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介绍历史人物的小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2024-07-03 00:05:57

介绍历史人物的小论文格式

历史小论文格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历史小论文格式,欢迎参考阅读!

题目:初中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目的不明确,是造成其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习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音体美这12门课程,有些课程是中考中所占分值比较高的,有些课程是形式多种多样的,所以学生都有很多人喜欢,但是历史分值不高,形式比较沉闷,所以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明确历史学习目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告诉他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使他们正确对待历史,这是最首要的一个任务。

二、巧设“悬念”,调动兴趣

学生喜欢有趣、有悬念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在教材的过渡中设计悬念,或者在重难点上设置悬念,使学生在这些关键时刻更具有积极性跟参与性。首先,在教材过渡时设置“悬念”。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些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有机结合而成的,要使学生的学习由一个知识点顺畅地过渡到另一个知识点,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其次,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精设悬念。要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是很难的。因此,悬念设在重点、难点处,既可引起学生的重视,又可消除因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如在讲《九一八事变》这一课时,我讲到:“日本通过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这么中国人民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刻是如何开展局部抗战的?”这样既自然过渡到了下一环节,又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当然,课堂上有很多设置悬念的机会,我们可以多设置一些悬念,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解读悬念来认真学习历史知识。

三、利用故事,激发兴趣

在讲授历史课当中,为了提高课堂活跃度,可以考虑将一些历史故事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但是在选择历史故事之前,一定要对所教班级学生情况以及将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分析,以确保所选择的故事能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而且不要讲陌生的故事。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针对故事提出若干个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处理意见,最后由老师来评判。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先讲解一段大家都熟悉的三国故事,之后问学生这一时期都有哪些政治集团?你支持哪一方?为什么?提出适合的问题,既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拓展学生的思维。此外,营造历史情境,能从中得到启迪。历史是鲜活的,若能再现当时情境,这将会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学习感受。在营造情境中一定要以书本为依据,做到与当时的情况相符。如在讲到西周分封制时教师可根据内容的需要事先准备好道具,让学生来扮演当时的人物,并对学生的表演行为进行指导。在表演结束后,老师即使不讲解,大家也都会知晓分封制的含义。如果不营造情境,而是让学生直接看书来了解分封制,虽然学生也能根据书本的内容将相关的内容记下来,但是当过一段时间再提问分封制的内容时,他很可能已忘记了。而经过这种情境教学之后,他们对相关内容的记忆会保存很长的时间。教师在对表演结果进行评价时,除了要表扬角色扮演出色的'同学之外,还要对存在缺点的同学进行鼓励,而不能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批评。因为批评会打消他们参与扮演的积极性,使他们怯于课堂发言,从而不利于情境教学的开展。

四、组织活动,培养兴趣

历史课外活动课与其它课相比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主要体现在它的形式可由组织者自行选择。因此,可以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根据自己的意愿轻松地进行交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给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类活动课可供选择的形式有不少:有的是针对历史上某一有深刻意义的内容举办故事会,让学生通过故事的描述,将这段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有的是开展“历史辩论”,将学生分成两派,针对某一历史问题或人物畅谈各自的见解。此外还有的是历史知识竞赛形式与研讨会的形式等。我校在前不久举办了辩论形式的活动,题目是“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大家参与热情很高,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历史课外活动课属于课堂之外的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具有很大作用。

五、结语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开启智慧的大门,兴趣是引导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钥匙。初中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明确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并努力探求跟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跟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跟学习效率,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跟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起草、修改、定稿,加我QQ详细地告诉你。

历史小论文的格式无特殊要求,和平常一样,你只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再用事实论证就可以了。******************************************************毕业论文格式标准 1、引言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省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类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论文主体部分字数6000-8000。 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0篇。并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 2、编写要求 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为30mm,下边距为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为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页共×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五号宋体。 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单独编页。 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编写格式 毕业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毕业论文的构成(按毕业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 封面 题名页 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申请学位者必须有) 目次页(必要时) 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 正文 结论 致谢(必要时) 参考文献 附录(必要时) 4、前置部分 封面:封面格式按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封面统一格式要求。封面内容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完整。 题名: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题名一般不宜超过30字。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名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题名页置于封面后,集资列示如下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小二号黑体,居中) 论文题名(二号黑体,居中) 学生姓名(××××××××三号黑体) 学 号(××××××××三号黑体) 指导教师(××××××××三号黑体) 专 业(××××××××三号黑体) 年 级(××××××××三号黑体) (××××××××三号黑体)分校(学院)(××××××××三号黑体)工作站 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要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题名页后。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汉字左右,用5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申请学位者必须有,不申请学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目次页:目次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以、等数字依次标出,也可不使用目次页。 5、主体部分 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另页开始。 序号 毕业论文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 1、×××××××××××××××(三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小三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四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①×××××××××××××××××(用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1)×××××××××××××××××(用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a、××××××××××××××××(用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号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表(式)等。 注:论文中对某一问题、概念、观点等的简单解释、说明、评价、提示等,如不宜在正文中出现,可采用加注的形式。 注应编排序号,注的序号以同一页内出现的先后次序单独排序,用①、②、③……依次标示在需加注处,以上标形式表示。 注的说明文字以序号开头。注的具体说明文字列于同一页内的下端,与正文之间用一左对齐、占页面四分之一宽长度的横线分隔。 论文中以任何形式引用的资料,均须标出引用出处。 结论: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学位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4]……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嬴政是中国历史上很冤的皇帝,统一中国后,知识阶层的谩骂、诅咒就开始了,他的坟墓成了最大的垃圾场,任何人都可以把个人的怨气和社会弊端倾倒在上面。帝制社会两千多年,对嬴政的控诉没什么创意,翻来覆去都是盗版贾谊的《过秦论》,士大夫们并非不了解嬴政的功过是非,为了杀鸡给猴看,让当政的皇帝更宽容更仁慈一些,就危言耸听,睁眼说瞎话。当政皇帝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贬低嬴政也就等于抬高自己,所以睁一眼闭一眼,乐得其果。君臣双方对嬴政的话语权是各打各的小九九。帝制社会结束后,向往民主制度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海外的精英们又发明了一个新罪名:“专制主义的祖师爷”。把中国十八世纪衰落的病根移植到嬴政身上,认为嬴政是限制中国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大毒瘤。这个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被反马克思主义的人高举起来,怎么看都滑稽。看来哲学也好,历史也罢,在功利主义者手里都是随意掀动的门帘。 先说焚书,按司马迁的“《诗》、《书》、百家语非博士官所职皆烧之”记载,嬴政不是把《诗》《书》百家语等竹简全部烧掉,而是烧毁非博士以外的人拥有的这些书籍;事实也应该如此,倘若全部烧毁,今天的《诗》《书》以及百家语从何而来?很多学者认为今天的《诗》《书》是汉初文人凭记忆或口传再创作的,学术上不应过分重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几次大考古证明,汉代的《诗》《书》与先秦的《诗》《书》是一脉相承的。这等于直接否定了所谓“焚书”造成了文明断代的猜疑。司马迁在《六国年表》中叹息:“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把埋葬六国历史的罪名指向了嬴政,问题是谁能否定这些失踪的六国史籍不是楚霸王这个纵火犯的杰作呢?再看看嬴政保护的“医药、卜筮、种树等技术书籍”命运,有几部流传到今天?一部没有,最早的技术类典籍是《汉书?艺文志》。为什么嬴政焚毁的书大多传承下来,而他保护的却一本也没发现。这说明文明传承与断裂并非嬴政一人之功过。再说坑儒,嬴政此前准李斯奏,颁布法规,严禁厚古薄今,严禁背后诽谤皇帝。而算卦先生侯生、方生行失败后大骂嬴政并相约逃跑,这不是藐视法律吗?活埋四百多名知识分子是事实,依法处罚也是事实,这与后来秦二世、朱元璋等皇帝罗织罪名迫害忠臣枉杀无辜完全是两种性质。再说被活埋的真是儒生吗?后世学者以扶苏劝诫嬴政“诸生皆诵法孔子”为儒生依据,怎么又忽视了司马迁“坑术士”的结论呢?嬴政聘用的儒学博士淳于越、伏胜、叔孙通、羊子、李克、圈公谁被活埋了?与朱元璋、秦二世相比,嬴政是一个很君子的暴君,即使在敌视嬴政的史籍中,也只记载了嬴政两次随意杀人的经过。第一次是征服赵国后,他亲自赴邯郸将母亲的仇人全部活埋;第二次是他对李斯奢靡的不满言论被周围人泄密,嬴政将身边人处死。这两次以外的杀人事件都可以在秦律中找到处罚依据,第一被告应该是《秦律》。后人认为即使嬴政是有法可依,也是一个该上断头台的暴君,因为《秦律》本身就是暴政的工具和象征。姑且这个说法有道理,但是《秦律》不是秦统一后凭空捏造的,而是商鞅修改后的《法经》延续,是秦国实现民富国强统一中国的决定性因素。嬴政把秦国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全国,主观上错了吗?你指望他实行六个亡国的法律还是一千五百年后的英国《大宪章》?万里长城、骊山墓、阿房宫是指证嬴政大兴土木奴役百姓的三大罪恶。大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认为嬴政动用了三百万人力大兴土木,其中戍边的扶苏、蒙恬大军三十万、建长城五十万,骊山墓和阿房宫一百五十万,凿灵渠五十万,加上其他杂役二十万,劳工总数占全国总人口15%。汉初的晁错更认为“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按比例推算,劳工占总人口40%。这个1+1=2的简单计算足以把嬴政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但是事实绝非如此。看看太史公的嬴政年表就会知道,这些并非同一年开工的土木工程以及戍边移民被史学家们重复计算了。比如始皇帝三十二年,北击匈奴,南凿灵渠。三十三年,蒙恬三十万大军打败匈奴后开始修建长城,建设者还是北击匈奴的三十万大军。《过秦论》说得很清楚,“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没说再动用其他劳工啊,司马迁也没说过。难道秦朝时期中国军队已经职业化了?赶走匈奴后只负责站岗不搞建设?至于修建阿房宫和秦陵是嬴政三十五年的事情。长城虽然不会完工,三十四公里长的灵渠经过近五年建设应该竣工了,劳工们自然去转修骊山墓。骊山墓不假,阿房宫却是谎言堆积出来的奢华宫殿。最新的考古证明,文人墨客渲染的 “蜀山兀,阿房出”充其量是一个一千四百多米长五百米宽的大土堆,一个只建设了广场和围墙的半拉子工程,被焚烧了三个月的宫殿不是阿房宫而是咸阳宫。司马迁叙述的阿房宫规模是嬴政的蓝图,后人却把它变成了事实。怎么连起码的判断都丧失了?不用说两千年前,就是在今天,四年时间建设的宫殿能豪华哪里?长安街上的大贝壳?再说贾谊、司马迁也没说过用七十多万劳工建阿房宫,更没说过楚霸王焚毁了阿房宫。司马迁的原话是“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历史大学者们怎么只记住了贾谊、司马迁控告嬴政的罪行,而忽视准确的记载去凭空想象呢?按《史记》叙述,即使在徭役最严重的嬴政去世当年,给嬴政干私活的劳工也没有超过八十万,加上长城等社会基础工程建设,劳工总数应该是一百二十万上下。晁错的意思应该这样理解:在秦朝十余年的统治期间,一个五口之家先后有两人服过劳役。按全国人口两千万计算,共有八百万民众服过劳役,平均每年六、七十万。这个数字大体吻合《秦律》中每个公民六十岁前要服徭役两年的规定,也符合“秦与汉初徭役大体相当”的结论。范文澜、翦伯赞、白寿彝这些学富五车的大师们之所以犯错,能够想到的原因是先入为主,主观先否定嬴政,然后把汉以后有关嬴政的罪恶拣出严重的进行重复。其中白寿彝更滑稽到把嬴政一千年后的杜牧诗赋做为严肃史料写进《中国通史》。这些严重的错误甚至罪恶愈演愈烈, 2004 年中国文联出版社的一本历史垃圾把范文澜等人的错误又进行了剪刀加浆糊的加法计算,控诉嬴政八宗罪,嬴政成了比阎罗还可怕的魔鬼。这哪里是叙述历史,简直是天马行空,胡说八道。说一句不尊重的话,唯物主义的历史巨匠们在嬴政问题上连起码的道德都不及格。相对公正的司马迁对嬴政的评价也有商榷之处,行文前后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比如坑儒事件,前面借扶苏的劝谏,指出被坑杀的是孔子门生,后文又用“坑术”做结论,而且只记录了被坑杀的人数却没有提及任何人的名字。这既不符合逻辑也不是太史公的治学精神。事实如果按司马迁描绘得那样严重,被坑杀的不可能都是无名之辈,嬴政为了“天下知之,以惩后。”怎么会不通告天下被坑杀者的姓名?如果百年后这些人的姓名遗失了,被坑杀的人数就准确吗?姑且是事实,这就说明嬴政坑杀四百六十人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罪行了。这个罪行与后来暴君枉杀成千上万相比哪个更严重?再有,司马迁认为嬴政心胸狭隘,残暴酷虐,但是列举的事实不充分且值得怀疑,比如为了泄愤调集三千刑徒砍光了湘山的树木。湘山大多?三千人可以砍光所有树木?相反司马迁的很多记录反而证明嬴政是一个礼贤下士、不计前嫌、知错就改的宽容皇帝,比如对客卿李斯的发现和使用,比如采纳修建郑国渠的水利工程师郑国的建议,比如对商鞅的谦恭,再比重用公开或私下反对过自己的尉缭、淳于越。有人分析司马迁之所以刻意贬低嬴政,是为了讥讽宫刑自己的汉武帝。在东扩西征、不惜民意这一点上,刘彻确实是嬴政的嫡传弟子,所以司马迁借古讽今之论也不是没有道理。嬴政在贾谊、司马迁、班固、妙笔生花的大文豪、学富五车的国学大师笔下一步步走上了断头台,他为后世开创的伟大福祉被唾液淹没,成了一个很冤的皇帝。转载的,请笑纳,我自己的太长不好打

