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马赛克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6 11:28:20

马赛克论文参考文献

“马赛克主义”:21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走向阎嘉一我之所以把走向21世纪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称为“马赛克主义”,是基于这样的情况:目前我正在主编一部名为《文学理论前沿读本》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代表性论文集。从我所接触到的资料来看,我把西方在这个领域中所关注的问题分为五个大的方面:(1)文学理论传统问题的现代进展;(2)文学史与经典批评问题;(3)文学理论与批评空间的拓展;(4)文学理论的终结与“后学”;(5)文学理论与身份问题。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并非我自己的虚构,而是就其总体趋势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概括出来的。当然,这还不是全部论域。例如,“英语化”和“新英语写作”就是后殖民时代英美文学理论和批评中的重要论域。但这样的论域对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界来说,似乎就显得与我们的理论视野相去甚远。在另一方面,就其中的任何一个论域而言,我们也可以发现,虽然他们关注的问题相同,但其立场、出发点、依据的理论资源、论述的方式和得出的结论都极为不同。换言之,他们对同样的问题的看法是极为“多元化”的,几乎找不到任何主调。例如,在“文学理论和批评空间的拓展”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批评方法的杂陈:散居者批评,性别与超性别批评,有色女性批评,伦理批评,生态批评,空间批评,赛博批评,鬼怪批评,唯物批评,新语用学,混乱理论等等。这些情况告诉我们,在后现代的消费时代里,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早已告别了现代和前现代的语境与基本格局,即总有一种主导的思潮或理论支配着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走向,并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如果我们一定要在走向21世纪的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中寻找一个主调的话,那么呈现出来的就是五花八门的“马赛克”面貌,我将其命名为“马赛克主义”。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各种理论观点和批评方法杂陈,彼此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各自的视角和关注点极为不同,形成了一种“众声喧哗”的局面。“马赛克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也是当今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基本面貌。在外在表征上,后现代的“马赛克主义”一方面是极力追寻“多元比”,以此来对抗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或操纵;另一方面则呈现为“碎片化”,即不以建构宏大理论体系为目的,往往从一个特殊角度或阐发一种观点,或对传统理论进行解构,甚至打破学科界限,在跨学科的层面上来探讨某个问题(例如“性别”问题)。如何看待这种趋势?我的看法是:“马赛克主义”的出现正符合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走向,即从“福特主义”向“灵活生产与积累”转变,以及文化上的“消费主义”与“后现代”。这种趋势目前还在发展演变之中,其影响与后果正在逐渐显露出来,并且正随着资本全球化的趋势在向世界的各种文化和地区渗透。对此,我们应当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实际,作出头脑清醒的判断,而不是盲目地跟随其后去寻找理论与批评的“热点”问题。对西方来说的“热点”问题,对中国来说未必就是“热点”;反过来说也一样。二在“马赛克主义”的语境之中,“终结论”或“死亡论”似乎成了一个很引人注意的论域,例如,我们不时看到“理论之死”、“批评之死”、“作者之死”、“历史之死”一类的话题。其实,在这一系列“终结”或“死亡”的话题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们的意图,即他们始终都是从一种理论立场出发去对抗或者解构另一种理论,并不是要完全否定理论与批评。例如,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巴思曾经撰写过一篇影响颇大的文章《枯竭的文学》,这篇文章引发了西方文学批评界所谓“批评之死”的话题。可是,当我们仔细阅读了巴思的文章之后便会发现,巴思的真实意图是要挑战“写实主义”(国内通常译为“现实主义”,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会),而他挑战的目的却是要为文学创作开辟另一个“新的空间”,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就要挑战传统的“文学”观念——无论是总体意义上的“文学”,还是特定意义上的“文学”。这类例子还有很多。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必须清醒地自省:“终结论”或“死亡论”作者们的真实意图,即他们实际上要挑战的是什么,例如,他们要挑战传统、挑战经典、挑战文学理论和批评本身,还是要挑战文学理论与批评中一些陈旧的惯例和观念?