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热点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20:33:07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热点论文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大手术)。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长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一些病人可能并发肺栓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护理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护理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下肢深静脉内血液异常凝固引起管腔阻塞,静脉血液回流障碍的疾病。若未及时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甚至致残。在急性期如果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可危及生命。我科从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采用静脉溶栓和抗凝辅以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度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共87例,配合精心的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7个,男56例,女31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6岁,左下肢58例,右下肢25例,双下肢4例;手术后27例,产后18例,外伤后21例,长期卧床16例,无明显诱因5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皮色加深,皮温偏高,浅静脉扩张。均经血管彩超检查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均采用静脉溶栓和抗凝辅以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度综合治疗。

2、给药方法:尿激酶5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200ml经患肢足背浅静脉持续20小时匀速输入,扎止血带于患肢踝关节上5~10cm处[1],每2小时放松10~15分钟;低分子肝素钠经腹壁皮下注射12小时一次,连续使用7天。经外周血管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每日一次,连续使用10~15天。停用低分子肝素钠后改用口服华伐令抗凝3个月。

3、结果:患肢经溶栓、抗凝、去聚等综和治疗后水肿,疼痛明显好转至消褪,皮肤色泽恢复正常。

未发生肺栓塞,有一例出现血尿,经停用低分子肝素钠后出血停止。出院前均经复查血管彩超检查。血栓消失、血管完全再通78例,血栓部分消失、血管部分再通9例。均佩带循序减压弹袜出院。

二、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对疾病不了解,有的患者顾虑重重,过度焦虑;有的则表现为无所谓,不能正确的对待治疗。此时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摸清每个病人的心理特点,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效果,增加病人的信心。让患者家属了解本病的病因,治疗,预防和护理知识,使病人和家属建立一种新的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心理环境,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2、体位护理:急性发病后10~14天内绝对卧床休息,包括在床上大小便,禁止热敷、按摩、推拿患肢,以免血栓脱落[2]。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膝关节微屈,膝下垫宽大软枕。10~14天后可逐步下床活动。不宜进行剧烈活动或患肢牵拉伸展运动,防止血管损伤,导致疾病复发。可行足背伸屈运动,每日数十次,每次3~5分钟,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3、病情观察:

(1)观察患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程度及皮肤温度、色泽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每日定时、定位测量患肢肢体的周径。我科选用髌骨中点上下各15cm处测量并做记录。第一次应测量双下肢的周径并沿测量的部位作一记号。以后的测量均从第一次作记号处测量以减少误差。记录下每次测量的结果,了解患肢肿胀变化情况。

(3)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肺动脉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0%,约11%在出现症状的1小时内死亡[3]。应高度警惕。如病人出现胸痛、胸闷、咳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给予平卧,避免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报告医生,持续心电监护,高浓度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积极配合抢救。严密监测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有无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及血尿、血便等情况。并每周监测大便潜血,防止消化道出血。在本组治疗的87例患者中有一例在进行溶栓抗凝治疗的第五天出现血尿,经停用低分子肝素钠后出血停止。

4、用药护理:

(1)遵医嘱准确、按时用药,现配现用。

(2)输尿激酶采用小号头皮针穿刺,输液完毕穿刺点按压15分钟。

(3)严密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4)遵医嘱每周定时监测出凝血功能。

5、健康指导:

(1)合理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粗纤维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引起腹压增高影响血液回流。

(2)适当锻炼,急性期后宜适当锻炼以减轻体重,降低血脂、血糖、血压、血粘度,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种体位,防止血栓再复发。

(3)保护患肢,避免受伤和寒冷刺激。

(4)绝对戒烟防止烟中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刺激血管收缩,影响静脉回流。

(5)指导正确使用循序减压弹力袜。避免穿紧身衣裤或吊带袜以免影响下肢血液循环。(6)作好出院指导,严格遵医嘱口服抗凝药,用药期间观察大小便颜色、皮肤黏膜情况,每周复查一次血常规和出凝血时间。出院后3~6月到门诊复查,发现异常时及时就诊。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产后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般在产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下引起的,静脉血栓脱落后随血流到达产妇肺部,可造成急性肺栓塞,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高龄产妇增加,该并发症发生率呈不断上升逐势。我院选取收治的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积极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干预,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8例,最大年龄41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岁;平均发病时间(±)d;其中自然分娩8例,剖宫产20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左下肢疼痛、肿胀以及行走活动受限等,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静脉造影确诊。

