降低饲料消耗有显示著效果。

胆碱的加与不加跟饲料所用的原料和比率,还有猪的阶段有关系,这是一个明确无误的指标了。

氯化钠对植物根系的影响研究论文

氯化钠在土壤中过多,会使土壤碱化植物细胞内浓度低于土壤中浓度,会使细胞里水分往外跑造成植物缺水,即“烧苗”现象

氯化钠在土壤中过多,造成浓度过大植物体液向外渗透造成植物缺水,即“烧苗”现象

氯化钠在植物体中的作用:1、NaCl 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不论是盐生植物还是非盐生植物,低浓度的NaCl 都可以促进其生长。不同类型的植物所需的低盐浓度的程度是不同的,低浓度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不同植物而言的。2、在植物体中钠的存在,在某些方面,钠能替代钾发挥作用。在不同器官以及细胞分室之间的替代程度都不一样,在液泡中替代作用很大,而在细胞质中则非常有限。3、钠对植物体生长具有刺激作用,钠对植物细胞伸展和水分平衡的效应是导致钠对生长刺激作用的主要因素。4、对C4植物来说,钠是一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缺钠对C4植物光合作用的直观影响是造成植物干重的下降,与此同时,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C4植物】CO2同化的最初产物不是光合碳循环中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而是四碳化合物苹果酸或天门冬氨酸的植物。又称C4植物。如玉米、甘蔗、高粱、苋菜等。

氯化钠在植物体中的作用低浓度溶液:植物细胞不会变化,细胞内渗透压大,水分内流,但由于细胞壁的限制和保护,原生质体不会过度膨胀导致破裂。高浓度溶液:由于细胞外渗透压大,细胞内水分外流,原生质体皱缩,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氯化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

因为酸度对糊化影响为pH值-4,又因为盐酸是酸性,所以盐酸影响比较大,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呈中性,对淀粉糊化影响不大

氯化钠和氯化镁是常用的化学品,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氯化钠和氯化镁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不能互相替代使用。在热力学上,氯化镁比氯化钠更易溶于水,因此在某些应用中,氯化镁可能更适合使用。例如,氯化镁可以用作冰融化剂和防滑剂,因为它可以在较低温度下有效融化冰雪。另外,在某些化学反应中,氯化镁也可能更适合使用,因为它可以提供更高的离子强度和反应速率。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氯化钠可能更适合使用,例如在食品加工中。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具有保鲜、调味等作用。而氯化镁则不适合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因为它可能会对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产生不利影响。总之,使用氯化钠代替氯化镁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化学反应和效果,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和评估。

如果将氯化钠代替氯化镁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在制备某些食品和药物时,需要使用特定类型的盐。氯化镁和氯化钠具有不同的味道和化学性质,因此它们可能不适合相互替换。此外,在一些科学实验中,使用氯化镁和氯化钠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离子化程度和电导率。因此,在选择盐的类型时,需要考虑具体情况并确定适合使用哪种盐。

1. 碱金属盐(如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等):这些化合物能够提高溶液中的离子强度,有利于氯化钠的结晶。2. 聚羧酸类聚合物(如聚丙烯酸、聚乙烯酸等):这些分子具有缔合到晶体表面的能力,可以控制晶体的生长方向,从而影响晶体的形态。3. 有机胺类化合物(如乙二胺、三乙矿等):这些分子能够与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减少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从而促进氯化钠的结晶。4. 硅酸盐类化合物(如硅酸钠、硅酸钾等):这些化合物能够促进氯化钠晶体的形成,并使晶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形态形貌。5. 磷酸盐类化合物(如磷酸二氢钠、磷酸三氢钠等):这些分子可以与氯化钠结晶中的杂质离子结合,促进纯度的提高,同时还可以促进晶体的形态控制。

