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河南科技学院余昊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8:30:33

河南科技学院余昊发表的论文

本科有4所,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新乡学院。专科有4所,河南机电专科学校,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有原1,2,3技校,新乡体校,新校财校,新乡纺织职工大学合并而成普高院校),新乡电大(5年制大专和成人教育,没有普高生),新乡医学专科学校(有新乡卫校正在筹建中)。

二本中的三流院校 河南科技学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渊源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的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和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历经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学院地处中原名城新乡市,总占地面积1365亩,校舍面积38万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室53个,校内外实习基地60多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6400万元。建有现代教育中心、计算机中心和完备的多媒体教学、语音教学设施;校园网联通主要教学和办公场所。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总量达122万余册,各类期刊3600种,建有全省一流的数字图书馆。 学院现设7个二级学院, 8个直属系和4个教学部,有本科专业37个,涵盖了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成人教育学生4000人,办有国有民办独立学院“新科学院”。建有 “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100人,专任教师655名,其中教授51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75人;博士28人,硕士200余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1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3人。聘请中科院院士赵其国等60 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 院秉承“以人为本、培育英才”的办学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了“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强化管理,提高效率,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大批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以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工作岗位快的特点而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2003、2004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在近年来在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公务员招聘考试中,上线率和录取率均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400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他们遍布省内外,大都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有的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注重发挥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设有11个研究所和“河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400余项,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7项,省、部级成果奖150余项。这些成果多数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黄光正教授主持研究完成的小麦高产品种“百农3217”,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为社会创造 直接经济效益50多亿元。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杨永光教授主持研究的“河南省小麦不同生态类型区及其生产技术规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王清连教授主持培育的“百棉1号”,在黄淮棉区大面积推广;河南省抗病虫小麦育种首席专家茹振钢教授主持培育的“豫麦54”,为河南省小麦品种第八代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已在全国6省区大面积推广。近5年来,出版各类教材、学术著作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500余篇。小麦育种、棉花育种、基础兽医、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居于国内较高水平。学院办有自然科学版、职业教育版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法兰克福科技高专、澳大利亚亚伊迪斯科文大学、西班牙巴塞罗纳大学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所国外高校和国内二十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学校还常年聘有美、英等国的外籍专家任教 。 学院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立自强、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党委”、“河南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河南省教师教育先进集体”、“河南省教育管理年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3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在新世纪征途中,学院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把学院建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 河南科技学院毕业的学生找工作 一般还是很好找的

余昊在加拿大取得博士,又在美国做博士后多年,这期间有不少高质量的论文发表,符合直接被聘为教授的标准。

河南科技学院 前身可以追溯到1939年12月 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生物系,之后经过多次变迁。

1951年升格为平原农学院;

期间再次经过多次拆分、合并,

1958年9月,改称 百泉农学院;

1959年,百泉农学院更名为新乡专区农学院,9月,新乡专区农学院改建百泉农业专科学校;

1987年2月,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升格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当年河南省为数不多的本科院校)。

2004年5月,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不考虑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农学院,到1987年2月已经是现在所说的二本院校了,由于当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以国家对该校的定位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资。

虽然河南科技学院是河南省15所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之一,但是作为三十多年的老本科院校,总体而言发展相对缓慢,需要奋起直追。

河南科技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A类特色学科,1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省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

省A类特色学科(1个):作物学 。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作物学、兽医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畜牧学、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化学、系统科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兽医、风景园林、艺术、体育、教育、机械工程、农业推广 。

河南科技学院___百度百科

师资力量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638人,其中专任教师1211人,教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2人,副教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24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20余人,双聘院士、中原学者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校级特聘教授24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98人。聘请70余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 [1]

双聘院士(6人):张新友(中国工程院院士) [7]  、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 [8]  、陈焕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中国工程院院士) [9]  、吴孔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10]  、喻树迅(中国工程院院士) [11]

中原学者(1人):茹振钢 [12]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李成伟 [13]

全国模范教师(1人):茹振钢 [14]

