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新闻的时效性毕业论文参考

发布时间:2024-07-01 20:45:13

新闻的时效性毕业论文参考

是指新闻事实的发生和作为新闻予以报道的时间,与新闻在传播后引起受众接触和产生社会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新闻引起的受众接触和产生社会效果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度.

一般来说,事件性新闻较短时间内可能失去时效,非事件性新闻可能在较长时段才失去时效,时效性受到社会生活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制约。时新性是时效性的基础,时新性差的新闻不可能有理想的时效性。

扩展资料:

报道形式

1、倒金字塔式

这种写作方式是媒体常用的写作方式。这种模式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第一段,或是以新闻提要的方式呈现新闻的最前端,有助于受众快速了解新闻重点。由于该模式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所以成为媒体应用最为普遍的形式。

2、正金字塔式

这种写作方式是以时间发生顺序作为行文结构的写作方式,刚好与倒金字塔式相反,依序分别是引言、过程、结果,采渐入高潮的方式,将新闻重点摆在文末,一般多用于特写。

3、折衷式

折衷式又叫新华体,这种写作方式将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两者进行了折衷,新闻中最重要的讯息仍然在导言中呈现,接下来则依照新闻的时间性或逻辑性叙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效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闻

时效性侧重表达传播时间与传播效果的关系,其中还要考虑传播环境的外在因素。从理论上来说,时效性指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事实发生之间的时间差(时距),同新闻面世以后激起的社会效果的相关量,即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距限度。需要与之区分的是时间性(快捷性)。1.建立统一有力的指挥系统新闻报道看似简单,但是其制作过程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是一项需要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前后配合的团体化工作。而且,“新闻事件的发生不会按照电视台的工作时间来,而电视台必须具备随时采访、编辑、播报突发新闻的能力与机制”。①因此,任何一个高效运转的电视新闻中心都需要建立功能强大、协调有力的指挥系统。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就建立了自己的指挥运行系统(DESK),这一系统作为整个新闻工作的中枢,拥有对所有采编播活动的指挥控制权,它通过科学完善的快速采编机制、24小时发稿制度、终审发稿人制度等,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线索进行汇总,及时研究分析,对编辑、记者发号施令,对新闻素材等资源实行统一调度、科学配置,不仅保证了新闻稿件的政治可靠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2.建设富有战斗力的采编队伍任何工作的完成都要落实在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中,每一名一线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效率最终决定了工作的效果和速度。在当前媒介融合、传播手段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全能型、复合型采编队伍已经成为电视新闻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电视新闻工作人员要有政治可靠、新闻敏感性强、工作效率高、富有战斗力、吃苦耐劳等基本素质,而且要力争实现采访、编辑、后期制作、播出、统筹等各岗位工作人员之间的技能分割不断淡化,能够相互顶岗,工作内容不断融合。例如电视新闻前期记者不仅仅是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采访,还要对摄影、图片处理、文字播报以及最新网络媒体工具运用娴熟,具有多媒体应用能力。各岗位人员应在指挥系统的调度指挥下,做到前后衔接、密切配合。例如外采记者在采访途中,就应该及时了解和反馈事态发展等相关信息,以便于编辑人员尽早开始研究相关政策、征求专家意见、收集市民反响等工作,后期制作人员则可以同步准备动画制作、特效设计等素材,这样,当前方记者采访结束时,后期的播出准备工作也基本就绪,就能有效缩短整体制作流程,以最快的速度播发新闻稿件。建立畅通渠道,强化传播手段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是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是传播过程的主体部分,也是最能提高传播效率的部分。1.广泛设置各类新闻采访点绝大部分新闻事件,其发生的地点会离媒体办公地点有相当远的距离。如何缩短事件发生到采访开始之间的时间,是提高新闻报道速度的第一个着力点。与网络媒体拥有无数的网民大军相比,电视新闻无疑处于竞争下风,因此广泛设置各类新闻采访点就成为一种有效途径。遍布各地的新闻采访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新闻事件,开展新闻采访,甚至可以达到“记者未到,稿件已到”的效果。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就在全国建立了成百上千个采访报道应急点,加强与各省台、卫视台、市县台之间的通联机制,建立新闻稿件快速长传机制。作为地市台,日照广播电视台通过定期到各区县召开议稿会、在每个乡镇建立通讯点、聘请新闻通讯员等方式,调动全市范围内各种力量为自己的新闻报道提供线索和稿件,收到了良好效果。OhmyNews作为在韩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之一,提出了“每一个公民都是记者”的口号,广泛吸纳平民记者参与新闻报道。这在当前DV机日渐普及、手机录像功能日渐强大的情况下,也为电视新闻收集稿件素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2.综合采用多样化报道手段电视新闻从表面上看是通过电视终端播发的新闻,但是其采编播工作过程和工作手段已经不限于电视技术手段,而是逐渐综合多种媒体报道手段,这也为电视新闻提供了多样化的形式,为提高电视新闻时效性提供了无限空间。比如,电视新闻可以借鉴网络媒体的即时播发手段,针对短平快式的新闻,采用屏幕飞字的方式进行24小时滚动播报;可以借鉴广播媒体的“先发制人”优势,对于后期图像处理尚未完成的稿件,采用口头播报的方式先行播出;可以借鉴手机媒体灵活快捷的特点,在新闻事件尚未结束、记者尚未返回的情况,采用飞信、微博等方式进行实时的微型化的直播;可以借鉴报纸的版面设计理念,对电视画面进行重新分配和利用,例如,改版后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其动态新闻栏目中,将屏幕下方的主字幕分行列出,分别用于标注采访对象、报道记者,列出新闻标题,显示游走字幕新闻。其中,新闻标题的字号较过去明显加大。屏幕左下角也分为三行字幕,分别为新闻发生地或板块名、日期与星期或栏目名、即时时间。”②3.努力增加现场直播数量现场直播是电视新闻最强大的优势,即便在网络直播方兴未艾的情况下,也依然是吸引观众的有力武器。但是现场直播也存在不足,对技术、资源、人员等要素的要求较高,具有复杂性和不易操作性,现场直播在新闻报道中始终处于较低比例。增加现场直播的数量,要区别对待,分类讨论:对于提前预知的重大事件要坚持使用现场直播,用大直播营造大声势,形成大效果;对于提前预知的小事件,只要适合观众的需求,也应该采用现场直播,勿以事小而不为,但是可以简化流程,缩短直播时间;对于能够持续一定时间的突发事件,即便不能完整直播,也可以以直播方式在电视新闻中进行插播,不完整的直播也是直播,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加强观众互动,增强新闻传播反馈效果观众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受传者,他们并非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完全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电视新闻媒体及其他广大观众。反馈作为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新闻传播效果的最终落脚点。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增强电视新闻的反馈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进行尝试:1.增加电视新闻评论的数量和质量“现代新闻传播活动中,媒体在争取第一时间提供最新信息、告诉受众正在发生什么的同时,还应该争取第一解释权、告诉受众如何看待所发生的变化。”③其实,新闻评论本身也是一种新闻形式,是深度报道的重要体现,更是“电视引领主流舆论、影响和设置大众议题的重要途径”。④2.主动吸纳观众参与新闻话题讨论观众意见的表达,是新闻传播显现效果的最直接表现。处理好这一问题,才能有效提高新闻传播最后一环的速度,将电视新闻时效的提速贯彻到实处。而且,观众相互之间可以产生意见共鸣,乃至形成共振态势,可以有效扩大新闻传播效果,在周边群体迅速形成舆论效应。很多电视新闻栏目“通过开放特定的传播途径,让受众在节目播出时同步地陈说事实,发表观点,并以视频、字幕、声音等形式将这些内容直播。

