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百科

河北中医杂志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4-06-29 16:39:37

河北中医杂志编辑部

开平区有一位 杜豁然 杜豁然 1945年7月生,河北唐山人。出身中医世家,唐山市开平杜豁然中医诊所主治医师、所长,系中国科联北京教科文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卫生医学研究院一级教授,《河北中医》杂志社特邀通讯员,中华临床医学进展编辑部特邀编委,世界肝病研究会会员,开平区政协委员。临床上对心脑血管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内、外科的一些疑难杂症较有专长,动用独创的“灸肛门法”对一些适应症常收满意疗效,曾在国内、外一些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和〈健康报》、《中医杂志》、《中国针灸》、《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河北中医》、《中国民间疗法》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6篇获国际优秀论文奖,5篇获国内优秀论文奖。而1999年发表的“加减车舟丸与虫草软肝丸治疗肝硬化腹水100例”获世界肝病学研究会一等奖,并获’99世界华人特色名医成果博览会“世界名医国际最高金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广州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和二十世纪“中华英才”人物荣誉,曾三次获开平区政府1994个人科技二等奖,1995年人科技三等奖和1997个人科技三等奖,还参加了编著《中国民间疗法》、《中西医结合杂症治要》等4部专著。

是的,以下是详细介绍,希望有所帮助:

《河北中医》杂志是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管,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卫生信息中心)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在广大读者、作者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该社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杂志质量不断提高,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92版)、“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华北地区优秀期刊”、“河北省优秀科技期刊”。2006年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多家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

《河北中医》杂志不是2011第六版北图核心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主办: 河北省医科院情报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周期: 月刊出版地:河北省石家庄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2619CN: 13-1067/R邮发代号: 18-3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河北中医创刊时间:1979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

河南中医杂志编辑部官网

是的,属于统计源期刊,即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投 稿 邮箱:henanzhongyizz @163 .com

