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通信学报和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4-07-01 02:27:32

通信学报和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1. 软件学报2. 计算机学报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4.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5. 自动化学报6.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7.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8. 系统仿真学报9. 计算机工程10.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1.控制与决策12.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3.控制理论与应用14.计算机应用研究15.机器人16. 中文信息学报17.计算机应用18.信息与控制19. 计算机科学 20.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1.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2.计算机仿真23.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4.遥感技术与应用25.传感器技术(改名为:传感器与微系统) 26.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7.测控技术28. 传感技术学报29.控制工程30.微电子学与计算机31.化工自动化及仪表TM 电工技术: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 电力系统自动化3. 电工技术学报4.电网技术5. 电池6. 电源技术7. 高电压技术8. 电工电能新技术9. 中国电力10. 继电器(改名为: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11. 电力自动化设备1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13.电力电子技术14. 高压电器15. 微特电机16. 电化学17. 电机与控制学报18.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 变压器20. 微电机21. 电气传动22. 磁性材料及器件23.电机与控制学报24.华东电力25.绝缘材料26低压电器. 27. 电瓷避雷器28.蓄电池29.电气应用30.大电机技术31.电测与仪表 32.照明工程学报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1.电子学报2. 半导体学报3. 通信学报4. 电波科学学报5.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6.光电子、激光7. 液晶与显示8.电子与信息学报9.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1. 现代雷达12.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3. 信号处理14.红外与激光工程 15半导体光电16. 激光与红外17. 红外技术18. 光电工程19.电路与系统学报20.微电子学21. 激光技术 22. 电子元件与材料23.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4.电信科学25.半导体技术26. 微波学报27.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8. 光通信技术29. 激光杂志30. 光通信研究31.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33.光电子技术34. 应用激光35.电子技术应用36. 数据采集与处理37.压电与声光38.电视技术39.电讯技术40.应用光学41.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42.微纳电子技术43.电子显微学报

电机学报和电工学报都不太好发,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和高电压技术相对容易发一点,非EI的核心更容易,比如电力电子技术、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中国电力等一大堆。听说微电机比较好发呀!上品 优刊发吧,这家伙专业的,望采纳

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核心期刊表1、电子学报 2、半导体学报 3、通信学报 4、电波科学学报 5、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6、光电子、激光 7、液晶与显示 8、电子与信息学报 9、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1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1、现代雷达 12、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3、信号处理 14、红外与激光工程 15、半导体光电 16、激光与红外 17、红外技术 18、光电工程 19、电路与系统学报 20、微电子学 21、激光技术 22、电子元件与材料 23、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4、电信科学 25、半导体技术 26、微波学报 27、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8、光通信技术 29、激光杂志 30、光通信研究 31、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33、光电子技术 34、应用激光 35、电子技术应用 36、数据采集与处理 37、压电与声光 38、电视技术 39、电讯技术 40、应用光学 41、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42、微纳电子技术 43、电子显微学报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类核心期刊表1、软件学报 2、计算机学报 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5、自动化学报 6、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7、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8、系统仿真学报 9、计算机工程 10、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1、控制与决策 12、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13、控制理论与应用 14、计算机应用研究 15、机器人 16、中文信息学报 17、计算机应用 18、信息与控制 19、计算机科学 20、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2、计算机仿真 23、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4、遥感技术与应用 25、传感器技术(改名为:传感器与微系统) 26、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7、测控技术 28、传感技术学报 29、控制工程 30、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31、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看您文章的具体的要求的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a Systems & Control Let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 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 Sciences 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 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aptive Control and Signal Processing Dynamical System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Cybernetics and System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Journal of Dynamic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ystems, Estimation, and Control AIAA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European Journal of Control Asian Journal of Control Mathematics of Control, Signals, and Systems Journal of Dynamical and Control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ntr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Nonlinear Control Abstracts Nonlinear Dynamics Structural Dynamics and Control Circuit,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 Nonlinear analysi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Fuzzy sets and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 国内主要期刊:自动化学报控制与决策控制理论与应用信息与控制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电机工程学报系统工程学报系统仿真学报机器人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自动化学报,控制与决策,控制理论与应用,信息与控制,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数据采集与处理,信号处理,电路与系统学报,控制工程,系统工程,系统仿真学报,仪器仪表学报,应用数学,计算机类

计算机学报和计算机研发

1.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征稿范围: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图形学、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并行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工程、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计算机新技术应用及其他计算机相关...

