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红楼梦中传统文化研究论文目录

发布时间:2024-07-06 23:24:59

红楼梦中传统文化研究论文目录

现在这学生做作业这么方便啊?

“千红一窟(哭)” 之黛玉泪提到《红楼梦》,人们总会想到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而一提到林黛玉,人们总会想到她随时都可能流下的眼泪。可以说,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幻、哲理与诗情,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完美的富有诗意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典型。 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剧性格,作者将黛玉的前世,设计为一株浸满泪水的仙草。这也许预示她将要用一生的哀愁来还回泪。多会泪还完了,那生命也可以终结了。她一生下来,就有“先天不足之症”;会吃饭时便吃药,而且不许哭,不能见外人。命运对她残酷至极:少年丧母,不久又丧父,只有孤苦伶仃地长期寄人篱下。“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一出场,她就给我们一种“病态美”,却也符合她的悲剧命运。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这才刚进贾府就哭的稀里哗啦,为从未谋面的亲人,也为自己凄苦的命运。“是晚,宝玉李嬷嬷已睡了,她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她自卸了妆,悄悄进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息?”黛玉忙让:“姐姐请坐……”袭人在床沿上坐了。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因此便伤心,我好容易劝好了”。袭人道:“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这一段,其实也体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个性。 在小说中,她哭了不下n次。有时真是让人难以理解。吃也不愁吃,穿也不愁穿,瞎哭什么呀!但仔细想一下,答案也就明了。黛玉父母早亡,上无兄长疼爱,下无弟妹怜惜;千里投亲,寄人篱下,孤苦伶仃之感日益膨胀。虽有贾母疼爱,但贾母对外孙女的疼爱比起对孙子、孙女的来自然又差了一层。尤其是当这两种疼爱冲突时,贾母当然~~~这怎能叫人不伤心呢?在大观园中,黛玉虽然可与众姐妹一同读书写字,吟诗抚琴,饮酒观花,玩笑游戏,可自己的悲哀又怎能与他们诉说?她唯一信得过的知己便是贾宝玉。对宝玉她可以喜怒不隐,言笑无忌,以最激烈的态度相对。唯其信任宝玉,在宝玉面前她才有十足的霸气;自己愁了,恼了,烦了,可以把这些情绪一股脑儿泼到宝玉身上,而不管宝玉是否冤枉,是否承受得了。她对宝玉是至亲至爱,宝玉对她也是一片深情。但,那个封建的时代害了所有人。即使两人真心相爱,也不可能成亲;就算成亲,也不会幸福。黛玉不了解这一点,所以拼命追求,哭得乱七八糟。更何况,每日相伴黛玉的诗书琴花等,又最是牵愁引恨之物,黛玉又是一个早慧早熟者,平白无故还要自寻烦恼,哪里还经得起这些物事的招惹。愁肠百结又无人诉说,怎能不受煎熬!终日哀伤愁思,怎能不伤身体!久病缠身,怎能不使她这弱柳娇花过早凋萎! 我想,黛玉之泪,包含了太多忧愁和辛酸。人,最早都是很孤独的。所以才需要家人、朋友、恋人来陪伴。可黛玉朋友不多,没有父母,找不到恋人,孤独极了。再加上那个时代本来就是千红一哭的,所有女性都逃不了悲剧的命运。其实,没人陪你、没人懂你,是很惨的……

“千红一窟(哭)” 之黛玉泪 提到《红楼梦》,人们总会想到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而一提到林黛玉,人们总会想到她随时都可能流下的眼泪。可以说,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幻、哲理与诗情,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完美的富有诗意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典型。 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剧性格,作者将黛玉的前世,设计为一株浸满泪水的仙草。这也许预示她将要用一生的哀愁来还回泪。多会泪还完了,那生命也可以终结了。她一生下来,就有“先天不足之症”;会吃饭时便吃药,而且不许哭,不能见外人。命运对她残酷至极:少年丧母,不久又丧父,只有孤苦伶仃地长期寄人篱下。“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一出场,她就给我们一种“病态美”,却也符合她的悲剧命运。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这才刚进贾府就哭的稀里哗啦,为从未谋面的亲人,也为自己凄苦的命运。“是晚,宝玉李嬷嬷已睡了,她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她自卸了妆,悄悄进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息?”黛玉忙让:“姐姐请坐……”袭人在床沿上坐了。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因此便伤心,我好容易劝好了”。袭人道:“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这一段,其实也体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个性。 在小说中,她哭了不下N次。有时真是让人难以理解。吃也不愁吃,穿也不愁穿,瞎哭什么呀!但仔细想一下,答案也就明了。黛玉父母早亡,上无兄长疼爱,下无弟妹怜惜;千里投亲,寄人篱下,孤苦伶仃之感日益膨胀。虽有贾母疼爱,但贾母对外孙女的疼爱比起对孙子、孙女的来自然又差了一层。尤其是当这两种疼爱冲突时,贾母当然~~~这怎能叫人不伤心呢?在大观园中,黛玉虽然可与众姐妹一同读书写字,吟诗抚琴,饮酒观花,玩笑游戏,可自己的悲哀又怎能与他们诉说?她唯一信得过的知己便是贾宝玉。对宝玉她可以喜怒不隐,言笑无忌,以最激烈的态度相对。唯其信任宝玉,在宝玉面前她才有十足的霸气;自己愁了,恼了,烦了,可以把这些情绪一股脑儿泼到宝玉身上,而不管宝玉是否冤枉,是否承受得了。她对宝玉是至亲至爱,宝玉对她也是一片深情。但,那个封建的时代害了所有人。即使两人真心相爱,也不可能成亲;就算成亲,也不会幸福。黛玉不了解这一点,所以拼命追求,哭得乱七八糟。更何况,每日相伴黛玉的诗书琴花等,又最是牵愁引恨之物,黛玉又是一个早慧早熟者,平白无故还要自寻烦恼,哪里还经得起这些物事的招惹。愁肠百结又无人诉说,怎能不受煎熬!终日哀伤愁思,怎能不伤身体!久病缠身,怎能不使她这弱柳娇花过早凋萎! 我想,黛玉之泪,包含了太多忧愁和辛酸。人,最早都是很孤独的。所以才需要家人、朋友、恋人来陪伴。可黛玉朋友不多,没有父母,找不到恋人,孤独极了。再加上那个时代本来就是千红一哭的,所有女性都逃不了悲剧的命运。其实,没人陪你、没人懂你,是很惨的……

在《红楼梦》中,荣国府和宁国府两个大家庭就执行着森严的等级制度。

1、中国人的“家”的概念,一是靠血缘关系来维持,其次便是靠着“礼”来维持的,这个“礼”就是长幼秩序,尊老爱幼。

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辈分”这个概念。红楼梦这个大家族中,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在朝为官,是家中较有社会地位的人。虽然贾政对贾宝玉不求功名非常生气,但由于贾母的宠爱却也无可奈何。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尊老”的体现。

2、尊卑有别

金钏是王夫人的贴身丫鬟,只因为服侍王夫人时和贾宝玉斜插打诨了几句,被还没睡着的王夫人听见发火打了一耳光,并且赶出了贾府。后来落到个投井的悲惨下场。只因为一句玩笑话,从生到死如此轻易。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劣根性,把人用尊卑、贵贱区分开来。

扩展资料: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红楼梦》虽然以儿女情长为故事主线,夹杂着一些家族之间的争斗和政治斗争,虽然曹雪芹在书中多次提到,本书“大旨谈情”,但是书中无处不融入着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思想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但他又否定了它们的观念。

它充满批判性的思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读者通过它能够回眸历史的原生态,感知封建社会上层家庭的日常生活,思索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研究《红楼梦》可以说等于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化石和标本。