方法

治疗方法给予所有患者抗凝、溶栓以及药物治疗,急性期患者需要求其卧床休养;将产妇患肢抬高,局部给予50%硫酸镁持续湿敷,并定期进行更换。抗凝治疗: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次/d,连续治疗1周;并给予患者华法令每天,连续使用1个月~6个月,并在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凝血时间,若凝血时间发生异常,可根据医嘱适量减少用药或停止用药。溶栓治疗:将尿激酶50万U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病情稳定后减少用量,连续治疗10d。口服阿司匹林为临床常用治疗药物。

护理方法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抗凝溶栓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健康知识教育等。

2、结果

本组28例产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对症治疗与综合护理后,患肢肿胀、疼痛现象消失,均痊愈出院。

3、讨论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是在血液高凝状态下,静脉血流速度减慢,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并且受妊娠因素影响出现的一种产后严重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较大。临床常用抗凝、溶栓等对症治疗,并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抗凝溶栓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健康知识教育等。

心理护理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接受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需暂停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喂养模式的改变、患肢肿痛以及活动受限,再加上恢复慢、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因此,患者易出现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应用沟通技巧为其详细讲解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预后效果等,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提高治疗依从性。可利用放松疗法,如播放音乐、视频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保证治疗效果。

抗凝、溶栓护理

在给予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溶栓治疗时,应减少具有创伤性的治疗与检查;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避免将止血带捆扎过紧,可选用静脉留置针,减少静脉穿刺次数;拔针时,应对局部进行5min~10min压迫。定期抽取血样进行血小板计数、血常规检查,并详细记录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保证血液样本符合相关要求;观察患者有无尿血、便血以及皮下瘀血现象;在对尿激酶进行稀释时,避免剧烈摇晃,并在稀释后立刻使用。

病情观察

首先,需要详细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是否有出血倾向,关注患者是否发生呕吐、疼痛,若存在异常现象,需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给予对症处理。其次,要观察患者肺栓塞症状,肺栓塞是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因血栓脱落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个别严重患者可出现昏迷、心律失常等,应及时使患者吸入高浓度氧气,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饮食护理与康复护理

为患者制订科学的饮食方案,以低脂、高蛋白、高纤维以及高热量食物为主,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引导患者下床活动,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活动时可穿弹力袜,有利于深静脉回流。血栓再通后需继续口服抗凝药物,避免复发,并加强患肢保暖。

健康知识教育

根据患者信息反馈以及知识要求,为其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住院期间积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讲解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治疗过程以及预后效果等,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疾病观;并给予患者科学的出院指导以及告之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本组28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抗凝、溶栓对症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综上所述,给予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针对性治疗,并联合心理护理、抗凝溶栓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多种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护理毕业论文静脉输液空气栓塞

头低足高 左侧卧位

发现输液器内出现气体和患者出现空气栓塞症状时,立即停止该通路的液体输入,更换输液器或排空输液器内残留空气,头皮针内的空气可用空针将其抽出。立即通知医生。让患者处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脚高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给予氧气治疗,有条件者给予高压氧治疗。若有脑抽搐可用安定,用激素可减少脑水肿,用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

如果在输液的过程中不小心让空气进入血管,只要进入量不大,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为进入血管中的空气通常会跟随人体的血液流动,进而进入肺部,最后会通过肺。

空气栓塞是由于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或加压输液,输液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进入静脉的空气形成气栓,随血流先被带到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随血液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 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 1.发现输液器内出现气体或患者出现空气栓塞症状时,立即停止空气输入体内,更换输液器或排空输液器内残余空气。2.通知主管医生及病房护士长。3.将患者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脚高位。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及药物治疗、镇静、解痉、气管解痉剂。5.病情危重时,配合医生积极抢救。6.认真记录护理病情变化及抢救过程、、原因。

主动脉夹层护理研究热点论文

主动脉夹层瘤,即主动脉夹层,又称为主动脉夹层分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血肿。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过去此种情况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现多改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或主动脉夹层分离,简称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预后

多数病例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在开始24小时内每小时死亡率为1%~2%,视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而异,越在远端,范围较小,出血量少者预后较好。

主动脉夹分型

传统主动脉夹层分型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Stanford 分型和Debakey分型.DeBakey 等根据病变部位和扩展范围将本病分为三型:

Debakey I 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扩展范围超越主动脉弓,直至腹主动脉,此型最为常见;

Debakey II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扩展范围局限于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

Debakey III型: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峡部,扩展范围累及降主动脉或/和腹主动脉。

