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中国经营报总编辑历任总编辑

发布时间:2024-07-04 03:32:23

中国经营报总编辑历任总编辑

IORC认证是什么啊?好弄么?一楼那是留个么电话?800不是免费电话吗?

1979-1983年:南京大学气候学专业1983-198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业气象学专业2002-2004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大国际MBA学习,2004年6月获美国Fordham大学MBA学位1986-1987年:中科院 实习研究员1987-1992年: 《中国经营报》社 历任记者、编辑、总编室主任等职1993-至今 《精品购物指南》报社总编辑 2006-至今兼任《风尚志》杂志社社长2014年-至今兼任《OK!精彩》出版人

李佩钰,男,苗族,字云秋,号阅微堂主,别署泣红斋主人,山东省威海市人,毕业于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IORC国际一级书法师、国际一级美术师。工行、草书,擅长写意山水、花鸟。现为中国艺术职业中心山东办事处主任、中国艺术学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艺术名家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民族文化研究院常务理事、华南艺术工作者协会山东分会会长。书画作品入选国家级大展20余次并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华世纪坛、北京荣宝斋、山东省美术馆、浙江省美术馆、浙江大学、徐悲鸿纪念馆等多家机构和英国、法国、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友人收藏,并制碑刻于黄河翰林、苏州拙政园、黄山蕙园山庄、山东圣经山等名胜。个人传略及作品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国际书画名家名作大辞典》、《辉煌60——翰墨华彩写春秋》、《中国艺术家大典》、《改革开放三十年人物成就大典》、《现代书画30年名家精品博览》等100多部大型典籍。2008年五一被授予全国劳动英模荣誉称号,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6月受邀参加“中华之光—2008中国文化艺术界赴台湾访问团暨作品展”,作品于2008年6月28日——7月10日在台湾台北画廊展出;8月受国家广电总局邀请,由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凤凰卫视联合摄制《中国文化名家》系列纪录片——《书画名家——李佩钰》;9月,由北京市邮政局监制的《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精品系列——李佩钰作品选》一套八张明信片,在全国发行;12月,被授予“共和国改革开放先锋人物”称号。2009年1月,出席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大会,并荣获“全国百名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月,入选“建国六十周年艺术功勋人物”(中国艺术家交流协会【2009】第02号文件);3月受邀参加中国书画名家2009北京—俄罗斯书画双联展;4月,当选“共和国60年功勋文艺家”(中国民族文艺家协会文艺部【2009】第001号文件); 5月,个人业绩入选中共中央党校《求是先锋——共和国60年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丛书; 6月,入选“2009-中国艺术年度人物”(中国艺术学会【2009】第06号文件 证书编号:20092555)。

没有。李佩钰是中国经营报社总编辑,兼《商学院》杂志社长,1994年被任命为中国经营报社总编辑。2021年因经济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截止2022年6月23日,仍在狱中没有出来。

经济日报历任总编辑

是的。 1938年出生的艾丰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新闻工作,在从事新闻工作期间,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52岁才开始学习经济学。 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1年毕业于社科院研究生院,1961年到1978年在北京广播电台工作,1978年到1995年在人民日报社历任编委、经济部主任。1996年到1999年任经济日报总编辑。从1999年到现在任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 艾丰曾经是《人民日报》的高级记者,《经济日报》总编辑;离开新闻工作岗位后他开始担任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并成为一名知名的经济学家。现在还是品牌研究专家。

安岗 1984—1989 原经济日报社总编辑、全国政协委员高永毅 1989—1996 原经济日报社编委徐心华 1996—2001 原经济日报社社长、全国政协委员武春河 2001—2005 原经济日报社社长、全国政协委员郑光兴 2005—2008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副秘书长、经济学博士孟宪江 — 经济日报直属单位管理部主任梅绍华 至今 经济日报高级编辑、经济学教授

经济学家并非一个职业,而是一个行业对有所贡献的人的认可.我个人认为,我们把专家和学家这个概念搞混了,不是经济学理论学的很好的人就可以称为家...经济学家至少应该对这个领域的发展有所贡献,特别是专业知识上的贡献.如果按照我个人的这个愚见,恐怕大多数国内学者,都难称学家.可担学者之名的确有人在,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现实如此,不必太在意媒体宣传.

