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中小企业会计问题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06:05:54

中小企业会计问题研究论文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一、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

企业对自身成本支出管控到位,可以带给上层决策者最精准的企业运营信息,有利于其对企业做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性决策。企业对自身利润回报管控到位,有利于企业一直处于盈利的理想状态,为其广泛投资做充足的资金支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逐渐转型,企业的市场竞争状态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严峻。面对如此紧张的外部环境,中小企业不得不为其日后的发展谋得出路,对行业的潜在风险及时防范,对业务的成本支出有效控制,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收益。

二、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不完善

国家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越来越重视,同时带动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核心重要性。因此,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便开始致力于创立适合自身发展运营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能够取得一定的初步成果,但是整体成果收效甚微。笔者通过对收效甚微的结果进行深入探究后发现,正是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所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缺乏长期的实践性经验、权威的科学性以及连贯性而导致其内部会计控制难以发挥理想中的功效。

(二)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整体规模较小,雇佣的员工数量具有一定的限制,部门岗位的设定也缺乏一定的平衡性,导致一个员工通常身兼多职,对职权的确立过于模糊,不同部门间的交流沟通体系以及相互制约体系无法成功建立。而对于处于核心控制地位的会计控制体系,部分企业竟然完全忽略,不设置任何财务会计控制体系,仅由一人单独负责企业业务开展信息的记录、核算以及报销等程序,或者干脆将企业的会计控制模块交由会计事务所控制。

(三)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

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在创立发展的过程中均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赢得发展出路的法宝。但是很多企业领导人意识不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只晓得一味地赚取利润回报,进而继续投资盈利。导致很多企业没有自身明确的企业文化,对人才的使用及其价值创造存在一定的误区。有的企业即使有企业文化,也只是限于表面形式的口号或者摆设,根本就没有发挥企业文化所带来的潜在价值,也没有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丁点的福利。

三、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

通过对我国中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深入研究,笔者找出了以下三点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第一,强化企业领导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控制意识,将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工作放在重要的日常任务开展之上,逐步对相关制度存在的弊端进行纠正,促使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控制具有科学性依据以及可实践性规律。第二,对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进行道德以及职业素养的培育,促使每个员工都能自觉遵守企业的相关准则条例,减少员工违法行为产生的几率。第三,对企业内部财务会计人员的聘请及控制要有一定的规避意识,避免企业领导人的亲属或者朋友直接负责内部的会计掌管工作,以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财务事宜。

(二)合理设置企业组织机构

对企业的领导控制可以从其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结构入手。第一,企业领导人要有将岗位与职责协调分配的意识与能力,将所有员工的职责范围均匀细化。与此同时,要注重职务分离与权力相互制约的理念,将企业内部的所有职权协调分配,发挥职权功能的最大优势。第二,企业对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激情的企业文化背景。第三,必须制定严格的监管机制以及明确的考核及奖惩机制,对于全心全意为企业谋发展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奖励,对于对企业造成重大伤害的或者出现违法行为的员工,要严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或者准则条例对其进行应有的惩罚。

(三)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很多企业的领导人只知道一味地追求利润回报,忽略了企业内部文化创立的重要性。企业核心文化的成型,可以帮助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有序执行,帮助企业在严酷的市场竞争机制中赢得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内部人才发挥最大的实力,创造最高的价值。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其专属的企业文化,就相当于一个空壳,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多致命的打击。如果企业的文化体系只限于表面上的建立,实际上只是一个摆设,那么企业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很多致命的打击。对于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企业来说,其企业文化的创立和其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创立是同等重要的,绝不会顾此失彼,只可能相互协调、相互扶持向前发展。(作者单位为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会计专业1301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及企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发展阶段,同时新常态的出现也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平稳的更为规范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一、如何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切实提高中小企业在新常态下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就必须,有的放矢地研究改革措施及应对方法,必须均衡施力不可有所偏颇。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的再发展再腾飞,才能够在新常态下走出属于企业自己的一片天。

1.端正管理意识。

科学的管理意识才能够指导科学的管理行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新常态下想要切实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首先就必须将财务管理工作重视起来。虽然在过去许多年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市场扩展及产品开发密不可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及同行业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压力不断增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之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不断壮大发展就必须从只关注投资、市场及产品的外向型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管理精力投注在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因为近年来财务管理工作已经随着企业管理需求的变化发生了职能及功能上的重大变化,财务管理已经从简单的实务性操作层面一跃成为影响整个企业全面管理及制度建设的决策性运作环节。所以想要加强财务管理就必须正视财务管理的这一变化,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而真正的正确、科学的管理意识不仅是要了解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及理论、实践知识,还要将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自身运作特点进行有效结合,从而避免管理活动中的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财务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指导及渗透作用,为财务管理工作良性运作营造一个有序的内部环境。

2.加强人员管理及培养。

人员管理对于企业管理工作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无论是何种管理制度及体系运作、细节把控都离不开具体的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本来就在管理队伍方面与国有企业及其他成熟企业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而要在新常态环境下实现超越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人员管理及培养。首先,要大力加强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的把关力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将不合格财会人员从管理队伍中调离出去,同时还要结合企业具体运作实际加强财会人员的岗前培训与在职教育,促使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的新变化及管理工作新要求。为了进一步缩短中小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与成熟企业、大型企业之间的差距,企业应该利用自身能够充分感受市场变化、能够更近距离接触消费者需求变化等优势积极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合作,利用高校这个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来为自己从源头上加强人才培养及素质提升。企业与高校应该建立一条订单式、管道式人才培养及输送通路,企业为高校教育培养工作提供第一手的市场信息及管理教育资源,高校则按照企业的具体要求进一步细化教育与培养的内容,进一步使培养方向精确化,再直接由高校向订单企业输送人才。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节约外部人才招聘及企业内部人才培养的成本支出,为自己打造一支高素质、超精度的专业化管理队伍;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水平与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最终实现企业、高校、毕业生的三方共赢。

3.加强管理信息化手段升级。

在当前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管理手段信息化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所争相着力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众多的中小企业也在自己的生产、经营、运作环节不断提升着信息化、科学化水平,但是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等无法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收益的部分仍然着力不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管理意识偏差,同时也在于许多时候中小企业所拥有的有限资源及资金在生产销售及运作环节已经疲于应付而实在没有更多财力物力来支持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升级。但是面对财务管理迈向信息化集约化这一必然发展趋势,企业管理者应该积极面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各种信息化管理设备的换代升级,加强硬件设备的维护及保养。同时要积极寻找适应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要求的财务管理办公软件,当前市面上流行的财务管理软件大致可以分为成品软件与定制软件两类。成品软件能够适应大多数基本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具有价格适中、操作简单、兼容性强等特点,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管理要求无法达到很好的契合,且由于兼容性强也容易造成数据管理方面的安全问题。定制软件虽然价格偏高,但是能够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需要量身定制,能够通过调整功能模块、功能分区以及增加更多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功能来最大限度契合企业的实际管理需要。但是定制软件也存在着操作要求偏高、兼容性较差等特点,所以选择何种软件需要企业切实分析自身需求及经济能力之后酌情考量。但是,不论是选择何种财务管理软件都必须坚持实用性、经济性以及可持续性三方面的原则,切忌盲目攀比与盲目上马。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财务管理软件的实际功效,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4.加强监督约束机制建设。

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需要依靠正确的意识、优秀的人才队伍及适应企业实际需要的自动化办公软件及管理软件。然后如果仅限于此也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管理效果,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促进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强化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加强监督约束机制建设应该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内容。内部监督约束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小组建设及后续工作,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在财务管理监督约束方面的力度,在小组成员方面应该选择熟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资深财务管理人员,同时还要包括各重要环节的负责人,从而让内部审计能够契合企业的管理需要,实现内部审计的工作目的。但是仅仅由内部人进行审计操作,也可能因为利益依附及视野狭窄等问题让审计工作偏离公正、科学、合理的方向,所以企业还应该积极加强与社会专门审计机构的合作,邀请专门的审计专家参与工作,从而让内部审计站在企业的高度、市场的高度来调整具体管理内容及方向,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下去。在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建设方面,企业要积极打造信息交互渠道、积极与社会媒体沟通协调,运用宣传教育等手段不断提升社会大众在舆论监督权履行方面的意识,从而给企业一个严肃的外部监督环境,促进企业不断完善与提升自身的管理工作。

5.建立完善新型财务管理体系。

新常态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不再是局限于基础实务性操作层面而是向着全面参与企业各项内部管理及外部运作的决策性职能转变,想要切实实现财务管理的综合管理及渗透力,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新型财务管理体系。新型财务管理体系应该将过去各自独立、分散的成本控制、预算控制、资产管理以及资金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串联起来,编制成一张财务管理的大网,加强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的速度、统一信息传递渠道,实现财务管理部门更快更好地对各项财务管理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同时要加强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之间的有机结合,因为财务管理工作说到底就是资金的管理,而对于资金管理来说,预算管理是资金使用的计划、成本控制是计划的执行,只有加强两者的结合与协调才能够真正从一首一尾来实现对资金的规范化控制,才能够实现资金使用的进一步精细化与规范化。

二、结语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及企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发展阶段,同时新常态的出现也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平稳的更为规范的发展阶段。新常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想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稳定自身、发展自身就必须积极适应新常态所带来的新变化,不断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从而从根本上巩固自己,让企业在新常态下实现华丽变身。

参考文献

1、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贾宗武;郭西强;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02-28

2、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蒋才顺;大众科技2011-03-1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得到重大发展,其经济地位显得更加的举足轻重,但是随着中小型企业规模的变大,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在财务控制问题上尤为突出,如财务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等。本文主要对民营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出现的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以保证民营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大力鼓励和发展中小型民营经济。到目前为止根据统计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占到了全国企业总数的90%,解决了75%的城市劳动力就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财务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实现企业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经营效益的增长,加强财务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深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同时在其他外部经济宏观因素(如财务管理状况)的影响下,使得其企业内部问题不断。本文主要是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探讨,并通过提出系列解决对策,使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一、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信贷概念薄弱

1.理财观念老旧

由于中小型企业主的综合素质不高,很多企业主缺乏对企业的管理理念,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管理和经营方式解决企业问题。此外,多数民营企业还没有形成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机会成本等科学管理的理念,是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2.法律意识淡薄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最大化的获取经济利润是最终目的。为了这一目的,一些民营企业通过贷款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然而由于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恶意逃避债务的贷款行为,无形中增加了贷款机构的贷款风险,最终影响了整个民营企业的正常贷款。除此之外,大多数私人企业财务信息的管理是非标准的,非公开的,非透明的,缺乏会计信息,降低了企业的社会信用度,使企业的知名度得不到发展从而产生企业财政管理的一系列问题。

3.缺乏风险意识

一般的民营企业将主要重心集中在生产和销售上,在经营和管理上存在严重的质量缺点。由于风险意识的缺乏,民营企业根本就未重视过企业经营风险,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与专门的管理人员,使得企业经营风险增大,不利于长远发展。

(二)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企业在现金管理制度方面缺乏经验,导致相关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对于企业内部资金问题容易产生资金的空闲或周转不灵等问题。

2.成本管理的不实际

大多数民营企业采取严格的预算控制减少浪费等措施,在绝对意义上控制成本。很多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财务管理的理念,很难通过理论分析来衡量企业产品生产盈亏的平衡点。同时企业在控制生产成本上缺乏一定的经验,无法针对经营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使得一些民营企业在成本计算和产品品种安排上十分广泛,影响了企业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

(三)融资情形严峻

1.融资结构不合理

一般来说,民营企业无论是资金还是规模都难以与国有企业相提并论,尤其是存在资产负债的民营企业,其价格更要低得多,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是以内源性融资为主,外部融资小。