红楼梦中传统文化研究论文

1.悼黛玉诗歌和宿命是你全部的世界。初显诗才是在元春省亲之时: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虽有歌功颂德之嫌,但立意高远,境界开阔,远非众姊妹可比拟。 在你还未入住大观园之前,你的这首诗中已经把大观园比作“别红尘”的“仙境”了。但是在滚滚红尘的包围之中,突然出现这样一个远离名利喧嚣的乐园,是注定不能长久的,最终的被抄检是她必然的命运。然而又唯有在这样的仙境之中,红尘之外,才会开出你和宝玉那至真至纯的爱情之花。不幸的是大观园像虚无的梦一样,像午夜的昙花一样,俯仰之间已是狼藉一片。你的那场缠绵悱恻的爱情之剧注定要和大观园一起谢幕。 然后你又为宝玉捉刀,写下: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自然淡远,别具一格。真可谓字字珠玑,句句齿香。 你不仅有诗才,你对诗歌的悟性亦让人叫绝,同时也加速了你的死亡。 有一次梨香院内笛韵悠悠,歌声婉转,唱的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开始是侧耳细听,继之不觉点头,又继之心动神摇,又继之如醉如痴,以至于站立不住。 唉!只怪你太聪颖,对诗词一听便透,假如你愚顽到一无所知,又怎有“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只可惜,你的芳心已被你对诗歌的超人的悟性唤醒, 你的心湖从此不再宁静,时时波澜翻卷。 有一年春天,桃之夭夭,一阵风来,落红遍地,你便哭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由花及人,你想到:“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于是你希望:“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这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吟哦,却成了你生命的谶语。 我在红尘中只能祝愿天的尽头有你想要的香丘。 哀哉!痛哉!诗歌成就了你的一生,同时也葬送了你的性命。 你在海棠诗社第二次社日时写到: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从诗中可以看出你已经知道自己诗魔缠身,又是临霜写又是对月吟。难道你忘记你初到贾府时贾母对你念过《四书》已经极大不满了吗? 记得你还在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当时湘云吟道“寒塘渡鹤影”,你对道“冷月葬花魂”。 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花魂’!”因又叹道: “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黛玉笑道:“不如此如何压倒你。”黛玉呀,世俗的东西你不屑一顾,不愿争取,但是诗歌的舞台你寸土不让。悲乎哉,你如此的才华横溢又锋芒毕露,怎能自容与姐妹们中间呢?又怎能见容于贾母,见容于贾府呢? 真正为你添的一生病的是宝玉挨打后你在他送你的旧帕上写诗。诗道: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你诗兴大发,欲诉心中无限事,“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 说你不知,或许冥冥之中你知道,不然的话,临死之前,你为何要焚此稿以断痴情呢? 呜呼!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欠命的,命已偿,欠泪的,泪已干。你为诗也为情流尽了泪,这就是宿命。尽管你的泪干了,可它却久久地湿润着我的心,尘世中的我祝福你在泪水铺就的天堂之路上不再坎坷。 2.红楼梦之反弹琵琶晴雯篇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惹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曹雪芹先生对晴雯的态度可以由这首词看出来,曹雪芹先生认为她是霁月在天,她的人品很是难得,光明磊落,她会寿夭是因为周围环境的黑暗,可见曹雪芹对她的基本态度还是肯定的。 但是我却要反过来说一说,因为曹雪芹先生写这部书时,常是照着本来的面貌还原生活,所以他即使偏向这个有傲骨的奴才,但在写作中仍是写出了她众多的毛病,其中当然也有很多是她致死的原因。 首先,很多书里为了表扬这个拥有反抗思想的奴才就会把她描写成一个先进的战士,其实呢?她真的有大家说的那么有思想吗?错,她充其量也就是和宝玉一样,一方面,她认识到这种看似舒适的生活其实就有着对她们这样人的压迫,但另一方面,她却是离不开这种生活的,她只能依附于这种生活,离开这种生活回到贫困的家中,她也就象刚开的剑兰送入猪窝一样,夭折了。 其次,她是不是真的就是个奴才呢?当然不全是。虽然她身份低微,她是没有父母被卖入贾府的,但是她却被老太太收在身边,而且还可以将自己的哥哥也介绍进府,后来跟了宝玉,也是房里数一数二的大丫头,在贾府的金字塔结构中,这种大丫头其实就是仅次于主子的二主子。什么是奴才呢? 在大观园中有比她身份更低微的人,婆子,老妈子,即使就在一个怡红院,其中也有一干小丫头是听她们差遣的。这种大丫头有时权利很大,可以代主子管教小丫头,如果说主人欺负奴才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无奈的话,那奴才之间互相比大小,互相争斗就是可悲,在有一回中,晴雯处罚偷东西的小丫头坠儿时,先掐先打还拿簪子戳,最后就一句话把她赶出去,还让别人无可辩驳,这中间,小丫头有错,但是晴雯也确实是有倚势压人的嫌疑,而且那狠辣的态度,也很有凤姐遗风。 第三,晴雯是不是真的不爱宝玉呢?我个人意见,她是爱的。请看,她总是与袭人拌嘴,虽然这有很大一部分是她看不惯袭人,但是其中就没有一点嫉妒吗?袭人说了句“我们”,就被她抓住把柄大加讽刺。她还讽刺麝月,看不得麝月得了两件太太给的衣服就喜笑颜开,但是后几回,她却抢着送东西说也要去“显个好”,宝玉给麝月梳头时,她躲 在门口偷听,她其实很多时候都在注意这宝玉,注意着和宝玉接近的丫头,例如小红和宝玉略有交集,就被她粗暴打断。她曾笑着说“没什么我不知道的”就是因为她时时在注意!但是晴雯是有骨头的奴才,她不愿卑微的爱一个人,她总想要和宝玉站的平等一点,她不能象袭人那样谦卑的爱一个人,她有她的特点,有点象野蛮女友,漂亮却不温柔,袭人曾笑宝玉“每天不挨她两句硬话衬你,是再也过不去的”,可见,晴雯这种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的手段还是有用的。 第四,晴雯的志向,晴雯能有什么志向呢?她反抗性再强,她能知道反抗什么吗?她茫然的斗争着,其实都不知道斗争什么,她期望得到的是什么呢?平等?怎样的平等?她一个从小生活在富贵乡中的女孩,也算是娇生惯养的了,她离开这个富贵锦绣地,她能做什么?她的苦恼有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该怨什么该争取什么,她明白自己身份卑微,是无法和宝玉站在同一高度的,但是她却想能那样,她的最高目标,也不过就是可以成为小姐与宝玉谈个平等的恋爱。她的悲剧就是因为希望的比得到的多,她的心太高,所以永远无法和袭人一样随遇而安,于是总是痛苦着。 第五,晴雯的人际关系,晴雯为什么会落得那个下场的,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她极度失败的人际关系,她不能得到上级的垂亲,这很正常,即使现在一般人也是不喜欢这种倔强人的;她也没法得到下级的好感,她喜欢仗势欺人,她看不起比她更卑微的人,凡事都要占先,所以一但事发,一群人就将她告倒,最后落个被扫地出门的下场。这点在我看来真的不如袭人,袭人远比她有交际的手段。 浅谈几句,觉得还是辞不能达意啊。 3.黛玉的尊严即将枯萎的绛珠草,无意得到了神瑛侍者的慈悲灌溉,修炼成仙。两位因灌愁海水,结下一段生死缘分。高山晶莹的绛珠仙子,不能受人之恩惠而不报,听说神瑛思凡下界,于是要用一生的泪水交换,换取他的回头是岸,以报答灌溉之恩。当年看到这里,深深被绛珠仙子的高尚宏愿和无私行为所感动。后来方知,绛珠黛玉,名别体殊,实乃香魂一缕所化,本为一人,从此深爱不已。 黛玉前生仙体,神水浇灌,一尘不染,纤纤弱质,来到污浊的凡间,深涉红尘,无所适应,遂染无医之病。初见化为宝玉的恩人,便泪如雨下,高兴之极乎,感恩之深乎?无论如何,绛珠终于又遇到神瑛,三生石上旧精魄,万劫人世有情缘。 既然入凡尘,即行凡间事。当年神瑛因动情红尘,万事自然从他富贵闲人的生活开始,黛玉宝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根深种。为了让宝玉早启慧根,懂得世无常欢,花无常艳,黛玉不惜以泪洗面,让宝玉在锦衣玉食中,看到悲苦无常。而常人视她,只当黛玉心胸狭窄,目下无尘。可怜绛珠一片心意,正是知我者谓我何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世间无情,千万物事穿手过,流水落花天地间。清灵黛玉,无人知心,四季逆旅,寂寞独行,春葬落花,秋卧菊榻,兰心慧语,化做墨香。可怜清流易被浊欺,白雪常遭泥污,生长在一个不容她的世界里,黛玉因此更无片刻欢颜。尽管外祖母宠爱,宝玉钟情,黛玉并未因此真正快乐过,她深知眼前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自己只是一匆匆过客,不会久留。 周遭他人冷眼,黛玉独自经受,从未怨言,世间的骄情假意,被她的无尘明镜,照得纤微必显,毫无遗漏。在这个戏台一般的世界里,她不会妥协,不会作假,只会一意孤行,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如殷商末年的伯夷叔齐,周伐纣王,两人便以微小之躯劝阻西周万人之兵,周灭纣王后,两人便作采薇之歌,绝食首阳山。黛玉高洁,一身孤臣孽子的风范,直逼古人,就算是自认为红尘得意的薛宝钗,也情不自禁愿和她结为金兰之谊,时常亲近。自认非凡的槛外人妙玉,也亲自以古器仙茗客敬黛玉,并时常在圆中,驻步倾听黛玉的雅乐诗词。 被人间奉为金科玉律的圣贤典籍,到了黛玉眼中,无非是名利险滩的一片野木蓬篙。而被常人贬斥的污秽戏文,到了黛玉口中,便化为馥气馨质的蕊白梅芯。春华秋叶,晨风夜雨,无人相诉之时,黛玉便轻挥藕指,弹奏云山缥缈的天籁之音,微启噙香唇齿,歌咏澹澹寒水的修篁之情。居潇湘桂阁,以碧竹为墙,坐月洞琴台,以笔砚为友。 落入人间的绛珠仙韵,只有怡红公子能真正赏识,两人原本神仙眷属,心心相印。但尘蒙愚情的宝玉,看不透众人笑欺言中的金玉良缘,病中的黛玉,终被风刀霜剑,逼到一息恹恹。孤身病榻中的黛玉已经无泪可还,知音的琴弦已断,焚稿的诗魂已冷葬明月西风中。就在自己情缘湮灭之时,在与自己的笔墨知己道别之后,一身傲骨的林黛玉,孤零零而来,干干净净而去。 在日夜啼哭外表之下的黛玉,其实是红楼梦真正的精神支柱。无论是晴雯的刚烈不阿、司棋的视死如归、鸳鸯的智勇忠贞、还是紫鹃的悲情怒目,都是黛玉的身外化身,是黛玉故事的延伸。黛玉的尊严,就是红楼梦的尊严。 4.看红楼,含笑的悲剧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是不赞成高鄂的续书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鄂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愤恨,气极而亡。这不象我们认识的那个高傲自赏的黛玉,反而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子。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一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一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的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个问题。 如果贾府不倒台,至少宝钗还有容身之地,至少没了丈夫还有富贵,但是不是这样呢?最终贾府沦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那宝二奶奶的头衔之于宝钗还有何等意义呢?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关爱,寂寞的独自生,独自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我一直疑心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而离开贾府的,否则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争啊,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宝黛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一如既往的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另一种可能,万一贾府能重整旗鼓,兰桂齐芳,黛玉和宝玉依旧过着他们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宝玉也许会突然发现黛玉皱纹满面,然后会发现身边的袭人竟如同当年的赵姨娘,然后爱情就在岁月中流逝,然后宝玉会回忆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忆,却不是唯一。 5.由湘云说红楼以前就想写一些关于红楼湘云的文字,一则因时间仓促,二则笔下无文,所以也就搁下了。近来又重读红楼,实感其中趣味,故写此文,希与古典的朋友们共赏。 红楼总众女子中,我最喜湘云,喜欢她的率真,她的洒脱,她的豁达。雪芹先生让湘云第一次出场乃在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篇文字中,而在二十九回中,宝玉与钗黛三人斗口之间便已带出湘云其人。太君因见金麒麟眼熟,故问。钗曰“史大妹妹有一个”黛则讽曰“宝姐姐别的事情上还有限,惟有在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读至此,如不见后文,不知此文之妙,笔带双关,既活画出钗黛二人形象,又为后文打下伏笔,似此类之文,红楼中甚多,由此可见一斑,可知雪芹先生之胸中丘壑。 书归正文,呵呵,湘云第一回出场,人并不感其突兀,概因前之已伏之笔吧。而后由贾母,王夫人眼中写出湘云之衣着打扮,再由宝钗口中说出湘云旧事,至此,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丝毫不费笔墨,却有如此传神。 到宝湘在书中的初会便是有一番景象了。与宝黛初会比较看来,当真是妙极。如此文字,似犯而不犯,似重而不重,又有几多。而这位云妹妹当真是心直口快且俐齿伶牙,几个绛纹石的戒指换出的那一番道理,想来读者应记忆犹新吧。直到玉卿挨打,宝钗赶蝇,龄官划蔷,湘云才结束了她的第一次小住。此间数个故事,纷乱头绪,却从未有缺何人,象凭空消失一般,必在纷乱中有几笔点到,象宝玉挨打时,众人来看,便点了湘云一笔,宝钗赶蝇时,湘黛二人偶见,又是一笔。如此又生出多少故事,至龄官划蔷后,湘云来辞,一切就顺理成章,总在乱中添置几笔,让人看后觉得简单而又有绪。 湘云二次来访,便是海棠结社后了。若上一次雪芹先生要突出刻画湘云的性格,此一次则刻画湘云的才情。两首白海棠诗写尽多少故事,而其中“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两句我窃以为便是其真实写照,再看她的菊花诗“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事,看来惟有我知音”,“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倘若陶彭令再生,也比慨然菊有此咏者,不枉矣。再看红楼最精妙的一副百笑图中,也不乏湘云的身影,雪芹先生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中写到“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如此这般,红楼中的人物性格便全部展露在读者面前,如此文字,试问古今小说中非红楼而谁有?好一副红楼百笑图,如见如闻。 待到湘云第三,四次来,便应是整部红楼梦中最热闹非凡的文字了“琉璃世界白雪红梅”“怡红院群芳开夜宴”等,如果说从前那两次只不过是湘云的一个剪影,那么此两回中,湘云便得到了一个升华。在庐雪庵的联诗中,湘云的联句是最多的,在我看来质量也是最高的。雪芹先生以如此笔墨将新到的宝琴,李纹,岫烟都给了读者一个大致的交代,如此便不感陌生了。憨湘云醉眠芍药洇,在我看来是红楼中画湘云最美的一副图画,如黛玉葬花,宝钗扑蝶一般,湘云则是眠花了。试想红楼众闺阁中,除却湘云,还有谁会如此酣眠,无拘束,无牵挂的醉卧于花阴之间。在湘云的世界里,没有解不开的烦恼和忧虑,试问钗黛二人可有如此胸襟吗?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湘云便是这样的真名士。“英豪阔大宽宏量,从不将儿女私情略系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也许是胜极必衰的原因吧,此等繁荣文字的背后便隐藏了无限的悲哀,此后逐晴雯,死金钏,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大观园从此便笼罩上一层阴云,再也没有散开,湘云此后再来,没有了从前的那种笑声了。红楼便真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湘云的结局到底如何,雪芹先生没有写完,“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就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吧。 注:一说,湘云因麒麟由妙玉周全,最终与宝玉结为连理。一说,湘云夫婿卫若兰死后,史府抄家,湘云沦落风尘。 6.贾元春——皇宫里的活祭品红楼中,贾府里地位最高的人物不是贾母,而是这位着墨不多的大小姐——贾元春。文中曰:此女才德兼备,因而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因为她,贾府成为皇亲国戚,真正是“白玉为堂金做马”,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之时,也就是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时期。 让我们看看下面几段剪影。 当贾府上下得知元春晋封时,“贾母等听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气盈腮,于是按品大妆起来”,入宫谢恩。再看,元宵省亲时贾政的一段话“贵妃唯兢兢业业,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再看,荣宁两府祭祀时,贾珍的一席话“咱们哪怕用了一万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体面,又沾恩锡福的”。还有,迎春误嫁中山狼后,王夫人的几句话“你难道没听说过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哪里都象你大姐姐做娘娘哪”。 看完这些后你又做何感想哪?我是想起了聊斋里的画皮,想起了镜花缘里那张浩然巾后面的脸,我有些毛骨悚然了。——当你被海浪卷起,在大海中挣扎时,内心大叫救命时,岸边的人却把你当成勇敢的弄潮儿,为你的挣扎而鼓掌喝彩——诚然,在贾母等人的眼里,元春是幸福的,她嫁了一个天底下最好的婆家,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给整个贾府都带来了荣耀。她的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她的一生将有着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哪?可是雪芹先生把她列入了薄命司,如果时光倒退几百年,我也会觉得奇怪,这样也算薄命? 可是,这是事实。皇宫是个不得见人的地方,是古老中国的一个畸形的产物。元春就是这样被爱她的父母,祖母送到了皇帝的身边,当作一种礼物。她——是活的祭品,可以说话,可以解闷,却不认为她有思想。皇宫是一个大的牢笼,它没有生命,它只属于一个人,属于那个君临天下的皇帝,可是却有数千乃至上万的人为它死祭,奇哉怪哉!他们也许是宫女,也许是太监,也许是皇妃,可是无一例外。——他们的血涂在了皇城的墙根下,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君王。他们没有自由,也没有自我,却偏要在头上戴起五彩眩目的光环,是以迷惑世人,让人以为那里是一个神仙世界,直待走进去才发现死一般的苍白与沉寂。雪芹先生看到了,借宝玉的眼看到了这一切。所以,他写了芙蓉女儿诔,所以,他酿制了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为那宫墙内琉璃世界中的白骨默祷! 想起那首诗“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7.宝钗的悲剧看了很多遍的红楼,以前总是觉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么的凄凉,总也不忍看后几回中的黛玉焚稿,宝玉成亲.觉得那么残忍的结局,知道就够了,不想一遍遍去复习那种伤心.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清代人作的红楼续补,以前对于这种书,我总是排斥的.觉得那些人搞出一个个大团圆,或死而复生或仙境重逢之类的结局,实在是没有意义.这么粗劣的改续,无聊的紧.不过这次去图书馆,见到书架上好几个版本的这种书,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却使我萌动了重读红楼结尾几章的想法. 看到黛玉的郁郁而终,依然那么难过.可待到读完,听甄世隐说着什么"兰桂齐芳"我不由黯然.薛宝钗这样的人物,也要像李纨一样,将一生都葬在这片冷酷的园子里么? 以前的我,是很讨厌薛的.从蜂腰桥扑蝶到最后的成亲,我一直都觉得她是一个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现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实细想起来,她的悲剧也许比林的更令人叹惋. 薛宝钗家境富足,从小饱读诗书.接受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贾母总是夸她"沉静宽厚".没错,这正是她从小被教育过的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应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应形于颜色,否则就是"不尊重."综观全书她的举止,几乎从未超出这些束缚。只有一次宝玉将她比做杨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话反讽过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桥下陷害林的一段.现在想来,其实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恶毒举动.她从小生长在皇商家庭,这种"趋吉避凶"的法门应该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虽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许认为人理所应当就该这样应对.其实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只是按照理所当然的道路走下去.从未得到过全心全意的爱情,也没有谁真正的关心过她.而她,也就认为世界本就如此.认为夫妻间有的不是真诚的感情而是"举案齐眉"的尊重;认为母女间有的不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是服从的孝道.这样冷酷的纲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则,而且还毫无知觉的麻木着. 她的作为,其实并没有多少是自由的选择.她只是一个典型的循规蹈矩的服从者.她是聪慧有才的,却被教育着认为女子读书也是无用,香菱和湘云谈诗她说道"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剧作戏曲,却认为这些淫词巧句是不能为端庄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评宝琴的咏古诗;她像任何人一样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当母亲为了贾府的权势而把她嫁给痴痴傻傻的宝玉时,因为母亲告诉说她已经应承了,也就只有流泪接受.直到最后宝玉出家,她的悲剧达到高潮.即使在这时,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为的.王夫人说"看着宝钗虽是痛哭,他端庄样儿一点不走,却倒来劝我,这是真真难得的!"可想想宝钗如此人物,又这样年轻,此时想起自己的一生将如何结束,她的痛苦其实并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克制着,这是她的"尊重"! 与林相比,他的一生也许更为可悲,林至少还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诚的感情,最终一死解脱了所有的痛苦.而宝钗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这把钝刀一点一点割掉生命吧!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这几句判词,注定了薛是红楼数场悲剧中的一个.对于她的一生,作者曹雪芹应该也是叹惋的吧!

