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南方人物周刊经典文章

发布时间:2024-07-03 03:26:42

南方人物周刊经典文章

从前对易立竞并没有多少了解,或许是因为对于娱乐界的东西总有种不屑的缘故。曾经甚至不解,为什么一个记者能够凭着做娱乐新闻在南方系获得如此的地位和赞誉。直到上周曾sir发通知说他把易立竞请来给我们上一节课。我按着曾sir开的推荐阅读篇目去读易立竞的文章,在听过她的讲座后继续读她的书,从昨天读到今天,虽然手边还放着一摞没看完的课本,但易立竞的书却让我不忍放下。易立竞人如其文,在整个讲座的过程中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我想象中的女记者就应当是这样的吧,干练、亲切、随和,思路清晰而反应灵敏。无论是她的气质还是她的文字都被很自然地约束在一个作为记者的尺度里,既不华丽也不张扬,或许用“约束”这个词有点过,因为这一切都显得再自然不过。言语客观、平和、审慎,但却无处不渗透着温度;态度从容,坚持自己的节奏和气场,尽管生活处在毫无规律的奔波之中;像局外人一样与事件保持着距离,但却可以很敏锐地抓住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是旁观者,却能近在咫尺。她的每一篇访谈录都很长,多数都在二三十页纸的篇幅。为什么一个大腕儿会有这么多时间接受一个人的专访?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因为这个采访者是易立竞。这绝对不夸张。读这些访谈录我甚至会惊叹一个记者竟能和被访者像故友一样地谈话,后来才听易立竞说到她每次采访前下的“笨功夫”。“没有什么方法,也就是用‘度娘’(百度)啊,每次我都会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所以才会有采访中那些深度的追问。被访者谈起一件事,她会立即联系起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追问他的态度和想法。 当然仅有全面的了解绝对不够。易立竞虽然给人的感觉并不强势,但她能以一种温存的方式驾驭现场,这种倾听和交谈的能力非同寻常。听她讲课时就可以完完全全被她吸引,被她带入她的故事的情境中。三课时145分钟,我甚至觉得自己一刻也没有走神地在听她讲,中间一个来旁听的记者试图打断提问,结果竟然引起公愤,大家纷纷在下面喊着“让易老师把故事讲下去”,这种情形在清华大学的课堂里不说独一无二也绝对不多见。其实她只是一直在说故事,她没有煽情、没有评论,只是那般平静、沉稳、从容地娓娓道来,但我敢说换一个人讲同样的故事不一定能这样引人入胜。 每一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每个人都渴望被了解,渴望被倾听。那些大腕儿明星其实也是普通人,何况他们处在绯闻的中心,更希望能澄清自己的形象,希望自己的喜悦、辛酸或委屈能被人理解。易立竞的专访常常是预约两小时,结果一聊就是六七个小时,我想原因正在于她的采访能刺激被访者的表达欲。或者换一个新闻的专业术语,她极好地抓住了争议线,并且对其把握地极其到位。 她始终坚守着自己作为采访中控场者的角色,为被访者营造一个平和舒适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尽量无所顾忌的表达。她以一个平等的姿态和他们对话,她其实不是在满足读者的好奇,而是在为自己追问。仿佛在采访前她勾勒了一幅被访者的图像,而采访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地修补、完善这幅画的细节,补充它的血肉。最终她要完成的不是一个镁光灯下光鲜亮丽的表演者,而是一个卸去道具和台妆的丰富而立体的灵魂。她了解他们,同时愿意理解、懂得他们。她聆听他们的倾诉,她让他们忘记外界的喧嚣,向她敞开心扉,她满怀真诚接受他们的吐露,她帮助他们剖析内心,帮助他们还原自己的真实。易立竞说,在采访时,她和她的被访者都常常忘记自己的身份,忘记这是一次采访。 李亚鹏曾经一脚踹向一个将摄像机对准自己唇腭裂的女儿的记者,可是面对易立竞,他坦白了自己在女儿出世前后的难过、痛苦和挣扎,诉说了自己对女儿和妻子的爱和承担。 在易立竞的访谈录中,八卦的成分极少,那些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对她来说无关紧要,她关注的是人物的内心,是杂乱、阴暗、充斥着潜规则的名利场中的人性。 即使是娱乐新闻也可以有触动人心的力量和重量,易立竞每一次采访前前后后的充分准备、辛苦跟随、细致挖掘、静心整理让我明白了这份力量和重量的来源。若不是听她亲口讲述,我永远也想象不出她为这些文字付出了多少心血。 对于她想采访的人,她会锲而不舍地去追,对于她想问的每一个问题,她都不放弃,想尽一切办法,只为等待一个满意的答案。 作为半个新闻专业的学生,我明白记者这个职业尽管有说不尽的劳累和危险,但在主流话语中却受到很多非议甚至轻视。或许这个职业在有些人看来不那么光荣,但一个记者对自己每一次采访的负责态度,每一次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努力却让我感动,一个记者历经挫折坎坷去收获一段故事的体验却让我向往。或许这个行业中有很多不堪入目的东西,但其中也有让我们肃然起敬的职业精神。 易立竞说,有一次写完一篇文章,“有一种‘醉字‘的感觉,有点像醉酒,但比醉酒难受得多。可是,如果隔上一段时间不写字,会很想念文字。”其实这种“醉字”的感觉我也体会过,想来文字工作者都会有过类似的感受,但我明白,那份无论如何不变的对文字的想念,才是之于我们最重要的,这是我们为之痛并快乐着的最根本原因。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与万人谈是一样的。从他人的人生中,我们也可以汲取到精神的养料。 那么,易立竞其人、其书给予我的启示和鼓励,就是这样一份丰厚的精神养料吧。 南方人物周刊 杨潇/文有一阵子我特别不愿意做采访提纲,看到空白的Word文档就头疼,受够了对提问小心翼翼的琢磨:是否够机智,够有趣,甚至够深刻,不能太平稳让人失去回答兴致,也最好别太尖锐而让对方拂袖而去——我去请教易立竞,从2005年起,她的采访在媒体圈就开始有了名气,那年她奉命去采访崔永元,由头是一件小破事儿:你为什么批评超女啊?她和崔不吃饭不喝水聊了七个小时,于是有了一期堪称经典的封面文章《病人崔永元》。据说,只要给了她面对面坐下来的机会,她就有办法让你不断拉长预想的采访时间:从一小时到两小时、三小时,对于明星来说,三个小时是多么宝贵啊,可是有一次,她和一位当红的女演员就奔五个小时去了,聊到后来两人脱了鞋子、一人靠在沙发一头舒展筋骨还不尽兴,这场景让我想起了从未见过的热炕头,什么样的采访才能这么带劲呢?——那次她刚专访完刘德华,“你问他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我问。她想了一下,回答说:“昨晚睡得好吗?” 这显然不是一个标准答案,甚至不构成一个答案,可是只需旁观一次易立竞的采访就会明白,很多时候,我们夸大了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却忽略了采访气场的营造。那天干冷,咖啡厅暖气不足,她一进来就占据朝门的座位,把对着墙壁的椅子留给受访者,“封住她的视线!避免她分心。”她“狠狠”地说。然而采访一开始,她就焕发出了神采,你能感到她的热情和好奇扑面而来,周围的空气也开始湿润起来。 我们并不常有机会遇到滔滔不绝的受访者,那么采访者的激发就格外重要。你首先要表现出你的关切,对方才愿意开始接纳你,在该说的话之外,乐意多说一点,说细一点;然后你要能够表现出你的理解,用易立竞自己的话说,“你能不能够走到那一步”,这决定了对方的进一步反应。多数时候,这不是知识的交换,而是见识的互相吸引。她有一颗易感的心灵,又经历过诸多生活上的磨难,对人性感悟极深,便能体会到比她阅历更深的人所经受的苦痛与拯救。 人性往往和文化、国情这些大词一样解释力过于强大,似乎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有时候我会想要提醒易立竞这一点,但好在人性毕竟没有像后两者一样被滥用以致有了污迹——也许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从未好好打量、真正理解过人性,在这里,易立竞以她天生的敏感、她在心理学上的积累、她对宗教与不可知世界的体察,走得比我们都要远。 然而她又是给人安全感的。这些湿润的空气有着良好的内循环。在另一个场合,我和她讨论,一个受访者气急败坏之下说的话是否可以刊出。有人认为此刻正反应了人的真实想法,她却觉得这不公平,“你要等他理智下来。”如果认真读过她的文章,你会留意到提出质疑前她的铺垫——她对人抱有根本性的善意,相信人人都有权利给自己画一幅肖像——这往往给她的采访带来额外的回报:她的问题并没有失掉尖锐(甚至更尖锐),但效果却更好。 易立竞有一次说,采访做到最高境界,是让采访者和受访者都重新认识自己。从这个意义上,她的每次采访,是在提问别人,也是在求索自己。没错,生活之湍总得自己淌过,但不妨先看看她为我们展示的对岸的风景。 原《南方周末》记者 、作家 夏榆/文一刘晓庆是易立竞想访问的众多人物中的一个。除了偶尔出现在影视剧里,刘晓庆极少进入公共视野,很多人淡忘了这个曾经备受瞩目的争议人物。找到她,启开她的记忆,也是重温一个逝去的时代。预约刘晓庆一年多,在西安跟访四天,易立竞历经周折完成的人物专访刊登在2011年11月的一期《南方人物周刊》上,《刘晓庆:我的人生波澜壮阔》为读者启开一道记忆之门。那些泛着黄色的老照片和跌宕起伏的人生叙事以及热情直接的对话构成的话语现场让人们再度看到刘晓庆,看到她充满时代印迹的个人史,也重睹一个逝去的时代的繁华与沉寂。在经历多年的新闻实践之后,易立竞跨界式的人物访问被广泛关注。她于2004年加盟创刊的《南方人物周刊》,履职八年,每年平均采访18个人,它们先后集结在《中国导演访谈录》、《中国演员访谈录》,现在则集结在《打开》和《打量》里。这些人物带有他们个人的印记,也带有他们所在的不同时代的烙印。这些人物不管你喜不喜欢,都无法忽视他们作为公众人物的公共性存在。二1999年11月,烟台海难。这是出现在这个世纪之初的海难。不久之后,易立竞去烟台,寻访海难中的幸存者,她的寻访之旅后来出现在她的新闻报道里。这篇报道发表在当年她供职的一份文化类周报上,这是我个人记忆最早的关于海难的报道。易立竞对灾难的叙事和拍摄的图片重现了那个悲怆而恐惧的时刻。其时是她作为新闻记者开始职业生涯的时刻,作为前同事,作为多年的朋友,我成为她职业生涯和职业表现的见证者。在那家报纸,她是活跃的,时政、经济、文化、娱乐,诸种领域多有涉猎。易立竞生长在位于中俄边陲的小县城,她更多的体验是山河之美,那里森林茂密,湖泊清澈。90年代初,她来到京城,过着和以往相异的生活。这是双重的生活,现实的生活和新闻世界的生活。她穿行在京城的街道,除了捕捉每天发生的即时新闻,还孤身去过河南艾滋村采访,在那个连空气都充满可疑病菌的村庄里,她和那些身染恶疾的人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哀苦,倾听他们在哀苦中的期冀和幻想,她带回了那些夹杂着方言、难以辨识的访问录音,把它们书写成文。易立竞游走在她所看到的新闻现场,倾听、观察、记录和表达。十二年过去,作为新闻人,她经历多样的历练,职业生涯日益成熟。三2005年,发表于《南方人物周刊》的《病人崔永元》是易立竞职业生涯中重要的一次访问。在后来,这个长篇报道被传媒界当成人物报道的范本。一开始做《实话实说》时,崔永元特别有信心,想着自己七八十岁满头银发了还坐在这个演播厅里。1999年左右,电视环境开始变化,越来越多的娱乐节目出现,《实话实说》开始走下坡路。“一开始,我认为能抑制这种下滑的趋势,让它继续往上走,后来发现抑制不了,就彻底绝望了。”不想看着自己参与创办的节目这样下去,2002年,崔永元离开了《实话实说》。那时,他的抑郁症已经非常严重,离开《实话实说》后,他住进了医院,病情严重到需要二十四小时陪护,甚至想过自杀。易立竞细致地讲述着她对受访者的观察,同时展开他们之间的对话。被抑郁症折磨的电视主持人崔永元,在长达七小时的专访中词锋凌厉,锋芒毕现。话题所及多涉当时的敏感问题。 “我不能容忍在《实话实说》里说假话”,“我一直想做一个拍案而起的人”,等等。在谈及电视节目的庸俗化时,崔永元开足火力。 这样的访谈呈现了话语的开阔,也呈现出受访者阅历、见识以及思想的复杂性。《病人崔永元》获得2005年《南方周末》“传媒致敬之年度文化报道”,如同致敬理由所说:这是一组近乎没有缺憾的文化人物报道,如此深刻地进入一个人的内心,如此尖锐地展现一个人的思想,在国内新闻报道中并不多见。记者与崔永元长谈近七个小时,真实地把握了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并近于精确地加以还原。值得注意的是,报道既有“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等极具传播效应的精彩噱头,又有关于知识分子良心与责任的深入讨论。看此文时的感觉是:“一气读完”,又“掩卷回味”。 正因为如此,崔永元的困惑,恰恰折射我们这个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不正常,报道的意义也因此得以升华。历练多年的职业生涯之后,易立竞确立文化及娱乐人物报道作为她的方向。演艺圈是她浸润最多的领域。这是怎样的领域?在一次访问中,演员海清回答她的提问“你觉得演艺圈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时有如下描述:“一群被放大镜照着的蚂蚁,原本非常渺小,只是被放大镜放大了。”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置身于名利场,被聚光灯照耀,以表演行世,也以表演哗众和取宠,这是人们对演艺圈普遍的印象。某种程度上,易立竞改写了演艺圈的话语形态,她使众多的蚂蚁成为人,使那些具有表演天赋的蚂蚁变成了拥有丰富人性的生命。她通过极具个性的访问,呈现了那些被形容为蚂蚁者的人生状态。打开易立竞的作品,任何一章都能看到鲜活的人物——他们卸去妆饰,除掉面具,以真性情言说。每一个人的话题的延展和深入都是对一个人现实、内心和人生情态的接近和探测。李雪健深入人心的角色都是正面人物,比如宋大成、焦裕禄等,但他其实是演反面人物起家的——林彪,这是他演艺生涯中的第一个主角。话剧《九·一三事件》是为配合当时“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公审而排的,最早希望找一个更成熟的男演员演林彪。“四人帮”刚垮台,文化复兴,演员都很忙,团里就让李雪健帮忙走位,演B角,导演这边也忙着找合适的人选。“机会难得,一定要好好走。特努力,到了着魔的状态。”李雪健回忆。导演带着他到毛家湾、人民大会堂去采访,体验生活。“不够瘦,饿。每天早上5点不到,就穿着戏服在院子里学林彪走路,听他的声音,贴了一屋子他的照片,让自己每时每刻都和他生活在一起。”这么折腾了小半年,导演一看,不用再找别人,就他了。故事就是这样讲述的,在易立竞持久的坚持之下约到访问,跟随着她对受访者温和而坚定的提问,那些或灿烂或寂寥或顺畅或曲折的人生叙事在逐渐敞开。她的访问如果以类型化来概述的话,我以为就是它的浩大、纵深和曲折。这种访问突破了出现在中国媒体之上的人物报道的简单和平面化。在这样的采访和写作出现以前,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演艺人难有广阔的人生叙事,或者说我们看不到他们有人生的波澜。能看到的就是他们类型化的表演,一种以脚本做支撑的演出,被企宣和包装术粉饰过的生活。我们看到过很多演艺人员在脱离了演出情境和脚本之后,作为个人的苍白而单薄。在易立竞的访问中,这样的情况被改变了。可以举出的样本是《刘晓庆:我的人生波澜壮阔》、《李雪健:因为没死,就想活得更有意思》,以及此前已被关注的《李亚鹏:我不是个放浪形骸的人》等等。2008年《南方周末》传媒致敬之年度文化报道:《李亚鹏:我不是个放浪形骸的人》,致敬理由为:该报道在耐心的访问中,促使一个“希望可以在绅士和流氓之间游走”的明星人物把最真实的想法端出来,呈现中闪烁着真实的人性力量,足以唤起常人的感动。该报道远离娱乐报道中的诸般病态表现,给予明星人物以正常国民待遇,保持了文化报道健康的职业尊严。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媒体时代,充斥过度庸俗化的娱乐新闻消费品,对明星人物的报道,即使鄙薄也透溢着艳羡,即使吹捧也流露着轻薄。能够坚持用常态常情制作娱乐报道的媒体就格外值得尊敬。熟悉新闻职业的人洞悉访问的困难,对媒体职业人来说这是最深重的焦虑。约访的困难、对话的困难、书写的困难,这些困难随着受访者的声誉和地位的提升愈益困难。就是说访问所谓名流和明星比访问普通人难上加难。然而,这些困难在易立竞那里总能一一破解,但是在破解之前是不计成本的心力投入。在我看来这是一份恐怖的工作纪录:在以往的访问中,李亚鹏预约两年,采访四天;刘晓庆预约一年多,采访四天;陈凯歌预约八个月,采访四个小时;徐克预约半年,采访四个小时。李雪健采访八个小时,崔永元采访七个小时,朱军采访六个小时。姚晨的采访时间则持续五个月——从一起去梅拉难民营开始,采访了不下八次,第一次六个小时,此后每次都在两小时以上。除了约访的困难还有对话的困难。在给定的有限时间里,要把一个话题做起来,做下去,要有相互的交集和呼应,要有纵深和扩展,所有这些令媒体人焦虑的问题,在易立竞那里都会有办法应对。我以为这是很要紧的职业能力之一。《赵本山:上春晚我不快乐》是刊登于《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文章。在这篇文章刊登出来以前,似乎还很少看到过关于赵本山的深度报道。其时的赵本山极少接受媒体专访,这个被称为小品王的演艺明星对媒体保持着有距离的戒心。作为自1980年代定时出现在春晚舞台上的演出者,赵本山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对他的访问和解析也是对春晚文化的解析,对大众文化的解析。对于约访而言,耐心是最大的武器。访问赵本山的困难在于他很少接受访问。因为做过赵本山的小品搭档范伟的访问,经过范伟的介绍,易立竞获得了跟访赵本山的机会。见到赵本山的时候他正在拍摄《马大帅III》,时令是在冬季,她跟随剧组辗转铁岭、开源、锦州,前后有半个月的时间。在这个过程里,“我们除了第一天见面打过招呼外,中间的时间并没有交谈,他在观察,看你是否值得信任”。易立竞回顾这段采访经历时说。采访赵本山时,易立竞已经完成了《病人崔永元》的报道,在要离开剧组时,她把杂志拿给了赵本山。他坐在监视器前,把14页、两万字的文章逐页看完后说,“就是较劲,要都这样还咋活呀。我得好好劝劝他,想办法让他高兴高兴,抑郁啥呀”。同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出现了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合作的小品《小崔说事》,宋丹丹出场时对崔永元说的第一句话是:“小崔,六年不见,听说你抑郁了?”四我以为易立竞的访问也是在构建她个人化的新闻职业伦理。即:探寻世间之真相,发掘时代之印迹;展现人生之壮阔,呈示人性之丰富。记者通常被看作是刁钻的,刻薄的。记者争勇斗狠,这是新闻圈的常态。就职业状态而言,易立竞是少有的温良者。她的访问很少挑衅,也很少刻薄。她倾听和追问。她的话题形态如同宽阔的河流。艺人与传媒的关系,徐帆感受深切。她在接受易立竞的访问时有如下对话。“你面对采访很谨慎,媒体伤害过你吗?”“伤害过。香港也有狗仔,他有度。但是在大陆,这种东西有的时候没度。大陆媒体有的时候语言挺恶毒的,还随意剪接别人的语言,设计台词,想当然的东西多。”觉得不被尊重,演艺明星跟媒体的冲突成为寻常事。对不起的是公众。由此两个职业领域的声誉被败坏。演艺界和传媒圈。在媒体界,易立竞是个异数。她的不同在于耐心和仁厚。多年在演艺界的浸润,多年演艺明星的访问,使她掌握了太多的秘密。那些因为话语场的磁力而敞开内心的受访者将自己最隐秘的人生体验和盘托出。但是只要约定哪些内容不宜公开,她就会守口如瓶。诚性和遵守信托,是她的个人准则。易立竞把她的个人工作风格贯彻有年,她的采访现场更像一个舞台,从各样的人生境界走出来的人,出现在这样的访谈现场,在她的提问、追究中打开了自己人生经验的秘密宝藏。在这样的访谈中,访问与被访,都将赢得尊严。