历任光明日报总编辑

1982-1992年在光明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主任记者、记者部主任助理、作品版主编。1993年任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1995年9月调入作家出版社任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1997年4月任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2001年11月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2003年12月22日,挂帅中国作家出版集团,被任命为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张胜友是一位优秀的记者和报告文学作家,同时,还是中国出版界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1993年他出任光明日报出版社老总,在一年内还清360万元外债,向报社上缴利润80万元。1995年9月他调任作家出版社社长,仅一个月,作家出版社的月图书发行码洋从39万元跃升至276万元。一年后发行码洋即从1200万元达到3859万元。2001年则飙升亿元,经济总量相当于改革前的14倍,甚至曾经有一个月份控制中国文学畅销书市场的2/3份额。他从一个记者、作家的角色转换成一位出版家后,不负众望,连年把作家出版社的业绩推向高峰。张胜友的改革思路很新潮,甚至将足球赛制引进单位的人事改革中来,他先将优秀编辑组成甲A队,被优化组合下来的则组成甲B队,鼓励甲B冲A。为了给编辑人员更为广阔的舞台空间,他打破按文学门类划分编辑室的传统做法,把它们变成相应并列的编辑室,允许编辑放手开发各个文学门类的图书,这样既便于公平竞争,又可以使编辑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他的带领下,作家出版社涌现出了一大批贴近市场、具有“双效”的优秀图书,得了10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图书奖项,包括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以及茅盾文学奖。2003年12月22日,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获准成立的第一家大型专业性文学出版集团。

胡适之胡愈之1.生卒年、名字、籍贯:胡适之(1891-1962):即胡适,原名洪骍,小字嗣穈,字适之。原籍安徽绩溪,生于上海。胡愈之(1896-1986):原名学愚。浙江上虞人。2.身份:胡适之:现代史文化名人,哲学家、文学史家、作家。胡愈之:现代史文化名人,政治活动家,新闻家。3.解放前职务:胡适之:北大教授、校长,国民政府驻美大使。胡愈之:政治活动家,新闻出版人,主编《生活周刊》、《东方杂志》、《世界知识》、《半月国际》、《国际新闻》等。4.政治倾向:胡适之:早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后为国民党官员。胡愈之:亲共。5.解放后任职:胡适之:1949年移居美国,后到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愈之: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国家出版总署署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长,民盟第二届中央常委兼秘书长和第三、四届中央副主席,民盟第五届中央副主席、代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6.著作:胡适之: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胡愈之:著有《莫斯科印象记》、《国际法庭》、《东方寓言集》等。7.曾就读的学校:胡适之:1910年赴美国,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农科和文、史、哲学,师从于实用主义大师杜威。胡愈之: 1930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国际法学院。8.解放前简历:胡适之:早年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接触新学,信奉进化论,参与编辑《竟生旬报》。1917年7月从美国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在北京大学任教数十年,担任过中文系主任、英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长等职务。讲授过中国哲学史、西洋哲学史、中国文学史概要、唐宋思想史等课程。在留学期间,便投稿《新青年》,首先倡导白话文,主张进行文学革新。回国后,参加编辑《新青年》,反对孔教和封建伦理道德,宣传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2年离开《新青年》,主办《努力周报》。 “九一八”事变之后创办《独立评论》周刊,积极主张“西化”。1938年出任南京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2年回国后任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胡愈之:1914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练习生,后任编辑。次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编辑出版《公理日报》。1927年4月13日与郑振铎等联合发表对蒋介石四一二政变的抗议信,次年流亡法国。1930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国际法学院,1931年回国。曾与邹韬奋共同主持《生活周刊》,主编《东方杂志》、《世界知识》。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中央执行委员。1934年任《半月国际》主编。1936年参与发起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38年在武汉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处长。武汉沦陷后,到桂林与范长江创办《国际新闻》社,并创办文化供应社。1940年赴新加坡主编《南洋商报》。新加坡沦陷后,流亡印度尼西亚。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新加坡与陈嘉庚创办《南任日报》。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南方总支部常委、马来亚支部主任委员。1948年经香港到华北解放区。