[1]信息[J]. 河南中医,2009,(12).[2]王勇,张金环,王保山,. “中医中药中国行”河南省启动仪式暨郑州站活动隆重举行[J]. 河南中医,2009,(12).[3]李根林,张娟,. 口服吸附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09,(12).[4]武辉,王亚平,. 糖耐量受损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09,(12).[5]王艳,. ICU病人肺部感染的护理[J]. 河南中医,2009,(12).[6]侯中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文献比较研究[J]. 河南中医,2009,(12).[7]许敬生,. 大医高洁[J]. 河南中医,2009,(12).[8]任雷生,谢扬,. 从肺脾论治变态反应性皮肤病[J]. 河南中医,2009,(12).[9]耿爱爱,张怀镱,邓永琼,吴军,. 水牛角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J]. 河南中医,2009,(12).[10]王娟,陈明玲,龚树材,. 应用消托补法治疗扁平疣体会[J]. 河南中医,2009,(12).[11]周锴,林盛毅,周晓珏,. 运用蜈蚣、全蝎治疗糖尿病足[J]. 河南中医,2009,(12).[12]王立伟,秦宝华,唐蕾,周维顺,. 周维顺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J]. 河南中医,2009,(12).[13]孙迎庆,. 三七总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14]洪斌,纳金玲,. 小儿清热止咳合剂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58例[J]. 河南中医,2009,(12).[15]刘丽萍,. 中药枳壳的炮制研究[J]. 河南中医,2009,(12).[16]庄美芳,. 胆胃宁颗粒剂的制备、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J]. 河南中医,2009,(12).[17]张巧丽,吴桐,. 败毒散临床应用体会[J]. 河南中医,2009,(12).[18]李光成,.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19]徐勤,. 肾俞穴注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66例[J]. 河南中医,2009,(12).[20]钱红梅,许平武,匡萍,. 针麻与颈丛麻醉复合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21]何忠锅,胡俊义,李丰,邹来勇,. 补肾强筋汤结合温和灸对膝OA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22]黄漫为,郑锦清,王琼梅,. 针灸牵引配合健康教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远期疗效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23]康丽,杜东琛,宋丽娟,. 耳穴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机理初探[J]. 河南中医,2009,(12).[24]龚晓强,王梅花,苏永立,黄涛,. 头针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54例[J]. 河南中医,2009,(12).[25]王小兰,. 齐刺法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关性分析[J]. 河南中医,2009,(12).[26]田爱红,高焕萍,高鸿山,. 复律汤联合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50例[J]. 河南中医,2009,(12).[27]李海音,柴士花,刘天骥,.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J]. 河南中医,2009,(12).[28]黎甲文,王振常,. 中西医结合治疗NSAID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29]魏素芳,. 藻甲消瘤汤治疗乳腺增生病63例[J]. 河南中医,2009,(12).[30]徐晓燕,. 阿昔洛韦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60例[J]. 河南中医,2009,(12).[31]彭亚楠,陈朝霞,. 侧穹窿封闭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50例[J]. 河南中医,2009,(12).[32]孔慧娟,. 宁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62例[J]. 河南中医,2009,(12).[33]原春山,. 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96例[J]. 河南中医,2009,(12).[34]魏静梅,马钦惠,曹小丽,. 萝卜汤对剖宫产术后排气效果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35]庄义昭,. 针刺臀痛穴为主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J]. 