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河南文化小论文写作

发布时间:2024-07-02 13:56:10

河南文化小论文写作

“亲不够的故乡土 恋不够的家乡水 我要用真情和汗水 把你变成 地也肥呀水也美呀地也肥呀水也美 地肥水美……” 每当听到《我热恋的故乡》这首歌时,我都会热血沸腾,为我的故乡——河南,而骄傲自豪! 河南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历史中,有10多个朝代在河南建都,河南共有7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还有2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占有四个 (洛阳、开封、安阳、郑州), 这些充分彰显了河南历史文化之悠久,地位之重要。 另外,河南诸多名胜古迹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上古文化遗址、太昊陵、东周王陵、北宋皇陵等古代陵墓给河南文化增添浓厚的历史气息;苏秦故里、玄奘故里、杜甫故里、许慎故里等名人故居,洛阳太学、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等古代学府让河南文化笼罩在浓郁的书香墨韵中…… 一一细数,这座座名胜古迹以它们独特的魅力诠释着河南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必说河南文化的历史悠久,也不必说河南的名胜古迹,单是河南的古今名人和戏剧艺术就让人赞叹不已。 千古风流人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南这片奇异的土地,孕育了灿若繁星的有各种影响力的名人。古时代有人类“开天鼻祖”羲伏、治水神工大禹、商朝创始人汤;道教始祖老子、庄子、思想家李耳、秦国变法的提议与实施者商鞅、法学家韩非子,以及李斯、汉臣张良等。还有代表唐代诗歌文学鼎盛时期的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韩愈、刘禹锡,元稹等都是河南人,又有汉代张衡、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唐僧的原形玄奘、画圣吴道子、修著“帝王教科书”——《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宋代画家李唐、民族英雄岳飞等同样是河南人。近代则有《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二月、书法大家张海等文艺代表还是河南人。在革命时期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邓颖超等是河南人,河南新县更是走出了许世友等数十位将军……“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今天的河南人同样在谱写着壮丽篇章:深受人民拥戴的公安局长任长霞,感动登封人民;穷而有志的洪战辉,震撼了一代年青人;大勇大义的魏青刚,让多少为利而动的人汗颜……是他们使河南文化熠熠生辉,光耀千古;是他们在河南文化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是他们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他们成为我们河南永恒的骄傲! 走出国门,唱响世界 这儿的人确实俊灵,张一张口便是民族精华。这里有历史悠久的豫剧,豫剧是祖国戏曲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自从明清诞生以来,在历代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艺人的倾情尽心、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到现在,豫剧也和京剧一样,变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开创到现在,像《花木兰》、《穆

河南,为你骄傲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大地上孕育的千古风流人物灿若群星。河南古称豫州,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五千年以来,这座摇篮, 人才辈出。今天, 就让我们踏着家乡这片肥沃的土地,一起来寻访他们的足迹吧!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以书生而得官,立即上书言事,作过河南县令。被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但也带来了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尤其是以议论为诗,甚至通篇议论,把诗歌写成押韵的理论,对宋代以后的诗歌产生了不良影响。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 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庄周梦蝶》相信大家都熟悉不过了,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庄子他可是咱们的河南人。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一时代,曾经当过漆园吏。他著文《渔父》《盗跖》以诋此羽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其言以光洋自态以商已,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以此概括地指出他的思想特色,学术渊博和文章风格,庄周所著《庄子》原有52篇,今存三十三篇,人们认为《内篇》为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多出于庄子后学所追忆。其“无为而治”的思想和老子齐名,并称“老庄”,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也就是俺们新郑人。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他一生留下近3000篇诗作。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花声、实义”的著名论点。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哪《琵琶行》、《长恨歌》等也极有名。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是我们刚刚学过的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里的句子,里面提到的“康乐”即谢灵运,陈郡阳夏人,就是现在的河南太康人,也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东晋最著名的山水诗人,曾经还创造一种登山木鞋,“谢公屐”,李白诗“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是也。他是第一个大力描写山水的文学家,有《谢康乐集》。 在近百年后,文坛上又出现了一位善于写风景的诗人,是谢灵运的同县谢眺,与谢灵运齐名,世称“小谢”,李太白又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他的五言诗具有民歌风味,有《谢选成集》。 我是延津人,延津的名人非常多,刘崇鲁,字郊文。唐滑州胙城(今延津县北)人。崇望弟,广元进士,擢左补阙、翰林学士。景 福中以水部郎中知制诰。仕终水部员外郎。 陈玉成,1837年出生在广西藤县西旺村一个贫农家庭。幼年时父母双亡,靠其叔父陈承容抚养成人。14岁时随叔父参加金田起义,被编入童子兵,随军作战机智勇敢。18岁领兵督战,屡立战功,被提拔为殿右三十检点、冬丞相等职。 刘震云,中国著名作家。1958年5月生于河南省延津县。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1988年至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一级作家。 以上这些优秀的河南人,他们都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也是河南人民的骄傲。江山代有才人出,河南人以自己的智慧和精神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影响着历史的进程,难怪卢书记曾说: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我相信今后的河南会孕育出更多的新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点评: 河南是我们共同的家乡。因为河南是黄河文明的中心,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而历史上,老子,孔子,墨子等中华文明的奠基人,都把长长的足迹印在中原。不知何时,河南却成了世界眼里的旧中国,中国人眼里的穷乡下,三十一个省份眼里的穷亲戚。本文小作者从寻访河南名人的足迹入手,从自己的知识范围内选取了,韩愈,庄子,白居易,谢灵运,谢眺,刘崇鲁,陈玉成,刘震云等人,由河南文化追溯到中华文化,由河南精神上升到民族精神,激起了我们河南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本文结构上采用分说的形式 ,从古至今依次讲来,能抓住人物的主要成就来组织材料,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感悟真切,语言生动流畅,富有真情。但是作为一篇论文,理论性还不是很强,自己的见解还挖掘的不够深入,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提高论文的写作能力2.!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历史上, 河南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和商城郑州。 悠久的历史为河南留下了极为珍贵和丰富的文物古迹,历史学家称河南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河南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这里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有以少林武术发源地名扬四海的“中国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相国寺,等等。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分别于2000年和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如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 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苏秦、岳飞,科学家、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司马光,佛学家玄奘等等。他们都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也是河南人民的骄傲。河南是中国姓氏发源地最多的省份,是台湾70%的客家人,48个姓氏的祖居地。近年来,海内外华人来豫寻根者络绎不绝。 此外,蕴含着丰富文化内容的郑州少林武术节、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花节影响巨大,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的到来。【仅仅参考,或者你在百度上搜索关于河南文化的历史资料或背景之类,然后组合在一起写】