1936年9月至1939年夏,到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中工作。曾任东北军第四十九军一〇五师中共地下党特别支部书记、四十九军临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并以东北军一〇五师师部秘书的公开身份为掩护,开展上层统战工作,随部队参加淞沪抗战。1939年9月,撤离东北军赴重庆,任中国青年记者学会组织组总干事。1940年秋到延安,先在马列学院学习,后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工作。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在华中野战军和华东军区敌军工作部门任俘虏管理处主任、教导总团教育长、副政委等职。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随军赴上海接管同济大学。8月调福建,历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福建日报》总编辑,福建省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主任委员。1954年9月调上海,历任中共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解放日报》总编辑、中共上海市委教育卫生部部长,中共上海市委候补书记。在学校领导工作中,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和学生走“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努力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对知识分子学术上的分歧,一视同仁,通过讨论办法解决。广泛联系群众,长期保持和著名教授、中青年业务骨干、政治上和业务上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的联系;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学课进行重点扶植,在他倡议、支持下,复旦大学先后建立了核物理放射化学、无线电和力学等专业,开展新科技教育和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被非法扣押、监禁达七年。1975年11月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8年3月,调至《光明日报》任总编辑。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评论员文章,引发全国开展讨论,为拨乱反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起了舆论宣传作用。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并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团主席。1982 年4 月以后任光明日报顾问。1989 年5月14 日在北京逝世。

历任环球网总编辑

胡锡进,男,1960年04月出生,籍贯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1986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研究生。曾在美国、日本等国采访,并曾进入台湾采访。采写过大量独家新闻,并参与策划了一系列重大新闻采访活动。具体履历如下:

1989年11月—1993年03月,人民日报国际部助理编辑、编辑。

1993年至1996年,任《人民日报》常驻南斯拉夫记者,其间深入战火中的波黑,后写作《波黑战地采访手记》一书。

1996年06月—1997年10月人民日报社国际部编辑、主任编辑。

1997年10月—2005年09月,任《环球时报》副总编辑。

2005年09月—2010年06月,任《环球时报》总编辑。

2009年4月,《环球时报》创办英文版,胡锡进兼任英文版总编辑。

2010年06月— ,任《环球时报》总编辑。

扩展资料

胡锡进被实名举报:

12月2日上午,一则举报消息搅动网络。举报信称,自己是环球时报副总编辑段静涛,举报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身为领导干部,违背党纪国法,与环球时报原员工张楠伊和在职员工高颖长期保持不正当性关系,且二人分别为胡锡进育有私生子一名。

12月2日下午,胡锡进通过个人微博就举报进行回应。他称“是她的狂想,希望她能清醒过来”。同时,胡锡进在微博下贴上了他与举报人的微信记录截图进行回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锡进

胡锡进大家都不陌生,中国要提高核弹数量的言论,引得美国都来抗议,胡锡进是什么人 一个头条信息能推送上亿人次,影响人怎么这么大。 胡锡进是什么级别的干部。对于胡锡进相信只要有经常浏览新闻或是关条的人都不陌生,前阵子的中国要提高核弹数量的言论,引得美国都来抗议,胡锡进是什么人 胡锡进是什么级别的干部,喜欢他的人叫他老胡,一个头条信息能推送上亿人次,影响人怎么这么大。 soso_tc_slider_img 胡锡进什么级别干部 胡锡进环球时报的总编辑,级别:胡锡进的行政级别应为司局级、职称为高级编辑(记者)。 这个报纸在纸媒时代是以标题夸张内容激进注称。现在虽然还是差不多,但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胡锡进在微薄在今日头条都开了个人帐号,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让大家慢慢了解到老胡的更多主张和更深入的一些思想。 慢慢让大家了解老胡,一他是有真本事,能把好尺寸,二是有真见识,能一阵见血,三是有真感情,能一呼百应。胡锡进是什么人 老胡是记者出身,加入人民日报当记者,深入波黑战场,写下《波黑战地采访手记》一书。多次到海外采访,也让胡锡进的见识越来越广,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他也借此写了大量独家新闻,同时他也参与策划了许多重大新闻采访活动他有国家情怀,胡锡进每发一次声都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并且维护中国整体的利益。,还有政治眼光,更坚定自己立场,正直、客观的媒体人,深谙新媒体套路,他的文章看多了,你就会发现反复就那几种,但是百搭,啥事都能往上套,还合情合理十分中肯客观。他在新媒体上总是能够左右逢源,引领话题,制造一个又一个“爆点”:从年初跟方方的互怼,到核武库增加至千枚以上的言论,再到时下的中印边界发言… 正是由于这种百搭各种观点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又十分正确,也有一些人不喜欢他,总觉得他立场太多就是没有立场。有些人看他的视频说得斗志昂扬,但口气却又十分婉转,没有那种底气的感觉。这个也许就是文人的能通病。有缺点但优点更大。喜欢他的旗帜鲜明的爱国情怀,他的许多观点,代表处于上升时期中坚的声音。