酸化对油气田影响研究论文

周小芬

(西北石油局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心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 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塔河不同产层油田水的初步研究,取得以下几点认识:①塔河油田的各区块与西达里亚具有相同的烃源岩条件;塔河不同区块、不同产层油田水主要离子含量及离子浓度的变化关系均表明其来自海相;② 及密度之间具有相当好的线性关系,地层时代越老,直线的斜率越大;③塔河油田产层时代越新,油田水总矿化度、密度、Cl-及Na+浓度越大,而Ca2+浓度则恰好相反。主要特征离子的图解结果表明,海相灰岩储层的油田水与海陆交互相和陆相的砂岩储层的油田水分布区域明显不同,因而能很容易区分开;而三叠系和石炭系砂岩储层的油田水则关系密切,区分比较困难。

关键词塔河油田油田水溶液离子特征离子溶解度

塔河油田位于新疆轮台县与库车县交界处、塔里木河以北的地区,构造位置为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的南部。

自1990年沙23井和沙29井分别在石炭系和三叠系试获工业油气流以来,通过进一步的勘探,先后发现了塔河1、2号区块三叠系油气藏,3、4、6号奥陶系及石炭系油气藏。塔河油田的油源为寒武系—奥陶系,油气主要来自东南部的满加尔克拉通坳陷盆地和台地边缘斜坡。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塔河油田的油气藏具有多期成藏的特点,不同成藏期的原油性质有较大的不同。早期(海西晚期—印支期)成藏的原油比重较大,这类油藏有塔河4、6号区块的奥陶系、3号区块奥陶系的下部,塔河1号区块三叠系下油组;中期(燕山—喜马拉雅早期)成藏的原油为中等密度,油气藏有塔河2号三叠系,塔河3号、4号区块石炭系和塔河3号区块奥陶系中上部;晚期(喜马拉雅早期以后)成藏的原油为轻质油,油气藏有塔河1号区块三叠系中油组。

塔河油田投入开发和试采的产层有奥陶系碳酸盐岩和石炭系、三叠系砂岩。塔河油田水化学成分和含量的变化较大,主要表现在同一井同一层位水,其化学分析结果变化较大;同一层位不同井的水,其化学分析结果变化也较大。通过对塔河油田水分析资料的整理和研究,认为塔河油田不同产层的油田水总体矿化度、密度较高,封闭条件较好,为苏林CaCl2型水。通过对比油田水的化学成分和含量较容易区别,其与产层及产层的岩性和原油性质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在油气勘探中,油田水中化学成分和含量的变化,可用来描述同一地层中的分层油贮,定性评价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好坏,研究油气的运移聚集方向,指示出潜在的地层圈闭。在一次、二次采油中,根据不同产层油田水的化学特征,可辨认侵入水的来源。可为设计注水的处理盐水方案提供指导。可溶固体浓度和间隙水的组分对电测井的数据影响较大,因此,在电测井解释中,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地层水的特征,校正测井解释公式或解释图版。因此,研究油田水的特征及分布规律,对于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实验分析方法

本文所引用的塔河油田水分析资料,均由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心实验室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化学分析所取得。

采样方法:主要由井口分离器取样阀采取地层水样,或采取钻杆取样腔,钻杆反循环等地层水样。

实验分析方法:对于Cl-、Ca2+、Mg2+、 采用滴定分析法; Fe(T)(全铁)、Fe2+、I-、Br-采用目测比色法;Na+和K+的合量是由阴、阳离子平衡法推算求出,Fe3+含量由Fe(T)全铁量减去Fe2+量计算求出。主要离子Cl-、Ca2+、Mg2+、 采用化学滴定法,滴定法的置信度远大于目测比色法的置信度。而由计算推算出的Na+,K+含量及Fe3+含量,由于误差的传递叠加,其置信度最差。