2.融资策略是不科学的

很多民营企业在民间借贷利率高于银行利率,民间企业的投资资本高,致使其与收益率的比例不成正比。这样会大大的降低整个企业的价值,不利于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3.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从社会现状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我国没有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管理的支持机构,同时也没有提出有利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缺乏了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民营企业在发展速度上较为缓慢。同时,民营企业在发展资金上更多的是通过贷款实现,而国家根本没有设置进行贷款担保、贷款抵押的金融中介机构,也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四)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效率低下

1.民营企业资金使用率低

在进行资金财务管理上,大多数民营企业采用的都是长期、中期以及短期计划使用资金的方式。而没有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尤其是缺乏现金流管理理念,存在严重的强调营销,轻金融的现象,大大影响了民营企业资金使用率的提高。

2.收入的分配不合理

大部分民营企业是以家族成员作为企业领导团队,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从而形成的内部封闭式管理。长时间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民营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缺陷及问题暴露无遗。同时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合理,使得许多企业的工作人员会产生不良心理,潜藏着一定的道德风险。因此,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保障企业主之间的利益,以防误食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资金收入结构的适当调配才是上上策。

二、民营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1.加强企业管理阶层的管理理念培养

对一个民营企业而言,其管理阶层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其在整个企业的发展经营中都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为了确保民营企业管理阶层时刻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带领着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应当加强对企业管理阶层的综合素质培养,定期参加由政府和商业协举办的培训活动。或是组织相关人员参观类似机构,到国外、院校等进行参观学习,在不断的交流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再结合企业经营实际状况,制定出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管理体系,是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离不开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为了打造一支专业技能强、职业道德素质高的财务管理队伍,必须进行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如:加强民营企业会计规范,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进行结算等基础性工作。从而使基础工作明确而完整,帐目凭证完整、正确和合理,保证帐户及时准确的计算。

(二)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

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缺乏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岗位合理设置,职责明确等都需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一步一步的建立健全,才能真正推动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三)采用多种方法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进行改善

融资难是困扰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贷款成为民营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的一个有效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民营企业发展带来机遇,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当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的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资本改革发挥股权融资功能,重组,兼并,联合等形式,吸纳民间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股。在股市融资上市的条件下,明确责任和权利。

(四)合理分配企业资产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1.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机制

提高对金融风险、资金使用率、现金流等的认识,建立健全一套利于降低金融封信,提高资金使用率,实现现金流增长的财务管理机制,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不二法宝。

2.对企业运营资金进行强化管理

在所有的企业中周转基金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短的周转形变量是进行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对民营企业资本管理,可以强化企业在财政方面的控制与管理权,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断的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应措施制度。结合市场环境,企业自身内部情况分析,股票型基金结构是民营企业资金管理的最科学的模式,利于保障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3.利润的合理分配

利润分配不可能是均匀的,应考虑到各方的利益,采取股票,期权激励等先进典型方式。

参考文献:

[1]林建平.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会计,2015(11).

[2]赖琛.浅淡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和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3(01).

中小企业会计问题的研究论文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 :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中小企业应不断提升会计核算水平。结合当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发展状况,可知其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会计核算工作高效性。因此,为了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加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应找出相关的对策解决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实际作用。基于此,本文就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与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对策;经济效益

运用科学的对策加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处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间接地提高企业的财务工作质量,为各种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对当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相关的对策提高这些问题的处理效率,确保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水平能够达到相关经营计划实施的具体要求,促进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

1中小企业的概念与相关特征

中小企业的概念

所谓的中小企业是指处于创业初期、整体规模较小的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出台的相关条例,应明确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从销售业绩、员工人数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划分。明确中小企业的概念,可以为这类企业相关特征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因此,在了解中小企业概念的基础上,应对这些企业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

中小企业的相关特征

结合当前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概况,可知其相关特征包括:(1)以自身的发展为中心。(2)企业整体的`结构层次简单。(3)企业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并不明确。(4)员工流动问题较为突出。

2现阶段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分析

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缺乏有效的会计机构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市场中会计专业性人才数量少,难以满足各类企业实际的发展需求。中小企业为了保持自身良好的经济效益,降低人力成本,往往在招聘的过程中聘用了一些实践经验并不丰富、专业能力有限的人作为企业会计,某些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甚至缺乏会计从业资格证。这些因素的存在,降低了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影响了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提升。

缺乏完善的会计监督及内部控制机制

在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完善的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制度,致使一些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虽然部分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了这种问题的存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员工的工作水平和管理者的整体水平不高,使得企业难以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间接地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水平。同时,由于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缺乏,致使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难以真正地提升。

会计档案与资料管理不规范许多中小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对会计档案与资料重要性认识缺乏,往往忽略了各种规定对会计资料进行保管、保护的要求,而将会计报表和凭证等重要的材料随便乱扔导致遗失。

3解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相关对策

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确保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需求。具体表现在:(1)开展会计专业技能培训活动,强化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能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真正地发挥自身的实际作用,确保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可靠性,保持良好的会计核算工作水平;(2)建立必要的奖惩机制,落实责任制,对会计核算中表现出色的人员给予必要的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概况及业务要求,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为会计核算工作效率提高提供保障。

加强会计体制创新,完善会计监督及内部控制机制

为了保持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高效性,应加强企业会计体制创新,不断完善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机制。具体表现在:(1)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及会计核算工作要求,对既有的会计体制实际作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将创新理念融入到会计体制建设中,最终形成符合现代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会计体制;(2)根据企业经营活动及内部工作开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保持自身良好的管理水平,为会计核算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3)为了确保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应从多个角度出发,不断完善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促使会计核算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高效处理。保持会计档案与资料管理规范性为了提升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质量,降低会计核算工作中各类问题的发生率,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会计档案与资料管理规范性。这些措施包括:(1)根据会计核算工作及相关条例要求,对各种会计档案与资料进行有效的保管,避免会计资料与数据的丢失,保持会计档案与资料的管理有效性;(2)健全会计档案与资料管理机制,为各项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3)注重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系统的合理运用,建立会计档案与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实际的管理工作效率,实现对会计信息的高效利用,提升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水平。在运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系统构建会计档案与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时,应充分地考虑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确保该系统使用中能够达到会计核算工作要求。

4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为中小企业经营活动开展及生产计划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给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受到激烈市场竞争的影响,中小企业能否保持良好的市场竞争力,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未来中小企业发展中应注重信息技术与各种会计理论知识的合理运用,确保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的同时优化会计核算方式,增加中小企业未来发展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良好性,减少各种工作失误。

参考文献:

[1]康宗生.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2016,(07).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将打破行业、所有制的界限,并根据企业的性质和规模,将全部企业会计制度分为《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目前,前两个制度已经实施,后一个制度也正在制定之中。对此,我们就小企业会计制度应当明确的内容及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关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 1. 制度的实施范围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0]25号),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包 括上市公司)均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但按照《暂行规定》的标准,股份有限公司中也可能有 一部分(如投资型或高科技企业)属小规模企业。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的通知”,各类金融企业都应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根据财政部《外商投资企业执行〈企业 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财会[2001]62号)以及2002年5月20日发布的《外商投资企 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解答》,自2002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须执行《企业会 计制度》,其中外商投资金融企业应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但并未指明其中的小企业可另行 执行。这样,《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实际上就限定在除股份有限公司、金融企业、外商投资企 业以外的小企业范围内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小企业是否必须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强 制性执行还是备选性执行? 在我国,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属于行政法规性的规范性文件,而行政法规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据此而论,则凡符合小企业标准的就必须严格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但我们认为,对小企业实行备选性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政策是合适的,即小企业既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也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因为会计制度的强制性特点可以从整体上考量,只要企业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了某一会计制度即可;目前许多小企业实际上已经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若实行备选性执行政策,这些小企业就无需转换会计制度;从鼓励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出发,也应该允许并鼓励有条件的小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如此,则符合小企业标准只是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必要条件而已,即凡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规模必须符合小企业的标准,但并非符合小企业标准的企业就必须执行,如有条件也可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当然,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小企业与内资小企业在执行会计制度上是否应该享有同等“国民待遇”,即同样实行备选性执行政策,也应予以考虑。另外,按财政部“除小企业和金融企业以外,自2003年1月1日起,新设立的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并编制财务报告”的规定,建议对新设立的小企业(金融企业除外),如同正常界定的小企业一样实行备选性执行政策。 2. 企业规模变化产生的变更调整 由于企业的发展以及中小企业经营上的灵活性,据以判断企业规模大小的职工人数、销售额及资产总额等指标值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化,其中职工人数、资产总额在同一会计年度的不同时点都有可能变化,因此,严格对照划分标准,许多中小企业在不同年度甚至在同一会计年度的不同时点都会发生企业规模归属的变化,年初属中型企业的,年末可能变成了小企业;年初属小企业的,年末也可能发展成中型企业。但如前所述,企业通常只能在年初先根据上一会计年度的指标数值对照标准值来判断企业规模大小并据以确定能否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当年末企业规模与年初相比发生变化时,原先执行的会计制度是否需要变更调整?具体而言: (1)当年初为中型企业,年度内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年末变成了小企业,则该企业年末时 是否可以按《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调整?若可以调整,则涉及会计政策变更部分是否需要追 溯调整? (2)当年初为小企业,若年度内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则年末不论企业规模是否变化都无需调整;若年度内执行的是《小企业会计制度》,年末变成了中型企业,则年末是否必须按《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调整? 根据“一贯性”和“可比性”原则,企业的会计政策一经确定就应保持稳定,不应随意变更,这样,企业前后各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才具有可比性。因此,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如依据相关法规的要求或由于经济环境变化,使原先采用的会计政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受到影响时,才使企业有理由进行会计政策的变更。据此,我们认为,若原先已经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不管企业原先的规模大小,也不论此后企业规模如何变化,都应严格限制会计制度的变更;若原先是小企业并且执行的是《小企业会计制度》,到了年末企业规模已经符合中型企业标准,在当年末也不宜按《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变更调整,但下一会计年度必须按《企业会计制度》执行,同时考虑到制度转换的规定性,建议可以规定下一年度企业无需采用追溯调整法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并进行调整。 3. 合并会计报表时不同会计制度的调整 由于界定小企业的对象强调的是法律主体,即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因此,企业集团内各成员企业可能存在大中小不同规模的情况。最常见的是母公司为大中型企业,子公司中有的属于小企业。为了控制行业风险而采取“防火墙”措施以及经营上的灵活性所需,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采用了“集团综合、法人分业”的经营模式,根据不同业务需要注册子公司,由此产生出大量的母子公司同为小企业的企业集团。由于中小企业标准的人为划分,一大批中小企业徘徊在标准的临界点周围,一些投资型公司,资产总额较大,但因职工人数少而被界定为小企业,这就有可能产生母公司为小企业、而子公司却为中型企业的企业集团。上述现象体现在会计制度的执行中,则表现为企业集团存在母子公司执行不同会计制度的情况。那么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企业集团应当如何统一会计政策?一般有以下三种观点: (1)若母公司为大中型企业,其子公司中的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对该等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子公司会计报表进行合并。 (2)若母子公司均为小企业,不论母公司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还是《小企业会计制度》,均以母公司的会计政策为统一标准,对执行的会计制度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子公司会计报表进行合并。 (3)若母公司为小企业,而子公司中存在非小企业(如中型企业),在母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情况下,非小企业的子公司与母公司执行的会计制度已经一致,因此,只需对子公司中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个别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即可;但在母公司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情况下,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是按照母公司会计政策对子公司中执行不同会计制度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还是按照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子公司会计政策调整母公司及其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其他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二、关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特殊考虑 1. 谨慎性原则的适度运用 根据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 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通常,谨慎性原则需要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来实现。合理的会计估计是保证会计信息可靠和相关的前提,滥用会计估计势必导致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可靠性。《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和预计负债,就是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但对小企业而言,由于会计基础相对薄弱,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限,对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或资产减值额等会计估计不但不能准确把握,还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因此,为防止小企业滥用谨慎性原则,小企业会计制度应特别关注该原则的适度运用问题。我们建议,小企业会计制度可以取消八项减值准备,允许小企业对资产减值采取直接转销法核算;不计提和确认预计负债;若存在较大的减值和预计负债,则采用报表附注披露形式替代。 2. 会计处理与税收制度的协调 不少小企业提出,为了简化小企业的会计处理,避免繁琐的纳税调整,小企业会计制度应与现行税法一致,凡涉及税务方面的事项,会计处理完全可以按照税法规定执行。纳税调整真的能避免吗?不是的。毕竟财务会计与税法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的对象是不同的。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情况要考虑。 (1)对于永久性差异,设想通过设置“税后支出”和“税后收益”之类的科目直接列支税法不允 许税前抵扣的费用支出项目或直接确认税法允许免税的收入是不合适的,这并不能消除会计收 益与应税收益的差异。因为对于税法允许税前列支但限定列支标准的费用支出项目,如业务招 待费、宣传费等,在发生时并不能确定是否全部或有多少份额可以税前列支,直到年度终了才 能确定。因此,发生时就不能直接计入”税后支出”科目,即使当月计入了,下月可能又要部 分转回,年度内始终处于变数之中,人为增加会计程序,使得主观愿望想简化、客观结果却复 杂化。而对于一些如凭证手续等与税法规定不符的收入和费用支出项目,企业执行中往往与税 法规定存在偏差,在所得税年终汇算清缴时仍存在纳税调整事项。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税收政 策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关的标准、内容等都可能发生变化,隶属的税务主管部门不同(国税或 地税)、地区不同,税收政策标准也不完全一样,并且每年都会有政策变动或调整,因此,企 业事先要做到完全按税法规定一致执行是不可能的,不论怎样,纳税调整项目始终存在。 (2)对于时间性差异,在应付税款法下,设想通过设置“税后支出”和“税后收益”科目达到会 计处理与税法规定完全一致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对于会计上快于税法规定的时间或速度确认的 费用支出项目(如开办费),到后期会计上实际已无需确认或确认的费用支出金额小于税法允 许税前抵扣的金额,因此,纳税调整仍不可避免。在纳税影响法下,则是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负债的确认与跨期摊配程序予以解决。 如此看来,试图找一条会计处理与税收法规相一致的捷径是不现实的。我们认为,小企业会计制度在协调会计处理与税收法规关系方面,无需考虑也不可能消除或减少永久性差异,只有尽可能减少(但不能消除)时间性差异并简化时间性差异的会计程序才是明智选择。 所谓尽可能减少时间性差异,是指在不违背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原则的前提下,小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能够一致的尽量保持一致,或者提供可以保持一致的备选方法。如:(1)取消八项减值准备和预计负债,实行资产报损和预计负债经税务部门批准后据实入账的方法,则消除了该时间性差异。(2)对于开办费的摊销期限,除一次性摊销法外,可以增加与税法规定一致即分五年摊销的备选方法,由小企业视情况自行择定。(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原先的行业会计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都有明确规定,但实际执行中大多数小企业偏向于采用税法规定允许的标准,以避免纳税调整;《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由企业根据相关因素自行确定。《小企业会计制度》可以与《企业会计制度》保持一致,即仅作原则性规定,使小企业具有能按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进行备选的余地。当然,为了防止小企业利用折旧政策调整账面利润,也可以对折旧年限作出具体规定,但应尽可能与税收制度保持一致。(4)在收入确认方面,《企业会计制度》与现行税收法规存在不一致,若《小企业会计制度》能予以考虑,即可减少因收入确认时间不一致产生的时间性差异。 至于简化时间性差异的会计程序,就是小企业会计制度可以不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法两种备选的模式,取消纳税影响法,则仅采用应付税款法处理。 3. 会计科目的简化与一致性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满足企业对各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的要求。根据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其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仅仅是职工人数较少、年销售额较小或资产总额较小,这并不意味着小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与大中型企业有本质区别。如一个小企业也可能存在投资关系,甚至存在子公司,因而就需要长期投资、投资收益等科目来核算该投资的事项。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由于中小企业标准的人为划分,加之企业的发展及中小企业经营的灵活性,许多中小企业会出现规模大小的变化。因此,我们认为,对小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总的原则应是:在《企业会计制度》的框架内,能与其保持一致的尽可能一致,确需简化或取消的,也应尽量避免或减少企业因规模大小变化需变更适用会计制度时调整会计科目的困难,以及便于合并会计报表时不同会计政策的统一调整。 为此建议:(1)取消小企业一般不可能发生和发生频度极少的交易或事项所对应的会计科目,如“待转资产价值”、“已归还投资”、“应付债券”、“委托贷款”、“未确认融资费用”等;(2)取消小企业因简化或改变会计程序所对应的会计科目,如八项资产减值准备涉及的八个科目以及“预计负债”、“递延税款”等科目;(3)合并一些小企业没有必要划分过细的交易或事项所对应的会计科目,如将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合并设“营业费用”科目核算,不单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科目等;(4)保留小企业可能发生的与大中型企业同性质的交易或事项所对应的会计科目 4.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备选性 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的会计报表至少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小企业到底是否必须编制现金流量表?就目前小企业执行情况看,大部分不具备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会计基础,很多小企业到了年末编制该表也只是为了应付审计或呈报,有些企业则依赖会计师事务所代为编制,因而使该表的数字实际上具有统计的性质。从小企业会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看,由于使用者较少,而对该表提供的信息予以关注的则更少,实际上现金流量表成了摆设而已。再从企业内部管理者角度看,一般都非常重视现金流量信息,但提供这一信息的现金流量表并非与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现金流量表一致,企业往往根据内部管理上需要分内部核算单位、按不同业务来源和去向编制现金流量日报表或资金流量月报,而这些报表会透视出企业的许多商业秘密,因此,企业不愿对外披露。可见,小企业按现行会计制度编制现金流量表不仅操作上存在困难,在实际功效上也只是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倾向于采取备选性政策,即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是否编制现金流量表。

中小企业会计管理问题研究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及企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发展阶段,同时新常态的出现也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平稳的更为规范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一、如何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切实提高中小企业在新常态下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就必须,有的放矢地研究改革措施及应对方法,必须均衡施力不可有所偏颇。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的再发展再腾飞,才能够在新常态下走出属于企业自己的一片天。

1.端正管理意识。

科学的管理意识才能够指导科学的管理行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新常态下想要切实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首先就必须将财务管理工作重视起来。虽然在过去许多年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市场扩展及产品开发密不可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及同行业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压力不断增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之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不断壮大发展就必须从只关注投资、市场及产品的外向型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管理精力投注在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因为近年来财务管理工作已经随着企业管理需求的变化发生了职能及功能上的重大变化,财务管理已经从简单的实务性操作层面一跃成为影响整个企业全面管理及制度建设的决策性运作环节。所以想要加强财务管理就必须正视财务管理的这一变化,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而真正的正确、科学的管理意识不仅是要了解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及理论、实践知识,还要将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自身运作特点进行有效结合,从而避免管理活动中的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财务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指导及渗透作用,为财务管理工作良性运作营造一个有序的内部环境。

2.加强人员管理及培养。

人员管理对于企业管理工作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无论是何种管理制度及体系运作、细节把控都离不开具体的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本来就在管理队伍方面与国有企业及其他成熟企业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而要在新常态环境下实现超越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人员管理及培养。首先,要大力加强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的把关力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将不合格财会人员从管理队伍中调离出去,同时还要结合企业具体运作实际加强财会人员的岗前培训与在职教育,促使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的新变化及管理工作新要求。为了进一步缩短中小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与成熟企业、大型企业之间的差距,企业应该利用自身能够充分感受市场变化、能够更近距离接触消费者需求变化等优势积极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合作,利用高校这个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来为自己从源头上加强人才培养及素质提升。企业与高校应该建立一条订单式、管道式人才培养及输送通路,企业为高校教育培养工作提供第一手的市场信息及管理教育资源,高校则按照企业的具体要求进一步细化教育与培养的内容,进一步使培养方向精确化,再直接由高校向订单企业输送人才。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节约外部人才招聘及企业内部人才培养的成本支出,为自己打造一支高素质、超精度的专业化管理队伍;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水平与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最终实现企业、高校、毕业生的三方共赢。

3.加强管理信息化手段升级。

在当前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管理手段信息化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所争相着力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众多的中小企业也在自己的生产、经营、运作环节不断提升着信息化、科学化水平,但是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等无法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收益的部分仍然着力不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管理意识偏差,同时也在于许多时候中小企业所拥有的有限资源及资金在生产销售及运作环节已经疲于应付而实在没有更多财力物力来支持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升级。但是面对财务管理迈向信息化集约化这一必然发展趋势,企业管理者应该积极面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各种信息化管理设备的换代升级,加强硬件设备的维护及保养。同时要积极寻找适应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要求的财务管理办公软件,当前市面上流行的财务管理软件大致可以分为成品软件与定制软件两类。成品软件能够适应大多数基本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具有价格适中、操作简单、兼容性强等特点,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管理要求无法达到很好的契合,且由于兼容性强也容易造成数据管理方面的安全问题。定制软件虽然价格偏高,但是能够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需要量身定制,能够通过调整功能模块、功能分区以及增加更多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功能来最大限度契合企业的实际管理需要。但是定制软件也存在着操作要求偏高、兼容性较差等特点,所以选择何种软件需要企业切实分析自身需求及经济能力之后酌情考量。但是,不论是选择何种财务管理软件都必须坚持实用性、经济性以及可持续性三方面的原则,切忌盲目攀比与盲目上马。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财务管理软件的实际功效,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4.加强监督约束机制建设。

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需要依靠正确的意识、优秀的人才队伍及适应企业实际需要的自动化办公软件及管理软件。然后如果仅限于此也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管理效果,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促进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强化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加强监督约束机制建设应该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内容。内部监督约束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小组建设及后续工作,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在财务管理监督约束方面的力度,在小组成员方面应该选择熟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资深财务管理人员,同时还要包括各重要环节的负责人,从而让内部审计能够契合企业的管理需要,实现内部审计的工作目的。但是仅仅由内部人进行审计操作,也可能因为利益依附及视野狭窄等问题让审计工作偏离公正、科学、合理的方向,所以企业还应该积极加强与社会专门审计机构的合作,邀请专门的审计专家参与工作,从而让内部审计站在企业的高度、市场的高度来调整具体管理内容及方向,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下去。在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建设方面,企业要积极打造信息交互渠道、积极与社会媒体沟通协调,运用宣传教育等手段不断提升社会大众在舆论监督权履行方面的意识,从而给企业一个严肃的外部监督环境,促进企业不断完善与提升自身的管理工作。

5.建立完善新型财务管理体系。

新常态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不再是局限于基础实务性操作层面而是向着全面参与企业各项内部管理及外部运作的决策性职能转变,想要切实实现财务管理的综合管理及渗透力,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新型财务管理体系。新型财务管理体系应该将过去各自独立、分散的成本控制、预算控制、资产管理以及资金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串联起来,编制成一张财务管理的大网,加强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的速度、统一信息传递渠道,实现财务管理部门更快更好地对各项财务管理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同时要加强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之间的有机结合,因为财务管理工作说到底就是资金的管理,而对于资金管理来说,预算管理是资金使用的计划、成本控制是计划的执行,只有加强两者的结合与协调才能够真正从一首一尾来实现对资金的规范化控制,才能够实现资金使用的进一步精细化与规范化。