喜欢虐待动物,是什么心理?多数人们倾向于对可爱的,体积小的东西表达喜爱之情,我们要了解为什么有的人喜欢虐待动物,从而感化他们。下面是我精心为你准备的虐待小动物的人的心理,希望对你有帮助!虐待小动物的人的心理 一、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底线,人性的天良 最近,反对虐待动物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呀? 这就先得说清楚,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虐待”。为什么呢?就因为人性中有一条道德的底线,同时也是起点,叫“恻隐之心”。所谓“恻隐之心”,就是不忍心看着别人受苦受难受折磨的善心,所以又叫“不忍之心”。按照孟子的观点,这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天良,故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只要有这份心,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好人。相反,如果没有,就麻烦大了。弄不好,会“禽兽不如”。 但,这跟不虐待动物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恻隐之心或不忍之心,其实有一个心理依据,即将心比心、由此及彼、推己及人。一个人,为什么不忍心看着别人受苦受难受折磨?说到底,就因为自己不想受这活罪。比方说,自己不愿被烧死,才不忍心烧死别人。这就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问题是,“己所不欲”易,“勿施于人”难。这就需要培养。而且,为了保证培养成功,还得把这善心和天良,从“勿施于人”扩展到“勿施于物”。当年,孟子讲“恻隐之心”,举出的例证,就是齐宣王对一头将死的牛,表示“不忍其觳觫(吓得发抖),若无罪而就死地”。牛如此,狗和熊,也一样。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动物侵犯了人权,威胁到人的生存呢?也要善待吗?也要。即便万不得已,比如出现了鼠疫、鼠灾,也不可虐杀。为什么?因为虐杀即虐待,虐待即残忍。不仅是对别人或动物的残忍,也是对自己的残忍。你想嘛,虐待的事情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做不出来?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 事实上,一个人,如果不把虐待当回事,下一步,就有可能以此为乐。这时,他就会完全丧失了人性。所以,必须反对虐待,反对虐杀。比方说,在不得不保留死刑时,坚决废止凌迟、腰斩、砍头等方式;在无法避免战争和执刑时,决不虐待俘虏和犯罪嫌疑人。当然,也不虐待动物,哪怕它“丑恶”如老鼠。 二、只有彻底到连老鼠都能同情,才真正是有“恻隐之心” 写到这里,我想起刘瑜的一篇 文章 ,标题叫《老鼠,作为证据》( 2006年4月21日《南方人物周刊》)。文章说,有一只老鼠,在厨房里被粘板粘住了,垂死挣扎。这让她想起了另一只也是被粘住的老鼠,叫了两天才死去。她还想起自己小时候,有一只老鼠被邻居老爷爷用开水烫死了。 这些事搁在任何地方,可能都稀松平常。灭鼠嘛,好像没什么不对,作者也没说不该。让她受不了的是:一,生而为鼠,并不是它的过错。二,如果一定要死的话,为什么不能让它死得痛快一点,不那么备受折磨呢?文章说:“便是‘龌龊’如一只老鼠,也会痛,也会绝望,也会挣扎。更糟的是,它的痛,也会传染给你。” 说实话,这篇文章让我很感动。我没有想到,一个人的恻隐之心竟会及于一只老鼠。在许多人(也包括我)看来,老鼠是肮脏的、丑陋的、作恶多端和死有余辜的。不是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么?既然必须消灭,又何必管它怎么死呢? 但我们,不,就说我吧,却从来没有想过,生而为鼠,并不是它的过错;也没有想过,即便它“罪该万死”,也不意味着就该折磨至死。然而刘瑜想到了,这让我感到惭愧。是的,惭愧!因为只有彻底到连老鼠都能同情,才真正是有“恻隐之心”。 三、恻隐之心,要从善待动物做起 的确,连老鼠的惨死都于心不忍的,还会虐待人吗?是心足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相反,一个人,今天能虐待老鼠,明天就能虐待狗,后天就可能虐待人。因此,为了保证人不受虐待,必须反对虐待动物。这不是什么“动物福利”或者“狗权”(动物权),反倒是“人权”,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问题。 事实上,不忍心其无罪而死,不忍心其折磨至死,正是现代社会法治与人权的心理基础和人性基础。比方说,国际社会一致公认不能虐待俘虏,不能虐待犯人,不能虐待动物。我永远不能忘记中央电视台的一期节目:医学院的学生们带着担架,拎着兔子牵着狗,走向实验室。解说词说:担架是为狗准备的,兔子没有,这意味着兔子将不再生还。 影片的结尾,是师生们为实验动物建立了纪念碑。每年 清明 ,他们会去献上鲜花。这不是虚伪,而是人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对生命尽可能的尊重。要知道,只有尊重一切生命,才能最后真正尊重人自己。 因此,恻隐之心,要从善待动物做起。而且,只有当所有人都不再忍心虐待动物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否则,下一个被按倒在床,挖肝取肾抽胆汁的,没准就是我们自己。 虐待动物的事件在拷问着我们。拷问着我们的天良和人性,也拷问着我们的国民性! 小孩子喜欢虐待小动物的解决 方法 1.通过童话、 故事 等生动形象的内容 教育 孩子,给孩子绘声绘色地描述小动物的善良、可爱和可怜,讲述它们被野兽捕捉、吞食时的悲惨情景,借以引起孩子对小动物的同情或爱护。 2.创设条件,让孩子自己 饲养 一些小动物,诸如金鱼、小鸡、小鸟、小兔、家蚕等,让孩子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这些小动物的成长,与这些小动物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孩子就会逐步养成主动地关心动物,爱护小动物的习惯。 3.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把孩子的剩余精力引导到游戏、劳动、学习等方面来。 此外,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家长要注意孩子生活环境的净化和检点自我的行为,培养孩子同情心。一旦发现有虐待小生命的现象,要加以批评,而且家长要说到做到。相信孩子在你的关爱之下,一定会转变的。 喜欢虐待动物的原因 首先,虐待小动物是一种心理发展退化的返祖行为 我们的祖先,在进化和生存的过程中,从猿类进化到智人,学会了使用武器打猎,也就是对 其它 动物的捕捉和杀害,当然这是一种原始性和生存的本能,随着进化和社会发展,这部分的心理倾向并没有因为社会供给的充足而完全消失,只是暂时被压抑,当我们的心理发展受阻的时候(受阻的原因可能是挫折,或者是生活环境的剧烈变化),心理就会固化或者是倒退,出现返祖行为,本我急速发展,单一的追求快感来弥补心理的创伤。 其次,自我强化 这个因素适用于所有的作出非常规行为的人身上,这些非常规行为人或不被重视,或没有社会存在感,或被质疑各方面能力,虐待动物并且发到社交媒体上给人看的原因,就是要吸引别人的注意,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可以做出一些一般人不敢做出的行为的。这是一种自我心理的强化,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个体对于通过正常 渠道 彰显自我能力的缺失和实际能力的低下。 再次,负面情绪发泄目标的转移 由于挫折,被打击,或者是生活环境剧烈变化带来的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正确的释放,那么就会引发人类的暴力行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直接发泄目标不能的时候,这种发泄暴力行为就会下意识的选择新目标,也就是进行目标的转移,一般都会选择没有攻击性的,可以肆意发泄目标,就是小动物来动手,因为可以把情绪宣泄到极致。 最后,童年缺少关爱以及成年后的人格障碍 童年时期对于动物的虐待,会不会造成成年后的暴力行为比例增加或者犯罪?答案是肯定的。童年时期对于动物的虐待,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得不到足够的家庭关爱,这个时候就可能造成沟通能力和 人际交往 的社交障碍,而为了引起家庭成员的足够关心,不管这种关心是什么性质的,责备也好,维护也罢,孩子就会做出出格的行为去吸引注意,关爱缺失情况越严重,行为的程度就越深。 成年后,由于对于动物的虐待,造成的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因素缺失,比如同情,责任,还有羞耻感,以及对待动物进行虐待时养成的冷酷,冷漠性格,很容易发展成反社会人格障碍。这种由于童年虐待行为形成的固有模式,会投射到社会中,变成对社会规则以及法律的蔑视。而更加严重的,就是随着虐待动物行为的增加和反馈,个体遇到不可发泄的情绪的时候,已经不满足于小型不会反抗的动物了,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严重的针对人的暴力发泄和虐待行为,同样也是在发泄自己无法发泄的情绪。 对于动物的虐待是一种不道德的非正常行为,不要认为这种针对非人类动物的虐待是儿戏,可以肆意妄为,抛开道德因素,这种行为会深深的影响个体心理的发展,为成年后的针对人的暴力犯罪埋下伏笔。

