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英语广告中的修辞研究现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10:01:17

英语广告中的修辞研究现状论文

相关范文:广告英语中词汇歧义的语用价值及其翻译方法摘 要:词汇层面上的歧义是广告英语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从同音异义词、一词多义词(同形异义词)、词类转化和英、美英语用法不同引起的歧义等方面对词汇层面上歧义构成以及其语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词汇歧义的多重含义及广告英语翻译的目的基础上,从契合译法、拆译法、套译法、变通译法和补偿译法等方面对广告英语词汇歧义的翻译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关键词:广告英语;词汇歧义; 价值; 翻译“广告”一词的含义,并不是从开始就一成不变的。在英文中“广告”一词是“advertising”。这个英文单词又来源于拉丁文的“advertete”一词,意思是“唤起大众对某种事物的注意,并诱导于一定的方向所使用的一种手段”。1932年,美国专业广告杂志《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公开向社会征求广告的定义,得票最多的人选定义是:“由广告主支付费用,通过印刷、书写、口述或图画等,公开表现有关个人、商品、劳务或运动等信息,用以达到影响并促进销售、使用、投票或赞同的目的。”〔1〕。广告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传播产品消息,广告还是我们的经济系统和社会文化的一种主要的交流工具。〔2〕广告作为社会或者经济中的一种机制,其主要功能有:(1)广告能为顾客做了什么。一个成功的广告必须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要的位置。(2)广告能为商业做了什么。广告可以使新产品就以足够快的速度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而有效地弥补厂商在研究、开发、生产以及分销这种产品时的成本。(3)广告能为社会做了什么。广告除了在销售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作用,它还在经济上支撑着一个多元化的、独立的新闻系统,这个系统被政府或者其他特殊的利益团体所控制。〔2〕 因此,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扩大对外交流,外国的商品不断涌入中国。外国的厂商对其产品的宣传,以引起中国消费者的密切关注。由于中外语言存在着差异,因而就有必要对广告英语的翻译进行研究。本文将阐述和研究有关广告英语中词汇歧义存在的形式及其语用价值以及如何翻译等问题。一 广告英语中词汇层面上的歧义存在的形式“歧义(ambiguity)”在英语中的释义是:“An ambiguous sentence is usually of doubtful meaning because it can be interpreted in more than one way or many other ways.”即:歧义是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却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严格说来,歧义并不是修辞手段,而是一种在语言使用中所产生的语义理解分歧现象。〔3〕我们知道,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从其类型上看,歧义可以分为词汇层面上的歧义、句法层面上的歧义和语用层面上的歧义。而词汇层面上的歧义又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同音异义词;第二类是一词多义词(或同形异义词);第三类是词类转化而引起的歧义;最后一类是英、美英语用法不同而引起的歧义。1 同音异义词同音异义词指的是两个发音相同,拼写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的词。如:Make your every hello a real good-buy.(An Telephone Advertisement)这条广告可谓用心良苦,它利用good-bye与good-buy的同音异义,吸引顾客注意,推销产品。又如:关于的一则食品广告:With so many carrot, I’ll be a real gem。“有这么多的克拉(胡萝卜),我是颗真宝石(发糕)。”此广告中的“carrot”和carat同音异义,此处假借其义。Muffin是Betty Croker食品公司的产品之一,是带胡萝卜味的发糕,该广告是宣传其用料实在,份量充足,营养丰富。2 一词多义词(或同形异义词)一词多义在英语中是一个常见的现象,除了少数专业术语之外,大多数英语词汇都有几种意义,有的甚至多达到十种以上的意义。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经过语境的过滤,通常只有唯一的意义被保留下来了,其他的意义被排除在外,但是却有些特殊的情形。如英国劳埃德银行所做的户外路牌广告:Money doesn’t grow on it blossoms at our branches.——LIoyd Bank这则广告里的branch是一词两义:字面意义,即树枝,而另一深层含义指银行的各个分行。这样我们就能领会该广告的真正含义是:只要顾客把钱存到劳埃德银行,他们的钱就会不断地增加。3 词类转化而引起的歧义在广告中有时利用词语的词汇意义与临时的转义引起的歧义以达到广告目的:即要吸引广大群众的注意力。而使用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短语便加大了解码难度,延长了解码时间,增添了解码乐趣,其商业效应自然不言而喻。〔4〕,如:Give your family a treat with Beefy-the tenderest,juiciest steak that ever got inside a chunks of prime meat in rich,rich gravy to give you satisfaction every time.“Beefy”:Beef (鲜嫩多汁的牛排罐头),这是广告中有意错误拼写单词。“give you satisfaction”有两层意思:You will be pleased with the quality of the meat./You will be physically satisfied by eating the meat.“give you satisfaction”是有歧义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迫使他们去观看、购买,以至达到商业目的。4 英、美英语用法不同而引起的歧义英国人和美国人所用英语基本上是一致的。不过,在发音、拼写、某些词语和习惯用法方面有些不同。就词语来看,由于某些词语的涵义和用法上存在着差异,因此歧义会产生。如:NO GAS TODAY。这句话是一个告示牌,而美国人和英国人对此句所表达的意思理解是不同的,主要是因为:对美国人来说“gas”(=gasoline) 通常指“汽油”,但也可以指“煤气”。在美国,如果加油站暂时没有汽油供应,就拿出这个告示牌表明“今天没有汽油供应。”而对英国人来说,“gas”通常指“煤气”,而“汽油”称为“petrol” (或“petroleum”)。所以英国人理解告示牌的意思为“今天没有煤气供应”。二 广告英语中词汇层面上的歧义的语用价值一般情况下,我们应当尽可能避免歧义的出现,以免影响内容的表达。然而,由于歧义的特殊性(在同一上下文中有不同的解释或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有不同的解释),它又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修辞手段,经过巧妙的运用,实现绝妙的表达效果。〔5〕1 趣味性在广告英语中如果恰当地使用具有歧义的词汇,能够增添其趣味和吸引力,达到妙趣横生的幽默效果,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Seven days without 7-up make one weak。这是为一种畅销全美的饮料“7-up”的广告词,中国市场上称之为“七喜”。“7days”对应“7-up”,而“7days”正是一周。句中“weak”与week为同音异义关系。而“one”既可以作不定代词解释,表示“任何一个人”,又是一个数词,表示“一周”。该广告语给消费者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一天不喝“七喜”,身体就会变虚;每天一支“七喜”,才能充满生气。读来妙趣横生,让人回味,体现了词汇歧义在广告用语中的所表达的修辞效果。2 诱惑性广告语言中的诱惑性在许多成功广告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好的广告词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它能引人联想,刺激购物欲望,以此达到推销产品或服务的目的。同时,由于广告费用的昂贵,广告主选用广告词时不得不字斟句酌,惜墨如金,以求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歧义是一种语言形式,有两种或多种的理解,这也正是它倍受广告主青睐的原因。一方面,它具有“一字千金”的巨大优越性,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追求高效、快捷的需求,同时更使广告主收到了经济、省时省力之效果;另一方面,含歧义的语言使广告一明一暗,一真一假,既引人注目,又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加了广告语言的解码难度,延长了解码时间,从而达到了广告的宣传目的。〔6〕如: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这是一句旅行社为招揽游客之广告语:父母们应带上子女去海边度假,因为那里有新鲜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句中用了两组同音异形异义词“sun/son”,“air/heir”(继承人)。该广告语构思精妙,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相当高的语言艺术,因为它能唤起父母对子女的关爱。计划旅游的人似乎听到了这样的召唤:我们这儿(海边)有充足的光照和新鲜的空气,这对于你们事业和财富的继承者-儿子的健康大有好处。这样的广告词岂能不让游客为之心动?3 语言艺术性一句好的广告语必须既是文学,又是艺术。在广告中要在传达商品信息的同时倾注对读者的感情或激发读者与商品或服务有关的美好情感,以达到心理的沟通,使读者产生对所推销的产品与服务的神往,从而产生强烈的购买、消费欲望。〔7〕为了使消费者听到或读到广告后能产生购买产品的欲望,广告必须善用文字与意象,能使语言言简意赅,引人入胜。词汇积极歧义能产生这种效果,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到广告文体之中。如:Coca Cola的一则饮料广告: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在这则广告中,can可以被看作是装各种饮料啤酒的易拉罐,亦可被理解为省略的从句中的情态动词。若为前者,此句为: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 (can refreshes you).这个“can”借代罐装饮料。若为后者,此句则为: 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drinks)can (refreshes you). 这个“can”为情态动词。这则广告富于文字情趣、诙谐机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三 广告英语中词汇歧义的一些翻译方法广告是一种具有特定目标的商业活动,它受到营销战略、商业规律、商业法规和文化障碍的制约。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其用词特点表现在广告中使用具有模糊性的词语,以增强吸引力,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力。广告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也是一种商业性行为,其目的在于追求市场效益和商业利润,尽最大可能争取消费者,投消费者之所好,供消费者之所需,打动他们,促成其购买行动。这是广告的唯一目的,也是广告翻译的唯一目的。〔8〕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他的《翻译方法》(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一书中,根据文本不同的内容、文体和功能,把文本分为三种文本类型:信息文本、表达文本、呼唤性文本(vocative text)。〔9〕 广告被列入呼唤性文本,其文本特点主要表现为它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超语言效果。因此,在进行广告翻译时为达到同样的效果,译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文的内容和形式以完成跨文化交际。〔8〕广告语言是一种精炼、含蓄、富有表现力和鼓动性的语言,而歧义具有双重意义的表达,在语言结构和表达上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可译性障碍。广告英语中词汇歧义的翻译应根据广告的内容和特点,选用适当的汉语表达方式,既要充分照顾到原文的语体风格,又要尽量传达出原文的信息;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减少歧义的词语在翻译中信息量的流失,以增强广告语体特征。广告英语中词汇歧义的翻译通常采用以下的几种方法:1 契合译法契合译法是指在译语找到与原文相对应或基本对应的歧义语。契合译法的基础是双语耦合。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双语耦合的情况比较少,但还是存在。〔10〕契合译法在双语偶合的基础上,兼顾了广告歧义语的形式和内容,是广告双歧义翻译的最高境界。如:Easier dusting by a str-e-etch.在这则广告中,“stretch”一词除了作为除尘布的品牌名称"拉长"外,其拼写还被别出心裁地拉长,传达出该词的本意“延伸”。让人很容易感到除尘布能延长人手臂的功能,真切而形象地渲染了“拉拉拉长,除尘力强”的功效。译文中“拉”字的重复再现了原文中“stretch”一词被拉长的效果,形成感觉上的延伸。〔11〕2 拆译法如果把歧义语的双层意义完整地表述于译文中,除了在双语偶合的情况下,采用契合译法外,也可以采取变通手法,将歧义语义剥开,拆成两层来表达。如:The Unique Spirit of Canada。这则推销加拿大威士忌酒广告也是妙用了“spirit”一词的双重含义:既指“精神”,又可指“烈性酒”,构成一词多义。翻译时使用拆开的方法:别具风味的加拿大酒,独特的加拿大民族精神。又如:Ask for more(再来一支烟,还要吸摩尔。)在这则摩尔(More)牌香烟的广告中,“more”一词是多义。“more”是一个副词,表示“更加、更多、又、再”的意思。同时它大写后就成了这种香烟的品牌。再如:Trust US,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相信我们吧。历经5000多只耳朵的检验,有着5000多年的经验。) 这是一则助听器宣传广告,从字面看,它说明了该产品已经受了众多消费者的考验,但同时“ears”又是“years”的谐音词,因此它还暗示了该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10〕3 套译法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交流,英语语言、文化在汉语中的传播,逐渐形成了某些固定模式或习惯表达方式。在英汉翻译时,套用这些固定模式或习惯表达方式就是套译法。〔10〕套译法的长处在于它能传递广告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又基本能保证原文简洁、凝炼的语言特征。如:All is well that ends well.这则广告实际是一条英语成语,意思是“结局好,全都好”。但广告制作者把它用于香烟广告中,“ends”就具有了双重意义:动词“结束”和名词“香烟蒂”。这句香烟广告词可以套用原来成语的翻译模式,译成“烟蒂好,烟就好”。又如:We take no pride in prejudice.这是《泰晤士报》为自己做广告时用的一句妙语,它源于奥斯汀的一部传世名著“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报社援引该书名作广告,以标榜自己不偏不倚,主持公道。 这则广告可译为:“对于您的偏见,我们没有傲慢”。对于知道《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的人来说,这种译法的内涵便不言自明了。〔11〕4 变通译法由于文化的差异,英汉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在翻译时要依照译语习惯,根据不同的上下文进行不同变通。由于原文中有些语言特色如歧义,要想在译文中充分体现,难度极大。因此,译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广告的全篇入手,整体把握并进行适当的变通和调整。如一则净水器广告:It changed our well water to wonderful water.可以看出,这则广告使用了头韵。如果译成“变井水为美妙的水”,虽然意思出来了,但却埋没了原作者的创意。而如果将它译为“变井水为纯净水”,则与原文更加神似,因为“井水”与“净水”谐音。〔12〕5 补偿译法大多数的广告双关语都能通过侧重译法译出。但是,有时双关语的一层意义译出后,另外一层意义也很重要,却无法同时译出,这时,可采用一些补偿手段加以弥补。对于广告来说,这些补偿手段主要指承载广告的媒体,如电视的图像、广播的声音及报纸的版式设计等。〔11〕如:CUTTY SARKSCOTS WHISKYSome people wear trendy clothes to attack drive flashy glass of Cutty Sark won’t turn any if you insist on creating a can always ask the bartender for one of WhiskyUncommonly Smooth〔13〕这则威士忌酒类广告中,广告制作人运用了三个歧义词:“turn one’s head”既可表示“使某人头脑发热;飘飘然”又可理解为“(喝酒)上头”;“create a stir”意为“引起轰动”又表示“引人注意和自我享受,陶醉一番”;“smooth”既指“(酒)醇和的、温和的”又有“平平安安,和谐,顺利”之意,还表示“绝妙的,吸引人的”。广告中多重歧义的运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酒能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跃然而出。译文采用了补偿法:卡特思苏格兰威士忌有些人穿着艳丽时装引人注目,有些人驾着漂亮新车惹人羡慕。卡特思酒绝不上头,不会让你飘飘然。但君想尽显风流,还是卡特思酒。苏格兰威士忌,非凡的享受。四 结束语综上所述,词汇歧义是广告英语中的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如果恰当地使用它,不仅能使广告语言简练、丰富、诙谐,而且还能使广告引人注意,便于记忆。但是广告英语中词汇歧义的翻译问题还值得进一步地研究。这里只是讨论了广告英语翻译的目的以及关于词汇歧义翻译的几种常用的方法,在实践中还要真正地做到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地等值,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只使用某一种或两种方法,必须从具体情况出发,辨证地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传达原文的意义,从而达到产品广告的真正意义。参考文献:〔1〕 丁俊杰广告学导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2〕 (美)莱恩,拉塞尔著,朱学宝,翟艳玲译广告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3〕 倪景亚英语歧义现象与英语双关语〔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 (5)〔4〕 何玉敏英语中歧义现象的妙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3)〔5〕 韩仲谦.歧义在语言中的积极运用〔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4)〔6〕 黎清群.论歧义的语用价值〔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1)〔7〕 朱诗花.广告语言的诗化:意境与修辞〔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 张景华.广告翻译的目的论〔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9〕 Newmark,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10〕 刘荣征.浅谈广告英语中双关语、杜撰词、仿拟、明喻和暗喻的翻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11〕 孟琳,詹晶辉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技巧及翻译〔J〕中国翻译,2001 (5)〔12〕 朱光.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和翻译方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 (1)〔13〕 钟馥兰.广告英语中的修辞格与翻译〔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3 (1)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有从广告英语透视东西文化