Stanford大学的Daily等将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两型:

凡升主动脉受累者为stanford A 型(包括I 型和II型),又称近端型;

凡病变始于降主动脉者为stanford B 型(相当于DeBakeyIII型),又称远端型。A型约占全部病例的2/3,B型约占1/3。

治疗

一旦疑及或诊为本病,即应住院监护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减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左室收缩速度(dv/dt)和外周动脉压。治疗目标是使收缩压控制在~(100~120mmHg),心率60~75次/min。这样能有效地稳定或中止主动脉夹层的继续分离,使症状缓解,疼痛消失。治疗分为紧急治疗与巩固治疗二个阶段。

(一)紧急治疗 ①止痛:用吗啡与镇静剂。②补充血容量:有出血入心包:胸腔或主动脉破裂者输血。③降压:对合并有高血压的病人,可采用普奈洛尔5mg静脉间歇给药与硝普钠静滴25~50μg/min,调节滴速,使血压降低至临床治疗指标。血压下降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是夹层分离停止扩展的临床指征。其它药物如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及哌唑嗪等均可选择。利血平~2mg每4~6小时肌注也有效。此外,也可用拉贝洛尔,它具有α及β双重阻滞作用,且可静脉滴注或口服。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合并有主动脉大分支阻塞的高血压病人,因降压能使缺血加重,不可采用降压治疗。对血压不高者,也不应用降压药,但可用普奈洛尔减低心肌收缩力。

(二)巩固治疗 对近端主动脉夹层、已破裂或濒临破裂的主动脉夹层,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对缓慢发展的及远端主动脉夹层,可以继续内科治疗。保持收缩压于~(100~120mmHg),如上述药物不满意,可加用卡托普利25~50mg,3次/d,口服。

(三)手术治疗

Stanford A 型(相当于Debakey I 型和II型)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Debakey I型手术方式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术+改良支架象鼻手术。Debakey II型手术方式为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

如果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冠状动脉受累,同时需做主动脉瓣置换术和Bentall's手术。

(四)介入治疗

目前Stanford B 型(相当于DeBakeyIII型)的首选经皮覆膜支架置入术,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感觉比较全面的介绍主动脉夹层啦,希望以上答复对你有所帮助。