南方周末经典文章

导语:大学生最容易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看一些下面的励志文章,可能对你找到人生方向有帮助。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大学生经典励志优秀文章,欢迎大家参考!

人生苦短,难道你放弃了吗,你的人生目标,你的斗志,走到哪里去!

商鞅,为立志成业,离弃故土,至秦,建立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南门徙木,赏银千金;商鞅变法,风雨二十年。虽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其理想却终得已实现,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华大地,浩浩荡荡,千古长存。然道追求的是个幸福的结果吗?生命诚可贵,理想价更高。

吕不韦,商业世家,未雨绸缪,步步为营。于邯郸,交公子楚,助其成帝业。舍其爱妾,予以公子楚。编纂《吕氏春秋》,尽爱子之道;舍己生命,促嬴政一统六国。一代商人,小时立志,精心策划,奇货可居。一代政治家,为助王成霸业,饮鸩自尽。生命可贵,爱情价高,为了理想,为了为父的责任,皆可抛弃。

不用前进了吗,你很优秀了吗?当面对正确选择,而唯唯诺诺,不敢舍小爱,而献大爱。自私自利之举,失好友,坏名声,还自我感觉良好,不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很努力了吗,可以尽情享用已拥有的知识了吗?当面对好友,一一疏远,而束手无策,当面对一项项任务,一一失败,而自寻借口,毫无羞涩,不知,食客三千的真实意义,不知,自身责任的深浅重轻,而依旧用自我成功学麻醉自己,渐忘万里长征之路,是凭什么走完,渐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用锻炼,不用学习,不用尽孝廉了吗,难道正直,真诚是贬义,迂腐,虚伪是至上吗?生命在于运动,非睡觉;温故而知新,智慧是你成功的基石;攘外必先安内,一屋不合,何以合天下,举孝廉,成人品,不可不举,不可不尽。

对最好的朋友说,原谅我的自私,因为我不成熟。

对合作伙伴说,原谅我的懦弱,因为我不优秀。

对亲朋好友们说,原谅我的轻狂,因为我不清醒。

高中以前,在父母臂弯呵护下的我们很难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我们的思想往往被父母老师强迫灌输,对于这些,我们只能无奈的接受,未来在我们心目中也只是一种虚无而缥缈的概念。

离开父母后,我们开始独立,不只是生活上的独立,更重要的是思想上我们脱离了父母的约束,在理想的天空下任意驰骋,命运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大学期间,有许多学生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许多学生始终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当他们被第一次补考通知唤醒时,当他们收到第一封来自招聘企业的婉拒信时,这些学生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为时已晚……

脱了线的风筝飞得不会高,同样,没有规划的人生不会走得很远!做好我们的大学生涯的规划,最重要的就是合理地安排好时间的分配。在学习、专业、人际关系、情感、健康、休闲,自我成长、社会工作和兼职等方面的精力应有一个具体而有科学地分配。这样你会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短处和长处所在,从而让我们一个更加良好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去度过我们大学生活的精彩每一天。