广告语篇研究述评论文

【摘 要】 语篇分析研究始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6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语篇分析理论因为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解释力,已经被用于解释多种语篇类型。本文主要综述了语篇分析理论在广告英语领域的研究状况,分析了该项研究的范围、相关课题、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广告语篇 语篇分析 研究

一、引言

语篇分析是还是一门正在兴起的学科。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语言学家将目光牵引到对使用中的语言的研究。布拉格学派和伦敦学派就是较早接触这一领域的理论学派。到了60年代,这个学科逐渐发展起来。语篇分析在结合了“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黄国文)等学科的理论之后,已成为一门专门研究交际中的语言的学科。

语篇分析这门学科在近年来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远未成熟,理论学家们正在这一领域积极地探索。就语篇这个概念而言,不同的语言学家就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些语言学家既指书面语言,又指口头语言。有些语言学家则认为语篇只能指书面语言,不包括口头语言。综合看来,语言学家们都认为:语篇是使用中的,在一定语境下的自然语言。而语篇分析研究的就是交际中的语言,“它涉及的是语言与它的使用情景(即语境)之间的关系”(黄国文)。

语篇分析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研究语篇的衔接、连贯、句际关系、语篇的结构;也可以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篇、指向平面加以研究。

二、语篇与广告语篇

虽然不同学者对于语篇各有其不同的定义,但综合来看,学者们在某些领域达成共识。他们认为语篇是在一定语境下,用自然语言表达语义的语言使用单位。而广告,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均符合这一定义,因此可以广告语篇为单位进行研究。尽管现阶段的广告凭借图像等众多方式吸引受众,但究其本质而言,广告仍是一种将自然语言应用在具体环境中的活动。以广告语篇作为研究单位,是可行的也是有理有据的。

众多语言学家在这一领域积极探索。诸如会话原则、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分析中。有的学者从文体学角度,对广告的修辞、词汇特征、句法特征、文体功能进行归纳总结。还有的学者从文化角度研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广告中的体现。另外,还有的学者结合美学、心理学总结英语广告中的诸多特征,成果蜚然。

三、广告语篇研究概况

1.总体研究情况

依据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4-2004)统计,已发表对广告语篇进行语篇分析的文章约为40篇,数量及年份分布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广告语篇的研究直到最近才有了充份的发展,引起语言学们足够的重视。 2.广告语篇的研究可归结为以下几大课题

(1)广告语篇和语用学理论相结合。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这种研究逐渐增多。广告语篇和文体学相结合。广告语篇和认知心理的结合。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广告语篇和文化语境研究的`结合。

(2)从二十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专家学者围绕以上四个课题展开了系统而深入地讨论,其内容涵盖了以下具体问题:会话原则广告语篇中的应用,广告语篇中的证言式话语,广告语篇的叙事结构,语域理论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三大无功能理论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语类理论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广告语篇中的词汇句法特点,广告语篇中的修辞特点,认知心理理论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广告语篇中的文化诉求及其分析。

3.通过对以上四个课题十几个具体题目的研究,学者们在以下几个问题是达成了一致

(1)广告是自然语言在一定语境下的使用,可以用语篇分析的我种理论来分析其语篇特征。会话理论、语旨、语域理论都可用来分析广告语篇特征。另外,系统功能理论有着很大的理论张力可以用来解释、分析语篇中的种种特色。

(2)从词汇、句法方面来看,学者们同意广告文体比较口语化,句子简单。句子结构比较简单。一般都没有从句,还有的句子没有动词。从词汇角度来看,复合词较多;词的内部结构都比较简单。所用的词大多都是积极肯定、褒义词。专有名词出现机率较高。

(3)在修辞手段方面,语言学家们都同意制作人会采用大量的修辞手段,诸如头韵、排比、夸张等。

四、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课题分布是不平衡的。例如文体学就得了大量的关注。文体学的各个领域都得了学者们的关注,得到了充分的研究。许多语言学家专注于词汇、句法、修辞特点的分析。

除了文体学,对广告语篇进行语用分析也是研究重点之一。其中的系统功能语法的有关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对广告语篇的分析中。诸如语旨、语域理论等。

但主要成就仅限于此,我们在其余课题上的收获甚少。从认知理论和文化角度来分析广告语篇尚鲜有人问津。

五、广告语篇研究前瞻

随着人类对计算机、人工智能、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深入,认知模式和认知过程也日益受到我国外语界的关注。在未来的几年内,广告语篇和认知理论结合会有更大的生命力。另外,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文化语境和广告语篇的结合也会有很大的理论空间。语用学和广告语篇的结合也会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其中系统功能理论就有着强大的理论张力,可以更多地和广告语篇结合。虽然广告语篇的文体特点已有了较完备的分析,但这并不意味着文体特点已没有了分析的余地。对于广告语篇中的文体特点变异的分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其功.广告英语话语基调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2]黄国文.广告语篇的会话含意分析[J].外国语.1997,(2).

[3]苏淑惠.广告英语的文体功能与翻译[J].外国语,1996,(2).

[4]彭家玉.修辞在广告英语中的艺术魅力[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7.

[5]谢庆芳.谚语在广告英语中的活用与创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9.

[6]徐星.广告诉求的心理基础与语言策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7.

[7]曾立.试析广告英语行文准确的文体风格[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5.

[8]钟守满.现代广告英语委婉现象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4).

[9]钟守满,王凌.广告英语模糊现象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0,(3).