如果我们认真解读他们的意图,结论大概只会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从另一个角度说,对理论的解构只有运用理论的武器。这个“悖论”本身就说明了:理论(包括批评)不可能被“解构”掉。哈罗德·布卢姆的《西方经典》反对把文学和艺术“理论化”,坚持一种“艺术与理论对立”的观点。可是,他用以反对“理论化”的武器,是18、19世纪浪漫主义的文学理论,尤其是以卢梭为代表的文学理论,其核心是倡导“审美的自由”,实际上是用“审美”来反对“理论”。但是,所谓“审美”,却需要用“理论”来加以界定;一旦用“理论”来界定,“审美”就又落入了“理论”的圈套。其实,西方的文学和艺术理论自20世纪以来,就不断存在着反理论(也包括“理性”)的强大思潮。这个事实使我们想到:“理论”实际上是一柄双刃剑——它要对艺术创作的实践进行反思和概括(即所谓的“理论化”),而一旦作出了某种概括,似乎又对创作实际形成了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控制”,对艺术家的个性形成某种“威胁”。在我看来,这个悖论可能是我们永远都难以摆脱的。如果我们不能摆脱这种悖论,即“执着地”纠缠于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或者总是自以为是地以为理论高于实践,那么就决不可能走出这个怪圈。惟一的出路或许是:我们必须明确理论自身的使命,那就是它将以自己的方式来建构一个价值体系,而不是要去“直接指导”什么创作实际,或者更糟的是给创作和作家以“教训”。其实,我们从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各种“挑战”中看到的,正是对于“理论”以“牧师”的身份试图给“信徒们”教训的姿态的反叛。如果说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界要从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吸取什么教训的话,恐怕这就是最大的教训。三“传统”也是“马赛克主义”语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早就被告知,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是以“反传统”著称的。从表面看,情况确乎如此。从以波德莱尔为开端的现代主义,到今天的后现代主义,传统一直都是各种标榜“创新”的理论家和艺术家们抨击的主要目标。这方面的例子毋庸赘言。但是,当我们认真阅读那些以“反传统”著称的理论家们(从尼采到福柯、利奥塔)的著作时,实际上可以发现一个令人惊异的事实:他们一旦谈起“传统”时,简直就是如数家珍(福柯的《知识谱系学》就是一个典型例证)。他们所走的路径是:以“传统”起家到反叛“传统”。这样做的效果可能是致命的。或许,弗兰克·克莫德的《经典与时代》一文给我们透露了一些“内部”消息。他认为,经典总是与权力合谋,它为主流意识形态塑造“过去”,并将“过去”变为“现代”。因此,经典成了“反叛者”对抗权力的斗争必须占领的主要领域。我以为,这个观点恰恰道出了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大多数反传统的人们的主要心态。也许问题并不是真的要夺取什么“权力”,而是以此作为一种“姿态”。我们知道,在后现代时代,“姿态”往往比任何真正的建构更能赢得喝彩与鼓掌,而人们也往往沉浸在喝彩与鼓掌之中,再也不愿意去顾及别的东西。这种趋势是我们需要警惕的。理由在于:一方面,传统始终是我们进行理论建构与在理论上反叛必须依靠的资源: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这一点都是不可回避的。另一方面,传统也很难被“反”掉,正如解构理论要借助理论的武器一样,反传统往往也要借助于传统。对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界来说,尤其值得注意的,并且也是不同于西方的问题在于:自晚清以来我们就已经养成了一种不愿回到传统中去的习惯。要扭转这种风气,恐怕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此外,我们发现,当代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非常重视对“文本”的解读,少有天马行空似的空谈“理论”。这也可以算做是“他们”与“我们”的一大差异。当他们谈论“女性主义”之时,总要援引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代表作。当他们谈论“鬼怪批评”时,也会详细地引证鬼怪批评的代表作。实际上,由英美“新批评”所开创的“细读”方法,如今已经被英美学术界广泛接受,成了学术训练中最为基本的一个环节。作为一个理论家,首要的不是能否谈论某某的理论或理论体系,而是要从“细读”的基本功里面得出某种“洞见”。换句话说,理论的建构不是靠空口说,而是靠对于“文本”的真知灼见。总之,走向21世纪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既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糟糕和一无是处,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铁板一块。它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之中,其中有新锐的“先锋”,也有保守的传统派,而更多的却是走中间路线的人们:他们既不愿意走传统的老路,也对新的方向感到迷惘,宁可选取一条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的道路,成为整个“马赛克”当中的一块独立的个体。此外,他们对于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倾向的敏感度,也是值得我们反省的。