大学四年蹉跎,我们不能让它给我们留下的除了记忆就是遗憾。那么,拿出一点时间来做做我们的职业规划。让我们在苦心经营和不断努力下,给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吧。

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图片配文这样写道:哈佛是一种象征。人到底有怎样的发挥潜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我就没见过哪个学生光吃不读的,更没见过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的。感觉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于是,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

央视《世界着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她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时,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在哈佛,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

在哈佛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学生学的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是什么让哈佛的学生能以苦为乐呢?我的体会是,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还有就是哈佛学生心中燃烧的要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从这些学生身上,你能感到他们生命的能量在这里被激发了出来。

有些东西错过了,就一辈子错过了;有些时光溜走了,就再也追不回来。环境在变化,人也在变化,与其守住一个不变的承诺,却不如守住一颗不变的心。

高考,哪能尽如人意?不管它令你洋洋得意,还是令你不堪回首,当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你所要思考的不再只是过往的种种,而是当下或者未来,因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记得一位老师曾说,高三就是一场火葬,当高考时你灰飞烟灭的时候你便进了天堂,大学就是天堂。可大学真的是天堂吗?前几日与友人聊天问他在大学的生活,他用“空虚”总结了他一年的大学生活。而我说,那怎么会?你在学习上这么肯下功夫,学习定会让你觉得充实。他说,我一学临床医学的整天都与电影打交道,怎么会感到充实,对,几乎每个大学生一开始想的很好,说我要怎样吞下图书馆,但无论你对梦想有着怎样的满腔热血,也终究敌不过大学环境的一盆凉水。

友人的话我不敢苟同,当然我也知道有很多有梦想的青年,把自己空虚的青春埋在了大学,收获了一张关于文凭的纸,可我觉得他们失去的远远大于得到的。当冷水淹没你梦想的时候,你似乎就成了鱼缸里的鱼,而你比不上它的是它只有七秒的记忆,而你也许要用你的多半生去谴责你荒废的青春。所以别让青春只是过客。

有空去去图书馆,别让宿舍的安逸禁锢你前进的脚步;有空多参加社团活动,别让自己被封锁在集体之外;有空跑跑步,别让肥肉爬满你的全身。记住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如果我们一天到晚拿着手机,刷着微博,窝在宿舍,宅着看电视剧,天天上着网,做着那些八十岁以后都能干的事,那我们要青春干什么呢?

恋爱,似乎是大学里恒久不变的`热门话题,当然大学可以去谈一场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因为你已早已过了早恋的年纪。但也请不要被爱情束缚,成为爱情的奴隶,记住爱情并不是你上大学的唯一目的,如果你真的爱心目中的那个她,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因为以后的以后,可能会有很多人喜欢上她,而你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人比下去。

有人说,成功30%靠努力,70%靠人脉。大学是建立人脉的好机会。拒绝羞涩,因为往往第一个敢在集体里发言的人往往会成为这个集体的中心,你可以不是这个集体的中心,但也不要被束缚在集体之外,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趁还没有被社会大环境而腐化,去建立珍贵的友情,没错,大学的友谊是可以很纯洁的。

时刻警醒着自己,守住那一颗不变的心。可以迷茫但不要堕落,记住高三的那一段时光,记住高三的那种感觉,每天早晨起来,一想到自己最想去的大学,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斗志,连高考你都不怕,你还怕什么?大学你都考上了。你忍心浪费四年的大学时光么?其实我觉得,三年,四年,转瞬即逝。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你是为什么坚持到了现在,当你渐渐坠落的时候,想想你高三付出了多少...

骚年,青春值得你去拼搏,为的是你以后不用为是否买一份《南方周末》而思考半天;为的是你以后不为北京五万一平的房价而震惊不已;为的是以后不让你的女友为买一件奢侈品而瞻前顾后,当然也是为了当你到垂暮之年时,想起你的大学的时光,嘴角能露出满意的微笑。

有人问大学到底应该怎样过?我觉得用上生物学上的名词解释再好不过:大学既不是腐生也不是寄生,而是竞争和互利共生,甚至“捕食”。还有要谨记这样一段话:在任何一所大学里,平庸的人都是一样的平庸,不平庸的人各有各的辉煌。

全文内容

迎着新年初升的太阳,让我们轻轻地作个道别,说一声:“再见,一九九八。”

回望逝去的365个日夜,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证明“我是一个记者”。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现场目击了朔州假酒荼毒生灵的惨祸;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奋力传递了昆明“铲除恶霸”的呼喊;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仔细观察了中国电信反垄断的艰难进程;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忠实记录了亿万军民战胜世纪洪水的巨大勇气和抗争精神……

有人说,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也有人说,履行一项职责时总会感到是在还债,因为它决不会令我们自己非常满意。记者所履行的职责,何尝不是对公众的一种“还债”——他要告诉人们世界上发生的新闻,他还要告诉人们新闻背后的真相。对于这样一项职责,我们当然时时力有不逮,但我们愿意为此而竭尽全力。植物的生命要靠它的绿叶显示,新闻的生命要用它的真实担保。

面对世俗的力量,尽管生命有时也会显得脆弱,尽管我们也不都总是那么坚强,但是,我们决不苟且于虚伪和庸俗,决不。因为我们深深懂得,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踏的东西。

读者也许还记得伐木工人的最后一个劳模吧。为了寻找他,以便寻找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真相,我们的记者排除了“报喜不报忧”的地方干扰,翻山越岭,穿过一个又一个伐木点,终于找到了生病住院的主人公,这位老伐木工发自内心的忏悔,为“寻找长江的伤口”留下了最真实的言说和最切肤的痛。

我们的许多报道,就是不断发现和不断寻找的结果。记者的眼睛不仅仅为发现事实寻找真相而睁开,记者的眼睛也常常被真情打动,而轻轻闭上。在东北灾区,滔滔洪水已退,漫漫严冬将临,迎着刺骨的寒风,一位大嫂对我们的记者悠悠地说了一句:“我们需要什么?太多了,国家哪帮得过来,今年灾情这么普遍,自己苦点都没啥……”言者毫不经意的话语,却令闻者心头一热,久久为之发烫。

面对如此重灾巨创,柔弱之躯内蕴藏的宽厚与善良,谁说不是一种坚强?也正是人民所固有的善良和坚强,唤起我们一种不可摧毁的希望。也只有那些曾抱住几块脆弱的木板,在狂风暴雨的急流中颠簸过的人,才能体会到一个晴朗的天空是多么的可贵。告别一九九八,回访我们报道过的新闻,作恶多端的孙小果终于被一审判处死刑,身心俱疲的改革者董阳终于在他乡找到知音,而中国电信也终于开始降低消费者们抱怨已久的不合理收费……这就是世道人心。