时效性侧重表达传播时间与传播效果的关系,其中还要考虑传播环境的外在因素。

从理论上来说,时效性指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事实发生之间的时间差(时距),

同新闻面世以后激起的社会效果的相关量,即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距限度。需要与之区分的是时间性(快捷性)。

1、建立统一有力的指挥系统

新闻报道看似简单,但是其制作过程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是一项需要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前后配合的团体化工作。

而且,“新闻事件的发生不会按照电视台的工作时间来,而电视台必须具备随时采访、编辑、播报突发新闻的能力与机制”。

因此,任何一个高效运转的电视新闻中心都需要建立功能强大、协调有力的指挥系统。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就建立了自己的指挥运行系统(DESK),这一系统作为整个新闻工作的中枢,

拥有对所有采编播活动的指挥控制权,它通过科学完善的快速采编机制、24小时发稿制度、终审发稿人制度等,

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线索进行汇总,及时研究分析,对编辑、记者发号施令,对新闻素材等资源实行统一调度、科学配置,

不仅保证了新闻稿件的政治可靠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2、建设富有战斗力的采编队伍

任何工作的完成都要落实在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中,每一名一线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效率最终决定了工作的效果和速度。

在当前媒介融合、传播手段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全能型、复合型采编队伍已经成为电视新闻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

电视新闻工作人员要有政治可靠、新闻敏感性强、工作效率高、富有战斗力、吃苦耐劳等基本素质,

而且要力争实现采访、编辑、后期制作、播出、统筹等各岗位工作人员之间的技能分割不断淡化,能够相互顶岗,工作内容不断融合。

例如电视新闻前期记者不仅仅是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采访,

还要对摄影、图片处理、文字播报以及最新网络媒体工具运用娴熟,具有多媒体应用能力。

各岗位人员应在指挥系统的调度指挥下,做到前后衔接、密切配合。

例如外采记者在采访途中,就应该及时了解和反馈事态发展等相关信息,

以便于编辑人员尽早开始研究相关政策、征求专家意见、收集市民反响等工作,后期制作人员则可以同步准备动画制作、特效设计等素材,

这样,当前方记者采访结束时,后期的播出准备工作也基本就绪,就能有效缩短整体制作流程,以最快的速度播发新闻稿件。

建立畅通渠道,强化传播手段

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是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是传播过程的主体部分,也是最能提高传播效率的部分。

1、广泛设置各类新闻采访点

绝大部分新闻事件,其发生的地点会离媒体办公地点有相当远的距离。

如何缩短事件发生到采访开始之间的时间,是提高新闻报道速度的第一个着力点。

与网络媒体拥有无数的网民大军相比,电视新闻无疑处于竞争下风,因此广泛设置各类新闻采访点就成为一种有效途径。

遍布各地的新闻采访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新闻事件,开展新闻采访,甚至可以达到“记者未到,稿件已到”的效果。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就在全国建立了成百上千个采访报道应急点,加强与各省台、卫视台、市县台之间的通联机制,建立新闻稿件快速长传机制。

作为地市台,日照广播电视台通过定期到各区县召开议稿会、在每个乡镇建立通讯点、聘请新闻通讯员等方式,

调动全市范围内各种力量为自己的新闻报道提供线索和稿件,收到了良好效果。

OhmyNews作为在韩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之一,提出了“每一个公民都是记者”的口号,广泛吸纳平民记者参与新闻报道。

这在当前DV机日渐普及、手机录像功能日渐强大的情况下,也为电视新闻收集稿件素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2、综合采用多样化报道手段

电视新闻从表面上看是通过电视终端播发的新闻,但是其采编播工作过程和工作手段已经不限于电视技术手段,

而是逐渐综合多种媒体报道手段,这也为电视新闻提供了多样化的形式,为提高电视新闻时效性提供了无限空间。

比如,电视新闻可以借鉴网络媒体的即时播发手段,针对短平快式的新闻,采用屏幕飞字的方式进行24小时滚动播报;

可以借鉴广播媒体的“先发制人”优势,对于后期图像处理尚未完成的稿件,采用口头播报的方式先行播出;

可以借鉴手机媒体灵活快捷的特点,在新闻事件尚未结束、记者尚未返回的情况,采用飞信、微博等方式进行实时的微型化的直播;

可以借鉴报纸的版面设计理念,对电视画面进行重新分配和利用,

例如,改版后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其动态新闻栏目中,将屏幕下方的主字幕分行列出,分别用于标注采访对象、报道记者,

列出新闻标题,显示游走字幕新闻。其中,新闻标题的字号较过去明显加大。

屏幕左下角也分为三行字幕,分别为新闻发生地或板块名、日期与星期或栏目名、即时时间。”

3、努力增加现场直播数量

现场直播是电视新闻最强大的优势,即便在网络直播方兴未艾的情况下,也依然是吸引观众的有力武器。

但是现场直播也存在不足,对技术、资源、人员等要素的要求较高,具有复杂性和不易操作性,现场直播在新闻报道中始终处于较低比例。

增加现场直播的数量,要区别对待,分类讨论:对于提前预知的重大事件要坚持使用现场直播,用大直播营造大声势,形成大效果;

对于提前预知的小事件,只要适合观众的需求,也应该采用现场直播,勿以事小而不为,但是可以简化流程,缩短直播时间;

对于能够持续一定时间的突发事件,即便不能完整直播,也可以以直播方式在电视新闻中进行插播,不完整的直播也是直播,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加强观众互动,增强新闻传播反馈效果