河南中医,2009,(12).[36]朱益敏,. 舒利迭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37]池雷,. 宁心敛阴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20例[J]. 河南中医,2009,(12).[38]李惠娟,. 辨证、辨体调治痛经33例[J]. 河南中医,2009,(12).[39]李达璟,张武锋,徐星慧,. 结膜自固定显微手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J]. 河南中医,2009,(12).[40]黄河,刘庆贺,. 疏肝和胃汤治疗十二指肠胃反流病120例[J]. 河南中医,2009,(12).[41]孙广州,屈慧萍,李会霞,. 消乳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48例[J]. 河南中医,2009,(12).[42]许玢,. 抑清汤治疗免疫性不孕症19例[J]. 河南中医,2009,(12).[43]马志明,.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错缝39例[J]. 河南中医,2009,(12).[44]余梅芳,韩继忠,. 清利活血益肾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J]. 河南中医,2009,(12).[45]祁营洲,赵红义,郑健刚,焦蕾,. “三步康复疗法”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改善中风患者ADL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46]呼敏凤,.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胃炎56例[J]. 河南中医,2009,(12).[47]李二虎,. 五虫散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0例[J]. 河南中医,2009,(12).[48]胡建萍,. 丹芪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48例[J]. 河南中医,2009,(12).[49]石瑞舫,罗静,石瑞香,. 逍遥安寐汤治疗不寐156例[J]. 河南中医,2009,(12).[50]杨维超,万燕丽,王付,. 高血压绿色疗法探讨[J]. 河南中医,2009,(12).[51]陈彩霞,梁勇超,. 原发性痛经在岭南地区的防治探讨[J]. 河南中医,2009,(12).[52]黄春莲,谭畅,何洁茹,邓金凤,韦志辉,. 生脉定志汤治疗糖尿病并脑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53]刘瑞,周艳丽,. “治癌灵”穴贴及针刺对H_(22)肝癌小鼠抑癌作用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54]齐红朝,檀金川,. 雪芪通肾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定量及TGF-β_1表达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55]田中岭,张丽萍,. 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NGF、BDNF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56]赵争敏,薛鸾,曹瑶,. 蜂毒对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TNF-α、IL-1β、PGE_2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57]崔青荣,周庆伟,. 周庆伟教授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经验[J]. 河南中医,2009,(12).[58]崔炎,李玉凤,安俊彩,. 崔公让教授穴位注射治疗面瘫经验[J]. 河南中医,2009,(12).[59]时增科,刘吉善,. 刘吉善主任医师运用三仁汤经验[J]. 河南中医,2009,(12).[60]李静洁,. 《内经》时间诊断学探析[J]. 河南中医,2009,(12).[61]王红妹,. 经方治疗手足心黄验案3则[J]. 河南中医,2009,(12).[62]麦熙,邓暖繁,. 五苓散加减治疗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症30例[J]. 河南中医,2009,(12).[63]孙汉屏,杨宁,. 小建中汤加味治愈外感腹痛1例[J]. 河南中医,2009,(12).[64]石静娟,.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J]. 河南中医,2009,(12).[65]郑贵良,. 养阴法的形成与发展概论[J]. 河南中医,2009,(12).[66]颜芸,顾勤,. 体质学说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J]. 河南中医,2009,(12).[67]杨兆林,. 仲景治痞特色[J]. 河南中医,2009,(12).[68]何云义,张玉英,. 张仲景咳喘病组方特点浅析[J]. 河南中医,2009,(12).[69]罗勇,. 小议《伤寒论》中疾病自愈而出现瞑眩的机理及其意义[J]. 河南中医,2009,(12).[70]马晓妍,张明雪,. 浅探《金匮要略》之胸痹[J]. 河南中医,2009,(12).