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河南文化小论文文件

河南在人口、农业、经济、文化与形象上表现为中国的缩影。河南是圣地,洛阳是圣城,河南段黄河是圣河,嵩山是圣山,河南堂为圣堂,河南文化对中国人而言是朝圣;河南是中华人文始祖的主要活动地、中华姓氏的主要发祥地、姓氏郡望的主要衍生地、客家先民的首次南迁出发地,是中国人的家园;河南是人们创大业、干大事的福地。第一个关键词:缩影在中国,哪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代表中国,可以较为概括地反映中国的现状与历史?广东省,太富裕了,它是富强中国的代表;上海市,太城市化了,它是发达中国的代表;青海省,太偏远了,它是原生态中国的代表……可以说,在中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最能代表中国的是河南省,河南省是中国的缩影。第二个关键词:朝圣中华文化是与其他文明并列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也是具有神秘色彩的东方文明。这一文化以中国为中心,深深影响了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诸多国家,成为一支极具魅力的文化圈。随着中国的逐步崛起,任何喜欢中华文化的人,都要到中国进行文化体验。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大河地域文化,黄河文化的核心是中原文化,体验中华文化河南应该成为首选,叫响“朝圣”的主题,是中原文化魂之所在第三个关键词:家园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思路,这种共有的家园,必须依托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而认祖归宗与弃恶扬善,是传统认知中两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河南作为中华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地区,其以根文化为代表的“家园”表现在以下若干方面:一是中华人文始祖主要活动在河南。二是中华姓氏,尤其是100大姓中,有78个姓氏,根在河南; 300大姓中有171个姓氏根在河南。。三是在当今120个大姓中,郡望在河南的姓氏达98个。四是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纪念地在今偃师市。五是闽台人的原乡固始县。因此,河南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以根为纽带的精神家园。第四个关键词:福地福地,乃宝地,是对人才最能吸引聚集的地方。在《二十四史》中有列传的名人共5700余人,仅汉、唐、宋、明四个朝代,河南籍名人达912人,占总数的15. 8%,名列各省第一[14]。河南有谋圣姜太公、道圣老子、墨圣墨子、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字圣许慎、诗圣杜甫、文圣韩愈、画圣吴道子、酒圣杜康、厨圣伊尹、律圣朱载堉。因此,从历史的角度看,诸多想成大事者,必须到中原,“问鼎中原”成为胸有大志的化身;诸多影响我国古代历史进程的事件都离不开中原,所以“逐鹿中原”成为成就大事业的象征。解读河南文化的四大关键词,是任何一位华人一生中必到河南的四大理由,这其中体现着正史所记载的“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是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最佳地区。如果对河南进行最集中的概括,应为:“天下之中,中国缩影。河南:中。”