观众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受传者,他们并非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完全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电视新闻媒体及其他广大观众。

反馈作为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新闻传播效果的最终落脚点。

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增强电视新闻的反馈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进行尝试:

1、增加电视新闻评论的数量和质量

现代新闻传播活动中,媒体在争取第一时间提供最新信息、告诉受众正在发生什么的同时,还应该争取第一解释权、告诉受众如何看待所发生的变化。

其实,闻评论本身也是一种新闻形式,是深度报道的重要体现,更是“电视引领主流舆论、影响和设置大众议题的重要途径”。

2、主动吸纳观众参与新闻话题讨论

观众意见的表达,是新闻传播显现效果的最直接表现。

处理好这一问题,才能有效提高新闻传播最后一环的速度,将电视新闻时效的提速贯彻到实处。

而且,观众相互之间可以产生意见共鸣,乃至形成共振态势,可以有效扩大新闻传播效果,在周边群体迅速形成舆论效应。

很多电视新闻栏目“通过开放特定的传播途径,让受众在节目播出时同步地陈说事实,发表观点,并以视频、字幕、声音等形式将这些内容直播。

扩展资料

网络媒体的特点:

1、即时性

即时性是网络新闻传播时效性强的形象表述。上世纪末,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就不断创造了发稿时效第一的记录。

2、海量性

网络媒体可实行全天24小时发稿,华律网、华律网等新闻网站和新浪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实行全天候发稿已有近10年时间。

网络媒体的每日发稿量(包括条数和篇幅)远远大于传统媒体,

如新浪网仅新闻频道首页的新闻链接总量就高达80 0 多条,各栏目还源源不断地滚动播出新闻,发稿量可见一斑。

点击打开任何一条网络新闻网页,呈现给读者的除该新闻的内容之外,还有关键词、相关新闻和新闻专题等链接,

广为集纳追踪报道和相关信息,全面报道事件始末,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外延和背景资料,让读者充分享受新闻盛筵。

除非人为清理或服务器在没有备份的情况下遭到破坏,理论上网络媒体所发稿件将以数字形式长期保存在资料存储容量巨大的服务器上。

在这种意义上,网络媒体简直就是一个浩瀚的新闻数据库。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的海量性,还体现在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及易复制、易存储等特点。

谷歌、百度等专业搜索引擎及一些网站自有的检索工具,使网上查找新闻变得十分便捷。

读者可以通过拷贝粘贴、下载、收藏、打印网页等方式复制、存储所需资料。

3、全球性

网络媒体的传播范围远远大于报纸、广播和电视,是全球性的。

“网络传播无国界”,网络传播空间理论上没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不采取特别的技术措施对境内外个别有害网站实施封锁(事实上通过代理服务器可突破封锁),

世界上任何一个网站登载的内容,都有可能供全球网民访问、浏览和下载。同样,世界上任何一个具备上网条件的地方,均可轻松浏览全球网站。

1998年,美国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的“克林顿性丑闻”调查报告首先通过互联网公诸于世,

著名网站Yahoo!、AOL等以最快时间转载,长达 4个多小时的克林顿供证录像视频在互联网上随后播出,

斯塔尔报告的主要内容通过电子邮件广为传播,这一案例成为世界新闻传播史上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的全球性,在使一些网络媒体走出国门的同时,使一些目标受众为特定语种读者的网络媒体提升了全球影响力。

如香港的星岛环球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等中文网站,纷纷跃入全球华人的视野范围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效性

发稿简单的理解就是发某篇文章在某个地方,在近几年这种事情还是比较多的,就像我们公司以前也没注重这方面,只知道竞价,信息流等,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有点伤不起啊,所以在去年开始我们也是不定时的发文,市场上发稿的也比较多,也是做了不少的对比,结合实际情况让锦随推发的,目前首页还有相关信息。

新闻学毕业论文时效性

中西新闻学比较研究应从“全球化”的基本前提和参照出发,将逻辑重心落在“地方化”之上,立足于保持本土新闻的个性、价值和谋求本土新闻的变革与发展来从事研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新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闻学论文范文一: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

【摘要】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新闻寻租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闻传播;新闻寻租

新闻寻租主要是指新闻媒介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新闻报道的权利,来谋取一些不正当的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的现象。目前,新闻寻租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新闻传播中的媒介机构被一些商业组织收买,为这些商业组织提供宣传,有些是新闻媒介机构滥用权力,利用所谓抓住的商业组织的“把柄”,对其进行要挟,以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是新闻媒介采访到一些对商业机构不利的新闻后,为了企业的声誉以及后续的利益,商业机构会给予新闻媒介经济补偿来要求不再发布此类新闻。通俗地来说,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就是在新闻的采访、制作以及传播过程中,一切非法的、不道德的权利交换行为。

一、新闻传播中新闻寻租现象的原因

1.新闻媒介向商业化方向发展,与经济接轨,广告收入结构单一

在中国,报纸的分类广告不及美国成熟,主要的投资商为房地产行业、医药行业等,广告企业的投资是报纸行业得以运营的根本,为了双方的共赢,通过新闻策划以及包装后出现大量的商品性新闻。新闻媒介与经济接轨、不断向商业化方向发展,在取得利益与赞助的同时,受所谓的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追求利益财富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新闻媒介行业丧失了自身的道德标准与职业素养,或是为了本行业短暂的利益与发展,获取更多的利益以至于逐渐走向毁灭。

2.谋求正当经济利益时的道路弯曲

获得更大经济利益是新闻单位正当的目标与追求。但是一些新闻单位却迷失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为追求经济利益,有些新闻行业以各种方法鼓励记者在报道新闻的同时兼顾著利益创收,于是,新闻中不断出现那些可以为新闻行业支付宣传费、赞助费以及版面费单位的报道。虽为了谋求正当利益,但却没有选择正确的道路,使得报道的新闻没有价值,缺乏新闻严肃性的同时也不能满足市民的新闻需求,最终也会自取灭亡。

3.新闻报道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

新闻寻租的实质可以说是新闻权的滥用,而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或者是政治利益。新闻报道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正是造成新闻寻租现象的重要原因。因为监督的缺乏,所以新闻企业以及新闻记者才会为所欲为,任意报道,与广告客户私下串通,将广告改写成新闻予以报道,提高市民关注率,或者是利用广泛的传播平台吸引商家,介入商家活动对其进行策划或报道来获取经济利益。此外,有的媒体从业者为了谋取一些利益,按照其策划,自导自演所谓的新闻事件,在传播过程中获取利益来打败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获取效益与关注度。