历史人物论文格式

不一定,要求史论结合基本史实要清楚。先写论题紧紧贴合材料,展开论述(一般答4点,最好围绕论题写得分会高一点)结尾总结与论题相呼应。主要是看史实清不清楚然后是不是根据材料展开论述给分

历史论文写作格式及历史论文的写法

导语:围绕历史教育、历史教学这条主线来写历史论文,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关于历史论文写作格式及历史论文的写法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我分享的历史论文写作格式及历史论文的写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历史论文写作的基本立足点和论文取向

在历史科学工作者的宏大队伍中,中学历史教师是一支重要方面军,在历史科学的广阔领域里,中学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重要分支。中学历史老师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在撰写历史教学论文时除具有一般史学论文的共性外,也必然还带有自己的特性,这就是首先要紧紧围绕如何教好历史这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到科学的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历史老师除教学外,安排适当的时间精力撰写历史教学论文,也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在职称评定工作中,在主要考评教学实绩之同时,也看有没有论文、论文写的怎样,就更表明了中学历史教师写历史论文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历史论文的内容取向与主要类型,是应很好考虑的。首先应该肯定,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能够并且已经撰写出不少各种题材和内容的历史学论文,跟专业研究工作者、大专院校教师同样为历史科学做出了贡献。同时还应看到,通过长期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学历史教师积累下了极为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这样,把教学经验加以总结提高,形成围绕历史教学的各种类型的历史教学论文,更是优势所在,最为擅长的,而这却很可能是其它史学研究者较为生疏或不谙其道的。我们在虚心向大学教师、专业研究人员学习,并研读他们的撰著的同时,也应看到在撰写历史教育教学论文时,我们特有的优势,在历史科学的总体建设中,在这方面,我们担负着的是一种“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劳作。

(二)教学总结是历史教师撰写历史论文的主要内容

围绕历史教育、历史教学这条主线来写历史论文,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主要的着眼点。同时也要看到某些现实条件,也使得我们侧重写这类历史教学论文,才更符合实际,事半功倍,易出成果。写这类历史教学论文,具体说可以“教学总结”为基础、为雏型,这能更有效地服务于提高教学,历史教学论文的针对性也更为明确,避免“教课”、“论文”两张皮,在繁忙的教学及班主任等工作中,因写论文而分夺过大精力。这样,写论文就不是额外负担,而是广义的历史教学的组成部分,与教学紧密相连,互相推动,较易引起撰写者的兴趣,增强写好历史论文的信心。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县、乡以下中学,有的老师是非历史专业毕业,有的老师以大局为重,服从工作需要,克服困难,不辞辛劳,身兼数科;有的老师迫于师资、课程情况而“改行”任课,教非所学。再加上参考资料相对缺乏,借阅、交流并不容易,等等。在清醒地看到这些实际情况之后,我们感到,若空泛地鼓励老师们大写一般性历史论文,“争取达到发表水平”,是不太现实的。更为现实的是:立足于教学总结,写出植根于这块沃土上的教学总结型短小精干有力的历史论文来,它们能言之有物,用之有效,然后汇总上交,审评提高,汇订成册。既是广大教师的历史教学论文成绩,又是县(区)文教成果。可供教学参考,可供评职依据。

以教学总结为基础写历史教学论文,不等于教学总结就是论文。教学总结与论文的区别及联系是应予研讨的。历史论文类型有多少?很难机械地界定;各类历史论文怎样分工?也没法生硬地划分,实际上必然纵横交错,互有联系。为立题、下笔方便,主题思路有所遵循,可粗分为如下几种:

(1)思想教育的贯彻;

(2)历史知识的讲授;

(3)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学经验的总结;

(5)教学艺术的研讨;

(6)学生学习的考察;

(7)教师业务的进修;

(8)历史专题的论述。

当然,此外还有其它各类,例如:对教材、教学指导书的评析,观摩教学的总结评议等等。我们的历史教学论文的旨趣及重点,很明显是向历史教学倾斜,而且各型历史论文,写起来不可避免是互有交叉、互为融通的。如(3)即带有(1)、(2)的综合性质,(5)(6)则多构成(4)的主要成分;(8)是指对某一历史专题作学术性或知识性的专题研究或论述,这类历史论文虽非大宗或主体,但并非排除在写作之外,也是完全应该写 ,能够写的。

众所周知,客观历史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各个侧面,本是不能跟别的部分、别的侧面割裂开来认识掌握的;只是在论述、研究时,因侧重点之不同,不得不突出什么、约略什么,于是表现为不同的历史论文类型与内容。从撰写人来说,仍应力争掌握史事全貌,才能从总体联系中深刻认知所要写的部分,才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精确把握你要截而论之的各个阶段。为此,下些苫工夫、硬工夫是必要的,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广收精选,厚积薄发,深人浅出,由博返约。例如要写“太平天国”这个题目的历史论文,从三种不同的选题立意,可有三种不同的论文类型与行文风格。

(1)如果从加强教师进修,提高业务水平着眼,写出有一定学术质量的历史论文,则应写到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深厚的时代背景;取材自上帝教经洪秀全加工改造而本土化,成为与传统的农民起义不同的新式发动群众的精神武器;太平天国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定都南京,震撼清朝统治,反抗西方侵略,预示着反帝反封性质半殖民地人民革命行将来临;对于天国领导集团内讧问题,则应指出它不只是人际关系上的利害纠葛,从本质上深刻分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在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条件下,只能砸乱旧社会,不能建立新社会,在取得若干胜利、进行某些“改革”后,要么是被旧有封建势力镇压下去,要么是自身蜕变为新的封建王朝。尤其应阐明,在总体性质上,太平天国虽然仍属旧式单纯农民起义,但《天朝田亩制度》已突出地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表露了要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伟大尝试,预示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式斗争行将来临。

(2)如果历史论文的主旨是研讨如何教给学生基本历史知识,考察学生理解巩固程度,就应侧重于太平天国重点事件、人物、地点、年代的讲授方法,如何讲的清楚、准确、明白易懂;怎样使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巩固记忆,在记忆基础上更加深理解;并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使学生达到自觉、能动地掌握历史学习。

(3)如果历史论文重在怎样凭借太平天国这个波澜壮阔的、特富英勇战斗精神的伟大革命业绩之讲述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就要侧重总结在教学中是如何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农民起义是推动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总结生动地、有感染力地讲述(朗诵、演示)的经验及效果。为加大思想教育力度、烘托历史场景,也应总结对革命文献等的利用,如太平天国的《天命诏旨书》中的“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同胆同杀妖”之类的词句,陈玉成、石达开等人壮烈牺牲时的言辞、气节等。