不去的红黄河东流,雄壮,汹涌;河南文化,亘古,绵长。荆轲刺秦乱石穿空,历史的风云涌起,是苍凉悲壮,是雄心壮志,是侠肝义胆。大漠残阳,一片殷红,红光割断了易水的悲歌。众人拂袖,挥去最后的伤感。“刺政于座。”他字字铿锵,犀利的目光隐隐透出勇者的无畏与坚决。太子丹为他斟上了诀别的最后一杯酒。易水悲凉,他充满不悔,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于是,他带走了田光忠于国家以死相求的诚恳,带走了徐夫人最后的一把鱼肠,带走了太子身边的舞阳,带走了燕国百姓最纯的泪水。一时间,他已重任在身。风撕残了红叶。行动处,带起地面的落英轻轻翻飞。马车碾尘而去,让恐惧驻足。他踏着秦人的笑声远离了燕的宫阙。这就是荆轲,执着,果断。秦国的天明朗深远,秦国的乐悠扬清冽。赢政,高高在上。荆轲的心中掠过一丝寒意。然而他还是一步一步走上了通向死亡的台阶,带着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从容而自信。图穷匕现的终点是一座悲壮的坟墓。生命的无奈,荆轲的高亢,只是剑短气长。匕首掷出,火花飞溅,刹那定格成永恒。从此,这块土地的上空便有一轮殷红的残阳,映红了整个河南,那是历史的深远处的一腔热血,沸腾中原。杜甫忧国“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站在高台之上的杜甫,一句诗吟得泪流满面,飒飒秋风吹动衣衫,更衬出他的瘦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站在高台之上的杜甫,怅望悠悠江水,何处是归程?面对风雨同舟的妻儿,他负疚“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面对社稷苍生,他关切“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面对亲人朋友的生死离别,他感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此生”“音书长未达,况乃未休兵”;面对民生苦难,他心忧“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之诗,无处不见其忧国爱民之心,悯时伤世之情。人不愧诗圣,诗不愧诗史。“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何等悲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等胸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何等气度,因为他始终坚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历史依旧上演,江水依旧东流。杜甫为河南文化留下了一抹通红。这一文一武的两个人,秉承了中原大地的恢弘气度,又延续着中原文化的不朽光芒。河南文化的光辉普照着中原的万千风景。白云在袖,山水藏胸,英雄泪洒此处。沉重中蕴涵精彩,浅淡中酝酿着灿烂。她是光芒万千的东升旭日,她是古城旧都的国色天香,她是万里青天的一行白鹭,她是无声的冷月和静谧的池塘,她是沉舟侧畔的点点白帆!品味河南,解读文化,我从中领悟到从容,凭借她做翅膀,我翱翔在深邃的文化天空中,心扉透彻,激情奔放。天空开始变得赤红,它是火的颜色,更是河南文化的色彩!

河南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这里曾孕育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李耳、庄子,政治家商鞅、李斯,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文学家韩愈,哲学家程颢、程颐,民族英雄岳飞以及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邓颖超等历史名人1000多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就占有三个(洛阳、开封、安阳)。

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曾上演过一幕幕历史活剧,诸如武王伐纣、周公营洛、春秋诸侯争霸、战国群雄逐鹿、刘邦项羽对峙、光武刘秀兴汉、曹魏中原称雄、隋末瓦岗暴动、赵匡胤陈桥兵变、岳飞抗金鏖兵、李自成中原血战、京汉“二七”风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

历史的风云变幻,无不在中原大地留下深深的痕迹。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光辉灿烂,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从南召县云阳镇发现的古人类臼齿化石,连同渑池、许昌、安阳等地出土的各种旧石器,证明距今四五千万年前这里已有人类居住。

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在新郑县境),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渑池县境),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这些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迄今已发现千处之多。