二、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的解决对策

1.采用采编与经营分离

采编与经营结合是新闻传播中新闻寻租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之一。因此应采用采编与经营相分离的模式。让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采编与经营两个步骤不再相关联。把新闻报道的视角拓宽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再受广告新闻的制约,这样既会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又能在无形中积累市民的关注度,提高发行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回圈。

2.加强监督

虽然说舆论监督是媒体的一个重要职能,但是作为监督者也应受到监督。所以为减少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必须要对新闻行业进行监督。这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让大多数人民参与其中,对社会民众进行教育,让其充分了解新闻寻租现象在新闻寻租中的危害性,承担起道义职责,正确使用自己的监督权,实时监督新闻媒体的行为。

3.制定法律法规,将新闻内容进行法制规范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制定法律规范进行制约是其根本措施。应详细规范法律中对于新闻寻租现象的惩罚措施,对违反者进行严惩,加大惩罚力度,对新闻工作者进行警醒,避免寻租现象的出现。为新闻法的制定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应树立规范性制度,让新闻寻租现象中关联的媒体人负有职业责任,加强监管,对其进行严厉处罚,重者取消其职业资格。

4.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强化教育

为减少甚至杜绝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应定期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与道德层面的自觉意识,同时也要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杜绝为了经济效益或是自身的职业需求策划广告新闻或者是制造假新闻的现象。通过学习,正确认识新闻的宗旨与任务,加深其职业认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更真实的新闻、最如实的情况展现给市民。

5.加强新闻市场的良性竞争

目前,新闻市场的竞争只局限在报纸的发行量、网站的阅读量上,但这些竞争已经扭曲了新闻竞争的实质。有些新闻行业为了增加阅读量肆意释出虚假资讯吸引读者眼光,最终引起新闻传播中新闻寻租现象的出现。因此应加强新闻市场的良性竞争,以素材、真实性吸引读者。在竞争中拼内容、拼职业操守,加强新闻市场竞争中的责任意识,从而将新闻行业引向正轨。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寻租现象不仅会降低新闻的可信度,影响新闻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还会败坏社会风气,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应通过加强对新闻行业的监督、促进新闻市场的良性监督以及制定法律法规等方式来减少甚至杜绝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新闻寻祖现象,让新闻工作者将最真实的现场展现给读者,增加新闻发行量,获得效益,形成良性回圈。

新闻学论文范文二:新闻传播中数字技术优化策略

摘要: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媒介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新闻的真实性、直观性和吸引力,同时也使新闻传播获得了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相关工作经验和一些浅薄见解,对现代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价值、影响展开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应用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数字技术;新闻传播;重要价值;优化策略

纵观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科学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也呈现出指数级的变化趋势。如今,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对新闻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主体及受众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广泛应用带来的影响以及优化方法展开深入探讨。

一、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应用中的重要价值分析

数字化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主要应用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有效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画面和文字是新闻资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双主体结构”。因此,在新闻编辑过程中,新闻单位为保障新闻资讯的可视性和真实性,可以通过数字虚拟技术,用计算机来模拟当时没有被如实记录下来的事情。例如,在火山爆发、道路坍陷等灾害事故新闻的报道中,火山爆发和道路坍陷的原理是新闻记者无法用镜头捕捉到的,但是在新闻资讯编辑处理中,我们可以使用数字模拟技术进行制作,以此完成对火山爆发、道路坍陷的模拟,从而使观众获得更加直观、生动的视觉效果,并且加深观众对新闻资讯的认识程度,确保新闻资讯的真实性。

***二***能够有效保证新闻的现场价值

目前,新闻采编工作主要由新闻记者通过采访来完成。这种方式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如今网路和视讯技术异常发达,这给新闻采编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记者需要在利用好原来采访方式的基础上,利用网路和视讯技术进行创新,以更好地做好新闻素材的编辑工作。众所周知,新闻现场是新闻传播赖以生存的时间和空间基础,让观众获得视觉上的新闻“现场”满足感是每个新闻人追求的目标。毕竟人们都存在一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心理,通过现场直播和现场影像播放的新闻传播方式便能够满足观众的这一心理。数字资讯传播技术能够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通过卫星传输数字讯号,便能够实现新闻采访环节和播出环节的无缝对接,让人们通过电视、网路等终端装置进行现场观看。所以,数字技术能够有效保证新闻的现场价值。

***三***能够有效保证新闻资讯的吸引力

观众是新闻资讯的接受物件,因此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想要让观众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首先应聚集并引领观众的注意力,并对观众的“求知”、“求真”心理进行挖掘。但在传统的新闻播出现场,由于现场影象缺失、观众无法参与等原因,观众心理上对新闻资讯比较懈怠,也使新闻的吸引力逐渐下降。而将数字技术应用到新闻资讯的编辑和传播中来,便能够为观众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也能够利用数字资讯平台,让观众参与新闻事件的讨论和点评,提高新闻资讯的互动性,从而提升新闻对观众的吸引力。

二、数字技术对新闻传播的主要影响

***一***对各种传播媒介的影响

1.对纸媒的影响。纸媒数字化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排版印刷技术数字化,其取代了传统的铅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印刷的效率;第二阶段是采编业务网的建立,这一创举大大提升了新闻采编的速度及针对性,不仅为记者采编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新闻记者可以在保留原稿件的基础上修改完善稿件,并且还可以将稿件保留下来重复使用;第三阶段是利用数字技术对新闻图片进行缩放、裁剪,并实现了新闻资讯的扫描、拍照和多种途径的转发、扩散,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新闻的采编速度,同时也让纸媒实现了与新媒体的对接和联合。纸媒数字化大幅缩短了纸媒的出版周期,报社可以同时出版早报和晚报,这又极大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

2.对广播电台的影响。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广播电台的运营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广播电台对数字同步技术以及数字式话筒等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如今,国内电视节目制作、接收与传播等都实现了数字化,数字电视的应用也已在国内大范围普及。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在电子媒体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升我国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还能使国内电视节目在制作与传播上实现与国际电视节目接轨,从而促进我国电视节目受众的国际化拓展。

3.对网路媒介的影响。随着网路技术的发展,网路媒介逐渐以新型的数字传播媒介的身份活跃在大众视野,它将网路技术和数字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目前,国内网路媒介发展势头强劲,诸多传统媒体也加大了与网路媒体的合作力度,并开始着手自主网路媒介的开发和推广。例如,人民网、大众网等都是传统媒介向新媒介发展的结晶,而乐视网、腾讯网、搜狐网等专业网站更是专门开通了新闻网站,实时更新新闻资讯,这些都是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成果。