赤瑕宫神瑛侍者,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绛珠仙草,这就是宝玉和黛玉的前身。只因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绛珠,日月长久,绛珠便吸天地之灵气而得道,修成女体,是为绛珠仙子。一日,侍者凡心偶痴,便欲往人间投胎做人,而绛珠为报其甘露之恩,在警幻的指引下亦下界为人,欲将其一生之泪还之,始成就木石前盟。 只因前世结孽缘,致使今生死别离。下凡的神瑛和绛珠注定不会一起共赴巫山,携手白头,因为绛珠是来还债的,而这债是他一生的眼泪。所以我们看到,人间的神瑛就是那身在温柔富贵乡的宝玉和出身书香世家的黛玉,机缘巧合下走到了一起,来到了同一个屋檐之下。此时的黛玉打破了她人生的一个预言,他天生有不足之症,而预言便是“他要一生不见除父母之外的任何外姓亲戚病才会好”,脂批更是指出“惟宝玉更不可见”。不幸的是黛玉来到了荣国府,见到了贾宝玉,开始了他多愁善感的生活。我们看到宝玉和黛玉真可谓三天一吵五天一闹,而此间的话题永远是那个束缚人的“金玉姻缘”,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幻化来的玉石和一个癞头和尚相赠的金锁横在了宝黛之间。相信这一切都是由司人间风月之情的警幻仙子所安排,因为他要助绛珠还泪。由此便使得书中宝黛之间若即若离,忽而心有灵犀相敬如宾,忽而又变生不测起了角口,黛玉堕泪宝玉伤怀,一个对花独悲,一个望月空悔。正如判词有云“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他们之间的距离永远说不清远近。他们在人间懵懵懂懂,接受着命运的安排,因为他们不会知道自己的前身。然而人间红尘之中也会有人感知天机,荣国府的祖宗也就是宝玉的祖母黛玉的外祖,他说他们“不是冤家不聚头”,可不是吗,他们不正是前生有债的冤家吗?最终,黛玉泪尽而亡魂归离恨,宝玉悬崖撒手遁入空门。还泪之事就此完结,浪漫的前世,不完美的今生…… 然而我要说的是俗世中的宝玉和黛玉,他们之间的的确确是相互欣赏,相互吸引的。而这种吸引力是来自世间两种至纯至真的力量:佛与诗。 我欣赏贾宝玉,他拥有一颗佛心一颗不为世俗所容的心。他是世俗中的惫懒人物,是家里的混世魔王,是女孩队里的“无事忙”,是一个“贯在女孩身上下功夫的人”,可见,俗世中理解他的认可谓寥寥。 无数的红学家在评论他时,都会说他是一个反封建的典型,是一个社会激进主义者,对此我却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他更是一个反社会世俗化的先驱,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蠢物,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不堪。”他珍惜美好的食物,保护青春美好的女儿,是一个绛洞花王。“自己被淋得水鸡似的,却提醒别人下雨了”,“自己被烫伤了,却还关心别人烫着了不曾?”这些都是宝玉的日常言行,然而,世俗中这却是一个又一个的笑话。她同情社会的底层人物,愿意与这些人交往,只因他们都抱有一颗可善良的心,从市井优伶到乡野游民,他都平等对待并且都投之以真情。他是一个充满佛性和诗情的人,“见了鱼便同鱼说话,见了鸟儿便同她讲话”,自然万物在他眼中都是平等的生命。我很感动,一个封建纨绔子弟居然能有如此情怀。同时他讨厌那些峨冠博带满口圣贤礼仪的人,那些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阴险狡诈的人,他称他们为“禄蠢”,真可谓骂尽天下世俗人。而这些人中除了男人,还有那些沾惹了男人气味儿的女人。“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他提出了疑问,可世俗之人却不通其意,反问他道“这样说,女儿个个是好的,女人个个是坏的了?”宝玉如是,这样评价女儿和女人正是他对这种世俗生活的强烈否定。“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的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了珠光宝气,竟是一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洋来?”他困惑了…… 宝玉喜欢黛玉,为什么呢?别人都说是因为他们意趣相投,都有社会叛逆性。可我认为他们的结合是佛与诗的相互吸引。宝玉是有佛性的,妙玉说他是“些微有些知识的”,而黛玉十足是天上下凡的诗仙儿,她诗意的生活别人是无法读懂的。他每天都会与鹦哥儿对话,教它读自己的诗;每次出门都要嘱咐丫头们,将帘子拢起等待觅食的大燕子回来;而他选择潇湘馆为居所,自是因为喜爱那几杆幽竹……总之,他的一言一行都自然般充满了灵秀。春去夏初,落花满园,他便手执花锄,锦囊,进行自己独特的行为艺术——葬花,“花落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黛玉自己早已与花儿融为一体了,“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吟》的诗句和着她断断续续的抽泣,响彻了自然的每一处角落,鸟魂受惊,花魂陨落……诗意的绛珠是为宝玉而下凡的。 宝玉和黛玉,佛与诗……