摘要: 马赛克艺术, 是人类艺术史中最古老的艺术样式之一, 它几乎是伴随着艺术史的产生而产生的。本文首先着重梳理了马赛克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接着对欧洲中世纪艺术与现代马赛克风格运用进行了探析, 以期对马赛克艺术的研究提供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马赛克; 发展; 中世纪艺术; 应用;

一、马赛克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早期居住在洞穴里的人类, 为了让地板更加坚固耐用, 利用各类大理石铺设地面, 最早的马赛克就是在这一实用基础上演变发展起来的。故而马赛克原意是指用镶嵌方式拼接而成的细致装饰。马赛克最早是利用小石子、贝壳、磁砖、玻璃等有色嵌片在墙壁面或地板上的组合图案来表现的一种镶嵌艺术。最早被发现使用在建筑装饰上的马赛克是苏美人的神殿墙,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神殿墙上有马赛克镶嵌的装饰图案, 据说苏美人的太阳狗的镶嵌图案是发现最早的马赛克拼画。据目前考古发现表明, 最多的是古希腊时代, 古希腊人的大理石马赛克铺石应用很普遍, 当时最常见流行的形式是用黑色与白色相互搭配而成的铺石马赛克, 当时只有权威的统治者以及富有的小部分人群才请得起工匠和购得起镶嵌材料, 用马赛克镶嵌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装饰自己住的地方。用马赛克作装饰在当时是奢侈的艺术, 只能是少部分上层阶级的选择。到这时期, 马赛克的发展都还未开始更细致的阶段, 发展到古希腊晚期, 一些能工巧匠和艺术家为了更多元化地丰富其建筑装饰作品, 以及对艺术作品的更高的追求, 开始使用更细小的碎石片, 亦或者是自己手工切割的小石片, 通过不同颜色的搭配组合来完成一幅幅马赛克镶嵌作品, 铺贴在建筑物的墙上、地上、圆柱上以作装饰, 其原始、粗犷的艺术表现形式, 是马赛克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财富及不竭源泉。

马赛克盛行于古罗马时期, 由于早期基督教徒来到罗马时受到当地贵族的打击和迫害, 在当时极大的社会压力下, 基督教徒们表达信仰的最佳方式就由艺术的形式体现出来。由于他们多数人不识字再加上当时的社会形式, 他们常常聚集在人烟稀少的地下室和地下通道中, 用马赛克拼图画的艺术表现方式, 将基督教徒们的一些故事和传说书写在地下室的通道墙壁上, 用这样的方式来传播基督教徒的文化, 于是在基督教徒们呆过的地下室和通道内都保留着很多描述耶稣基督的故事的马赛克壁画。正是如此, 在许多经典的马赛克壁画中, 大多数与基督教的传说和故事有关, 很多拜占庭式样的教堂都用大量的马赛克和马赛克拼画来装饰美化, 使用的色彩愈来愈多。罗马贵族们为了炫耀其令人瞠目结舌的财富, 把金箔烧制于透明的玻璃上来使用, 西西里的马赛克的特色大多都是金底的, 金箔马赛克最早是古罗马时期的西西里出现的。因此拜占庭时期的`艺术几乎要与马赛克一词划上等号, 罗马时期的马赛克作为一门贵族常用的艺术表现无处不在, 因此, 罗马时期的马赛克是马赛克历史的黄金时期, 也是马赛克艺术的最经典时期。

发展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画家强调空间结构的应用透视法, 在平面中追求视觉立体感, 形成了绘画平面的突破。马赛克这样的二维嵌画本身不适于这样的立体表现, 而且作为绘画艺术要走向写实很不容易, 因为其所特有的戏剧化僵硬形式, 使从事马赛克创作的艺术家们忘了它们的功能, 反而被马赛克大大牵制, 发展也陷入了困境, 低迷不前。文艺复兴之后的艺术追求多是对细节的复杂追求, 这一时期油画艺术的兴起, 琳琅满目的艺术材料的选择以及多姿的建筑形态、建筑风格的改变都加速马赛克的衰落, 导致欧洲文明在近几个世纪的发展中, 无法引发人们对马赛克这一古老艺术的兴趣, 马赛克艺术一度进入了低迷发展时期, 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大画师由于颜料、画技和作画工具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使其绘画作品难以保存, 为了寻求名画内容的永恒保存办法, 人们又才用了马赛克的镶嵌方法, 于是皇室或一些达显贵族命令工匠搜集不同颜色、质感的天然石料, 切割打磨成细小的粒子, 再根据艺术家的一些原画逐一铺贴在墙上, 这样就可令大师的画作和一些名画内容得到永恒保存。马赛克艺术保存画等艺术品的独一无二的永久性技法, 也使得马赛克艺术一跃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一颗耀眼的明星, 发展又找到了新的方向。同时期西半球的印加, 马赛克的发展没有经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大起大落的过程。马雅和阿兹特克的文明中, 产生了混合马赛克用法及镶嵌技巧来装饰手饰和小件物品, 用金土和土耳其玉、石榴石和黑曜石等制造出复杂的人体和几何图形等艺术表现形式, 而迪奥提瓦康人则利用绿松石, 贝壳或黑曜石等装饰做成面具, 马赛克艺术得以延续。开辟出了马赛克艺术发展的勃勃生机的新方向。