广告语中的修辞现象论文格式

内容提要 广告作为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已经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它的载体—广告语的设计也充满着人类的智慧。本文主要是从广告语的选词、表达和创作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结合实例加以浅析。目的在于促进广告语的健康发展。关键词 广告语 语气词 修辞艺术 创作技巧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广告在促进营销、树立品牌和刺激消费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广告,我们是否细细品味其内在的语言美呢?其实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广告学,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对广告语的研究和分析就是从它的结构和语言特色加以分析,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广告的本质,促进广告语的健康发展。一、 广告语中词及其短语的巧用词和短语是现代汉语中基本的语言单位,广告语也常常仅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就要表达出某一商品或事物的若干信息。所以广告语在用词和短语方面很有讲究。下面仅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探索和分析。(一) 语气词的运用语气词通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有时也有停顿的作用。如:的、呢、啊、吧、了。在广告语中经常可以看到含有语气词的广告语,它不仅可以起到表达某种语气的作用,还可以起强调作用,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增强消费者对广告语的印象。如:“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语气词“了”字很自然地表达出了咖啡的味道之好。“快来洗脸吧”(佳雪芦荟洗面奶),广告中就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兴奋地和朋友们聊天,号召大家用佳雪来洗脸,非常的生活化。“明天的明天你还会送我水晶之恋吗”(水晶之恋果冻),使用疑问语气词“吗” 使广告语充满了一种很亲切、浪漫的感觉,给人一种人性之美,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还有很多使用语气词的广告语,如:“胃,你好吗”(斯达舒胃药),“你知道清嘴的味道吗”(清嘴含片),“真的不会湿哦”(邦迪防水创可贴)。总之,在广告语中使用语气词使广告语更加生活化、口语化,增强了广告词的亲切、自然的特色,更便于消费者接受。(二) 数量词的巧妙运用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数量词是指由数词和量词组成的数量短语。在广告语中经常可以看到使用数量词的广告词。使用数量词可以说是令广告真实可信的捷径,因为数字总是和科学、严谨和权威相联系的。同时数量词有时也可以代表某种新的观念。 “经过27层的净化”(乐百氏纯净水),运用数量词“27层”充分地说明了乐百氏纯净水的纯净。其实每一种纯净水都会经过多层的净化,但消费者对其并不了解,而百氏巧妙地抓住了这一定,用精确的数字向消费者说明乐白氏纯净水的质量,从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五颗花生米才能提炼一滴鲁花花生油”(鲁花花生油),用具体的数字比例(5:1)向消费者清楚地表明产品的质量,使消费者更能放心地使用。“用第3只眼睛看世界”(海鸥照相机),大家都知道人只有两只眼睛,而“第3只眼睛”这种新词汇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广告的意图是强调照相机质量之好,就如眼睛一样给人以美的感觉。(三) 偏正短语的运用在广告语中,用一个或几个偏正短语作为广告词的广告是屡见不鲜的,它用修饰语来修饰一个中心词。这种广告语往往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企业或商品的特点和优势。这种广告语也大都短小、精炼,便于消费者的记忆,从而达到预先的广告效果。“男人的世界”(金利来服装),简短的五个字却牢牢抓住了男性消费者的情感,它似乎暗示了只有高贵、充满魅力的男性才会选择金利来,同时“男人”二字也说明了产品的市场定位。“飞一般的感觉”(特步系列运动鞋),同样由五个字组成的偏正短语广告词,极具夸张和形象地说明了产品的质量,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五粮液集团),用两个并列的偏正短语说明了五粮液公司品牌价值和市场规模的巨大。二、 广告语中的修辞艺术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广告竞争不言而喻,为了在众多的广告中脱颖而出,广告设计者们经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使广告语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广告语言的表达效果,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 比喻比喻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点通过打比方的方式使某一事物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和说服力的一种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格契合了广告语要在很短时间内传达完美信息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净护肤霜,像妈妈的手,温柔依旧”(加净护肤霜),以妈妈的手来比喻护肤霜,使人感到亲切、温暖,产生了极强的亲和力。“电话就是你的高速公路”(贝尔电话),将贝尔电话比喻成高速公路,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贝尔电话就是一种具有快捷、方便性能的现代通讯工具。“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架起桥梁”(某广告公司),它运用借喻的手法巧妙地表达出广告公司的服务特点。(二) 夸张夸张是在广告中为了体现产品的某一性能或特征而故意夸大或缩小地进行描述。它往往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性,冲击人的大脑,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儿的网速很快,请系好安全带”(某网吧),为了体现网速之快,而把似乎并无多大联系的“安全带”扯上关系,更加形象、夸张地表达出网吧的优势,也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自12月23日起,大西洋将缩短20%”(以色列航空公司),谁能将大西洋缩短20%?这一夸张的说法是要强调航线开通以后,人们的旅行将更加的快捷和方便。“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白丽美容香皂),谁能将时间倒流?说法显然不合理,但它却新奇生动地说明了香皂的美容效果。(三) 拟人拟人是指在广告语中把本来没有生命或感情的商品或事物根据想象而比拟成富有感情和思维的人的一种修辞手法。这样使商品更富人性化,广告语言更加形象和生动,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她工作,您休息”(凯歌全自动洗衣机),把洗衣机比拟成“她” ,使原本并无生命的商品人性化了,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易于消费者的接受。“别踩,我怕疼”(草坪公益广告),把小草比拟成有感知的人来写,富有很浓重的感情色彩,引人深思,从而让人产生恻隐之心,实现广告效应。(四) 双关双关是指在特定环境中,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里两层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广告语中巧妙地运用双关就可以创造出新颖别致、内涵丰富的广告语,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双脚不再生气”(达克宁霜),“生气”一词,一方面是用了达克宁霜后脚气不再有了,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患者治好了脚气心情也舒畅了。“一贴见笑”(东方治血膏),这里运用了谐音双关,“笑”一意为“效”,指产品的疗效好;另意为“笑” ,指患者用了此药后相当的满意。简单的几个字就巧妙地传达了很多信息,并且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可谓是众多商家最佳的选择。(五) 对偶对偶是指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的两个词或句子成对排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手法。它需要声调、词性、词义和句式巧妙的结合,因此在运用于广告语中时能达到形式优美、音律和谐的效果,从而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也便于消费者的记忆。“崇尚自然品味,散发青春活力”(某镜片公司),用两句文字优美、对仗工整的对偶句不同角度说明了产品所具有的特性,给人一种美和自然的享受。“臭名远扬,香飘万里”(某臭豆腐店),以“臭”扣住产品,说明产品的特点,再以与“臭”相反的“香”衬托出臭豆腐的味美,非常的巧妙。此外,在广告语中还可以看到反复、压韵、引用、对比、顶真、反衬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总之,在广告语中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就能形象而生动地宣传产品,给产品注入一种人性、自然的活力,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实现广告语自身的价值。三、 对广告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广告语之间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某些商家为了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而故意用一些可能会影响受众心灵健康的广告语,从而在社会上产生负面的效应。以在修辞方面为例,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滥用修辞的广告词。如:“你有二房吗”(某房产公司),这明显滥用了双关,广告的本意是:“你有第二套住房吗” ,但“二房”的本意是属于旧社会的一种丑恶现象,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达不到广告的目的。还有出现了很多滥用谐音的广告语,如把冰箱说成“制冷先锋” ,颜料为“好色之涂” ,痔药说成是“有痔无恐”等,误导了众多特别是青少年的消费者。所以在设计广告语时,不仅要达到推销商品,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而且要注重其社会效应,促进广告语的健康发展。四、 广告语的一些创作技巧在五花八门的同类广告语中,怎样使自己的广告语更富吸引力和竞争力一直是广告设计师思考的问题。除了在选词方面的考究和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外,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在搜集了众多的广告词后总结了以下特点,仅供参考:(一)简单明了 据研究,对一则广告,人的最大观看兴趣不超过45秒。所以就要求广告语在极其简洁凝练的字句里表达出商品的信息,使观众一看就懂,从而出奇制胜。如:“一切皆有可能”(李宁运动鞋),“自然好味道”(蒙牛)。(二)幽默诙谐 狄德罗曾说,幽默就是广博的才智、丰富的想象、活跃的心灵。在广告语中用巧妙的构思、诙谐的语言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从而让消费者在欢笑中接受广告传递的信息。如:“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都闲的无聊”(西门子),用一句幽默朴质的话说明了西门子产品质量非常好,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西门子公司良好的售后服务。(三)创意独特 为了在众多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广告创作者需要运用创新思维,从而创作出独特新颖的广告词,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第五季,真自我”(健力宝饮料),地球上只有四个季节,这么会有第五季呢?这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抓住了观众对新词汇、新观念喜爱的心理,达到了很好的广告效应。总之,在广告语的创作时,要切实抓住受众的心理,用简洁、朴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感染和说服消费者,从而实现广告的价值。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宣告“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广告令人目不暇接,广告在促进营销、树立品牌、引导消费、扩大出口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所谓广告,从汉语的字面意义理解,就是“广而告之”,是对广告的一种广义的解释,说明广告是向大众传播信息的一种手段。从狭义解释,广告则是一种付费用的宣传,是有计划地通过媒体向所选定的消费对象宣传有关商品优点和特色,唤起消费者注意,说服消费者购买使用的宣传方式。然而,广告真正吸引人们注意力的除了其色彩、画面、音乐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广告语,它是广告的灵魂所在。就像人一样,不光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需要美丽、得体的仪容。广告语中的修辞便是这种“仪容”的最佳体现。作为广告的重要载体——广告语,在传达广告的内容时,正是通过丰富多彩的修辞来宣传商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起人们强烈的购买欲望。时至今日,广告已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它更多的内容,给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并以其独特的方式记载和表现着时代的变迁。nbsp;nbsp;广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与一般的应用文体在写作目的、阅读的对象、表达方式、结构形式、手段媒体、宣传内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广告语言由于这些不同的要素具有特殊性,不应将其与文学语言或其他应用文语言等同看待。广告语言的特征大致有如下几点:nbsp;nbsp;其一,具有个性。出奇别致、与众不同是广告语言一定要追求的目标。商品有个性,其广告语言也自然应具有个性。商品没有个性,广告语言得体现出商品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广告语言抓不住受众的注意力,不能留在他们的头脑里。广告语言应尽量表其所长,与其他品牌区别开,树立自己的品牌。nbsp;nbsp;其二,创意独特,形式和种类丰富多彩。广告语言与一般文体相比,它的发展变异显得尤为突出,这也是由于广告的特殊性决定的,为了在众多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广告人总是不断地创造新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新颖独特的广告能使人驻足留连,回味无穷,以强烈的新奇感吸引受众注意力。nbsp;nbsp;其三,广告语言反映社会和文化,具有思想性。广告语言总是体现创作者的意图,而且它具有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好的广告语言都注重其思想性,要褒扬优秀的社会文化,引导健康的社会文化意识。因此,广告创作者应该重视这个方面,一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思想文化冲突,二则更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它来突出广告效果。nbsp;nbsp;其四,简明醒目。广告是花钱传递信息的活动,在信息时代,生活节奏加快,广告只有采用简洁的结构,精巧的语言,才能使人过目不忘,所以就要求广告语言简练和主题明确,否则会使消费者如坠云里雾中,抓不住重点,会削弱广告的意义。据研究,对一则广告,人的最大观看兴趣不超过45秒,若超过这个时间,人的兴趣就会下降。因此广告语言更需要简洁凝练,使受众能不经思考一看就懂。当前,人们正处在广告目不暇接的“信息时代”里。面对这么多的广告,受众不知道该凭什么广告来购买东西时,与众不同、出奇别致的广告语言能够吸引消费者,抓住他们的注意力,甚至导致他们去购买自己宣传的商品。因此,广告语言醒目、出奇制胜,语言结构灵活自由,是其主要特点。nbsp;nbsp;其五,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真切的广告语言会增强受众的理解、注意、记忆,更有效地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广告有大众性,其对象包括各个阶层、各种文化程度、各个年龄段的人。因此广告语言是在受众理解的前提下,才能传递信息,得到广告效果。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在全面性、速度性、精确性、巩固性等方面,都比机械识记好。广告语言通俗易懂是便于受众理解和利于受众记忆的基础。nbsp;nbsp;广告要想出奇制胜,在词语的选择、句式的锤炼和修辞上都应有一定的讲究。1词语选择语音方面nbsp;nbsp;在许多广告词中,充分利用词语的语音修辞价值,能加强广告的生动性、艺术性、形象性、音乐性和审美性。词语的声音美体现在音节整齐匀称、声调平仄相间、韵脚和谐自然、以叠音词语的恰当使用等方面。例如“洗呀洗呀洗澡澡,宝宝金水少不了,洗一洗呀泡一泡,没有蚊子没虫咬。妈妈我要洗澡澡,宝宝金水少不了,没蚊子呀没虫咬,妈妈妈妈你真好,妈妈真好!”这首宝宝金水的儿歌,歌词就是利用押韵和语音的重叠形式,琅琅上口,生动形象的把宝宝金

①与书为友,天地长久。(某丛书广告)②皮革天地,迷人世界。(皮货商场)③得之于莺飞草长的天时,得之于土厚天高的地利!(房地产)以上广告词都含有天地一体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深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的自然流露,都能引起我国受众特有的感受和共鸣,容易激发人们的消费欲。强调群体、贬抑个体是中国哲学观念的另一重要特征。如汉语包括广告语言从大到小的表达顺序正是这一哲学观念的体现。又如我国的大多广告词十分精辟,往往以寥寥数语勾画商品或服务的特征、特点和优势,注重创造其总体形象,一般不很注重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优点的重墨细腻的描述。我国广告存在不突出个性的现象,这似乎也与中华文化中追求群体一致性,反对个体特殊性的传统思想有所联系。与此相反,突出个体和个性是西方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包括广告英语从小到大的表达顺序则是这一哲学观念的具体反映。如,英语广告特别注重对产品或服务的特性、特征进行缜密入微的重墨描述,特别突出其个性与众的不同之处。广告语篇,与形象优美的插图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把商品的个性和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巧妙而自然地将商品的价值转移到商品购买者身上,着力创造美满理想的生活氛围,把受众诱入引人入胜的境界,让消费的念头油然而生。这样的广告在西方处处可见,在我国则较为罕见。这种差异同中西各自的哲学观念和物质文明程度紧密相联。整齐、对称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形成的一个哲学观念。我们知道,许多客观事物都具有整齐对称特征。人类各门学科包括建筑、美术都反映出这一特征。语言,包括广告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当然也表现出这个特征。中文广告中应用频繁的对偶式四字句就是整齐、对称的范例。如“质量第一,信誉至上”这样的四字句构成的对偶句非常整齐对称,符合中国人的表达和欣赏习惯。此外,中文广告中的许多广告词都是文字工整、结构匀称、琅琅上口的广告金句。如:④甜甜大白兔,宝宝心爱物!(白兔糖);⑤追逐美丽画面,留下永恒回忆!(照像机)英语广告篇章也讲究整齐、对称。为数不少的广告标题和广告口号都是整齐、对称的句子。试看一例:⑥A business in millons,a profit in pennies.众所周知,英语广告篇章中的排比句俯拾即是,其中有些音节大约相等、结构颇为工整。如:⑦Earth is a person to be cared for Earth is a home to be managed…另外,英语各类广告中时尔可见短语排列式语篇。英国语言学家(1966:95)称之为block language(块式语言)。短语排列式广告篇章文字整齐,结构匀称,意思清楚,一目了然,给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短语排列式语篇在中文广告中也屡见不鲜,可能是受西方广告的影响吧。整齐、对称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正确认识,它反映在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整齐、对称也是广告修辞特点之一。中文广告最讲究整齐对称,很少运用参差、错落、残缺等艺术手法,这大概是因为我国人民对整齐、对称的偏爱吧。西方广告既采用整齐对称的结构,又好用参差、错落、残缺等艺术手法,具有多姿多彩、含蓄隽永的效果。显然,中西广告的艺术手法与各自的文化传统包括哲学观念息息相关。二、思维模式与广告语言思维模式与语言之间存在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思维模式自然而然对广告语言的运用和接受产生影响。广告语言必然反映和影响思维模式。具象性是世界各民族的思维特点。人们习惯于形象思维,喜欢具体、形象、直观的语言。广告语言充满修辞格,通常非常生动形象。如:⑧停电24小时!依旧冷若冰霜。(上海航天电冰箱广告)⑨书为山谷,笔为径。(某彩色笔广告)⑩把柔媚浇在身上。(香浴乳广告)以上第⑧例含有明喻辞格,产品的特性和功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了。第⑨句包含两个暗喻,书比作山谷,笔被喻为山径,清楚易懂。从暗喻可知,笔是通向知识殿堂的小路,是摘取知识之果的必备工具。第⑩例巧妙地将产品形象化为“柔媚”,制造了极柔极媚的体验,浪漫娇妩,极富诱惑力。英语广告措词也讲究生动形象。例如:(11)Breakfast without orange juice is like a day without sunshine.(12)Goldstar is the brightest star in electronics.上面第(11)句是个典型的明喻句式,第(12)句是个典型的暗喻句式。语言生动,意境鲜明,产品功能、公司形象具体生动地呈现于读者眼前,令人怦然心动。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特点之一。英汉广告大量使用比喻比拟等辞格来创造鲜明的意境和生动的形象,以便富有感染力地宣传商品或服务的特性,从而大大增强英汉广告功能。人类思维模式的另一特点是模糊性。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等正是中国人对语言文字的特殊体验。尽管广告语言首先要求简明易懂,但恰到好处的模糊性、意会性,可使广告语言富于联想,回味无穷,大大增加广告的艺术感染力。汉语广告的模糊性常常在于运用精辟的言词巧妙的表达法或恰当的修辞,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地创造商品或服务的整体形象。例如在杉杉牌西服的电视广告里,一位男士身上所穿的漂亮潇洒、楚楚动人的西服引起了众人的羡慕。一对情侣在喝饮料,小伙子羡慕地盯着这身西服,惊异地说:“杉杉牌西服!”他的女友立即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不要太潇洒!”言外之意丰富而生动,十分耐人寻味。西方民族的思维模糊性在英语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模糊性似乎跟汉语广告一样常见。英语广告的模糊性表现在好些方面,但主要在于利用双关(pun)、含蓄比较(implied comparison)等修辞手段或使用别出心裁的表达法来描述商品或服务的具体特性、特征和优点。如:(13)You'll go nuts for the nuts you get in fills you up and givesyou lots of go.(Leech,1966:185)该广告词包含双关语:go nuts( = become crazy)中的nuts与其前面的the nuts(坚果)均构成语义双关。显然,双关语表里双涉,一举两得,富于联想,灵活机动,深刻而生动地揭示广告产品的特性与功能。可见,广告语言的模糊性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生花妙笔。语言的模糊性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系统之中。广告的模糊性不但存在于广告文字中,而且存在于广告图像中。模糊的广告语言和插图给受众提供广阔的想像余地,诱发人们的想像思维,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联想,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西方人喜欢幽默,说话风趣好笑,这种性格特点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西方人的浓浓的幽默感在英语广告中可见一斑。试举数例:(14)MAN wanted to wash dishes,and two waitresses.(15)ACCOMMODATION,suit two girls willing to share room or young man.(16)ACCOMMODATION:Honeymoon suite,sleeps three.(17)PHOTOGRAPHER setting up own business needs model,as sleeping or activepartner.(18)如果您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国外交通安全广告)幽默虽然是一种令人开心颇为有效的艺术手段,但在我国广告中,幽默诙谐的语言也越来越多。请欣赏一则广告联和一则幽默电视广告。(19)上联:白玉犹有瑕,求人十全十美哪里遇?下联:青春岂无限,择偶千挑百拣几时休?横联:看剩下谁?(20)实不相瞒,天仙牌的名气是“吹”出来的。三、文化心理与广告语言曹志耘(1992:135)指出,“每个民族都拥有一些深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也制约着人们的语言活动。”图吉利,避不祥是各个民族共有的文化心理,但在各民族有各自的内涵和表现。中国人民看重吉祥如意、发财致富、孝敬父母,尤其看重家庭子女。反映这些文化心理的广告语言颇为常见。如:(21)三羊,三羊,给您吉祥!(三羊皮商行)(22)幸运天天有,今天轮到您!(面霜广告)(23)恭喜发财迎新岁,长年好运金利来。(24)南方大厦,祝福万家。(25)捧出一片爱心,献给千万老人,这是云南制药厂的奉献。(26)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27)红棉保温瓶,温暖你家庭。(28)为了孩子,为了未来,拥有文化,拥有明天(港台演员义演广告)以上广告语迎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很能打动受众的心,容易引起共鸣,极具劝说功能。西方人虽然也有上述文化观念,但与中国人相比,显得淡漠些。因此,表现上述文化心理的英语广告语篇较为少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春与美丽是相互联系的。年青人希望自己漂亮美丽,中老年人也希望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些,比实际相貌漂亮些。中西广告者利用人们的爱美心理,巧妙地将许多商品与“青春”、“美丽”、“潇洒”自然联系起来,赋予产品以神奇的魅力,激起消费者的强烈消费欲。例如:(29)特别的美属于特别的您!(化妆品)(30)美发超然,风姿翩翩!(发乳)(31)永保青春魅力,赛如仙女下凡!(化妆品)(32)Fine and light,it keeps your skin radiant,healthy and beautiful,and isan excellent base for make-up.(Torben,1992:80)(33)Don't let motherhood spoil your bust-line…Thousands of women have used Aguamaid to keep their bustlines firm and don't you join them?…()