展卷《红楼梦》,每每眼前浮现宝黛二人荡气回肠的挚情苦恋,耳边响起宁荣二府巨厦崩彻的苍凉悲歌。此时,我不禁惊叹雪芹先生那既工精巧细致,又善斫石裂鼓的如椽巨笔。那笔下汹涌而出的沧桑巨变、轰轰烈烈固然令我钦佩不已,而那一丝丝款款流动的低吟浅唱则更在我掩卷静思时久久萦绕于心。红楼一梦,不论是红绡帐里的多情公子,还是黄土垄中的薄命女儿,都在为无奈的世事悄然落泪,而其中的一人却能在人们原本已难平静的心绪中再荡起一个更大的涟漪———那便是晴雯。她美丽、聪明、能干,特别不同于一般丫头的是,在她身上很少奴性,她不甘受侮辱、受损害的地位,处处要显示出她作为人的自尊、自贵。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翻看钗册时,打开的第一本便是晴雯的,那判词上写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心"指的正是她对自身价值、独立人格的追求及她的高洁的品格;而这"身"则是指在等级森严的贾府中她作为奴婢的卑贱身份。这"心"与"身"的无法弥合的差距,便构成了她性格与命运的悲剧性矛盾冲突。 《红楼梦》中的晴雯不但容颜美丽,而且聪明伶俐,有着高洁自尊的品性,朴素的平等观念和坚贞不屈的反抗性格,还有着对宝玉纯洁的心和真挚的爱。这份纯洁无瑕的爱让晴雯的形象更加美丽感人。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奴隶与奴才同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但他们在性格上却有着明显的分野。正如鲁迅所说:"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一面‘意图'挣扎,以至于实行挣扎的,即使暂时失败,还是套上镣铐罢,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摸、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1]晴雯虽是宝玉房中的丫头,但是她在与宝玉的相处中,却没有丝毫奴颜婢膝,她"心比天高"。晴雯很珍视与宝玉在平等基础上的友谊,正因此,她受不了宝玉在不知不觉中摆出的主人面孔,常常要以她的伶牙俐齿讥讽一番。对这一点,袭人看得很清楚,她曾蓄意挑拨似地对宝玉说:"你这个人,一天不捱他两句硬话村你,你再过不去。"其实,袭人哪里知道宝玉恰恰看中的是晴雯毫无奴气的率直之言。由"跌扇"到"撕扇",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了宝玉与晴雯的那种精神与情感上的亲近。宝玉参加宴会归来,因金钏儿被逐,又因挨了宝钗的讥讽,心中闷闷不乐,偏偏此时晴雯上来为宝玉换衣时失手跌折了扇股,宝玉便借此出气,责备晴雯为"蠢才",并训斥了一番。就当时宝玉的心情来说,应当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习惯于和宝玉平等相处的晴雯听来,却大觉反感。所以她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得很,行动就给脸子瞧......何苦来呢!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这意激词切的语言,抒发出晴雯的一腔怒气。他之所以和宝玉有着密切的友谊,绝不因为他是"二爷",相反,正是宝玉不摆"二爷"的架子,让她感觉到精神上的平等,而现在宝玉却一反常态,这就让晴雯格外生气。偏偏这时袭人又赶来劝架,并护着宝玉说了句:"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平时就看不惯袭人曲意逢迎、笼络顺从的奴才相,此时更是夹枪带棒地揭露他们的阴私:"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不料这些话又激怒了宝玉,于是他更以主子的身份说晴雯人大心大,要回王夫人打发她出去,"晴雯听了这话,不觉越伤心起来"。晴雯的伤心,是因宝玉挫伤了她的自尊心,损害了他们之间那种平等相处的友谊。而这种真情也只有宝玉能够省悟,于是便有了紧接着的"撕扇"这一《红楼梦》中最动人的情节。此时的宝玉满怀歉意,比平日更显得谦和和宽容,他对晴雯说:"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这里的隐含之意实际上是"只要你高兴就成"。没想到晴雯果真痛快利落地几下撕碎了宝玉的扇子,接着又撕碎了宝玉从麝月手中抢过来递到她手中的扇子。伴随着"嗤"、"嗤"、"嗤"的响声,他们二人都放声大笑。在这笑声中,宝玉趾高气扬的主子身份消失了,晴雯也为自己找回了尊严。在宝玉的连声叫好中,晴雯的自由个性和自身价值得到了认可和尊重,而宝玉也正是从晴雯任性放纵、敢作敢为的行动中认清了晴雯不同凡响的心志与魄力。于是,他们在笑声中和解,在笑声中成为心灵上志同道合的知己。实际上,经过这场风波,晴雯与宝玉在精神情感上更加接近了,他们的友谊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是吗?在宝玉挨打之后,为向黛玉赠绢子以明心志,宝玉想着法子支开袭人,而将这一"机密"任务交给了晴雯。的确,在大观园中,除了潇湘馆中的林妹妹,宝玉最信得过的也只有爽直明快、任性而为的晴雯。 晴雯也以自己纯洁真挚的情感来回报宝玉的友谊。