说明河南在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已达到一定的高度。

自有史以来,夏王朝在河南建都的地方有阳城(登封)、阳翟(禹县)、帝丘(濮阳)等地。

商朝7次迁都,4次都在河南境内,安阳殷墟是著名的商代后期都城遗址。

西周以洛阳为东都,营造为王城和成周城,在河南境内分封的诸侯国有数十。

春秋时期,境内属秦、晋、楚、宋、卫、郑、陈、蔡诸国。

战国时属韩、魏、赵、楚之疆。

秦统一中国后,设郡、县。

河南分属三川、颍川、南阳、河内、陈郡、东郡和砀郡7郡。

西汉承秦制,仍设郡、县两级,并实行分封诸侯王国与中央直辖的郡交错分布。

为了加强对郡、国的控制,又将全国分为司隶校尉部及13州刺史部,实际是监察区。

河南分属司隶校尉部及豫、兖、荆、冀4州管辖,设有弘农、河内、河南、颍川、汝南、陈留、南阳和魏郡及淮阳和梁国2个诸侯王国。

东汉都雒阳(洛阳)、实行州辖郡、郡统县。

河南分属司隶校尉部及豫、兖、荆、冀、扬5州管辖,设有弘农、河内、颍川、南阳、汝南、陈留、东郡、魏郡等郡及陈、梁2国。

三国时河南属魏,先都许昌,后迁洛阳,仍实行州、郡(国)、县3级。

设有12郡和梁国1国。

西晋都洛阳,河南境内有18郡国。

南北朝时,河南分属于北魏和南齐。

北魏在河南设8州26郡;南齐在河南设3州12郡。

隋统一南北后,在河南设20郡(州)。

唐朝先都长安,后迁洛阳。

河南分属京畿及河南、河北、淮南、山东南等道,领有21州郡及河南1府。

五代时,梁、晋、汉周4朝都汴(今开封),后唐都洛阳。

河南境内多数称州,少数称军、府。

北宋建都汴梁(今开封)。

河南境设有京东、京西、河北诸路,路辖有府、州,有些军、监也隶属于路。

府、州、军均辖县。

南宋南迁后以淮河与金为界,河南大部属金。

元朝将中央辖区直属中书省,其他地区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之制始于此。

“行省”之下统路、府,府领州、县,也有府、州不隶路而直属省。

时河南境内黄河以北地区属中书省,黄河以南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

中书省在河南管辖的有大名、彰德、卫辉、怀庆等路和濮州。

河南行省下属河南府路、汴梁路、南阳府、汝宁府、归德府。

明朝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司(省)下辖府、州,再下为县。

明末,河南领有开封、归德、河南、南阳、汝宁、彰德、卫辉、怀庆等府和汝州直隶州及京师之大名府,山东之东昌府的一小部分县。

共计府属州31个,县96。

清朝恢复行省,省下为府,再下为州、县。

终清之世,河南领有开封、归德、河南、南阳、汝宁、陈州、彰德、卫辉、怀庆等9府,郑、许、汝、陕、光5直隶州和淅川直隶所。

府属州5,县96。

民国初年,改道制。

河南设有开封、河北、河洛、汝阳4道,5直隶州,100余县。

1927年废道尹,实行省、县两级制。

省下分设行政区(监察区),区管县。

1946年河南分为12区,共108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后,河南省行政区划,北界止于黄河,有郑州、洛阳、陕州、陈留、商丘、许昌、淮阳、南阳、信阳、潢川等10专区和开封、郑州2省辖市、8专辖市,86县,省会设开封市。

1952年中央人民 *** 政务院决定撤销平原省,将所属之新乡、安阳2省辖市及新乡专区及所属14县(区),濮阳专区及所属7县,安阳专区及所属6县,菏泽专区的东明县划归河南省。

同年,中央人民 *** 政务院决定,将旧属河南省在建国初期划入安徽省的永城县划归河南省。

1954年,河南省府由开封市迁驻郑州市。

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将东明县划归山东省。

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将山东省之范县、寿张2县金堤河以南地区和范县县城附近划归河南省,取名范县。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将范县东部的9个公社划出,成立台前县

河南洛阳文化小论文

洛阳春节习俗:我家的春节1.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提,小贩们也挂出了红红的春联和福字。过年前夕,许多人都十分忙。许多去外地打工的人都带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向家走去。 大年三十的晚上,妈妈就在厨房做着香喷喷的年夜饭。而我却守候着电视机前,等待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 我喜爱的春晚终于开始了,妈妈的饭菜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哇!这一天终于来了!我们立刻开始吃饭了。我先夹了一个白菜馅的饺子,特别好吃,接着妈妈给我夹了一个海鲜味的,我摇摇头:“妈妈,我不喜欢这个味道!”妈妈非让我吃,还笑着说:“这个饺子最甜!”我咬了一口,见一块水果糖在口中,酸甜可口,好吃极了!原来如果吃到了带糖的饺子,这一年都会幸福甜蜜的。在不知不觉中新年到了,我们欢呼起来。 初一的一大早我就被鞭炮声吵醒了。 鞭炮四响,礼花冲天,大家的欢声笑语增添了过年的气氛,本是热闹的街道变得冷清,传统的春节就这样年复一年,一代人传一代人的延续着…… 最值得我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家人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灯火通明的居民区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请来了门神和财神以求全家人幸福安康,也寄予了新年的希望。 2.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春节都是差不多的,热闹、喜庆而祥和。春节的前几天,是大人们最忙的时候,张罗这张罗那,但是,却是我们小孩子最憧憬的时候。爸爸妈妈买了许多好吃的,而卧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便急切地盼望着春节的到来。 除夕那一天晚上,当然也是我家最开心的时候,全家三口人一齐静静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偶尔外面传来几声鞭炮声,也会觉得特别有趣。电视里搞笑的小品,优美的舞蹈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这笑声伴随着窗外的鞭炮声,显得气氛愈加欢乐。 终于要正式过年了,拜年就是我们一家首要的任务了。每到一家,我都要说上一句吉祥话,如:“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等等,而爸爸妈妈则送上一份拜年时必备的礼品,主人则会拿出一个红包递给我,这是我最高兴的事了,于是心里盘算着这钱该怎么用,买些零食?或是文具?买点玩的也不错,谁知一回到家就被“无情”的妈妈给收了去,我只好无奈地把这些个幻想的泡泡给吹灭了。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到处做客,丰盛的饭菜,炫丽的灯光,大人们喝酒时的祝福包围住了我,而我呢?则和哥哥一人拿来一大瓶饮料,东东快快地喝了个够,哪晓得一会儿我的肚子便疼的厉害,难受极了,后悔啊。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已经上学了,新学年的开始,将意味着春节的结束,但在这一天,我们家还是要吃元宵的,过年的气氛丝毫没有减弱,照旧的笑声,照旧的喜庆,照旧的开心。 就这样,快乐的春节过去了,每当细细回想是,总会不禁笑出声来…… 3.照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 这天,是家乡过小年的日子,说是小年,不如说是过春节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听见一阵阵鞭炮声响起,这是要吃水饺了,每一年的这天吃睡觉之前都要放鞭炮,再烧些纸钱送灶王爷上天,干完这些才能吃水饺。每当这一天晚上,村子里就会传出一阵阵参差不齐的鞭炮声,那声音直冲云天。这天还要把屋子整理好,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腊月三十也就是家乡人口中的大年了,这天中午十二点,家家户户贴对联。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圆饭,吃晚饭,家里的男人们就去别人家拜早年,女人们在家里等待别人拜年。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家家户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但都在炕上包,边包水饺边等待。包完水饺,就一起围坐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了,睡觉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才能吃,吃完水饺才能睡。 正月初一早晨,人们穿上新衣,这时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时要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要压岁钱了,收完了压岁钱,就一起出去拜年,到那家串串,到那家走走,拜完之后就在家里等待别人来拜年。 过完春节后的几天更不能闲着了,还要到别的亲戚家这样子来回走动,晚上还要请在村子里的长辈吃饭。初二晚上包好水饺,凌晨四五点钟去给死去的亲人上坟。春节后的几天晚上村里开着路灯,小孩子们都出去放各种礼花。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这天必须要吃元宵,晚上全村一起放礼花,各种各样的礼花在天空中呈现出来,给蔚蓝的天空添上了几笔彩色。 春节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过去之后,天气逐渐变暖,孩子们开始上学,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