呵呵是统计源的 中医的都好收稿子 记住 周期8个月的都是在线投稿的 你自己给杂志社打打电话吧 在线投稿吧

四川中医杂志编辑部

《四川中医》是省级期刊。

《四川中医》杂志社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长期坚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注重中医特色,着重临床,突出实用”的办刊宗旨,具有“内容丰富,新颖实用,信息量大”的显著特色,在全国中医药期刊中有较高学术地位,受到中医药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发刊量始终居于同类期刊前列,连续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是四川省优秀期刊、质量一级期刊。

孔定善治疑难病症,每多巧思,疗效卓著。为病家所称道,同行所景仰。曾诊一患者,发热恶寒两天后竟出现舌头外伸、口流涎水、烦躁不安,每次发作约一小时,随后舌收烦止如常人。每天发作三、四次,诸医束手。李氏根据《灵枢.寒热病》原文:“舌纵涎下,烦闷,取足少阴。”用镇肝熄风,养心滋肾的办法,一剂中药便解除症状,续服三剂告愈。又如孟君患牙髓炎,剧痛难忍,服药无效,李氏为书鸡屎藤100克、鲜猪肉150克,共炖二小时,吃肉喝汤(不放盐),一剂知,三剂已。他常说:“只有具备高尚医德的人才可以业医。古往今来,荣极当代,名炳医林,光照后世的名医无一不是医德高尚之人。”业医50余年,他对所有病员均一视同仁,有求必应。无论每天有多少求诊病员,他都认真负责地接诊。退休后对上门求治者,也从不推诿。虽已高龄,医名显赫,仍一如既往,乐此不疲。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他义务诊治了大量病员,从未收取病人报酬。对于经济困难者常常解囊相助,为病人支付药费,并经常亲自上山为病人采草药以减轻病人经济负担。他非常强调同行的团结合作,尊重同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他认为,明朝陈实功《外科正宗》中提出的医家“五戒十要”是同行相处的起码态度。必须认真按照“凡乡进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投之”的要求,躬身不倦。其谦逊朴实、敬业乐群之风范,深受中西医同行及病人尊崇。博及医源穷灵素 诗词歌赋有鸿文孔定认为:学习中医必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继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厚古尊今,不拘门户,才能开阔胸襟,启迪思维,才是科学发展的态度,才是事业成功之路。其初学医时即熟读陈修圆“医书十六种”,后攻 “四大经典著作”及叶、薛、吴、王诸家著述,尤其佩服吴鞠通的治学精神和高深造诣,对其《温病条辩》领悟较深。他深知,要想在医学领域有所成就,必须熟谙经典,融会各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因此,他在遵从老师学术思想的同时,文、史、哲、易,诗、词、歌、赋,诸子百家,无不涉猎。并广泛收集古今名医验案和民间验方偏方,通过临床验证总结、整理提高,为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打下了坚实基础。一般人学习《黄帝内经》,是很少去钻研艰深玄奥的“天元纪”、“六微旨”、“气交变”等几篇运气学说大论的。孔定则不仅把《黄帝内经》的运气学说研究得十分熟稔,而且还把《圣济总录》、《普济方》、《类经》、《医宗金鉴》、《素问玄机原病式》等历代典籍中的运气学说搞得通透明了。1979年5月,一个日本医学代表团要到北京考察学习“能预测流行病发病规律”的五运六气学说。卫生部担心北京的专家不能满足日本人的需要,通知“中医之乡”的四川作好接待准备。四川省卫生厅旋即向全川发出紧急征文通知。仅征得李克光教授和孔定先生两篇文章。日本人对孔定先生用现代语言和图表推演的《五运六气学说撮要》大加赞赏。中国古老神秘的五运六气学说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为四川卫生界争了光。这件事引起了四川省卫生厅的高度重视。当年9月,四川省成立了中医学会。孔定的《五运六气学说撮要》在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上再次引起轰动,身居僻壤的孔定先生在此次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紧接着,孔定又被推选为《四川中医》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并拟调任《四川中医》杂志主编。但绵阳地区有关领导指示,一定把孔定这个人才留在绵阳。很快,孔定被破格晋升为绵阳第一个中医副主任医师。对于现代医学知识,孔定不但不排斥,而且虚心学习,其目的是不断充实自己,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1981年省科协举办日语学习班,时年55岁的他以其勤奋和智慧,获得了全班的最优成绩,老师和同学们都赞叹不已。孔定一生布衣粗食,生活俭朴。不逛商场逛书店,是其所在地书店的常客。每到一地第一件事便是到书店淘书。藏书读书,是其人生的主要乐趣。走进他的住宅,两间房屋的书柜里有序地排满了各种有关工具书、经典中医著作、现代医学名著以及文史哲学之类书籍4000余册,俨如一个小图书馆。这是他一生的主要积蓄,也是他最宝贵的精神食粮。无论严寒酷暑,除接待求诊者和来客外,朝夕研读,孜孜不倦,数十年如一日,全把时间用在读书和写作上。他已先后编写出版《温病三字经》、《新编药性歌括》、《绵阳市现代名医录》、《李孔定论医集》、《新方实验录》等8部医著,参编《中医奇证新编》、《中医精化浅说》、《长江医话》、《中华名医特技集成》、《中医临床与展望》、《〈伤寒明理论〉阐释》、《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奇证卷》、《重审十分反》、《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中医自然疗法》、《中医治学经验》等15部医著,审定全国中医中专教材《古典医著》和医著《医中百误歌》、《巴蜀中医文论》、《冉氏方剂学》4部医著,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2篇,获省、市科技成果奖10项。孔定先生曾在岳立言(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毕业)举办的国学专修班学习两年,随后又师事精通文史、博学多才的前清秀才王善奎和邓文伯,诗词曲赋无一不通。其所作诗词格律工整,音韵铿锵,意境深远,蓬勃昂扬,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如1960年深秋某夜,外地川剧团来蓬溪演出,有几位名角登场,颇富吸引力,学校师生全去看演出了,唯独孔定一人在校挑灯夜读。