在进行分析数据之前,通过对水样样品的采样时间、方式、测试条件等分析,剔除了某些明显不能反映产层水化学性质的分析数据。另外,为了使油田水的化学性质具有代表性,分析数据尽量选用油田开发中生产水时间比较长、产水比较稳定井的水分析资料。对于奥陶系产层,由于钻井过程中的井漏及储层的酸化压裂改造,测试和初期生产所获得的油田水化学分析结果很可能受到钻井液和酸液的改造,因此,在数据筛选中,选取产水时间长及产水量比较稳定井的水化学分析结果。

2塔河油田水的化学特征

塔河3、4号构造上的原油和天然气主要位于井深4300~5500m的碳酸盐岩或碎屑岩中。塔河油田水均为保存条件较好的苏林CaCl2型水,为弱酸性质,pH值为~。

统计结果表明,塔河油田各油藏油田水的主要离子平均含量变化较小,总矿化度为×103~×103mg/L,平均为×103mg/L;密度为~,平均为 g/cm3;Ca2+含量为173000~9100mg/L,平均13200mg/L;Mg2+含量为2138~51 1mg/L,平均2105mg/L;Na+和K+含量为74000~56600mg/L,平均为65300mg/L;Cl-含量为13600~12500mg/L,平均为127mg/L; 含量为187~441mg/L,平均为243mg/L;Br-含量为~,平均为9mg/L;I-含量为371~,平均为302mg/L; 含量为138~258mg/L,平均为218mg/L(见表1)。

塔河油田水总矿化度、密度及主要离子含量平均值与塔北其他油田的油田水平均值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塔河油田各区块油藏油田水总矿化度、密度以及Cl-、Ca2+及Mg2+等主要离子的平均含量与西达里亚油田水的比较接近,而与雅克拉下白垩统油田水和巴什托、亚松迪油田水的差别较大。例如,塔河3、4号区块奥陶系灰岩产层的油田水总矿化度、密度和Cl-、Ca2+及Mg2+等主要离子的平均含量远高于巴楚隆起亚松迪和巴什托石炭系小海子组白云岩产层油田水;②塔河3、4号区块的石炭系砂岩油藏和塔河1、2号三叠系砂岩油藏的油田总矿化度、密度和Cl-、Ca2+及Mg2+等主要离子的平均含量远高于雅克拉下白垩统砂岩油藏(见表1)。塔河油田水及西达里亚油田水的总矿化度、密度和Cl-、Ca2+及Mg2+等主要离子的平均含量基本一致。以上对比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塔河油田和西达里亚油田具有相同的油气源条件(包括烃源岩的岩性、岩相及油气的生成期次等)和基本相似的油气藏保存条件。塔河油田水与雅克拉下白垩统油田水和巴楚油田水所存在的明显差别,可能一方面与烃源岩的沉积相带的差别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雅克拉下白垩统油田水和巴楚油田烃源岩成熟较高,油气藏为凝析气藏,所取的样品中带有一定量的凝析水而使得水分析结果的主要指标降低有关。

表1塔河油田不同区块不同产层油田水主要离子质量分数平均值Table1Fractional average value of leading ion quality of oil field water in different area and formation in Tahe oil field

3塔河油田水成因分析

油气从烃源岩通过运移聚集于圈闭中,无论是以压差,还是以扩散等运移方式,水都是油气运移的主要载体。尽管油气从烃源岩到圈闭的运移过程中,水这一载体要受到运移路线上储层和油气聚集层水体的影响,但油田水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了源岩的水化学特征,通过研究油田水中的可溶解物质百分含量,可定性判别油气藏烃源岩的沉积相态(MaSon,1952)。

塔河油田水中各可溶组分百分含量的平均结果与河水、海水各可溶组分百分含量统计结果比较,发现3者间的化学特点如下:

(1)虽然3者的各组分浓度差别较大,海水的矿化度大致为×103mg/L,塔河油田水矿化度大致为210×103mg/L,但塔河油田水和海水在某些离子的百分含量上有相近性的变化趋势,特别是阴离子的百分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表2)。