文化,洛阳真正的名片洛阳,作为一十三朝古都,盛名于册,声显于世,放眼全国,可以说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城。每一个喝着洛河水长大的河洛郎,对于洛阳,心中都有一份难掩的自豪。可当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古洛旅游,从满怀希望而来,到轻轻唏嘘而去,我们不难窥见那份遗憾。何以如此?仔细想来,不难发现它的原因所在。一个城市名著于世的资本,不仅仅是它的经济,更是其对自己城市特色的一种坚持。威尼斯,不可谓不名扬天下,大凡知道者,都知它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今天,让我们重新审视它,会发现,它原来只有十万之众,面积也仅平方公里。微型的威尼斯却是成功的,原因何在?那是因为它对自己独特的文化进行了保护和宣扬。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是继佛罗伦萨和罗马之后的第三个中心。现在的威尼斯不仅对那个时期的历史遗存进行了重点保护,还依托这些举办了闻名世界的国际电影节,电影节反过来又把威尼斯的文化推向了世界。威尼斯的房屋建造独特,地基大都淹没在水中。在这座水上城市,汽车、摩托车、甚至自行车都是被政府所禁止使用的,城市的公共交通靠的是公共汽船。这种独特的文化和环境氛围,似是一种魔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每一个人。 威尼斯如此,洛阳亦可如此。洛阳,历经多次浴火重生的磨难,地上文物,城中所存,已剩无几。可是,但凡有心,觅于荒野,仍可见遍地的旧朝瑰宝。轘辕古关的岁月沧桑、会圣宫碑的巍巍秀美、杜子美墓的人文故事等,不都是洛阳历史的符号吗?这些不也正是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地方吗?可我们自己,又有几人知道呢?悠悠岁月易过,历史遗物尚存。在洛阳未来的复兴中,这些承载着历史的遗存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本! 洛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应该得到宣扬。我们不仅是一十三朝古都,更是华夏文化中的圣城。历史上,和洛阳有关的名人和诗词歌赋,真可谓举不胜举。一个人就是一个故事,一段诗词就是一个传说。洛阳,更是华夏第一道曙光照耀的地方,儒学、佛学、道学、理学、经学、玄学等对中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学说,无不与洛阳有关。这些华采乐章,能给洛阳美誉度带来多大的提升,可以说是远不可估量的。 历史遗存的厚重和洛阳文化的博大,将会让洛阳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这些潜藏的软实力,也许正是洛阳最吸引世人的地方。 洛阳,真正的名片是文化。用文化来打造洛阳,是我们应该有所意识的,让洛阳作为华夏文化圣城的地位得到彰显,更是我们应该坚持并要努力做的。经济发展的同时,用我们的全力来保护和开发洛阳的这些遗存,宣扬洛阳历史文化,我想,也许这才是这座古城的沧桑正道。 鉴于此,建议将文化强市写进我们强市途径之中,从“工业强市、旅游强市”到“文化强市、工业强市、旅游强市”。 文化自然泱泱,要想彰显绝非易事。我想可以从下面去做点事情来。 一、树立两个文化核心 树立“根在河洛”和“洛阳是中华民族圣城”的两个理念。根在河洛是我们寻根旅游的主旨,更是我们彰显洛阳历史的王者之作。洛阳历史,从可追寻的五千年里,遥至夏商,是源头。洛阳,不仅仅有历史,更是一个被文化所深埋的古城,和洛阳相关的诗词歌赋,在中国,没有一个可出其右者。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影响深远,所以她是我们的圣城。 二,依托河洛文化,在洛阳成立“河洛文院”,承载和发扬河洛文化。我们洛阳目前的书画在中原地区与开封一道支撑着中原门庭,在“河洛文院”里设置“书画院”,用以壮大书画队伍,弘扬河洛文化。洛阳围棋,全国响亮,作为第二个城市达到百段的城市,在“河洛文院”里,我们也设置“洛阳棋院”。我们还可以考虑在“河洛文院”里设置洛阳考古研究院,依托洛阳雄厚的考古人才和大量古文物资源,打造成国内知名的且有影响的研究单位,也不是什么难事。其它方面,诸如文学创作,河洛文化研究等,我们也可考察论证,发挥洛阳特色,做出一个响亮的“河洛文院”。 “河洛文院”,拼凑容易,做强很难,如我们把这个“河洛文院”提升到弘扬河洛文化的高度,用一个城市的力量来打造,我想,说不定,这会成为我们新城市名片。 三,依托旅游产业做大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在洛阳,我认为可以相互支撑发展.通过河洛文化的弘扬,我们可以加大洛阳旅游的魅力,反过来,通过旅游的效应,又可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两者是一个很好的搭配,只要我们措施得当,这两个将会是一个极佳的相互支撑产业. 四,依托历史资源,做强古文化.我们洛阳要做强古文化,是极其重要的,我们还要着重打造夏商文化,这个是洛阳所独具的,其他七大古都则只有安阳有殷商文化,这对我们打造源头文化,树立根在河洛的观念是极其重要的.除了夏商文化,周文化、唐文化,等等,我们可以有重点打造几个文化品牌出来。这样,我们古文化可以形成方阵形,让人有极强的震撼。在这其中,需要我们加强对仿古建筑的建设和古文化的挖掘。 五,培养洛阳自己出版业,打造自己的“龙门书局”。 作为一个河洛文化的中心,也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洛阳需要培养自己的出版业,努力打造自己的龙门书局。商业化运作,我们不具备优势,需要政府进行支持。我们的龙门书局,要以古代文化为主,承接多种业务,创出一番自己的天下来。这个比较难做,需要雄心,更需要我们的精巧运做。 六、加强与印度的合作 印度多被忽略,但对于洛阳来说,它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国家。在洛阳被边缘化的今天,唯有印度国家元首来华是在北京之后直奔洛阳,所以佛教是洛阳和印度的联接点,这是一个对洛阳影响极大的联结点。 如果,我们能利用好与印度的关系,佛教旅游也会得到极大的促升。印度拨款为洛阳建佛殿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希望我们不要被动,而是积极主动,与印度沟通,抓住机会,为我们旅游赢得另一个亮点。 七、在文化宣传上,要有大手笔。 在CCTV和全国性的传媒上做些精心的宣传,远比我们到其它城市开新闻发布会的效果要好。今年,我们在中央台做了形象宣传,这个就不错,以后,我们也考虑在凤凰进行广告片宣传,洛阳在海外有很高的认同,凤凰是个很好的平台。甚至,我认为可以邀请张艺谋来,让他将牡丹和龙门等标签性的洛阳文物做一个宣传短片。今年邀请了《同一首歌》和《相约洛阳》来洛阳,凤凰在洛阳做了《根在河洛》的大型寻根,这些都为洛阳进行了很不错的口碑宣传。对于提升洛阳美誉度,有很大的提升。 八、彰显河洛文化,做大洛阳旅游,何不来个“一票通”呢? 持“一票通”可以旅游洛阳任何景点的牡丹和文物,时间为一个月。打造“一票通”,将极大增强洛阳的吸引力。门票一次性“少得”,将换来人流的“多得”,所以门票的收入不一定会降。另外,服务业的收入将会因此而大大提高,洛阳的美誉度也会在大家的口碑中进行传播。看重门票的杀鸡取卵,还是追求综合旅游经济效益,值得我们思考。 一个小小的“一票通”,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催化剂,也是彰显河洛文化、做大洛阳旅游的契机。