***二***对传播主体的影响

1.对主体工作方式的影响。数字技术的应用,使采写工具的体积更小、储存量更大,不仅携带方便,同时还能完成数字、语言、图片和影像多种资讯内容的采写,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新闻采写人员的双手及大脑,让采写人员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新闻问题、被采访人及新闻环境、构思设计上。与此同时,数字工具的隐蔽性更强,更能适合特殊新闻资讯的隐性采访,如录音笔、微型摄像机等。此外,数字采写工具还能大大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性,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让新闻工作者以更短的时间完成新闻的采写、传输与报道。

2.对主体专业水平的影响。虽然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新闻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升了新闻工作的效率和传播效果,但要快速接受并适应数字技术带来的新闻传播方式、内容和理念的转变,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一项挑战。此外,当下的新闻资讯多而杂、真假难辨,新闻记者想要在海量的资讯中找到真实、有用的资讯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以及良好的新闻素养、端正的态度等,这也是新闻工作者未来要不断提升的职业技能。

***三***对传播受众的影响

数字技术在新闻广播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使受众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以往传播媒介多是单向传播,诸多媒体只能看到受众的接受能力而忽略了他们的传播和创造能力,并且当时也没有供受众与媒体、受众与受众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但数字技术让双向交流成为可能,受众在新闻传播中也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如微博互动、电视弹幕以及简讯参与等,都为受众参与新闻传播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三、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应用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技术人员和新闻记者的交流与协作

新闻传播数字化时代,完成新闻工作需要电脑程式设计师、新闻记者及资料分析师等人员的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复杂的资料转化为容易识别的资料表格、图片影像等形式。因此,日常工作中,新闻记者应加强与技术人员的交流协作,甚至有必要相互学习,不断提升彼此的专业水平,共同努力提升新闻传播的效率和效益。

***二***深度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共享

新媒体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新贵。而技术的融合也打通了媒体间的隔阂,为所有媒体提供了新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新闻从采编到传播上的共享。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新闻媒介要加快推进新闻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的优化升级,为资源共享奠定坚实的硬体、软体基础,从而更好地为受众提供真实、生动、及时的新闻资讯。

***三***提升新闻资讯的视觉化、互动化水平

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让新闻有了更加丰富生动的呈现方式,但这也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目前,对于新闻生产者来说,只有简单、快捷、有趣地将新闻资讯呈现到受众眼前,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起他们的参与兴趣。所以,新闻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新闻编写方式,增加文字、图片、影像和模拟动画,增强可视性和互动性,以简单、直观的新闻资讯吸引受众。

***四***注重对自媒体和使用者生成内容的利用

近年来,使用者生成内容和自媒体成了媒体资讯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也能从中获取新鲜、丰富的内容。而网路资讯平台的互动和分享功能也为自媒体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增强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归属感。总之,社会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新闻报道模式和传播方式,尤其是在突发性事件、灾难性事件当中,社会媒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主流媒体对社会媒体的重视和合理利用,主流媒体应给予社会媒体一定的发展空间、平台和资源,并且做好对社会媒体的引导和规范工作,让它成为新闻传播中的一把利器。

四、结语

数字技术的应用让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我们应当正视这些变化,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不断为保障新闻传播的现代化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付宇.浅谈数字虚拟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J].企业文化***中***,2012***2***:145.

[2]李凯,梁浩明.论“自媒体”的兴起与大学生网路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J].东南传播,2012***2***:125-126.

[3]苏林森,马慧娟,张东岳.大资料对新闻生产的影响[J].科研资讯化技术与应用,2014***03***:11-18.

[4]徐锐,万巨集蕾.资料新闻:大资料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J].编辑之友,2013***12***:71-74.

这教科书不是就这么说的吗?

新闻学毕业论文参考

简单给你说一下吧,结合自己的经验写得,没查什么网上资料。第一,要选自己感觉学的比较好或者比较感兴趣的选,这样你才会有东西可写,答辩的时候也会应答自如。第二,选题要从小处着手,从小及大比较好写,如果一上来就选个很大的选题,结果你会发现越写越空泛,最后无话可说。比如最简单的,你分析新闻的特点,虽然可写的内容很多,但是容易写得很散乱,没有条理。但你就“及时性”一点来分析,再发散到其他的特点,横向,纵向比较,举例,就会很容易写。第三,最好选别人选的不多的选题,尽量求新,就算有一点点独创性的概念被你提出也好。因为越大众化的选题,网上的资源越多,越容易被认定为抄袭。有独创性的选题,哪怕论证的,阐述的并不是很好,也更容易被导师所接受。第四,要想写起来容易,就选容易举例的选题,怕字数不够,就多举例,再结合选题进行例子分析就好了。下面整理了十五个好写的新闻论文选题,大家可以进行参考:1、发展新闻广播的现实意义2、我国新闻队伍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和复位3、邹韬奋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探讨4、中西新闻评论风格之比较5、论“八卦”新闻在新闻中的地位和价值6、论新闻标题的诗化效应7、新闻失实的原因和新闻失实的防范8、论都市报新闻与党委机关报新闻的区别9、论新闻媒体的负功能10、论新闻的基本规律和特点11、论新闻评论的人文精神12、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意义13、 当代新闻编辑的思维特征14、试论增强新闻可读性的业务手段15、网络新闻采写原则和方法的宏观研究

新闻学的毕业论文提纲

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新闻学的毕业论文提纲,欢迎大家分享。

题目: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二次伤害研究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二次伤害”概念界定

第四节、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时异势殊:新媒体扩大“二次伤害”

第一节、新媒体为新闻二次伤害提供“平台”

一、新传播者:传受一体,主体多元

二、新传播内容:包罗万象,不可计数

三、新传播渠道:开放共享,扩大影响

四、新受众细分:匿名虚拟,促进舆论

五、新传播效果:即时互动,满足需求

第二节、新媒体环境下二次伤害的'方式

一、轰炸式采访

二、透明化报道

三、加工性传播

四、网络暴力式反馈

第三节、新媒体扩大二次伤害影响

一、对新闻当事人的伤害

二、损害媒体公信力

三、对受众的伤害

四、影响社会公平公正

第三章、过犹不及:“姚贝娜事件”中的二次伤害

第一节、姚贝娜事件发展始末

第二节、姚贝娜事件中“二次伤害”现象探析

一、新闻媒体造成“二次伤害”的表现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造成“二次伤害”的表现

第三节、姚贝娜事件相关结论

一、新闻采访时媒体应遵循伦理道德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应提高媒介素养

第四章、追根溯源:新媒体二次伤害成因

第一节、媒体原因

一、采写过程中新闻伦理意识淡薄

二、信息把关弱化

三、新闻生产流程简化

四、传播过程异化

第二节、社会原因

一、经济利益下的“新闻大战”