巴赛罗那的古埃尔公园中的回旋靠背马赛克座椅, 是马赛克在建筑艺术上的一个经典力作。那是在19世纪末期的西班牙, 安东尼高地开始把马赛克融入建筑艺术的新尝试, 他用这全新的处理方法, 把强而有力的抽象力在建筑艺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把马赛克艺术结合应用于迁徊弯曲的建筑构造物中, 体现了马赛克最精于细节改造的特性。再后来, 一些受到早期的基督教文化影响的马赛克作品, 因为基督教的重新传播而再度现世, 使马赛克古老艺术的魅力不断提高和启迪着近代艺术家的思维, 结果引起了一些绘画艺术家和陶艺家开始用马赛克作画和装饰艺术品。现代马赛克由于生产力的进步, 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装饰材料的不断产生和被应用, 很快就突破了传统马赛克所使用材料的范围。如陶艺、云母、木头、彩色玻璃片、金属片交替使用, 形成了更具质感和色彩冲击力的马赛克艺术。

西元前1600年到前1000年, 是古希腊时期马赛克最古老的形式, 当时的人们是用经过水冲蚀、磨损过的小鹅卵石来装饰地板, 到了西元前800年时, 人们为了使道路的颜色更为丰富, 便出现了使用各种颜色的石头来铺出道路, 并有了各种图形, 但是在当时, 这些图形的结构性还不明确。直到约西元前四百年, 希腊人才将拼贴小鹅卵石的技术提升至艺术层次, 其图案有精致的几何图形也有细致的人或动物画面。西元前两百年, 镶嵌片可细小至几公厘大小, 这些被用在需描绘更多细节和色彩范围的作品上, 所以能够仿造出图画的样子。典型的罗马主题有庆祝众神的场景、家庭事物的描绘以及几何图案的设计。

拜占庭马赛克的典型基督教图案如“基督受洗於约旦河”、“善良的牧羊人”, 一直良好保存至今。此外有些作品则结合了皇帝与皇后肖像, 例如圣维托教堂的后堂侧壁上, 即描绘了两个重要的帝国人物-查士丁尼一世及狄奥多拉皇后。拉芬纳的那些长形教堂和后堂上令人印象深刻的马赛克, 使得它享有“马赛克的首都”之名。拜占庭时期的马赛克风格受到东方的影响, 并开始使用一种特别材质的玻璃镶嵌片-珐琅。我们现在依然可看到拜占庭帝国自西元五百年开始蓬勃发展中, 所完好保存下来的马赛克艺术中的珐琅。珐琅有坚硬的表面且内含的气泡极小, 有时也烧以金箔或银箔而使其闪闪发亮, 通常用来装饰天花板或墙面, 罗马时期只用于地板。当时意大利拉芬纳的每间屋子都装饰以得有马赛克, 由此可见马赛克艺术在此时期发展极其鼎盛。

正是由于马赛克在视觉文化中的地位和特殊含义, 被学术界重视。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拜占庭艺术的马赛克出现, 再次鼓舞了艺术界, 加上新的材料如玻璃纤维和塑料等的出现, 为现代马赛克镶嵌家们提供了一个能够再次创造独特的、引人注目的艺术作品的崭新机会。作为一种传统而有震撼力的装饰手段, 马赛克成为现代装饰中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二、马赛克艺术的应用

发展至近现代, 马赛克艺术也没有离开公众的视线, 而且融入了更多的新成分。成立于1956年的着名意大利制造商BISSAZA的玻璃马赛克重现了马赛克的艺术光辉, 同时也使马赛克走进了工业化道路。1987年成立的SICIS公司是意大利最优秀的马赛克生产商, 以设计理念着称。上海动联文化资深设计师俞巍勇先生甚至将马赛克的应用延伸到了COSPLAY道具及动漫作品表现力中。上海动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制作cospaly服装过程中发现, 因为很多动漫COSPLAY服装作品, 特别是盔甲的制作中, 将马赛克形状逻辑的排列, 运用到盔甲甲片的布局中, 达到了COSPLAY盔甲服装的表面处理肌理感觉。关于马赛克, 在现代还有种释义, 引申为遮挡重要部位, 例如媒体未避免曝光某个人的身份信息就把他的脸遮起来, 看起来模模糊糊以达保护效果。因为电脑技术的发展, 图象有了像素的组合概念, 如出现在电视视频, 或电脑图片等电子图形或平面印刷品的模拟图形时候, 通过放大像素以达到模糊图像的作用。因形状如同马赛克的规则错落, 故亦称为马赛克。