我有《红楼梦》的论文,“曹雪芹不是《红楼梦》的作者”。

毕业论文红楼梦目录

《红楼梦》全书120回,目录如下: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三回托内兄如海酬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第九回训劣子李贵承申饬嗔顽童茗烟闹书房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第十四回林如海灵返扬州郡贾宝玉路谒北静王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封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通灵玉蒙蔽遇双真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密意潇湘馆春困发幽情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画蔷痴及局外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第五十回芦雪庭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孔雀裘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班衣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叱燕绛芸轩里召将飞符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第六十五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尤三姐思嫁柳二郎第六十六回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逝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第七十一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第七十二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第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小姐不问累金凤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避嫌隙杜绝宁国府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第七十九回薛文起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第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第八十一回占旺相四美钓游鱼奉严词两番入家塾第八十二回老学究讲义警顽心病潇湘痴魂惊恶梦第八十三回省宫闱贾元妃染恙闹闺阃薛宝钗吞声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探惊风贾环重结怨第八十五回贾存周报升郎中任薛文起复惹放流刑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寄闲情淑女解琴书第八十七回感秋声抚琴悲往事坐禅寂走火入邪魔第八十八回博庭欢宝玉赞孤儿正家法贾珍鞭悍仆第八十九回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颦卿绝粒第九十回失绵衣贫女耐嗷嘈送果品小朗惊叵测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第九十二回评女传巧姐慕贤良玩母珠贾政参聚散第九十三回甄家仆投靠贾家门水月庵掀翻风月案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失宝玉通灵知奇祸第九十五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以假混真宝玉疯颠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迷本性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第九十九回守官箴恶奴同破例阅邸报老舅自担惊第 一百 回破好事香菱结深恨悲远嫁宝玉感离情第一百一回大观园月夜警幽魂散花寺神签惊异兆第一百二回宁国府骨肉病灾祲大观园符水驱妖孽第一百三回施毒计金桂自焚身昧真禅雨村空遇旧第一百四回醉金刚小鳅生大浪痴公子余痛触前情第一百五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骢马使弹劾平安州第一百六回王熙凤致祸抱羞惭贾太君祷天消灾患第一百七回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第一百八回强欢笑蘅芜庆生辰死缠绵潇湘闻鬼哭第一百九回候芳魂五儿承错爱还孽债迎女返真元第一百十回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王凤姐力诎失人心第百十一回鸳鸯女殉主登太虚狗彘奴欺天招伙盗第百十二回活冤孽妙姑遭大劫死雠仇赵妾赴冥曹第百十三回忏宿冤凤姐托村妪释旧憾情婢感痴郎第百十四回王熙凤历幻返金陵甄应嘉蒙恩还玉阙第百十五回惑偏私惜春矢素志证同类宝玉失相知第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送慈柩故乡全孝道第百十七回阻超凡佳人双护玉欢聚党恶子独承家第百十八回记微嫌舅兄欺弱女惊谜语妻妾谏痴人第百十九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第百二十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红楼梦120回目录清单是:

第1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2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3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第4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第5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观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第6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老老一进大观园第7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8回 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薛宝钗巧合认通灵

第9回 训劣子李贵承申饬 嗔顽童茗烟闹书房第10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第11回 庆寿辰宁府摆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第12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岁月鉴第13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荣国府

第14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第15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16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第17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第18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第19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第20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第21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第22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第23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24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第25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真

第26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27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28回 蒋玉函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第29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多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30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椿龄画蔷痴及局外

第31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第32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第33回 手足眈眈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苔挞

第34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第35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第36回 绣鸳鸯梦兆绛云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第37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院夜拟菊花题

第38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第39回 村老老是信口开河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第40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第41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老老醉卧怡红院

第42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音

第43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第44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第45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第46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第47回 吴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第48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第49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50回 芦雪亭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第51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第52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情雯病补孔雀裘

第53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第54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第55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第56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贤宝钗小惠全大体

第57回 慧紫娟情辞试莽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第58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第59回 柳叶渚边嗔莺叱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第60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出茯苓霜第61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第62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第63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第64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

第65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姐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第66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第67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第68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第69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第70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第71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第72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第73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第74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避嫌隙杜绝宁国府

第75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第76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第77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第78回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第79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吼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第80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谄妒妇方

第81回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 奉严词两番入家塾第82回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第83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第84回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第85回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薛文起复惹放流刑

第86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

第87回 感秋深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第88回 博庭欢宝玉赞孤儿 正家法贾珍鞭悍仆

第89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第九十回 失绵衣贫女耐嗷嘈 送果品小郎惊叵

第91回 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第92回 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玩母珠贾政参聚散

第93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第94回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

第95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癫

第96回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第97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第98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第99回 守官箴恶奴同破例 阅邸报老舅自担惊第100回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第101回 大观园月夜感幽魂 散花寺神签惊异兆

第102回 宁国府骨肉病灾?侵大观园符水驱妖孽

第103回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昧真禅雨村家遇旧

第104回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 痴公子余痛触前情

第105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

第106回 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

第107回 散余资贾母明大义 复世职政老沐天恩

第108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第109回 候芳魂五儿承错爱 还孽债迎女返真元

第110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王凤姐力诎失人心

第111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

第112回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 死 ? 仇赵妾赴冥曹

第113回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释旧憾婢感痴郎

第114回 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甄应嘉蒙恩还玉阙

第115回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证同类宝玉失相知

第116回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第117回 阴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

第118回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

第119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第120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扩展资料:

对后世影响

《红楼梦》问世不久,曾经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了三十年,被人们视为珍品。“当时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价,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程刻《红楼梦》程伟元序)及用活字印刷出版后,立即流行南北。

从清代一些文人笔记的零星记载中,看到《红楼梦》已成为当时人们谈论的中心。京师流传的竹枝词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在谈论时,有时因双方争执不下,“遂相龃龉,几挥老拳”。

民间戏曲、弹词演出《红楼梦》时,观众为之“感叹欷 ,声泪俱下”(梁恭辰《劝戒四录》)。甚至有人读了《红楼梦》,由于酷爱书中人物以至痴狂。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红楼梦》杰出的现实主义创作成就,给后代作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直至中国现代文学中,也有明显受《红楼梦》影响,取得一定成就的作品。历来以《红楼梦》题材创作的诗、词、戏曲、小说、电影就更不胜枚举。

两百年来对《红楼梦》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间断,并有大量的研究著作产生,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有的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楼梦

<< 红楼梦 >> (清)曹雪芹 原著第 一 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 二 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 三 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第 四 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 五 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第 六 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 七 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第 八 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第 九 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第 十 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第 十一 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第 十二 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第 十三 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第 十四 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第 十五 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第 十六 回 贾元春才扬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第 十七 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第 十八 回 隔珠帘父女勉忠勤 搦湘管姊弟裁题咏第 十九 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第二 十 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第三 十 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携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第四 十 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第五 十 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第六 十 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第七 十 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诡画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第八 十 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第八十一回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 奉严词两番入家塾第八十二回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第八十四回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第八十五回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薛文起复惹放流刑第八十六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第八十七回 感深秋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第八十八回 博庭欢宝玉赞孤儿 正家法贾珍鞭悍仆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蛇影杯弓颦卿绝粒第九 十 回 失绵衣贫女耐嗷嘈 送果品小郎惊叵测第九十一回 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第九十二回 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玩母珠贾政参聚散第九十三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第九十四回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第九十五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第九十六回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第九十九回 守官箴恶奴同破例 阅邸报老舅自担惊第一零零回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悲远嫁宝玉感离情第一零一回 大观园月夜感幽魂 散花寺神签惊异兆第一零二回 宁国府骨肉病灾襟 大观园符水驱妖孽第一零三回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昧真禅雨村空遇旧第一零四回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 痴公子余痛触前情第一零五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第一零六回 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第一零七回 散余资贾母明大义 复世职政老沐天恩第一零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第一零九回 候芳魂五儿承错爱 还孽债迎女返真元第一一零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第一一一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第一一二回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 死雠仇赵妾赴冥曹第一一三回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释旧憾情婢感痴郎第一一四回 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甄应嘉蒙恩还玉阙第一一五回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证同类宝玉失相知第一一六回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第一一七回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第一一八回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第一一九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第一二零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各版本红楼梦的回目都有些不一样,现已庚辰本为例,复制粘贴如下1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2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3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代玉抛父进京都4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5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6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7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8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9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10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11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12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13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14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15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16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17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18 [未从上回中分出] 目录亦无19 正文和目录均无回目 20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21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22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23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24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25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26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27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28 蒋玉函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29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斟情女情重愈斟情30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椿灵划蔷痴及局外31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32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33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34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35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36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语梨香院 37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38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39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删“河”旁加“合”,即原抄为“村姥姥是信口开河”]40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回目页)41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42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43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44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45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调(回目页)46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47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48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49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50 芦雪厂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厂和春为为旁加)51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52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53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54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55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56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57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58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晒纱窗真情揆痴理59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60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玖瑰露引来茯苓霜61 投鼠忌器宝玉情脏 判冤决狱平儿情权62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柘榴裙63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64 目录无该回目65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66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回目室改空)67 目录无该回目68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70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71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72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73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回目页,删惯改误)74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75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76 凸碧堂品笛感凄凉 凹晶馆联诗悲寂莫77 俏丫环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是环非鬟)78 老学士间征姽婳词 痴公子社撰芙蓉诔79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80 [已分回,缺回目名]

论文红楼梦研究

合理,因为作品写得如实、逼真,就能使读者在意象中与艺术形象目接神交,如对生人。不但《红楼梦》,古往今来,一切优秀的现实主义艺术创术创作

红楼梦》这部千古传奇,一经问世,便广为流传,文人学者乃至普通读者都对《红楼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每以论红、评红为时尚,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红楼梦学术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试论《红楼梦》

【摘要】《红楼梦》这部千古传奇,一经问世,便广为流传,文人学者乃至普通读者都对《红楼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每以论红、评红为时尚,它以一部小说成就了一门学问——“红学”。本文对主要红学派别进行了综合概括,并针对索隐派、考证派的谬误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不是传记,也不是 历史。作为文学作品的研究,重在研究作品本身,重在研究它的思想文化内涵、 艺术成就,而不是去探佚、猜谜或毫无意义的考证。

【关键词】《红楼梦》研究;索隐;考证;思想内涵;艺术成就

《红楼梦》一经问世就引起了文人学士的极大兴趣,研究、评论《红楼梦》开始盛行,点评是研究《红楼梦》的最早形式,点评者人数众多,点评者旨趣也不尽相同,其中最重要最神秘的是脂砚斋,其点评已成为《红楼梦》的一部分,是研究《红楼梦》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资料。至光绪年间,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已成为显学,随着《红楼梦》的广泛流传,对《红楼梦》的研究日益 发展。“清末的民族主义思潮,激励着索隐红学的兴盛,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民族与 科学精神,激励着新红学的诞生……1954年由毛泽东亲自介入并领导的批俞运动,使得红学的显学地位达到空前的显赫状态。此后,学者、作家、艺术家、学生乃至普通读者都以论红、评红为时尚”。

1 《红楼梦》研究之红学派别

《红楼梦》它以一部小说成就了一门学问即“红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去研究《红楼梦》,产生了不同的红学派别:

索隐派

顺治董鄂妃故事说。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说《红楼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兼及当时的诸名王奇女”。并且说董鄂妃是秦淮名妓董小宛,本是明末名士冒辟疆的爱妾,后来清兵南下把她掠夺了去,送到北京,得到了清世祖的宠爱,封为贵妃,后来董妃夭亡,清世祖非常悲痛,就跑到五台山做了和尚,遂以为宝玉即清世祖顺治帝,黛玉即是董小宛。

民族主义小说,影康熙朝 政治状况说。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认为:“《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当时既虑触文网,又欲别开生面,特于事本之上,加以数层障幕,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状况。”主张贾宝玉即为康熙帝废太子胤礽,金陵十二钗为拟清初江南之名士。书中“红”字多影“朱”字,“贾”字为斥伪朝。

历史小说,影康熙诸皇子争储说。寿鹏飞《红楼梦本事辨证》认为:以余所闻,则《红楼梦》一书……,与其谓为政治小说,毋宁谓为历史小说,不如迳谓为康熙季年宫闱秘史之为确也,盖是书所隐括者,明为康熙诸皇子争储事,只以事涉宫闱,多所顾忌,故隐约吞吐,加以障幕,而细按事实,皆有可证。

明珠家事说。陈康祺《郎潜纪闻》、钱静方《红楼梦考》认为:《红楼梦》一书即记故相明珠家事,宝玉即纳兰成德,成德乃康熙朝宰相明珠之子,金陵十二钗,皆纳兰侍卫所奉为上客者也。

金陵张侯家事说。周春《红楼梦随笔.》认为:“相传此书为纳兰太傅而作,余细观之,乃知非纳兰,而叙金陵张侯家事也。忆少时见《爵秩便览》,江宁有一等侯张谦(一说张勇),上元人,癸亥甲子间,听父老谈张侯家事,约略与此书相符,再证以《曝书亭集》、《池北偶谈》、《江宁通志》、《随园诗谈》、《张侯行述》诸书,遂决其无疑。”

考证派:曹雪芹自传说。胡适《红楼梦考证》,说《红楼梦》记的是曹雪芹的自叙传,贾政即是曹頫,宝玉即是曹雪芹。雪芹一生的事实,原是很合乎全书的故事的,作者在卷首自己也这样说:“因曾经历过一番幻梦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又云:“今日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厌肥之日,背父兄 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已告天下。”主张贾宝玉即曹雪芹缩影,书中事迹,乃备记其身历风月繁华之盛。考证派代表人物还有俞平伯、周汝昌、顾颉刚等。

新索隐派:“”结束,红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红学也呈现出市场化、普及化、大众化、消费化的特点,各种新旧流派纷纷登场,其中最引人注目、在社会上不时引起轰动效应的是索隐红学。新索隐派的代表人物是霍国玲和刘心武。索隐红学与曹学合流成为这一时期索隐红学的新趋势。

雍正、曹雪芹、竺香玉故事说。霍国玲的《红楼解梦》将《红楼梦》索解为雍正与曹雪芹和香玉三人之间的故事:康熙朝,曹雪芹家三代四人袭任江宁织造之职,享尽荣华富贵,雍正即位后,不仅结束了曹家的富贵荣宠地位,而且在雍正六年抄了曹家,雍正八年宫中选秀女,又把曹雪芹倾心爱恋的竺香玉夺入宫中,纳作妃子,后封为皇后。为了抗议这种****,曹、竺二人合力将雍正毒死,最后香玉以身殉情。

曹雪芹家族参与皇权争斗说。《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索隐出的“本事”则是曹雪芹家族参与康、雍、乾三朝宫廷内部争夺皇权的故事:《红楼梦》中秦可卿的生活原型,就是康熙朝两立两废的太子胤礽的女儿。曹家与胤礽关系密切,为了潜在的政治资本,将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偷运出来,藏匿曹家,并隐瞒其身世。而曹家当选为王妃的女儿,即书中的元春,为了保护家族和自己的地位,向皇帝告发了“秦可卿”身世秘密,这位废太子的女儿只好上吊自尽。后来曹家又参与了谋刺乾隆的“弘皙逆案”,事败,王妃“贾元春”被缢杀,曹家遭到毁灭性打击。

除上述红学派别外,还有运用西方 哲学和文学理论对《红楼梦》的思想性、艺术性、主题、人物、语言等进行研究者,代表性作品,如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李长之的《红楼梦批判》、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等等。

2 我对《红楼梦》研究之拙见

索隐派是《红楼梦》早期研究的主要派别,但他们既不讲究科学逻辑,也不尊重客观事实和材料,他们可以把事实和材料任意剪裁、组合使其成为符合自己主观需要的东西,甚至可以制造出事实和材料,以证明自己的主观猜测。他们用测字猜谜的方法,牵强附会地构想出人物和事件的某种关系。正如刘梦溪先生所说,索引派是“起于猜测,止于猜测,辗转相传,缺乏论证”。胡适先生认为,索隐红学属于“附会的红学”,其索隐工作是“猜笨谜”。王昆仑先生说:“《红楼梦》索引派不是从作品内容去说明作者的创作思想和人物故事的真实意义,偏要按照书中人名、故事、用字用语,穿凿附会,证明他是影射清初某些政治历史上的个别事实,或怀着善良的动机,力求说明作者以民族思想侧面宣传反对满清皇朝统治 中国,这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意义,可是毕竟武断的歪曲了作者自己的写作目的,抹杀了她的社会的艺术的价值。”

以胡适先生为代表的考证派,其实与索隐派没什么本质区别,二者都认为《红楼梦》作品中隐匿或如实记录着历史事件,企图从作品中还原出历史本事来,只不过索隐派提出了所谓“明珠家事说”,“顺治董鄂妃故事说”,而胡适提出了“曹雪芹家事说”罢了。黄乃秋先生认为:“胡君考证《红楼梦》,范围限于着者与本子,不容以史事附会书中之情节。”“然胡君虽以此律人,其自身之考证,顾仍未出此种谜学范围,如谓甄贾两宝玉即曹雪芹,甄贾两府即曹家,又谓两府之接驾,皆曹家事。”“其以不相干的零碎史事来附会《红楼梦》的情节”,与索隐派如出一辙,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文学创作要求的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不是简单的生活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作家认识生活、概括生活的产物,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家对生活真实进行选择、加工、提炼的结果,是通过艺术形象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本质的真实,是生活真实的概括与升华,所以文学作品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李辰冬先生也说:“以创作家的惯例而论,他们的着作绝不是实际事物的抄写。”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要塑造一个典型人物或安排一套故事,并不拘泥于生活真实,不一定仅仅根据一位模特或一件实在的事件照抄下来,他需要观察许多同类的人物和同类的故事。当他开始之时,可能是从一位模特或事件观察起,但久而久之,观察思考得多了,就会把原来真正的模特或事件忘记了,而只凝成为一个普遍的共性的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所以对于一部伟大的作品的典型人物和故事,固然无从考证出其模特是谁,故事是哪一实事,即使作者自己恐怕也难于确凿的指出来。高尔基曾说:“文学者描写他所熟悉的商人、官吏或工人……如果作家从二十个至五十个,不,从几百个商人、官吏或工人每个人当中,抽出最特质的阶层特征——习惯、趣味、动作、信仰、言论等,而能够将他们统一在一个商人、官吏或工人身上,那么,作家就会由这样的手法而创造成典型。”鲁迅先生也曾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像这样,我们如何叫鲁迅先生能如实的指出他的“阿Q”或“孔乙己”的模特究竟是谁来呢?曹雪芹在下笔写《红楼梦》之前,他一定不知观察和研究过多少实在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以及一切其他人物,然后才能产生他想象的笔下的人物,所以你现在想指出他们的生活原型是谁,那是徒劳无益的。

夫《红楼梦》者,小说也。他只是一本由许多素材综合而成的小说,而不是为一家一人作传,贾宝玉是许多贵公子性格所组成的典型,他代表着不热衷功名、贪图安乐、为祖母所宠爱的聪明温柔的贵族公子。这里面有纳兰容若、有和珅的公子玉宝,有其他我们所不知道的人物,也有部分是曹雪芹自己。这部混合体的伟大人情小说,目的只是寄托作者自己的出世的消极的愤慨,以及幻想的繁华梦。他是一本小说,一本利用各种材料和想象组织的小说,不是传记,也不是历史。所以李渔说:“凡阅传奇必考其事从何来,人居何地者,皆说之痴人,可以不答者也。”

不少研究者指出,“《红楼梦》只不过是一部小说”,“ 《红楼梦》首先是一部小说”,呼吁回归到《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上来,回归到《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和文化中地位研究,回归到作品的艺术分析,把《红楼梦》当小说来读。启功先生说:“我以为与其费劲炒作这种没有意义的发现,还不如好好读读《红楼梦》本身,体会一下书中丰富的内容。”如果抛开作品本身而去研究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去索隐作品影射谁,这是本末倒置,舍本而求末。离开了《红楼梦》这部小说,研究其它又有什么意义?研究曹雪芹及《红楼梦》版本对帮助作品的理解有一定作用,但没有弄清曹雪芹及其家族史,并不会影响《红楼梦》成为一部伟大作品,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由作品本身的成就所决定的。至于索隐是自传说、顺治董小宛故事说等,这原本偏离了小说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完全没有实际意义,对小说的研究也没有任何作用。如果研究某一部作品都要这么研究的话,那么“阿Q”是不是也要研究一下影射谁,“孙悟空”又是影射谁?吴俊升先生认为:“我们所以读此书,是因为艺术之美的欣赏,而此书美之所在,并不在乎勾心斗角,影射史事,而在乎即此人,即此事,写的入情入理,为深刻呈露的表现。所以读此书,只要就其本体欣赏,已便得其神髓,不必另下索隐的功夫。”

当然为满足公众对古典文学的娱乐需求,作为一种娱乐、消遣,就好像听故事,这种索隐也未尝不可,如刘心武先生的《揭秘红楼梦》。但这仅仅是一种娱乐,就好像“戏说”一样,不是学术研究,已偏离了学术研究的范围。