二、大众文化对媒体的消费

三、新媒体技术上为“二次伤害”提供条件

四、新媒介素养教育缺乏

第三节、受众原因

一、受众新闻生产过程非理性化

二、阅听兴趣偏猎奇

第四节、当事人原因

一、过于依赖媒体

二、缺乏维权意识

第五章、因事制宜:减少二次伤害现象

第一节、传媒制度的“他律”

一、加强新闻立法及网络管理

二、加强学术研究

三、制订相关传媒内部职业规范细则

四、提高公民新媒介素养

第二节、新闻从业者的“自律”

一、加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意识

二、加大监督力度

三、理性对待受众需求

四、坚持正面引导

第三节、新媒体时代受众的“自律”

一、辨别媒介信息

二、理性看待各类突发事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毕业论文时效性太差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转眼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毕业论文吧!下面是我整理的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把握不准

选题是确定毕业论文研究的方向,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即使教学学院给提供了一些参考选题,但学生在选题时仍有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追求热点,对药品现代物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药妆等兴趣浓厚,选此类热点课题的多,能够创新的少;

二是游离在所学专业或毕业实习之外,如在苏州礼来公司实习的医药贸易专业学生选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下的公路建设与发展”,在药品经营企业仓库实习的学生选题是“税收政策与促进就业的思考”,在山东步长制药实习的学生选题是“目前我国发展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分析”等;

三是理论性太强,选题难度太大,超出了本科生能够把握的范围,如在药品检验所实习的同学选题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二)拼凑现象严重

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比较普遍,网络给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打开了惰性的方便之门。直接从网络上下载他人的文章当然是严令禁止的,但拼凑却是屡禁不止。

一是拼凑法,从网络上下载几篇同类型的论文,通过剪接拼凑成一篇论文,往往结构混乱,内容不完整,甚至自相矛盾;

二是雷同法,几个同学的论文题目略有差异但内容雷同,甚至仅是顺序安排上略有差异;

三是穿越法,为通过文献检索方法核查,把不同专业师兄师姐或不同年度的毕业论文,稍作修改或拼凑,没有创新。

(三)文献使用不规范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本科生学会检索和使用参考文献,但难如人意。

一是在正文中不注明资料来源,特别是数据资料,对从互联网取得的资料往往不注明网址;

二是不了解参考文献标注的格式,同一篇论文中标注方式各不相同,不了解对报纸、网站、会议的标注格式;

三是不熟悉参考资料引用的要求,出现正文标注的与文后的参考文献无对应;四是引用文献过于陈旧;五是引用文献过长,甚至涉及抄袭。

(四)行文不严谨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本科生展现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有时差强人意。

一是思路不清晰,缺乏基本学术论文写作训练;

二是基本概念解释不清楚,下定义的能力不够;

三是凑字数,为达到毕业论文字数要求,可有可无的材料大量引用,如“某某药品的市场营销策略”,在绪论中把该种药品的说明书一字不落地抄下来;

四是文章内容前后关联性不强,在原因分析、对策建议等方面,没有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五)摘要撰写混乱

毕业论文摘要撰写混乱主要表现有:

一是没掌握毕业论文摘要撰写规则,目的不明确,方法交待不清,结果、结论模糊;

二是摘要内容与正文关联性不强。特别是正文在导师指导后有了重大修改,在摘要里没有体现;

三是英文摘要质量不高,有的甚至从网络上下载翻译软件“写作”英文摘要,以致出现语病、笑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六)格式不规范

论文格式是毕业论文外在形式,但学生上交的毕业论文,格式五花八门。

一是标题序号不一致,多种序号混用;

二是图表不编号或编号混乱,甚至为扫描或截图;

三是数据不一致,使用不同的单位;四是全角、半角混用等。

二、对策

(一)提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一所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教学学院要高度重视,在教学安排,指导教师遴选,建立、完善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等方面多做工作,形成工作制度;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业务指导,重点抓好论文选题、研究方案、文献检索等;毕业生要高度重视,处理好毕业论文写作与完成实习工作的关系,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认真撰写,反复修改,展现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成果。

(二)引导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

指导教师对学生科研能力提高影响大。

一是指导和训练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训练文献检索、方案编写等;

二是审查学生论文的规范性、真实性,审查参考文献、论文格式、英文摘要等的规范性;

三是把握学生毕业论文合格性,凡没有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一律不能参加答辩。学生与指导教师双向选择,有利于提高指导效果。教师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在导师双选前,要公示指导教师的学识特长,方便学生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论文选题方向选择学生。

(三)明确毕业论文质量标准

编制好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标准。

一是明确学生论文格式基本规范,制定统一的格式标准;

二是明确参考文献的时效性,一般以近三年内的资料为好;

三是适当放宽对毕业论文字数的要求,对本科生以不少于5000字为宜,要求学生观点表达清楚、问题分析透彻,结构完整,避免为凑字数而将无关紧要的内容大量地放入论文中,致使主题被淡化。

(四)设立学生科研课题

毕业论文应依托科研课题,一方面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或者参加实习单位的科研,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有利于写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一方面针对本科生参加科研课题机会少的困难,设立若干学生科研专项,结合实习岗位,确定与企业关联度高的选题,组织毕业生分组中报,以毕业论文为结题成果。立项课题以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和指导教师都有一定的压力,也保证了论文的创新性。有了科研课题的依托,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得到激发,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能力得到锻炼,为毕业论文的写作积累研究方法、研究经验和奠定选题的方向,有利于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

(五)强化学术道德教育

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规范引用参考文献,防止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加强毕业生学术道德教育非常必要,一方面要将学术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大学生就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对出现有违学术道德的,坚决不允许参加答辩或取消其答辩资格。引入论文检索比较相关软件,杜绝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

(六)认真组织评阅答辩

在论文评阅和答辩时,指导教师都希望自己指导的学生能一次通过,担心影响教学评价结果;学生更希望自己的论文能一次性通过,否则会影响自己的毕业。毕业论文评阅是重要环节,评阅分组的关键是将指导教师与学生毕业论文按选题分类,采取分类评阅的办法,避免评阅中出现不公平。答辩是对毕业论文质量把关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重点是防止形式化。在组织答辩活动中,要确定答辩组,实行组长负责制,采取答辩前确定重点提问教师,避免出现走过场的现象。

摘要: 当前大学生在论文的写作中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本文对大学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该发挥学校、老师及学生的作用,多管齐下,共同促进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写作 问题 对策