事后,他写了一首诗 “静夜凉风拂案吹,梨园鼓乐漫惊帏。何人得似犹龙子,独赏奇文月上时。”可见他追求新知几乎达到了物我两忘、如痴如迷的地步。《元日攻书》一诗中则表明了他将毕生精力献身中医事业的豪情壮志:“元日攻书意正闲,芸窗独学静而安。髫龄有志穷经史,终岁无方避馁寒。四纪春秋忘孔孟,一生精力事歧轩。欣逢盛世开胸胆,勇献刍尧学少年。”1987年,孔定作为绵阳市第一个晋升主任医师的中医,填了一首《南乡子》自勉:“正道是沧桑,各领风骚道泽长,人谓香岩千古士,发扬。足与长沙试颉颃。 莫负好时光,秉烛夜行任发霜,高职忝居新起点,毋忘。伏胜传书笑老庄。”据?李白纪念馆楹联选?记载,1983年5月,李孔定与成都中医学院李克光教授等同赴江油讲学,闲暇同游李白纪念馆,克光教授忽然说:“此地颇为雅致,我想起了下联,‘此地园林胜草堂’,请君对上联”。孔定徐行五步,朗声应道:“当年伯仲推工部”。一时传为佳话。呕心沥血传薪火 桃李满园誉杏林李孔定是中医临床家,更是中医教育家。从事中医教学50余载,从县卫生进修校到地区中医学校,从中医函大到中医高研班,他用绵绵不尽的蚕丝把莘莘学子的中医梦想编织成了现实。先后培育杏林新秀上万人,不少已成为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管理骨干。他常以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教导学生学习过硬的本领,要求学生“为医要有三要:理论要深,临床要精,医德要高。”并指出“基础要坚实,收获勤与思,业精于实践。此三点是治学之道不可或缺的”。他认为,只有熟读和精思,奠定扎实的基础,才能融会贯通,推陈出新,达到学术上炉火纯青的境界。因此,他强调学生不仅要深研中医经典著作,而且要博览文史哲学诸书,还要研习古今名家著述、医案和现代科技知识,借以开阔眼界,启迪思维,提高医技水平。这些思想,在他整个办学过程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他在绵阳中医学校主管教学工作期间,坚持从严治学,从严执教。要求教师必须忠于职守,以身作则,管教管导,教书育人。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体贴。除严格课堂教学、考试考核纪律,强化实验课和毕业实习外,还采取抽背、默写课本重点内容、专题讲座、知识和技能竞赛、临床见习、床旁教学等手段。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努力培养学生独立诊治疾病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树立良好的校风,浓郁的学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争创全省唯一的重点中医学校,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很多人来说,成都中医学院函大绵阳中心函授站站长这个职位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然而,孔定却把这个职位当作一副很沉的担子来担,当作一个使命来完成。他要在这个岗位上为川西北培养出一大批中医实用型优秀人才。虽然只是个专科函授教育,而且学员大都已有中专文凭,但还得经过严格的入学考试,还得完成四年学业。不论是师资培训,还是面授函授、考查考试,孔定都做得一丝不苟。他除亲自主讲《医古文》、《内经》、《温病学》等课外,还经常邀请全国知名教授如朱良春、周仲瑛、李克光、邹学熹、张发荣、郭仲夫、郭子光、肖正安等来作专题讲座。可以说当年绵阳中心函授站教学管理之严格,教学师资之优秀,教学工作之认真,教学效果之良好,是不多见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年那些中专生、函授生现在正支撑着川西北、川中地区中医事业的一片天空。孔定先生十分爱才惜才护才。凡是喜欢读书、学习刻苦、热爱中医事业的学生,他都疼爱有加,经常赠书并题诗勉励。“少年壮志贯云霄,医学高峰未必高。天士鞠通俱往矣,风流人物数今朝。” “莫之为后圣何传,垂老昌黎绪万千。偶忆长桑奇舍客,不徒夫子叹才难。”笔者当年在琴泉寺读中专时获赠的这两首诗,至今对我仍然发挥着极大的鞭策和激励作用。学生在工作中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他都要亲自关心。1982年,绵阳中医校一批优秀毕业生被迫改行,他知道后拍案而起,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八方奔走,据理力争,终于在当时的四川省委副书记聂荣贵的过问下得到纠正。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是李孔定多年的一块心病。1990年,李孔定被确定为全国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导师之一,首批带教了张耀、景洪贵两名高徒。要求他们必须精理论、会看病、能教学、懂科研,经其呕心沥血,言传身教,示范讲解,临床指导,两人后来都成为了四川省名中医。1995年6月,已经古稀之年的他“自知年事已高,可眼睁睁的看到中医阵地日趋萎缩,真是揪心,如果不在有生之年,尽绵薄之力,良心有愧!”毅然以市政协副主席身份向中共绵阳市委书记冯崇泰递交了以培养中医高级临床人才为主的五条建议。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市卫生局写出书面计划,报市委批准执行。市政府为此每年拨出40万中医专款支持发展中医事业。1997年,他再次被确定为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导师,遴选谭亚萍为学术传人。为了在有生之年给绵阳培养更多中医高级人才,他主动要求扩招高徒,开办中医高级研修班。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该班于同年7月正式开学。由于该班谭亚萍、马文红、李时民、罗先涛、叶海燕、吴远明、敬博等7名学员都是通过精选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10年以上临床经验的高徒,孔定教授为其确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三年脱产学习,使其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熟练的临床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尚的医德医风,准确的口笔表达能力,成为市内的新一代名医。根据第一批带徒经验和医学发展趋势,决定该班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员临床本领为中心确定教学内容,设医学课、文史哲课、相关应用课三大类课程。采取面授与自学结合、理论与临床结合、跟师临床与独立应诊结合、室内教学与野外教学(采中草药)结合、临床与科研结合、继承与发展结合,互教互学等方法。