2.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学报》刊登的内容覆盖计算机领域的各个学科,以论文、技术报告、短文、研究简报、综论等形式报道以下方面的科研成果: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与...

3.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注重刊登计算机学科在理论、工程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和科研成果,主要涉及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处理、超级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工程、计算机仿真、多媒体与可视化、数据库、计...

4.计算机工程

实的精神,精选刊登代表计算机行业前沿科研、技术、工程方面的高、精、尖优秀论文。贯彻党的“双百”方针,繁荣科技创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探讨和传播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加速和促进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

5.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最新科研成果和重大应用成果。刊登内容:述评、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图形图象、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及计算机...

6.计算机应用研究

栏目内容涉及计算机学科新理论、计算机基础理论、算法理论研究、算法设计与分析、系统软件与软件工程技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体系结构、先进计算、并行处理、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

7.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创刊于1984年,由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共同主办,主要面向从事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开发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各大专院校师生、计算机爱好者。致力于创办以...

1《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和《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核心,相对来讲比较好中。2、《计算机应用研究》国家一级期刊,核心,录用率60%, 通知得较快。3、《计算机工程》中文核心,最大优点是审稿快。有基金号和项目编号的文章录用概率高。4、《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核心,比较好中,审稿速度比较慢。5、《微型机与应用》,核心,审稿速度一般,无需审稿费和版面费,并不好中(大家都想免费的午餐,收录数量有限).6、《计算机仿真》科技论文统计源,非中文核心。好像有仿真结果,交钱就发,好中。7、非核心,好中的期刊《计算机安全》 无审稿费《计算机与现代化》 无审稿费《现代通信》 无需审稿费和版面费《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无审稿费,给钱就发《中国雷达》免审稿费,免版面费《西安通信学院学报》免审稿费,免版面费《重庆通信学院学报》免审稿费,版面费 200/篇EI检索:《软件学报》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学报应该算是比较高的了!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论文篇幅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探究论文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加快,计算机技术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生活生产中的方方面面,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情况对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智能;应用

引言

计算机技术是计算机领域中所运用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计算机技术具有明显的综合特性,它与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现代通信技术等紧密结合,因此发展很快。现在计算机技术已成为我国综合竞争力中重要的一部分,为我国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各个领域更广泛的应用。

1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1946年美国制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其中应用了18800个真空管,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为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第一代计算机不仅体积庞大,而且耗电量巨大。1954年由美国科学家崔迪克研制出来的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尺寸小、重量轻、效率高、功耗低,很好的弥补了第一代计算机的缺点。70年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将第三代计算机体积进一步减小,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信息产业作为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建设的需要,第四代计算机便应运而生。第四代计算机的出现促进了计算机的大量生产, 计算机被广泛的应用到公司企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1]。

2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

普及性和发展性

计算机技术正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计算机技术已经融入了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视频聊天、移动支付、网络约车等,充分体现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面向的用户群体从之前的军事和科研等转变为一个个的普通家庭。毋庸置疑,计算机技术将会成为人类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专业化和智能化

计算机技术正朝着专业化和智能化两个方向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在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开花结果,逐渐变得专业化,比如神经网络、人工智能、面部识别、智能家居等领域[3]。与此同时,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使用更加倾向于交流互动性,网络分布式系统逐渐替代了单机模式,大大提高了计算机技术的综合性。