二、结语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及企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发展阶段,同时新常态的出现也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平稳的更为规范的发展阶段。新常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想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稳定自身、发展自身就必须积极适应新常态所带来的新变化,不断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从而从根本上巩固自己,让企业在新常态下实现华丽变身。

参考文献

1、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贾宗武;郭西强;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02-28

2、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蒋才顺;大众科技2011-03-1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得到重大发展,其经济地位显得更加的举足轻重,但是随着中小型企业规模的变大,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在财务控制问题上尤为突出,如财务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等。本文主要对民营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出现的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以保证民营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大力鼓励和发展中小型民营经济。到目前为止根据统计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占到了全国企业总数的90%,解决了75%的城市劳动力就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财务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实现企业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经营效益的增长,加强财务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深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同时在其他外部经济宏观因素(如财务管理状况)的影响下,使得其企业内部问题不断。本文主要是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探讨,并通过提出系列解决对策,使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一、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信贷概念薄弱

1.理财观念老旧

由于中小型企业主的综合素质不高,很多企业主缺乏对企业的管理理念,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管理和经营方式解决企业问题。此外,多数民营企业还没有形成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机会成本等科学管理的理念,是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2.法律意识淡薄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最大化的获取经济利润是最终目的。为了这一目的,一些民营企业通过贷款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然而由于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恶意逃避债务的贷款行为,无形中增加了贷款机构的贷款风险,最终影响了整个民营企业的正常贷款。除此之外,大多数私人企业财务信息的管理是非标准的,非公开的,非透明的,缺乏会计信息,降低了企业的社会信用度,使企业的知名度得不到发展从而产生企业财政管理的一系列问题。

3.缺乏风险意识

一般的民营企业将主要重心集中在生产和销售上,在经营和管理上存在严重的质量缺点。由于风险意识的缺乏,民营企业根本就未重视过企业经营风险,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与专门的管理人员,使得企业经营风险增大,不利于长远发展。

(二)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企业在现金管理制度方面缺乏经验,导致相关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对于企业内部资金问题容易产生资金的空闲或周转不灵等问题。

2.成本管理的不实际

大多数民营企业采取严格的预算控制减少浪费等措施,在绝对意义上控制成本。很多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财务管理的理念,很难通过理论分析来衡量企业产品生产盈亏的平衡点。同时企业在控制生产成本上缺乏一定的经验,无法针对经营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使得一些民营企业在成本计算和产品品种安排上十分广泛,影响了企业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

(三)融资情形严峻

1.融资结构不合理

一般来说,民营企业无论是资金还是规模都难以与国有企业相提并论,尤其是存在资产负债的民营企业,其价格更要低得多,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是以内源性融资为主,外部融资小。

2.融资策略是不科学的

很多民营企业在民间借贷利率高于银行利率,民间企业的投资资本高,致使其与收益率的比例不成正比。这样会大大的降低整个企业的价值,不利于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3.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从社会现状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我国没有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管理的支持机构,同时也没有提出有利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缺乏了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民营企业在发展速度上较为缓慢。同时,民营企业在发展资金上更多的是通过贷款实现,而国家根本没有设置进行贷款担保、贷款抵押的金融中介机构,也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四)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效率低下

1.民营企业资金使用率低

在进行资金财务管理上,大多数民营企业采用的都是长期、中期以及短期计划使用资金的方式。而没有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尤其是缺乏现金流管理理念,存在严重的强调营销,轻金融的现象,大大影响了民营企业资金使用率的提高。

2.收入的分配不合理

大部分民营企业是以家族成员作为企业领导团队,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从而形成的内部封闭式管理。长时间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民营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缺陷及问题暴露无遗。同时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合理,使得许多企业的工作人员会产生不良心理,潜藏着一定的道德风险。因此,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保障企业主之间的利益,以防误食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资金收入结构的适当调配才是上上策。

二、民营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1.加强企业管理阶层的管理理念培养

对一个民营企业而言,其管理阶层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其在整个企业的发展经营中都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为了确保民营企业管理阶层时刻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带领着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应当加强对企业管理阶层的综合素质培养,定期参加由政府和商业协举办的培训活动。或是组织相关人员参观类似机构,到国外、院校等进行参观学习,在不断的交流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再结合企业经营实际状况,制定出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管理体系,是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离不开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为了打造一支专业技能强、职业道德素质高的财务管理队伍,必须进行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如:加强民营企业会计规范,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进行结算等基础性工作。从而使基础工作明确而完整,帐目凭证完整、正确和合理,保证帐户及时准确的计算。

(二)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

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缺乏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岗位合理设置,职责明确等都需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一步一步的建立健全,才能真正推动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三)采用多种方法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进行改善

融资难是困扰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贷款成为民营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的一个有效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民营企业发展带来机遇,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当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的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资本改革发挥股权融资功能,重组,兼并,联合等形式,吸纳民间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股。在股市融资上市的条件下,明确责任和权利。

(四)合理分配企业资产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1.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机制

提高对金融风险、资金使用率、现金流等的认识,建立健全一套利于降低金融封信,提高资金使用率,实现现金流增长的财务管理机制,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不二法宝。

2.对企业运营资金进行强化管理

在所有的企业中周转基金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短的周转形变量是进行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对民营企业资本管理,可以强化企业在财政方面的控制与管理权,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断的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应措施制度。结合市场环境,企业自身内部情况分析,股票型基金结构是民营企业资金管理的最科学的模式,利于保障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3.利润的合理分配

利润分配不可能是均匀的,应考虑到各方的利益,采取股票,期权激励等先进典型方式。

参考文献:

[1]林建平.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会计,2015(11).

[2]赖琛.浅淡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和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3(01).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存货管理是当前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高度关注的内容,库存会涉及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并且贯穿着整个生产的流程,具有占用资金大的特点,而且品种繁多,特别是业务涉及的范围较广,所以针对存货的管理至关重要。提高库存的工作效率,强化库存的管理,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不可避免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通过实践中企业管理过程库存管理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积极探索库存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制定出合理化的库存管理战略,强化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地位,提高市场竞争的软实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库存管理

一、加强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流动资产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期间存货会占据较高的比重,因存货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从长远的经济利益来看,存货如果管理不当将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长期经济发展的战略将会因此受到影响。企业如果想在竞争中保持一定的持续经营的水平,关键还在于内部的存货管理,存货占据企业的关键性位置,合理的规划好企业的存货,才能有效地整合企业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防止可能出现的存货问题。现阶段,中小企业处于创业发展的初步阶段,内部管理各个方面的制度较为落后,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的挑战,存货的最大价值将会难以实现,所以企业更应该密切的关注于此问题的研究。

当前,存货管理问题是中小企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的存货管理能够实现管理的目标。流动资产是否安全和完整,是财务管理的关键,还是企业财务收支保证的关键。针对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研究,可以确保企业实现内部自我的调整,存货管理部门彼此间形成制约和监督,对现实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中,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中小企业具有生命力旺盛的特点,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无法衡量的价值,但是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上仍然会暴露出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其中存货管理的意识淡薄,只有更好的完善存货管理,才能降低存货管理资金,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库存积压现象较为明显,存储量设置较为不合理。很多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往往都是被库存所占用,很多中小企业的仓储管理较差,导致存货积压严重,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导致企业流动资金额度逐年呈上升的趋势,这样会大量的占用资金,阻碍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周转,尤其是存货储备资金占用的明显,占流动资金总额的比重较大,资金管理就会产生困难,甚至有时会出现资金周转的问题。据相关数据统计,大部分中小企业存货资金的管理占用资产总额的40%左右,虽然各个行业的标准不一致,但是其所占的比重来看,仍然是属于较高的比重,其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企业还是疏于对其的管理,导致流动资金管理出现问题,不严加的管理将会导致资金周转的速度逐渐成下降的趋势,长期来看影响是巨大的,达到一定的影响后将会严重阻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2.库存管理人员岗位职权划分不清,内部控制制度职能落实不到位。追求利益最大化虽然是企业的目标,但是盲目的追求就会导致一系列的弊端,例如内控管理上制度设置不合理,部门的人事管理较为落后,一个人身兼多职的现象仍然普遍,在加上很多岗位在设置岗位时就没有明确岗位的职责,往往没有特别专注于库存的管理,对最初存货的购买等如果稍加注意,就会避免可能存在的存货滞留,有时很多工作人员忽视对存货的保管,在相关数据的记录上缺乏认真的态度,记录数据往往是应付差事,结果就是丧失了大量的库存浪费。

3.第三方物流没有真正的应用,合理优化内部和外部物流资源是关键。传统上只是简单的对内部物流进行管理,长期形成一定的惯性,因此,整合物流资源上却忽视了对外部物流资源的利用,仍然坚持原有的内部自营物流为主,长期还会忽视很多内部资源的浪费,特别是人力、财力和物力。纵观存货管理的全过程,从采购、入库、领用、出库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积极有效的整合,真正的整合好内部资源,才能真正的利用好物流资源。对外物流管理上,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利用率较低,往往观念上较为传统,没有形成开放性的思维模式。由于内部物流的长期使用,导致成本较高,虽然好似节省了一定的外部费用,但是根本上还是影响到了企业的利润,增加了部分的成本费用,影响到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4.存货内部管理制度中仍然存在弊端。传统物流没有将供应链很好地管理和整合,给企业的竞争策略带来阻碍。传统观念上只是简单的分散物流管理,缺乏供应链的整合认识,忽视整合带来的价值。对建立全面的供应链系统管理的认识不足,片面的认为只是成本运输管理,以及仅仅是采购成本的管理模式,忽视机会成本的损失。很多部门忽视对物流管理,特别是对其的成本管理,物流管理的各个部门间如果出现了问题,就只是进行相互的'推诿、相互扯皮,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三、强化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应对策略

1.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力度。仓储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关乎企业长远的发展,这样特殊岗位的培训工作,是企业进行仓储管理的关键,尤其是选好优秀的仓储管理人员是库存管理的关键。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置重重关卡,加强对专业用具的管理,强化考核力度,通过绩效考核加强对专业用具的管理,良好的培训学习管理,会调动工作的热情,加强岗位的归属感,使之通过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快速的增加工作经验,选择学习成绩较好的人员担任重要的岗位,例如实行周期性的岗位轮换,定期进行盘点库存的工作,加强对财务核算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业务水平。

2.仓储管理上选定适合的存储结构,例如在订货管理上选择合适的订购方式,明确合理的方式方法后,在确定最佳的库存存储量。还可以采用经济批量法进行合理的计算,计算出最佳的采购数,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采购基数,以此确保量的提高,才能真正的保证内部存储环境。良好的库存管理能够降低成本,及时订购相关数量的库存产品,防止不必要的产品积压是关键,目的就是改变原有模式的弊端,真正实现降低总成本的目标。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二十年发展,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经济制度越发完善,监管部门权责更加分明,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元素,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对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存货的管理一方面在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防止存货的不足;另一方面加速存货参与周转,缩短存货周转时间,从而避免占用过多的资金。

目前,由于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对存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粗放,所以表现出基础薄弱、起点较低,其管理停留在单打独的家族传统粗放型的管理层次上,无健全的、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更没有认识或重视到企业存货控制和管理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国内许多企业甚至是上市公司,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生产和销售上,忽视了存货的限额和数量控制,从而造成存货积压,导致公司现金流出现断裂,产品生产不畅、资金积压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应加强存货管理力度,不断完善内部管理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二、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中小企业普遍机构设置不完整,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批准采购与验收材料的权限经常由仓库主管一人所拥有,同时该部门负责对所采购的原材料与产成品的保管,这就缺乏权限的相互制约,容易使内部人员,特别是仓库主管利用存货获取个人利益,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存货管理的模式不合理