是的,希望从来也不抛弃弱者。希望就是我们自己。

这是1999年1月1日《南方周末》新年贺词,是南方周末的经典文章,保留了南方周末的精神。作者是当时的总编江艺平。

李雷和韩梅梅(Li Lei and Han Meimei)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的初中英语教科书里的两个主要人物。2001年改版后不再出现,此后200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小学英语配套教材《派斯英语》延续了这个人物设定。2005年以后网络出现了集体回忆李雷和韩梅梅的相关内容。2008年,《南方周末》把集体回忆李雷和韩梅梅的现象上升到社会学高度,认为这一现象属于集体记忆,使得话题升温。2009年,又出现了同名漫画与同名歌曲,同名漫画由出木杉太郎创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同名歌曲由徐誉滕创作并演唱的。2010年,北京出现了同名话剧。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1993)李雷和韩梅梅最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试用版)的初中英语教科书里的人物。 刘道义女士,是这套初中英语教材的中方主编。当年,她和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的格兰特先生一起,主持了初中英语新教材的编撰工作。教材里的故事由英国人格兰特主创,家庭模式是双方一起研究,最后设计了英国的Green家庭、加拿大的Read家庭;美国的King和Smith4个家庭,4个家庭加上中国的师生,故事就开始了。 刘道义表示,Li Lei和Han Meimei是中方编撰组起的名字,纯粹为了便于刚开始学英语的中学生发音:“Li Lei总比Li Guang要好发音吧。”之所以叫Meimei,也因为觉得“中国人也是喜欢起两个字的,把名double一下,就是小名了,比较好听”[1]。 教材里以图画为主,每篇课文都有至少两三幅图画讲述新单词和新句子,形象全部由中方操刀,王惟震是当年的主画人。韩梅梅是王惟震最“小心”的形象:齐耳短发,一脸严肃,校服领口最高一颗扣子从没打开过。但谨慎的王惟震还是决定至少让其中的一个教师Miss Gao出点“格”。“那个时候老师给孩子的第一印象应该是朴实”,但这位女老师,身材高挑,不但穿着裙子,还烫着卷发,颇有女人味。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科书(1993)那套课本用了7年,2000年人教社推出英语教材修订版,原来1000词掌握600词的要求已经过于低了,需要新版本提升难度,旧教材不用了,Li Lei和Han Meimei退出了90后的视野。“后来改成多套教材并用后,很多人还留恋原来这套。”刘道义说。 对于教材中的李雷和韩梅梅是否曾有一段恋情,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刘道义在听说后,曾忍不住哈哈大笑,并回应说,两个人从头到尾就没说过几句话,因当年怕孩子早恋,刻意不让俩人有太多来往。而插图作者王惟震表示:“当时画的时候就得警惕,不能给孩子传授任何不良的东西。”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李雷和韩梅梅(人教版初中英语)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发行的涉及“李雷和韩梅梅”的出版物有以下2个版本:初中时代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英语教科书(1993) 改版后的初中英语教科书(2001)这套人教版英语教材,1990年开始在北京崇文区、四川成都等8个县市区试用,1993年成为全国(除上海外)通行英语初中教材。 有人估计,从1990年至2000年,10年间使用人教版英语教材的中学生,高达上亿。 2001年以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英语教科书改版,课文里的“Han Meimei”改为“Han Mei”,只在练习中余留了少量“Han Meimei”这一称呼。从此,“李雷和韩梅梅”这一表述暂时告一段落。这也就是有些人质疑到底是韩梅梅还是韩梅的原因了。青年时代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英语配套教材《派斯英语》(2009) 李雷和韩梅梅(《派斯英语》扉页)在该版本教材里,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有了续集里,韩梅梅嫁的是一个新人物Han Gang(韩刚),她的齐耳短发变成了成熟时髦的造型,在厨房中忙前忙后,照顾自己的两个孩子Han Keke和Han Xixi用餐。编辑本段发展历程如今,“李雷和韩梅梅”的衍生文化产品也发展得相当壮大,从网上的怀旧帖子,已进入到实体化的纪念品和漫画。 2005年 2005年12月15日,天涯八卦版出现了一个帖子:《八一八中学英语课本中为虾米有一个奇怪的名字——Han Meimei》,帖子很短,“其他人都是Tom、Lily等很通俗的名字,按此规律中国女孩也应该叫王兰、李珊啊,Hanmeimei读起来很拗口,韩美美?818编书的为什么要为女主角起这样一个名字呢?难道是为了纪念谁?”在回帖中一位“露珠姑娘”说:“偶从小8CJ(纯洁),当时总觉得那双胞胎之一Lucy喜欢Li Lei,那个Jim则喜欢Han Meimei”,从那时起整个话题的味道开始悄然转向,在这个原帖中,根本没有出现Li Lei的名字,倒是Lucy和Lily被提到了。后来终于有个叫五彩枫的网友提到了:“还有一个男生LI LEI,一直理解成李雷”。 2005年12月16日,有位“破碎水杯”在上述帖子中说道:“如今Han Meimei 和Li Lei应该都结婚了吧”——这句话很关键,后来成为一篇文章的标题,在网上广泛流传。 2006年 2006年5月1日,一个名叫“I Say”的MSN空间里出现了一篇文,开头是这样的:“今天在天涯看到一个帖子是八初中英语教材的……我无比惊喜的发现,竟然狂多人都跟我曾经有过共识,就是Jim喜欢Han Meimei,LiLei也喜欢Han Meimie,但是Lucy喜欢Lilei……”(原文如此,拼写错误) 。后来《南方周末》的专题报道披露了一个消息,八卦Li Lei和Han Meimei关系的始作俑者,是这个空间的主人杨柳。不过当时杨柳MM对于书中的内容记忆不是太清晰,出现了很大偏差。比如后来大家作为三角关系爱恨交织的典范“借尺事件”,事实上书中的两次借尺的人物和内容跟这个“事件”相差很远,扯不上关系。还有“飞盘事件”,杨柳将Ling Feng记成了Li Lei。 2006年8月,一名叫做xiaxiuxie的网友给书中的主要人物都排了一下星座,想来应该是个女生。不过这篇文没有流传下来。简单介绍一下:李雷 狮子座;韩梅梅 巨蟹座;林涛 处女座;Jim 水瓶座;Kate 双鱼座;Lily&Lucy 天秤座;Tom 射手座;Ann 金牛座。 2006年8月,一个叫蔡凯的美术设计者想起了Li Lei和Han Meimei,并发现了网上讨论的话题,不久之后开始制作课本人物的周边物品,并做了一个专门网站。 2007年 2007年4月1日,一群女大学生组成了一支“Li Lei &Han Meimei’s”乐队。她们称这个名字是“对于中学英语的怀念、致敬以及反抗”。 2007年5月27日,网上出现一个帖子,《Li Lei,Han Meimei,和Jim Green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后来被称作该主题著名的三篇文之一。从那时起,Li Lei和Han Meimei的话题急速升温,而且影响力开始扩展到整个网络。 2007年8月16日。一个叫“明无炫”的网友在上面的天涯帖子里跟了一个帖子,详细回忆了书中的主要人物。这篇文章最早的出处,是在8月6日此人的博客“非常名”上,文章的名字叫做《Li Lei 和 Jim Green 谁是第一主角?》,这篇文成为了帖子的第三部分。与上面的两个作者不同,这人虽然同样是话题狂热者,但不是YY派,而是实证考据派,早在初中就统计了六本书里每个人出现的次数,得出的结论是,Jim Green才是书中出场最多的第一主角,Li Lei只是第二。不过在现在的L&H话题中,Jim常常被忽视,连Lucy、Lily都比不上。 后来有心人把上述三个帖子的内容合而为一,取名《Li Lei和Han Meimei该结婚了吧?》,迅速在网上被广泛转载。 2007年10月,明无炫又发了一个跟帖,这回分析了很多细节问题,还考证出了文中人物大事时间表。很让人惊讶的是,Li Lei、Jim早在1978年就生人了,到今年正好三十而立。 2008年 2008年1月,豆瓣成立了一个小组,名叫“李雷都这么牛×了,韩梅梅却不喜欢他”。这个小组的名字又长又俗又雷人,可想而知,这里的话题都是超雷超搞笑的。 2008年4月,佐丹奴香港总公司开始征集一年一度的“没有陌生人的世界”主题T恤设计,结果选中了Li Lei和Han Meimei这个主题。T恤的设计者,正是蔡凯。 2008年7月10日,《南方周末》也以《李雷都这么牛×了,韩梅梅却不喜欢他》为题做了报道,从题目上看,明显是借鉴了豆瓣小组的名字。这篇报道简单概括了网上的该话题,狠狠地八卦了一把,甚至还采访了当初英语教材的编辑刘道义老师和“邪恶”的周边纪念品设计者蔡凯。最后,记者把这个现象上升到社会学高度,说人们回忆Li Lei和Han Meimei的现象属于“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这个概念。如此一来,话题再度升温!过去的帖子又被大规模转载,豆瓣小组热闹非凡,天涯上那篇《Li Lei和Han Meimei根本没有对过话》第二次被推荐到天涯首页。 2008年10月8日,“游荡天下”在豆瓣上发表《Li Lei和Han Meimei话题的来龙去脉》,对相关新闻作了总结。 2009年 2009年6月,万卷出版公司出版了漫画版《李雷与韩梅梅》,选取了经典形象李雷、韩梅梅。封面也仿照了当时的英语课本。 2009年11月,徐誉滕在反复酝酿了一年之后,制作了自己第二张专辑《Li Lei&Han Meimei》(李雷和韩梅梅)。作为新专辑同名主打歌《Li Lei&Han Meimei》吸引了大量的“80后”和“90后”年轻人的关注,歌曲中的主人公尽是他们中学课本中熟知的人物。作为整张专辑的制作者,徐誉滕表示,青春是用来体会的,而不是挂在嘴上的。他要以这张全新的专辑向世人阐述他对青春的理解。 2010年 2010年10月,名叫“沙澧之子”的草根网友在优酷上传了《李雷和韩梅梅小月演绎》草根MV,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同样是80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们,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去追忆“书中的美好回忆”!更有趣的是MV中的男女主人公晴月、海波及拍摄制作班底都均是80后的一代。 2010年11月3日至14日,话剧《李雷和韩梅梅》在北京朝阳区朝阳文化馆9剧场“切・行动”剧场上演。话剧《李雷和韩梅梅》由Rainrow戏剧社打造,伊洋、蒋小涵主演。 2010年11月8日,搜狐网男人频道制作了《李雷韩梅梅办公室恋情》的策划专题,策划以李雷韩梅梅为主人公,演绎了一段二人在职场中的感情经历,并最后走到一起并结婚。专题的导语如是写到:当若干知名公司相继爆出“小三小四”的事件之后,男人频道就一直酝酿做个探讨办公室恋情的专题,不想让它只是新闻罗列,亦或流于说教,便想到了70s、80s最熟悉的两个角色,并沿用了“炼欲X恋欲”的主题和风格。经过编辑们对内容与图片的反复锤炼和把关,呈现给大家的是现在的页面。他们的故事或许你看得眼熟,仿若身边某个人,或又会感同身受,但请牢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不相信 龙应台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循循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曾经相信过文明的力量,后来知道,原来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蛮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纯朴的农民工人、深沉的知识分子、自信的政治领袖、替天行道的王师,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蛮,而且野蛮和文明之间,竟然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而且彼此抵触,冰火不容。选择其中之一,正义同时就意味着不正义。而且,你绝对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机热烈主张某一个特定的正义,其中隐藏着深不可测的不正义。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一掌有权力,他或者变成当初自己誓死反对的“邪恶”,或者,他在现实的场域里不堪一击,一下就被弄权者拉下马来,完全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理想。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可是理想主义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几希。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冰块吗?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海枯石烂的永恒,原来不存在。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那么,有没有什么,是我二十岁前不相信的,现在却信了呢?