当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重视论文写作研究的深度广度。在此期间发现了论文写作中的一些问题,偏离了论文写作的本意。那么,对于偏离论文写作初心的问题应如何解决呢?本文将就此提出对策。

一、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主动性,不够积极。其一,由于有的论文指导老师与学生研究方向不一致,老师对于学生的研究内容不了解,所以缺乏有效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其二,有的专业要想有研究成果需要长时间去研究去探索,但是在论文写作时间较少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论文的写作积极性必然下降,同时也不利于科研的发展。其三,学校过度关注论文的查重率而忽视论文的质量,所以学生在态度上不重视论文的写作而只重视查重率。

(2)内容不恰当,结构松散。其一,表达不恰当。论文写作的过程当中,全篇都是介绍性的文字,或者是叙述、描写的文字较多,给人感觉像流水账一样,参考价值较低,不具有真正的实用性。其二,写作的思路不够清晰。①文中重点内容不够充实,而有些可以一笔代过的却浪费了大量的笔墨去研究;在同一个段落中经常会出现多个中心思想词,同时全文当中主次不分,不能突出重点,不能明确主旨思想。

(3)选题不恰当,定位不准。有的学生选题太大,没有从小的角度去研究深挖,而只是从表面上去研究研究而已;有的同学所选的题目与自己的专业关系不大,相关性不强;有的学生对于研究的内容不了解,并不知道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知道如何写作,只是靠自己的兴趣就定题;还有的同学所选的题太旧,已经是过时的,没有创新点。这些都是选题不切合实际的表现。这些学生都没有从自己所学的专业出发,这些学生没有从实际出发,这都是不恰当的。

二、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呢?

(1)缺乏写作的功底。在大学有的专业没有开设论文写作课程,例如:经济管理系、传媒系、书法系、美术系。学生不了解论文的写作格式,不了解写作要求和写作规范,学校也没有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写作训练。有的专业虽然开设了相关的论文写作课程,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没有很好地把握这次学习的机会。同时许多学生很长时间不接触写作,写作功底不深;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专业语言;文章的研究性也不强。

(2)思维方式较沉旧。由于受到专业因素的影响:文科生接受的多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理科生则侧重培养严谨性。所以,都不善于创新。同时,由于本身受到专业知识的影响,本科生与研究生相比专业知识较少。很多同学缺乏创新的思想,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思想比较沉旧,选题写作还是跳不出前人的框架,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小修小改。现在科技比较发达,资源获取更为方便,由于受到这种行为习惯的影响,大学生从小就形成直接百度的习惯,导致思维的局限性。

(3)查重上存在困难。有的学生存在大片的抄袭现象,毋庸置疑论文是通不过的。有的同学发现应用一些专业术语就会被查重,因此为了避免自己的论文出现飘红的现象就把专业术语改成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有的学生将本来一句很通顺的话前后颠倒语序,以过查重关。例如:法学专业学生写论文的过程中当需要应用法律条文去解决分析这个问题时,为了防止查重就只能自己去改动法条,有时候改得面目全非。

三、毕业论文写作中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深究其现象我们知道了原因所在,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去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

(1)学校应培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只有加强写作课训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论文中出现的大多问题。学校应该开设论文写作课程,让学生形成经常写作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写好毕业论文,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毕业论文写作者。同时对于论文写作的深入学习,有利于强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作为老师应该提高对学生写作的要求,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的任务,尽到老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学校也应该相应地加强管理,提高对论文的重视程度,让那些不主动学论文写作的人能静下心来研究写作。学生只有提升对写作的认识,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去学习,去了解写作技能以及论文的写作方法与要求,端正自己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

(2)学生提前做好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资料的搜集对于写论文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像砖对于盖房子的作用那样。但有的学生却嫌太过于麻烦不去实际搜集资料,自己坐在那里凭空想象,凭空捏造,“假、大、空”,最终写成的论文缺乏实用性、研究性和可参考性;有的学生虽然态度端正,但是盲目地去搜集资料,资料找了一大堆却不知道哪些是自己的论文所真正需要的,不舍得放弃,也不会对资料进行取舍,导致写出来的作文“一锅粥”,中心思想也不明确。在搜集参考资料的过程中应该对上面这些情况加以重视,让自己搜集的资料更充分、更贴切地为论文写作服务。

(3)学生应该树立发散性思维方式。可能很多人同时就一个问题开展研究,那么,不同的写作者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善于去发现不同,大家群策群力,这样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如果一个问题大家都对此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那么就不要再去研究这个问题了,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要善于去发现新问题,要有创新思维和意识。对于查重系统,学校应该根据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对系统加以完善,为学生更好地完成论文写作创造条件、创造环境。例如:增加学校图书库存,让学生多渠道获取研究资料,开设写作课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不能墨守成规。

大学生应该激发自身对所研究题目的兴趣。选题要以学生为主,如果选题不恰当老师再对其进行修改,而不是老师直接定题。老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更好地为论文写作服务。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办板报、开讲座、开主题班会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诚信的校风。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学校、老师及学生的作用,多管齐下,共同促进大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

注释:

①辛悦.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杂志,2012(10).

参考文献:

[1]周欣宇.上海师大毕业论文事件始末[N].中国青年报,2006.

[2]康星华.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浅论[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7(3).

[3]郑琳.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与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4).

[4]陈道兰.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文献资料查找[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是英语专业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考查,也是学生取得学士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独立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成人高校招生比例的提高、教育投入资金不足、生源层次要求不高等多方面因素,使得成教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令人担忧,如何提高成人教育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以常州工学院成教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毕业论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尝试提出提升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 、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

由于在职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笔者发现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认识不足和主观态度不认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投入的时间极其有限,花费的精力少之又少。在部分学生看来,论文成绩不会影响其毕业,在这种功利之心的支配下,产生一种应付的心态;另外,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已是成年人,指导老师不会太严格,老师一定会让过关的,只要应付一下就行了,这就导致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消极的情绪,毕业论文问题较多。

2、学生盲目选题

选题缺乏科学性,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学生在选题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一时兴趣来定题,而且学生选题时对课题的了解不够充分,也没有一定的资料积累,只是很表面地根据题目来判断是否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因此这样盲目选题,导致论文写到一半后发现写不下去了,想要更改课题,或者只能勉为其难,硬着头皮往下写。还有个别学生选题时特别被动,没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题时举棋不定,最后甚至要求指导教师直接给他命题。

3、学生缺乏撰写论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由于不少学生对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知之甚少,平时又不注重对相关专业课题的思考、钻研,直到要毕业时才匆匆上阵。既不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也不知晓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和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更谈不上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盲目地选题、定题,这必然会影响论文的质量。