广告语的修辞分析研究性课题论文

①与书为友,天地长久。(某丛书广告)②皮革天地,迷人世界。(皮货商场)③得之于莺飞草长的天时,得之于土厚天高的地利!(房地产)以上广告词都含有天地一体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深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的自然流露,都能引起我国受众特有的感受和共鸣,容易激发人们的消费欲。强调群体、贬抑个体是中国哲学观念的另一重要特征。如汉语包括广告语言从大到小的表达顺序正是这一哲学观念的体现。又如我国的大多广告词十分精辟,往往以寥寥数语勾画商品或服务的特征、特点和优势,注重创造其总体形象,一般不很注重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优点的重墨细腻的描述。我国广告存在不突出个性的现象,这似乎也与中华文化中追求群体一致性,反对个体特殊性的传统思想有所联系。与此相反,突出个体和个性是西方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包括广告英语从小到大的表达顺序则是这一哲学观念的具体反映。如,英语广告特别注重对产品或服务的特性、特征进行缜密入微的重墨描述,特别突出其个性与众的不同之处。广告语篇,与形象优美的插图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把商品的个性和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巧妙而自然地将商品的价值转移到商品购买者身上,着力创造美满理想的生活氛围,把受众诱入引人入胜的境界,让消费的念头油然而生。这样的广告在西方处处可见,在我国则较为罕见。这种差异同中西各自的哲学观念和物质文明程度紧密相联。整齐、对称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形成的一个哲学观念。我们知道,许多客观事物都具有整齐对称特征。人类各门学科包括建筑、美术都反映出这一特征。语言,包括广告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当然也表现出这个特征。中文广告中应用频繁的对偶式四字句就是整齐、对称的范例。如“质量第一,信誉至上”这样的四字句构成的对偶句非常整齐对称,符合中国人的表达和欣赏习惯。此外,中文广告中的许多广告词都是文字工整、结构匀称、琅琅上口的广告金句。如:④甜甜大白兔,宝宝心爱物!(白兔糖);⑤追逐美丽画面,留下永恒回忆!(照像机)英语广告篇章也讲究整齐、对称。为数不少的广告标题和广告口号都是整齐、对称的句子。试看一例:⑥A business in millons,a profit in pennies.众所周知,英语广告篇章中的排比句俯拾即是,其中有些音节大约相等、结构颇为工整。如:⑦Earth is a person to be cared for Earth is a home to be managed…另外,英语各类广告中时尔可见短语排列式语篇。英国语言学家(1966:95)称之为block language(块式语言)。短语排列式广告篇章文字整齐,结构匀称,意思清楚,一目了然,给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短语排列式语篇在中文广告中也屡见不鲜,可能是受西方广告的影响吧。整齐、对称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正确认识,它反映在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整齐、对称也是广告修辞特点之一。中文广告最讲究整齐对称,很少运用参差、错落、残缺等艺术手法,这大概是因为我国人民对整齐、对称的偏爱吧。西方广告既采用整齐对称的结构,又好用参差、错落、残缺等艺术手法,具有多姿多彩、含蓄隽永的效果。显然,中西广告的艺术手法与各自的文化传统包括哲学观念息息相关。二、思维模式与广告语言思维模式与语言之间存在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思维模式自然而然对广告语言的运用和接受产生影响。广告语言必然反映和影响思维模式。具象性是世界各民族的思维特点。人们习惯于形象思维,喜欢具体、形象、直观的语言。广告语言充满修辞格,通常非常生动形象。如:⑧停电24小时!依旧冷若冰霜。(上海航天电冰箱广告)⑨书为山谷,笔为径。(某彩色笔广告)⑩把柔媚浇在身上。(香浴乳广告)以上第⑧例含有明喻辞格,产品的特性和功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了。第⑨句包含两个暗喻,书比作山谷,笔被喻为山径,清楚易懂。从暗喻可知,笔是通向知识殿堂的小路,是摘取知识之果的必备工具。第⑩例巧妙地将产品形象化为“柔媚”,制造了极柔极媚的体验,浪漫娇妩,极富诱惑力。英语广告措词也讲究生动形象。例如:(11)Breakfast without orange juice is like a day without sunshine.(12)Goldstar is the brightest star in electronics.上面第(11)句是个典型的明喻句式,第(12)句是个典型的暗喻句式。语言生动,意境鲜明,产品功能、公司形象具体生动地呈现于读者眼前,令人怦然心动。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特点之一。英汉广告大量使用比喻比拟等辞格来创造鲜明的意境和生动的形象,以便富有感染力地宣传商品或服务的特性,从而大大增强英汉广告功能。人类思维模式的另一特点是模糊性。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等正是中国人对语言文字的特殊体验。尽管广告语言首先要求简明易懂,但恰到好处的模糊性、意会性,可使广告语言富于联想,回味无穷,大大增加广告的艺术感染力。汉语广告的模糊性常常在于运用精辟的言词巧妙的表达法或恰当的修辞,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地创造商品或服务的整体形象。例如在杉杉牌西服的电视广告里,一位男士身上所穿的漂亮潇洒、楚楚动人的西服引起了众人的羡慕。一对情侣在喝饮料,小伙子羡慕地盯着这身西服,惊异地说:“杉杉牌西服!”他的女友立即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不要太潇洒!”言外之意丰富而生动,十分耐人寻味。西方民族的思维模糊性在英语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模糊性似乎跟汉语广告一样常见。英语广告的模糊性表现在好些方面,但主要在于利用双关(pun)、含蓄比较(implied comparison)等修辞手段或使用别出心裁的表达法来描述商品或服务的具体特性、特征和优点。如:(13)You'll go nuts for the nuts you get in fills you up and givesyou lots of go.(Leech,1966:185)该广告词包含双关语:go nuts( = become crazy)中的nuts与其前面的the nuts(坚果)均构成语义双关。显然,双关语表里双涉,一举两得,富于联想,灵活机动,深刻而生动地揭示广告产品的特性与功能。可见,广告语言的模糊性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生花妙笔。语言的模糊性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系统之中。广告的模糊性不但存在于广告文字中,而且存在于广告图像中。模糊的广告语言和插图给受众提供广阔的想像余地,诱发人们的想像思维,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联想,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广告语篇研究述评论文

【摘 要】 语篇分析研究始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6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语篇分析理论因为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解释力,已经被用于解释多种语篇类型。本文主要综述了语篇分析理论在广告英语领域的研究状况,分析了该项研究的范围、相关课题、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广告语篇 语篇分析 研究

一、引言

语篇分析是还是一门正在兴起的学科。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语言学家将目光牵引到对使用中的语言的研究。布拉格学派和伦敦学派就是较早接触这一领域的理论学派。到了60年代,这个学科逐渐发展起来。语篇分析在结合了“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黄国文)等学科的理论之后,已成为一门专门研究交际中的语言的学科。

语篇分析这门学科在近年来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远未成熟,理论学家们正在这一领域积极地探索。就语篇这个概念而言,不同的语言学家就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些语言学家既指书面语言,又指口头语言。有些语言学家则认为语篇只能指书面语言,不包括口头语言。综合看来,语言学家们都认为:语篇是使用中的,在一定语境下的自然语言。而语篇分析研究的就是交际中的语言,“它涉及的是语言与它的使用情景(即语境)之间的关系”(黄国文)。

语篇分析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研究语篇的衔接、连贯、句际关系、语篇的结构;也可以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篇、指向平面加以研究。

二、语篇与广告语篇

虽然不同学者对于语篇各有其不同的定义,但综合来看,学者们在某些领域达成共识。他们认为语篇是在一定语境下,用自然语言表达语义的语言使用单位。而广告,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均符合这一定义,因此可以广告语篇为单位进行研究。尽管现阶段的广告凭借图像等众多方式吸引受众,但究其本质而言,广告仍是一种将自然语言应用在具体环境中的活动。以广告语篇作为研究单位,是可行的也是有理有据的。

众多语言学家在这一领域积极探索。诸如会话原则、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分析中。有的学者从文体学角度,对广告的修辞、词汇特征、句法特征、文体功能进行归纳总结。还有的学者从文化角度研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广告中的体现。另外,还有的学者结合美学、心理学总结英语广告中的诸多特征,成果蜚然。

三、广告语篇研究概况

1.总体研究情况

依据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4-2004)统计,已发表对广告语篇进行语篇分析的文章约为40篇,数量及年份分布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广告语篇的研究直到最近才有了充份的发展,引起语言学们足够的重视。 2.广告语篇的研究可归结为以下几大课题

(1)广告语篇和语用学理论相结合。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这种研究逐渐增多。广告语篇和文体学相结合。广告语篇和认知心理的结合。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广告语篇和文化语境研究的`结合。

(2)从二十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专家学者围绕以上四个课题展开了系统而深入地讨论,其内容涵盖了以下具体问题:会话原则广告语篇中的应用,广告语篇中的证言式话语,广告语篇的叙事结构,语域理论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三大无功能理论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语类理论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广告语篇中的词汇句法特点,广告语篇中的修辞特点,认知心理理论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广告语篇中的文化诉求及其分析。

3.通过对以上四个课题十几个具体题目的研究,学者们在以下几个问题是达成了一致

(1)广告是自然语言在一定语境下的使用,可以用语篇分析的我种理论来分析其语篇特征。会话理论、语旨、语域理论都可用来分析广告语篇特征。另外,系统功能理论有着很大的理论张力可以用来解释、分析语篇中的种种特色。

(2)从词汇、句法方面来看,学者们同意广告文体比较口语化,句子简单。句子结构比较简单。一般都没有从句,还有的句子没有动词。从词汇角度来看,复合词较多;词的内部结构都比较简单。所用的词大多都是积极肯定、褒义词。专有名词出现机率较高。

(3)在修辞手段方面,语言学家们都同意制作人会采用大量的修辞手段,诸如头韵、排比、夸张等。

四、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课题分布是不平衡的。例如文体学就得了大量的关注。文体学的各个领域都得了学者们的关注,得到了充分的研究。许多语言学家专注于词汇、句法、修辞特点的分析。

除了文体学,对广告语篇进行语用分析也是研究重点之一。其中的系统功能语法的有关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对广告语篇的分析中。诸如语旨、语域理论等。

但主要成就仅限于此,我们在其余课题上的收获甚少。从认知理论和文化角度来分析广告语篇尚鲜有人问津。

五、广告语篇研究前瞻

随着人类对计算机、人工智能、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深入,认知模式和认知过程也日益受到我国外语界的关注。在未来的几年内,广告语篇和认知理论结合会有更大的生命力。另外,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文化语境和广告语篇的结合也会有很大的理论空间。语用学和广告语篇的结合也会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其中系统功能理论就有着强大的理论张力,可以更多地和广告语篇结合。虽然广告语篇的文体特点已有了较完备的分析,但这并不意味着文体特点已没有了分析的余地。对于广告语篇中的文体特点变异的分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其功.广告英语话语基调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2]黄国文.广告语篇的会话含意分析[J].外国语.1997,(2).