表2塔河油田水、河水、海水的可溶解物质组分质量分数对比Table2Correlation on quality and fraction of soluble matter for and sea in Tahe oil field

(2)塔河3、4号油田水、海水与河水的化学特征几乎是逆向的。

塔河油田水:阳离子 阴离子

海水:阳离子 阴离子

河水:阳离子 阴离子

从各离子组分含量看,塔河油田水中可溶物质主要成分与海水一致,主要为 NaCl。海水中含Na+为11 000mg/L左右,塔北油田水中的Na+含量为56 600~74 000mg/L,海水和塔北油田水中的Na+比河水和减去循环盐的河水中的Na+含量要高得多,另外就海水和塔河油田水本身来说,Na+含量远高于其他任何阳离子。塔河油田水中阳离子 Na+、Ca2+、Mg2+和阴离子Cl-、 具有相同的离子含量变化特征,这一特征与河水的变化特征相反。另外,依据大量统计资料,海水与塔河3、4油田水中都含I-、Br-这两种河水中几乎不含或含量极其微量的元素。由此认为塔河油田水是海相成因的。

4塔河油田水中主要离子浓度变化与地层的关系

塔河油田的烃源岩虽然相同,油田水的化学成分比较接近,但由于油田的成藏期及经历的后期改造过程不同,以及产层的岩性和沉积相不同,因而,不同区块和不同产层的油田水,其化学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由表1可以看出,塔河奥陶系灰岩油田水以相对较低的平均总矿化度、密度和Cl-、Na+和K+含量和相对较高的Ca2+、Mg2+、 以及I-、Br-含量,特别是相对较高的Ca2+、Br-、I-含量而明显区别于砂岩储层的石炭系、三叠系油田水。砂岩储层(石炭系和三叠系)的油田水离子含量比较接近,从总矿化度、密度、Cl-、Na+和 K+浓度看,地层越新离子浓度越高,而Ca2+浓度则恰好相反。

油田水中各种可溶物质的含量变化必然与油田水的形成条件和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下面主要探讨一下塔河不同层位油田水主要离子组成(Ca2+、Mg2+、 )与共存地层的关系。

我们知道,离子型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主要决定于①其晶格力的大小;②离子的水合能。

一种水溶盐,它的离子和水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相反电荷彼此间的吸引。而微溶盐的特征是强的晶格力和离子有小的水合倾向。下面根据溶解度大小列出了地层水中常见物质的溶解度和难溶物质的溶度积(表3)。

表3地层水中常见物质的溶解度和某些难溶物质的溶度积鲁利耶,化学工作者计算手册,表内未标明温度处均为25℃。Table3Solubility of common matter and solubility product of some refractory matter in formation water

表3列出某些物质的溶解度及难溶物质的溶度积常数是在纯水中的,而油田水中由于溶液的高盐度及地层环境中的复杂性,存在着许多影响溶解度或溶度积Ksp的因素,如增大溶解度的盐效应、减少溶解度的同离子效应、溶液的pH、氧化-还原状态Eh及高温、高压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油田水中可溶物质的组成与浓度是pH、Eh、各物质的溶解性及地层中温度、压力及共存岩层化学组成等的函数。当各种影响因素确定时,其达到动态平衡。对于不同的平衡状态,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固定数学公式来描述,只能用统计的方法描述地层水中的主要离子特点。

由表3中Ksp知,由于CaCO3、MgCO3和FeCO3为难溶物质,而塔河油田不同时代地层水中又大量存在着Ca2+,其浓度在×103~×103g/L范围内(理论上Ca2+浓度大于时, 就不存在)。所以,塔北油田水中不存在 ,与测定结果一致。由于Na+和K+合量为推算值,误差较大,在统计过程中我们不加考虑。但事实上,地层中由于K+易与粘土矿物发生离子交换反应,K+占很小部分,主要阳离子为Na+。而地表水中K+含量比例相对较高。由于Fe3+、Fe2+存在的复杂性,Fe2+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为 Fe3+,其含量、状态与采样方法、样品分析时间有着密切关系,再加之管道腐蚀等因素带入的Fe3+,其真实值较难测出,故这里对Fe与地层关系不做仔细研究。油田水中含铁化合物的数量和类型的资料,主要被用于估计生产系统中产生腐蚀的程度,及用来注水时,所需采取的措施,根据亚铁和高价铁的浓度比,还可推测水体所处的氧化-还原环境。