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偏重与内部物流系统的利用,而忽视了企业外部物流资源的整合。一般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都包括计划、采购、储存、领用、出库等过程,这便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显然没有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物流管理资源。而且,在存货管理中,它注重了存货的收、发、存的管理和实物保全,但对存货的价值管理不够重视。在管理手段上,中小企业更多注重运用数学模型,确定最佳经济批量和最佳进货时间,却没有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来优化存货管理。

(三)存货计量的方法不恰当

中小企业在存货的计价方法的选择上不够合理,不仅在材料的领用记录、生产成本及费用的归集、结转的记录方面人为的因素比较多,且对发出的存货,采用了不同的计价方法对中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中小企业的存货计价存在随意性的特点,一方面对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产生影响,使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无法真正了解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总额及构成情况;另一方面影响损益表的真实性,使其无法真正了解企业实现的利润与发生的亏损情况,无法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再一方面就是影响各项比率指标的分析,从而使会计资料的使用者造成错误的分析与决策。

三、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的一些的建议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严格规定存货的购进计价方法、发出方法、盘存方法,并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应设置明确的请购、付款、销售、收款、保管等岗位职责,对于人员较少的小单位来说,有的岗位职责可能会交叉,对于交叉的这些岗位,管理当局更应该关注职员的尽责情况以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存货管理是由管理人员执行的,所以要加强存货管理必须从加强存货管理人员的培训入手。

(二)制定适应企业自身情况的存货采购流程

首先,是为了保证企业不间断的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应有一定的存储量;其次,为了满足产品销售批量化、经常化的需要,更应该有足够的半成品、产成品存储量;再次,为了保证企业均衡生产并降低生产成本,应有一定的存储量;最后,为了避免或减少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意外事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也应有一定的存储量。因此,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对存货科学的采购和控制库存量的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三)改善企业存货存储过程缺陷

入库过程是材料物资经验收合格后入库并录入入库单的过程;出库过程是物资需求部门按照原需求计划提出领料申请,经物资部门审核批准后发料并录入出库单的过程。对出入库工作的管理,关键问题是监督机制的建立。企业财务部门应当每月对所有入库单、出库单进行核查,并形成财务凭证,实现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的结合,至此完成物资在库存过程的管理。

(四)加强企业存货核算管理

存货核算管理系统是企业通过应用物资管理系统实现效益目标。对存货进行管理与核算,就是要通过对各项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及时准确地将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对象和成本项目上,并全面准确地掌握企业存货的耗用状况,实现物资在价值形态上的管理,动态地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动,提供存货资金周转和占用情况的分析,为实现最佳储备提供依据。在管理上,企业应特别建立应用机制,定期对企业存货成本构成情况、存货资金占用情况、资金的使用效果情况进行控制与监督,同时,在特定条件下,不定期地对物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专项的或全面的控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吉文丽。企业存货管理的问题和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5)

[2]王利敏。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陈斯雯。企业存货核算与库存管理技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7)

如何加强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

摘要: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有效的存货管理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头等要务。文章从加强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对策

存货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企业供需平衡的根本保障,没有存货,企业就无法正常运行,然而,他也是企业的“坟墓”,一旦管理不善,存货造成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以及由产品技术更新过快造成的存货淘汰,就会给企业经营活动造成极大的障碍,同时由于存货资金沉淀过多,增加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和存货风险成本,可能把企业拖入深渊,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一直以来存货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影响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重视存货管理,改善存货管理,对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果有重要的影响。

一、加强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包括准备出售的产成品、仍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生产所要耗用的原材料和物料等。企业存货的好处主要表现在能调节生产负荷、提高企业服务水平、获得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等,过量存货或存货不足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过量存货会增加存货保管费用、占用过多资金,导致资金周转不灵、降低了材料或产品的质量、存货不足时则会影响企业服务质量或是造成企业停工待料等问题。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加强存货管理的意义主要表现为:首先加强存货管理是维持企业生产和销售均衡的需要,充足的存货一方面可以节约采购费用,另一方面又有利于生产正常进行,实际上即使市场供应充足的时候,存货也会出现问题,如供应距离、运输过程出现的种种故障等,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一定的存货来维持生产或销售的均衡需要;其次,加强存货管理是考虑采购成本的需要,批量采购相对于零星采购能节约更多的采购费用,但过多的存货也会占用较多的资金,增加仓储成本和管理成本等,因此企业应通过加强存货管理在二者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

二、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现存主要问题

第一,企业对存货管理的重视不够,存货管理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大多会受到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制约,对存货管理重视程度不高,仅是停留在保证正常生产和销售的这一层面上,对企业的销售数据和存货历史数据分析力度不够,使得企业存货成本长期处于失控状态中。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尚欠缺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或是即使有相关制度也缺乏严格的考核和监督,存货管理制度执行流于形式。实际操作中,中小企业验收人和采购人往往为同一人,增加了存货流转过程徇私舞弊的风险,且企业对于单价小、规格多的存货没有形成统一的分类管理办法,不利于企业做到全方面的控制。

第二,存货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很多中小企业对存货的管理还处于初级模式,尚未实现信息化管理,大多采用手工操作或计算机管理并行的方式来管理存货,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企业存货核算不准确,账实不符,无法对存货进行及时监控,偷盗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虽然也有部分中小企业建立了健全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但这样的系统稳定性、准确性较差,除记载存货的收、发、存的数量外,其他方面数据很不健全,与供应商也不能联网,存货信息无法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常会误导企业采购行为,存货实物管理混乱、存货信息不准,造成存货脱销或积压,无法实现为企业资金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第三,缺乏科学的存货采购计划。科学的存货采购计划是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往往把存货管理的重点放在原材料采购和成品的销售上,过于忽视存货成本和存货资金占用情况,缺乏科学的采购计划和销售预测,仅凭感觉进行采购,不能按物资实际需求量提出采购申请,无法对存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控制,没有形成采购存货的限额责任管理,容易导致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等不合理状况,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科学的采购计划,中小企业采购中常出现频繁采购现象,大大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

第四,存货管理内部控制问题突出。一是中小企业在职能分工上不尽合理,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人材料采购、验收和产品销售等可能均由同一人来完成,容易出现质次价高、缺斤短两、企业资产流失等现象;二是中小企业人员监管制度不规范,例如一些中小企业仅凭采购人员提供的发票入账、报销,容易滋生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之间相勾结的行为;三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均缺乏内部审计机构,或是相关职能被弱化了,企业既无规范的存货管理规则,也没有相应的存货盘点制度,忽视对存货的仓储、保管、领用、报废等方面的控制。

三、加强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 完善企业存货管理制度。首先,加强存货采购控制,。由采购部门编制采购计划经审批后再进行采购,加强与供应商的谈判力度,确保采购合同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在验收方面,相关部门应就运单、发票、合同进行严格验收,建立保管责任制,保证存货安全,在资金支付结算上财会部门应就合同、验收单、入库单、付款通知等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再付款。其次,完善领用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出库制度,做到只要存货发出,就要严格填制存货出库凭证,建立存货定期盘点清查制度,严格按照存货盘点单要求记录当前存货情况,确保账实相符。再次,完善销售管理制度,规范销售发出存货提取程序,要求见单发货,并要求财务人员通过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等指标加强存货管理。

第二,加强存货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经济信息化的推进,中小企业应充分重视存货的信息化管理,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健全实物流转信息与账务处理信息及时化通道,便于相关人员可以实时、动态了解存货信息,以实现企业存货资金的有效管理,保持企业强大的竞争力。例如,中小企业可以使用ERP信息管理系统,它能够将企业物资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同时通过ERP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存货信息资源在各部门或是部门与供应商之间的共享,有利于企业对资金、货物、人员和信息的全方位监控,有效阻止企业各部门各自为政、信息阻塞、账实不符等问题的发生。

第三,加强存货采购管理,完善采购计划。一是规范采购行为,对采购货物的品质、价格、数量等进行动态监控,增加采购透明度,要求做到“货比三家”,选择信誉好、价格低、质量优的供货企业;二是运用科学方法计算存货成本,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作为存货计价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工作繁琐且工作量大,需要有专人负责,随着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的推广,建议使用个别计价法进行存货计价,这种方法确定的存货成本最为准确;三是提高采购计划人员综合素质,采购计划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运行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掌握设备维修、备件消耗情况及生产耗用材料情况,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

第四,采用科学的存货管理模式,控制最佳库存量。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包括:ABC分类法,依据存货成本价值和用量大小、重要程度对存货进行管理;定量订货模型,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最佳库存数量(订货点)时便按规定数量进行订货补充;定期订货模型则是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间隔期间进行订货补充库存,每次订货数量不同,其需要连续盘点库存以便达到订货点就发出订单。另外,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来实现最佳库存量,供应链库存管理是将传统供应模式产生订单进行补货改变成以实际或预测的消费需求进行补货,是在企业与供应商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基于双方成本最优原则,由供应商管理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的策略,控制最佳库存量,其主要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建立与供应商及时的信息共享机制以及进行JIT操作。

第五,加强存货内部控制。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建立与供应、销售方的信息共享机制,严格采购和销售制度,有效发挥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建立存货业务岗位责任制,要求相容职能相分离,如存货请购与审批、采购的验收与付款等,确保各岗位之间能够相互制约和监督;三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授权审批制度,规范存货管理的授权审批方式、程序和权限,严禁未经授权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四是完善存货业务流程控制,包括存货的取得、验收、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处置等环节的工作控制,确保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在企业存货管理的全方位严格执行,并进行合理的奖惩。

总之,一直以来存货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影响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重视存货管理,改善存货管理,对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果,保障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培行.探析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9).

2.王娟.也谈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策略问题[J].经济师,2012(6).

3.徐文静.浅析中小企业存货管理问题[J].企业导报,2011(1).

中小企业会计监管问题研究论文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一、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

企业对自身成本支出管控到位,可以带给上层决策者最精准的企业运营信息,有利于其对企业做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性决策。企业对自身利润回报管控到位,有利于企业一直处于盈利的理想状态,为其广泛投资做充足的资金支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逐渐转型,企业的市场竞争状态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严峻。面对如此紧张的外部环境,中小企业不得不为其日后的发展谋得出路,对行业的潜在风险及时防范,对业务的成本支出有效控制,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收益。

二、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不完善

国家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越来越重视,同时带动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核心重要性。因此,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便开始致力于创立适合自身发展运营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能够取得一定的初步成果,但是整体成果收效甚微。笔者通过对收效甚微的结果进行深入探究后发现,正是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所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缺乏长期的实践性经验、权威的科学性以及连贯性而导致其内部会计控制难以发挥理想中的功效。

(二)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整体规模较小,雇佣的员工数量具有一定的限制,部门岗位的设定也缺乏一定的平衡性,导致一个员工通常身兼多职,对职权的确立过于模糊,不同部门间的交流沟通体系以及相互制约体系无法成功建立。而对于处于核心控制地位的会计控制体系,部分企业竟然完全忽略,不设置任何财务会计控制体系,仅由一人单独负责企业业务开展信息的记录、核算以及报销等程序,或者干脆将企业的会计控制模块交由会计事务所控制。

(三)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

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在创立发展的过程中均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赢得发展出路的法宝。但是很多企业领导人意识不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只晓得一味地赚取利润回报,进而继续投资盈利。导致很多企业没有自身明确的企业文化,对人才的使用及其价值创造存在一定的误区。有的企业即使有企业文化,也只是限于表面形式的口号或者摆设,根本就没有发挥企业文化所带来的潜在价值,也没有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丁点的福利。