微型化和人性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普及,计算机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计算机的更新速度变快了,人们对于计算机的便携性和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脑越做越小,手机越做越薄,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将更多的实用功能集成到手表之内。计算机技术可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加以创新和改进,更多的体现出计算机技术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在计算机技术的'核心功能中增加人性化功能,需要设置更多独立且相互联系的组件,这不仅是计算机微型化和人性化的难度所在,也对微型传感器等计算机相关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3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展望

光计算机

与传统硅芯片计算机不同,光计算机用光信号代替电子进行信息处理和存储的新型计算机, 其在进行数据存储时主要利用的是光子和光运算,运算部分可直接对存储部分进行并行存取,运算速度极高、耗电极低[4]。光子计算机还具有很多优势,比如,不会受到电磁场的影响,信息传输中畸变和失真小,超大规模的信息存储容量及低能量消耗、低发热量等。光计算机在未来将广泛的应用于特殊领域,比如预测天气、监测气候等一些复杂而多变的过程等[5]。

化学、生物计算机

在运行机理上,化学计算机以化学制品中的微观碳分子作信息载体,来实现信息的传输与存储。生物计算机,也被称之为仿生计算机,主要原材料是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并以此作为生物芯片来替代半导体硅片,利用有机化合物存储数据。生物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用生化反应来模拟计算机操作,生物计算机的优点在于其所依托的生物体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多变的生理现象[6]。生物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要比当今最新一代计算机快10万倍,它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并且能彻底消除电路之间的干扰。能量消耗仅相当于普通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且具有巨大的存储能力。这为生物计算机带来了很多优势,不仅表现在体积小功率高,而且存储和芯片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7]。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来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在可逆计算的模型中使用的能量很低。量子信息科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子计算机和实现绝对安全的、可实用化的长程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8]。量子计算机与现有的电子计算机和正在研究的生物计算机、光计算机等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信息单元不是比特(bit),而是量子比特(qubit),即两个状态是0和1的相应量子态叠加,因此,单个量子CPU具有非常强大的数据平行处理能力,而且其运算能力随着量子处理器的增加呈现出指数倍的增强,所以量子计算机在数据处理的运算时间大幅度减小[9]。目前,很多专家学者也在不断的研究量子计算机,研究量子计算机的目的不是要用它取代现有的计算机,而是去解决一些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

神经网络计算机

人脑总体运行速度相当于每妙1000万亿次的电脑功能,可把生物大脑神经网络看做一个大规模并行处理的、紧密耦合的、能自行重组的计算网络。从大脑工作的模型中抽取计算机设计模型,用许多处理机模仿人脑的神经元机构,将信息存储在神经元之间的联络中,并采用大量的并行分布式网络就构成了神经网络计算机[10]。神经网络计算机的信息不是存在存储器中,而是存储在神经元之间的联络网中。若有节点断裂,电脑仍有重建资料的能力,它还具有联想记忆、视觉和声音识别能力。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也在社会中发挥了高效的社会功能。现阶段,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与国际应用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相信随着我国科研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不断研究,计算机技术必将得到更加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林. 科技史简论[M]. 科学出版社, 2002.

[2] 李博洋. 关于“人机关系”的哲学思考[J]. 江淮论坛, 2008, 231(5): 127-131.

[3] 程中兴. 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生物进化的影响及其机制[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4):75-80.

[4] 文德春. 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J]. 科学论坛(下半月), 2007, (5): 78.

[5] 金翊. 走近光学计算机[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7(4): 401-411.

[6] 沈俊杰. “细菌-噬菌体”联合生物计算机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05.

[7] 许进. 生物计算机时代即将来临[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4, (1): 42-54.

[8] 吴楠, 宋方敏. 量子计算与量子计算机[J].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2007, 1(1): 5-20.

[9] 郭光灿, 周正威, 郭国平, 等.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 25(5): 516-524.