历史教学论文与教学总结虽然关系密切,但毕竟还有不同。教学任务,是依照教学大纲要求,依据课文内容,完整地、全面地讲给学生,各部分不能畸轻畸重,不可过详过简。对教学过程所作的总结,也自然受到制约,基本上需是全面总结。而论文则有所不同,除全面总结性作品之外,可选择某一特定环节、章题、段落,选择整个教学过程的某个侧面,加以研究、总结,形成论文。也就是说,论文比起总结来,有更大的灵活性、选择性、伸缩性,能更深更广地进行探讨。可以认为,论文是在总结的基础上,知识的优化过程。论文源于总结,论文高于总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理性认识上,亦即在理论分析上,论文比总结有所提高。对一堂课或一章书的讲授,是较为成功还是缺点很多?不仅从实践角度总结提高,“下次讲课注意”;而且要分析其优劣成败的原因及条件:史实掌握是否准确、纯熟?理论认识是否正确、深刻?教法是否科学、得当?把个别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完整系统的理性认识,使其具有普遍意义,用来指导一般。

(2)在对象范围上,亦即就哪些内容来论述上,论文较总结有所跨越或扩展。总结,一般只以本章节或本教学阶段为对象,论文则可前后对比,左右勾连,使历史问题得到进一步阐明,从而比教学总结增大了知识广度与科学深度。例如,可对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上这三次革命高潮,从社会背景、群众发动、斗争策略、历史意义等方面比较分析,论述从旧式农民起义发展演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机制与规律。又如,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分析其各自不同的产生条件、共同性质以及各自的历史效果。再如,对1848年法德革命、《共产党宣言》诞生等这些分散在不同章节与课时的“1848年大事”汇总论述,看本质联系,看互相促进,也可论述教师曾是怎样分别讲述,而在复习总结时又是怎样从联系发展中来认识历史的复杂性与统一性的。这就是说,论文可以而且应当不为教学总结的框架所拘束,多少逸出教学总结的范围。当然论文也可比总结更加收缩,可收更集中、精粹、深入 有效。

(3)在社会效应上,亦即在所写出的作品的影响上,论文应比总结贡献更大。总结,从个人总结、教研组评议总结直到校际优课观摩总结,多数情况是就课论课,就师论师,很实际也很富实效,但局限性也甚明显,带有班级、学校、地区特点,反映相应水平。论文则面向社会,在刊物上发表自不待言,即在本县、区经过评审、选编成册的文集,也可成为以“社会”为读者对象的文献资料。对这些无定价、非卖品的内部参考文章,绝不可以轻视,它们能脱摆“出版难”的各种障碍而发挥效益。很多“油印本”的教育教学资料,被各大图书馆所珍视、搜集,付之馆藏。中学历史教师撰写的历史论文,提供为交流参考,贡献给社会阅读,不但推动了历史教学的发展与提高,也为历史科学的总体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是诸葛亮和吕布的猛男吕布传吕布字奉先,三国第一猛将,又号飞将,据传乃是匈奴于汉人的混血儿,生得人高马大威风凛凛,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帅哥,享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他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回登场,第九回陨落,是《三国演义》前期中名至实归的BOSS级人物。今天,在下就和朋友们聊一聊这位神鬼皆惧的三国第一猛男。吕布第一次在演义中亮相的时候就很是高调。东汉末年董卓专政,对上视君主如玩物,对下视群臣百姓如草芥,甚至在酒桌上向群臣公开批斗皇帝,欲试探群臣对自己废帝立新的看法。并州刺史丁原不满董卓的专横,带其义子吕布兵讨董卓。两军对战,吕布以一人的武勇势震董卓全军,让董卓输得很是没有面子。兵败后的董卓回去后狠狠地做了一番反思,听从了帐下谋士李肃的建议,让李肃带着各种金银珍玩和名马赤兔说降吕布。吕布见利忘了义,甚至将其义父丁原的脑袋砍了下来,作为礼物回赠董卓。更无耻的是,刚刚杀了自己义父的吕布在与董卓相见后,竟然下跪在董卓面前,认董卓做了自己的第三人老爸(除去吕布的亲父和刚刚被他杀死的丁原,董卓正好是吕布的第三个父亲)。这就是吕布在演义中刚刚登场时的剧情。在下第一次读三国的时候,曾经满心欢喜,以为吕布能以一个超级大英雄的身份,去消灭董卓。但吕布却比董卓还要无耻,前后的巨大反差让人很是不舒服。三国是一个乱世,生命在许多人的眼中只是一个名词,却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能够将自己亲人的生命视若无物的人,也只有吕布这种稀有人渣了。但这个时候的吕布还只是在董卓身边为虎作伥,多以董卓保镖的身份负责保安工作。想杀董卓的人不少,因此死在吕布手下的人也不少,吕布的武勇没能与伸张正义挂钩,却从侧面反映出了董吕二人的凶残。狗仗人势,人仗狗威,董卓愈发专横残杀了不少朝廷中的保皇派。曹操在这个时候作为正义的化身登场谋刺董卓,结果却没能成功。逃亡的曹操在陈留起兵,发檄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联盟军一路高奏凯歌,直逼虎牢关下。董卓只好派吕布领军,镇守虎牢关。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PK大赛就此上演。吕布武勇无敌,出战后连败各路诸侯帐下骁将,却惹恼了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张飞。大家对张飞的性格应该多少了解一些,此人性烈如火,当时又因为大哥刘备的名气不够而在各路诸侯中倍受冤枉气,而吕布却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尽抢风头。不爽,那就干吧!高手之间总会有某种默契,不是惺惺相惜,就是你死我活。张飞与吕布单挑了一百多个回合,演义中却没有对二人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我们不妨猜想一下:一向自认天下无敌的吕布遇到了一个有能力战胜自己的人,心中肯定会震惊,出手多少会有一些不顺;一向虎气朝天的张飞找到了一个令自己不爽的发泄对象,肯定会不余遗力大打出手,并伴随着心中的一阵怒骂。但吕布就是吕布,无敌的方天画戟,无敌的武功,无敌的人,张飞的武力还是被压了下去。演义中并没有这么写。但是我们知道,高手过招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有外人插手。除非有一个关心张飞,又敢于和吕布单挑的人看出张飞处于下风,才会有为了胜利而不惜以二敌一的场景。这个人就是关羽,他在张飞战吕布不下的时候前来助阵,以二人之力又和吕布战了三十多个回合。吕布在这个时候可谓是强弩之末了,胜负之分已经没有了悬念。关张的大哥刘备没有放弃这个大出风头的机会,也适时地登场,正好凑了一个三英战吕布.吕布败退,联盟军士气大涨,一举拿下了虎牢关。董卓只好放弃帝都洛阳,带着皇帝兵退长安。董卓在临走时还不忘在洛阳放了一把火,将洛阳的民间财富也搜刮一空。其实,联盟军是因利而聚,当然也要因利而散。董卓迁都后,联盟军也因为各自利益的需求而解散,但董卓却低估了身边潜在的威胁。有吕布做自己的保镖,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天天快活,但是面对着某种利益的驱使,保镖就可以在瞬间变身成为刺客。东汉末年董卓专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司徒王允为了杀死董卓重振朝纲,利用貂蝉的美色挑拨离间董卓与其心腹大将吕布之间的亲密关心,最后成功诱使吕布杀死了董卓。在这场情杀大戏中,有江山,有美人,但就是没有英雄。如果要硬挤一位英雄出来,那位美人貂蝉倒是有一点英雄的样子。谈吕布,不如谈貂蝉,因为大家在了解貂蝉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观察吕布这个人。在下的情商比较低,也无法对掺杂着爱情的政治阴谋做出明确的定义。所以只好先跑一下提,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我对貂蝉的描述来看查一下吕布的为人。貂蝉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在下甚至认为她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中最聪明的女性。她会放弃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在吕布和董卓二人之间周旋,为的是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但她不是王允手中的提线木偶,她在入住董卓府后,是用自己的智慧挑拨离间二人。王允不可能在貂蝉入董卓府中前告诉应该怎么做的,因为男女之间的情事不是政治,王允没有那种智慧算出来会发生什么,所以在下敢说貂蝉就算不是演义中最聪明的女性,至少也是最懂男人心的女性。可惜在乱世三国中,女性的地位是可怜的,聪明的女性更是可怜,因为她们常被自以为聪明的男性当成是利用工具。就像王允一样,虽然铲除了董卓这个祸首,却被董卓势力的残将李催郭巳所杀,吕布也带着貂蝉兵败逃亡了。吕布逃亡后先是和曹操大战,失败后到徐州投靠了刘备,并将刘备驱逐出境,自己占领了徐州。贪心不足的吕布到了徐州后又纳了一个小妾,貂蝉会怎么想?她应该是不在乎的,自己现在除了活下去还有什么希望呢,汉室没有保住,唯一的亲人王允也死了,自己所能依靠的也只有喜欢自己却不爱自己的吕布了。生逢乱世,有人可以为了霸业而战,有人可以为了仕途奋斗,但是没有人是在为了爱情战斗。或许貂蝉曾经因为吕布为了自己的付出感动,看着吕布的背影悄悄地说一声谢谢。或许吕布曾经为了貂蝉去战斗,甚至是为了貂蝉去争夺天下,但也只是一时。乱世中只有滥情没有爱情,当戏子在台上独自哭泣时,台下的观众或许会叹息,但他们无法改变剧本。吕布最后在曹操和刘备的合击下兵败,被曹操绞死在白门楼,貂蝉的下场却无法在演义中找到。或许罗贯中本人也只是当貂蝉是一个跑龙套,毕竟是军事历史小说,不是爱情剧,只是利用一下这个角色而已。其实,江山好比是“利”,美人好比是“情”。生逢乱世,要想得利,必须要同时间的天时地利人和。要想得情,却必须同时放弃天时地利人和。那么,吕布得过“利”吗?得到过。吕布带着貂蝉逃出长安后,利用曹操兵出徐州的机会,偷袭曹操后方的大本营濮阳得手,谓之天时;有了地盘,吕布就可以向其他诸侯一样有了称雄一方的资本,谓之地利;吕布虽有“三姓家奴”的骂名,但他确实有资格为自己的武勇而自傲,也确实帮助汉室诛杀了老贼董卓,因此还是多少有一些人缘,谓之人和。但是吕布的天时地利人和并不完善,所以他就像一个暴发户一样称雄一时,最后却不得不亡。吕布得过“情”吗?也得到过。吕布为了貂蝉,放弃了继续在董卓身边发展的机会,谓之天时;吕布最后是因为貂蝉和他的三号老婆却他固守城池以保护一家老小,因此才没有采用谋士陈宫的计策,丢失了唯一的根据地下呸城,谓之地利;同样是因为貂蝉的缘故,吕布在手下的心中树立了一个‘贪图女色而不关心士卒死活’的形象,谓之人和。但是,吕布的“利”与“情”只是一时。原因很简单,因为吕布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会通过自己的智慧寻找机会,而不是乘火打劫;真正的英雄,会通过自己的气度和领导能力得到他人的认可,而不是通过武力和莫须有的行动证明自己;真正的英雄,会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天时和地利留住并扩大自己的地利,而不是随机取巧。还是那句话,生逢乱世,有人可以为了霸业而战,有人可以为了仕途奋斗,但是没有人是在为了爱情战斗。所以,乱世英雄的情不是对自己的情侣,而是天下苍生!所以吕布有着秦始皇的野蛮,西楚霸王的武力,却也和他们一样没有对百姓的怜悯之心。他们都不是英雄,自私的人不可能成为英雄,等待着他们的只有失败。吕布是三国第一猛男,但不是三国第一人。气质,风度和智慧,这些就是肌肉男与富有心计的绅士之间的区别。我们感慨吕布,叹息吕布,甚至崇拜吕布,但是千万不要学习吕布。自私的人或许有人们值得同情的地方,但是不要忘了他为什么会自私。是乱世的背景?是利益的贪婪?还是人性本就自私?呵呵,一切都只是因为人的追求有所不同,信念有所不同。所以,关键还是一个人自己的本质,一个人自己的态度决定了他是否处于一个乱世,他是否配做英雄。历史如此,生活如此,人生如此……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历史人物论文格式范文