主动脉夹层的护理问题----------焦虑、恐惧与患者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疾病治疗复杂、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病且症状较重等有关,特别是当了解到病情危重、危险性较大后,患者会极为恐惧。向患者讲解近年来随着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的不断改进,其5年存活率为45%~70%疼痛由动脉缺血所致,护士根据疼痛的位置,结合辅助检查,判断主动脉夹层的位置,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有血管破裂出血的危险与原发病及血压控制不佳有关。发病后,多数患者血压较高,给予降血压药物,每半小时测血压1次,根据血压调整药物的速度,使收缩压维持在100~120mmhg,平均压维持在60~75mmhg.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缺氧与血液涡流、血管真腔狭窄有关。入院后即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有血栓形成/栓塞的危险与血管内膜受损,血液湍流有关。应注意观察下肢动脉搏动,血运情况,腹部症状、体征等。护理措施-----------------术前3天给予软食,术晨禁食水,术前1天常规药物过敏试验、备皮、配血、测体重。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尿量等。严密观察切口渗血情况,有无血肿或淤斑。支架释放后有可能将左锁骨下动脉封堵,导致左上肢缺血。带膜支架可能封堵脊椎动脉,影响脊髓供血导致截瘫。因此,应密切注意监测患者上下肢的血压、动脉搏动(桡动脉、足背动脉)、皮肤颜色及温度,同时注意患者的肢体感觉、运动及排便情况。术后当天床上足背屈曲运动,术后第1天床边适量运动。以后每天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时间。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增加自信心,促进体力的恢复。出院指导(1)指导患者出院后以休息为主,活动量要循序渐进,注意劳逸结合;(2)嘱低盐低脂饮食,并戒烟、酒,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3)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整心理状态,调控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4)按医嘱坚持服药,控制血压,不擅自调整药量;(5)教会患者自测心率、脉搏,有条件者置血压计,定时测量;(6)定期复诊,若出现胸、腹、腰痛症状及时就诊;(7)患者病后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家人的积极配合和支持,指导患者家属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身心修养环境。总结ad进展快,误诊率、病死率高,是临床上少见而严重的急症。护理人员应对本病特征有充分认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熟练掌握急救和护理程序,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ad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76-01【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心衰;护理主动脉夹层(AD)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形成的壁内血肿沿着主动脉长轴扩展,使中膜分离,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1]。AD发病急骤,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死率高,未经治疗24小时内死亡率高达21%[2]。严重时可出现主动脉破裂、主动脉心脏分流、心脏压塞、心肌梗死、心衰等并发症。及时准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病情的观察、细致到位的护理工作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2012年2月20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一例主动脉夹层合并心衰的患者,现简单报告如下: 1 典型病例 患者、男、50岁、因发作性胸痛10天,加重1天伴呼吸困难急诊入院。患者近10天来一直感胸部疼痛不适,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前胸及后背部疼痛,为撕裂样,呈持续性难以忍受,不能缓解,伴烦躁不安、大汗、呼吸困难,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入科查体:血压170/100mmHg、体温 ℃、脉搏102次/分、呼吸36次/分,神志恍惚,全身湿冷,原有高血压病史10年,冠心病病史5年。经CT检查确诊主动脉夹层。明确诊断后立即予以心电监护、吸氧4-6L/分、取半卧位、硝普钠微泵泵入,将血压控制在100-120/60-70 mmHg之间、美托洛尔静脉入减慢心率,将心率控制在60-70次/分。同时予以纠正心衰。2小时后症状缓解。住院10天一般情况稳定,无胸痛、气促,出院静养。 2 临床护理 一般护理 将患者安置在重症监护室,保持室内安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记录。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生活所需均由护士协助,包括床上洗漱、进食、翻身、大小便,协助患者翻身,防止压疮,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剧烈活动、用力咳嗽、情绪激动等。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微生物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少食多餐,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粗纤维食物,禁食油炸、麻辣刺激性食物,忌用力排便,必要时给予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 心衰的观察与护理 当主动脉累及分支血管可导致各系统器官缺血症状。本患者累及心血管系统出现心衰的表现。出现呼吸困难,取半卧位或端坐位,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皮肤粘膜的情况及肺部啰音的变化,监测血气分析的结果和血氧饱和度。高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20%-30%酒精湿化,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改善气体交换,减少缺氧症状。限制钠盐、水分的摄入每日可摄取1-2g盐,应注意观察尿量,使用利尿剂时容易出现低钠低氯,此时不应限盐,根据血电解质结果可能还要适当补充。24小时饮水量一般不超过600-800ml,应尽量在白天间断饮水,避免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忌饱餐,饱餐导致膈肌上抬,加重病人的呼吸困难,由于消化食物时需要血液增加,导致心脏负荷加重。 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突发剧烈疼痛为发病开始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首先疼痛部位往往提示是动脉破口的位置[3]。突发剧烈的疼痛为本病最常见的症状,为难以忍受的波动样、撕裂样、刀割样疼痛。疼痛由起始处移向其他部位,特点是转移性通常与夹层延伸的路径一致[4]。沿着夹层分离的方向放射到头颈、腹部、下肢,累及肾动脉时可引起腰痛。疼痛部位呈游走性提示夹层分离继续扩大。疼痛突然加重提示血肿有破溃趋势。血肿溃入血管腔,疼痛可骤然减轻。因此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是否向其他部位移动、疼痛时有无生命体征、意识的变化,有无突然加重,骤然减轻或反复出现等现象,观察用镇痛剂后疼痛是否改善,同时注意鉴别类似心肌梗死、急腹症的疼痛。 血压、心率的监测 血压越高夹层分离越严重,患者越疼痛。所以控制血压,减轻左心室射血速率,减少搏动血流对主动脉壁的冲击,从而终止夹层分离的扩展是本病治疗的关键[5]。尽快将血压降至100-120/60-70 mmHg或使重要器官达到适合灌注的相应水平。测血压时应同时测量四肢血压以健侧肢体血压为真实血压,作为临床用药标准[6]。降压以静脉持续泵入硝普钠为主,根据血压水平调节剂量,每测量血压1次,降压过程中不可骤停骤加降压药,降压药单独应用一条静脉通路。硝普钠半衰期短,见光分解,所以每6h更换一次药物,药物要现用现配,并做到避光输入,以防降低疗效。单用硝普钠可反射性心率增快,心率增快左室收缩速率增快,促使夹层分离,所以同时给予β受体阻滞剂,以抑制心肌的收缩力减慢左室收缩速率,使心率维持在60-70次/分,视病情需要可静脉注射或口服美托洛尔,护理人员要按时按量给患者服药,以免漏服并观察患者服药后的血压、心率的变化。 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的作用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越来越重要。不良的情绪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产生应激性反应,如交感神经兴奋,致使内分泌紊乱,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小板聚集,血液粘稠度升高,使病情加重[7]。主动脉夹层的死亡率非常高,特别是合并心衰者,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心理压力非常大。患者对疾病治愈担忧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疼痛产生恐惧,迫切需要了解所患疾病的治疗措施、效果、预后等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安慰患者及家属,发挥着医学解释的职能,与患者耐心讲解本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使患者消除顾虑,稳定患者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尤为重要。同情和理解患者,听其诉说,认可其疼痛的感受,多陪伴患者,经常与之交流,尽量满足患者需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信任与合作。如患者疼痛发作、呼吸困难握住医务人员的手,让患者产生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告诉患者不要紧张,我们就在您的身边,让其诉说心理的感受,减少恐惧、焦虑。向患者讲解此病必须保持心情平静,激动会使血压升高,加重病情。病情允许可以适当让家人陪伴,指导患者听听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以一种平静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出院指导 主动脉夹层合并心衰是一种终身疾病,其预后除疾病本身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自身保健,因此对好转出院的患者进行出院指导非常重要。A嘱患者长期坚持服药控制血压,不能擅自调整药物用量。教会患者自数脉搏、自备血压计定时测量,如有异常及时就诊。B指导患者应进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C保持情绪稳定,严格控制活动量,以不疲劳为宜。D指导患者放松和减轻压力的方法。E指导患者6个月复诊1次,有特殊情况的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胡德英,田莳.血管外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214 [2] Meszaros I,Moroez J,Sxlavi J,et and clinic opathoiogy of aortic disseetion[J].Chest,2000,117:1271-1278 [3] 孙艺,刘洪珍.主动脉夹层内科治疗35例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8):1089-1090 [4] 移植术的临床总结[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76-79 [5] 孙明,漆鸿.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2001,3(9):566 [6] 安晓霞,曲丽娟,张东玲.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0,8(3):574-576