[10] 靳蕃. 神经计算智能基础: 原理·方法[M].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我们要把握其发展趋势,才能更好的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下面是我整理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 范文 ,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

摘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我们要把握其发展趋势,才能更好的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整体方向,并就计算机技术的几个具体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7-9599 (2012) 05-0000-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因此,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趋势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下是本人对此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整体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发展速度非常的快,但统观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发展,主要向着“高”、“广”、“深”三个方向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向“高”度发展。体现在计算机的主频上,随着主频的逐步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会越来越稳定,速度会越来越快。英特尔公司已经研制出能集成超出10亿个晶体管的微处理器,也就是说一台计算机不止使用一个处理器,可能会用到几十、几百甚至更多的处理器,即并行处理,截止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性能最高的通用机就采用了上万台处理器。而专用机的并行程度又要高出通用机,其关键核心技术是 操作系统 ,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如何高效能的使很多计算机之间产生联系,实现处理机间的高速通信,另一方面是如何有效管理这些计算机,并使之互相配合、协调工作。

第二,向“广”度发展。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普及,成为个人常用之物,可以说人手一台。向“广”度发展指网络化范围的扩大以及向各个领域的逐渐渗透。到那时,计算机就会无处不在,像现在的发动机一样,应用于所有电器中,你家里的电器不管是冰箱、洗衣机还是 笔记本 、书籍等都已电子化。说不定多少年后学生用的教科书也被淘汰,被和教材大小一样的笔记本计算机所代替,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查阅、记录所需的资料。有人预言未来的计算机如此普及价格就和买一本书一样便宜,还有一次性使用的,用完就可以扔掉,它将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用、最方便的日用品。

第三,向“深”度发展。即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比如说,如何把网上丰富的、有用的信息变为己有,如何使人机更好地互动等,这是计算机人工智能发展、研究的的主要课题。所谓人工智能,即计算机的智能成分占主要,会具备多种感知能力、 逻辑思维 能力,到那时,人们可以与计算机自由交流,用手写字输入,甚至可以用表情、手势和计算机沟通,人机交流方便、灵活、快捷。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交互设备也已经发明出来,主要体现在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方面。同时,信息将实现永久性存储,百年存储器正在研发当中,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几个具体发展趋势

从近几年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来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具体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算速度大大提高的高速计算机

近年来,美国人发明了一种通过空气的绝缘性来大幅度提高电脑运行速度的新技术。由纽约保利技术公司研究人员发明生产出一种电脑中使用的新型电路,这种电路的芯片之间是由一种“胶滞体包裹的导线”进行连接的,而组成这种“胶滞体”的物质中有90%的成分是空气,众所周知,空气恰恰是一种不导电的优良的绝缘体。经实践研究表明,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快慢与晶体管或芯片之间信号的传递速度有直接关系,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硅二氧化物导线”在信号传递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吸收掉一部分信号,因此延长了传递信息的时间。而保利技术公司研究制造的这种“胶滞体导线”,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几乎没有吸收任何信号,所以它能够更快的传递信息。除此之外,这种导线不但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电耗,节约材料成本,而且无需更改计算机芯片,可直接安装,最重要的是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机运行速度。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导线的散热效果较差,无法及时排出电路生成的热量。为此,保利公司迅速组织科研人员,针对这一缺陷进行创新改造,终于研究出一种“电脑芯片冷却”技术,即在计算机电路中置放许多装有液体的微型管道,用以吸收电路在工作中形成的热量。电路开始发热时,其产生的热量可以将微型管中的液体汽化,汽化之后的物质逐渐扩散到微型管的另一端,会重新凝结,顺流到微型管底部,从而达到吸收热量、有效散热的功效。目前,美国宇航局正在对该项技术进行太空失重实验,如果实验取得成功,“空气胶滞体”导线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计算机的使用中,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二)超微技术领域的生物计算机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物计算机就已经投入研制了,这种计算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生物芯片,由生物工程技术中所产生的“蛋白质分子”组合构成。在这种生物芯片中,信息是以波的方式进行传递的,其运算速度快的惊人,几乎相当于普通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十万倍,且具备强大的储存空间,而其能量消耗仅为普通计算机的十分之一,这种生物计算机的优势作用显而易见。由于蛋白质分子具有再生能力,因此,它可以通过自我组合而合成新的微型电路,这样就使得计算机具备了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因此被称为生物计算机。例如:这种计算机可以通过生物自身的调节作用自主修复出现故障的芯片,甚至能够模拟人脑进行思考。1994年,美国首次将生物计算机公诸于世,随之公布的还有模拟电子计算机而进行的逻辑运算,并提出了解决“虚构”的七座城市之间路径问题的最佳设计方案。前不久,来自世界各国的二百多名计算机专家学者就曾经齐聚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联名呼吁计算机科技应向生物计算机领域努力进军。根据现在的生物计算机技术发展来看,预计将在不久的未来,制造出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就能检测、处理、储存、分析、传输数据信息的分子元件。现阶段,计算机科学家们已经在生物超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实现了部分突破,制造出了超微机器人。而科学家们更长远的计划是让这种超微机器人变成一部微型生物计算机,从而在生物体内取代某些人体器官,完成血管、内脏等器官的修复作用,并杀死病毒细胞,使人类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三)以光为传输媒介的光学计算机