全国优秀教师(2人):胡建和 [15]  、王清连 [16]

省级教学名师(3人):李敬玺、郭运瑞、吴国梁 [17]

省级教学团队(6个):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团队(2007年) [18]  、动物疫病防控教学团队(2009年) [19]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教学团队(2011年) [20]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2012年) [21]  、农科基础化学教学团队(2013年) [22]  、饲料科学教学团队(2015年) [23]

河南科技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A类特色学科,1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24]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25]

省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 [25]

省A类特色学科(1个):作物学 [26]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作物学、兽医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畜牧学、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化学、系统科学 [24]   [27]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兽医、风景园林、艺术、体育、教育、机械工程、农业推广 [24]   [28]

河南科技学院教学建设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级别为省级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81年。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是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科技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设有河洛文化、史海钩沉、哲政阐碱、艺文寻珠、经管探新、法坛论衡等栏目。郑州科技学院学报是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避选)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等收录。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是河南科技学院学报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湖南科技学院论文发表

湖南科技学院 邵逸夫楼1.五次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4.全国五四红旗创建单位5.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6.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7.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8.湖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9.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10.湖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11.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 湖南科技学院简介: 湖南科技学院 简称湖南科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南永州地区的最高学府.学院大门学校坐落在素有"锦绣潇湘"之称,文化底蕴深厚,舜文化、瑶文化、柳文化、女书文化、稻作文化、理学发源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竹城"--永州。学校位于永州市区,毗邻两广,境内湘桂铁路、洛湛铁路、衡昆高速公路、永蓝高速公路、永连公路、207国道和322国道交汇于此,永州零陵机场航线通达国内主要城市,水、陆、空交通便利。 湖南科技学院的发展:学校紧紧把握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坚持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南,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加强建设,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办学结构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步提高。学校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全国普通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被列为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高校。学校现占地面积1300百亩,校舍建筑总面积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80余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000余万元,固定资产亿元。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2000人,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坚持“人才兴校”发展战略,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为重点,实施潇湘学者工程,大力加强高层次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和教学团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现有专任教师710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50余人,占专任教师比达到3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80余人,占专任教师比达到67%。有省青年骨干教师40余人,新世纪121人才、省级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0余人。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已有40余人到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访学进修,有20余位外籍学者、近100名国内著名专家来校任教或讲学。2002年以来,学校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等省级以上教改课题共157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教育科学研究已跻身全国高校70强。教师出版著作46部,编写教材39部;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研论文211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6篇;科技开发项目10余项;《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为中国人文社科百强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学校历来重视教学质量,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校领导先后在全国本科院校教学工作会议、全国理工类本科院校就业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青年普通话演讲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爱莲湖学校正按照既定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地方多科性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布尔逻辑检索式是一种用于检索信息的技术,它使用布尔运算符(AND,OR和NOT)来构建检索式,以查找满足特定条件的文档。它可以用来搜索文本,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多种类型的文件。

湖南科技学院是二本大学。

湖南科技学院(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坐落于素有“锦绣潇湘”之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竹城”——永州,是湖南永州市的最高学府,是湖南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第三批)。

截至2018年1月,学校建有13个教学学院,43个普通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4810人,成人教育在校学生5000余人。

现有教职员工近1100人。学校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图书资料107万册,固定资产总值亿元。

截至2013年,该校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余元,图书馆藏书85余万册,固定资产总值5亿余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为中国人文社科百强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的核心期刊。

扩展资料:

湖南科技学院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学校已获得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50余项,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00余项,教师论文4000余篇,发表论文近100篇。在省级以上出版物上发表科学论文2110篇,其中科技类、电子类、信息科技部等46篇,科技开发项目10余项。

这所大学申请了两项国家专利。甘薯乙醇燃料生产研究开发和油茶高产应用综合示范项目已获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批准。生物质能源产业大学科研合作示范基地被评为湖南大学工业大学科研合作示范基地。

国家发改委支持油茶发展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省重大专项支持油茶高产应用一体化示范项目。科技部,“生物质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油茶籽油深加工、油茶林低度改造”产学研示范基地被评为生产、教学、科研示范基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南科技学院