4、学生论文的书写格式不规范

学生对论文写作环节了解不到位,导致论文的格式不够规范。不少学生把论文的大写、缩写、斜体、字体、标题、序号、列举、着录等都当作枝节小事,无关紧要,完全忽略了这些方面的要求。因此,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论文的标题空泛,旨意不明,拟写的提纲、摘要、关键词不具备应有的功能;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够规范,其结果是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很难达到教学要求。

5、学生语言基本功差

较突出的问题是言语的表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论修养与思辨能力,不会借助相应的理论知识对其论点予以逻辑分析,也不善于以清晰的思路、严密的论述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使得论文思路不清晰,论证层次欠分明。

(2)英语语言功底差,用词、语法错误百出,有的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只好借助电子工具,结果机器翻译的东西,内容可想而知。

可见,语言基本功成了影响论文质量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6、与指导教师配合不力

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清楚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对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不清楚,甚至是毫无计划。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学生能够及时和指导老师沟通并请教老师,很大部分因素是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就是随便写写,于是我行我素,东拼西凑将就了事。结果是指导老师经常抱怨老是联系不到他们的学生,因为学生总是以工作太忙为借口。

二 、导致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1、学生的学习动机

很多学生表明自己读书就是为了增加就业砝码,说白了就是“混文凭”.这样不纯的入学动机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研究意识。安心学习、静心做学问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事。他们的主要注意力不在学习和科研上,而在于其结果;其努力的目标不在于如何去完成任务,而在于完成任务的回报。为了文凭而学习成了部分学生的真实写照。因此,此类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会寻求用最少的时间完成学业,以最小的努力获得足够的学分和完成粗制滥造的毕业论文。

2、学校的课程设置

目前我校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相对较多,综合实践课少;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因人设课”现象较普遍。这就导致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够宽厚,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十分肤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缺少问题意识,不会发现问题。另外,学生学习的很多知识要通过实践才更有意义和价值,而理论课多,实践课少会影响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仅停留在课本上,不能通过相应的科研实践使其变成自己的知识,同时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开展创新活动。同时,我国大部分成人教育培养缺少论文写作课程,因此学生在学习阶段很少参与科学研究,没有科研论文写作的经验。进入写作阶段也是从模仿论文写作起步的,由于缺少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就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 解决对策

为了加强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实现培养目标,针对本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学生对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

无论是学校还是指导教师,都应向学生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把毕业论文写作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是完成本科教学内容的重要步骤,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学生毕业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强化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内在需求。从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情况看,即便将来毕业生不是主要从事研究工作,专业写作能力的强弱同样会影响到其择业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2、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

建议在成教学生培养计划中,适当增加关于科研方法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应用综合研究方法的能力。开设一些关于从选题到开题再到写作,从理论知识到写作等全方位的论文写作方面的选修或必修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应该包括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特点、写作原则、方法和论文写作需要遵循的各种规范、标准和语言习惯等。强调该课程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论文写作课,要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构建学术道德,使其掌握写作规范,提高写作能力,最终培养创新能力。此外,学生进行课程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更应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动机,发挥其潜力,创造性地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在本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上应灵活多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研究意识,以自己的教学为示范,让学生从教师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中受到启迪,从而培养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探索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尚凤、李美能、韦艳梅《广西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调查和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舒玲娥,《论学位论文写作中的选题》[J].文学教育,2010(15)

3、于淑娟、朴正日,《从编辑角度谈论文写作中的形式问题》[J].东疆学刊,2001(4)

4、朱健安,《指导文科学生写论文的探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5)

5、张霖欣、代玉华《试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的文献参考与利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6)

每年五六月份是各个高校应届毕业生比较忙碌的季节,因为要毕业了,毕业论文就成了头等大事,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份答卷,但是,现在有很多人认为,现在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很差,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是这样想的:

现在的本科毕业论文为什么会质量差呢?

1、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严重脱离了目前的质量现状

按照许多学校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规章制度字面理解,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并不高。

针对一个理论或实践的具体问题,进行文献阅读、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并整理成一篇格式规范、逻辑清晰的文章。其实,这种看似不高的要求,已经远远超过了目前绝大多数三流以下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实际水平。这样的教学质量现状背景下,要求每个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显然高估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2、投入的毕业设计时间难以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基础差的背景下,又将绝大部分时间用于考研、复试、实习、兼职这些学习之外的事情,这就是目前绝大多数本科生对待本科毕业论文的态度。本科生真正用于毕业论文的时间,少之又少,基本是在5月劳动节后才在学校、导师的再三督促下很不情愿地回到学校。

3、社会环境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丧失了科研创新的基本素质

既然是一篇学术意义上的论文,创新自然是论文的生命线,本科毕业论文自然也不例外。

总结:那如果本科论文有质量差的习惯,那本科论文还有存在的意义吗?其实我觉得作为大学生毕业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不管论文存在着什么问题,但作为毕业的一种仪式感,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自考新闻学毕业论文答辩有效期

你也是自考郑大的?延迟一年毕业就是你说的,正常情况下几个月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论文的成绩有效期是两年,两年之内你不参加学位英语考试,以后就没机会申请学士学位了。

毕业论文的有限期是一年,比如说你是今年5月份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论文答辩成绩到明年6月之前都是有效的,在没有申请毕业之前,你可以多次参加考试取高分,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的话,论文答辩的成绩就无效了,就要重新再答辩,每年申请毕业的时间是每年的5月底跟12月,具体要参考江苏教育考试院网上的信息的。但是如果已经申请毕业的了话,就不能再重考了,申请毕业的时候是需要把准考证交上去的。第二个问题,申请学位,一般课程申请学位是要5门专业课成绩达到350及350以上,英语二达到70分及以上,论文答辩成绩达到良好及良好以上,我报考的是工商管理,申请学位的要求就是这三个,如果英语二是申请免考的话就要参加学位英语考试,学位英语的考试时间是根据不同学校而定的,比如说我们学校就是每年的10月份考学位英语,一年开考一次。我个人觉得考英语二比较容易,毕竟英语二每年4月、10月开考,另7月跟1月增考也是可以报考的,这样考要比考每年一次的学位英语容易的多,这都是我个人看法。还有就是申请学位是要在申请毕业起一年内申请有效,过了一年就视为自动放弃申请学位。南京大学申请学位是每年的3月和10月,别的学校时间可能不一样,但是也不会相差太大的。说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年。最好考完所有课程再弄论文答辩万一过不了,还可以先拿学历证下一次再拿学位证

你属于你举得例子中第一个情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