[3]苏淑惠.广告英语的文体功能与翻译[J].外国语,1996,(2).

[4]彭家玉.修辞在广告英语中的艺术魅力[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7.

[5]谢庆芳.谚语在广告英语中的活用与创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9.

[6]徐星.广告诉求的心理基础与语言策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7.

[7]曾立.试析广告英语行文准确的文体风格[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5.

[8]钟守满.现代广告英语委婉现象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4).

[9]钟守满,王凌.广告英语模糊现象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0,(3).

内容提要 广告作为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已经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它的载体—广告语的设计也充满着人类的智慧。本文主要是从广告语的选词、表达和创作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结合实例加以浅析。目的在于促进广告语的健康发展。关键词 广告语 语气词 修辞艺术 创作技巧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广告在促进营销、树立品牌和刺激消费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广告,我们是否细细品味其内在的语言美呢?其实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广告学,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对广告语的研究和分析就是从它的结构和语言特色加以分析,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广告的本质,促进广告语的健康发展。一、 广告语中词及其短语的巧用词和短语是现代汉语中基本的语言单位,广告语也常常仅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就要表达出某一商品或事物的若干信息。所以广告语在用词和短语方面很有讲究。下面仅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探索和分析。(一) 语气词的运用语气词通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有时也有停顿的作用。如:的、呢、啊、吧、了。在广告语中经常可以看到含有语气词的广告语,它不仅可以起到表达某种语气的作用,还可以起强调作用,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增强消费者对广告语的印象。如:“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语气词“了”字很自然地表达出了咖啡的味道之好。“快来洗脸吧”(佳雪芦荟洗面奶),广告中就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兴奋地和朋友们聊天,号召大家用佳雪来洗脸,非常的生活化。“明天的明天你还会送我水晶之恋吗”(水晶之恋果冻),使用疑问语气词“吗” 使广告语充满了一种很亲切、浪漫的感觉,给人一种人性之美,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还有很多使用语气词的广告语,如:“胃,你好吗”(斯达舒胃药),“你知道清嘴的味道吗”(清嘴含片),“真的不会湿哦”(邦迪防水创可贴)。总之,在广告语中使用语气词使广告语更加生活化、口语化,增强了广告词的亲切、自然的特色,更便于消费者接受。(二) 数量词的巧妙运用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数量词是指由数词和量词组成的数量短语。在广告语中经常可以看到使用数量词的广告词。使用数量词可以说是令广告真实可信的捷径,因为数字总是和科学、严谨和权威相联系的。同时数量词有时也可以代表某种新的观念。 “经过27层的净化”(乐百氏纯净水),运用数量词“27层”充分地说明了乐百氏纯净水的纯净。其实每一种纯净水都会经过多层的净化,但消费者对其并不了解,而百氏巧妙地抓住了这一定,用精确的数字向消费者说明乐白氏纯净水的质量,从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五颗花生米才能提炼一滴鲁花花生油”(鲁花花生油),用具体的数字比例(5:1)向消费者清楚地表明产品的质量,使消费者更能放心地使用。“用第3只眼睛看世界”(海鸥照相机),大家都知道人只有两只眼睛,而“第3只眼睛”这种新词汇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广告的意图是强调照相机质量之好,就如眼睛一样给人以美的感觉。(三) 偏正短语的运用在广告语中,用一个或几个偏正短语作为广告词的广告是屡见不鲜的,它用修饰语来修饰一个中心词。这种广告语往往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企业或商品的特点和优势。这种广告语也大都短小、精炼,便于消费者的记忆,从而达到预先的广告效果。“男人的世界”(金利来服装),简短的五个字却牢牢抓住了男性消费者的情感,它似乎暗示了只有高贵、充满魅力的男性才会选择金利来,同时“男人”二字也说明了产品的市场定位。“飞一般的感觉”(特步系列运动鞋),同样由五个字组成的偏正短语广告词,极具夸张和形象地说明了产品的质量,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五粮液集团),用两个并列的偏正短语说明了五粮液公司品牌价值和市场规模的巨大。二、 广告语中的修辞艺术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广告竞争不言而喻,为了在众多的广告中脱颖而出,广告设计者们经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使广告语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广告语言的表达效果,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 比喻比喻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点通过打比方的方式使某一事物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和说服力的一种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格契合了广告语要在很短时间内传达完美信息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净护肤霜,像妈妈的手,温柔依旧”(加净护肤霜),以妈妈的手来比喻护肤霜,使人感到亲切、温暖,产生了极强的亲和力。“电话就是你的高速公路”(贝尔电话),将贝尔电话比喻成高速公路,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贝尔电话就是一种具有快捷、方便性能的现代通讯工具。“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架起桥梁”(某广告公司),它运用借喻的手法巧妙地表达出广告公司的服务特点。(二) 夸张夸张是在广告中为了体现产品的某一性能或特征而故意夸大或缩小地进行描述。它往往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性,冲击人的大脑,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儿的网速很快,请系好安全带”(某网吧),为了体现网速之快,而把似乎并无多大联系的“安全带”扯上关系,更加形象、夸张地表达出网吧的优势,也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自12月23日起,大西洋将缩短20%”(以色列航空公司),谁能将大西洋缩短20%?这一夸张的说法是要强调航线开通以后,人们的旅行将更加的快捷和方便。“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白丽美容香皂),谁能将时间倒流?说法显然不合理,但它却新奇生动地说明了香皂的美容效果。(三) 拟人拟人是指在广告语中把本来没有生命或感情的商品或事物根据想象而比拟成富有感情和思维的人的一种修辞手法。这样使商品更富人性化,广告语言更加形象和生动,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她工作,您休息”(凯歌全自动洗衣机),把洗衣机比拟成“她” ,使原本并无生命的商品人性化了,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易于消费者的接受。“别踩,我怕疼”(草坪公益广告),把小草比拟成有感知的人来写,富有很浓重的感情色彩,引人深思,从而让人产生恻隐之心,实现广告效应。(四) 双关双关是指在特定环境中,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里两层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广告语中巧妙地运用双关就可以创造出新颖别致、内涵丰富的广告语,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双脚不再生气”(达克宁霜),“生气”一词,一方面是用了达克宁霜后脚气不再有了,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患者治好了脚气心情也舒畅了。“一贴见笑”(东方治血膏),这里运用了谐音双关,“笑”一意为“效”,指产品的疗效好;另意为“笑” ,指患者用了此药后相当的满意。简单的几个字就巧妙地传达了很多信息,并且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可谓是众多商家最佳的选择。(五) 对偶对偶是指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的两个词或句子成对排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手法。它需要声调、词性、词义和句式巧妙的结合,因此在运用于广告语中时能达到形式优美、音律和谐的效果,从而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也便于消费者的记忆。“崇尚自然品味,散发青春活力”(某镜片公司),用两句文字优美、对仗工整的对偶句不同角度说明了产品所具有的特性,给人一种美和自然的享受。“臭名远扬,香飘万里”(某臭豆腐店),以“臭”扣住产品,说明产品的特点,再以与“臭”相反的“香”衬托出臭豆腐的味美,非常的巧妙。此外,在广告语中还可以看到反复、压韵、引用、对比、顶真、反衬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总之,在广告语中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就能形象而生动地宣传产品,给产品注入一种人性、自然的活力,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实现广告语自身的价值。三、 对广告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广告语之间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某些商家为了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而故意用一些可能会影响受众心灵健康的广告语,从而在社会上产生负面的效应。以在修辞方面为例,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滥用修辞的广告词。如:“你有二房吗”(某房产公司),这明显滥用了双关,广告的本意是:“你有第二套住房吗” ,但“二房”的本意是属于旧社会的一种丑恶现象,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达不到广告的目的。还有出现了很多滥用谐音的广告语,如把冰箱说成“制冷先锋” ,颜料为“好色之涂” ,痔药说成是“有痔无恐”等,误导了众多特别是青少年的消费者。所以在设计广告语时,不仅要达到推销商品,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而且要注重其社会效应,促进广告语的健康发展。四、 广告语的一些创作技巧在五花八门的同类广告语中,怎样使自己的广告语更富吸引力和竞争力一直是广告设计师思考的问题。除了在选词方面的考究和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外,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在搜集了众多的广告词后总结了以下特点,仅供参考:(一)简单明了 据研究,对一则广告,人的最大观看兴趣不超过45秒。所以就要求广告语在极其简洁凝练的字句里表达出商品的信息,使观众一看就懂,从而出奇制胜。如:“一切皆有可能”(李宁运动鞋),“自然好味道”(蒙牛)。(二)幽默诙谐 狄德罗曾说,幽默就是广博的才智、丰富的想象、活跃的心灵。在广告语中用巧妙的构思、诙谐的语言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从而让消费者在欢笑中接受广告传递的信息。如:“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都闲的无聊”(西门子),用一句幽默朴质的话说明了西门子产品质量非常好,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西门子公司良好的售后服务。(三)创意独特 为了在众多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广告创作者需要运用创新思维,从而创作出独特新颖的广告词,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第五季,真自我”(健力宝饮料),地球上只有四个季节,这么会有第五季呢?这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抓住了观众对新词汇、新观念喜爱的心理,达到了很好的广告效应。总之,在广告语的创作时,要切实抓住受众的心理,用简洁、朴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感染和说服消费者,从而实现广告的价值。结束语

广告英语的研究论文

西方人喜欢幽默,说话风趣好笑,这种性格特点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西方人的浓浓的幽默感在英语广告中可见一斑。试举数例:(14)MAN wanted to wash dishes,and two waitresses.(15)ACCOMMODATION,suit two girls willing to share room or young man.(16)ACCOMMODATION:Honeymoon suite,sleeps three.(17)PHOTOGRAPHER setting up own business needs model,as sleeping or activepartner.(18)如果您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国外交通安全广告)幽默虽然是一种令人开心颇为有效的艺术手段,但在我国广告中,幽默诙谐的语言也越来越多。请欣赏一则广告联和一则幽默电视广告。(19)上联:白玉犹有瑕,求人十全十美哪里遇?下联:青春岂无限,择偶千挑百拣几时休?横联:看剩下谁?(20)实不相瞒,天仙牌的名气是“吹”出来的。三、文化心理与广告语言曹志耘(1992:135)指出,“每个民族都拥有一些深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也制约着人们的语言活动。”图吉利,避不祥是各个民族共有的文化心理,但在各民族有各自的内涵和表现。中国人民看重吉祥如意、发财致富、孝敬父母,尤其看重家庭子女。反映这些文化心理的广告语言颇为常见。如:(21)三羊,三羊,给您吉祥!(三羊皮商行)(22)幸运天天有,今天轮到您!(面霜广告)(23)恭喜发财迎新岁,长年好运金利来。(24)南方大厦,祝福万家。(25)捧出一片爱心,献给千万老人,这是云南制药厂的奉献。(26)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27)红棉保温瓶,温暖你家庭。(28)为了孩子,为了未来,拥有文化,拥有明天(港台演员义演广告)以上广告语迎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很能打动受众的心,容易引起共鸣,极具劝说功能。西方人虽然也有上述文化观念,但与中国人相比,显得淡漠些。因此,表现上述文化心理的英语广告语篇较为少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春与美丽是相互联系的。年青人希望自己漂亮美丽,中老年人也希望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些,比实际相貌漂亮些。中西广告者利用人们的爱美心理,巧妙地将许多商品与“青春”、“美丽”、“潇洒”自然联系起来,赋予产品以神奇的魅力,激起消费者的强烈消费欲。例如:(29)特别的美属于特别的您!(化妆品)(30)美发超然,风姿翩翩!(发乳)(31)永保青春魅力,赛如仙女下凡!(化妆品)(32)Fine and light,it keeps your skin radiant,healthy and beautiful,and isan excellent base for make-up.(Torben,1992:80)(33)Don't let motherhood spoil your bust-line…Thousands of women have used Aguamaid to keep their bustlines firm and don't you join them?…()

广告语篇研究述评论文

【摘 要】 语篇分析研究始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6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语篇分析理论因为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解释力,已经被用于解释多种语篇类型。本文主要综述了语篇分析理论在广告英语领域的研究状况,分析了该项研究的范围、相关课题、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广告语篇 语篇分析 研究

一、引言

语篇分析是还是一门正在兴起的学科。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语言学家将目光牵引到对使用中的语言的研究。布拉格学派和伦敦学派就是较早接触这一领域的理论学派。到了60年代,这个学科逐渐发展起来。语篇分析在结合了“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黄国文)等学科的理论之后,已成为一门专门研究交际中的语言的学科。

语篇分析这门学科在近年来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远未成熟,理论学家们正在这一领域积极地探索。就语篇这个概念而言,不同的语言学家就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些语言学家既指书面语言,又指口头语言。有些语言学家则认为语篇只能指书面语言,不包括口头语言。综合看来,语言学家们都认为:语篇是使用中的,在一定语境下的自然语言。而语篇分析研究的就是交际中的语言,“它涉及的是语言与它的使用情景(即语境)之间的关系”(黄国文)。