三、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

通过对我国中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深入研究,笔者找出了以下三点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第一,强化企业领导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控制意识,将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工作放在重要的日常任务开展之上,逐步对相关制度存在的弊端进行纠正,促使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控制具有科学性依据以及可实践性规律。第二,对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进行道德以及职业素养的培育,促使每个员工都能自觉遵守企业的相关准则条例,减少员工违法行为产生的几率。第三,对企业内部财务会计人员的聘请及控制要有一定的规避意识,避免企业领导人的亲属或者朋友直接负责内部的会计掌管工作,以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财务事宜。

(二)合理设置企业组织机构

对企业的领导控制可以从其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结构入手。第一,企业领导人要有将岗位与职责协调分配的意识与能力,将所有员工的职责范围均匀细化。与此同时,要注重职务分离与权力相互制约的理念,将企业内部的所有职权协调分配,发挥职权功能的最大优势。第二,企业对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激情的企业文化背景。第三,必须制定严格的监管机制以及明确的考核及奖惩机制,对于全心全意为企业谋发展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奖励,对于对企业造成重大伤害的或者出现违法行为的员工,要严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或者准则条例对其进行应有的惩罚。

(三)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很多企业的领导人只知道一味地追求利润回报,忽略了企业内部文化创立的重要性。企业核心文化的成型,可以帮助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有序执行,帮助企业在严酷的市场竞争机制中赢得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内部人才发挥最大的实力,创造最高的价值。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其专属的企业文化,就相当于一个空壳,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多致命的打击。如果企业的文化体系只限于表面上的建立,实际上只是一个摆设,那么企业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很多致命的打击。对于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企业来说,其企业文化的创立和其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创立是同等重要的,绝不会顾此失彼,只可能相互协调、相互扶持向前发展。(作者单位为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会计专业1301班)

[1] 任喜英. 关于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的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 2005, (08) . [2] 吉坤,王玉良. 浅谈强化会计监督[J]内蒙古财会, 2000, (03) . [3] 陆优丽. 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 (05) . [4] 曹留柱. 浅谈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J]商业会计, 2001, (08) . [5] 杨洁. 浅谈会计监管的动因及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4) . [6] 王竹泉,安春娟. 会计监督概念探析与制度创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 给点悬赏分行不啊?记得采纳啊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存货管理是当前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高度关注的内容,库存会涉及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并且贯穿着整个生产的流程,具有占用资金大的特点,而且品种繁多,特别是业务涉及的范围较广,所以针对存货的管理至关重要。提高库存的工作效率,强化库存的管理,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不可避免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通过实践中企业管理过程库存管理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积极探索库存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制定出合理化的库存管理战略,强化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地位,提高市场竞争的软实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库存管理

一、加强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流动资产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期间存货会占据较高的比重,因存货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从长远的经济利益来看,存货如果管理不当将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长期经济发展的战略将会因此受到影响。企业如果想在竞争中保持一定的持续经营的水平,关键还在于内部的存货管理,存货占据企业的关键性位置,合理的规划好企业的存货,才能有效地整合企业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防止可能出现的存货问题。现阶段,中小企业处于创业发展的初步阶段,内部管理各个方面的制度较为落后,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的挑战,存货的最大价值将会难以实现,所以企业更应该密切的关注于此问题的研究。

当前,存货管理问题是中小企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的存货管理能够实现管理的目标。流动资产是否安全和完整,是财务管理的关键,还是企业财务收支保证的关键。针对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研究,可以确保企业实现内部自我的调整,存货管理部门彼此间形成制约和监督,对现实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中,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中小企业具有生命力旺盛的特点,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无法衡量的价值,但是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上仍然会暴露出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其中存货管理的意识淡薄,只有更好的完善存货管理,才能降低存货管理资金,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库存积压现象较为明显,存储量设置较为不合理。很多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往往都是被库存所占用,很多中小企业的仓储管理较差,导致存货积压严重,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导致企业流动资金额度逐年呈上升的趋势,这样会大量的占用资金,阻碍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周转,尤其是存货储备资金占用的明显,占流动资金总额的比重较大,资金管理就会产生困难,甚至有时会出现资金周转的问题。据相关数据统计,大部分中小企业存货资金的管理占用资产总额的40%左右,虽然各个行业的标准不一致,但是其所占的比重来看,仍然是属于较高的比重,其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企业还是疏于对其的管理,导致流动资金管理出现问题,不严加的管理将会导致资金周转的速度逐渐成下降的趋势,长期来看影响是巨大的,达到一定的影响后将会严重阻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2.库存管理人员岗位职权划分不清,内部控制制度职能落实不到位。追求利益最大化虽然是企业的目标,但是盲目的追求就会导致一系列的弊端,例如内控管理上制度设置不合理,部门的人事管理较为落后,一个人身兼多职的现象仍然普遍,在加上很多岗位在设置岗位时就没有明确岗位的职责,往往没有特别专注于库存的管理,对最初存货的购买等如果稍加注意,就会避免可能存在的存货滞留,有时很多工作人员忽视对存货的保管,在相关数据的记录上缺乏认真的态度,记录数据往往是应付差事,结果就是丧失了大量的库存浪费。

3.第三方物流没有真正的应用,合理优化内部和外部物流资源是关键。传统上只是简单的对内部物流进行管理,长期形成一定的惯性,因此,整合物流资源上却忽视了对外部物流资源的利用,仍然坚持原有的内部自营物流为主,长期还会忽视很多内部资源的浪费,特别是人力、财力和物力。纵观存货管理的全过程,从采购、入库、领用、出库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积极有效的整合,真正的整合好内部资源,才能真正的利用好物流资源。对外物流管理上,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利用率较低,往往观念上较为传统,没有形成开放性的思维模式。由于内部物流的长期使用,导致成本较高,虽然好似节省了一定的外部费用,但是根本上还是影响到了企业的利润,增加了部分的成本费用,影响到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4.存货内部管理制度中仍然存在弊端。传统物流没有将供应链很好地管理和整合,给企业的竞争策略带来阻碍。传统观念上只是简单的分散物流管理,缺乏供应链的整合认识,忽视整合带来的价值。对建立全面的供应链系统管理的认识不足,片面的认为只是成本运输管理,以及仅仅是采购成本的管理模式,忽视机会成本的损失。很多部门忽视对物流管理,特别是对其的成本管理,物流管理的各个部门间如果出现了问题,就只是进行相互的'推诿、相互扯皮,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三、强化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应对策略

1.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力度。仓储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关乎企业长远的发展,这样特殊岗位的培训工作,是企业进行仓储管理的关键,尤其是选好优秀的仓储管理人员是库存管理的关键。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置重重关卡,加强对专业用具的管理,强化考核力度,通过绩效考核加强对专业用具的管理,良好的培训学习管理,会调动工作的热情,加强岗位的归属感,使之通过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快速的增加工作经验,选择学习成绩较好的人员担任重要的岗位,例如实行周期性的岗位轮换,定期进行盘点库存的工作,加强对财务核算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业务水平。

2.仓储管理上选定适合的存储结构,例如在订货管理上选择合适的订购方式,明确合理的方式方法后,在确定最佳的库存存储量。还可以采用经济批量法进行合理的计算,计算出最佳的采购数,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采购基数,以此确保量的提高,才能真正的保证内部存储环境。良好的库存管理能够降低成本,及时订购相关数量的库存产品,防止不必要的产品积压是关键,目的就是改变原有模式的弊端,真正实现降低总成本的目标。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二十年发展,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经济制度越发完善,监管部门权责更加分明,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元素,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对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存货的管理一方面在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防止存货的不足;另一方面加速存货参与周转,缩短存货周转时间,从而避免占用过多的资金。

目前,由于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对存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粗放,所以表现出基础薄弱、起点较低,其管理停留在单打独的家族传统粗放型的管理层次上,无健全的、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更没有认识或重视到企业存货控制和管理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国内许多企业甚至是上市公司,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生产和销售上,忽视了存货的限额和数量控制,从而造成存货积压,导致公司现金流出现断裂,产品生产不畅、资金积压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应加强存货管理力度,不断完善内部管理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二、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中小企业普遍机构设置不完整,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批准采购与验收材料的权限经常由仓库主管一人所拥有,同时该部门负责对所采购的原材料与产成品的保管,这就缺乏权限的相互制约,容易使内部人员,特别是仓库主管利用存货获取个人利益,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存货管理的模式不合理

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偏重与内部物流系统的利用,而忽视了企业外部物流资源的整合。一般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都包括计划、采购、储存、领用、出库等过程,这便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显然没有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物流管理资源。而且,在存货管理中,它注重了存货的收、发、存的管理和实物保全,但对存货的价值管理不够重视。在管理手段上,中小企业更多注重运用数学模型,确定最佳经济批量和最佳进货时间,却没有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来优化存货管理。

(三)存货计量的方法不恰当

中小企业在存货的计价方法的选择上不够合理,不仅在材料的领用记录、生产成本及费用的归集、结转的记录方面人为的因素比较多,且对发出的存货,采用了不同的计价方法对中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中小企业的存货计价存在随意性的特点,一方面对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产生影响,使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无法真正了解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总额及构成情况;另一方面影响损益表的真实性,使其无法真正了解企业实现的利润与发生的亏损情况,无法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再一方面就是影响各项比率指标的分析,从而使会计资料的使用者造成错误的分析与决策。

三、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的一些的建议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严格规定存货的购进计价方法、发出方法、盘存方法,并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应设置明确的请购、付款、销售、收款、保管等岗位职责,对于人员较少的小单位来说,有的岗位职责可能会交叉,对于交叉的这些岗位,管理当局更应该关注职员的尽责情况以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存货管理是由管理人员执行的,所以要加强存货管理必须从加强存货管理人员的培训入手。

(二)制定适应企业自身情况的存货采购流程

首先,是为了保证企业不间断的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应有一定的存储量;其次,为了满足产品销售批量化、经常化的需要,更应该有足够的半成品、产成品存储量;再次,为了保证企业均衡生产并降低生产成本,应有一定的存储量;最后,为了避免或减少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意外事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也应有一定的存储量。因此,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对存货科学的采购和控制库存量的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三)改善企业存货存储过程缺陷

入库过程是材料物资经验收合格后入库并录入入库单的过程;出库过程是物资需求部门按照原需求计划提出领料申请,经物资部门审核批准后发料并录入出库单的过程。对出入库工作的管理,关键问题是监督机制的建立。企业财务部门应当每月对所有入库单、出库单进行核查,并形成财务凭证,实现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的结合,至此完成物资在库存过程的管理。

(四)加强企业存货核算管理

存货核算管理系统是企业通过应用物资管理系统实现效益目标。对存货进行管理与核算,就是要通过对各项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及时准确地将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对象和成本项目上,并全面准确地掌握企业存货的耗用状况,实现物资在价值形态上的管理,动态地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动,提供存货资金周转和占用情况的分析,为实现最佳储备提供依据。在管理上,企业应特别建立应用机制,定期对企业存货成本构成情况、存货资金占用情况、资金的使用效果情况进行控制与监督,同时,在特定条件下,不定期地对物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专项的或全面的控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吉文丽。企业存货管理的问题和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5)

[2]王利敏。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陈斯雯。企业存货核算与库存管理技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7)

如何加强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

摘要: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有效的存货管理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头等要务。文章从加强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对策

存货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企业供需平衡的根本保障,没有存货,企业就无法正常运行,然而,他也是企业的“坟墓”,一旦管理不善,存货造成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以及由产品技术更新过快造成的存货淘汰,就会给企业经营活动造成极大的障碍,同时由于存货资金沉淀过多,增加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和存货风险成本,可能把企业拖入深渊,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一直以来存货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影响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重视存货管理,改善存货管理,对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果有重要的影响。

