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论文代码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05 18:23:30

论文代码研究

论文的代码是J。 附上: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论文杂志期刊代码如下:C是论文集,J是期刊文章,N是报纸文章,R是研究报告,S是标准,P是专利,M是专著,D是学位论文,A是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是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扩展资料 论文杂志期刊代码如下:C是论文集,J是期刊文章,N是报纸文章,R是研究报告,S是标准,P是专利,M是专著,D是学位论文,A是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是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研究生论文的代码

您好!关于计算机硕士论文代码是否有人看,我认为是有人会看的。首先,您的硕士论文代码是您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因此,您的导师、评审专家、同行学者等都有可能会对您的代码进行查看和评价。其次,如果您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商业化价值,那么相关的企业、投资人等也有可能会对您的代码进行关注和评估。最后,如果您将您的代码公开发布在开源社区或者代码托管平台上,那么全世界的开发者都有可能会看到您的代码并进行使用和改进。因此,我认为您的硕士论文代码是具有一定的受众群体的。

是的,许多人可以阅读计算机硕士论文代码。有些人可能不太擅长阅读代码,但只要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他们也可以看懂论文代码。有些人可能会对代码里的细节有疑问,但他们可以向其他有经验的程序员求助,或者可以研究论文的背景和相关文献来理解代码。

研究生论文的代码是会看的。 为了加大研究生的论文质量和素质培养,抽查后会对代码检查,看是否符合论文中的数据。 如果查案代码时,发现结果和论文对不上,属于学术不端,严重的有可能会取消学位。

当然!计算机硕士论文代码有很多人感兴趣,很多学术研究者也期待看到论文代码的发布,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己深入研究,更好地理解论文的内容,也可以更好地检验论文的结论。另外,论文代码也可以帮助业界快速掌握学术研究成果,以便更好地实现学术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转化。

研究生学位论文代码

学科专业论文分类编码UDC,及学生学号,保密级别。

中文:某人,论文名称,硕士学位论文,某学校,年。英文:Name, Thesis Title, Master Thesis, University, year.

文献类型标识的符号为: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D、R,报告、S,标准、P,专利。

1,期刊:著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技术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著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科技报告:著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扩展资料:

论文注意事项:

1,尾数"0”多的5位以上数字,可以改写为以万和亿为单位的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等作单位(百、千、兆等词头除外)。例如:1 800 000可写成180万;142 500可写成万,不能写成14万2千5百;5000字不能写成5千字。

2,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用以定位的"0”。数值有效位数末尾的"0”也不能省略,应全部写出。例如:、、不能写作、、2。

3,数值的修约按照GB 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进行,其简明口诀为“4舍6入5看右,5后有数进上去,尾数为0向左看,左数奇进偶舍弃”。例如:修约到1位小数,修约为;修约为;修约为,修约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类型标识

参考资料来源:西安理工大学学报-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

毕业论文的研究代码

您好!关于计算机硕士论文代码是否有人看,我认为是有人会看的。首先,您的硕士论文代码是您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因此,您的导师、评审专家、同行学者等都有可能会对您的代码进行查看和评价。其次,如果您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商业化价值,那么相关的企业、投资人等也有可能会对您的代码进行关注和评估。最后,如果您将您的代码公开发布在开源社区或者代码托管平台上,那么全世界的开发者都有可能会看到您的代码并进行使用和改进。因此,我认为您的硕士论文代码是具有一定的受众群体的。

是的,许多人可以阅读计算机硕士论文代码。有些人可能不太擅长阅读代码,但只要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他们也可以看懂论文代码。有些人可能会对代码里的细节有疑问,但他们可以向其他有经验的程序员求助,或者可以研究论文的背景和相关文献来理解代码。

当然!计算机硕士论文代码有很多人感兴趣,很多学术研究者也期待看到论文代码的发布,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己深入研究,更好地理解论文的内容,也可以更好地检验论文的结论。另外,论文代码也可以帮助业界快速掌握学术研究成果,以便更好地实现学术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转化。