3 结语

《红楼梦》首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他伟大就伟大在有深邃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鲜明的人物形象、复杂的结构、写实的手法、个性化的语言。作为文学作品的《红楼梦》,对它的研究应该重在研究作品的本身,重在研究它的思想意义、艺术成就、语言、结构、人物塑造、文化内涵等等。正如黄乃秋先生所说:“是故居今日而读《红楼梦》,首当体会其所表现之人生真理,如欢爱繁华之为梦幻,出世解脱之为究竟……。次当欣赏其所创造之幻境,如布局之完密,人物之敻绝,设境之奇妙,谈话之精美等。不此之务,而尚考证,舍本逐末,玩物丧志,于己徒劳,于人鲜益。”冯其庸先生也明确指出:“把《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社会内涵的文学作品小说来研究,而绝不是把它当做‘清宫秘史’或‘谜语大全’,文学就是文学。”

参考文献

[1] 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何安萍.《红楼梦研究ABC》.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李长之,李辰冬.《李长之李辰冬点评红楼梦》.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启功.《启功给你讲红楼》.北京:中华书局,200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红楼梦学术论文

《红楼梦》研究论文“开篇不读《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开口不谈《红楼梦》,此公缺典定糊涂。”,《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涉及面广,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意义深刻,其在民间的流传之广、影响力之大也是其它古典小说难以比拟的。从思想内容看,《红楼梦》是非常成功的。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对封建社会中种种矛盾的揭示,反应出那个时代社会的罪恶及其不可避免的分崩离析的命运。作品以栩栩如生的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及其尖锐的矛盾冲突鲜明的表现了被压迫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尖锐斗争,揭露了腐朽害人的封建制度必将衰亡的事实,如贾府的最终衰落;赞颂了勇于反抗的新生力量,如晴雯、鸳鸯的的斗争,宝玉终不愿做克绍箕裘的孝子,终离家出走;揭发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如司棋、晴雯的牺牲,四儿、芳官被赶出贾府,宝黛的爱情悲剧,十二女统归薄命司;褒扬了自由、平等的新生思想,如宝玉民主主义思想的发展简直是对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男尊女卑”的颠覆,宝黛爱情早以不是停留在《西厢记》中张生、崔莺莺郎才女貌、一见钟情之类的陈词滥调之上,更多的是思想上的认同——对四书五经的排斥等。表明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残害以成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说明曹公的创作早已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红楼梦》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要算是对人物之间性格矛盾的细致刻画,曹公将这些冲突巧妙的连接起来,情节感人,扣人心弦,从而彻底的暴露出封建礼教制造的种种恶果,有力的鞭挞了旧社会的罪恶,将一个又一个悲剧赤裸裸地揭穿出来,进而完成《红楼梦》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对于环境的描写更是为《红楼梦》这一伟大不朽作品的成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贾宝玉心中,女儿是世界上最可爱、最可敬、最纯洁的人。无论在那个方面都远在男人之上,所以是“人上之人”,这一点尽人皆知不必废话。同时,宝玉更进一步的认为女儿是不能出嫁的,否则便变了质。由纯洁无暇的自由身、被压迫者转变为压迫者,固然可恨,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可悲,大观园自然而然的成为保护女儿们的庇护所,希望女儿们永远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以免染上男子龌龊的气味(电视剧中女主角常说的“天底下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由此一定程度上符合事实),男人自然是不能进入的(除宝玉和稚嫩的贾兰外,其他男性最多也只进入怡红院,而高鹗的伪作中,贾琏、王大夫竟大摇大摆迈进潇湘馆,荒唐!),园中的逍遥日子近乎完美,继而为查抄大观园的悲剧发生起到了对比和铺垫的作用,让人感伤极深,不禁潸然泪下。而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后,宝黛爱情的成熟则标志着僵持局面的基本形成:家长方面坚持薛宝钗,而贾宝玉不愿放弃林黛玉,贾府的决策者——贾母也陷入了犹豫当中。随后的人情世故的变化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发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各种矛盾爆发,贾家渐渐以无法维持,贾宝玉走什么路子转而成为挽救贾家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只有稳重大体、家境富裕的薛宝钗才能扶持宝玉走上封建主义所谓的正路就顺理成章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不少典型人物。如平等待人的宝玉、成熟端庄的宝钗、多愁善感的黛玉、满腹心机的凤姐、逆来顺受的迎春、憨厚可爱的史湘云、情傲孤高的妙玉、善良朴实的刘姥姥等等,每个人物的性格、每桩人事和人情,都描绘的十分细腻、十分真实。宝玉是一个敢于反抗的典型。宝玉的性格是及其难得的,受周围出身低下的丫鬟们影响,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公子哥儿,却讨厌士大夫。统治者与被压迫者,本是对立的阶级,而贾宝玉却站在被压迫者一边,几乎有些恋母情结的他,很少有主子架子,以伺候丫鬟为乐。摆在封建地主阶级少爷贾宝玉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去研究四书五经做官,否则便同丫鬟、“戏子”门在一起,走下坡路,他选择了其二,十分尊重和体贴女性。另一特点便是不遵守封建制度的一般规矩,不愿与官宦往来,只要将怡红院门一关,那便是一个世外桃源。对于反对四书五经与科举这样原则性的问题,即使是宝钗、湘云劝他注意仕途经济他也立刻回斥,虽然他的恋爱婚姻问题依然等待家长为他做主,但毕竟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一个人不可能抓着自己的头发里看地面”,作者也给予一定的肯定。林黛玉则是另一个精神反叛的典型。她幼时丧母、弃父进京,从不像薛宝钗那样以扼杀自己的个性为代价来讨好众人做一个所谓的封建淑女,也不像贾探春那样抛弃亲情以保证封建主子的威仪,更不像王熙凤那样灭绝人性来满足自己的权利欲。她至纯至善、崇尚真情却要独自面对这个充满虚伪、邪恶、贪婪、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的社会;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而命运却没有给予她丝毫同情;她坦读《西厢记》,酒后任意挥洒自己的才华。面对这样的环境,她怎能不多愁善感?不是小气、心胸狭窄,只是为唯一的知己---宝玉献出了全部,怎能不患得患失?只是百年后,孰知葬花悲?而与以上两者不同的是,薛宝钗则是封建礼教思想下的一个正面悲剧。她十分推崇那些封建思想,把其当作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追求的最高理想,完全沉浸在为自己编织的网中她遵守作为一个封建淑女所有规则,刻意求工的要求自己成为典范,甚至到了不惜一切的地步,不做一件封建礼教所不允许的事。她把自己全部的爱藏于心中,一切去等待家长的抉择乃至支持黛玉和宝玉的结合。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遵守封建礼教的少女,最终却并没有的属于自己的爱情,反倒给予她的是一个悲惨的宿命。进一步的证实封建礼教的虚伪性。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是一个迷恋金钱和权力、自尊心极强的女人。其实她是一个对平等和幸福的追求者,面对无耻的贾瑞,她选择了将他置之死地而后快,而她有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贾琏在自己生日时出去偷情这件事上所做的是错误的。封建男权蹂躏了无数女子,要求女性遵守所谓的三纲五常,把原本的夫妻的转化成妻妾矛盾,逼得凤姐去迫害尤二姐等原本无辜的人,但在那个时期,这不是可悲、可怜反倒是可恶、可恨、该千刀万剐的。男权的衰落并没有给这位女强人带来空间与理解,贾府衰亡的一切责任竟都归咎于她,是“哭向金陵事更哀”的凄凉。《红楼梦》无论是在题材、体裁、形式、内容、思想等方面都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曹公以优秀的文笔,将种种背景、各色人物、各种事件巧妙地贯穿起来,结构严谨,层层递进,紧凑而完整几乎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愧为一部既可读、又耐读的经典名著。

红楼研究第一人胡适先生,后来就是红楼痴儒周汝昌先生。研究红楼无非是学术上的问题,为的是更好的还原红楼梦这部小说的原貌。因为在康熙年间红楼梦因为有许多思想太前卫,涉及许多皇帝的私事,故被作为禁书。然而却又禁止不住,故皇帝派高鹗等御用文人去整编红楼梦,增删一些内容,来掩饰一些与皇帝利益冲突的内容。但是曹雪芹也留了一手,他在第五回写出个人判词隐晦的揭示了一些本该有的内容。高鹗心中也不愿删改,只是君命难为,过在许多地方将改过之处以一个标题带过来给后人研究留下线索,所以红楼梦中许多在标题上出现的内容在文中之子未提,或只言片面。故此研究红楼梦的秘密在于还原这一部伟大的巨作,并且那些被删改之处才是全书思想精华之所在。o