光学计算机是一种以光作为信息传输手段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电子)相比,具有诸多优势特点:光的速度有目共睹,这是电子计算机永远无法比拟的,并且光速具有一定的频率和偏振特征,大大提高了光学计算机传输信息的能力;光的发射根本不需要任何导线,即使发生交会也不会造成干扰;光学计算机的智能水平也大大高于电子计算机。可见,光学计算机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计算机。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各国以及各个科研机构,就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以研发“光脑技术”。其中,由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60多个国家组成的科研队伍研发的光学计算机成果显著,该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电子计算机快了一千多倍,而且准确率相当高。除此之外,有些超高速计算机只能在低温状态下运行,而光学计算机不受温度的限制;光学计算机的存储量超大,抗干扰能力超强,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光脑具有与人脑相似的特性,就算系统中的某一元件出现损坏,也不影响运算结果。

(四)含苞待放的量子计算机

计算机专家已经根据量子学理论知识,在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美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完成了4个“锂离子”量子的缠结状态,这一成果体现了人类在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上已经更上一层楼。

(五)应用纳米技术的纳米计算机

纳米计算机是用纳米技术研发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应用纳米技术研制的计算机内存芯片,其体积只有数百个原子大小,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美国正在研制一种连接纳米管的 方法 ,用这种方法连接的纳米管可用作芯片元件,发挥电子开关、放大和晶体管的功能。专家预测,10年后纳米技术将会走出实验室,成为科技应用的一部分。纳米计算机体积小、造价低、存量大、性能好,将逐渐取代芯片计算机,推动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

当然,以上仅是本人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的几点浅薄认识和看法,对于此问题的研究,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

参考文献:

[1]蔡芝蔚.计算机技术发展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8,2

[2]陈相吉.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7,10

[3]文德春.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5

[4]张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0,8

[5]李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范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投稿流程