关于近现代发展成的不同风格形式的马赛克, 还有哥特式马赛克、贝壳马塞克、太阳能马赛克、彩玻马赛克等。哥特式马赛克是隶属于佛山市哥特马赛克有限公司旗下专业的马赛克背景墙品牌。只专注于马赛克、剪画、拼图背景墙, 致力于将中国传统的纹饰符号融入现代化生产的马赛克中进行艺术创作, 用现代工艺演绎的古典风尚, 在传统美学的规范下流露独有的典雅端庄。贝壳马塞克, 顾名思义是采用了河流或大海里面的天然贝壳材料, 具有无毒、无辐射、环保等特点。太阳能马赛克是发光颜料在建筑材料领域的一个新的应用, 它是将传统的马赛克制作技术与现代高科技完美结合而研制的最新款产物。它不仅具有非常好的美化居住环境的效果, 同时它所发出的光线还有抑制细菌滋生的超强实用功能, 发光亮度高, 寿命长且耐酸碱腐蚀能力强。白天吸收了太阳光, 夜间会发出淡淡的光线。应用在厨房, 卫生间和具有装饰目的的墙面, 如电视背景墙等。彩玻马赛克是一种彩色饰面玻璃, 它是用纯天然的矿物质材料制成, 所以是非常优秀的绿色环保装饰品, 是安全的建筑材料。因为它的化学结构是一种非晶体, 在常温下更加稳定, 不会受潮, 而且耐酸碱, 耐腐蚀, 不褪色, 最适合装饰卫浴房间墙地面的建筑材料。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有陶瓷的品质的实用性, 它的花纹, 品种多样, 是最小巧的装修材料, 其组合变化的可塑性非常高。同时可以与多种其它装饰材料配合使用, 例如做点缀等等。

参考文献

[1]刘一歌, 拜占庭建筑衰败中的"辉煌"--析中世纪马赛克艺术对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启示[J], 安徽建筑, 2013 (5)

[2]李中军, 马赛克镶嵌形式在艺术发展中的轮回与升华[D], 湖北美院, 2009 (8)

论文参考文献马克思书

1、《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本书作者肖前,出版于人民出版社。《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讲述了这次修订是在保持原来的基本理论格局的基础上进行的,着重于总结和吸收近10年来社会实践、科学和理论研究的新的积极成果。

尽可能回答和澄清一些有影响或被搞乱了的理论问题,尽可能纠正和弥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原来的某些不足,并增大它的理论容量,增强它的整体逻辑性,同时也适当注意了在教学和应用中的联系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2003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俊一、黄伟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内容简介: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精神,以及教育部新近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道德教育(简称“两课”)教学大纲。

3、《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有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马克思生前未曾发表。原题为《关于费尔巴哈》,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5、《哲学的贫困》

1847年,马克思撰写并发表了《哲学的贫困》,以批判普鲁东(1809-1865)在1847年发表的《贫困的哲学》。这部重要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最早发表的文本。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决定性的东西”,都是通过这一文本第一次公开问世的。

马克思主义的书有《资本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等。

1、《资本论》

《资本论》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首版出版于1867年9月14日的德国汉堡。

《资本论》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本书的主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路明灯,他以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最终追求,在世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义。

3、《政治经济学》

本书的特点是在全面、准确、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强调用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倡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的经济问题,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本书各章在阐述了基本原理后都提出若干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并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深刻历史背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巨大影响。

5、《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

本书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方面的内容,本套书有三个特点以小读者为中心,来观察、探索、讲解周围的知识,书名采取了《多彩的生活》、《有趣的活动》、《奥妙的自然》、《百态的生物》、《传世的发明》,使读者觉得很亲切讲解的知识以中国为主,或者说有中国特色。用字用句活泼生动,适合小朋友阅读,全书充满了故事性和趣味性。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一本2006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而成。

本书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的全部著述的汇集,收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59年10月至1860年3月的文献24篇。所收著作按写作或发表的时间编排。

2、《列宁选集》

《列宁选集》选载列宁1894年至1907年即投身革命初期、建党时期和俄国第一次民主革命时期的著作,共27篇。列宁开始革命活动是在19世纪80年代末。

3、《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选集》是194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毛泽东。《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展现,是对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