主脉夹层护理问题----------焦虑、恐惧与患者疾病知识缺乏解、疾病治疗复杂、患者明显诱突发病且症状较重等关特别解病情危重、危险性较患者极恐惧向患者讲解近随着内科治疗外科手术断改进其5存率45%~70%疼痛由脉缺血所致护士根据疼痛位置结合辅助检查判断主脉夹层位置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血管破裂血危险与原发病及血压控制佳关发病数患者血压较高给予降血压药物每半测血压1根据血压调整药物速度使收缩压维持100~120mmHg平均压维持60~75mmHg.嘱患者绝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保持便通畅缺氧与血液涡流、血管真腔狭窄关入院即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血栓形/栓塞危险与血管内膜受损血液湍流关应注意观察肢脉搏血运情况腹部症状、体征等护理措施-----------------术前3给予软食术晨禁食水术前1规药物敏试验、备皮、配血、测体重术严密监测命体征变化特别血压、率、血氧饱度、尿量等严密观察切口渗血情况血肿或淤斑支架释放能左锁骨脉封堵导致左肢缺血带膜支架能封堵脊椎脉影响脊髓供血导致截瘫应密切注意监测患者肢血压、脉搏(桡脉、足背脉)、皮肤颜色及温度同注意患者肢体觉、运及排便情况术床足背屈曲运术第1床边适量运每逐渐增加量间促进肠蠕增加食欲增加自信促进体力恢复院指导(1)指导患者院休息主量要循序渐进注意劳逸结合;(2)嘱低盐低脂饮食并戒烟、酒食新鲜水、蔬菜及富含粗纤维食物保持便通畅;(3)指导患者自我调整理状态调控良情绪保持情舒畅避免情绪激;(4)按医嘱坚持服药控制血压擅自调整药量;(5)教患者自测率、脉搏条件者置血压计定测量;(6)定期复诊若现胸、腹、腰痛症状及诊;(7)患者病式改变需要家积极配合支持指导患者家属给患者创造良身修养环境总结AD进展快误诊率、病死率高临床少见严重急症护理员应本病特征充认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熟练掌握急救护理程序及实施效护理措施改善AD患者预具重要意义