胡锡进2020年12月15日在河南,说自己是河南籍汝州人,百科标注的是有误的。视频见:网页链接

人家胡锡进自己说是河南汝州人

新华社历任总编辑

新华社地位很高。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现任社长何平、总编辑傅华。

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1月在陕西延安改为现名。新华社总部设在北京,在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各省区市均设有分社,在台湾省派有驻点记者。

相关信息:

新华社建立了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形成了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发布体系,集通讯社供稿业务、报刊业务、电视业务、经济信息业务、互联网和新媒体业务等为一体。

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8种文字,向世界各类用户提供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各种新闻和信息产品。

新华社宁夏分社文化西街33号 陈新洲 1956年2月生于湖北麻城,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新华社宁夏分社党组书记、社长兼总编辑。高级记者。 1971年5月至1983年8月,在湖北省国营龟山茶场工作,先后任党委办公室秘书、分场常务副书记、总场党委宣传委员。1983年9月至1986年7月,在武汉大学读书。1986年8月至2004年6月,在新华社湖北分社工作,先后任记者、农村部主任、湖北经济报总编辑、分社总编室主任、分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其间,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在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班读书。2004年7月至今,任新华社宁夏分社党组书记、社长兼总编辑。 长期在新华社从事新闻工作,发表新闻作品1500多篇,参与组织指挥了三峡工程截流、'98长江抗洪、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发电等十多次重大战役性报道。有70多篇新闻作品被新华社、中央有关部门和湖北省评为好新闻。 通讯地址:银川市文化西街33号(750001)杜峻晓 1958年4月出生于山西省万荣县,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毕业。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人民日报驻宁夏记者站站长、党支部书记。 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后被组织部门选拔为青年干部先后在山西省万荣县皇甫人民公社、万荣县委、运城地委组织部和宣传部工作。1995年1月调入人民日报社工作,先后担任人民日报市场报主任记者、办公室副主任,人民日报驻广西记者站主任记者、经理部主任,人民日报记者部办公室主任。2002年3月派驻宁夏回族自治区,担任人民日报驻宁夏记者站站长。2003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评为2001-2002年度宁夏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2002年和2003年度,分获宣传银川奖一等奖和特等奖;2004年1月,被宁夏评为首届名记者。 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着力研究新闻报道的规律,力求写出配合驻地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新闻稿件。在宁夏期间,先后采写并刊发《宁夏着力帮助农民增收》、《宁夏话剧团坚持十八年送戏下乡》、《宁夏为农民工找出路》、《东沙村里看禁牧》、《村务公开为何受欢迎》、《少生快富乐农家》、《狼皮子梁上的特困户》等稿件。多篇在人民日报社内获奖。曾作为人民日报代表团和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越南、澳大利亚、英、法等国。刘长宗 1944年9月出生,四川省阆中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毕业。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社科副研究员。 1965年至197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学习。1970年至1979年在宁夏石嘴山市广播站(电台)任编辑、记者。1979年至1993年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工作,1983年至1985年任秘书处副处长、正处级秘书,1985年至1993年任办公厅副主任。1993年至2000年任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2000年至2003年任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是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代表。 多年从事新闻、文秘和文化行政管理工作。在区内外媒体发表新闻作品、理论文章、文艺评论、调研报告等近百万字;1980年关于银川市发展集体经济的调查报告获自治区社科优秀论文奖、全国城市集体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主编《贺兰山岩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论著2部。在文化厅工作期间,组织调研并提出关于专业艺术表演、群众文化、农村电影、文物工作、文化产业方面改革和发展的5个专题调查报告,均被区党委转发全区,为自治区人民政府1997年召开全区文化工作会议、调整发展文化经济政策创造了条件;直接参与和组织文化厅先后创作话剧《税官王振举》、《梅家小院》,电视连续剧和电影《婆媳湾》、《苦泉纪事》、《这女人,这辈子》、《滑板梦之队》、歌曲《白盖头,黑眼睛》等7部作品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华表奖、童牛奖等国家级大奖;有西吉等4县(市)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宁夏农村电影提前2年在全国率先实现“2131工程”目标;积极开拓和发展文化演出市场,自1998年先后引进国内外40多台优秀剧(节)目在宁夏演出;1996年担任“中国艺术团”团长,代表国家率“中国艺术团”参加朝鲜国际艺术节,获得团体金奖和4金3银单项奖,受到文化部表彰;全区四级文保单位基本实现“四有”保护目标,与日本、美国教育、考古单位进行4次宁夏文物考古合作,申报宁夏出土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1997年被文化部、科技部联合鉴定为我国现存最早木活字印刷本实物;组织宁夏文物和艺术团先后赴美、欧、亚、非、澳等8个国家和地区展览和演出,扩展促进了宁夏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组织和扶持宁夏话剧团创作、排演话剧和话剧、京剧课本剧,长期送戏下乡,保持和发展了该团全国文化战线先进红旗的荣誉。1998年担任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办”常务副主任,组织了全区30多项大型文化庆祝活动,组织创作演出大型歌舞《塞上春潮》、戏剧《大棚情缘》,并奉调晋京参加国庆50周年献礼演出。任自治区新闻出版局领导后,加强新闻出版、“扫黄打非”和深化改革,局直属印刷、物资企业率先在全国同行业实施完成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创办了《收藏界》杂志,并合作成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刊》。 丁思俭 回族,1942年11月生于宁夏银川市,宁夏吴忠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毕业。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七、八届委员会常委,原宁夏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高级编辑。 1961年至1965年在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学习。1965年至1998年在宁夏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编辑、部副主任、总编辑助理,兼部主任、编委,1993年6月任副总编辑。1998年8月任宁夏新闻出版局、宁夏人民出版社党组书记、局长。2000年任宁夏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 从事新闻出版工作35年,采写发表了大量新闻、通讯、评论、社论、理论文章等,编发了数百万字各类体裁的新闻稿件。采写和编发稿件中有多篇获自治区和报社优秀社科成果奖和好稿奖。其中组织采写的《三得利餐厅被欠条压垮》获全国好新闻三等奖。《劳模马学良奖励乡亲》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组织领导过多次重大报道活动,先后创办并主编了《宁夏一县》、《社会生活》专版,《宁夏日报·周末版》(西部周末),均成为社会上有影响的专栏专版。参与《宁夏百科全书》人物部分的主编工作等。