历史论文写作格式及历史论文的写法

导语:围绕历史教育、历史教学这条主线来写历史论文,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关于历史论文写作格式及历史论文的写法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我分享的历史论文写作格式及历史论文的写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历史论文写作的基本立足点和论文取向

在历史科学工作者的宏大队伍中,中学历史教师是一支重要方面军,在历史科学的广阔领域里,中学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重要分支。中学历史老师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在撰写历史教学论文时除具有一般史学论文的共性外,也必然还带有自己的特性,这就是首先要紧紧围绕如何教好历史这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到科学的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历史老师除教学外,安排适当的时间精力撰写历史教学论文,也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在职称评定工作中,在主要考评教学实绩之同时,也看有没有论文、论文写的怎样,就更表明了中学历史教师写历史论文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历史论文的内容取向与主要类型,是应很好考虑的。首先应该肯定,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能够并且已经撰写出不少各种题材和内容的历史学论文,跟专业研究工作者、大专院校教师同样为历史科学做出了贡献。同时还应看到,通过长期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学历史教师积累下了极为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这样,把教学经验加以总结提高,形成围绕历史教学的各种类型的历史教学论文,更是优势所在,最为擅长的,而这却很可能是其它史学研究者较为生疏或不谙其道的。我们在虚心向大学教师、专业研究人员学习,并研读他们的撰著的同时,也应看到在撰写历史教育教学论文时,我们特有的优势,在历史科学的总体建设中,在这方面,我们担负着的是一种“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劳作。

(二)教学总结是历史教师撰写历史论文的主要内容

围绕历史教育、历史教学这条主线来写历史论文,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主要的着眼点。同时也要看到某些现实条件,也使得我们侧重写这类历史教学论文,才更符合实际,事半功倍,易出成果。写这类历史教学论文,具体说可以“教学总结”为基础、为雏型,这能更有效地服务于提高教学,历史教学论文的针对性也更为明确,避免“教课”、“论文”两张皮,在繁忙的教学及班主任等工作中,因写论文而分夺过大精力。这样,写论文就不是额外负担,而是广义的历史教学的组成部分,与教学紧密相连,互相推动,较易引起撰写者的兴趣,增强写好历史论文的信心。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县、乡以下中学,有的老师是非历史专业毕业,有的老师以大局为重,服从工作需要,克服困难,不辞辛劳,身兼数科;有的老师迫于师资、课程情况而“改行”任课,教非所学。再加上参考资料相对缺乏,借阅、交流并不容易,等等。在清醒地看到这些实际情况之后,我们感到,若空泛地鼓励老师们大写一般性历史论文,“争取达到发表水平”,是不太现实的。更为现实的是:立足于教学总结,写出植根于这块沃土上的教学总结型短小精干有力的历史论文来,它们能言之有物,用之有效,然后汇总上交,审评提高,汇订成册。既是广大教师的历史教学论文成绩,又是县(区)文教成果。可供教学参考,可供评职依据。

以教学总结为基础写历史教学论文,不等于教学总结就是论文。教学总结与论文的区别及联系是应予研讨的。历史论文类型有多少?很难机械地界定;各类历史论文怎样分工?也没法生硬地划分,实际上必然纵横交错,互有联系。为立题、下笔方便,主题思路有所遵循,可粗分为如下几种:

(1)思想教育的贯彻;

(2)历史知识的讲授;

(3)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学经验的总结;

(5)教学艺术的研讨;

(6)学生学习的考察;

(7)教师业务的进修;

(8)历史专题的论述。

当然,此外还有其它各类,例如:对教材、教学指导书的评析,观摩教学的总结评议等等。我们的历史教学论文的旨趣及重点,很明显是向历史教学倾斜,而且各型历史论文,写起来不可避免是互有交叉、互为融通的。如(3)即带有(1)、(2)的综合性质,(5)(6)则多构成(4)的主要成分;(8)是指对某一历史专题作学术性或知识性的专题研究或论述,这类历史论文虽非大宗或主体,但并非排除在写作之外,也是完全应该写 ,能够写的。

众所周知,客观历史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各个侧面,本是不能跟别的部分、别的侧面割裂开来认识掌握的;只是在论述、研究时,因侧重点之不同,不得不突出什么、约略什么,于是表现为不同的历史论文类型与内容。从撰写人来说,仍应力争掌握史事全貌,才能从总体联系中深刻认知所要写的部分,才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精确把握你要截而论之的各个阶段。为此,下些苫工夫、硬工夫是必要的,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广收精选,厚积薄发,深人浅出,由博返约。例如要写“太平天国”这个题目的历史论文,从三种不同的选题立意,可有三种不同的论文类型与行文风格。

(1)如果从加强教师进修,提高业务水平着眼,写出有一定学术质量的历史论文,则应写到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深厚的时代背景;取材自上帝教经洪秀全加工改造而本土化,成为与传统的农民起义不同的新式发动群众的精神武器;太平天国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定都南京,震撼清朝统治,反抗西方侵略,预示着反帝反封性质半殖民地人民革命行将来临;对于天国领导集团内讧问题,则应指出它不只是人际关系上的利害纠葛,从本质上深刻分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在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条件下,只能砸乱旧社会,不能建立新社会,在取得若干胜利、进行某些“改革”后,要么是被旧有封建势力镇压下去,要么是自身蜕变为新的封建王朝。尤其应阐明,在总体性质上,太平天国虽然仍属旧式单纯农民起义,但《天朝田亩制度》已突出地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表露了要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伟大尝试,预示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式斗争行将来临。

(2)如果历史论文的主旨是研讨如何教给学生基本历史知识,考察学生理解巩固程度,就应侧重于太平天国重点事件、人物、地点、年代的讲授方法,如何讲的清楚、准确、明白易懂;怎样使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巩固记忆,在记忆基础上更加深理解;并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使学生达到自觉、能动地掌握历史学习。

(3)如果历史论文重在怎样凭借太平天国这个波澜壮阔的、特富英勇战斗精神的伟大革命业绩之讲述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就要侧重总结在教学中是如何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农民起义是推动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总结生动地、有感染力地讲述(朗诵、演示)的经验及效果。为加大思想教育力度、烘托历史场景,也应总结对革命文献等的利用,如太平天国的《天命诏旨书》中的“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同胆同杀妖”之类的词句,陈玉成、石达开等人壮烈牺牲时的言辞、气节等。

历史教学论文与教学总结虽然关系密切,但毕竟还有不同。教学任务,是依照教学大纲要求,依据课文内容,完整地、全面地讲给学生,各部分不能畸轻畸重,不可过详过简。对教学过程所作的总结,也自然受到制约,基本上需是全面总结。而论文则有所不同,除全面总结性作品之外,可选择某一特定环节、章题、段落,选择整个教学过程的某个侧面,加以研究、总结,形成论文。也就是说,论文比起总结来,有更大的灵活性、选择性、伸缩性,能更深更广地进行探讨。可以认为,论文是在总结的基础上,知识的优化过程。论文源于总结,论文高于总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理性认识上,亦即在理论分析上,论文比总结有所提高。对一堂课或一章书的讲授,是较为成功还是缺点很多?不仅从实践角度总结提高,“下次讲课注意”;而且要分析其优劣成败的原因及条件:史实掌握是否准确、纯熟?理论认识是否正确、深刻?教法是否科学、得当?把个别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完整系统的理性认识,使其具有普遍意义,用来指导一般。

(2)在对象范围上,亦即就哪些内容来论述上,论文较总结有所跨越或扩展。总结,一般只以本章节或本教学阶段为对象,论文则可前后对比,左右勾连,使历史问题得到进一步阐明,从而比教学总结增大了知识广度与科学深度。例如,可对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上这三次革命高潮,从社会背景、群众发动、斗争策略、历史意义等方面比较分析,论述从旧式农民起义发展演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机制与规律。又如,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分析其各自不同的产生条件、共同性质以及各自的历史效果。再如,对1848年法德革命、《共产党宣言》诞生等这些分散在不同章节与课时的“1848年大事”汇总论述,看本质联系,看互相促进,也可论述教师曾是怎样分别讲述,而在复习总结时又是怎样从联系发展中来认识历史的复杂性与统一性的。这就是说,论文可以而且应当不为教学总结的框架所拘束,多少逸出教学总结的范围。当然论文也可比总结更加收缩,可收更集中、精粹、深入 有效。