我是不会写了!!但是我觉得这种东西还是自己写好!!不要偷懒哦!!o(∩_∩)o 哈哈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是“华夏第一王都”,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丝绸之路”起始点(长安、洛阳)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崤函帝宅,河洛王国”,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漫长的历史孕育出洛阳独一无二的历史与文化,衍生出其独一无二的特产。给洛阳这座千年古城添加上浓描重绘的一笔。

河北省学位论文写作指南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及格式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学生毕业前提交的一份旨在取得学士学位而撰写的学位论文,也是一份具有一定理论和实际价值的学术论文;本科毕业设计则是工科学生毕业前提交的一份旨在取的学士学位而进行的工程设计,其撰写的为毕业设计说明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千差万别,文科与理工科的要求明显不同,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的撰写格式也有较大的差别。但是,就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格式而言,仍然是类似的。

为了提高学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做到学位论文在内容和格式上的规范化与统一化,根据由国家标准局批准颁发的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参考省教育厅组织编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特作如下规定:

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内容一般应由八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文本主体,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必要时)。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题目

题目应该用极为精炼的文字把论文的主题或总体内容表达出来。题目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有特殊要求的,如为了给题目加以补充说明,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一个侧面等,则可加注副标题。

2、中、英文摘要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包含中文摘要与英文摘要两种。论文摘要以简要文字介绍研究课题的目的、方法、内容及主要结果。在论文摘要中,要突出本课题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见解。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的内容则要与中文摘要相一致。

3、关键词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关键词包括中文与英文两种。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其数量一般为3-6个。每一个英文关键词必须与中文关键词相应。

4、目录

目录是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文字应简明扼要。一般的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应标明页数,以便阅读。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目前通用的标题序次结构有以下二种,文科类一般采用第一种,理工科类一般采用第二种。