晕,浙江教育考试网上不是有吗。300多个....貌似有点多法律毕业论文(21005)法律毕业论文001 中国司法改革问题 002 中国法治建设问题 003 法律与社会问题 004 法律职业问题 005 中国法学问题 006 西方法律发展运动研究 007 发展权及发展权理论 008 革命与法律发展 009 法国律师职业组织及其自由主义思想的产生 010 美国律师协会与美国司法制度的变革 011 德国的律师协会与法西斯主义的关系 012 英国的法律职业中的政治保守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 013 发展中国家的司法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014 个案判决中的正当性问题研究 015 法律发现与法律论证的关系问题研究 016 立法过程中的法律论证与司法过程中的法律论证之比较研究 017 法律解释的客观性问题研究 018 法学中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划界及比较研究 019 全球化对于两大法系法律思维模式的潜在影响及发展趋势研究 020 法治本士化的理论基点及方法论研究 021 法律的局限性研究 022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关系问题研究 023 霍费尔德基本法律概念的分析及其在中国语境下的应用性研究 024 法的本质问题研究 025 中国法律思想中的自然法问题研究 026 中国各家法律思想的共同文化原型比较研究 027 中国法律思想中的信仰问题研究 028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方法问题 029 宪政与法治的关系之梳理 030 程序与宪政 031 作为政体结构的正义 032 市民社会、私法文化与法治建设 033 中国法治障碍的个案分析 034 当代中国司法改革及其反思(1952年司法改革运动反思) 035 从刑法或诉讼法的变迁看20世纪中国法文化的转型 036 农民法律意识的嬗变(个案分析) 037 法官与行政官在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上的区别 038 法学教育、司法统一考试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 039 论“活法”(living law)与中国法治进程 040 法官与审判辅助人员分类培养、管理研究 041 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研究 042 论社会法的精神 043 中国法治进程的条件分析 044 论作为公共产品的法律 045 论法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046 论专家在司法活动中的作用 047 论农村承包土地的流转制度 048 社会保险(养老、医疗)立法研究 049 农村土地承包争议仲裁制度研究 050 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处理 051 古希腊法律演进的特点及其背景分析 052 罗马私法体系形成中的经济因素 053 宗教与法律相互关系探讨 054 欧洲城市法的性质及其作用 055 普通法的程序优先原则及对法治的意义 056 大陆法的成文法典法及对法治的意义 057 法系特点比较研究 058 部门法形成的条件及意义 059 法律职业的概念与特征 060 对抗制与纠问制诉讼方式的历史成因、异同及对现代诉讼制度的影响 061 律师在法治社会中的功能 062 从基本制度构件分析司法公正的条件 063 “不患寡而患不均”之我见 064 论复仇 065 论“准五服以制罪” 066 《韩非子?忠孝》篇读后 067 “天人合一”观念与“秋冬行刑” 068 论明代吏治的得失 069 从“葫芦僧判葫芦案”说起 070 论“官当” 071 论孙中山的“权能分治” 072 “治之经,礼与法”??论荀子的法律思想及其影响 073 宪法诉讼制度探析 074 中国违宪审查制度探析 075 宪法解释问题研究 076 制宪权问题研究 077 论人大对司法的“个案监督” 078 论宪法的经济功能 079 选举制度改革探析 080 论公民的迁徙自由权 081 平等权问题研究 082 欧美违宪审查制度比较研究 083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逻辑分析与道德解读 084 行政诉讼确认判决适用范围研究 085 行政立法中的听证制度研究(从个案出发展开研究,比如贵州人大立法听证) 086 论行政职权(运用实证分析法学方法展开研究) 087 行政补偿的理论基础(或宪政基础) 088 行政诉讼领域举证责任的配置(新的证据规则出台后的视角) 089 行政程序的功能解析 090 行政不成文法源探微 091 调解在行政诉讼中的生存可能及制度建构 092 对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的质疑 093 行政撤诉的社会学分析 094 论行政合理性原则 095 论授权行政主体 096 论行政强制权的设定 097 论行政许可的性质 098 论无效行政行为 099 论授益行政行为的撤销 100 论行政侵权归责原则 101 论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 102 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拓宽趋势 103 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 104 论比例原则及其适用 105 行政法上不成文法渊源研究 106 论行政听证及其适用 107 论卷宗阅览权 108 论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109 论行政确认判决 110 论行政回避制度 111 论行政行为的撤销 112 论受教育权的行政法保护 113 论行政资讯公开 114 论行政合理性原则 115 论行政法律保留原则 116 论行政许可制度 117 论行政知情权 118 论行政公开原则的法律实现 119 论行政听证制度 120 行政强制程序法定化 121 WTO与中国司法审查的完善 122 WTO与中国行政程序法制化 123 论行政调查程序 124 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125 论罪刑法定原则 126 论犯罪概念 127 论犯罪构成 128 论正当防卫 129 论自首 130 论危害国家安全罪 131 论危害公共安全罪 132 论走私罪 133 论贪污罪 134 论贿赂罪 135 论金融犯罪 136 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137 论涉税犯罪 138 论违反公司法的犯罪 139 论危害环境与自然资源犯罪 140 论刑法中的不作为 141 论正当防卫 142 论共同犯罪 143 论危害公共安全罪 144 论绑架罪 145 论抢劫罪 146 论盗窃罪 147 论侵占罪 148 论贪污罪 149 论受贿罪 150 论挪用公款罪 151 论刑事简易程序 152 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153 论证人出庭作证 154 论被告人的口供 155 论律师辩护 156 论附带民事诉讼 157 论立案监督 158 论上诉不加刑原则 159 论审判公开 160 论审判监督程序 161 论抗诉 162 论物证 163 论证据的收集与使用 164 论刑事鉴定 165 论不起诉 166 有组织犯罪研究的几个问题 167 计算机和网络犯罪问题初探 168 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预防 169 试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的界定 170 试论职务犯罪的预防策略 171 试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确立 172 关于沉默权的几个法律问题 173 试论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 174 我国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建构初探 175 刑事诉讼中的刑事证明责任制度研究 176 论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 177 论刑事司法现状制度 178 论逮捕 179 论无罪推定原则 180 论举证责任制度 181 论刑事庭审方式改革 182 论一事不再理原则 183 论证明标准 184 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185 无权处分及其法律效力研究 186 物权行为研究 187 论缔约过失研究 188 违法性法律行为的效力 189 表见代理研究 190 公司法人格及否认研究 191 附条件法律行为研究 192 因人的死亡所引发的若干法律问题 193 物权行为理论的再探索 194 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重构 195 所有权与所有制关系的再认识 196 所有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197 