浓度及密度与地层的关系

在石油的产生过程中,会发生有机质的氧化分解,产生CO2及作为细菌生命的主要副产物CO2,溶于水后产生 。

在水溶液中存在着下述平衡关系:

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论文集

即 含量与溶液中的H+浓度有着直接关系,从平衡关系可知,当pH=左右时,达到平衡。如果增加酸度(pH值的变小),则使平衡朝着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方向进行;减小酸度,则使 转化为H+和 在封闭系统中,增高CO2气体压力,则上述反应向右移动。在有机组分参加的情况下,则平衡方程有变动,而pH值范围可从2、3增加到12。塔河3、4号油田水的pH测定值普遍在5~6之间,在该酸度下有利于 存在。由于油田水的酸度与取样时间和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其与 严格关系不易确定。再者,影响油田水 浓度因素是溶液的可溶物浓度及溶液组成。而溶液的浓度与密度有着直接的正比关系;溶液组成变化又直接与地层矿物的化学成分有关。塔河油田水中 与密度存在相当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1。不同地层其直线的斜率各不相同(图1、2、3)。

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论文集

Ca2+、Mg2+、 的浓度与地层的关系

油田水中的Ca2+、Mg2+是由难溶矿物CaCO3、MgCO3风化后,经溶于水中CO2的作用转变为易溶于水的Ca(HCO3)2、Mg(HCO3)2而进入到溶液,其浓度大小一方面取决于溶液的pH值和 浓度等,另一方面与储层矿物的化学组成及溶液中的其他离子的化学性质有关。在二氧化碳水溶液中,难溶的碳酸钙发生 +2HCO3-化学反应,在与含钙矿物石灰岩、白云岩、石膏(CaSO4·2H2O)或含石膏岩层接触,则增加溶液中Ca2+的含量。化学风化时镁被溶解,主要是以氯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进入溶液。火成岩中的铁镁矿物和碳酸盐岩中的碳酸镁通常被看作是天然水系镁的主要来源,镁从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中溶解出来,二氧化碳起着重要作用。这时镁以重碳酸镁Mg(HCO3)2的形式而溶解。由于碳酸钙和碳酸镁在溶解过程中都与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某一地层水的平衡体系中,由于所溶解的二氧化碳即 量是有限的,故溶液中的Ca2+和Mg2+浓度之间有一定的制约关系,通常是溶解的Mg2+降低,则溶解的Ca2+增加。

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论文集

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论文集

塔河油田水中的Mg2+浓度在511~2138mg/L之间,远小于Ca2+浓度。

地层水中硫酸盐的含量是受细菌活动影响的,硫氧化细菌可将H2S氧化成 为生物提供硫源。另一类硫酸盐还原菌可将水体和孔隙水中的硫酸盐还原成H2S造成强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并且,地层水中的硫酸盐含量也受Ca2+、Sr2+和Ba2+存在的影响,假如这3种阳离子存在的浓度相当高,则硫酸盐的浓度就低。Ca2+、Mg2+和 3者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塔北不同油田水中Ca2+、Mg2+和 浓度有较大的差别,不同地层中Ca2+、Mg2+和 浓度见图4。

图4塔河油田地层水硫酸根离子浓度与钙、镁离子浓度关系图 between concentration of sulfate ion and Ca and Mg ion in formation water of Tahe oil field

图5塔河油田水钙、镁离子浓度与密度关系图 between concentration and density of Ca and Mg ion in formation water of Tahe oil field