第一种序次:一、(一)、1„„ 第二种序次:1.、、„„ 5、文本主体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要求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应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造性。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求文本主体不得少于6000个英文单词,其它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文本主体一般不得低于15000个汉字。

文本主体一般包括引言(或称前言、序言等)、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宣示课题的“来龙”,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应解决的问题。也有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正文不用引言,而是直接从第一章写起,则第一章就相当于引言。

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在正文里,作者要对课题的内容和成果做详细的表述、深入的分析和周密的论证。毕业论文的正文一般包括前人对课题研究的进展综述、理论分析、本课题进行的研究工作的内容、研究成果、总结和讨论等内容;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正文一般包括方案论证与比较、理论分析及计算、结构设计及软件设计、系统测试、方案校验等。对于不同学科的毕业设计(论文),其正文论述的方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这里不作具体说明,详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

结论是全文的思想精髓和文章价值的体现。应概括说明所进行工作的情况和研究成果,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指出创新所在,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特别是对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着重指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它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总体观点,阐明课题的“去脉”。结论要简单、明确,措词严密,篇幅不宜过长。结论部分可以用“结语”、“结束语”等标题来表明,也可以不用标题表明。

文本主体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组成,其书写的规范和标准如下: (1)标题。正文中的标题也称小标题,其目的在于使文章的层次清晰。有的小标题用文字概括出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有的小标题直接使用数字,仅仅表明顺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注释。正文中引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等必须注明出处,有需要解释的内容也可以加注说明,这就是注释。注释用页末注,即在引用的地方写一个脚注标号,把注文放在加注处那一页稿纸的下端。也可以使用篇末注,即把全部的注文集中在论文末。注释的序号要用①、②、③等数码表示,而不能用[1]、[2]、[3]等数码表示,以免与参考文献的序码相混淆。

(3)标点符号。毕业论文中的标点符合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列举如下:

①连接号中的半字线即“-”,占半个字宽,书写时不占格,写在两格之间,用于结合各种并列和从属关系。例如并列词组(温度-时间曲线),合金系统(Fe-Cr-Al),产品型号(SZB-4真空泵),化合物(甲烷-d),币制(卢布-戈比),图、表、公式的序号(图3-1,表2-5)。

②连接号中的一字线“—”占一个字宽,书写时应比汉字“一”略宽,书写时占一格位置。它用在化学键(如C—H—C)、标准代号(如137—64)、图注(如1—低碳钢)、机械图中的剖面(如A—A)等标注符号中。

③省略号在正文中占两格“„„”,在公式中占一格“„„”。

④括号一般用圆括号。有双重括号时,可以圆括号外面再加方括号。数学式中的括号分三层,即{[()]},层次不得改变。

⑤在并列的词组和短句之中又包含并列词的较复杂情况下,为避免并列的范围混淆不清起见,外层的并列词组或短句可用逗号或分号分开,其中的并列词用顿号分开。例如:“须解决邻位效应,饱和链中的中性质交递,有机物中氢分子、卤分子的活动性,瓦耳登转化等问题。”

(4)名词、名称

学位论文类型及写作技巧

学位论文

国家标准GB 7713─87对学位论文的定义是:“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分为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三种。

学位论文不同于一般学术论。学位论文为说明作者的知识程度和研究能力,一般都较详细的介绍自己论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研究方法和过程等。而一般学术论文则大多开门见山,直切主题,把论题的背景等以注解或参考文献的方式列出。学位论文中一些具体的计算或实验等过程都较详细,而学术论文只需给出计算或实验的主要过程和结果即可。学位论文比较强调文章的系统性,而学术论文是为公布研究成果,强调文章的学术性和应用价值。

1/学士学位论文

学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应能体现作者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士论文的篇幅一般为万字。学士学位论文是对选定的论题所涉及的全部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取舍、提高,进而形成自己的论点,做到中心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学位论文写作时还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至重复前人的研究工作,但应具有自己的结论或见解。学士学位论文格式一般按学术论文格式写作。学士论文的`选题可从如下方面考虑:

1. 可选择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内容为题(对一些定理、命题给出新的证明、解释;通过实验和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新的规律和结果。这类选题难度较大)。

2. 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发展、提高的角度选题(对已发表的论文或教课书上的一些结论、结果做一些订正、改进、推广、深化和提高等工作)。

3. 采用“移植”方法选题(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研究思想、方法、实验技术去解决另一学科的有关问题)。

4. 进行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作为论文的选题。

5. 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论文的选题。6. 对有关学科、领域或研究专题等进行综述、评述作为论文选题。

2/硕士学位论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明确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具有自己的新见解,有一定的工作量。可见硕士学位论文只要求在某方面有改进、革新,即有新见解。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学位论文的篇幅一般不受限制。但下列内容的论文,不能算有新见解,不能作为硕士学位论文。

1. 只解决实际问题而没有理论分析;

2. 仅用计算机计算,而没有实践证明和没有理论意义;

3. 对于实验工作量比较大,但只探索了实验全过程,做了一个实验总结而未得出肯定的结论;

4. 重复前人的实验或自己设计工作量不大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只做过少量几个实验,又没有重复性和再现性,就匆忙提出一些见解和推论的;