论我国抵押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198 论占有 199 关于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关系的重构 200 论婚姻本质 201 论同居者的法律地位 202 论配偶身份权 203 论约定财产制的效力 204 论合立遗嘱 205 论生育权 206 论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 207 论遗嘱的有效性 208 离婚标准研讨 209 论法定的夫妻财产制 210 论经济法的本质 211 论经济法的目标 212 论价格卡特尔 213 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214 论行政垄断 215 论反垄断法的价值 216 论反垄断法的除外适用 217 论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 218 论限制竞争协议 219 论董事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 220 论股东代表诉讼 221 论股东出资瑕疵的责任 222 论股东资格的取得 223 论处罚性赔偿金的适用 224 论我国税法裁量权的合理运作 225 论产品缺陷 226 论产品责任归责原则 227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228 股东出资的法律问题 229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研究 230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231 公司犯罪问题研究 232 论股票与债券 233 企业转制的若干法律问题 234 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235 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问题研究 236 合伙企业的若干法律问题 237 企业收购、兼并和股权置换若干法律问题 238 企业破产法的缺陷及其完善 239 破产责任与破产犯罪研究 240 论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 241 雇佣关系的法律调整 242 劳动法本质论 243 劳动法基本原则研讨 244 劳动权的法律定位 245 再就业问题的法律对策 246 劳动合同制度研究 247 集体谈判机制的法律探讨 248 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249 论改革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250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 251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基本法的创新 252 环境侵权的公益诉讼研究 253 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及其完善 254 排污权交易制度 255 绿色壁垒与我国的环境贸易中的法律对策 256 环境法的公众参与原则 257 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 258 环境保护的刑事立法及其完善 259 入世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影响及其法律对策 260 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法律问题研究 261 污染转嫁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262 提单物权凭证研究 263 电子提单的流转及安全性法律分析 264 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的责任制探析 265 海运欺诈及防治 266 共同海损制度的存废 267 我国《海商法》的修改建议 268 无单放货法律问题及对策 269 国际海运货物保险利益探析 270 国际多式联运法律问题 271 知识产权权利竞合、权利冲突研究 272 WTO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273 网络著作权问题研究 274 域名的法律保护 275 基因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276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277 原产地名称的法律保护 278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研究 279 商号法律保护研究 280 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 281 商业方法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282 浙江省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283 新世纪中的国家主权问题 284 WTO规则在国内法上的地位 285 NGO、公司及个人的在保护人权方面的国际法上的责任 286 世界人权宣言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287 论人权公约的实施 288 论反对恐怖主义的国际法机制 289 上海合作组织研究 290 论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 291 从国际法看“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 292 试论国家主权豁免 293 WTO框架下中国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机制研究 294 国际私法基本理论(反致、识别、规避等)研究 295 国际私法各种法律适用(合同、知识产权、物权、侵权、婚姻、继承等)研究 296 国际民事诉讼基本制度(管辖权、司法协助、诉讼费用担保、判决域外承认执行等)研究 297 国际商事仲裁基本问题(仲裁协议、仲裁员、友好仲裁、裁决域外执行、纽约公约等)研究 298 WTO各种基本法律制度(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反倾销、反补贴、争端解决机制等)研究 299 论多边投资协定(MIA)对国际投资法的影响 300 国际金融服务市场开放下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研究 301 巴赛尔体制的演变与跨国银行的监管 302 WTO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303 论一国四席态势下的中华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框架 304 中国入世承诺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研究 305 中国入世承诺中的选择性保障措施制度研究 306 论WTO的透明度原则 307 论DSB对WTO规则的解释 308 DBS报告的效力及其执行 30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研究 310 入世后中国涉外经济法的发展 311 中国入世后产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 312 WTO的新议题研究(竞争政策、劳工标准、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等) 313 WTO非违法之诉研究 314 反倾销法的公共利益问题研究 315 论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法律规制 316 我国海外投资立法的现状与完善 317 WTO的贸易政策评审机制研究 318 产品责任诉讼的举证责任比较研究 319 国际反规避规则研究 320 投资自由化趋势及我国的法律应对 321 WTO的例外制度研究 322 WTO农业补贴规则及我国的对策 323 试论迁徙自由与中国出入境管理体制的改革 324 改革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之我见 325 论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侦查 326 试论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的侦防对策 327 试论走私、毒品犯罪案件的侦防对策 328 试论金融犯罪(洗钱、信用卡等犯罪)案件的侦查 329 国际移民法比较研究 330 WTO与中国公安工作改革 331 论黑社会等有组织犯罪案件的侦防对策 332 WTO与中国劳改、劳教、监狱管理制度的改革 333 论依法规范中国的“私人侦探”服务机构 334 试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防对策