从图4可以看出,Ca2+、Mg2+和 浓度与地层、主要与岩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奥陶系灰岩Ca2+、Mg2+较高, 浓度变化范围较小,石炭系、三叠系油田水Ca2+、Mg2+浓度变化很小,而 浓度变化很大,奥陶系灰岩与石炭系、三叠系砂岩储层的油田水图解分析,其点的分布区域明显不同。奥陶系灰岩与石炭系、三叠系砂岩储层的油田水Ca2+、Mg2+浓度与密度的图解分析结果,其区分更为明显(图5)。

塔河油田不同地层油田水的I-特点

作为油田水中特征离子的I-,主要来源于海藻和其他海相有机物。其在地层水中的浓度高低,反应了该地层古代海水中海藻和其他海相有机物的多少。对塔河油田水来说,虽然均为海相水,但由于地层岩性及油气运移的路径不同,I-离子的含量相差较大,含量最高的是奥陶系,I-含量为8~20mg/L,平均为;石炭系变化较大,I-含量为~9mg/L,平均为;三叠系I-含量变化较小,含量较低,从~6mg/L,平均为。从统计结果与相对应油气田原油性质及地层岩性看,I-含量与地层岩性及沉积相有关,海相灰岩I-含量高;海陆交互相的石炭系砂岩油藏油田水的I-含量变化较大,与海关系密切的潮坪砂岩中I-含量相对较高,与陆相关系密切的三角洲砂岩中I-含量相对较低;陆相三叠系砂岩的I-含量变化小、含量低。塔河油田水中I-离子浓度与Ca2+浓度的图解分析结果表明,奥陶系灰岩与三叠系、石炭系砂岩的油田水很容易区分,但三叠系和石炭系油田水则不能区分(图6)。

图6塔河油田水钙离子与碘离子关系图 between Ca and I ion in information water of Tahe oil field

5 结论

从上述统计分析及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

(1)塔河油田水的离子组分特征表明,塔河油田水与西达里亚油田水比较接近,而与雅克拉下白垩统油田水和巴楚油田水差别较大,表明塔河油田的各区块与西达里亚具有相同的烃源岩条件;塔河油田水主要离子含量及离子浓度的变化关系均表明其来自海相;

(2) 浓度及密度之间具有相当好的线性关系,不同地层其直线的斜率各不相同,地层时代越老,直线的斜率越大;

(3)塔河油田产层时代越新,油田水总矿化度、密度、Cl-、Na+和K+浓度越大,而Ca2+浓度则恰好相反。

(4)Ca2+、Mg2+与 及Ca2+、Mg2+与密度的图解结果、Ca2+与Ⅰ-的图解结果均表明,海相灰岩储层的油田水与海陆交互相和陆相的砂岩储层油田水分布区域明显不同,因而能很容易区分开;而三叠系和石炭系砂岩储层的油田水则关系密切,区分比较困难。

参考文献

[1]柯林斯A G.油田水地球化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

[2](日)大森昌衡,茂木昭夫,星野通干.浅海地质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3]王启军,陈建渝 .油气地球化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

[4]内博盖尔W H.朱仲涛,陈复译.普通化学(2、3、4),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5]Ideal solution,(1969)

[6]Reactions in Under Pressure, Noble,(1967)

[7]Chemiluminescent Reaction in Solution,(1967)

Relation between water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in Tahe oil field,Tarim basin

Zhou Xiaofen

(Academy of planning & Designing,Northwest Bureau of Petroleum,Urumqi 830011)