一、加强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包括准备出售的产成品、仍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生产所要耗用的原材料和物料等。企业存货的好处主要表现在能调节生产负荷、提高企业服务水平、获得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等,过量存货或存货不足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过量存货会增加存货保管费用、占用过多资金,导致资金周转不灵、降低了材料或产品的质量、存货不足时则会影响企业服务质量或是造成企业停工待料等问题。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加强存货管理的意义主要表现为:首先加强存货管理是维持企业生产和销售均衡的需要,充足的存货一方面可以节约采购费用,另一方面又有利于生产正常进行,实际上即使市场供应充足的时候,存货也会出现问题,如供应距离、运输过程出现的种种故障等,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一定的存货来维持生产或销售的均衡需要;其次,加强存货管理是考虑采购成本的需要,批量采购相对于零星采购能节约更多的采购费用,但过多的存货也会占用较多的资金,增加仓储成本和管理成本等,因此企业应通过加强存货管理在二者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

二、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现存主要问题

第一,企业对存货管理的重视不够,存货管理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大多会受到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制约,对存货管理重视程度不高,仅是停留在保证正常生产和销售的这一层面上,对企业的销售数据和存货历史数据分析力度不够,使得企业存货成本长期处于失控状态中。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尚欠缺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或是即使有相关制度也缺乏严格的考核和监督,存货管理制度执行流于形式。实际操作中,中小企业验收人和采购人往往为同一人,增加了存货流转过程徇私舞弊的风险,且企业对于单价小、规格多的存货没有形成统一的分类管理办法,不利于企业做到全方面的控制。

第二,存货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很多中小企业对存货的管理还处于初级模式,尚未实现信息化管理,大多采用手工操作或计算机管理并行的方式来管理存货,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企业存货核算不准确,账实不符,无法对存货进行及时监控,偷盗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虽然也有部分中小企业建立了健全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但这样的系统稳定性、准确性较差,除记载存货的收、发、存的数量外,其他方面数据很不健全,与供应商也不能联网,存货信息无法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常会误导企业采购行为,存货实物管理混乱、存货信息不准,造成存货脱销或积压,无法实现为企业资金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第三,缺乏科学的存货采购计划。科学的存货采购计划是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往往把存货管理的重点放在原材料采购和成品的销售上,过于忽视存货成本和存货资金占用情况,缺乏科学的采购计划和销售预测,仅凭感觉进行采购,不能按物资实际需求量提出采购申请,无法对存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控制,没有形成采购存货的限额责任管理,容易导致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等不合理状况,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科学的采购计划,中小企业采购中常出现频繁采购现象,大大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

第四,存货管理内部控制问题突出。一是中小企业在职能分工上不尽合理,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人材料采购、验收和产品销售等可能均由同一人来完成,容易出现质次价高、缺斤短两、企业资产流失等现象;二是中小企业人员监管制度不规范,例如一些中小企业仅凭采购人员提供的发票入账、报销,容易滋生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之间相勾结的行为;三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均缺乏内部审计机构,或是相关职能被弱化了,企业既无规范的存货管理规则,也没有相应的存货盘点制度,忽视对存货的仓储、保管、领用、报废等方面的控制。

三、加强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 完善企业存货管理制度。首先,加强存货采购控制,。由采购部门编制采购计划经审批后再进行采购,加强与供应商的谈判力度,确保采购合同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在验收方面,相关部门应就运单、发票、合同进行严格验收,建立保管责任制,保证存货安全,在资金支付结算上财会部门应就合同、验收单、入库单、付款通知等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再付款。其次,完善领用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出库制度,做到只要存货发出,就要严格填制存货出库凭证,建立存货定期盘点清查制度,严格按照存货盘点单要求记录当前存货情况,确保账实相符。再次,完善销售管理制度,规范销售发出存货提取程序,要求见单发货,并要求财务人员通过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等指标加强存货管理。

第二,加强存货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经济信息化的推进,中小企业应充分重视存货的信息化管理,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健全实物流转信息与账务处理信息及时化通道,便于相关人员可以实时、动态了解存货信息,以实现企业存货资金的有效管理,保持企业强大的竞争力。例如,中小企业可以使用ERP信息管理系统,它能够将企业物资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同时通过ERP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存货信息资源在各部门或是部门与供应商之间的共享,有利于企业对资金、货物、人员和信息的全方位监控,有效阻止企业各部门各自为政、信息阻塞、账实不符等问题的发生。

第三,加强存货采购管理,完善采购计划。一是规范采购行为,对采购货物的品质、价格、数量等进行动态监控,增加采购透明度,要求做到“货比三家”,选择信誉好、价格低、质量优的供货企业;二是运用科学方法计算存货成本,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作为存货计价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工作繁琐且工作量大,需要有专人负责,随着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的推广,建议使用个别计价法进行存货计价,这种方法确定的存货成本最为准确;三是提高采购计划人员综合素质,采购计划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运行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掌握设备维修、备件消耗情况及生产耗用材料情况,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

第四,采用科学的存货管理模式,控制最佳库存量。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包括:ABC分类法,依据存货成本价值和用量大小、重要程度对存货进行管理;定量订货模型,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最佳库存数量(订货点)时便按规定数量进行订货补充;定期订货模型则是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间隔期间进行订货补充库存,每次订货数量不同,其需要连续盘点库存以便达到订货点就发出订单。另外,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来实现最佳库存量,供应链库存管理是将传统供应模式产生订单进行补货改变成以实际或预测的消费需求进行补货,是在企业与供应商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基于双方成本最优原则,由供应商管理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的策略,控制最佳库存量,其主要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建立与供应商及时的信息共享机制以及进行JIT操作。

第五,加强存货内部控制。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建立与供应、销售方的信息共享机制,严格采购和销售制度,有效发挥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建立存货业务岗位责任制,要求相容职能相分离,如存货请购与审批、采购的验收与付款等,确保各岗位之间能够相互制约和监督;三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授权审批制度,规范存货管理的授权审批方式、程序和权限,严禁未经授权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四是完善存货业务流程控制,包括存货的取得、验收、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处置等环节的工作控制,确保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在企业存货管理的全方位严格执行,并进行合理的奖惩。

总之,一直以来存货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影响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重视存货管理,改善存货管理,对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果,保障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培行.探析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9).

2.王娟.也谈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策略问题[J].经济师,2012(6).

3.徐文静.浅析中小企业存货管理问题[J].企业导报,2011(1).

小企业会计问题研究论文范文

我这里有这个题目,以下题目我可以帮你的:1.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2.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会计软件选购策略研究3.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联分析研究4.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雅戈尔为例5.企业存货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研究6.企业存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7.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8.商业银行风险管理9.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0.所得税会计问题研究11.我国存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1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与建议13.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变化及影响14.固定资产减值相关问题探讨15.中外企业税务筹划比较研究16.中小企业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7.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18.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基于东风汽车公司的案例分析19.《作业成本计算法及其应用研究》20.财务造假的手段剖析及防范措施研究2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结构研究22.房地产业成本控制研究23.构建信息化的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模式2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问题研究25.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26.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纳税筹划研究27.大连CBW公司生产成本控制问题研究28.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研究29.基于新增值税条件下的企业纳税筹划研究30.价值链分析31.论企业全面预算与信息化管理32.论小企业电算化过程中的风险与防范33.企业的内部控制34.企业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现状与完善对策研究35.浅谈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36.全面预算管理37.审计的重要性水平研究38.审计重要性及其判断研究39.天津建华管桩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研究40.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研究41.无形资产对企业的价值贡献研究42.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研究43.新所得税法下资产的税务处理44.制造业企业纳税筹划研究45.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46.作业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47.公司治理结构中审计机制问题研究48.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纳税筹划研究49.基于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50.基于现金流量表的企业财务状况分析51.基于新增值税条件下的企业纳税筹划研究52.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53.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管控研究54.审计期望差距及控制研究55.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研究56.无形资产对企业的价值贡献研究57.新会计准则下重要性原则的应用研究58.新审计准则对审计实务的影响研究59.新所得税法下资产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60.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问题研究

题目你还没选好吗 要多少字呢 如果你写不出来或者没时间写可以咨询一下我咨询一下对你总有好处的具体看我下面号吧...642...................接下................667...................接下................441...................结束.............(上面3 行加起来是我号 加我 我在线的)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到“ 大学生部落 毕业论文栏目里”找找参考的范文看看 ,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 希望能够解决好你的问题。

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结果,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 企业管理 层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会计核算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一举措对于企业收入的核算、票务的管理、现金流、利润核算等关乎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制度产生了诸多的影响和变化.总体层面来说,企业要根据税改制度的现状来进行经济管理的完善,积极的适应新的制度变化,加强新税改对于涉税人员的知识培训,提升涉税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自身的素养,加强基本的税收工作管理;具体层面来说,对于会计核算项目要及时的调整,税务筹划要提前做好,使企业充分感受这次税改带来的效益.本文针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背景下,此税改对于企业核算带来的影响,并且通过影响从中探索企业核算良好发展的 措施 对策.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会计核算;影响;探讨

会计核算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我国国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形成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税收制度有着重大的意义.企业要根据税改制度的现状来进行经济管理的完善,积极的适应新的制度变化,加强新税改对于涉税人员的知识培训,提升涉税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自身的素养,加强基本的税收工作管理;具体层面来说,对于会计核算项目要及时的调整,税务筹划要提前做好,使企业充分感受这次税改带来的效益[1].

1营改增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发展现状

营改增的制度不完善

由于营改增的制度的改革,许多方面的发展并未做到十分的完善,这就对其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具体的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具体划分,如何将营业税转化为增值税都是需要规范的制度进行良好的制约.但是目前的营改增的会计审核制度依旧不是十分的完善,对于各方面的界定较为模糊,这就要求具体的涉税人员在进行会计审核的时候,一定加强税务审查,核对好税务的 收据 ,将税务工作严格规范的完成.

企业的不重视

由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相关制度并不是十分的完善,所以许多的企业也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在实际的跨级审核中不会按照规范制度去进行,许多偷税漏税的现象时有的发生.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制度的过程之中,制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是现实企业会计核算依法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现阶段各项法律规章将企业作为发展营改增的实验构成主体,而这确定核算主体的过程之中,营改增的制度往往会与现有的法律法规发生一定的冲突,从而造成企业会计审核缺乏法律依据,缺少必要的执行与监管能力,某些会计从业人员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利用营改增制度中的漏洞,珠宝私囊,以公肥私.

2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营改增对企业成本核算方式变化对比

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前,价税合计数为总体的成本,这是应该把真正的成本和进项税额从总计价税中分离出来;在实现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需要根据具体的进项税和销项税发票进行进项税和销项税的抵消,开具发票的能力是其抵扣税额的主要依据.

建筑材料费用.一方面产生影响的是钢筋、水泥和木材费用的影响,增值税17%的适用于钢筋和水泥,此成本如果不含有税就会减少;增值税率为13%的适用于木材,此成本如果不含有税就会减少.其次是影响建筑地材费用,如果按照3%的税率扣建筑地材的税款,的成本将会减少.最后是影响混凝土费用,抵扣6%的混凝土增值税,将会有的成本减少.

机械费.机械费用是指对于机械设备的维护和部分机械的租赁费用,其中有75%左右的费用都是机械设备的租赁费用,在实现了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提高了17%左右的机械租赁费用增值税税率.

人工费.在总的工程造价中,人工费用属于中医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针对于不同的人工费用征收现象有着不同的税务规定,在表现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劳务公司代由公司将部分的工程承包出去,根据合同规定的纯劳务分包的费用收取3%的费用,这个税用属于建筑业的营业税,开发票时,开取建筑业的发票;另一方面,采用直接服务的原则,为对方提供直接的劳务服务,按照合同中的规定,缴纳5%的费用,这个是属于服务于的营业税,开具服务业的发票.