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历任社长如下:

1、乔冠华,(任期:1947年5月-1949年)1946年初随周恩来到上海,参加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

2、黄作梅,(1949年-1955年)1947年6月,黄作梅任新华社伦敦分社社长。新中国建立后,黄作梅先后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1955年4月11日,黄作梅等乘坐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被国民党特务炸毁。

3、梁威林,(1958年-1977年12月)1958年4月到香港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直至1977年12月离开香港。

4、王匡,(1978年-1983年)王匡于1977年至83年期间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曾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港澳办公室顾问。

5、李菊生,(1978年-1984年)1978年夏升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第二社长,并作为中方代表参加1983年7月开始的中英谈判第二阶段会谈,直到联合声明草签后,才于1984年11月告退。

6、许家屯,(1983年-1990年1月)1983年5月出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1985年6月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0年5月初出走美国,隔年被开除党籍。

7、周南,(1990年1月-1997年7月)1990年1月接替许家屯出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直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8、姜恩柱,(1997年7月-2002年8月)2000年1月,新华社香港分社正名为中联办,姜恩柱也成为中联办首任主任。2002年8月,姜恩柱被调派回国。

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自2000年1月18日起正式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简称中联办,内地称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并通知香港特区政府  。

原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内的新闻业务,将由新华通讯社提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注册的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承担。原新华社香港分社正、副社长亦改称为中联办正、副主任。

2000年1月18日,在跑马地皇后大道东办公楼正门外悬挂了21年的新华社香港分社铜牌,正式被新的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的铜牌所代替,另外原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港岛办事处、九龙办事处和新界办事处也相应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港岛工作部、九龙工作部和新界工作部,并于同日分别举行了挂牌揭幕仪式。

参考资料来源:文汇报-中联办成立60周年专辑:中联办继往开来60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