红楼梦红学研究论文

《红楼梦》研究论文“开篇不读《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开口不谈《红楼梦》,此公缺典定糊涂。”,《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涉及面广,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意义深刻,其在民间的流传之广、影响力之大也是其它古典小说难以比拟的。从思想内容看,《红楼梦》是非常成功的。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对封建社会中种种矛盾的揭示,反应出那个时代社会的罪恶及其不可避免的分崩离析的命运。作品以栩栩如生的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及其尖锐的矛盾冲突鲜明的表现了被压迫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尖锐斗争,揭露了腐朽害人的封建制度必将衰亡的事实,如贾府的最终衰落;赞颂了勇于反抗的新生力量,如晴雯、鸳鸯的的斗争,宝玉终不愿做克绍箕裘的孝子,终离家出走;揭发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如司棋、晴雯的牺牲,四儿、芳官被赶出贾府,宝黛的爱情悲剧,十二女统归薄命司;褒扬了自由、平等的新生思想,如宝玉民主主义思想的发展简直是对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男尊女卑”的颠覆,宝黛爱情早以不是停留在《西厢记》中张生、崔莺莺郎才女貌、一见钟情之类的陈词滥调之上,更多的是思想上的认同——对四书五经的排斥等。表明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残害以成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说明曹公的创作早已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红楼梦》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要算是对人物之间性格矛盾的细致刻画,曹公将这些冲突巧妙的连接起来,情节感人,扣人心弦,从而彻底的暴露出封建礼教制造的种种恶果,有力的鞭挞了旧社会的罪恶,将一个又一个悲剧赤裸裸地揭穿出来,进而完成《红楼梦》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对于环境的描写更是为《红楼梦》这一伟大不朽作品的成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贾宝玉心中,女儿是世界上最可爱、最可敬、最纯洁的人。无论在那个方面都远在男人之上,所以是“人上之人”,这一点尽人皆知不必废话。同时,宝玉更进一步的认为女儿是不能出嫁的,否则便变了质。由纯洁无暇的自由身、被压迫者转变为压迫者,固然可恨,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可悲,大观园自然而然的成为保护女儿们的庇护所,希望女儿们永远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以免染上男子龌龊的气味(电视剧中女主角常说的“天底下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由此一定程度上符合事实),男人自然是不能进入的(除宝玉和稚嫩的贾兰外,其他男性最多也只进入怡红院,而高鹗的伪作中,贾琏、王大夫竟大摇大摆迈进潇湘馆,荒唐!),园中的逍遥日子近乎完美,继而为查抄大观园的悲剧发生起到了对比和铺垫的作用,让人感伤极深,不禁潸然泪下。而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后,宝黛爱情的成熟则标志着僵持局面的基本形成:家长方面坚持薛宝钗,而贾宝玉不愿放弃林黛玉,贾府的决策者——贾母也陷入了犹豫当中。随后的人情世故的变化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发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各种矛盾爆发,贾家渐渐以无法维持,贾宝玉走什么路子转而成为挽救贾家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只有稳重大体、家境富裕的薛宝钗才能扶持宝玉走上封建主义所谓的正路就顺理成章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不少典型人物。如平等待人的宝玉、成熟端庄的宝钗、多愁善感的黛玉、满腹心机的凤姐、逆来顺受的迎春、憨厚可爱的史湘云、情傲孤高的妙玉、善良朴实的刘姥姥等等,每个人物的性格、每桩人事和人情,都描绘的十分细腻、十分真实。宝玉是一个敢于反抗的典型。宝玉的性格是及其难得的,受周围出身低下的丫鬟们影响,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公子哥儿,却讨厌士大夫。统治者与被压迫者,本是对立的阶级,而贾宝玉却站在被压迫者一边,几乎有些恋母情结的他,很少有主子架子,以伺候丫鬟为乐。摆在封建地主阶级少爷贾宝玉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去研究四书五经做官,否则便同丫鬟、“戏子”门在一起,走下坡路,他选择了其二,十分尊重和体贴女性。另一特点便是不遵守封建制度的一般规矩,不愿与官宦往来,只要将怡红院门一关,那便是一个世外桃源。对于反对四书五经与科举这样原则性的问题,即使是宝钗、湘云劝他注意仕途经济他也立刻回斥,虽然他的恋爱婚姻问题依然等待家长为他做主,但毕竟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一个人不可能抓着自己的头发里看地面”,作者也给予一定的肯定。林黛玉则是另一个精神反叛的典型。她幼时丧母、弃父进京,从不像薛宝钗那样以扼杀自己的个性为代价来讨好众人做一个所谓的封建淑女,也不像贾探春那样抛弃亲情以保证封建主子的威仪,更不像王熙凤那样灭绝人性来满足自己的权利欲。她至纯至善、崇尚真情却要独自面对这个充满虚伪、邪恶、贪婪、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的社会;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而命运却没有给予她丝毫同情;她坦读《西厢记》,酒后任意挥洒自己的才华。面对这样的环境,她怎能不多愁善感?不是小气、心胸狭窄,只是为唯一的知己---宝玉献出了全部,怎能不患得患失?只是百年后,孰知葬花悲?而与以上两者不同的是,薛宝钗则是封建礼教思想下的一个正面悲剧。她十分推崇那些封建思想,把其当作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追求的最高理想,完全沉浸在为自己编织的网中她遵守作为一个封建淑女所有规则,刻意求工的要求自己成为典范,甚至到了不惜一切的地步,不做一件封建礼教所不允许的事。她把自己全部的爱藏于心中,一切去等待家长的抉择乃至支持黛玉和宝玉的结合。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遵守封建礼教的少女,最终却并没有的属于自己的爱情,反倒给予她的是一个悲惨的宿命。进一步的证实封建礼教的虚伪性。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是一个迷恋金钱和权力、自尊心极强的女人。其实她是一个对平等和幸福的追求者,面对无耻的贾瑞,她选择了将他置之死地而后快,而她有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贾琏在自己生日时出去偷情这件事上所做的是错误的。封建男权蹂躏了无数女子,要求女性遵守所谓的三纲五常,把原本的夫妻的转化成妻妾矛盾,逼得凤姐去迫害尤二姐等原本无辜的人,但在那个时期,这不是可悲、可怜反倒是可恶、可恨、该千刀万剐的。男权的衰落并没有给这位女强人带来空间与理解,贾府衰亡的一切责任竟都归咎于她,是“哭向金陵事更哀”的凄凉。《红楼梦》无论是在题材、体裁、形式、内容、思想等方面都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曹公以优秀的文笔,将种种背景、各色人物、各种事件巧妙地贯穿起来,结构严谨,层层递进,紧凑而完整几乎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愧为一部既可读、又耐读的经典名著。

我有《红楼梦》的论文,“曹雪芹不是《红楼梦》的作者”。

这样不是没有什么意义了吗?

赤瑕宫神瑛侍者,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绛珠仙草,这就是宝玉和黛玉的前身。只因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绛珠,日月长久,绛珠便吸天地之灵气而得道,修成女体,是为绛珠仙子。一日,侍者凡心偶痴,便欲往人间投胎做人,而绛珠为报其甘露之恩,在警幻的指引下亦下界为人,欲将其一生之泪还之,始成就木石前盟。 只因前世结孽缘,致使今生死别离。下凡的神瑛和绛珠注定不会一起共赴巫山,携手白头,因为绛珠是来还债的,而这债是他一生的眼泪。所以我们看到,人间的神瑛就是那身在温柔富贵乡的宝玉和出身书香世家的黛玉,机缘巧合下走到了一起,来到了同一个屋檐之下。此时的黛玉打破了她人生的一个预言,他天生有不足之症,而预言便是“他要一生不见除父母之外的任何外姓亲戚病才会好”,脂批更是指出“惟宝玉更不可见”。不幸的是黛玉来到了荣国府,见到了贾宝玉,开始了他多愁善感的生活。我们看到宝玉和黛玉真可谓三天一吵五天一闹,而此间的话题永远是那个束缚人的“金玉姻缘”,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幻化来的玉石和一个癞头和尚相赠的金锁横在了宝黛之间。相信这一切都是由司人间风月之情的警幻仙子所安排,因为他要助绛珠还泪。由此便使得书中宝黛之间若即若离,忽而心有灵犀相敬如宾,忽而又变生不测起了角口,黛玉堕泪宝玉伤怀,一个对花独悲,一个望月空悔。正如判词有云“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他们之间的距离永远说不清远近。他们在人间懵懵懂懂,接受着命运的安排,因为他们不会知道自己的前身。然而人间红尘之中也会有人感知天机,荣国府的祖宗也就是宝玉的祖母黛玉的外祖,他说他们“不是冤家不聚头”,可不是吗,他们不正是前生有债的冤家吗?最终,黛玉泪尽而亡魂归离恨,宝玉悬崖撒手遁入空门。还泪之事就此完结,浪漫的前世,不完美的今生…… 然而我要说的是俗世中的宝玉和黛玉,他们之间的的确确是相互欣赏,相互吸引的。而这种吸引力是来自世间两种至纯至真的力量:佛与诗。 我欣赏贾宝玉,他拥有一颗佛心一颗不为世俗所容的心。他是世俗中的惫懒人物,是家里的混世魔王,是女孩队里的“无事忙”,是一个“贯在女孩身上下功夫的人”,可见,俗世中理解他的认可谓寥寥。 无数的红学家在评论他时,都会说他是一个反封建的典型,是一个社会激进主义者,对此我却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他更是一个反社会世俗化的先驱,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蠢物,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不堪。”他珍惜美好的食物,保护青春美好的女儿,是一个绛洞花王。“自己被淋得水鸡似的,却提醒别人下雨了”,“自己被烫伤了,却还关心别人烫着了不曾?”这些都是宝玉的日常言行,然而,世俗中这却是一个又一个的笑话。她同情社会的底层人物,愿意与这些人交往,只因他们都抱有一颗可善良的心,从市井优伶到乡野游民,他都平等对待并且都投之以真情。他是一个充满佛性和诗情的人,“见了鱼便同鱼说话,见了鸟儿便同她讲话”,自然万物在他眼中都是平等的生命。我很感动,一个封建纨绔子弟居然能有如此情怀。同时他讨厌那些峨冠博带满口圣贤礼仪的人,那些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阴险狡诈的人,他称他们为“禄蠢”,真可谓骂尽天下世俗人。而这些人中除了男人,还有那些沾惹了男人气味儿的女人。“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他提出了疑问,可世俗之人却不通其意,反问他道“这样说,女儿个个是好的,女人个个是坏的了?”宝玉如是,这样评价女儿和女人正是他对这种世俗生活的强烈否定。“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的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了珠光宝气,竟是一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洋来?”他困惑了…… 宝玉喜欢黛玉,为什么呢?别人都说是因为他们意趣相投,都有社会叛逆性。可我认为他们的结合是佛与诗的相互吸引。宝玉是有佛性的,妙玉说他是“些微有些知识的”,而黛玉十足是天上下凡的诗仙儿,她诗意的生活别人是无法读懂的。他每天都会与鹦哥儿对话,教它读自己的诗;每次出门都要嘱咐丫头们,将帘子拢起等待觅食的大燕子回来;而他选择潇湘馆为居所,自是因为喜爱那几杆幽竹……总之,他的一言一行都自然般充满了灵秀。春去夏初,落花满园,他便手执花锄,锦囊,进行自己独特的行为艺术——葬花,“花落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黛玉自己早已与花儿融为一体了,“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吟》的诗句和着她断断续续的抽泣,响彻了自然的每一处角落,鸟魂受惊,花魂陨落……诗意的绛珠是为宝玉而下凡的。 宝玉和黛玉,佛与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