论文江苏教育研究代码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院校代码是14436。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和考研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

学院介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简称江苏二师,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江苏省省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小学校长领航班培训基地和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基地、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教育强省建设研究基地。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10月的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1958年2月与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合并组建为江苏教育学院;1969年11月,学校停办,函大农牧部并入南京农学院,其余并入南京师范学院;1978年6月,学校复办并开始招收普通专科生;2013年5月,经教育部、省政府批准,学校由省属成人本科学校转设为省属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石湫、草场门2个校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万平方米,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办34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有教职工717人,其中专任教师596人;馆藏纸质图书万册,可利用电子图书467万册。

前身溯源

南京教师进修学院

1952年10月,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始建,其主要任务是负责中学及师范学校在职教师的进修。

1953年8月,学校改名为“南京教师进修学院“。

1954年9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在青岛路1号建造新校舍。

1956年4月,南京教师进修学院改名为“江苏教师进修学院”,由江苏省人民政府领导,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成为培养、轮训全省中学教师和文教干部的基地。

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

1955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在江苏省晓庄师范举办了江苏省小学行政干部讲习班。同年8月又成立了“江苏省工农业余教育训练班”。

1956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将江苏省小学行政干部讲习班、江苏省工农业余教育训练班和南京教师进修学院的教育行政干部进修班合并成立“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址设在草场门原江苏省南京工农速成中学的新建校舍内。

合并发展

1958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江苏教师进修学院和江苏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江苏教育学院”,其主要任务是轮训教育行政于部。8月招收应届中师毕业生。

1959年,江苏教育学院举办普通本科教育。

1969年11月,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发出了撤销江苏教育学院的通知,其教职员的绝大多数及全部物资设备并入南京师范学院。

1978年6月29日,江苏省革命委员会作出正式批复:同意恢复江苏教育学院,校址设在北京西路77号。

1996年,学校恢复招收普通本科生,开始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四年制师范类普通本科教育。

2003年,学校招收五年一贯制专转本师范生。

2002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江苏教育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体制,具体为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分别管理。

2011年,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教育强省建设研究基地”。

2013年4月,江苏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2014年12月,学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10月,学校石湫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11月,学校的锡剧传承基地入选“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22年1月,经江苏省编办批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单独设置。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4个,开办本科专业34个。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9月底,学校共有教职工868人,其中专任教师596人,另有外聘教师106人;从学历结构来看,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从职称结构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7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教育督学2人,江苏省教育督学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江苏省“双创博士”9人;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创意优青3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6人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人;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2人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7人;南京市百名优秀文化人才2人。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据2022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8门、省实验教学和实践教育示范中心3个。