2006年,撰写学术论文《唐代咏史诗的时代特点》 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并获2006年度学院科研类单项奖;2007年,调研论文《农村小水电企业电力体制改革初探》 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7年第9期),获奖成果编号:NO.:11-221-23;2009年,调研论文《构建地勘单位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思考》 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安全》(2010年第2期);2010年,调研论文《提高企业工人技能素质的思考》 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当代职业教育》;2011年,学术论文《在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加快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荣获2011年中国地质研究“优秀论文”并被收录入《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科办

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历史社会语言文学艺术教育心理德育图书情报出版高等职教教材教法等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河南科技学院主编:刘荣增ISSN:1673-6060CN:41-1382/Z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邮政编码:453003

女性从业者在职培训的困境文献有:1、作者:吴娜。唐玉凤。作者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湖南长沙410128。出版物刊名: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页码:83-85页。主题词:女性管理者。在职培训。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企业中女性管理者数量的增多,其在职培训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即是针对女性管理者在职培训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女性管理者在职培训有所帮助。2、作者:陆小芳,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图分类号:C931。献标识码:A。DOI:。关键词:企业。在职培训。困境。策略。3、马延伟.当前我国职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5,36(11):117-122+128。4、王玉杰,尤玉祥。基于培训有效性的企业员工培训问题与对策探讨[J].企业经济,2012,31(5):91-93。5、王兰,汤晖,万顺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职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26):323-324。

二本中的三流院校 河南科技学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渊源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的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和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历经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学院地处中原名城新乡市,总占地面积1365亩,校舍面积38万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室53个,校内外实习基地60多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6400万元。建有现代教育中心、计算机中心和完备的多媒体教学、语音教学设施;校园网联通主要教学和办公场所。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总量达122万余册,各类期刊3600种,建有全省一流的数字图书馆。 学院现设7个二级学院, 8个直属系和4个教学部,有本科专业37个,涵盖了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成人教育学生4000人,办有国有民办独立学院“新科学院”。建有 “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100人,专任教师655名,其中教授51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75人;博士28人,硕士200余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1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3人。聘请中科院院士赵其国等60 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 院秉承“以人为本、培育英才”的办学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了“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强化管理,提高效率,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大批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以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工作岗位快的特点而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2003、2004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在近年来在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公务员招聘考试中,上线率和录取率均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400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他们遍布省内外,大都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有的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注重发挥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设有11个研究所和“河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400余项,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7项,省、部级成果奖150余项。这些成果多数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黄光正教授主持研究完成的小麦高产品种“百农3217”,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为社会创造 直接经济效益50多亿元。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杨永光教授主持研究的“河南省小麦不同生态类型区及其生产技术规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王清连教授主持培育的“百棉1号”,在黄淮棉区大面积推广;河南省抗病虫小麦育种首席专家茹振钢教授主持培育的“豫麦54”,为河南省小麦品种第八代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已在全国6省区大面积推广。近5年来,出版各类教材、学术著作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500余篇。小麦育种、棉花育种、基础兽医、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居于国内较高水平。学院办有自然科学版、职业教育版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法兰克福科技高专、澳大利亚亚伊迪斯科文大学、西班牙巴塞罗纳大学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所国外高校和国内二十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学校还常年聘有美、英等国的外籍专家任教 。 学院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立自强、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党委”、“河南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河南省教师教育先进集体”、“河南省教育管理年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3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在新世纪征途中,学院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把学院建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 河南科技学院毕业的学生找工作 一般还是很好找的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