4、《毛泽东著作选读》

《毛泽东著作选读》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分上下两册,共万字。

5、《毛泽东外交文选》

《毛泽东外交文选》是1994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毛泽东在外交工作方面的贡献,用于学习、研究和继承他的外交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列宁选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泽东选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泽东著作选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泽东外交文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马克思传论文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逄锦聚,陶得麟等。本书的主要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路明灯,他以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最终追求,在世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义。

4、参考文献有以下这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师参考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辅导读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疑难问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案例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一、马克思主义主体观:明确了和谐社会的依靠力量与发展归宿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马克思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更进一步讲,“‘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也就是说,历史活动不仅要以人为主体,同时还要以人为目的。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观为指导,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同时,人的主体地位要求主体的权利必须得到切实的尊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仅要尊重人的生存权、发展权,而且要尊重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尊重人的政治知情权和政治参与权。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体各种权利的实现不可能是平衡的,必然会有先有后,但在所有这些权利中,人的生命、人的价值是最为基本的。人不是手段、更不意味着成为了一些群体、一些集团、一些成员实现其目的的工具。 最后也最为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人是目的,这是人的主体地位的最高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归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人的精神文化和政治发展需要。通过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指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正是对唯物辩证法这一基本原则的进一步展开。从系统观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为指导,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既要充分尊重要素的独立性,更要注重要素间的协调。社会主体的分化既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又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正处于社会主体开始分化并进一步分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不同利益主体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不同主体间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处于优势地位的主体可能会抑制处于弱势的主体。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大的系统工程中,不同主体的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是必须的,我们不能将社会主体的不同个性给抹煞掉,但也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充满活力的特征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具有勃勃的生机和发展的活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生力量与生力军。我们同样要尊重他们的创造愿望,支持他们的创造活动,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肯定他们的创造成果。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来就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为指导,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始终着眼于整体与全局,立足整体、总揽全局。不能只看到GDP的增长,更要避免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要坚持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得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就是对于广义上的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系统和全面考虑。