不知道您发表的是哪类的文章,中级的话在省级发表就可以了。我可以帮你推荐。价格看你选的杂志了。当然还是要看你的文章是哪方面的

如何发表论文?论文投稿流程有哪些? 学术论文投稿流程一般为:选择期刊、投稿、审稿、录用(返修、退稿)、见刊。而投稿一旦进入审稿阶段后,都有被拒稿的可能性。 下面就仔细谈谈各环节的具体情况! 1.选择期刊 不同期刊对于稿件的要求不同、不同期刊偏好的专业方向也不同,因此在投稿之前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期刊,并根据期刊的格式要求调整论文的格式。不然论文质量再好,投错了期刊,最终肯定还是会被拒稿。所以在投稿前可以在知网上通过关键词搜索来选择合适的期刊。 注:找期刊的投稿方式挺麻烦的,一不小心就进广告网站了,所以要保证找到正规的投稿渠道! 2.投稿 确定好期刊之后就是投稿了,投稿的方式一般有四种:官网投稿、邮箱投稿、邮寄投稿和机构代投。随着科技的发展,邮件投稿的方式比较少见了,官网的方式比较普及。所以如果你知道相应期刊的官网或者邮箱,按照流程进行投稿就可以了;如果找不到期刊的官网或者邮箱,也可以找机构进行代投,该方式比较方便直接。至于相关期刊的投稿方式,建议通过知网里点击相关期刊直接投稿即可。如果真的想省事省时,可以点击下面的卡片进行咨询! 【点击这里】即可获得:免费论文资料包+名师一对一辅导+专业期刊匹配 3.审稿 审稿过程一般遵行“三校三审”的基本制度。以一般的核心期刊审稿流程为例,首先是编辑收稿,也称初审,初审主要由期刊的编辑部对文章进行快速筛选,所以初审只是对文章的大致浏览,重点考核论文的基本写作格式以及论文的选题、研究方向,当然,还会关注文章是否涉及敏感话题和重复率等。 二审,也称复审或者外审,是论文审核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针对论文内容的丰富性、科学性以及创新性进行全面审核。外审主要是专家审稿,是编辑部之外的相关领域比较权威的专家,因此该环节耗时一般较多,且通过率也相对较低。 三审,也称终审,是论文审稿的最后一个环节。进入终审环节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发表,作者不能过于松懈,终审是对文章的最后审核,一般由杂志社资深编辑或者主编来完成,主要审核论文是否符合期刊最近用稿要求。相对于初审和外审,终审的通过率相对较高。 4.返修 返修一般出现在外审之后,终审之前,是外审专家认为文章总体上符合发表要求,但论文存在一些需要修改的问题,然后将相关问题反馈给作者,让作者进行修改。作者在规定时间内就修改的稿件再次提交,然后论文会再次进入审稿环节。可能会出现多次返修的情况,也会出现返修之后被拒稿的情况。 5.录用 论文审稿流程通过后,编辑部就会给作者发录用通知,通知形式有:图片、PDF、邮件、手写通知。当然,在收到录用通知之后也有需要作者做的事情。第一,校对。作者根据期刊的具体格式要求进行校对修改文章,如排版方式、确认挂名作者、添加基金项目,甚至压缩论文版面等;第二,版面费。很多期刊发表论文是需要版面费的,因此在论文录用之后,发表之前,作者需要缴纳相应的版面费。当然,有些期刊不收版面费,也有些期刊有稿费,这都要视情况而定。 6.见刊 在所有的流程走完之后,我们只要默默等待论文见刊就可以了。论文见刊一般有两种方式:网站首发和样刊。前者一般快于后者,即录用的论文可以通过相关的网站(知网)进行查阅;而样刊一般是编辑部将作者论文所在的那一期样刊邮寄给作者,邮寄样刊一般是到付的哦! 7.写在最后 发表论文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耐力活。首先在期刊的选择上一定要挑选合适的期刊,这点很重要,没有匹配合适的期刊,论文再好也是南辕北辙;其次,论文的审稿是有过程的,并且随着期刊质量的提升,审稿周期也会相应增加,像核心期刊的审稿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上不设限。这也从侧面说明选对期刊的重要性。