脾静脉栓塞原因机制研究论文

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复杂,主要有炎症性,肿瘤性、凝血功能障碍性、腹腔手术后,外伤性及原因不明性等。25%~30%的成人门静脉血栓病例继发于肝硬化,婴幼儿门静脉血栓多继发于先天性门静脉闭锁、脐静脉脓毒血症、阑尾炎等,PT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多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国外报道372例继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发现周围静脉炎、腹腔炎症性疾病、腹部大手术与门静脉高压是发生的主要因素,且以脾切除术后为常见。 局部因素在PT形成的危险因素中占40%,局部因素的存在促进了门静脉血栓的形成,这些局部因素主要分4类:局部感染灶,门静脉系统损伤、腹腔肿瘤和肝硬化,临床上以肝硬化伴发PT为最多,PT还可见于妊娠(特别是子痫患者)、口服避孕药和引起门静脉淤血的患者(如肝静脉阻塞,慢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有学者认为至少有1/3的PT患者是多种危险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1. 门静脉高压症多因各种病因的肝硬化及充血性脾大所致。主要是由于门静脉压力升高,造成门静脉及其属支的向肝性血流的减少和血流速度的减慢造成涡流而致血小板堆积形成血栓。 2. 腹腔感染为肠道感染性病灶的细菌进入门静脉系统所引起,如新生儿脐炎、脐静脉脓毒血症,成人常见的有急性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空腔脏器的穿孔、小肠炎性病变、腹腔盆腔脓肿及腹部术后感染等。 3. 腹部手术及外伤各种腹腔的手术均可导致门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特别是脾切除术后最常见,可能与术后血小板增多和血液黏稠度升高有关。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流量减少,门静脉压力下降加速了血栓的形成,此外,术后扩张的脾静脉内血流缓慢,在高凝状态下又促成了脾静脉血栓形成, 4.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腹部肿瘤,特别是结肠及胰腺的肿瘤,常伴有门静脉系统的高凝状态,可导致血栓形成。近年来还发现遗传性凝血功能紊乱也参与门静脉血栓的形成,包括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缺陷等。 5. 肿瘤等压迫门静脉肿瘤(如胰腺肿瘤、肝细胞癌)压迫,肠扭转等导致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致门静脉血栓形成。 6. 其他原因包括原发性小静脉硬化,脾静脉或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蔓延、部分患者有长期服用避孕药史,少见的因素有各种充血性心力衰竭、红细胞增多症等。 7. 原发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少部分肝外门静脉栓塞尚无明确病因。可有四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游走行血栓性静脉炎病史。

脾栓塞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栓塞颗粒随机漂入脾动脉分支,可由一个或多个颗粒栓塞同一个小动脉,脾栓塞不均匀可致脾功能亢进复发。脾功能亢进是一种或多种病因导致的脾功能过度增强而不适当地隔离和破坏血液成分所引起的一组症状。