马克思论文的参考文献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有哪些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1、普遍性原理 事物的联络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络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络著;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络的统一整体。 2、客观性原理事物的联络具有客观性。联络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络,也不能把主观联络强加给事物。 3、因果联络原理 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络,因果之间既有先行后续,又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相互区别相互联络。 4、哲学原理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5、关系原理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6、辩证关系原理 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有什么区别? 一:区别 1内涵不同 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执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2二者所对应的哲学范畴不同 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 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络、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 3二者的基本观点不同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络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络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并由此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4方法论要求不同 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唯物辩证法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络、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对立统一,就要反对形而上学。 二:联络 1二者同属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核心”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核心”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2二者相互渗透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唯物论是基础,辩证法是核心,认识论是灵魂。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果只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否认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那么这就是形而上学的唯物论。 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辨证唯物论还揭示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而关于辩证法的思想又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的,即在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物质世界联络和发展的原因、状态及发展趋势。如果否认世界的物质性来谈联络、运动、发展,那就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掌握唯物论,要从最基本的概念——物质入手。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概念,要正确理解物质概念的内涵,就必须抓住它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涵盖的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共同......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东西。 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是客观物质物件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一经产生就反作用于物质,加速或延缓客观事物的发展程序。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从而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除了要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还要注重和发挥意识的反作用力,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①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③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络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联络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辨证关系。 事物是普遍联络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络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络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络的统一整体。联络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方法论:坚持联络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络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因果关系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在每事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络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果联络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因素联络,对于我们科学认识事物和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承认因果联络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络。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反对倒因为果,倒果为因。 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区域性构成的有机联络的整体,区域性离不开整体,整体也离不开区域性,全域性高于区域性。 方法论: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区域性,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域性观念。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形而上学静止地看问题。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哗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事物,克服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我们日常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指明了道路.因此在我们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正确选择人生目标和发展道路, 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具有极重要的导向作用. 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和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 但同时也导致了我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多变性和矛盾性,容易诱发自由主义,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因此,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联络与发展,唯物辩证法等都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以这些理论作前提,来进行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可以避免走弯路、犯错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培养我们思维创新的能力.启迪着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探索未知的能力.在理论思考和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从主观臆断的想当然出发,而要从物质第一性出发,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法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它告诫人们在思维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特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结合,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和一点论.认识论部分,为思维创新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认识的主体.要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和思维创新能力,必须提高主体的自身条件,加深对认识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具有先进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络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中国 *** 的思想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 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前在浅水区可以摸石头过河,所以现在必须实事求是,迈好每一步,不能畏惧困难,实践中国梦 马克思唯物论辩证法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辨证法在各自全部历史以展成果之上的有机结合,是人类哲学思想的光辉结晶。而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场变革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和总结,也是当时和工业发展、科学进步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说唯物辨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哲学基础。 正文: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整个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既是人类以往科学和实践发展的光辉结晶,也是人类哲学思维发展的一种当代形态。它荟萃了资本主义向社会转化时代的时代精神和精华,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它产生的一个半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实践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发展,丰富著自己的理论内容,改变着自己的理论形态,展示著自己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哲学的最初产生意味着人类理性思维从神话思维中和一次历史性超越,标志着人类认识视野的极大拓展和思维层次的革命性跃迁,是人类智慧负著哲理层面的一革命性提升。哲学可以说是名种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与其它科知识一道构成人类和知识体系。而哲学作为最巨集观的信念、理想和价值观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著激励和向导的作用。哲学流派中凡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是世界和本质,思维、意识、精神是物质的派生物的都 是唯物主义;相反则是唯心主义。一般说来,唯物主义反映进步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唯心主义则代表保守和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就社会历史基础来看,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依赖于社会实践和科学的状况及其发展水平,唯物主义与往往处于历史的上升和进步的阶级或集团相联络。人类的发展总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曲折复杂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与辨证法在各自自全部历史以展成果之上的有机结合,人们坚持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遵循认识的客观规律,而这样造行往往会得出唯物主义的结论。辨证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对自然科学和概括,对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经验的总结,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它强调以唯物主义方式人道地,实践地改造世界。它主张用联络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想互联络运动变化和不断发展的;应当从事物的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中去把握事物。人类的发展也需要这种种观点的支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的光辉结晶,是工业发展,科学进步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唯物主义与辨证法在各自全部历史以展成果之上的有机结合。因此唯物辨证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哲论文2008-11-28 23:00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不同的哲学以其不同的方式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实践转向上,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阐述。 以对世界的理解理解人,是本体论阶段对人与世界关系追问的主要特点,此时人并未真正地进入世界。从人的认识能力出发去理解世界,是认识论阶段对人与世界关系追问的主要特点,此时人开始走进世界,但因为没有正确地理解人、世界,二者的关系最终走向了分裂。德国古典哲学试图统一二者,但由于没有发现人与世界统一的现实基础——实践,所以他们实现的仅仅是抽象的统一,而真正的统一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以“现实的感性活动”为中介而发生的关系。人是融身于世界的人,世界只是人活动于其中的世界,人与世界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现实性,但同时也被二重化了,人具有了自然性和超越性,......

一、马克思主义主体观:明确了和谐社会的依靠力量与发展归宿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马克思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更进一步讲,“‘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也就是说,历史活动不仅要以人为主体,同时还要以人为目的。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观为指导,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同时,人的主体地位要求主体的权利必须得到切实的尊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仅要尊重人的生存权、发展权,而且要尊重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尊重人的政治知情权和政治参与权。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体各种权利的实现不可能是平衡的,必然会有先有后,但在所有这些权利中,人的生命、人的价值是最为基本的。人不是手段、更不意味着成为了一些群体、一些集团、一些成员实现其目的的工具。 最后也最为重要的是,以人为本,人是目的,这是人的主体地位的最高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归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人的精神文化和政治发展需要。通过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指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系统观正是对唯物辩证法这一基本原则的进一步展开。从系统观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为指导,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既要充分尊重要素的独立性,更要注重要素间的协调。社会主体的分化既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又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正处于社会主体开始分化并进一步分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不同利益主体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不同主体间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处于优势地位的主体可能会抑制处于弱势的主体。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大的系统工程中,不同主体的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是必须的,我们不能将社会主体的不同个性给抹煞掉,但也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充满活力的特征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具有勃勃的生机和发展的活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生力量与生力军。我们同样要尊重他们的创造愿望,支持他们的创造活动,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肯定他们的创造成果。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来就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为指导,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始终着眼于整体与全局,立足整体、总揽全局。不能只看到GDP的增长,更要避免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要坚持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得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就是对于广义上的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系统和全面考虑。

马克思当代论文参考文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一本2006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而成。

本书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的全部著述的汇集,收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59年10月至1860年3月的文献24篇。所收著作按写作或发表的时间编排。

2、《列宁选集》

《列宁选集》选载列宁1894年至1907年即投身革命初期、建党时期和俄国第一次民主革命时期的著作,共27篇。列宁开始革命活动是在19世纪80年代末。

3、《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选集》是194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毛泽东。《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展现,是对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