(3)在社会效应上,亦即在所写出的作品的影响上,论文应比总结贡献更大。总结,从个人总结、教研组评议总结直到校际优课观摩总结,多数情况是就课论课,就师论师,很实际也很富实效,但局限性也甚明显,带有班级、学校、地区特点,反映相应水平。论文则面向社会,在刊物上发表自不待言,即在本县、区经过评审、选编成册的文集,也可成为以“社会”为读者对象的文献资料。对这些无定价、非卖品的内部参考文章,绝不可以轻视,它们能脱摆“出版难”的各种障碍而发挥效益。很多“油印本”的教育教学资料,被各大图书馆所珍视、搜集,付之馆藏。中学历史教师撰写的历史论文,提供为交流参考,贡献给社会阅读,不但推动了历史教学的发展与提高,也为历史科学的总体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嬴政是中国历史上很冤的皇帝,统一中国后,知识阶层的谩骂、诅咒就开始了,他的坟墓成了最大的垃圾场,任何人都可以把个人的怨气和社会弊端倾倒在上面。帝制社会两千多年,对嬴政的控诉没什么创意,翻来覆去都是盗版贾谊的《过秦论》,士大夫们并非不了解嬴政的功过是非,为了杀鸡给猴看,让当政的皇帝更宽容更仁慈一些,就危言耸听,睁眼说瞎话。当政皇帝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贬低嬴政也就等于抬高自己,所以睁一眼闭一眼,乐得其果。君臣双方对嬴政的话语权是各打各的小九九。帝制社会结束后,向往民主制度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海外的精英们又发明了一个新罪名:“专制主义的祖师爷”。把中国十八世纪衰落的病根移植到嬴政身上,认为嬴政是限制中国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大毒瘤。这个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被反马克思主义的人高举起来,怎么看都滑稽。看来哲学也好,历史也罢,在功利主义者手里都是随意掀动的门帘。 先说焚书,按司马迁的“《诗》、《书》、百家语非博士官所职皆烧之”记载,嬴政不是把《诗》《书》百家语等竹简全部烧掉,而是烧毁非博士以外的人拥有的这些书籍;事实也应该如此,倘若全部烧毁,今天的《诗》《书》以及百家语从何而来?很多学者认为今天的《诗》《书》是汉初文人凭记忆或口传再创作的,学术上不应过分重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几次大考古证明,汉代的《诗》《书》与先秦的《诗》《书》是一脉相承的。这等于直接否定了所谓“焚书”造成了文明断代的猜疑。司马迁在《六国年表》中叹息:“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把埋葬六国历史的罪名指向了嬴政,问题是谁能否定这些失踪的六国史籍不是楚霸王这个纵火犯的杰作呢?再看看嬴政保护的“医药、卜筮、种树等技术书籍”命运,有几部流传到今天?一部没有,最早的技术类典籍是《汉书?艺文志》。为什么嬴政焚毁的书大多传承下来,而他保护的却一本也没发现。这说明文明传承与断裂并非嬴政一人之功过。再说坑儒,嬴政此前准李斯奏,颁布法规,严禁厚古薄今,严禁背后诽谤皇帝。而算卦先生侯生、方生行失败后大骂嬴政并相约逃跑,这不是藐视法律吗?活埋四百多名知识分子是事实,依法处罚也是事实,这与后来秦二世、朱元璋等皇帝罗织罪名迫害忠臣枉杀无辜完全是两种性质。再说被活埋的真是儒生吗?后世学者以扶苏劝诫嬴政“诸生皆诵法孔子”为儒生依据,怎么又忽视了司马迁“坑术士”的结论呢?嬴政聘用的儒学博士淳于越、伏胜、叔孙通、羊子、李克、圈公谁被活埋了?与朱元璋、秦二世相比,嬴政是一个很君子的暴君,即使在敌视嬴政的史籍中,也只记载了嬴政两次随意杀人的经过。第一次是征服赵国后,他亲自赴邯郸将母亲的仇人全部活埋;第二次是他对李斯奢靡的不满言论被周围人泄密,嬴政将身边人处死。这两次以外的杀人事件都可以在秦律中找到处罚依据,第一被告应该是《秦律》。后人认为即使嬴政是有法可依,也是一个该上断头台的暴君,因为《秦律》本身就是暴政的工具和象征。姑且这个说法有道理,但是《秦律》不是秦统一后凭空捏造的,而是商鞅修改后的《法经》延续,是秦国实现民富国强统一中国的决定性因素。嬴政把秦国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全国,主观上错了吗?你指望他实行六个亡国的法律还是一千五百年后的英国《大宪章》?万里长城、骊山墓、阿房宫是指证嬴政大兴土木奴役百姓的三大罪恶。大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认为嬴政动用了三百万人力大兴土木,其中戍边的扶苏、蒙恬大军三十万、建长城五十万,骊山墓和阿房宫一百五十万,凿灵渠五十万,加上其他杂役二十万,劳工总数占全国总人口15%。汉初的晁错更认为“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按比例推算,劳工占总人口40%。这个1+1=2的简单计算足以把嬴政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但是事实绝非如此。看看太史公的嬴政年表就会知道,这些并非同一年开工的土木工程以及戍边移民被史学家们重复计算了。比如始皇帝三十二年,北击匈奴,南凿灵渠。三十三年,蒙恬三十万大军打败匈奴后开始修建长城,建设者还是北击匈奴的三十万大军。《过秦论》说得很清楚,“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没说再动用其他劳工啊,司马迁也没说过。难道秦朝时期中国军队已经职业化了?赶走匈奴后只负责站岗不搞建设?至于修建阿房宫和秦陵是嬴政三十五年的事情。长城虽然不会完工,三十四公里长的灵渠经过近五年建设应该竣工了,劳工们自然去转修骊山墓。骊山墓不假,阿房宫却是谎言堆积出来的奢华宫殿。最新的考古证明,文人墨客渲染的 “蜀山兀,阿房出”充其量是一个一千四百多米长五百米宽的大土堆,一个只建设了广场和围墙的半拉子工程,被焚烧了三个月的宫殿不是阿房宫而是咸阳宫。司马迁叙述的阿房宫规模是嬴政的蓝图,后人却把它变成了事实。怎么连起码的判断都丧失了?不用说两千年前,就是在今天,四年时间建设的宫殿能豪华哪里?长安街上的大贝壳?再说贾谊、司马迁也没说过用七十多万劳工建阿房宫,更没说过楚霸王焚毁了阿房宫。司马迁的原话是“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历史大学者们怎么只记住了贾谊、司马迁控告嬴政的罪行,而忽视准确的记载去凭空想象呢?按《史记》叙述,即使在徭役最严重的嬴政去世当年,给嬴政干私活的劳工也没有超过八十万,加上长城等社会基础工程建设,劳工总数应该是一百二十万上下。晁错的意思应该这样理解:在秦朝十余年的统治期间,一个五口之家先后有两人服过劳役。按全国人口两千万计算,共有八百万民众服过劳役,平均每年六、七十万。这个数字大体吻合《秦律》中每个公民六十岁前要服徭役两年的规定,也符合“秦与汉初徭役大体相当”的结论。范文澜、翦伯赞、白寿彝这些学富五车的大师们之所以犯错,能够想到的原因是先入为主,主观先否定嬴政,然后把汉以后有关嬴政的罪恶拣出严重的进行重复。其中白寿彝更滑稽到把嬴政一千年后的杜牧诗赋做为严肃史料写进《中国通史》。这些严重的错误甚至罪恶愈演愈烈, 2004 年中国文联出版社的一本历史垃圾把范文澜等人的错误又进行了剪刀加浆糊的加法计算,控诉嬴政八宗罪,嬴政成了比阎罗还可怕的魔鬼。这哪里是叙述历史,简直是天马行空,胡说八道。说一句不尊重的话,唯物主义的历史巨匠们在嬴政问题上连起码的道德都不及格。相对公正的司马迁对嬴政的评价也有商榷之处,行文前后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比如坑儒事件,前面借扶苏的劝谏,指出被坑杀的是孔子门生,后文又用“坑术”做结论,而且只记录了被坑杀的人数却没有提及任何人的名字。这既不符合逻辑也不是太史公的治学精神。事实如果按司马迁描绘得那样严重,被坑杀的不可能都是无名之辈,嬴政为了“天下知之,以惩后。”怎么会不通告天下被坑杀者的姓名?如果百年后这些人的姓名遗失了,被坑杀的人数就准确吗?姑且是事实,这就说明嬴政坑杀四百六十人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罪行了。这个罪行与后来暴君枉杀成千上万相比哪个更严重?再有,司马迁认为嬴政心胸狭隘,残暴酷虐,但是列举的事实不充分且值得怀疑,比如为了泄愤调集三千刑徒砍光了湘山的树木。湘山大多?三千人可以砍光所有树木?相反司马迁的很多记录反而证明嬴政是一个礼贤下士、不计前嫌、知错就改的宽容皇帝,比如对客卿李斯的发现和使用,比如采纳修建郑国渠的水利工程师郑国的建议,比如对商鞅的谦恭,再比重用公开或私下反对过自己的尉缭、淳于越。有人分析司马迁之所以刻意贬低嬴政,是为了讥讽宫刑自己的汉武帝。在东扩西征、不惜民意这一点上,刘彻确实是嬴政的嫡传弟子,所以司马迁借古讽今之论也不是没有道理。嬴政在贾谊、司马迁、班固、妙笔生花的大文豪、学富五车的国学大师笔下一步步走上了断头台,他为后世开创的伟大福祉被唾液淹没,成了一个很冤的皇帝。转载的,请笑纳,我自己的太长不好打

历史小论文格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历史小论文格式,欢迎参考阅读!