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职前职后融通的幼儿园教师“双导师制”学前师资培养。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物联网信息安全课程改革与建设、新工科背景下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人工智能背景下物联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育实践、5G和物联网背景下的通信原理课程改革、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改革、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面向新工科的通信设计课程改革与建设。

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以地方传统音乐传承为特色的卓越音乐师资培养。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音乐学、美术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化学、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贸易经济。

省级品牌专业(1个):小学教育。

省级重点专业(3个):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6个):历史学、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高级Office应用、儿童戏剧创编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托幼机构保育卫生预警与干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儿童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概论、声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现代自然地理学、计量经济学、现代教育技术、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技能指导与训练、场地调查方法训练课程。

省级在线开放课程(8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戏曲与传统文化、美的探寻——文学理论导引、儿童社会学、普通动物学及实验、高级office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统计基础。

学生成绩

截至2022年3月,近三年,学校学生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学科、文体竞赛奖项892项,其中江苏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获得一等奖17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57项。2020至2021学年,学校学生在各类学科、技能类竞赛中获奖410人次;在文艺、体育竞赛中获奖200人次。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3月,2013年以来,学校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学术研究科研机构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研团队1个、校内科研机构11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生物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江苏教育现代化研究院。

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新时代师德教育中心、江苏区域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省级科研团队(2个):江苏区域文学与文化交叉研究、江苏学前卓越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研究 。

校级科研机构(11个):江苏区域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物理教育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所、师德研究中心、水生生物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车用新材料研究所、学前教育国际比较研究所、生物教育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6月,近4年,学校共发表期刊论文1615篇,其中SCI/EI收录169篇,权威核心论文79篇,CSSCI期刊论文116篇,其他核心291篇;承担科研项目39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4项,省部级项目37项,市厅级项目153项,横向项目18项,校级项目159项。截至2019年12月,近五年,学校公开发表论文1403篇,其中SCI/EI期刊收录141篇、权威及CSSCI期刊收录184篇、其他核心期刊收录论文270篇,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5项。

2021年,学校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9月30日,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万册;当年订购纸质期刊1292种,1466份;本地镜像电子图书77万余册,可利用电子图书约467万余册;拥有读秀、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国内知名数据库和EBSCO、SpringerLink、NextLib等外文数据库31个。

学术期刊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是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学术理论刊物。学报的特色栏目有“素质教育研究”“德育·心育”“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等。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是CECHSS教育学科类扩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核心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6月,学校先后与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海外高校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俄罗斯文化中心、西班牙文化中心和海峡两岸戏曲与国学传承交流基地,其中俄罗斯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

提供给你一些教育类期刊,都是正规的,针对你从事的领域选择某一期刊,到网上查一下他们的网站,都会有投稿方式的:教育综合类1. 教育评论 ISSN: 1004-11092. 教育理论与实践 ISSN: 1004-633X3. 教育研究与实验 ISSN: 1003-160X4. 外国教育研究 ISSN: 1006-74695. 教育与经济 ISSN: 1003-48706. 全球教育展望 ISSN: 1009-96707. 中国教育学刊 ISSN: 1002-48088. 上海教育科研 ISSN: 1007-20209. 人民教育 ISSN: 0448-936510. 教育科学 ISSN: 1002-806411. 当代教育科学 ISSN: 1672-222112. 现代教育论丛 CN: 44-1361/G413. 教育探索 ISSN: 1002-084514.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ISSN: 1671-946815.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ISSN: 1672-403816. 教育科学研究 ISSN: 1009-718X17. 课程•教材•教法 ISSN: 1000-0186学前教育类1. 学前教育研究 ISSN: 1007-81692. 学前教育 ISSN: 1000-41303. 早期教育 ISSN: 1005-6017初等、中等教育类1. 普教研究 (停刊)2. 教育学报 ISSN: 1673-12983. 上海教育 ISSN: 1006-20684. 北京教育 ISSN: 1000-79975. 天津教育 ISSN: 0493-20996. 中小学管理 ISSN: 1002-23847. 班主任 ISSN: 1002-560X8. 中学语文教学 ISSN: 1002-51549. 语文教学通讯 ISSN: 1004-609710.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ISSN: 1006-403611. 物理教学 ISSN: 1002-074812. 化学教学 ISSN: 1005-662913. 历史教学 ISSN: 0457-624114. 思想政治课教学 ISSN: 1002-588X15.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ISSN: 1002-216316. 外国中小学教育 ISSN: 1007-8495高等教育类1. 中国大学教学 ISSN: 1005-04502. 思想教育研究 ISSN: 1002-57073. 现代教育管理 ISSN: 1674-54854. 教师教育研究 ISSN: 1672-59055. 高等理科教育 ISSN: 1000-40766. 江苏高教 ISSN: 1003-84187. 高校理论战线 ISSN: 1002-44098. 高教探索 ISSN: 1673-9760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ISSN: 1000-556010. 黑龙江高教研究 ISSN: 1003-261411. 现代教育科学(原名吉林教育科学) ISSN: 1005-584312.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ISSN: 1002-170113. 高等农业教育 ISSN: 1002-198114.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ISSN: 1001-451915.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内刊)16. 现代大学教育 ISSN: 1671-161017.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ISSN: 1009-252818. 复旦教育论坛 ISSN: 1672-005919. 教育与现代化 ISSN: 1007-305120. 高教发展与评估 ISSN:1672-8742其他教育类1. 中国成人教育 ISSN: 1004-65772. 中国电化教育 ISSN: 1006-98603. 现代远距离教育 ISSN: 1001-87004. 教育与职业 ISSN: 1004-39855. 成才与就业 ISSN: 1009-81276. 职业技术教育 ISSN: 1008-32197. 中国远程教育 ISSN: 1009-458X8. 农村成人教育 (停刊)9. 中国特殊教育 ISSN: 1007-372810. 开放教育研究 ISSN: 1007-217911.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ISSN: 1004-929012. 远程教育杂志 ISSN: 1672-000813. 现代教育技术 ISSN: 1009-809714. 成人教育 ISSN: 1001-8794