静脉血论文格式

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研究关键词:食管肿瘤;红细胞变形性【摘要】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变化及其与食管癌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 100 例食管癌患者50 例头颈部良性肿瘤患者及 100 例健康查体者进行 RCD 测定。结果:食管癌患者 RCD 明显低于正常人(P<),病情越重,RCD 下降越明显。RCD 下降与血液粘度增高、RBC膜过氧化性损害加重有关。血液粘度增高及 RCD 下降有利于肿瘤细胞的附壁、癌性血栓形成,使肿瘤免疫失效,有利于肿瘤生长及转移。结论:改善血流变性、提高RCD,有助于延缓肿瘤生长及转移。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571(2000)06-0598-02Clinical Studies on RCD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ceal CancerWU Xian-rong,LI Feng-yan.(Lai cheng People's Hospital,Laiwu 271100)【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Red cell defo-m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esophaeal cancer,To investigat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determine Red cell deformabilitly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RCD of esophaneal cancer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s (P<)The more severe the condition,the lower the value of mechanism of lowered RCD is related to the increased viscosity of whole blood and lipid peroxidation damage to membrane of RBC. The changes of both contributed to the tumor cell adhesion microthrombi of carcinoma and deficience immunity to aggravated growth and metastases of approach which improved hemoviscosity and RCD couldslow down the development of breast cancer and prevent matastases.【Key words】 esophgeal cancer;Red cell deformability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红细胞变形能力(rcd cell deformability,RCD)为观察 RCD 与 EC 发生发展、临床分期、复发及转移与疗效、预后的相关性,我们于1996年6月~1999年12月,对100例EC患者进行了RCD检测,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EC组(A组):经食管钡透、纤维胃镜及活检明确诊断的住院EC患者 100 例,男 51 例,女 49 例;年龄40~78岁,平均岁。其中治疗前患者组(A1组)45例,临床分期:Ⅰ期 10 例,Ⅱ期 12 例,Ⅲ期 11 例,Ⅳ期 12 例;治疗后患者组(A2组)25 例;食管癌转移组(A3组)20 例;食管癌术后复发组(A4)组 10例。良性肿瘤组(B组):选择头颈良性肿瘤患者 50 例,包括纤维瘤,甲状腺瘤等。男 26 例,女 24 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 62 岁。正常人组(C组):选择健康体检的干部、知识分子及工人,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病史者 100 例,男 50 例,女 50 例;年龄39~79岁,平均 63岁。 方法RCD 测定:应用国产KBH-30初始滤过细胞变形测定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核孔滤膜孔径 5 mm)。抽取正常人及患者晨空腹肘静脉血 2 ml,注入抗凝试管,进行红细胞滤过指数(IF)的计算,IF越大,RCD越小。2 结果 EC患者与头颈良性肿瘤及正常人IF值比较EC患者IF值均比良性肿瘤患者及正常人增高,提示EC患者的RCD明显较正常人及头颈良性肿瘤患者低(表1)。 EC患者治疗前后及复发和转移的IF 值比较EC患者中,治疗后患者的IF值明显低于治疗前患者,而EC转移及复发者的IF值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除治疗后患者外,治疗前、转移及复发者的IF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治疗后的EC患者RCD基本接近正常人。治疗前、转移及复发者RCD均明显低于正常人,而转移及复发者降低程度更为明显(表2)。表1 三组IF值比较(±s)组别 n IF值 A组 100 ± B组 50 ±※ C组 100 ±※注:※P< vsA组。表2 EC患者IF值比较(±s)组别 n IF值 A1组 45 ± A2组 25 ± A3组 20 ±※ A4组 10 ±※注:#P< vsA1组;※P< vsA2组。 EC患者IF值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治疗前临床各期EC患者RCD情况均不同,随病情加重IF值增高,RCD逐期下降,除Ⅰ期外,Ⅱ、Ⅲ、Ⅳ期的IF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表3)。表3 EC患者临床分期IF值比较(±S)临床分期 n IF值 Ⅰ组 10 ± Ⅱ组 12 ± Ⅲ组 11 ± Ⅳ组 12 ±※注:#P< vsI组,※P< vsI组。3 讨论RBC 的粘性、粘弹性、弹塑性及其综合表现称为 RBC 的变形性或变形能力。RCD 是维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必要条件。RCD 降低与 RBC 的几何图形改变、膜生化特性异常及其内粘度增高有关〔1〕。RCD 降低时,RBC 难以通过口径(5 μm)比其直径(7~8 μm)细的微血管,导致微循环障碍,发生各种疾病。本文 EC 患者的 RCD 较头颈良性肿瘤及正常人明显降低(P<)。且病情越重,降低越显著(P<),显然 RCD 的改变与 EC 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由于机体生理生化的改变,引起血流变性的改变,血粘度增高、血小板功能亢进、RBC 聚集,导致 RBC 内粘度增高、其流变性下降。由于血粘度的增高,微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使机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过氧化反应增强,RBC 膜过氧化性损害加重,其变形性下降〔2〕。当机体血粘度增高、RCD 下降、血流缓慢或滞流时,血流中的肿瘤细胞易形成附壁粘着,其周围由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包被,使肿瘤免疫及其他杀灭食管肿瘤细胞的手段失效,有利于肿瘤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中,形成新的癌转移灶〔3〕。