题目:初中历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目的不明确,是造成其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习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音体美这12门课程,有些课程是中考中所占分值比较高的,有些课程是形式多种多样的,所以学生都有很多人喜欢,但是历史分值不高,形式比较沉闷,所以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明确历史学习目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告诉他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使他们正确对待历史,这是最首要的一个任务。

二、巧设“悬念”,调动兴趣

学生喜欢有趣、有悬念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在教材的过渡中设计悬念,或者在重难点上设置悬念,使学生在这些关键时刻更具有积极性跟参与性。首先,在教材过渡时设置“悬念”。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些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有机结合而成的,要使学生的学习由一个知识点顺畅地过渡到另一个知识点,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其次,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精设悬念。要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是很难的。因此,悬念设在重点、难点处,既可引起学生的重视,又可消除因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如在讲《九一八事变》这一课时,我讲到:“日本通过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这么中国人民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刻是如何开展局部抗战的?”这样既自然过渡到了下一环节,又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当然,课堂上有很多设置悬念的机会,我们可以多设置一些悬念,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解读悬念来认真学习历史知识。

三、利用故事,激发兴趣

在讲授历史课当中,为了提高课堂活跃度,可以考虑将一些历史故事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但是在选择历史故事之前,一定要对所教班级学生情况以及将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分析,以确保所选择的故事能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而且不要讲陌生的故事。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针对故事提出若干个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处理意见,最后由老师来评判。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先讲解一段大家都熟悉的三国故事,之后问学生这一时期都有哪些政治集团?你支持哪一方?为什么?提出适合的问题,既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拓展学生的思维。此外,营造历史情境,能从中得到启迪。历史是鲜活的,若能再现当时情境,这将会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学习感受。在营造情境中一定要以书本为依据,做到与当时的情况相符。如在讲到西周分封制时教师可根据内容的需要事先准备好道具,让学生来扮演当时的人物,并对学生的表演行为进行指导。在表演结束后,老师即使不讲解,大家也都会知晓分封制的含义。如果不营造情境,而是让学生直接看书来了解分封制,虽然学生也能根据书本的内容将相关的内容记下来,但是当过一段时间再提问分封制的内容时,他很可能已忘记了。而经过这种情境教学之后,他们对相关内容的记忆会保存很长的时间。教师在对表演结果进行评价时,除了要表扬角色扮演出色的'同学之外,还要对存在缺点的同学进行鼓励,而不能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批评。因为批评会打消他们参与扮演的积极性,使他们怯于课堂发言,从而不利于情境教学的开展。

四、组织活动,培养兴趣

历史课外活动课与其它课相比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主要体现在它的形式可由组织者自行选择。因此,可以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根据自己的意愿轻松地进行交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给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类活动课可供选择的形式有不少:有的是针对历史上某一有深刻意义的内容举办故事会,让学生通过故事的描述,将这段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有的是开展“历史辩论”,将学生分成两派,针对某一历史问题或人物畅谈各自的见解。此外还有的是历史知识竞赛形式与研讨会的形式等。我校在前不久举办了辩论形式的活动,题目是“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大家参与热情很高,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历史课外活动课属于课堂之外的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具有很大作用。

五、结语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开启智慧的大门,兴趣是引导学生步入知识殿堂的钥匙。初中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明确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并努力探求跟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跟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跟学习效率,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跟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关键词:李鸿章,洋务运动,爱国摘要:李鸿章作为一个影响了晚清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汉族官僚。可以说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悲剧人物。一生奔波劳累,是洋务运动中做事最多的的人。最后却落得被时人、后人唾骂的卖国贼。今天,我们应该抛弃过去的偏见,全面客观的看待这样一个历史人物。 “丈夫只手把吴钩,义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晚清只要搞懂三个人,就可以把晚清历史的枢纽、着眼点找到。这三个人是:慈禧,李鸿章,赫德。慈禧代表清王朝满族贵族的最高统治者,太平天国后,清朝权力中心下移,地方汉族大员崛起。湘系,淮系,北洋。当中时间最长,做事最多的就是李鸿章。赫德代表洋人和西方势力。这足见李鸿章的分量。 关于如何评价李鸿章,我想先从李鸿章对自己的评价入手,甲午战争使他一生事业名声扫地,他也承认自己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没想到甲午一战,把我这个纸糊的灯笼给捅破了。现在我们一步一步来看。 首先,李鸿章并非出生于大地主大官僚家庭,他的祖先一直到他的祖父才有了两倾地。李鸿章24岁就中了进士。过去有种说法,叫五十少进士,二十老明经。就是说五十岁能中进士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像小说范进中举的人层出不穷。可以说李鸿章是很刻苦,而且理学修养很高。 在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横扫中国江南地区,清朝的“八旗”,“绿营”不堪一击。是靠汉族大员的团练才将其平定。其中就包括李鸿章的淮军。过去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被称为是他的一项“罪证”。我认为这是因为受过去得意识形态影响,凡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就是反动势力,尤其在文化的革命时期。凡是不“革命” 的就是反动的顽固派,而在那个时期“革命”其实是被理解成“造反”,只有造反才是对的,所谓“造反有理”。历史作者梅毅(赫连勃勃大王)在他的新书《极乐诱惑———太平天国的兴亡》中评价太平天国是世间的“祸胎”,没有任何先进的东西可言。虽然很多起义者追随太平天国,认为可以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国。可惜“人们对天堂的渴望,往往导致其最终堕入地狱的深渊”。 经过了太平天国,捻军两次大规模的内战后,李鸿章凭借军事力量起来了。这时正值英法连军火烧圆明园。让李鸿章看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势不可挡。他立刻对淮军进行现代化改革,用现代兵器武装,此后30年,淮军基本充当了国防军主力。又组建了北洋海军,是中国现代化的一颗明珠。这两支队伍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和国防近代化的过程中,是应该肯定的。 趋新实物,是李鸿章的特点,他认识到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民族工业,不能只向外国人买兵器,所以他积极投身洋务,作为晚清五大洋务集团,拉开了近40年“洋务运动”“同光中兴”的序幕(而且他也是谢幕者)。一方面,他办实业,铁路、海防都是他最早创办的,另外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电报也,据说创造了47个第一,非常不容易。另一方面,他同时看到光有造机器的的机器不行,还要有造机器的人和懂原理的人。于是他派遣留学生。近代留美幼童,福州船政学堂,陆军军官,都是李鸿章派的,不过留学周期太长,而洋务急需人才,于是聘请洋人,聘请土籍科学家如徐寿、华恒芳等。另外设立翻译官,翻译了很多科学、军事方面的书籍然后办学堂,做了很多事情。在办军事工业后发现国不富就无法养兵。于是又办民用工业,办轮船招商局和洋人争利,开煤矿。办民用工业钱不够用,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官方出一股,民间资本出一股,总的是国家控股,官督商办。这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体制。 事实上,李鸿章搞洋务是阻力重重的,很多人认为他大逆不道。比如造轮船,要大机器生产。当时很多顽固派就反对,而且势力很大,认为立国之道在人心,在孔孟之道,不在于机器,那是奇技淫巧。以洋人为师就是乱我中华,就是用夷变夏。至于修铁路,19世纪70年代初就提出来了,最后1889年慈禧下懿旨批准,在那么紧急的情况下耽误了20年。在期间李鸿章修了一条70公里的铁路用来运煤,当时遭到反对。结果不敢跑蒸汽机车,而是用骡子在铁轨上拉着跑。至于洋务运动需要的技术人才,在当时根本没有人愿意学,认为只有孔孟之道才是正道。比如严复就是想走功名之路,但后来父亲死了,家里很穷,他才进福州船政学堂。在洋务派和顽固派历次的争论中,顽固派总是把技术性的问题上升到道德层面,上升到违反孔孟之道。中国人有种泛道德化的倾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纵观整个洋务运动,李鸿章克服了重重困难,中国才取得来之不易的一点点近代化的进步。由此观之,李鸿章是个爱国士大夫。 李鸿章被指责最多的就是甲午战败,签署中日《马关条约》。李鸿章早就认识到了日本的威胁。1874年李鸿章就说“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之外,日本则近在户闼,视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他创立北洋水师时就指出“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御日本起见。”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下令不许出战有诸多原因。首先是慈禧60大寿,不能被一场战争搅和。其次,他深知中国30年的军事变革,不过是一座纸片糊的破房子,实际上不足以战胜日本。其实李鸿章了解自己部队的腐败,之道不能打,只能养成猛虎在山之势威慑日本。电视剧《走向共和》里李鸿章对荣禄说过一段话,虽然未必是历史事实,但很精辟。他说自己不过是大清的裱糊匠,把一栋破屋子涂的很光鲜,有些小风小雨弄破了几个洞再糊上就好了。但一旦遇上暴风雨,就免不了倒掉的结局。这个暴风雨就是日本。在百弊丛生的中国,他根本不能以一人之力补天,被日本战胜是必然的。我们过去总提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可是不能说盛世的、革命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而屈辱的历史就是几个“窃国大盗”“卖国贼”创造的吧!李鸿章做了一个衰落国家的替罪羊。至于后来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李鸿章没有什么责任,战争的挑起和整个过程李鸿章都没有参与。他还和张之洞,刘坤一搞了个“东南互保”,保存了一点实力和中国经济的命脉,一方面没有彻底激怒洋人,另一方面使谈判有了一点最起码的本钱。 纵观李鸿章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奔波劳碌,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奠定基础,尽自己说能强国,说他“卖国”其实是毫无道理的。 当然,李鸿章在强国的同时,也有许多错误和不足的地方。比如他搞军事工业现代化,却没有对军事体制尤其是陆军进行多大的革新,没有形成军官团及其精神。还有就是他任人唯亲,尤其是对同乡的照顾。淮军1300多名军官中700多人是安徽人。再就是只重视对器物的变革,没有进行政府体制的变革,没有行政效率的提升。即使在淮系内部也没有现代管理体制的样子,还是古代幕府的延伸。 李鸿章作为一个新旧交替的任务,一方面以前所未有的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一方面也没有脱离出传统的官僚作风,但是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在那样一个时代,能够做到他这点,我认为已经非常难得了。 通过对李鸿章的认识,我觉得今天的中国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洋务运动时期搞的官督商办,一百年后我们的改革也在用。我们今天的国有企业改革也是国家控股。这在改革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刺激民间资本的投入,可是不能根本的解决问题,因为实际掌权的的仍然是官员,商人没有发言权,导致企业仍然死气沉沉,官商很难融合。洋务运动的官督商办企业因此倒了,我们现在的改革如果不能再向前迈一步,实现私有制,那将是很危险的。再有就是只重器物层面的改革,而没有对政治体制的改革,最终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今天我们的改革至少也要消除那些政治方面一切限制经济自由健康发展的东西。另外李鸿章的改革没有系统的理论和指导思想,这使他在与顽固派的争论中总是处于劣势,最后这能自己低头做事,所以不论做什么都应该有系统的思想作支撑。还有李鸿章的变革是进入体制内的最高层进行的,这样代价很小,如果是靠革命变革,那对人民和国家都会造成巨大破坏。再有李鸿章的军事现代化变革也没有组织军队的腐败,直接造成了甲午战争的失败,也是我们今天要注意的。最后,李鸿章对外国有一种恐惧的心里,很“畏外”。我们今天在同外国打交道时应该挺起脊梁,据理力争。对于个人来说,李鸿章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是先攻学历资本,获得后立刻转向实力和道德资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也不能颠倒顺序,这也是对于个人来说是要学习的。