有的,不过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谈。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相信与不相信之间,彷佛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南方周末】本文网址:掌心化雪 丁立梅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今世的五百次回眸 毕淑敏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顿生气馁,这辈子是没的指望了,和谁路遇和谁接踵,和谁相亲和谁反目,都是命定,挣扎不出。特别想到我今世从医,和无数病患咫尺对视。若干垂危之人,我手经治,每日查房问询,执腕把脉,相互间凝望的频率更是不可胜数,如有来世,将必定与他们相逢,赖不脱躲不掉的。于是这一部分只有作罢,认了就是。但尚余一部分,却留了可以掌握的机缘。一些愿望,如果今生屡屡瞩目,就埋了一个下辈子擦肩而过的伏笔,待到日后便可再接再厉地追索和厮守。 今世,我将用余生五百次眺望高山。我始终认为高山是地球上最无遮掩的奇迹。一个浑圆的球,有不屈的坚硬的骨骼隆起,离太阳更近,离平原更远,它是这颗星球最勇敢最孤独的犄角。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也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它有诞生也有消亡,它将被飓风抚平,它将被酸雨冲刷,它将把溃败的肌体化做肥沃的土地,它将在柔和的平坦中温习伟大。我不喜欢任何关于征服高山的言论,以为那是人的菲薄和短视。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你在它头顶歇息片刻,给你一窥真颜的恩赐。如同一只鸟在树梢啼叫,它敢说自己把大树征服了吗?山的存在,让我们永保谦逊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 今生,我将用余生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绿色。我少年戍边,有10年的时间面对的是皑皑冰雪,看到绿色的时间已经比他人少了许多。若是因为这份不属于我选择的怠慢,罚我下辈子少见绿色,岂不冤枉死了?记得在千百个与绿色隔绝的日子之后,我下了喀喇昆仑山,在新疆叶城突然看到辽阔的幽深绿色之后,第一反应竟是悚然,震惊中紧闭了双眼,如同看到密集的闪电。眼神荒疏了忘却了这人间最滋润的色彩,以为是虚妄的梦境。就在那一瞬,我皈依了绿色。这是最美丽的归宿,有了它,生命才得以繁衍和兴旺。常常听到说地球上的绿地到了××年就全部沙化了,那是多么恐怖的期限。为了人类的常盛不衰,我以目光持久地祷告。 今生,我将一万次目不转睛地注视人群。如果有来生,我期望还将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动物或是植物。尽管我知道人类有那么多可怕的弱点和缺陷,我还是为这个物种的智慧和勇敢而赞叹。我做过一次人类了,我知道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人是一门长久的功课,当我们刚刚学会了最初的运算,教科书就被合上。卷子才答了一半,抢卷的铃声就响了,岂不遗憾? 把自己喜欢的事一一想来,我还要看海看花,看健美的运动员,看睿智的科学家,看慈祥的老人和欢快的少女,当然还有无邪的小童,突然就笑了。想我这余生,也不用干其他的事了,每天就在窗前屋后呆呆地看山看树看人群吧,以求个来世的擦肩而过。这样一路地看下去,来世的愿望不知能否得逞,今生的时光可就白白荒废了。于是决定,从此不再东张西望,只心定如水,把握当前。 不为虚缈的擦肩而过,而把余生定格在回眸之中。喜欢山所表达的精神,就游历和瞻仰山的英拔和广博,期望自己也变得如许坚强。喜欢绿色和生命,喜爱人的丰饶和宝贵,就爱惜资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找准位置,绽放光彩 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世间万物各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生命的玄机是找到自己的位置,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找准位置,需要审视自我,认清自我,用一颗平静的心聆听自我价值的呼唤。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如果我是山,就要站成一种尊严,让山花灿烂,山风拂面,让每一处角落都渗透梦的语言,让我的价值在太阳底下展现;如果我是水,就要流成一种磅礴,让小船远航,鱼儿欢畅,让每一股细流都一往无前,让我的价值迎风吟唱。 找准位置,需要相信自我,肯定自我,用一颗不屈的心擎起千斤重的理想。 也许我们“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也许我们“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许我们“仰天大笑出门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但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其中有几多豪迈与洒脱。真正的英雄是在自我相信、自我肯定中升起的伤痕累累的星。 找准位置,那是张骞“凿空”的驼铃阵阵,那是苏武牧羊的忠洁刚烈,那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漫漫,是卫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猎猎,是岳飞拔剑戟地,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是郑和下西洋的浪花飞舞,雄心勃勃。 找准位置,不能让迷雾遮住双眼,不能任狂风吹散信念。即使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即使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怀抱,我们依然坚强地擦亮双眼,寻找生命的契机,等待机遇的光临。 绽放光彩,勇敢地迎接生命的挑战,让生命像宝剑铿铿锵锵闪着寒光,让生命像寒梅的一缕暗香。居庙堂之高而心系苍生,处江湖之远而乐观豁达。 绽放光彩,即使我只是一只小小的飞虫,也要努力飞翔,努力张开翅膀去拥抱自己的梦想。 没有人因为平凡而注定平庸,平凡的“雷锋”那是和谐社会的“螺丝钉”,平凡的“焦裕禄”那是两袖清风的丰碑,你和我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平凡的岗位一样会有生命的亮色,平凡的付出一样可以汇聚成江海。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找准位置你会像蛟龙掠过浅滩小河,到浩瀚的海洋上击水三千;你会像大鹏飞越平地低空,在苍茫的天宇中扶摇直上。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找准位置,绽放光彩。 推荐理由:本文突破了简单的议论文的形式,紧紧围绕“找准位置就能绽放光彩”这一中心反复咏叹,从“找准位置,需要审视自我,认清自我”“找准位置,需要相信自我,肯定自我”“找准位置,不能让迷雾遮住双眼,不能任狂风吹散信念”等多个角度阐发开来,使说理一步步走向深入。结尾处引用海子的名言,使文章更具迷人的芬芳。全文构思新颖,诗意浓郁,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古水流殇离家不远,有一公园。久不见,近日得空拜访,却便幸福地跌入一个古色古香的水墨世界中去了…… 清晨,林间依旧幽寂。慵倦的清风拂过,瞬间抖落满树栖居的橘色阳光。雾润幽兰,暗香浮动。一条青苔班驳的石板路蔓延在古林深处。寻着莺语鹃啼,便来到一个湖,名曰白龙潭。 潭水脉脉,温润的让人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这如丝的细柳,如柳的秋思;无可奈何这如梦的碧水,如水的旧梦。梦,要多浓有多浓,泼洒在风景里,晕开一派烟柳画桥的断章…… 潭水绿得这般纯粹,翠的如此动人,怎叫人不忍遐想:这水,是周庄的古水?这镜,是西施的鸾镜?整个潭,便是浸润在江南风韵里罢……然而清风乍起,湖面泛起涟涟漪澜,如七仙女们切切私语时撒落湖面的恋语;像哪位漂泊的红尘女子的苦琴泛漫,胭脂泪痕;更似远处飘渺绝尘的笛声惹乱的一帘风絮,满城烟雨……时而轻舟飘摇,兰桨划动,好不惬意。此时朝阳爬上山头,又给湖面着上一丝淡淡红妆。我不禁想起一首小诗来: 一钩弯月/将唇印吻在湖面/不久的黎明过后/湖面上泛起了红晕…… 湖水中央是一个池阁,通过九曲桥和石拱桥分别连接着北岸和东岸。花谢分飞,雾湿楼台。一切的一切,在真实中幻灭,在幻灭中留白。 苍茫中,是哪位文人骚客独坐亭中,仰天长啸,潇洒凌波?他举杯,盛下半盏春色,一撒——便作柔情丝丝弄碧。他抚琴,拨弄万丈豪情,若嵇康在竹林中殇逝了的千古绝唱——广陵散,曲韵悠扬,绕云萦水。他提笔,笔锋婉转,凄凉了沧桑。万古风情,随着意境,流淌成湿漉漉的诗行。惟有这破碎的墨香,依旧飘荡……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碧湖茫茫畔是一片竹林瑟瑟。晨风冥冥,竹叶簌簌。密林深处,一斩划破岑寂的风刀,削开了尘封千年的神秘。剑客与剑客在剑锋上相遇,是生与死交织上演。在一阵羽翅扑展,分飞向远处之后,又恢复了死寂……玄冰,碧血,流星,蝴蝶。紫霞气,降龙斩,斗转星移,凌波微步,一指六脉神剑,回峰落雁,独孤九剑,一曲黯然消魂散……剑锋所指,血溅七尺,刀光剑影,荡气回肠。结局在一阵萧声中扬起,萧瑟又是,血染竹林,侠义归隐…… 再回首,已是夕阳。远处青山隐隐,烟霞艳溢。一盏梳桐,半掩黄昏。湖畔摩天轮,似水车一座,默默行走在岁月中,打捞着历史的沧桑。钟声染浓了暮色,春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大有山映斜阳天接水的浩渺之感。 苍茫天地中,一叶扁舟停栖在湖中央。一蓑烟雨旧,一竿风月冷。是何许天涯过客,独坐孤舟?垂钓一湖破碎的语言,沐浴着天地乾坤的梵音,然后在心里擎起一方禅寂与淡然…… 现实的湖畔: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心灵的湖畔: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偌大的场景似乎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一句话:人的归宿,是漂泊。而我说——是,也不是。 时光似流云,撩拨一帘淡月。气氛随着风铃摇曳。拱桥两岸,是一对才子佳人,伫足遥望。闭月羞花这畔,翠钗青绫,玉簪螺髻。凝眸处,冷浸佳人淡脂粉,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只为这久别的重逢,月色诗化了期许,冰绡迷离了回忆。情郎在那头,早惹得可人千般思绪。回首早已云逝的旧月尘影,情愫将一轮心事挂上月梢,心底的秋千满载思念不堪摇晃,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罗扇一展,才子潇洒而来,纸伞一开,伊人盈盈而去。当纸扇的檀香与伊人的暗香在桥上交融,便是一对背影,跌入湖面,揉碎冷风。尘缘如此削瘦。在伞上,在伞下,在梦外,在梦里,誓言瓢泼了泪雨,岁月埋葬了别离。此生只愿,携素手,乱红飞絮里,缓步香阶。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我揉一揉眼,不由得叹息咨嗟。只见这水依旧是这水,这晨光还是这晨光,而梦中的古水流殇,我却恒久难忘。是真实,还是幻境,那琴音远去了,我醒了,我睡了……品茗心情 宁静的夏夜,独坐都市静寂一隅. 一杯香茗,一缕清香.在氤氲的茶香里品味心情.品味生活.音乐幽幽的弥漫于空气之中,心情如溪水一样 静静流淌. 淡月染西窗,我在清柔的月色中独守飘逸,在如水的宁静中品味隽永.生活如一杯清茶,虽然很淡,却总是有缕缕的清香.悠闲时,沏一壶清茶, 静品红尘往事,若境似水.品茶如品人生.茶需要慢慢品味,生活亦然! 很喜欢三毛的一段话: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简短的一段文字却道出了深刻的品茶生活哲理.诗文飘香处,如风心情,如梦思绪. 遥想过去,往事如烟.曾经的忧伤在清风里渐渐飘远.心情好像雨中的丁香,带着淡淡的忧郁.只有那淡淡的一抹紫依旧在梦中流连.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在经历的时候并不会刻意去品味它,而是在过了多年以后才开始拾起记忆的碎片,细细品味.幸福的味道在回忆中雕刻.但更多的是无尽的怅然.唯有轻轻一声叹息,似乎想去挽回些什么. 我在回忆中静品着茉莉花茶,凝视着杯中的零落的茉莉花瓣在水中辗转沉浮,以各种独特的姿态变化着,缓缓地坠入杯底.只因有了一壶沸水,茉莉花茶绽放了所蕴涵的清新与淡雅.浸润后的茉莉花显的更晶莹纯净.我似乎读懂了恬淡的生命,可以有着更丰富深刻的内涵!不由想起我喜欢的一首<<满庭芳>>,”环佩青衣,盈盈素靥.临风无限清幽.和月最温柔.堪爱芳怀淡雅,纵离别,未肯衔愁.浸沉水,多情化作,杯底暗香流.” 午夜独处,在清新的茶香中细细品味生活的淡淡的苦涩和不绝的回甘.品人生之匆匆,岁月之迷眸.珍视现在,展望未来,我会迸发自己最美 丽的姿态,凝聚朝露,聚集阳光.让自己努力生长!我会更懂得品味春雨的清新和缠绵.夏阳的炽烈和奔放,秋风的萧瑟和醇厚,冬雪的冰凉和晶莹.在不同的季节品味不同的心情! 清茶的意韵带给我绵绵的温馨和取之不竭的力量,我要让自己在人生的春夏秋冬中演绎自己的精彩!漫漫品味深刻蕴涵的人生! ······································ 说行天下 朋友推荐的小说网站大全,好东西要一起分享。