我们对 EC 患者 RCD 观察分析,认为检测 RCD 对了解 EC 患者的病情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提高 RCD 有助于延缓食管癌的生长、转移,值得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董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的机理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3,10(3):145-148.〔2〕 贾兵.过氧化脂质对体外微循环中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实验研究〔J〕.微循环技术杂志,1993,1(1):8-11.〔3〕 农辉图,黄光武,小杉忠诚,等.喉癌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28(6):364-366.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应该根据新发现的情况和各方面的需要,将原称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系统,改称为上体、下体、左肺、右肺四个系统。人体血液循环新探打开人体血液循环图,那密如蛛网红蓝相间的血管布满了全身,其中最惹眼的是上、下、左、右那两根粗粗的动静脉血管,对此该如何解释呢?传统医学是这样讲的——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系统。这种划分正确不正确?有没有改变的必要?这是本文探索的主要内容。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加以阐释:一、传统医学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理论的由来血液循环理论是英国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于1628年提出的。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动脉流向静脉的。1661年意大利马尔庇基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动、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从而完全证明了哈维的正确推断。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血液循环的形式是多样的。循环系统的组成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循环的途径有单循环和双循环。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传统医学认为: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解释如下: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血液循环一旦停止,机体各器官组织将因失去正常的物质转运而发生新陈代谢的障碍。同时体内一些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将受到损害,尤其是对缺氧敏感的大脑皮层,只要大脑中血液循环停止3~10分钟,人就丧失意识,血液循环停止4~5分钟,半数以上的人发生永久性的脑损害,停止10分钟,即使不是全部智力毁掉,也会毁掉绝大部分。二、传统血液循环理论辨析首先,可以肯定:把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有它一定的道理。如果没有它的道理,也不会存在和使用几百年。就是今后,有的人仍然会坚持这种分类法。我认为:以前之所以把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系统,就是觉得不管是体循环还是肺循环,血液毕竟是从同一个地方流出去,然后流回到另外同一个地方。体循环是由左心室流出去然后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由右心室流出去然后回到左心房。其次,也可以肯定:这种划分有它不足之处。就是忽略了血液流出时尽管是同一个地方,但毕竟是从多个通道流出去的;流回来也是一样,也是从不同方向流回来的;尽管最终会汇合在一起,但在汇合前相互间是没有关系的。从心脏解剖图来看,人体血液循环清清楚楚分成了四个方向,有六个出口,六个进口。情况是这样的:体循环由左心室射出,1个口向下,3个口向上,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表肪汇合到上、下2个腔的静脉口流回右心房。肺循环由右心室射出,1个口向左,1个口向右,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左、右肺各2个腔的静脉口流回左心房。从以上这些过程看,血液从始点流出后,再流回到终点前,相互是没有关系的。既然没有关系,把人体血液循环看成上体、下体、左肺、右肺四个系统也是可以的。三、建立新的血液循环理论非常有必要如果从医学上来说,把人体血液循环看成两个系统或者四个系统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不牵涉到血液的变化问题,只是就循环系统来说,各自的起始点不同而已。但是,对于预防和治疗与人体姿势有关的疾病来说,就非常重要了。如果全面来考虑,我认为将人体血液循环由原来定义为两个系统,重新定义为四个系统为好。其理由是:1、从人体血液运行的实际情况看,定义为四个系统更合理。人体血液无论向何处循环流动,均受同一个心脏的控制。通过人体血流检测分析得知:由于受地心吸引力的影响,心脏上、下、左、右的血流速度和流量是不一样的。而人又时常在变换姿势,把上与下和左与右根本就不同的四个东西硬说成相同的两个,这有些不恰当。既然是讲系统,就应该主要看它们成不成系统,血液又是怎么运行的。现在看来,这四个方向的血液循环是成系统的,而且它们的血液流速与流量又不一样,所以看成一个独立的系统才更为合理。而传统血液循环理论的确立之所以没有考虑以上这些因素,就是当时不知道地心有吸引力,而且更不知道地心吸引力对人类直立生活直立供血的影响。传统人体血液循环理论的建立是在1628年至1661年间,而牛顿发现地心有吸引力是在这之后。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了地心吸引力对人类直立生活直立供血导致的这些差异,完全有理由按实际情况对人体血液循系统进行重新划分。2、 可以预防不少种类的疾病。建立新的血液循环理论后,人们只要知道了“血液是朝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运行的,以及血液循环受地心吸引力影响”这两个常识,就会自觉不自觉的从小注意身体姿势的摆放,由此就可以预防不少疾病。比如人们站坐立太久之后,就会主动的躺一躺倒一倒,进行人体反向调整。晚上睡觉时,就不会固定某种姿势,而会采用仰、俯、左、右四种姿势睡觉。这样一来,人类因为姿势不正确和血液循环不畅而产生的疾病就会大为减少,人的寿命也会大大地延长。3、 可以治疗不少陈旧性疾病。运用新的血液循环理论,不用打针服药就可以治疗许多因为姿势不正确和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疾病。比如:因为身体某个部位血流速度太慢而产生不适,就抬高这些部位,有意识地加快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因为身体某个部位血流量或者说营养不够而产生不适,就放低这些部位,人为地多给这些部位供应血液或者说营养。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法,不但会减少不少人的痛苦,而且会给国家和社会节约无法计算的资源。所以,把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划分成上体、下体、左肺、右肺四个系统,不但有它的合理性,而且还有它的现实紧迫性。

创新医学网上,医学论文免费在线阅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