二本中的三流院校 河南科技学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渊源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的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和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历经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学院地处中原名城新乡市,总占地面积1365亩,校舍面积38万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室53个,校内外实习基地60多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6400万元。建有现代教育中心、计算机中心和完备的多媒体教学、语音教学设施;校园网联通主要教学和办公场所。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总量达122万余册,各类期刊3600种,建有全省一流的数字图书馆。 学院现设7个二级学院, 8个直属系和4个教学部,有本科专业37个,涵盖了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成人教育学生4000人,办有国有民办独立学院“新科学院”。建有 “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100人,专任教师655名,其中教授51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75人;博士28人,硕士200余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1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3人。聘请中科院院士赵其国等60 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 院秉承“以人为本、培育英才”的办学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了“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强化管理,提高效率,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大批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以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工作岗位快的特点而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2003、2004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在近年来在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公务员招聘考试中,上线率和录取率均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400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他们遍布省内外,大都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有的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注重发挥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设有11个研究所和“河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400余项,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7项,省、部级成果奖150余项。这些成果多数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黄光正教授主持研究完成的小麦高产品种“百农3217”,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为社会创造 直接经济效益50多亿元。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杨永光教授主持研究的“河南省小麦不同生态类型区及其生产技术规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王清连教授主持培育的“百棉1号”,在黄淮棉区大面积推广;河南省抗病虫小麦育种首席专家茹振钢教授主持培育的“豫麦54”,为河南省小麦品种第八代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已在全国6省区大面积推广。近5年来,出版各类教材、学术著作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500余篇。小麦育种、棉花育种、基础兽医、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居于国内较高水平。学院办有自然科学版、职业教育版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法兰克福科技高专、澳大利亚亚伊迪斯科文大学、西班牙巴塞罗纳大学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所国外高校和国内二十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学校还常年聘有美、英等国的外籍专家任教 。 学院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立自强、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党委”、“河南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河南省教师教育先进集体”、“河南省教育管理年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3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在新世纪征途中,学院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把学院建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 河南科技学院毕业的学生找工作 一般还是很好找的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级别为省级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81年。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是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科技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设有河洛文化、史海钩沉、哲政阐碱、艺文寻珠、经管探新、法坛论衡等栏目。郑州科技学院学报是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避选)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等收录。

河南科技学院 前身可以追溯到1939年12月 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生物系,之后经过多次变迁。

1951年升格为平原农学院;

期间再次经过多次拆分、合并,

1958年9月,改称 百泉农学院;

1959年,百泉农学院更名为新乡专区农学院,9月,新乡专区农学院改建百泉农业专科学校;

1987年2月,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升格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当年河南省为数不多的本科院校)。

2004年5月,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不考虑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农学院,到1987年2月已经是现在所说的二本院校了,由于当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以国家对该校的定位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资。

虽然河南科技学院是河南省15所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之一,但是作为三十多年的老本科院校,总体而言发展相对缓慢,需要奋起直追。

河南科技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A类特色学科,1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省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

省A类特色学科(1个):作物学 。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作物学、兽医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畜牧学、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化学、系统科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兽医、风景园林、艺术、体育、教育、机械工程、农业推广 。

河南科技学院___百度百科

师资力量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638人,其中专任教师1211人,教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2人,副教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24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20余人,双聘院士、中原学者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校级特聘教授24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98人。聘请70余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 [1]

双聘院士(6人):张新友(中国工程院院士) [7]  、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 [8]  、陈焕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中国工程院院士) [9]  、吴孔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10]  、喻树迅(中国工程院院士) [11]

中原学者(1人):茹振钢 [12]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李成伟 [13]

全国模范教师(1人):茹振钢 [14]

全国优秀教师(2人):胡建和 [15]  、王清连 [16]

省级教学名师(3人):李敬玺、郭运瑞、吴国梁 [17]

省级教学团队(6个):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团队(2007年) [18]  、动物疫病防控教学团队(2009年) [19]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教学团队(2011年) [20]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2012年) [21]  、农科基础化学教学团队(2013年) [22]  、饲料科学教学团队(2015年) [23]

河南科技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A类特色学科,1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24]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25]

省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 [25]

省A类特色学科(1个):作物学 [26]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作物学、兽医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畜牧学、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化学、系统科学 [24]   [27]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兽医、风景园林、艺术、体育、教育、机械工程、农业推广 [24]   [28]

河南科技学院教学建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