语篇分析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研究语篇的衔接、连贯、句际关系、语篇的结构;也可以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篇、指向平面加以研究。

二、语篇与广告语篇

虽然不同学者对于语篇各有其不同的定义,但综合来看,学者们在某些领域达成共识。他们认为语篇是在一定语境下,用自然语言表达语义的语言使用单位。而广告,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均符合这一定义,因此可以广告语篇为单位进行研究。尽管现阶段的广告凭借图像等众多方式吸引受众,但究其本质而言,广告仍是一种将自然语言应用在具体环境中的活动。以广告语篇作为研究单位,是可行的也是有理有据的。

众多语言学家在这一领域积极探索。诸如会话原则、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分析中。有的学者从文体学角度,对广告的修辞、词汇特征、句法特征、文体功能进行归纳总结。还有的学者从文化角度研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广告中的体现。另外,还有的学者结合美学、心理学总结英语广告中的诸多特征,成果蜚然。

三、广告语篇研究概况

1.总体研究情况

依据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4-2004)统计,已发表对广告语篇进行语篇分析的文章约为40篇,数量及年份分布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广告语篇的研究直到最近才有了充份的发展,引起语言学们足够的重视。 2.广告语篇的研究可归结为以下几大课题

(1)广告语篇和语用学理论相结合。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这种研究逐渐增多。广告语篇和文体学相结合。广告语篇和认知心理的结合。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广告语篇和文化语境研究的`结合。

(2)从二十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专家学者围绕以上四个课题展开了系统而深入地讨论,其内容涵盖了以下具体问题:会话原则广告语篇中的应用,广告语篇中的证言式话语,广告语篇的叙事结构,语域理论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三大无功能理论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语类理论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广告语篇中的词汇句法特点,广告语篇中的修辞特点,认知心理理论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广告语篇中的文化诉求及其分析。

3.通过对以上四个课题十几个具体题目的研究,学者们在以下几个问题是达成了一致

(1)广告是自然语言在一定语境下的使用,可以用语篇分析的我种理论来分析其语篇特征。会话理论、语旨、语域理论都可用来分析广告语篇特征。另外,系统功能理论有着很大的理论张力可以用来解释、分析语篇中的种种特色。

(2)从词汇、句法方面来看,学者们同意广告文体比较口语化,句子简单。句子结构比较简单。一般都没有从句,还有的句子没有动词。从词汇角度来看,复合词较多;词的内部结构都比较简单。所用的词大多都是积极肯定、褒义词。专有名词出现机率较高。

(3)在修辞手段方面,语言学家们都同意制作人会采用大量的修辞手段,诸如头韵、排比、夸张等。

四、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课题分布是不平衡的。例如文体学就得了大量的关注。文体学的各个领域都得了学者们的关注,得到了充分的研究。许多语言学家专注于词汇、句法、修辞特点的分析。

除了文体学,对广告语篇进行语用分析也是研究重点之一。其中的系统功能语法的有关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对广告语篇的分析中。诸如语旨、语域理论等。

但主要成就仅限于此,我们在其余课题上的收获甚少。从认知理论和文化角度来分析广告语篇尚鲜有人问津。

五、广告语篇研究前瞻

随着人类对计算机、人工智能、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深入,认知模式和认知过程也日益受到我国外语界的关注。在未来的几年内,广告语篇和认知理论结合会有更大的生命力。另外,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文化语境和广告语篇的结合也会有很大的理论空间。语用学和广告语篇的结合也会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其中系统功能理论就有着强大的理论张力,可以更多地和广告语篇结合。虽然广告语篇的文体特点已有了较完备的分析,但这并不意味着文体特点已没有了分析的余地。对于广告语篇中的文体特点变异的分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其功.广告英语话语基调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2]黄国文.广告语篇的会话含意分析[J].外国语.1997,(2).

[3]苏淑惠.广告英语的文体功能与翻译[J].外国语,1996,(2).

[4]彭家玉.修辞在广告英语中的艺术魅力[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7.

[5]谢庆芳.谚语在广告英语中的活用与创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9.

[6]徐星.广告诉求的心理基础与语言策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7.

[7]曾立.试析广告英语行文准确的文体风格[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5.

[8]钟守满.现代广告英语委婉现象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4).

[9]钟守满,王凌.广告英语模糊现象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0,(3).

①与书为友,天地长久。(某丛书广告)②皮革天地,迷人世界。(皮货商场)③得之于莺飞草长的天时,得之于土厚天高的地利!(房地产)以上广告词都含有天地一体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深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的自然流露,都能引起我国受众特有的感受和共鸣,容易激发人们的消费欲。强调群体、贬抑个体是中国哲学观念的另一重要特征。如汉语包括广告语言从大到小的表达顺序正是这一哲学观念的体现。又如我国的大多广告词十分精辟,往往以寥寥数语勾画商品或服务的特征、特点和优势,注重创造其总体形象,一般不很注重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优点的重墨细腻的描述。我国广告存在不突出个性的现象,这似乎也与中华文化中追求群体一致性,反对个体特殊性的传统思想有所联系。与此相反,突出个体和个性是西方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包括广告英语从小到大的表达顺序则是这一哲学观念的具体反映。如,英语广告特别注重对产品或服务的特性、特征进行缜密入微的重墨描述,特别突出其个性与众的不同之处。广告语篇,与形象优美的插图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把商品的个性和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巧妙而自然地将商品的价值转移到商品购买者身上,着力创造美满理想的生活氛围,把受众诱入引人入胜的境界,让消费的念头油然而生。这样的广告在西方处处可见,在我国则较为罕见。这种差异同中西各自的哲学观念和物质文明程度紧密相联。整齐、对称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形成的一个哲学观念。我们知道,许多客观事物都具有整齐对称特征。人类各门学科包括建筑、美术都反映出这一特征。语言,包括广告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当然也表现出这个特征。中文广告中应用频繁的对偶式四字句就是整齐、对称的范例。如“质量第一,信誉至上”这样的四字句构成的对偶句非常整齐对称,符合中国人的表达和欣赏习惯。此外,中文广告中的许多广告词都是文字工整、结构匀称、琅琅上口的广告金句。如:④甜甜大白兔,宝宝心爱物!(白兔糖);⑤追逐美丽画面,留下永恒回忆!(照像机)英语广告篇章也讲究整齐、对称。为数不少的广告标题和广告口号都是整齐、对称的句子。试看一例:⑥A business in millons,a profit in pennies.众所周知,英语广告篇章中的排比句俯拾即是,其中有些音节大约相等、结构颇为工整。如:⑦Earth is a person to be cared for Earth is a home to be managed…另外,英语各类广告中时尔可见短语排列式语篇。英国语言学家(1966:95)称之为block language(块式语言)。短语排列式广告篇章文字整齐,结构匀称,意思清楚,一目了然,给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短语排列式语篇在中文广告中也屡见不鲜,可能是受西方广告的影响吧。整齐、对称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正确认识,它反映在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整齐、对称也是广告修辞特点之一。中文广告最讲究整齐对称,很少运用参差、错落、残缺等艺术手法,这大概是因为我国人民对整齐、对称的偏爱吧。西方广告既采用整齐对称的结构,又好用参差、错落、残缺等艺术手法,具有多姿多彩、含蓄隽永的效果。显然,中西广告的艺术手法与各自的文化传统包括哲学观念息息相关。二、思维模式与广告语言思维模式与语言之间存在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思维模式自然而然对广告语言的运用和接受产生影响。广告语言必然反映和影响思维模式。具象性是世界各民族的思维特点。人们习惯于形象思维,喜欢具体、形象、直观的语言。广告语言充满修辞格,通常非常生动形象。如:⑧停电24小时!依旧冷若冰霜。(上海航天电冰箱广告)⑨书为山谷,笔为径。(某彩色笔广告)⑩把柔媚浇在身上。(香浴乳广告)以上第⑧例含有明喻辞格,产品的特性和功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了。第⑨句包含两个暗喻,书比作山谷,笔被喻为山径,清楚易懂。从暗喻可知,笔是通向知识殿堂的小路,是摘取知识之果的必备工具。第⑩例巧妙地将产品形象化为“柔媚”,制造了极柔极媚的体验,浪漫娇妩,极富诱惑力。英语广告措词也讲究生动形象。例如:(11)Breakfast without orange juice is like a day without sunshine.(12)Goldstar is the brightest star in electronics.上面第(11)句是个典型的明喻句式,第(12)句是个典型的暗喻句式。语言生动,意境鲜明,产品功能、公司形象具体生动地呈现于读者眼前,令人怦然心动。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特点之一。英汉广告大量使用比喻比拟等辞格来创造鲜明的意境和生动的形象,以便富有感染力地宣传商品或服务的特性,从而大大增强英汉广告功能。人类思维模式的另一特点是模糊性。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等正是中国人对语言文字的特殊体验。尽管广告语言首先要求简明易懂,但恰到好处的模糊性、意会性,可使广告语言富于联想,回味无穷,大大增加广告的艺术感染力。汉语广告的模糊性常常在于运用精辟的言词巧妙的表达法或恰当的修辞,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地创造商品或服务的整体形象。例如在杉杉牌西服的电视广告里,一位男士身上所穿的漂亮潇洒、楚楚动人的西服引起了众人的羡慕。一对情侣在喝饮料,小伙子羡慕地盯着这身西服,惊异地说:“杉杉牌西服!”他的女友立即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不要太潇洒!”言外之意丰富而生动,十分耐人寻味。西方民族的思维模糊性在英语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模糊性似乎跟汉语广告一样常见。英语广告的模糊性表现在好些方面,但主要在于利用双关(pun)、含蓄比较(implied comparison)等修辞手段或使用别出心裁的表达法来描述商品或服务的具体特性、特征和优点。如:(13)You'll go nuts for the nuts you get in fills you up and givesyou lots of go.(Leech,1966:185)该广告词包含双关语:go nuts( = become crazy)中的nuts与其前面的the nuts(坚果)均构成语义双关。显然,双关语表里双涉,一举两得,富于联想,灵活机动,深刻而生动地揭示广告产品的特性与功能。可见,广告语言的模糊性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生花妙笔。语言的模糊性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系统之中。广告的模糊性不但存在于广告文字中,而且存在于广告图像中。模糊的广告语言和插图给受众提供广阔的想像余地,诱发人们的想像思维,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联想,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在教育层次结构上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和社会的要求.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学校管理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国外大多数大学都通过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来培养高级大学管理人才.我国迫切需要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开展大学校长和高层次学校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必须对专业学位的性质有正确认识,必须转变质量观,实现专业博士学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的准确定位.在目前我国完整的职业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可先依托现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进行试点.实行开放办点、开放型师资,吸收社会各方力量来保证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可以了吗?