1. 文字描述要简练有条理;文章题目在20个字以内(包括中英文数字及符号);中文摘要为140字~200字,包括目的、方法、结论3个要素;关键词6个以上,且中文关键词不可以全为缩写的英文字母(可以添加“协议”、“技术”等说明性词语);文章名、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需要译成英文,且中英文务必严格对应;图、表要求有图号、图名、表号、表名,并且要在文中引用。2. 来稿请注明基金资助情况(基金类别、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论文获奖情况(重要奖项的论文将给予优先处理和奖励),获专利的文章请注明专利名称及专利号。3. 作者简介内容为: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E-mail地址;其他作者,职称/学位。标题下方每位作者须标注上相应的单位。单位要具体至二级单位,并给出其所在省份、城市及邮编。文章一经修改完成上传至网站后,作者及单位不得改动。4. 参考文献8条以上,从文献1开始,按顺序在正文中逐条引用,文献请按以下规范书写:(1)刊物:作者名(≤3个全部列出,>3个列前3个后加等). 文章名[J]. 期刊名, 年, 卷(期): 起止页.(2)书籍:作者名(≤3个全部列出,>3个列前3个后加等).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单位, 年.(3)学位论文:作者名. 论文名[D]. 学校所在城市: 学校, 年.(4)会议论文集:作者名(≤3个全部列出,>3个列前3个后加等). 文章名[C]//会议名. 出版地: 出版单位, 年.(5)电子文献:作者名(≤3个全部列出,>3个列前3个后加等). 文章名[EB/OL]. (发表或更新年月日)/[引用年月日]. 网址.5. 图表和公式应保证清晰,不能用扫描方式录入。图表不用彩色、不用图片格式,图中的中文字体为华文中宋,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6.作者在投稿时须注明是否是CCF会员(高级会员、会员、学生会员),若是会员,请注明会员号;凡第一作者为CCF会员/高级会员/学生会员者,将享受折的版面费优惠。7. 请在文章最后给出前3位作者的联系方式(长期有效的手机、电话及E-mail)。8. 在校学生投稿必须先征得导师的同意,所有论文如有泄密、数据不实、抄袭、剽窃、侵权等不良行为,将通知其单位负责人,本刊不承担连带责任,并且以后将拒收第一作者的投稿。9. 本刊现入编多种网络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作者如不同意将文章入编,投稿时敬请说明。10.本刊已正式成为“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试点单位,因此,会选择优秀的已录用论文提前发布到“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上,请已录用论文的作者务必注意“网上稿件修改意见”,按要求认真修改稿件并尽快上传至网站。如不同意提前发表,请特别说明。

据学术堂了解,有很多计算机论文都是在《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这两大期刊进行发表的,很靠谱。《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月刊)创刊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刊登内容: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最新科研成果和重大应用成果。刊登内容:述评、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图形图像、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及计算机相关领域。《计算机应用》(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主办。该刊把介绍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重点,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宗旨,把促进计算机开发应用创新作为目标。主要涉及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软件应用技术、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库、多媒体、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控制、先进制造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及新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经验等。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投稿周期

一些重要的其他评估因素,比如机构的品牌认可、机构的主营业务、口碑等等,在详细了解过后,相信你能够找到一家优秀的润色公司。.我学长推荐的北京译顶科技挺不错的,你可以联系看看,那边做润色做的挺好 统一了解

期刊投稿是个辛苦又难熬的事情,就我来说第一次投稿虽然不是命中到最初的期刊,而且后来又有一些内容增补,但最终能被SCI期刊录用,语言方面靠专业君的编辑润色帮助省了不少力。