学校代码是14493。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Nantong Normal College)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是一所师范类全日制省属公办普通专科学校。

学校简介:

学校的前身是中国著名实业家于1902年创办的通州民立师范学校,是中国师范教育的三大源头之一;1953年转为公立,改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1958年与创办于1905年的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合并;2005年4月与发端于1906年的海门师范学校合并组建为南通高等师范学校;2014年1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同年9月与创建于1902年的如皋高等师范学校合并办学,组建新的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南通、如皋、开发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万平米(亩),建筑面积万平米,馆藏图书万册,教职员工586人,专任教师473人,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下设8个系共13个教学部门,开设31个专科层次专业。

办学历史: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是一所以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其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汇融了南通师范学校、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和海门师范学校三支主要源流。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南通地方以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其兄张詧以及梁孝熊、顾中一、沈书生为代表的开明、进步士绅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求活之法,唯有实业、教育”,“实业、教育富强之本”,于是在二十世纪最初的二、三十年中,他们在南通地方倡导并建设起一个包括师范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较为完整的近代学校教育体系。他们最先创办师范教育,因为他们认识到“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须从小学始,尤须从师范始”,“师范为教育之母”。

艰苦创业一、南通师范学校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正月,张謇向清两江总督刘坤一提议在南通地方创办公立师范学堂,但他的提议却遭到一些官僚的阻挠、反对,于是他召集范当世、沙元炳等地方士绅讨论,决定自办师范学校。三月,张謇以通州(今南通)城东南千佛寺废址为基础,把自己办大生纱厂应得的酬劳拿出来作为建校资金,建筑校舍。五月,刘坤一正式批复学校“准予立案”。学校初名“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张謇亲任总理(民国后称校长)。通州民立师范学校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与南洋公学附设师范院、京师大学堂附设师范斋一同被公认为中国师范教育肇始的三大源头。

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初一(1903年4月27日),学校正式开学。当天,张謇在校内揭示《总理开校演说词》,后来他把其中“坚苦自立、忠实不欺”八字作为校训,要求师范生学会为“经师”、为“人师”。

建校时,学校占地41亩,校舍500余间。设有师范四年制本科、两年制简易科和一年制讲习科,培养不同层次的师资人才,以适应地方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为造就各种地方建设人才,学校曾先后附设测绘科、农科、土木工科、蚕科,为南通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打下基础。学校先后聘请8名日籍教师和以国学大师王国维、绘画大师陈师曾、教育家江谦为代表的一流师资到校任教。为辅助各科教学,配合学生学习知识,1905年学校建成附属博物苑(今南通博物苑前身),供博物、历史和理化课教学之用,1906年学校建成附属小学,供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

1912年民国创立,江苏省公署改其为“江苏省代用师范学校”(即代用为省立师范)。1921年,改称“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学校”。期间,由于办学经费由江苏省补助,办学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校学生由几十人发展到四、五百人。1922年,为研究和试验乡村教育,学校在南通县近海创设附属垦牧乡高等小学(第二附属小学)。1923年8月,遵“壬戌学制”,师范部改设高中师范科及初中。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在江、浙地区试行“大学区制”,取消“代用”,并规定师范不得单设。学校遂恢复私立,改称“私立张謇中学”,招收初中及高中师范科学生,同时组织校董会,决策学校办学,1929年又改称“私立通州师范学校”。