中英文语法的对比研究现状论文

一、汉语语法研究现状自1898年《马氏文通》面世至今,汉语语法研究历经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和进步,从一开始的模仿到今天的自觉与成熟,从一开始着眼于语言共性到后来着眼于语言个性再到今天将共性与个性并重,汉语语法的研究发展到现在,无论是视野、队伍,还是方法、成果,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状态。但是,与其他语言,特别是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汉语在语法上有太多的例外和特殊。当我们努力揭示汉语语法原貌的时候,发现汉语在语法中还存在着许多说不清的问题和现象,汉语语法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一)本位问题“本位”问题是汉语语法研究百年来的中心问题之一。《马氏文通》(1898)模仿拉丁语语法体系,接受词法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各种词类的说明和解释就能够说明汉语语法的规则,马建忠先生提出“句读集字所成者也。惟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采用“字(word)”本位的语法体系。1924年,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则采用句成分本位的语法体系。黎锦熙先生是继马建忠先生之后用西方传统语法理论来解释现代汉语白话文语法最有成就的学者,他在1924年出版的《新著国语文法》的“引论”中说:“诸君知道近来研习文法的新潮么?简单说,就可叫做‘句本位’的文法。”195年重版序言中,黎锦熙先生又说:“《新著国语文法》的优点就在于把‘句本位做中心,把组成句子的六种成分做出发的重点”。1982年,朱德熙先生在《中国语文》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语法分析和语法体系》,提出了反对“句本位”的观点,他认为“汉语的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句子不过是独立的词组”,“把各类词组的结构都足够详细地描写清楚了,那么句子的结构实际上也就描写清楚了”。同年的《语法讲义》和1985年出版的《语法答问》,都更加明确了先生“词组本位”的语法体系,对以后的中国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94年,徐通锵先生在《世界汉语教学》连续发表了《“字”和汉语的句法结构》和《“字”和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两篇论文,异军突起,提出了字本位的研究思路,他认为:字是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其特点就是一个音节关联一个概念,形成一个“1个字-1个音节-1个概念”的基础性结构格局。同年,邢福义先生在华中师大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提出的是“小句中枢说”,第二年(1995)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论文《小句中枢说》,第三年(1996出版《汉语语法学》,他在导言中明确提出“本书的语法系统,是‘小句中枢’语法系统”,认为小句在汉语语法系统中处于中枢地位。除了这些单本位的语法体系主张之外,还有复本位的语法体系。比如张志公的词和句复本位体系,还有马庆株提出的词和词组复本位体系,等等。(二)语法单位的划界问题语法单位的划界问题是本位问题的另一种表现。一般都认为汉语语法单位有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但是在对这些语法单位划界区分的过程中,会有归类两难的情况;因此,为了解释这些语法现象,也有其他关于汉语语法单位的认识。首先是关于叫“词素”还是叫“语素”的不同认识。“词素”和“语素”两个术语均是英语“morpheme”的汉译,起初译作“词素”,1958年吕叔湘先生根据朱德熙先生的建议改译为“语素”①。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词素”“语素”两个术语便普遍出现于研究现代汉语词汇、语法的论著和相关的教材之中;70年代末以来的著述采用“语素”的越来越多,并出现了不少阐述选择理由的论著。其次,吕叔湘先生在区分短语和复合词时,把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单位叫做短语词。他认为在词和短语的划分上,语法原则和词汇原则有时候有矛盾;这种矛盾可以用“语法的词”和“词汇的词”这样不同的名称来解决;可是这种做法还不能办到,因此,在语法上可以认为是一个词、而词汇上宁可认为是一个短语的“中间物”,可以称为“短语词”。②还有,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构成复句的单位可以叫“小句”;如何进一步明确小句和单句之间的关系呢?邢福义先生的小句中枢说,便提出了语法单位是语素、词、短语、小句的观点。③此外,郭锐老师根据话语片段在话语组织中表现出的相互区别的本质特征将汉语语法单位分为四个层级,第一层级是语素和语素组,第二层级是词和词组第三层级是小句和小句组,第四层级是句子。④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如何划界、如何定义、如何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研究的问题。本文要讨论的纠葛现象便源于此。(三)语法现象归类问题如果说划界是自上而下的研究,那么归类就是自下而上的分析。每一个语法单位的细化研究都需要进一步分类。比如语素,一般有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之分,在成词与不成词之间,就回到了词和语素划界的问题。在诸多汉语语法区分归类的问题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过的三次大规模的讨论,一次是词类区分问题,一次是主宾语问题,还有一次是单复句的划分问题。传统的语法研究都是从词类开始的,但是因为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所以划分词类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中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关这个问题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汉语的词能不能分类、以什么标准分类,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词类系统,对那些多功能的词应该怎样处理这样几个方面。高名凯先生就认为汉语的①吕叔湘.语言和语言学[J].语文学习.1958(2)②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③邢福义.小句中枢说[J].中国语文,1995(6)④郭锐.汉语语法单位及其相互关系[J].汉语学习,1996(1)实词不能分类。①张斌、胡裕树二位老师则认为汉语有词类的分别,而且主张根据不同的语言特点做具体的分析,区分词类不能离开结构去谈意义。②周祖谟先生主张按照词的句法作用和词法特点来划分词类,并对兼类词的识别问题提出了重要看法。③到目前为止,划分词类的三个标准——意义、形态、语法功能——已经取得了共识,大家对兼类词也有了一致的看法;但实词和虚词应该如何划分副词是虚词还是实词,实词有哪些小类、如何看待区别词,叹词和拟声词又应该如何归类等问题,都未能有统一的认识。汉语的主语和宾语问题的讨论从1955年7月到1956年4月,历时近一年讨论的焦点是究竟从结构形式出发确定主语宾语,还是从意义出发确定主语宾语。最终肯定了形式与意义统一的原则,周祖谟、张志公、胡裕树、张斌、曹伯韩各位先生都表达了相同或相似的看法:确定主语和宾语的范围必须同时顾及结构和意义。④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中专门谈到:“从语义方面看,名词和动词之间,也就是事物和动作之间,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关系,绝不限于施事和受事;主语和宾语不是相互对待的两种成分,主语是对谓语而言宾语是对动语而言的。但是就句法成分来看,宾语和补语如何区分,状语的构成材料的多样性的认识,也都依然存在复杂情况”。至于单复句问题最直接的分歧就是汉语到底需不需要有单复句之分,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区分,但是到现在为止都还存在不同的声音。单复句应该有区分,但又没有明确界限;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直在继续。其他语法现象的归类,在短语的结构类、句类、句型、句式中都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归类不清是因为界限不清,界限不清是因为语法现象情况复杂。所以现代汉语语法中便有了种种纠葛。二、什么是现代汉语语法纠葛这里所说的纠葛,主要就是指相邻的两个语法单位、或同一语法单位的不同类别之间界限模糊,总有一些语法现象在归属上存在归类两难的复杂情况。“纠葛”一词出现于语言研究领域,可见于吕叔湘先生的《语文常谈》(1981),他在书中第三章就提出“形音义的纠葛”,以说明存在于字中形音义的错综复杂的情形。在语法研究领域中,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对这种错综复杂的纠①高名凯.关于汉语的词类分别[J].中国语文,1953(10)②文炼,胡附.谈词的分类[J].中国语文,1954.③中国语文编辑部编.划分词类的标准[J].汉语的词类问题[C].北京:中华书局,1956.④吕冀平等.汉语的主语宾语问题[M].北京:中华书局,1956.葛现象做出了或多或少、或点或面的描述和解释,只是没有叫做“纠葛”而已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中说,“由于汉语缺乏发达的形态,许多语法现象就是渐变而不是顿变,在语法分析上就容易遇到各种‘中间状态’。”这里的中间状态就是本文所讨论的“归类两难”的表现之一。黎千驹先生于2005年在《云梦学刊》第26卷第1期上发表论文《论现代汉语语法单位及词类的模糊性》,将语义学中的模糊性概念带进了语法研究,指出语法单位及词类划界中存在的“中间状态”,明确指出语法单位和词类在划分中的模糊性。1993年,邢福义先生在《世界汉语教学》上发表论文《汉语复句与单句的对立和纠结》,指出:“长期以来,人们为现代汉语的单复句界限问题所困扰,企图找到把二者一刀两断的标准。”在《语法研究入门·复句》(2003)中也说到“客观世界中,甲事物和乙事物往往没有绝对明确的界限。事实上,复句与单句之间既有对立,又有纠结。”这里,邢先生把这种单复句之间难以划分清楚界限的问题叫做“纠结”。莫超老师在1999年发表于《甘肃高师学报》上的《汉语语法单位教学的难点及其相应的办法》一文中也提到“汉语语法单位一般认为又四级:语素、词短语和句子。在相邻语法单位之间总有一些‘两属’的语言现象,在最复杂的语法单位——句子中更是存在着难以理顺的定义纠结。”“中间状态”、“语法单位的模糊性”以及“纠结”,与本文所要讨论的现代汉语语法纠葛现象一样,都是指各级语法单位之间出现的归类两难现象。划界也好归类也罢,其实是一回事。正如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中所说“摆问题自然摆的是实质性问题,纯粹名称问题不去纠缠,比如‘量词’‘单位词’、‘单位名词’,就不值得争论。”但是当名称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影响时,“也有不纯粹是名称问题的名称问题,比如‘短语’、‘词组’和‘结构’”,就需要摆出来说清楚一些了。三、现代汉语汉语语法纠葛现象产生的原因汉语语法之所以存在纠葛现象,究其根本,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状况,二是汉语语法自身的特点。第一,汉语语法研究状况导致汉语语法纠葛。众所周知,汉语语法学是在西方研究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氏文通》模仿拉丁语的语法体系,《新著国语文法》模仿英语语法体系,两位作者均以西方语法为蓝本给汉语语法浇铸了一层外壳。虽然之后的专家学者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这层外壳并不与汉语语法本身相贴合,但也只能是以这个并不合适的外壳为坐标,不断地探索汉语语法的特点,做着进一步的修补工作,让这个外壳尽可能地和汉语语法更贴合一些。因此,无论是语法体系还是名称术语,都对《马氏文通》有着相当的保留和继承。当汉语语法的特点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清晰的时候,学者们便开始不断地对某些名称的内涵和外延做出进一步的调整。传统认识的影响和汉语语法现实之间产生了差异,语素、字、词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复杂,短语和句子之间也存在纠缠不清的现象,这就产生了汉语语法单位之间的纠葛。在汉语语法的研究中,从相关语法单位的定义中也能够看出纠葛成因,因为许多概念都是相互定义的。比如说到副词,一般都说大部分副词是用作状语的而说到状语,又说状语可以由副词充当。这种状态也会造成汉语语法单位之间的纠葛。第二,汉语语法的特点。关于汉语语法的特点,大家提出的观点和进行的讨论已经很多了。最基本的特点有二,一是汉语是单音节语,二是汉语没有形态(说缺乏形态更为恰当)。在进一步细化研究之后,目前已达成共识的汉语语法特点主要有: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汉语语法最主要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汉语中量词和语气词的使用非常丰富。除此之外,汉语语法的特点还应包括:结构独特、灵活多变注重意合。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1.缺乏形态。这是汉语最基本的语法特点,在三十年代就已逐渐明确。准确地说是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所以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所以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所以汉语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所以划分词类就显得十分复杂,所以语法单位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产生纠葛。2.结构独特。和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主要表现在主谓结构和动补结构的独特性上。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可以加进去语气词,可以停顿,比如“他上学了——他啊,上学了”。主谓结构可以作谓语,构成主谓谓语句。动补结构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谓语中心的后边跟着的不都是宾语,这和西方①朱德熙.语法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②龚千炎.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J].语法研究入门[M].商务印书馆,2003语言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汉语语法里补语类型众多,许多时候和宾语一起出现或是与宾语的形式相同,给人带来困扰。其他比如存现句,方位短语做主语,而施事却出现在宾语位置上;再如兼语句和连谓句,谓语出现多个谓词性成分。这些都是汉语语法所特有的现象。3.灵活多变。汉语句子内部的次序比较灵活,可以改变其内部次序而不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比如:a.我还没有看这本书。这本书我还没有看。我这本书还没有看。b.一面锦旗挂在墙上。有一面锦旗挂在墙上。墙上挂着一面锦旗。c.仪仗队好威武啊!好威武啊,仪仗队!短语也可以改变语序,意思不变。比如:a.方言调查——调查方言b.又大又圆——又圆又大c.很好——好得很但更多的是意思发生了改变,比如:a.内容丰富——丰富内容b.后面的小孩——小孩的后面c.好商量——商量好d.语法传统——传统语法意思不变,所以句式选择丰富多样,“一样话可以百样说”;意思变化,所以汉语表达充满睿智,言外之意,随形而动,比如“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变与不变之间,就产生了语法现象的纠葛。4.注重意合。汉语注重意合,常常不用或少用连接手段,语言中词与词、句与句的组合经常是凭借语义上的关系和联想达成的。王力先生在《汉语语法纲要(1946)中说“复合句里既有两个以上的句子形式,它们之间的联系有时候是以意会的,叫做‘意合法’,例如,‘你死了,我当和尚。’”在汉语口语中,许多词语可以省略。(1)当上下文和情景确定时,名词、代词可以省略。比如:a.“高兴了吧?”“是啊,谢谢啦!”b.她是一位母亲,也是一个女儿。(2)有时,“是”、“有”、“在”这几个动词可以省略。比如:a.窗外一副繁华的街景。b.老太太已经80岁了。c.书啊,桌上呢。(3)特别是意合法的使用,省略掉虚词。比如:a.买不起别买。b.没戴眼镜看不见。c.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意合之后的语法形式不再具有所属语法单位的典型性。有的区别不大,比如“她是一位母亲,也是一个女儿”,主语承前省略,依然是一个复句;有的区别明显,比如“窗外一副繁华的街景”,省略掉了“是”,谓语从谓词性短语变成了名词性短语;还有的就为语法的研究带来了困扰,比如“没戴眼镜看不见”省略了表示原因的关联词,从形式上看是单句,从逻辑语义上看则是复句,于是就造成了语法现象的纠葛。第二章语素,语素和词之间的纠葛现象一、语素和词素在现代汉语语法学中,有一个与英语“morpheme”概念大体相当的概念,这个概念在建立之初被叫做“字”,后来随着国外语言学理论的译介,被叫做“词素”或者“语素”。这两个术语均是对“morpheme”的汉译。探讨究竟是“语素”还是“词素”,不仅仅是两个不同术语的问题,而且表现出大家对这样一个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本身的范围和功能认识的不同,这对于进一步区分语素和词是非常重要的。“morpheme”一词出自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最早被译作“形素”,后起译名是“词素”;在“词素”流行的同时,“语素”这个名称出现了,朱德熙先生和