人物评价历史论文格式

你问的是评价历史事件还是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第一部分:用一句话概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例:XX者,XX也(这是古代的搞法,你不要这么文绉绉的开篇,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XX家,历任XX官职,死后谥号XX侯),再写生卒年月(哪年生那年死),什么族、历史对他的评价(史家和民间两方面任选,例史家称刘备为先主,民间称李白为诗仙,或者引用史书对他的评价)第二部分: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几个重大的事件,作为论题),再以他的成长历程和生活环境分析人物性格,说明他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要搞这些“大事”,同时他在经历这些事的时候又留下了那些文章或语录,又反映出他此时什么样的心情和感触以及志向。第三部分:他对历史进程和后世的影响评价历史事件:第一部分:交代它发生的历史环境(时间、朝代、地点),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 这部分简写,作为整篇的论点。第二部分:根据所发生的历史环境(有针对性选择性的细化)分析此事件为什么发生(为什么在这个时段发生?有哪些人组织?事件的进展分析?因为什么结束?什么结果?),如果是写学术论文,在此基础上再分析主要人物的生长环境和心理特征,细化上述的几个方面,最好引用史书原话以佐证,阐述的观点也最好引用一部分同类论文的同类观点,但要标清出处。第三部分:对历史进程和后世的影响(从政局更迭方面、从经济文化方面、从生活技术方面),要写全,最好引用历史人物对此事件的评价,增加你所阐述观点的说服力,也可以用马克思哲学的辩证角度阐述,但不能过多,否则学术论文就成了官方发布会。这三部分不是三大段,不要搞成了八股文,第二部分重点于记叙,详尽说明此段历史的成因,第三部分重点于论述,全面分析此段历史的意义。

1,要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

在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即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

2,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3,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主要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

4,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应有的评价,防止以偏概全。

5,注意把握历史人物的总体特征。

对历史人物,不仅要一分为二,还要有一个总结论,亦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

6,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和点评历史人物,要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把历史人物放在世界大环境中去认识,采用中外对比的方法。

以上答复希望能够帮到你,满意请采纳

是诸葛亮和吕布的猛男吕布传吕布字奉先,三国第一猛将,又号飞将,据传乃是匈奴于汉人的混血儿,生得人高马大威风凛凛,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帅哥,享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他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回登场,第九回陨落,是《三国演义》前期中名至实归的BOSS级人物。今天,在下就和朋友们聊一聊这位神鬼皆惧的三国第一猛男。吕布第一次在演义中亮相的时候就很是高调。东汉末年董卓专政,对上视君主如玩物,对下视群臣百姓如草芥,甚至在酒桌上向群臣公开批斗皇帝,欲试探群臣对自己废帝立新的看法。并州刺史丁原不满董卓的专横,带其义子吕布兵讨董卓。两军对战,吕布以一人的武勇势震董卓全军,让董卓输得很是没有面子。兵败后的董卓回去后狠狠地做了一番反思,听从了帐下谋士李肃的建议,让李肃带着各种金银珍玩和名马赤兔说降吕布。吕布见利忘了义,甚至将其义父丁原的脑袋砍了下来,作为礼物回赠董卓。更无耻的是,刚刚杀了自己义父的吕布在与董卓相见后,竟然下跪在董卓面前,认董卓做了自己的第三人老爸(除去吕布的亲父和刚刚被他杀死的丁原,董卓正好是吕布的第三个父亲)。这就是吕布在演义中刚刚登场时的剧情。在下第一次读三国的时候,曾经满心欢喜,以为吕布能以一个超级大英雄的身份,去消灭董卓。但吕布却比董卓还要无耻,前后的巨大反差让人很是不舒服。三国是一个乱世,生命在许多人的眼中只是一个名词,却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能够将自己亲人的生命视若无物的人,也只有吕布这种稀有人渣了。但这个时候的吕布还只是在董卓身边为虎作伥,多以董卓保镖的身份负责保安工作。想杀董卓的人不少,因此死在吕布手下的人也不少,吕布的武勇没能与伸张正义挂钩,却从侧面反映出了董吕二人的凶残。狗仗人势,人仗狗威,董卓愈发专横残杀了不少朝廷中的保皇派。曹操在这个时候作为正义的化身登场谋刺董卓,结果却没能成功。逃亡的曹操在陈留起兵,发檄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联盟军一路高奏凯歌,直逼虎牢关下。董卓只好派吕布领军,镇守虎牢关。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PK大赛就此上演。吕布武勇无敌,出战后连败各路诸侯帐下骁将,却惹恼了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张飞。大家对张飞的性格应该多少了解一些,此人性烈如火,当时又因为大哥刘备的名气不够而在各路诸侯中倍受冤枉气,而吕布却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尽抢风头。不爽,那就干吧!高手之间总会有某种默契,不是惺惺相惜,就是你死我活。张飞与吕布单挑了一百多个回合,演义中却没有对二人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我们不妨猜想一下:一向自认天下无敌的吕布遇到了一个有能力战胜自己的人,心中肯定会震惊,出手多少会有一些不顺;一向虎气朝天的张飞找到了一个令自己不爽的发泄对象,肯定会不余遗力大打出手,并伴随着心中的一阵怒骂。但吕布就是吕布,无敌的方天画戟,无敌的武功,无敌的人,张飞的武力还是被压了下去。演义中并没有这么写。但是我们知道,高手过招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有外人插手。除非有一个关心张飞,又敢于和吕布单挑的人看出张飞处于下风,才会有为了胜利而不惜以二敌一的场景。这个人就是关羽,他在张飞战吕布不下的时候前来助阵,以二人之力又和吕布战了三十多个回合。吕布在这个时候可谓是强弩之末了,胜负之分已经没有了悬念。关张的大哥刘备没有放弃这个大出风头的机会,也适时地登场,正好凑了一个三英战吕布.吕布败退,联盟军士气大涨,一举拿下了虎牢关。董卓只好放弃帝都洛阳,带着皇帝兵退长安。董卓在临走时还不忘在洛阳放了一把火,将洛阳的民间财富也搜刮一空。其实,联盟军是因利而聚,当然也要因利而散。董卓迁都后,联盟军也因为各自利益的需求而解散,但董卓却低估了身边潜在的威胁。有吕布做自己的保镖,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天天快活,但是面对着某种利益的驱使,保镖就可以在瞬间变身成为刺客。东汉末年董卓专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司徒王允为了杀死董卓重振朝纲,利用貂蝉的美色挑拨离间董卓与其心腹大将吕布之间的亲密关心,最后成功诱使吕布杀死了董卓。在这场情杀大戏中,有江山,有美人,但就是没有英雄。如果要硬挤一位英雄出来,那位美人貂蝉倒是有一点英雄的样子。谈吕布,不如谈貂蝉,因为大家在了解貂蝉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观察吕布这个人。在下的情商比较低,也无法对掺杂着爱情的政治阴谋做出明确的定义。所以只好先跑一下提,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我对貂蝉的描述来看查一下吕布的为人。貂蝉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在下甚至认为她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中最聪明的女性。她会放弃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在吕布和董卓二人之间周旋,为的是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但她不是王允手中的提线木偶,她在入住董卓府后,是用自己的智慧挑拨离间二人。王允不可能在貂蝉入董卓府中前告诉应该怎么做的,因为男女之间的情事不是政治,王允没有那种智慧算出来会发生什么,所以在下敢说貂蝉就算不是演义中最聪明的女性,至少也是最懂男人心的女性。可惜在乱世三国中,女性的地位是可怜的,聪明的女性更是可怜,因为她们常被自以为聪明的男性当成是利用工具。就像王允一样,虽然铲除了董卓这个祸首,却被董卓势力的残将李催郭巳所杀,吕布也带着貂蝉兵败逃亡了。吕布逃亡后先是和曹操大战,失败后到徐州投靠了刘备,并将刘备驱逐出境,自己占领了徐州。贪心不足的吕布到了徐州后又纳了一个小妾,貂蝉会怎么想?她应该是不在乎的,自己现在除了活下去还有什么希望呢,汉室没有保住,唯一的亲人王允也死了,自己所能依靠的也只有喜欢自己却不爱自己的吕布了。生逢乱世,有人可以为了霸业而战,有人可以为了仕途奋斗,但是没有人是在为了爱情战斗。或许貂蝉曾经因为吕布为了自己的付出感动,看着吕布的背影悄悄地说一声谢谢。或许吕布曾经为了貂蝉去战斗,甚至是为了貂蝉去争夺天下,但也只是一时。乱世中只有滥情没有爱情,当戏子在台上独自哭泣时,台下的观众或许会叹息,但他们无法改变剧本。吕布最后在曹操和刘备的合击下兵败,被曹操绞死在白门楼,貂蝉的下场却无法在演义中找到。或许罗贯中本人也只是当貂蝉是一个跑龙套,毕竟是军事历史小说,不是爱情剧,只是利用一下这个角色而已。其实,江山好比是“利”,美人好比是“情”。生逢乱世,要想得利,必须要同时间的天时地利人和。要想得情,却必须同时放弃天时地利人和。那么,吕布得过“利”吗?得到过。吕布带着貂蝉逃出长安后,利用曹操兵出徐州的机会,偷袭曹操后方的大本营濮阳得手,谓之天时;有了地盘,吕布就可以向其他诸侯一样有了称雄一方的资本,谓之地利;吕布虽有“三姓家奴”的骂名,但他确实有资格为自己的武勇而自傲,也确实帮助汉室诛杀了老贼董卓,因此还是多少有一些人缘,谓之人和。但是吕布的天时地利人和并不完善,所以他就像一个暴发户一样称雄一时,最后却不得不亡。吕布得过“情”吗?也得到过。吕布为了貂蝉,放弃了继续在董卓身边发展的机会,谓之天时;吕布最后是因为貂蝉和他的三号老婆却他固守城池以保护一家老小,因此才没有采用谋士陈宫的计策,丢失了唯一的根据地下呸城,谓之地利;同样是因为貂蝉的缘故,吕布在手下的心中树立了一个‘贪图女色而不关心士卒死活’的形象,谓之人和。但是,吕布的“利”与“情”只是一时。原因很简单,因为吕布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会通过自己的智慧寻找机会,而不是乘火打劫;真正的英雄,会通过自己的气度和领导能力得到他人的认可,而不是通过武力和莫须有的行动证明自己;真正的英雄,会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天时和地利留住并扩大自己的地利,而不是随机取巧。还是那句话,生逢乱世,有人可以为了霸业而战,有人可以为了仕途奋斗,但是没有人是在为了爱情战斗。所以,乱世英雄的情不是对自己的情侣,而是天下苍生!所以吕布有着秦始皇的野蛮,西楚霸王的武力,却也和他们一样没有对百姓的怜悯之心。他们都不是英雄,自私的人不可能成为英雄,等待着他们的只有失败。吕布是三国第一猛男,但不是三国第一人。气质,风度和智慧,这些就是肌肉男与富有心计的绅士之间的区别。我们感慨吕布,叹息吕布,甚至崇拜吕布,但是千万不要学习吕布。自私的人或许有人们值得同情的地方,但是不要忘了他为什么会自私。是乱世的背景?是利益的贪婪?还是人性本就自私?呵呵,一切都只是因为人的追求有所不同,信念有所不同。所以,关键还是一个人自己的本质,一个人自己的态度决定了他是否处于一个乱世,他是否配做英雄。历史如此,生活如此,人生如此……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行文格式没有太大要求,写出独到观点,分析到位就行。分析人和分析事物本质上是一样的。主要写作方式还是沿袭大套路来。例如你想写李时珍。他的职业是医生。那么就可以开始了。、可以按段子列。先搜集资料。他的最高成就,他的生平,他的影响,他的家乡,关于他正面的评论,关于他负面的评论。好,我们就拿上面的东西做模型。列出大纲。首先明确,你是写评析,那么切忌乱下定语,因为很多固定旋律的历史定义材料是必须站位的,比如“冈村宁次”,日本人和中国人写评析就必须站位,否则是冒世人之大不讳。除非你想标新立异。正因为人物评析中有很多很多这样明显的立场站位,所以尽量做到多方面评价和分析,少下肯定词。但定位是必须的,含糊其辞的评析是找不到中心点也得不到任何方的共振的,这样就必须借助你资料中最精确,最详实,最有说服力的材料进行评析定语。例如“冈村宁次在中国人眼里是刽子手”,这样的结论就不会有错。具体落实到写作,还是以李时珍为例。先列出大纲。如:李时珍是位伟大的名医,关于他的传说种种,医术的高劣暂至今仍为人争论。他所著的医书《本草纲目》,虽然本草纲目有其谬误及局限性,但仍不失为中医历史上伟大的丰碑。好了,“李时珍是伟大名医,其人被很有争议。”这一段论点交锋的评析就出来了,添入资料充实即可。“本草纲目的成就及谬误、局限性”,这第二段也出来了,写人,尤其是要注重写成就,并着重寻求成就创造过程中所展露的种种,所以这一段应该用他尝百草,走万里寻方的艰辛来充实。谬误的负面评价是文章获得客观感的必要部分,也是文章最有味道的地方,一定要充实。“医学上的丰碑”,这就是肯定了,因为这的确无法否定,无论前面的负面评析有多少,必须咬紧这一点,那么,评析就出来了。