1938年3月,日寇登陆南通,学校被毁。师生迁往位于东南沿海的第二附属小学坚持敌后办学,至1946年迁回南通城,这一时期习称“侨校”。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张季直先生手创教养事业复兴委员会和大生纱厂支持之下,学校在旧校址重新兴建校舍,完成了复校重建工作。1949年2月,南通城解放。1952年,学校改为公立,并作为江苏省重点配备的学校之一,专向发展师范教育,初中部并入南通商益中学(即今南通市启秀中学),校名改称“苏北南通师范学校”。1953年,江苏建省,遂改称“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1958年,与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合并。为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先后增设简师、初师、幼师和音乐、体育专业。

二、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本着“女子教育不可无师,与国民教育尤须有母”的认识,由张詧私人捐资购买南通城东柳家巷陈氏老宅,张謇及地方乡绅集资捐助,共同创办起通州公立女子学校。学校由张詧任总理,张謇任协理,并聘请近代著名女诗人姚蕴素(范当世的夫人)担任校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月,刊布校章,招生开学。十一月,学校改为“通州公立女子师范学校”,设有师范四年制本科和初、高两等附属小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因学校学生人数增加,校舍不敷使用,张詧又筹款购买南通城北珠媚园旧址建筑新校舍,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迁入。民国成立后,1912年5月,改通州为南通县,11月,县议会决定将学校改归县立,除原有经常费外,其他开支有南通县公署在教育经费中划拨,遂改称“南通县立女子师范学校”。1913年8月,张謇出资在校内附设女工传习所,聘请近代刺绣大师沈寿任主任,培养出一批刺绣人才,发扬了中国刺绣艺术。1914年10月,张杨夫人捐资在校内建成附属幼稚园。1920年5月,因附属小学办学规模扩大,张謇、张詧出资在南通城南段家坝购地建筑校舍,1921年2月师范部迁入,珠媚园校舍归附属小学使用。1923年8月,遵“壬戌学制”,师范部改设高中师范科和初中。1924年7月,经南通县教育局同意,将北土山小学划为附属小学分校,供师范毕业生从事乡村教育实习。1926年4月,为纪念创校二十周年,学校毕业校友捐资在段家坝校址旁创办纪念小学一所,赠送母校。学校仿美国乡村小学样式,重点研究小学单级教学,以使参与实习的师范生毕业后能适应乡村教学需要。

1938年日寇占领南通城后,学校坚持敌后办学,辗转大江南北,先后迁金沙、上海、如东丰利和四安县办学。1943年5月,因日寇清乡大扫荡,学校疏散停办。同时,1942年5月以后,日伪占领下的南通在珠媚园校址续办南通县立女子师范学校,以解决失学在家的学生就学问题。抗战胜利后,由南通县政府接收,恢复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办学。1949年南通解放后,学校改称“苏北南通女子师范学校”,1953年改称“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学校”。1952年9月,为适应小学、幼儿园师资需要,增设师范速成班和幼儿师范科,同时初中部与南通崇英中学合并组建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即南通市第一中学)。1958年5月,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合并,原附属小学,改为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三、海门师范学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海门直隶厅同知(县长)梁孝熊在县治茅镇东首的文庙(即孔庙)内厅举办“县立师范传习所”,学制8个月~1年。同年,海门乡绅顾中一在县署东文昌宫创办“民立师范学校”,聘请地方新知人士沈书生担任校长。1912年民国成立后,地方知名人士、国会议员茅祖权等在孔庙续办“师范讲习所”,次年,收归县立,改为“海门县甲乙种师范讲习所”,学制1~2年。1917年学校改名为“海门县单级师范学校”,培养适应乡村教育的复式教学师资,一年后学校停办,1920年又复办。至1922年,学校改为“海门县立师范学校”,学制三年,1930年再改为“海门县乡村师范学校”。1934年起再度停办。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从“县立师范传习所”到“乡村师范”,学校多次停办,实际办学时间不足28年,但仍然为祟明、海门、启东等地培养了600多名师资。1949年海门解放,人民政府接收了旧学校,废除旧教育制度。为适应飞速发展的文教事业形势,1951年8月,海门县人民政府决定,并由南通行政区专员公署报请苏北行政公署批准,正式创办新的师范学校,取名为“苏北海门初级师范学校”,承担启、海、通、如、祟(祟明) 5县小学师资的培养任务。初师阶段,学校为5县培养了1100多名师资。1956年5月,江苏省教育厅决定将学校由初级师范学校升格为中等师范学校,8月,学校改名为“海门县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1960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单位。1962年,国家经济面临困难,学校奉命停办。