浅谈中英文化差异新教学大纲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英语考试也逐渐向这个方向靠拢。每种语言都背负着其民族的历史、文化。要谈到英语教学就不能回避中英文化的差异问题。(一)中英文化存在的一些差异一、从词汇的文化负载中看差异词汇中往往负载着许多文化内涵。如在中国虎代表的是百兽之王,词汇中常常出现将门虎子、虎踞龙蟠、虎虎生威等词语。但在英语中虎的地位被狮子所代替。如英国的别称以及前段时间播映的动画片《狮子王》。又如狗在中文中多含贬义:狗腿子、狗奴才等;而在英国文化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再如力大如牛(译成:as strong as horse)、a busybody并非大忙人而是“好管闲事的人”、black tea并非黑茶而是红茶、黄色书刊不是yellow book而是dirty book……;因而如果根据字面直译就会闹出大笑话。二、从姓名及称谓中看差异1、结构形式上的差异我们知道,姓名由姓(Family name)与名(Given name)组成。英国人的排列方式是名(Given name)+姓(Family name)而中国人的却与之相反是姓(Family name)+名(Given name)。为什么会存在着这种差异呢?这与两个国家人民的价值观念有关。由于相较而言英国封建制度存在的时间较短,资本主义发展得较早,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的思想,崇尚以个人为中心深深地影响了英国人。因此这个国家的国民具有强烈的个体本位主义,反映在名字上就出现了名在前的形式。而我们中国具有漫长的封建历史,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强调中庸之道,反对个人主义。最重视的是家族的传承,体现的是一种群体本位主义。由此出现了将家族标识-姓放在前面而代表个人的名放在后的形式。2、姓氏使用的差异由于我国早在远古姓氏出于图腾,进入封建社会后常以出生地、封地、官职、封号等作为姓氏的来源,将姓作为一种荣誉。因此在姓氏的选择和使用上显得极为谨慎和谦恭。而英国人却在姓名的使用上充分显示了其自我、自由的特征。有人以职业为名,如:Cook库克(厨师);有人以家庭关系为名,如:Johnson约翰逊Jackson杰克逊;有人以天气、季节为名:Snow斯诺(雪)Frost梅弗罗斯特(霜)、Summer萨默(夏天);有人以圣经人物为名:Bible拜布尔(圣经);以长相为名:Strong斯特朗(强壮的)、Longfellow朗费罗(大个子);以神话人物为名:Apllo阿波罗(太阳神)、Hymen海门(婚姻之神)、Mars马尔斯(战神);以动、植物名称为名:Bull布尔(公牛)、Wolf沃尔夫(狼)Rose罗斯(玫瑰花);有的以日期为名:May梅(五月)、Sunday森迪(星期日);以物体名称为名:Stone斯通(石头)、House豪斯(房屋)等林林总总,形形色色,不论美丑。有姓驼背的、有姓坏蛋的、有姓胖、姓瘦的、有叫教堂,有叫灌木(Bush)的……因而我们在翻译英国人姓名时往往用音译而不用直译法。而在取名时又存在着一个更大的差异,那就是在中国社会中子孙及其他位卑者要避尊者讳,不能直呼长辈及位尊者的名讳。例如:唐太宗名李世民,结果观世音菩萨也被改名为观音菩萨;唐朝诗人白居易一生不咏海棠只是因为他的母亲名为海棠。而在英语国家长辈则以子孙使用自己的名字为荣,于是出现了类似查理一世、查理二世的称谓,以及爷孙同名的事来。3、称呼上的差异在非正式场合、平辈人中英两国人都喜欢相互以名字来称呼以示亲密。但在上下辈中的称呼上,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中国人中需要严守上下辈分的差别,对长辈要用尊称不能直呼其名;在英语国家中则不一定严格照此实行,在非正式场合中或双方关系较为密切的情况下,则常以名字来相互称呼,对父母、师长、领导、长辈等均是如此。常常出现对父母直呼其名的情况。在对亲戚的称呼中,中国人分得很细而英语国家则是较为粗略。例如:uncle一词的中文含义就有伯伯、叔叔、舅舅既有有血缘关系的也有无血缘关系的,是个统称。这与两个国家人民的家族观念有着很深的关系。此外,中国人喜欢以职务和身份来称呼,如王老师、老王等;而英语国家则不会如此,如王老师-Mr./Miss/Mrs Wang 而不叫Teacher Wang(但在我们初中人教版教材中就曾出现这种错误)。语言是一种工具,由于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一些新的词汇,而留心身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英语词汇是十分必要的。如:E-mail(电子邮件) teletext(图文电视)homepage(主页) mobile telephone(移动电话)……三、日常交谈规则习惯由于我们日常对语言的听说能力注重得还是不够,尤其是对某些词句在具体语境中如何运用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故而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出现使用了一些句子无论是从语法角度来说还是从语言角度来说并没什么问题的句子但却与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不相符或是想当然地套用一些母语的语言形式即通常所说的Chinese English,犯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例如:1、对赞扬和感谢的反应就存在着有趣的差异。中国人将自谦当作一种美德,因而在遇到外国人的赞扬与感谢时,外国人说:You did so well. 中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Oh,no.或是Well,just so so.而这一反应将引来赞美者的不快。正确的回答应是:Thank 、电话的开场白上的差异Hello, this is May speaking. Is that Mary?这是英语中一个简单的电话开场白。中文意义为:您好,我是梅。你是玛丽吗?这里就不能简单地运用中文想当然地用上I am和Are you的句式。3、其他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纯粹属于自己的隐私似乎没有,而英国人却极为重视个人隐私。中国人见面喜欢问的年龄、收入、婚姻家庭状况等问题在英国人看来是让人极其恼火的事情。对于这种问题的答案往往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这不关你的事。)还有一些习惯用法。如:圣诞快乐应为Merry Christmas而不是Happy Christmas同样是快乐不能通用仅仅是因为习惯而已(初中英语沿海版教材中就曾出现这一错误)。当然,作为分析性语言的中文与作为综合性语言的英语在语法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在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二)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浅谈中英文化的差异的意义在于:由于存在差异,我们的母语-中文势必对我们学习英语产生一些负迁移作用,如何通过了解差异,在教学中 避免母语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做好以下两点工作:首先,在搞好英语日常教学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在教学中渗透一些交际文化背景。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辅助性的课外阅读,或组织英语原声电影、录像、VCD的观看,运用网络,通过一些有声的无声的,有形的无形的,字面的形象的社会文化内涵渗透到学生心中,让学生尽可能地触摸到最原汁原味的英语世界。其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在课堂上用纯英语教学,创造一些英语听说氛围。通过创造模拟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实践,使学生身临其境反复练习,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对能力。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忽视中英文化差异的教学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交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唯有注重提高学生对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社会知识的了解,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运用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学英文的人有时候会注意到英式英文与美式英文的差异。其实世界上有很多种类的英文,不只英式和美式两种而已。光是在美国境内就有好多种不同的美式英文的方言。如果你在美国波士顿、纽约、迈阿密、达拉斯、洛杉矶等地区待过的话,你会发现这些地方的发音、字汇、甚至于文法,都跟其它地方稍有不同。同样的,在英国你如果待过伦敦、伯明翰、利物浦、爱丁堡、都柏林等地的话,也会发现各城市的差异。如果你在宴会上同时碰到一位美国人与一位英国人,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凭着他们的对话辨认出来。最明显的线索当然就是发音,例如dance、butter、no、bird等等,不仅子音、元音的咬字有差异,就连重音位置也常常不一样。英语、美语第二项最明显的差异,就是使用的单字。同样的东西,在美国与英国的称呼不一样。以下举一些最常见的例子:第一个为:American English 美语 第二个为:British English 英语 公寓 apartment flat 洗手间 bathroom/restroom toilet 罐头 can tin 糖果 candy sweets 洋芋片 chips crisps 饼干 cookie biscuit 玉米 corn maize 对方付费电话 collect call reverse charge call 婴儿床 crib cot 尿布 diaper nappy 电梯 elevator lift 橡皮擦 eraser rubber 一楼 first floor ground floor 手电筒 flashlight torch 薯条 french fries chips 垃圾桶 garbage can dustbin 汽油 gas, gasoline petrol 果酱 jelly jam 汽车的引擎盖 hood bonnet 生气 mad angry 数学 math maths 餐巾、擦嘴巾 napkin serviette 丝袜 panty-hose, pantihose tights 薯片 potato chips crisp 手提包 purse/pocketbook handbag 足球 soccer football 来回票 roundtrip return 人行道 sidewalk pxdyement 炉子 stove cooker 毛衣 sweater jersey, jumper 卡车 truck lorry 汽车后面的行李箱 trunk boot 假期 vacation holiday 拼字的差异比较小,以下是一些例子:第一个为:American English 美语 第二个为:British English 英语 考古学 archeology archaeology 目录 catalog catalogue 文明 civilization civilisation 颜色 color colour 马路牙子 curb kerb 抵抗 defense defence 草稿 draft draught 最爱 fxdyorite fxdyourite 荣誉 honor honour 珠宝 jewelry jewllery 组织 organization organisation 练习 practice practise 轮胎 tire tyre 一、语言的变化“语言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16)语言在很多方面发生变化,比如在词汇、语音、语法以及语义等方面。英语语言的发展可概括为三方面:“1.英语自身的发展,尽管美国仍沿用英语中的一些旧用法,但英语在英国本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美国的独立发展,美国在吸收词汇的基础上,同时使自身得到了发展。3.两种语言的相互影响。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十七世纪到美国独立战争结束,英国英语占主导地位;从独立战争结束到美国内战,美国已渐渐独立发展起来,尽管英语仍占统治地位;从内战到现在,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开始影响英语,同时替代了中的一些词汇鉴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英美语言出现一些差异是不足为奇的。”(3)(一)、语音美式英语和英式在语音方面的一些不同是显而易见的。这么一则笑话:一位英国人和美国人在火车站不期而遇。美国人性格开朗,善于结交朋友,说了几句客套话后就问:“what’s your job?”。英国人回答说“i’m a clerk. ”美国人听了十分惊讶:“ clock? your job is to tick tick all day long? ”同一个词,美国人念[klεrk],而英国人读[cla:k]。以上这则笑话就反映了英美两国在语音方面的不同。英国英语和美国发音的差异,表现在某些单词的发音上,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常见读音差异的单词有:例词 be aeate [et ] [eit ]been [bi:n ] [bin ]idyll [ˊidil] [ˊaidl]z [zed ] [zi ]其次,两国在词重音的处理上也不尽相同且差异较大。重音的差别在单词中,只要是两个以上的音节,其中一个音节总要带重音。在多音节单词中,通常有两个重音。be使用者习惯把单词的主重音放在诸音节靠后的音节上,而ae使用者则喜欢把主重音放在前面的音节上。在许多以-ary,-ory结尾的单词和以-ate结尾的双音节词中,be把主重音放在第二个音节上,而ae则把重音放在第一音节上。例如:be aeanˊcillary ˊancillarylaˊboratory ˊlaboratorycoˊrollary ˊcorollarydicˊtate ˊdictatemiˊgrate   ˊmigrate通常情况下,be 的次重音出现在主重音的前面,而ae的次重音出现在主重音的后面,特别是复合词。例如:be aefarmˊhouse ˊfarmhouseiceˊcream ˊicecream尽管英式英语和美式在发音上有些许不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很容易的对其进行区分,这也并不会造成我们学习的困难。(二)、词汇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虽同出一源,但在以后的发展中受到的影响不同就产生了拼写上的不同。“英语基本词汇系统是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共同词汇核心。离开这样一个核心,无论是美国英语还是英国都将不复存在。(3)1、同词异义:相同词既出现在美国英语中,也出现在英国中,但分别表示完全不同的概念。例如:例词 be aebiscuit 苏打饼干 软饼billion 万亿 十亿overall 紧身裤 工装裤2、同义异词:英国英语和美国分别用不同的词来表示同一概念。举例来说:be ae 词义lift elevator 电梯tin can 罐头tap faucet 水龙头sweets candy 糖果3、拼写差异:英式英语和美式虽属于同一体系,但两国在拼写体系仍略有不同。举例如下:be ae 词义ardour ardor 热情dialogue dialog 对话aeon eon 永世aesthetic esthetic 审美的analyse analyze 分析inflexion inflection 弯曲sceptic skeptic 怀疑论者mommy mummy 妈妈尽管这两种英语在词汇的拼写、词义有所不同,但他们并不是两种语言,而是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区的变体。总之,通过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丰富关于英语语言的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三)、语法英语和美语除了发音、拼写和词汇上存在差异外,在语法上也存在差异。对英式英语、美式英语语法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对英语学习大有裨益。以下我举几个英式英语和美式在习惯上用法不同的例子。(1)名词:除上文讨论的词尾变化不同外。美国英语将其他词类名词化的倾向比英国更为明显,特别是那些带介词的短语动词:to cook out →a cook-out ;to know how →the know-how; to run down →the rundown; to be shut in →a shut-in; to stop over →the stopover等。集合名词做主语时,英国英语的谓语动词可以是单数形式或者复数形式,美国英语几乎总是用单数形式。例如:be :they are a family who has been very influential in the history of this country. ae/be: the committee has decided to look into the matter further.名词作定语时,美国英语多用单数形式,而英国则常用其复数形式。例如:be:the worker decided to form a new trades union. ae: the worker decided to form a new trade union.(2)动词 have ,get, make当动词have有致使之意时,美国用have;英国对上级用get,对下级用make.中的to have 是个词性不明确的动词。英国人既把它用作助动词又把它用作实义动词;美国人则一律将它当作实义动词来用。例如:be: i will get someone : i will have someone come.(3)形容词:在美国英语中,形容词的比较可以跟在all the 之后,表示强调。而英国则使用any 加形容词比较级这一形式来表示强调。例如:be: can’t you do any better than that?ae: is that all the better you can do?(4)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表示距现在不远的过去所发生或完成的事情,英国英语常用现在完成时,则美国则倾向于使用一般过去时。例如:be:i have studied your report studied your report i know what it is! i’ve forgotten its i know what it is! i forgot its name.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语法方面的差异不太多。两国英语具有共同的语法体系,在语法上的一些细微差别正在逐渐地为对方所容纳,模仿乃至同化。只是某些语法形式在两国中使用的频率有所不同。然而我们要与英美人交流就必须采用他们相应的习惯用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