4、《毛泽东著作选读》

《毛泽东著作选读》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分上下两册,共万字。

5、《毛泽东外交文选》

《毛泽东外交文选》是1994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毛泽东在外交工作方面的贡献,用于学习、研究和继承他的外交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列宁选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泽东选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泽东著作选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泽东外交文选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面对这些全球性的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马克思哲学论文3000字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马克思哲学论文3000字篇一 马克思把批判的哲学定义为“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对社会现实和思想现状的批判为支撑,因此,不理解批判精神,也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精神的指引下,一步步推进到个个领域,最后触动整个经济基础。批判的逐步深入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逐步深化,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学说的批判继承态度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一、 对宗教的批判 马克思生活在宗教遭到普遍批判的时代。启蒙学者对宗教持激烈的否定态度;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批判较为温和。例如:康德把宗教限定在纯粹理性的范畴之内;谢林虽然没有对宗教持强烈批判的态度,但他的天启哲学却在事实上起到了涣散基督教信仰的作用;黑格尔沿用了康德宗教理性化的主张,并且做的更彻底,把上帝等同于绝对精神,用辩证法所达到的真理全体代替宗教信仰的直接性和宗教情感的直观。 青年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左派和费尔巴哈的影响,曾提出“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观点。随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马克思认识到之前的错误立场,批判的继承前人的学说,在揭示宗教与人的意识关系时,开始和社会现实相联系。 正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宗教是被压迫的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他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宗教的积极意义,即肯定了宗教具有慰藉心灵、舒缓痛苦的作用。但是,马克思紧接着又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可见,马克思批判性的指出了宗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用来麻醉自己的毒药。 马克思认为,对宗教的批判的根据就在于: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宗教,即宗教是那些没有获得自我和再度丧失自我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然而,人并不是抽象在现实世界以外的东西,人的世界是国家社会,宗教的倒置不过是现实世界倒置的投射。因此,批判宗教,必须同时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就是批判国家社会。 二、 对政治的批判 马克思对政治的批判是对宗教批判的延续,这种是从批判黑格尔入手的。正如宗教把人的本质神化,黑格尔把国家的本质神化了。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了国家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说,民主制对其他国家形式的关系,如同基督教对于宗教的关系,民主制作为一种特殊的国家制度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在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存在,而是法律为人存在。 马克思创造性地批判了黑格尔颠倒了国家和人的关系的方面,指出黑格尔实际上是为君主制辩护。马克思认为君主主权和人民主权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只有人民主权才是国家制度的体现者,民主制就是人民主权的体现。一切国家的现实基础是人民,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有民主制,那么也因此可以说民主制是这些不同国家制度的类本质。马克思把民主制作为判断国家制度合理性的标准,按此标准,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只是表面上的民主、形式上的民主,只有抽象的民主制。真正的民主只能是人的自由的产物。 人作为国家的现实原则,在阶级社会里,却是不自由的人,因此,阶级社会里的国家制度并不是自由的民主制,这就是民主制的异化。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控制一切私人领域的社会生活,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相对立。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政治自由,却能在这种矛盾中得到思辨的自由,由此,民主制的异化在其自身领域内得到了否定。 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的批判,把国家的本质归为民主制,归为现实的人,而对人的考察必须通过哲学的批判。 三、 对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展开了对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指出,哲学是问什么是真理,而不是问什么被看做真理,哲学是研究一般性真理。哲学不是空洞的世界之外的遐想,它有其自身的 深重历史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同时,一定的 哲学形态与它所出现的民族形态是并存的,它与这个民族的法律制度、 社会生活、 艺术 文化等,都是并存的。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在宗教批判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哲学要承担起社会解放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揭露和批判,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哲学成为批判的武器。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必须有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即哲学和无产阶级本身,二者相互依存。哲学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成为物质的力量,只有把理论的物质力量和现实的物质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四、 对 经济的批判 马克思对经济的批判主要是对异化劳动的揭示和批判,从而创造性地发现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异化的原因不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和压迫,恰恰相反,剥削和压迫本身是异化带来的结果。人的异化本身有着人自身意识不到的层面,这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过程,不仅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而且考察了造成人异化问题的原因和规律,寻求消除异化的路径。《资本论》不仅是经济学巨著,它还是辩证唯物主义著作,书中关于劳动和价值关系的论述,对资本主义生产全过程的分析,都是以新的唯物主义观点为前提的,哲学的批判作为一条隐性的线索贯穿于经济批判的全过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