据说不要审稿费,别的就不知道了有听说是1100

应该对你有帮助哦1、《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文核心,版面费1800元2、《燃气轮机》不收版面费,而且还有稿费,很不错的3、《材料保护》不收版面费,还有稿费4、《施工技术》无版面费5、成都的《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无版面费,无审稿费6、成都的《电子对抗》,无版面费,无审稿费常见计算机类杂志投稿方式 1. 《软件学报》 (月刊) EI、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地址:北京8718信箱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学报》编辑委员会邮编100080 邮发代号:82-367E-mail: 2. 《计算机学报》 (月刊) EI、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地址:北京2704信箱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学报》编辑部 邮编 100080邮发代号:2-833E-mail: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月刊) 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地址:北京2704信箱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辑委员会邮编100080邮发代号:2-654E-mail::// .计算机工程 (半月刊) ISTIC收录主办单位: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地址:上海市漕河泾桂林路418号 《计算机工程》编辑部 邮编 200233邮发代号:4-310E-mail:hdsce@.《自动化学报》 (双月刊) EI、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地址: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自动化学报》编辑部邮编100080邮发代号:2-180E-mail:://.《模试识别与人工智能》 (季刊) 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地址:合肥1130信箱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编辑部 邮编230031邮发代号:26-69E-mail:.《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月刊) 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00号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编辑部 邮编 110004邮发代号:8-108E-mail:://www. .《计算机科学》 (月刊) ISTIC收录主办单位: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胜利路132号 《计算机科学》杂志社 邮编400013邮发代号:78-68E-mail:.《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月刊)主办单位: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地址:上海市愚园路546号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编辑部 邮编:200040邮发代号:4-379 10.《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季刊) 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2719信箱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编辑部 邮编:100080邮发代号:2-413E-mail:://.《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旬刊) ISTIC收录主办单位: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北四环中路211号 北京619信箱26分箱《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杂志社邮编100083 邮发代号:82-605投稿信箱:@ .《计算机应用研究》 (月刊) ISTIC收录主办单位: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11号附1号 《计算机应用研究》杂志社 邮编:610041邮发代号:62-68 E-mail:.《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双月刊) ISTIC收录主办单位: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地址:湖南长沙砚瓦池正街47号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编辑部 邮编:410073邮发代号:42-153E-mail: 14.《中文信息学报》 (双月刊) 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地址:北京8718信箱 《中文信息学报》编辑部 邮编100080E-mail:.《计算机应用》 (月刊) 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四川省计算机学会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成都237信箱《计算机应用》编辑部邮编610041邮发代号:62-110E-mail:://www.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月刊) 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 地址:北京2704信箱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邮编100080邮发代号:82-456E-mail:://.《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双月刊) EI(自科版英文版);ISTIC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地址:湖北武汉武昌珞珈山 邮编430072邮发代号:38-8E-mail:://.《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双月刊) SCIE、EI收录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地址:北京2704信箱 邮编100080邮发代号:2-578E-mail:://.《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月刊)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706所地址:北京142信箱406分箱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编辑部 邮编:100854邮发代号:82-425 E-mail: ,cn20.《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月刊)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地址:西安市81号信箱 《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编辑部 邮编:710054邮发代号:52-16 计算机类杂志(可网上投稿):电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Computer & Peripherals) E-mail: OK 计算机仿真(Computer Simulation) E-mail: 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E-mail: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 ComputerGraphics)E-mail: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E-mail: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E-mail: 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 E-mail: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E-mail: 计算机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rs) E-mail: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mail: 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liocations) E-mail: 计算机与现代化(Computer and Modernization) E-mail: 、月 刊:计算机应用研究(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E-mail:、半月刊:计算机工程(Computer Engineer) E-mail:、旬 刊:计算机工程与应用(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E-mail: 、 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liocations)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应用”。主要涉及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软件应用技术、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库、多媒体、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控制、先进制造技术、CAD/CAM/CIMS、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及新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经验、市场信息与发展趋势等。开设栏目:应用技术专题、研究与设计、软件技术、研究生论坛、开发与应用、典型应用技术等。网上投稿E-mail:邮局汇款:填写汇款单邮寄成都237信箱《计算机应用》编辑部银行信汇:开户行:交行磨支科分处 户 名: 计算机应用编辑部 帐 号: 5116090114 注:作者通过电子投稿后,在三至四个工作日内,如能收到我刊带有稿件编号的回复即稿件已接收,否则稿件未被接收。请不要一稿多投!为了缩短稿件审稿周期,请仔细阅读投稿须知。附:研究一下1~3的稿件要求和格式要求。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