近代历史人物论文格式

找论文应该去CNKI,都是专业论文,可以自己去下载。下载不了话可以去淘宝的<翰林书店>店铺,他那里能帮人下载到,推荐一下

历史论文的写作和其他论文的写作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特定的一些要求,今天和你讨论的就是历史论文写作的有关问题。 一、历史论文的写法及要求 最重要的是确定主题,根据主题列出写作提纲,根据历史论文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使用所掌握材料,有计划的依次成文。 文章以提纲为构架却不为提纲所割裂,它应是史事完整、气势贯联,浑然一体的一个整体。 写好历史论文要注意以下问题: (1)力求寓理论于叙述之中,做到史观与史料的有机联系与内在统一。要既防止空洞理论而缺少史实,流于社会学公式,又要防止堆砌史料,无理论分析。更要力避史论、史料两张皮,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引出规律性、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2)历史逻辑与语言逻辑的统一,历史论文的语言应服务于、服从于历史的真实性。要在保证史实正确、准确的前提下,讲求语法修辞。历史发展有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客观的历史规律反映在人们的头脑里,用历史论文或著作表达出来,这就是历史逻辑;体现这个历史逻辑的实践,是通过运用词、句、文章的语言文字手段来完成的。但,“史实真、道理正”占第一位,“文章好”居第二位,要重视 历史论文的语言、文辞方面的质量,但不能因词害义,本末倒置。在内容真实丰富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语言文笔的风采。这样,才能成功地达到言以声其心之所得。 (3)文章要通畅、质朴、简洁,在史学文章里,为了能“真实、凝练、生动”地表达人、事,也可以适当地“文白兼用”或所谓“半文半白”。事实上,一点儿“文言”词与词组没有是不可能的。 (4)准确地使用引文,历史论文中出现“引文”是必然的,它使立论可靠,有利于提高文章质量,反映作者知识,认识的深度、广度。但也存在着一个引什么、怎么引的问题。首先,经典作家的教导和革命领导人的重要言论可以引用。再次,现行的法定的历史教科书内容可以引用。因为它是依据最可靠的资料,参考最新研究成果,采用最为公认的论点,使用最规范简洁的文字写成的。对一些非历史作品,指历史小说,X X 演义、X X史话之类,它们以历史为素材,为原料,可能有文艺价值及教育意义,但非历史,我们不能随便引用。 (5)历史论文的层次与条理,在一般历史论文中,要注意段落划分,引文形式,注释种类这三点。四、五千字以上的较长历史论文,依史事种类或历史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几个大段,加上小标题,使全文结构严整,每题内涵明确。历史论文引文的使用应力求简短、贴切、有份量;恰当地嵌合在整个行文之中,但切忌截头去尾,断章取义。 二、历史论文的范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一 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的战争。这正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由于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明间”的战争,而是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 贬抑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缘由,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以往中国近代史写的政治史,是阶级斗争史,有的人甚至指责为“阶级斗争为纲”。恩格斯在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宁也说:“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3]。如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那就离不开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至于将阶级斗争等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是对不同性质问题的混淆。 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还因为以往史学界着重于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颇多,再做研究起点较高,向前推进难度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这些大事件也不是没有可以继续研究的,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有些问题也有待深入。即如孙中山,近些年又陆续发现一批有关的资料,还没有很好地加以运用研究;关于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评论,研究者的见解也颇有分歧;何况迄今尚未有一部学术价值高的、有份量的传记。 重大事件自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中国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应当忽视。中国近代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扩展了中国近代史的领域,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不宜扬此抑彼,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外交等都同样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价值。 二 注重微观研究,也要重视综合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趋向细化,具体问题的研究受到重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的、微观的研究很有必要,这是综合研究的基础,但是过分细化就会流于“碎化”。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时间不短,人、事繁多,对全部细节或微小问题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细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择取的题目有没有研究价值,而有研究价值的题目也不应只是就事论事,叙事清楚,还要将它置于大背景中来考察,以小见大,说明问题。 在具体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要注意开展综合的研究。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分门别类的研究,专题的研究,已经做了不少,有条件做综合的研究。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专业,文学、史学、哲学等等各自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在历史学中,又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种专门史之分。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又有专攻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别。这种分工过于狭窄,过于专门,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利于出精品,也难以做综合的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晓经、史、子、文学、佛学等,对他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一个方面,应当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国近代史、思想史学著作中,主要是写他的经世思想,尤注重于《海国图志》及其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的经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国图志》,无疑要着重论析。然而魏源博学多闻,年轻时究心阳明心学,好读史书,后随父至京师,从胡承珙问汉儒家法,问宋学于姚学shuǎng@①,学《公羊》于刘逢禄,晚年又修禅礼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国图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学古本》、《庸易通义》、《说文拟雅》、《小学古经》、《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义》、《孙子集注》、《董子春秋发微》、《诗古微》、《书古微》、《圣武纪》、《元史新编》、《古微堂内外集》等,涉及经、史、子、佛学、诗文,仅经学又及今古文、汉宋学。要对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谈论某些方面,需要综合的研究。这关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问题,应“通识”的要求。一个学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问题,力求改变过于专门、相互割裂的状态。 三 现实与历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国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现象和历史不能割断。历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无疑会引发研究者去思考历史。但是,现实和历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是无须赘述的常识,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却时常被混淆。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等等,于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历史,阐释历史,认为近代中国一百多年里,西方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投资建厂、开矿筑路、掠取原料农业品……,是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应当欢迎他们进来,不应该反抗,当年如果不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现在可能就现代化了。 出现这种说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点,就是将历史与现实混淆起来,将现实中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外国入侵混为一谈。近代史上的所谓“开放”,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设厂等等,与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历史地去看待它。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又如我们现在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稳定、安定团结,于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阐释历史,认定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发展缓慢,不能走向现代化,就是因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稳定,破坏了经济;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现代化,是革命的结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农民起义、革命,它们是否只是破坏,这些问题不用多说,如果不存偏见,并不难公正地回答。拿现实去规范历史,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要求历史人物,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研究历史需要用历史观点来观察问题,“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四 要重视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包括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教育,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不可缺少的。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历史学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上发挥作用,就不能局限于专门学术研究方面。历史研究对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发展历史科学当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历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学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两手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现在的问题是提高方面比较硬,史学工作者注重撰写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而这与评职称、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关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视,认为是小儿科,不算学问,评职称也不算数,这种思想观念和实际问题影响了史学工作者对普及的重视,削弱了历史教育。 在知识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较好,出版了许多科普书籍和影视片,实际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历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够。从学科要求上说,历史工作者对历史普及、历史教育也要重视,学问不能只停留在专家圈子里。我们的历史著作不用说一般青少年不看,就连干部也没有多少接触。因为这些书籍、论文太专门,难懂,人们读不下去,引不起兴趣。一个学科、一门学问如果离开群众,离开社会,恐怕是很难生存的。 事实上,广大群众和干部并不是不喜欢历史,不需要历史,而是缺少适合他们喜欢的读物或影视片。史学工作者忽视的历史普及工作,影视工作者都很重视。他们编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正剧,有“戏说”,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但是,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存在着随意编造历史的严重问题,不仅给观众以歪曲了的历史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给予观众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危害很大,应当受到史学工作者的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青年中历史知识薄弱。据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四个城市对14~28岁1065名青少年的调查中,历史试题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计算,平均分为,及格率只有。其中有一道题是“谁在1860年烧毁中国的圆明园”,只有的人答是英法联军,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国联军。而在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学大纲存在着明显的科学性问题,如不写太平天国,却将太平军打洋枪队归之于反侵略斗争;近代化的开端有洋务运动,但没有民族资本企业,等等。历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误导,其后果堪忧,史学工作者有责任加强历史普及和教育的工作。

I stared stupidly at a heap of crumbling ruins, ivy-covered and gray, through which great trees had pushed their way. I crept forward, dragging my numbed foot, and as I moved, a falcon sailed from the tree-tops among the ruins, and soaring, mounting in narrowing circles, faded and vanished in the clouds above.

首先要查找你所写历史年代的书籍。其二找到你所要注重写得那段历史,再查找关于那个人的历史,最后写入自己的感法,联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