营改增对企业收入核算的影响

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改革之前,企业要核算全部的工程造价进行营业税的缴纳,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由于新规定中,增值税是属于外税的,那就应该根据不含有增值税的工程造价进行税费的缴纳费用.具体的分离公式为: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增指税税率);不含税价格比含税价格下降百分比=(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00%={1-1(/1+增值税税率)}*100%.与此同时,由于预留的税率窗口为11%,由此可得:不含税收入=含税收入/.

营改增对票务管理的影响

在实现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规定之后,由于企业所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会涉及到抵扣购买方的税额,因此相关部门应加以重视,进一步加强对于专用发票的管理,防治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从而因此的不必要的犯罪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对于企业各个环节所用到的专业发票,要严格的审核和检查,确保在开具发票时各种章具的真实性,避免不必要的风险的发生.

营改增对于现金流和利润核算的影响

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前,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变化的重要因素是收入和成本的减少比例和营业税税金减少程度.在此关系中,现金流和企业整体税两者的增减程度是呈负相关的,即现金流增加,企业整体税负就会减少;现金流减少,企业整体税负就会增加.现金流在企业征收营业税的时候,受到企业税金预缴制上午影响较大,对于企业税金预缴制来说,是指先进行现金的预缴,进而进行施工,等竣工后在对相关的款项进行清算,使之收支的平衡.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企业通常以现场的施工进度进行税款的收缴,这样就会导致,应缴的税额就会远远低于企业纳税的税额,由此对于规避现金流的冲击有很好的避免作用,保证企业从中获取最根本的利益.

营改增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增值税税负.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各种纳税人的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针对目前的纳税现状,主要分为两方面的纳税人,即一般的纳税人和小规模的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的纳税人在纳率上相比,一般纳税人的纳税率相对较低,这样对于小规模的纳税人来说是十分的不公平的,最终可能会导致小规模的纳税人在会计核算和经营项目管理中失去相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

流转税.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前,应该缴纳的营业税税金将会直接计入损益类科目下的营业税金以及附加中,这是企业在进行最后的会计核算的时候,就会直接将营业税金从收入中提出,方便了记账的流程;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营业税变为了增值税,直接将税额划分为外税之中,此时要将增值税计入要缴纳的增值税的科目之中,这样将远远缩小了企业利润的扩大空间.

所得税.利润的变化情况会直接影响所得税的变化,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企业的所得税与利润之间呈正比,企业所得税随着利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利润的减少而减少[2].

3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背景下企业会计核算的发展措施

在我国完善税率制度之后,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这样的改革委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契机,然而也受到了税率制度的改革冲击,如何在这场税改之中临危不惧,脱颖而出,成为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接下来就针对“营改增”的情况,在总体层面和具体层面两个方面进行措施的探讨.

总体层面

在之前的营业税的时期,企业缴纳的营业税是隶属于内价税,与营业额呈正比例关系,营业税的多少直接与营业额挂钩,没有进行抵扣的情况,而且涉税的相关职责有企业的财务部门全权负责,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营业税的税值不仅仅是收到了营业额的影响,而且还与企业取得的具有法律效益的进项税抵扣凭证的金额有关,涉税的相关责任此时也是由财务部门、营销部门等多个部门共同承担,极大地将责任风险缩小.

加强涉税人员的培训.要加强涉税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增加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涉税的风险从原来由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变为由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等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在这种情况背景下,十分有利于企业部门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涉税人员的培训与职业道德素养提升,才能更好的面对营改增制度对于企业的冲击力.

加强涉税工作的力度.对于各种涉税的各类基础工作,要加强重视,保证好其完成度.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相关的涉税基本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基本工作的好坏不仅仅是影响到涉及增值税额的金额大小问题,更影响到企业的法律保障度和税务风险.所以相关企业要加强会计的核算,加强各种增值发票的开取效益和保管的力度,落实好每个抵扣管理的环节认证.

具体层面

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财务的扶持资金被纳入营业外科目.根据我国的相关税法规定,在国家的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部门对于企业颁发通过国家审核的项目专项财政性奖金,允许其作为不征税的收入,在最终计算应该缴纳的所得税时将此部分从中扣除.但是与此同时,国家的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部门对于企业颁发通过国家审核的项目非专项财政性奖金应视为税收的收入部分,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财务的扶持资金被纳入营业外科目,应该具体根据国家颁发的专项奖金和非专项奖金进行具体的区别对待,区别划分之后,再考虑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

在会计核算时设置营增改抵消的销项税额专栏.只要在此提供按照营业税中增值税的向有关规定就可以从销售额中扣除需要支付给非试点的纳税人的价款应税服务的部分,所以需要在会计核算时设置营增改抵消的销项税额专栏.

完善相关的措施、制度.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此项改革对于企业的核算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企业的各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政府在面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时候,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规范税务制度,积极地进行各个地区的税务工作检查.同时,企业也要配合好政府的工作,对于财务核算积极的上交资料,报给审核机关进行审核[3].

4结语

总之,企业在应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制度改革时,一定要表现积极地态度,积极的响应各方面的政策和制度要求,根据本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加强对于增值税务的策划手段,加强对于税务的管理工作,加强税务工作人员的培训,综合提高涉税部门和人员的总体素质水平.

作者:王强 单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文轩.营改增十点钟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解疑[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01).

〔2〕张云,匡勇.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江西三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01).

〔3〕王桂英.我国预算会计现状与发展思路[J].科技风,2012(23).

摘要:就目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无论从理论还是到实践上都有较大的局限性,要做到发挥出会计核算工作的职能,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加强与解决。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体系建设

一、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概念

会计核算(financialaccounting)是指采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企业的会计人员统一的、系统地记录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以及预算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所产生的结果,作为会计报表,并以此作为事后核算的依据,来考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企业的目标,以及企业的亏损情况,为企业的决策以及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资料参考。会计核算主要有置账户和账簿、复式记录、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环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企业在面临重要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企业为了有足够的能力迎接市场经济带来的考验,企业需要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工作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并且不断的成为企业在 财务管理 中的重要对象。比起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企业就需要注重会计工作中的会计核算的现代化、规范化的建设。因为规范的会计核算工作体现出了企业对于会计管理的全面性与系统化,能够较好的涉及到核算工作的各个方面,更为准确的反映出企业在会计工作中的情况,从而可以发现问题,降低企业风险,加强企业财务方面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不规范,导致没有真正把会计核算工作的作用发挥出来,会计核算工作效果不显著,并且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容易给企业带来更严重的经济损失。以下重点讨论了我国企业在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二、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会计核算执行的缺陷

会计核算工作管理的不规范之一体现在制度方面,内部管理体制严重滞后,导致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失控,造成大量的企业资金损失和浪费。首先企业没有制定出较好的规范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没有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制定相关企业制度。会计核算工作缺少规范性,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企业会计部门的职权模糊不明确,部门间分工不明确,会计人员的职权混乱,无法充分发挥出会计专业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并且仍然采用会计人员固定岗位、固定职能的工作制度,例如企业内部牵制制度不符合相关的会计管理要求,发挥的作用不显著,导致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再有就会计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性不高,部门之间缺乏交流。

2.监督职能的弱化

缺少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机制。企业内部没有设立相关的专门监督部门。所以容易导致企业的领导在管理会计人员时没有做好应有的管理反而还妨碍了会计工作的进行。因为缺少监督机制的制约也容易导致一些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例如,管理者越权行事,挪用企业资金,为了保密而私底下贿赂工作人员,制作假账,使得会计账面的失真,反映不出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会计工作中的计量验收、成本核算、财务审查等都缺少有效的监督。内部监督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会计核算得不到制度的保障,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对企业带来的作用,影响企业在经济活动上的决策。即使企业存在内部监督部门,但是工作重点只集中在事后监督,监督上的延后性,使得会计核算的监督没有发挥出较大的作用;最后是企业缺少经济责任追究制度,粗放式的会计核算。导致了企业内部会计科目的不规范,相关税务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散漫,因为企业认为不存在内部建账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增值税发票方面的建账。

3.企业领导认识不够

企业领导可能对会计管理意识不高,把会计核算工作简单的看做是算账和记账的任务。不能够促进会计核算工作与企业各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在对于会计人员的聘用方面,没有采用具有专业 会计知识 的人员,或者利用职权之便,给关系好的人员安排会计工作,导致了会计人员安排上的随意性,降低了会计核算的低质量和低效率。还有存在某些规模小的企业,资金不足,所以在招聘会计人员时要求较低的现象,甚至没有要求持相应的会计资格证上岗。这些原因导致了会计人员财务意识低下,专业知识不够高,会计管理能力和处理风险上的能力过低,只掌握基础的会计工作程序,致使了企业管理手段落后, 方法 陈旧,观念保守,与现代会计核算观念差距大,工作不规范,在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中不规范,例如会计报表格式不规范,导致核算工作难度加大。因为会计人员对于相关会计制度规定的不了解,所以在账目的核算以及审批手续不符合要求。即使具有专业的会计知识的员工,也会缺乏创新意识,危机感差,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

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体系建设

1.建设规范的、现代化的企业核算工作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提高,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超前性也日益增强。企业应该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会计核算科学手段,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学习机会。有机结合现代企业的管理结构,目前我国企业主要采用董事会管理制度,所以企业的董事会可以直接委任一名总会计师,主要负责会计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的确保会计资料和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并且企业董事会应该放权给总会计师,根据会计工作上的需要,成立会计核算的部门,每一个部门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人,下设具体的、负责不同工作部分的会计,例如总账会计、成本会计、收入支出会计等等。实行岗位轮换制度。

2.转变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观念

企业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会计部门的会计核算重要性,会计核算渗透到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财务会计核算,财务情况、经营行为的成果、缴税情况等。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会计法律制度规定,开展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企业管理者要切实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督促会计部门加强 规章制度 和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使之成为企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部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进行会计核算,严格进行会计监督,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同时,实时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情况进行监督,防止舞弊行为的存在,内部监督工作应该渗透到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及时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评价,反馈给上级部门,对于存在不规范的工作应该给予公开批评,根据情节的严重性,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会计人员工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能力,提高会计人员你的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当务之急就是规范企业在招聘员工方面,从源头上确保企业会计人员队伍的专业性。因为会计核算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关系,所以企业应该投出必要的资金,替企业招纳具有高专业素养的会计人才。进行会计人员的“再 教育 ”,加强培养员工在法制教育、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知识的方面,并且能够与会计专业知识灵活的结合起来,促进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

4.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实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需要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但是在办公非自动化条件下,想要运行现代化管理会遇到到更多的困难,无法实现现代化管理控制。所以企业临到要具有现代管理观念,为会计部门更新、配置必须的设备,目的是要使得计算机技术能够运用与会计核算工作去,及时更新财务软件,为会计审核工作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提供了技术方面的保障。同时也要注重会计人员能够较好的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完成会计核算的工作,必要的时候还要提供经费来进行员工计算机方面的培训。

四、 总结

会计核算工作体现了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情况,始终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作为会计最基本的工作,充分体现出了会计核算的反映职能,所以企业应该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上的规范性。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改变,在会计核算工作上会对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应该重视会计核算工作的管理。

作者:姚奕擘 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赵云.探讨如何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J].江苏商论,2011(,15):196.

[2]王庆萍.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实施规范化管理的策略[J].中国外资月刊,2012(,7):114.

[3]张英栋.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商贸,2013(,15):40,42.

关于会计核算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2016会计专业论文范文

2. 有关于会计论文范文

3. 会计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会计核算

4. 有关财务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5. 会计学本科论文范文

6. 关于财务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