1972年,南通地区革命委员会为解决南通地方农村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决定报请省革命委员会教育局批准复办海门师范学校,学校隶属南通地区。1979年5月,学校正式定名为“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为省属全日制中等师范学校。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除普师专业外,1976年9月起,学校增办音乐、体育、美术3个专业。1996年9月起,学校试办五年制大专班,1999年起,全面启动五年制大专学历教育。2000年,学校创办了以海门师范早期领导人、第一个中共海门支部创立者张冠今的名字命名的附属中学——南通市冠今中学。2003年,学校设立非师范五年制高职专业,9月,首批招收办公自动化、商务英语、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包容会通:为整合资源,提升办学层次,2005年5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由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和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同时增挂江苏教育学院南通分院的牌子。开拓振兴:2014年1月12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升格为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2月3日,经南通市人民政府同意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如皋高等师范学校合并办学。院系设置: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学前教育系、人文系、数理系、外语系、音乐系、美术系、体育系、信息技术系等8个系共13个教学部门,开设31个专科层次专业。教学建设:截至2016年6月,学校拥有省品牌专业1个、校特色专业1个、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江苏省高师学科建设基地3个。省品牌专业:语文教育。校特色专业:美术教育。

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理科方向)、财务管理。国家级精品课程: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国家级精品课程推荐资格课:弹唱。省高师学科建设基地:语文、历史、教育学。

师资力量: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教职员工586人,专任教师47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硕士以上学历学位者占比),其中,全国优秀教师2人,江苏省中青年专家称2人,江苏省“333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南通市新世纪科技拔尖人才2人,南通市高校教学名师2人,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南通市新世纪科技拔尖人才培养对象10人。学校荣誉截至2015年6月,学校学校先后获评“江苏省文明单位”、“南通市文明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先进集体”、“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级园林式单位”、“全国优秀地方培训中心”、“培训示范基地”、“省级培训先进单位”、“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对外交流: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于2014年起与南通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通过“3+2”及“5+2”模式合作培养本科层次小学、幼儿园教师。另外,学校作为国家、省、市三级教师培训基地及南通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挂靠单位,常年承担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约12000人次。科研平台: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拥有2个省级科研机构、1个市级科研机构、3个校级科研机构,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人。省级科研机构: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江苏省名师发展研究中心。市级科研机构:南通教育文化研究所。校级科研机构:张謇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曹军、陈建。科研成果:

据2013年12月的学校官网资料显示,学校“八五”以来,先后承担过3项国家级课题、21项省级课题、59项市级课题。如“八五”期间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中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国家教委立项课题《五年制师范教学方案研究》,“九五”期间的国家教委立项课题《中师教育学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人格化师范教育研究》,“十五”期间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培养未来教师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的探索》和《田园式乡村小学建设的个案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子课题《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途径与形式》、省教育厅的立项课题《小学校长培训与校本教师培训的整合研究》,“十一五”期间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开放式教师教育基地建构研究》、南通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五年制师范品德教育创新研究》,“十二五”期间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学行为诊断研究》等。“十一五”以来,发表教科研论文近千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00余部,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00余人次。2005年以来,学校教师承担各级各类教改课题119项,市级以上公开发表论文、作品1000余篇;2010年以来,教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5篇,科研课题119项,各类学术著作、教材100余部。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2013年12月,学校图书馆总面积平方米,藏书万册,音像资料6117件,可供远程访问的各类文献资料数据库25个。生均图书册,2013年生均年进书册。学术期刊《教育研究与评论》是国家新闻广电总局认定的首批学术期刊,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管,江苏教育出版社与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出刊。期刊为双月刊,发表以本土和当代教师教育(含教师培训)的基本原理、德育改革、课程建设、教学促进、学校管理、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等为主要研究领域、兼顾古今中外教师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实证报告(包括田野工作报告)、经验总结、评论文章等。文化传统校训艰苦自立 忠实不欺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初一(1903年4月27日),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通州民立师范学校正式开学。张謇在校内揭示《总理开校演说词》,后来他把其中“坚苦自立、忠实不欺”八字作为校训,要求师范生学会为“经师”、为“人师”。勉励学生刻苦学习,拯救国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