Abstract:Water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formation prove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Tahe oil field water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orresponding formation is complicated,which is hard to describe by mathematical analyzing oil field water in Tahe payzones,from which we get the following results(1) Blocks in Tahe oil field have the sam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condi-tion with West Daliya;water ion characteristics in each blocks and payzones prove they all come from marine facies; (2)there is perfect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3 and density,that is,the older the formation age is,the bigger the value of linear slope is;(3)to water total salinity,density,concentration of Cl-,Na+,K+,the younger the formation age is,the bigger they are,but the concentration of Ca2+is just on the diagrams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ions prove that field water distribution of marine facies limestone reservoir is greatly differ from that of marine and continental interactive facies and continental facies sandstone reservoir,so it's easy to tell apar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iassic field water and carboniferous reservoir field water is so close that it's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Key words:Tahe field water solution ion characteristic ion solubility

七天应用化学机制孙的作用是化学分解。

基质酸化是最早使用的增产措施之一。基质酸化应用于砂岩地层去除由于钻井、完井、生产以及修井作业带来的伤害。

采油气工程的论文

采油气工程是一个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与装备高效地钻探地下油气资源、最大限度并经济有效地将地层中的油气开采到地面,安全地将油气分离、计量与输运的工程技术领域。我整理的关于采油气工程的论文,欢迎大家一起来看看!

摘要 :纵观我国石油开采技术发展的整个历程,从其最初的探索试验阶段发展到分层开采阶段,再发展到如今的多种油藏类型采油工艺技术、采油工程智能技术等,期间走过的道路是非常曲折和艰难的,同时,这也体现了石油人的勇于奉献和不断创新的精神。随着采油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工艺配套技术也不断完善,这使得油田的产量也不断的提高,但与此同时,要想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油田产量,则仍然需要不断的改进我们的采油技术,这才能够让我国的石油工程处于良好的发展之中,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目前,我国的大多数油田已经处于高含水,高产出阶段,产量呈递减的速度,水油比上升造成的油气田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因此,研究采油技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意义。这对我国的经济带来的帮助也是不可估量的。

关键词 :采油技术;工艺;产量;创新

采油是油田开采的过程中,根据开采的目标通过生产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项工程技术的总称。众所周知,油田的产量高低取决于采油技术的好与坏,因此,采油技术就成为我国实现油田开采技术的重要途径,另外,采油技术还影响采油速度的快慢、最终采收率的大小、经济效益的优劣等油田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一采油技术的分类

近年来,国内外的采油新技术发展很迅速,有物理的、生物的、化学的以及各种综合的方法等,但其本质都是在努力提高原油采收率。从技术的应用时间顺序和技术原理上来看,可分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顾名思义一次采油,就是依靠油藏天然能量进行油田开采的一种方法,常见的一次采油方法有溶解气驱、弹性水驱和气顶驱等;经过一次采油之后,地层压力明显变小,需要为油井注水以平衡地下能量的减弱,这被称为二次采油。通过二次采油之后,采取注水,并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改变流体的性质、相态等,扩大注水的波及范围以便提高驱油效率,从而再一次提高采收率。三次采油主要是依靠化学方法,辅助开采最艰难的层面油藏,一般包括碱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聚合物复合驱等。与二次采油相比,三次采油的特点是高投入、高技术和高效益,在二次采油水驱的基础上向油层注入排驱剂来采油,不同的排驱剂有不同的排驱机理。三次采油增油的效果非常好,近年来已经被国内外广泛重视和研究。

二 我国采油技术的现状

1. 完井工程技术 。

完井工程是衔接钻井和采油工程的,但又与其相对独立的工程,从钻开油层开始,到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直到投产的一个过程。到目前为止,我国在直井、定向斜井、丛式井、水平井的技术上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技术高度,并且掌握了多种完井的方法,比如裸眼井补管完井、下套管射孔完井、套管内外绕丝筛管等完井方法。根据油田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油藏情况等来确定并采用不同种类的方法,比如象华北迷雾山油藏,由于它的地质条件为碳酸盐岩裂缝油田,因此采用了裸眼完井方法,这样不但保护了生产阶段,且也取得了油井的高产,大大提高了采油率。另外,由于大庆油田属于老油田,所以采用了注水开发的方法,对加密井采用高密度钻井液完井并进行油层保护,这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国在实践中发展配套了采油和钻井联合协作的技术,以保护油层、达到高产为目标。目前,我国的钻井技术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发展,下套管射