南方人物周刊优秀文章

峻厉、温煦的大儒钱穆邹金灿①在北大,钱穆和胡适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中一个吸引点就是两人的观点往往相反。比如,胡适主张老子在孔子前,钱穆则主张老子在孔子后。更重要的是,两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胡适批判传统文化,钱穆则推扬传统文化的价值。②他毫不客气地表达对胡适的不认同。一次,商务印书馆约请胡适编一本中学国文教材,胡适邀请钱穆合写。钱穆拒绝了,明确告诉胡适:你我关于中国文学的意见迥异,如果各写一本书让读者比对着来读,那样会对读者有益,但合写一本则不行。③这符合钱穆某些时候的峻厉形象④叶龙告诉我,钱穆先生相处起来很和气,但非常有威严。有一次他请钱穆改文章,钱穆提出意见,他随口说了些反对的话,钱穆马上就不改了——认为他所持的并不是虚心请教的态度。这令叶龙极其后悔,数十年后谈起此事,仍懊恼不已。⑤《朱子语类》里记载了朱子这番话:“凡事回互,拣一般偎风躲箭处立地,却笑人慷慨奋发,以为必陷矫激之祸,此风更不可长。孔子在陈,思鲁之狂士,盖狂士虽不得中,犹以奋发,可与有为。若一向委靡,济甚事!……大凡只看道理合做与不合耳,如合做,岂可避矫激之名而不为?”⑥1930年,钱穆撰文介绍近百年几个儒者的读书主张,谈到陈澧(1810-1882.字兰甫,清末广东大儒,著有《东塾读书记》等书)的读书方法时,他认为陈澧只是看到了时人的病,开出来的药方却“温和有馀,峻厉不足”,不能振聋发聩。这个“峻厉”的主张,可与朱子的“慷慨奋发”互相发明。⑦峻厉与温煦,并存于钱穆身上。在叶龙的记忆中,钱穆很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评议他人时,口不出恶言,比如他对于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不聘请他这件事,其实是有意见的,但多年相处,也只听他不经意地提过一两次。⑧在西南联大时,经常有人向钱穆请教。学生对这位老师,先是敬畏,熟悉后变成敬爱。每逢周末,学生成群结队去钱穆宿舍问学。由于地方小,来的人往往是一批出来,另一批再进去。⑨这些前来请教的人各式各样,西南联大的学生,其他大学的学生,银行、报馆、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年过50岁的人……对于他们,钱穆没有丝毫疲倦厌烦的神态,一一耐心作答。学生李埏不解,说:“有的人只是慕名而来,只是来瞻仰先生风采的,为何也耐心作答?”钱穆举了范仲淹的例子:范仲淹带兵打仗时,18岁的张载带着兵书求见,范仲淹劝他读《中庸》,张载记取这番话,后来成了一代儒宗。钱穆告诉李埏:“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我宁愿失言,也不肯失人。”⑩严耕望1941年来到齐鲁大学追随钱穆,报到的第一天,钱穆领他到住处,对起居饮食、铺床叠被、整理书物等一切琐事都耐心指点,并且一天里来其房间五六次,对这位学生关怀备至。50年后,严耕望回忆起这个场景,仍然不禁涕泪横流。11龚鹏程说:“钱先生回台湾演讲,在淡江大学礼堂倒塌被砸之后,身体肯定是受损了(注:1952年,钱穆在台湾淡江文理学院惊声堂演讲时,屋顶水泥大块砸落,伤重入院)。晚年楼居为常。古人云,筋力之减,皆称新来懒上楼,钱先生则是罕得下楼出门。问学者都在客厅中见。政界人物来,亦不接待,任其随席听讲而已。对我辈,因非真正弟子,较客气,多称兄。于我则称龚先生,我称他钱老师或先生。怡然蔼然,论学若话家常,大关节处却极敬肃、不苟且。而不甚道人是非,评价师友均极见分寸。许多成名学者,恃老卖老,动辄狂言骂世、自吹自炫,先生不然。”12太史公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纪,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在人海与时间的磨洗下,个人往往迅速湮灭,死后还为后人纪念的,无疑是“倜傥非常之人”了。132015年是钱穆诞辰120周年,“我们没有做什么纪念活动,对他的最好纪念,就是读他的书。”钱辉(钱穆的女儿)对我说。(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相关链接(1)钱穆在新亚书院的学生唐端正回忆,钱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地打太极拳,呼吸深长,全套每次可打30分钟,有一天在新亚上课,突然来了两个青年流氓,在门口探头探脑,还旁若无人地在课堂内左右穿插,钱穆警告无效,怒了,“把长袍的两只阔袖拉起,露出两只结实的手臂,一个箭步就抢到那两个阿飞的面前,摆出个揽雀尾的姿势,把他们吓得一溜烟跑了。”从钱穆身上充盈的生命力来看,他如从军,将会是个勇猛的士兵。(2)胡适有次去苏州中学做演讲,因钱穆已在当地颇有名气,东吴大学的教师陈天一叮嘱胡适,到苏州不要忘了见一见钱穆,那时钱穆正在写《先秦诸子系年》,有两本很生僻的讨论《史记·六国年表》的书,他怎么都找不到,于是当面向胡适询问。不料胡适也答不上来。事后钱穆反省自己“书生不习世故”,初次见面就问生僻的书,无疑是在刁难对方,但因为这个问题积压在心中已久,突然见到一位“天下名人”,是以不禁冲口而出。这件事没有妨碍胡适对钱穆的肯定。读了《刘向歆父子年谱》后,胡适在日记里说:“钱谱为一大著作,见解与体例都好。他不信《新学伪经考》,立二十八事不可通以驳之。”1931年钱穆进入北大历史系任教时,主持该系工作的正是胡适,其时是文学院院长。