5. 资料综述性文章。

3/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博士学位论文应具有系统性和创造性。博士学位论文应是一本独立的著作,自成体系。有本课题研究历史与现状、预备知识、实验设计与装备、理论分析与计算、经济效益与实例、遗留问题与前景、参考文献与附录等,形成一个体系。博士学位论文的创造性从以下几条来衡量:

1.发现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建立新理论。

2.设计实验技术上的新创造、新突破。

3.提出具有一定科学水平的新工艺、新方法,在生产中获得重大经济效益。

4.创造性地运用现有知识、理论,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工程关键问题。博士学位论文的结构是书的章节形式,每章节的写作均可按一般学术论文的格式写作。博士学位论文的摘要一般不要超过6000字。美国学者.罗伯特认为博士学位论文应将自己的原始资料(不管是否发表),都收编进去,博士学位论文是对多年研究和所著论文的总结和评论。

4/专题研究论文

专题研究是指对某专项课题的研究。专题研究论文是对其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成果所作的理论分析和总结。专题研究论文与科技报告和学术论文有所不同。科技报告侧重过程记录;学术论文主要体现创造性成果和理论性、学术性。可以通俗地说,专题研究论文介于二者之间。

河南文化概论论文

影响:当今社会中官与民、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都需要这种表现形式,表现的越充分,人心就越顺畅,做事越顺利。这就是道家思想的原意,也是我们所倡导和谐社会的基础,所以,我相信社会发展离不开和谐,只有社会和谐了,人类才能拥有共同的幸福、更大的幸福

嚯嚯~~~物流学院滴吧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2)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3)清初: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同步导学中国古代对治国思想的选择: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活原始粗放,民风淳朴,没有私有观念,人人平等相亲,过着一种美好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事务的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主,主要靠部落联盟首领的智慧和美德来教化民众,治理国家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在奴隶社会随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产生了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一方面制定了宗法等级制度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一方面以武力作为统治的后盾。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西汉建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人口锐减,农民流亡,经济凋弊,府库空虚。鉴于这种形势与秦之败亡,汉初统治者便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治,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力,以巩固统治。一方面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奖励耕织”以及缓刑等政策,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安定民心;另一方面在当时郡国并行的制度下,对地方诸侯王采取不过多干涉的政策,以巩固封建统治。与这种形势相适应,黄老思想也就得到广泛流行,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其核心是清静无为,因循而治。实践证明,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并出现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对中国古代政治有一定的影响。每当大的政治动乱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往往采用道家治国之策,与民休息,以蓄国力,以安民心,以固社稷根基。除汉初以外,唐、宋初年也有相似的做法。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法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迫于经济凋弊、民心思治的社会形势,以退为进,奉行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试图达到无为而治。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有为政治,统治思想也必然面临新的抉择。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建元五年(前136年),武帝设置儒学五经博士,同时罢免其他诸子博士,把儒学以外的百家之学排斥出官学,史称“抑黜百家,表彰六经”。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下诏批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体内容。武帝改造选官制度,规定博士弟子成绩优异者可任为郎官,吏有通一艺者可选拔担任重要职务,还打破常规起用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样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狱。武帝时遵循儒家思想,举行封禅、改正朔、修郊祀、定历数等重大礼制活动,初步形成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需要理解的是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它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范文二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涉及宗教、教育、书法、思想、音乐、文学等方方面面。自古至今无一人可统一而论,又岂我一凡夫俗子可为之!凡事必有线索或言核心。 五千年来,经济最繁华时莫过于唐朝,军事鼎盛时当属元朝。其主要不分都是封建王朝,他们奉行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如罢黜百家,独尊儒学。此时也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仁者爱人,修身崇德;贵和尚中,推崇和谐……这些宝贵的文化精神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我们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确等等。

一、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意义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四大文明古国,形成了人类最早时期的文明。追溯中国历史,至今已有5000年文化积淀,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经过了多种字体的演变,并由此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传承了下来。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仅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引以自豪,而且要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和智慧,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位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的学科,也是文史类和师范类院校必开的一门课程,目的是让广大莘莘学子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悠久的古老文化,将这种文明与思想继承下去,影响更多的人。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广义上来讲,中国的文艺理论和汉语言文学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各种形态的文学思想皆与中国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玄学等古代哲学密不可分,构成了中国最丰富的古代文化组成部分。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整体文化,对学习中国古汉字、音乐、舞蹈、宗教等文化具有一定帮助。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建设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高校开设最早的课程之一,该专业注重学生文学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开设与中国社会变革是联系在一起的。随着90年代全民经商大潮的兴起,文坛上百花齐放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文学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少,90后一代更热衷于现代西方文化,普及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虽讲述的是古典文化和艺术,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影响教师采用高新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视频、声音于一体的方式还原当时历史时期的场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影像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佛学等文化。

除此以外,通过实地考察和开设孔子学院,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普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汉语言文学是古老而又具有系统性的一门学科,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能力,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通晓中国古今文化的文坛之士。

两汉时期的经学、隋唐时期的佛学、宋明时期的理学、清明时期的朴学及近代民主思想等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全面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身为中华儿女感到自豪。

新时代的大学生同时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任务,可利用多媒体或互联网工具,将中国悠久且古老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