孔完井、裸眼完井、各种衬管完井技术被一些油田采用,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

2. 人工举升工艺技术 。

根据各类油田在不同开发阶段的需要,在最近的五十多年中,我国发展配套和应用了多种人工举升工艺技术,比如:抽油机有杆泵采油技术、电动潜油泵采油技术、水力活塞泵采油技术、地面驱动螺杆采油技术、气举采油技术等等。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又研发了井下诊断和机杆泵优化等技术问题,极大地提高了采油效率。

3. 分层注水技术 。

分层注水技术已经在多层油藏注水开发中被广泛应用,它的关键技术就是要提高注入水在地下的波及效率。早在多年前,克拉玛依油田就在调整中应用了分层注水技术,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研究成功的管式活动配水器和支撑式封隔器,在油田的分注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业,并且取得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90年代河南油田、大庆油田进一步研究成功了液压投捞式分层注水管柱、并且达到了一次可测试、调整多层的细分注水的目的。

4. 热超导技术 。

热超导技术是控制物质的热阻,并且使它趋近于零,它主要是利用化学技术,在封闭的管体内加入复合的化学介质,利用物质受热不均产生的相变,激活气状分子,使其在巨大的气化潜热中以声速传递热量。热超导技术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能耗自平衡稠油技术,它主要是利用超导液,在地下注入超导液之后,利用其导热的性能,把地下的热能传递到井口,从而提高井口产出液的温度。在不经过任何加热装置辅助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实现清蜡降粘、减少抽油机悬点载荷、提高泵效的节能目标。另外一种是超导加热热洗技术,它是将应用超导技术加热之后的产出液注入到油套内,通过循环升高井筒内的温度,从而实现清蜡降粘的目的。采用这种技术的好处是环保,并且成本低、效率高,而且安全可靠,是油田普遍应用的一种技术。

另外,我国的采油技术还有压裂、酸化工艺技术,堵水、调剖工艺技术,稠油及超稠油开采技术,多层砂岩油藏“控水稳油”配套技术等。

三 目前采油技术遇到的问题

常规采油工艺难以满足目前开发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一是大泵提液技术越来越大,目前应用的大抽液泵主要有泵和泵两种。二是有杆泵加深泵挂受到限制。三是斜井采油技术需要进一步突破,由于需要加深的泵挂,部分油井的杆、管等抽油设备进入斜井段。四是高温限制了电潜泵的应用范围。另外就是开发后期的垢、绣现象日益严重;重复堵水的措施的效果日益变差了等。

四 采油技术的前景展望

未来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复合驱油法、混相法、热力采油法、微生物法等等。并且在未来油田的生产中,生物工程技术也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生物技术在其他行业的广泛应用,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便使其成为采油技术的一种新的研究。随着老油田注水开采的延续,石油的综合含水的不断上升,污水处理已经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而生物工程技术具有污染小、成本低的特点,这使得它将成为油田采油技术中的一项新的技术,而且会不断地提高原油采收率。

另外,碳纳米管在油井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密度小,但强度却是钢的100倍。未来的油田开采中将会利用其轻、柔软、结实等特点,制作油管或抽油杆,其性能会比现在的钢管更强,这将为油田的开发和挖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根据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发展战略,针对西部油区的油井深度大、产量变化范围广、地质矿藏多样以及复杂、气候恶劣、天然气充足等特点,应该采用较先进的采油技术,从而提高开采的效率,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磊.本源菌采油矿场应用先导技术研究[J].油田化学,2010(04)

[2] 谷艳容.柔性金属抽油泵排砂采油工艺,2005

[3] 孙志前.生产一线大排量螺杆泵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2003

[4] 邬光辉,朱海燕.和田河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气藏类型再认识及其意义[J].天然气工业,2011(07)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