《民主的细节》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南方人物周刊投稿

输入您的搜索字词提交搜索表单北大女生马楠爱国之路>> 2010-10-02 17:52:00 风TWO 投稿 2006年4月4日,上海中山公园,现在是全职太太的马楠几乎每天都要陪自己的两个孩子到这里玩耍 图/姜晓明“反美女生”马楠和她的美国老公(资料图)■本刊记者 彭苏我的提问不属于任务范畴“太好了!终于轮到我说话了。”这是马楠的第一句话。马楠想说的分别是:她没有责问过克林顿;没有痛斥过美国的人权状况;确实是嫁给了美国人,但并没有去美国留学;她的老公也不是性无能,否则两个孩子从哪儿蹦出来的呢?!她说,网上流传的那个帖子,她和她老公看到时“都快笑翻了”。马楠说的帖子,是指《北大反美姑娘马楠的近况》,发在2005年8月13日的“大家论坛”上:北大中文系的女生马楠在克林顿访问北大时,曾当面痛斥美国人权状况恶劣,有意思的是,两年后本科毕业,她却选择到“人权状况恶劣”的美国去留学,后来还嫁给了一个美国人。马楠明明知道美国的人权状况恶劣,为什么偏向虎山行?……该文给出的理由是:一、马楠绝不是投机分子,而是一个崇高的爱国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国际主义者。马楠之所以选择出嫁美国人,是出于对毫无人权保障的美国人民的深刻同情。马楠以自己的弱小身躯,面对美国的强大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勇敢地站出来为美国人民伸张人权正义。……据说马楠最近已联络美国的各种进步力量,为改善美国的人权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二、马楠是一个艰苦朴素的马列主义者,每月都把自己微薄的工资捐献给贫穷的美国工人兄弟,自己则每天素衣素食,几乎不吃肉。这和资产阶级享乐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三、马楠意志坚强,毅力过人。见过她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也从不叫累。近来据说她的美国丈夫性功能已近丧失,但她依然深爱着自己的丈夫,这种精神是何等的高尚……马楠至今清晰记得,1998年6月29日上午,她坐在距离讲台较近的第7排的位置上。当天,克林顿首次来到刚刚结束百年校庆的北大。在北大办公楼礼堂里,面对400多名师生,做即席演讲。演讲完毕,北大7名学子提问,其中包括94级中文系女生马楠。克林顿:……贵校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之一、胡适教授在50多年前说过:“有些人对我说,为了国家的自由你必须牺牲自己的个人自由。但我回答,为了个人自由而奋斗就是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为了个性而奋斗就是为了国民性而奋斗。我们美国人认为胡适是对的。…… 于是马楠举起手。作家余杰曾在《“勇敢者”的游戏——与克林顿对话的北大学生》中写道:……紧接着,另一位女发言人发言了。这是中文系学生马楠。她反驳克林顿说:“本校前任校长蔡元培曾经说,当伟大的道德精神实际运用时,它们不会相互抵触。而且,我也不认为个人的自由会与集体自由抵触。以中国为例,它的蓬勃发展实际上确是我国人民自由选择与集体努力下的成果。因此,我认为,所谓真正的自由,应该是人民有权自行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和发展方式。只有那些真正尊重他人自由的人,才能了解自由的真谛。”余杰认为,马楠说的是“中国政治书本上的教条”。当年那个“短发的、清秀的”女生马楠,那个“明显背负着条条框框的、爱读书的”女生马楠,现在正坐在自己家的客厅里,等着吹干她的长发,即将与Byron Cole赶赴PARTY。Byron Cole是马楠的先生,美国人,中文名字叫:寇白龙。他们快一岁的女儿在电话旁哑哑学语。马楠一面回顾她并不爱提及的往事,一面交待阿姨照看好两岁多的儿子。“嗳!原话是这样的么?我有点记不全了。”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她,上海式的“嗳”一再蹦出,“怎么也改不掉”。马楠说,后面的话是她说的,但“第一句没这么深奥”。在“好好想想”中,她模糊记起自己引用了蔡元培先生的一句原话:道相融而不相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那年学校庆祝“五一”节,话剧剧场横幅上就写着这句话,马楠颇为羞赧地回忆道。对还原自己提问时的原话没太大信心的马楠,现在依然认为,克林顿的说法“太偏激了”,“如果太强调个人自由,国家是会乱套的”,“他的观点可能有他的理由,但到现在我还是保留自己的这个看法”。谈到“自由”,至今让马楠忿忿然的是,在克林顿访问北大前,学校组织学生干部、党团员开会,“难道我们大学生,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吗?”马楠说自己的提问,“不属于任务范畴”。虽然不属于任务范畴,但马楠的提问方向显然受了此次会议的影响。据说,当时400多张学生入场券,分别以三种形式下发:一种是直接进入班级,由学生民主抽签;第二种是流入学生团体;第三种是由各系分配,主要照顾“口才好”、“才思敏捷”的“优秀学生”。作为中文系学习委员的马楠,手里捏着7张分给中文系的入场券,在分给有需要的系友后,马楠也给自己留了一张。克林顿走后,学校开了场庆祝会。会上,一位校领导走到马楠面前,夸奖她一番后,询问她以后有何打算。马楠说自己是个素食主义者,“吃斋信佛”,结果,校领导的脸“唰”地一下变白了。“可能我令他失望了,他转身走了。”她呵呵笑道。因为与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同为素食主义者,马楠真正想问克林顿的,是素食问题。至于成为素食主义者的原因,是由于初恋男友从北大毕业后,通过托福,远赴美国留学,导致两人分手。曾一度“非卿不嫁”、因英语底子薄而自卑的马楠极为伤心,伤心之余,她寄托于素食和宗教,希望自己能快乐起来、平静下来。“我一直认为美国有众多精英,拥有大量类似我前任男友那样过五关斩六将,考入了美国高等学府的人才。但我决不会因此而全然接受克林顿的观点,虽然美国强大,但中国也有自己的理想,美国不应该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中国人头上。”当然,马楠采用的绝不是责问式的语气。对于阅历浅薄的指责,马楠毫不讳言表示接受,但她不愿接受别人在网上指责她是“政治投机者”。大学本科毕业后,她在北大直接读研,并没有“一年后去美国留学”。克林顿走后,英国BBC记者截住了拿着饭盒正赶往食堂的马楠,“我说对不起,我饿了,我要打饭去了。”伴随“七名北大学子提问克林顿”的一系列报道、大量来信令老师们深受其扰,也让保送研究生的她,再也不愿提及此事。这只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婚姻“现在说没关系了”,马楠承认当时自己站起来提问是有私心的,“我知道全球都在盯着克林顿的北大之行。我之所以站起来提问,是希望在美国的前男友能(从电视上)看到我。”上文提到的马楠的那位北大校友说,为什么我们总关心马楠如何质疑克林顿,而从未想过马楠其实是想让在美国的前男友看到自己一眼呢?若干年后,两个都已结婚生子的人在电子邮件上聊起此事,前男友说的“我真为你自豪”,依然让现在的马楠眉飞色舞,全然不顾寇白龙在身后的嘟噜:“你又唠叨起他了。”“那你为我自豪吗?”马楠不死心地追问走开的寇白龙。去除掉不实的描写,去除掉煽情和反讽,马楠和寇白龙的爱情其实极为简单:寇白龙是一名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国际金融系的毕业生,家境富裕,不远万里来中国教书,接待他的,正是马楠。当时,马楠一边在北大读硕士一边在美国教育交流协会做兼职老师。马楠是寇白龙踏上中国后见到的第一个中国女人。婚后,他经常戏谑那个站在机场大厅、高举寻人牌的马楠,像“电视剧里的‘结婚狂’举着牌子高呼:‘谁来娶我’!”机场接待后,彼此间的好感陡生。勇于尝试水中分娩的全职太太马楠,现在每天做运动、学画画、学京剧、学日语。“自由应该是心无挂碍,走得再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心。”马楠还希望自己在学习之余,多出去走走,看看失业工人、看看山区农民的生活。她想到了15年后,自己的生活阅历丰富了,“我要做一名人大代表,去为老百姓说话,能为老百姓说话真是太痛快了。”据马楠说,她以这个理由拒绝领取绿卡时,移民官面容惊讶。马楠希望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别人提到自己的婚姻时说,这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幸福婚姻,至于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这有什么重要的呢!” (南方人物周刊)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问题一:新闻采访稿格式 你先进行采访的前提交代,再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然后可以分三大部分,列出小标题。 正文的对话中可以描写人物的神态,揭示人物的心理。 敬上范文一篇: 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 孙膑,战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部。经多次邀约,我终于在两千年后的一个秋夜采访到了他。 梅子煮酒,梅雾氤氲,酒香浓烈,我与孙膑相对而坐,话题由“剜膑”切入。 一、荒凉的枯泪 记者:孙膑先生,您智谋过人,心思缜密,却遭庞涓毒手,被剜双膑,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孙膑(沉默片刻):我与庞涓,同师鬼谷,同习兵法,拜为兄弟,亲如手足。我从来没想过他会加害于我。作为一个谋士,我熟谙兵法,知道不可过于相信别人;但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情的人,我…… (哽咽)我太相信他,从不疑他。然而,害我的恰恰是我最相信的庞涓师兄!…… 记者:如此说来,正是因为您对庞涓太过相信,感情上太亲而使您没有认识到潜在的危险,从而遭此大祸? 孙膑(缓缓点头):灾萌于不疑。 二、冰冷的铁血 记者:那么,孙膑先生,在后来的两次交锋――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您是如何下此狠心痛歼庞涓之军,尤其是马陵一役将他逼死? 孙膑(沉默不语) 记者:是否……是因为感情上的疏远? 孙膑:也许是吧……我常想,自己在那两次大战中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是单纯的敌方谋士,还是一个有着冰冷铁血的复仇者? 记者:复仇者? 孙膑:剜掉的膑骨是仇恨的种子。我与庞涓的情谊彻底断绝了,这让我的心在刹那间变冷。我用冰冷的目光看待与他的交锋,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 记者:是感情上的疏远让您对与庞涓的战争有了一个新的定位?或者说,感情的疏远让您重新认识兵法,认识战争? 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 西风残照,落木萧萧,却又不知是哪朝哪代了…… 点评: 这是2003年浙江省高考作文满分卷。 本文取自“孙膑与庞涓”的故事,这个材料在常人眼里是比较陈旧的。但作者却选用了较为新颖的访谈记形式,通过变换角度,结合“感情亲疏与认识事物的正误深浅”话题,对庞孙两人的恩怨进行重新梳理和审视,将孙膑对庞涓前后不同抚感情与结果作深度思考,提出了“惟我独有”的评价:感情亲反被害(“灾萌于不疑”),感情疏却获胜(“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荒凉的枯泪”“冰冷的铁血”两个小标题,与结尾“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呼应,既留给读者无限悲凉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人性的反思:无论胜败都是痛苦――被害是荒凉,获胜是冰冷。敏捷、灵活、深刻、创新、批判的思维品质,使全文流畅自如,闪烁着智慧和灵气。 问题二:新闻采访稿怎么写?有关于校园生活的好题材没? 标题:一般分为引题、正题及副题,亦有只写一个标题 导言:扼要描述新闻的整体轮廓,撮述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使人得悉全篇梗概 正文:将导言所述具体化,仔细地交代新闻事件,内容要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及如何六大要素 问题三:如何写新闻稿件 范文 新闻稿,也就是通讯,是报纸、电台常用的文体。因此,通讯也应该满足记叙文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结局或造成的影响),在写作手法上,也就可以用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但通讯和文学作品又有所不同,文学作品可以虚构,而通讯不可以。这就涉及到了通讯的三个基本特点: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效性,也就是说,通讯必须客观真实,而且要及时广播出去。不真实,就是假新闻,不及时就是旧闻,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和意义。这就要求,写作者必须亲临现场,写自己亲眼所见、真是所感,绝不可以道听途说妄加揣测。 分类和写作 1通讯一般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和工作通讯。 2主题要明确。就是说你到底想要向读者广播个什么东西,有什么意图。 3材料要适当。有了主题后,就要围绕主题去组织材料。往往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被访者常常会给你提供许多素材,在这许多素材当中,实际上有许多材料是你所不需要的,所以,你就要从一地鸡毛中,逐一甄别,合理取舍,最后遴选出你所需要的材料。 4角度要新颖。有了材料,就要选择成文的角度。一件事情发生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都知道,老调重弹的东西是没有人要看的。这就要求写作者要选择一个即合理又新颖的角度去写。比如,2005年,周家湾居委有一名归侨摔伤了,由于老归侨家庭经济很困难,老婆和女儿全有精神疾病,所以也没人照顾。这种情况下,街道侨联就发动大家捐款,并且把这件事报到区侨办,区侨办又报到市侨办,结果,上级部门也捐款了。当时街道要我去写一篇报道,本意是想写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如何捐款帮助老归侨度过难关。我去了以后,发现了另外一个细节,就是老归侨的家人都送进了精神科医院,家里很乱。老归侨住院期间也没人照顾。在这种情况下,居委干部轮流去服侍老归侨一家。我认为,从捐款的角度写太普遍,没有新意,于是我就选了居委干部这一角度,再在写的时候,把大家捐款的事一并写进去,结果被新民晚报刊登了,而且被评为当年上海市社会新闻三等奖。 5标题要别致。通讯稿写好了,未必有人看。因为现在这个时代,信息量太大了,没有人有时间有耐心一篇篇新闻看过去,都是挑着看。所以你写的新闻要想脱颖而出,吸人眼球就非常重要。所以就必须要有一个别致的标题,使你的文字被读者的法眼选中。当然,一个好的标题对文章来说,有时候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个画家拿了一幅画来给《龙华社区》报投稿,那幅画是一幅风景画,但没有主题。大家知道,没有主题的画,对普通居民来说一般是很难看懂的。我仔细看了以后,发现,画面中有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在铺满落叶的小道上。所以,在刊登的时候就想给他添一个主题,起初的时候想用“搀扶”为标题,用了以后觉得没有诗情画意,就改为了“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结果,画家看了以后非常高兴,说,这样一来把画的主题就体现出来了。还有一次,是世博会前夕,妇联搞了一次摄影比赛,一位居民送了一幅摄影作品给我看,照片上是一位电工正在中国馆前安装路灯,我灵机一动,给照片取了一个主题,“我为世博增光”,增光用引号引起来,实际上就是谐音,结果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闻标题的制作 1要题文一致。有很多人的标题和文章是不对应的,就是说标题是标题,文章是文章,两者毫无关系。出现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人人都想把标题设置的更好,而在设置标题的时候,脱离了文章的主题。比如说,街道曾经有这么一篇通讯,是写街道市政管理方面的。文章内容是写街道拆了多少违章,种了多少绿化等等。结果他的标题是“传承千......>> 问题四:采访内容怎么写 怎样写好采访稿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恭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回答者: trueno_ae86- 经理 四级 10-3 10:14 查看用户评论(1)>>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4个人评价 好 0% (0) 不好 100% (4) 相关内容 怎么写采访稿 对人物的采访稿怎么写啊?我是六年级的 急需 新闻稿采访稿怎么写 怎么写通讯稿,新闻稿和采访稿?这三种分别有哪些不同... 怎么写人物采访稿? 其他回答 共 3条 我知道 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 问题五:给我写一篇,采访类的新闻,自己写题目,谢谢,我不知该怎么写新闻 10分 老实说,我在学校上学那会儿,新闻采访的书根本没看,直接跑去两篇稿件,过的考试。其实这东西没啥好多说的。就是文笔、格式、构思,还有你对于事态的了解情况。你要真按着书写的来,估计你就死在路上了。 写稿这门功课是活的,最好的老师不是书本,而是刊载在报纸、杂志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好的记者编辑,只要一看样稿就知道需要把文章写成什么样。我觉得这个是必须得有的基本工。 我这里只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写人物稿,那不访参考一下《南方人物周刊》,多看看人家写的东西,多研究研究用了什么要素,你自然就知道一篇稿件如何去写了。 问题六:人物专访稿子要怎么写? 人物 类 专 访稿 件

故事会:意林: 青年文摘:

南方人物周刊杂志天下

《人物周刊》和《看天下》不错。

南方人物周刊

本人最喜欢环球 内容多 但杂 分析并不深入 很适合像我这样没什么特别喜欢的就是想了解天下事的南风窗的分析是最深刻读到的 每次看都觉的很有道理 但南风窗我看到的多是根据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做读到而深刻的分析 很适合用来当研究材料其他的没看过 就不说了

建议选南风窗,我看了7年了,原创性强,vista都是转载的,三联吗 娱乐性强 不是很深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