在教学带教中强调一个“博”,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专”字,从而探索出了一条费省效宏、快出人才、出实用型中医高级人才的新路子。他十分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主张学医者应当首先熟读并深刻领会《大医精诚》,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试愿普救含灵之苦”。要求学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正正派派作人,兢兢业业做事。在中医高级研修班开班时即赠送学员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赌钱炒股休进此门”,教育学员要为济世活人而学医,不为谋取私利而读书,力求做到为医清廉,医德高尚。并亲自为该班撰写班歌《江城子》,与学员一起时时吟唱:“中华历史五千年,锦江山,育芝兰。四大发明,日月丽长天。科技领先夷夏仰,英学者,笔如椽。《内经》渊博国学源,代薪传,青胜蓝。盛世躬逢,重任系吾肩。师古不泥宗发展,勤苦学,写鸿篇。”对学生的殷切期盼,溢于言表。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们都能严于律己,忠于中医事业,善待患者,勤奋努力工作。目前,年届八旬的孔定教授受好友李仲愚教授临终嘱托,收其关门弟子赵文(成都市民宗局副局长,曾任省中医药局副局长)为徒,认真传承中医学术并切磋宗教文化。孔定教授精心培养的两批9名高徒现在都已成为绵阳中医战线的栋梁人才。他所探索的中医师承方法和教学效果受到国家、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当地党政、广大医药卫生人员的高度评价。这无疑是他为党、为人民、为中医事业作出的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巨大贡献。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是2008-01-04在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101056671889022,企业法人覃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的经营范围是:《辽宁中医杂志》、《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出版(持许可证经营);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辽宁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949263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390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更多信息和资讯。

医学类学术期刊有:

一、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

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药卫生人员。

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医学争鸣》刊载的内容主要是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的交锋与辩论。英文刊名为《NEGATIVE》,以期经历“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螺旋式上升,达到新的认识境界。

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中文版半月刊。

据2018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常务委员49人,委员127人,特约编委5人,海外编委12人。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8690篇,总被下载1789818次、总被引87645次。

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1980年6月创刊。

据201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官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会拥有委员67人,客座编委13人,2017年度共有368位审稿专家。

五、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年,为国内外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是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被美国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R2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表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中国针灸 5、中成药 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7、中药材 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中药药理与临床 10、中华中医药杂志 11、针刺研究 1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3、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4、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5、辽宁中医杂志 16、时珍国医国药 17、中医杂志 18、新中医 19、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中国天然药物R9 药学类核心期刊表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中国药理学通报 4、药物分析杂志 5、中国新药杂志 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8、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0、中国抗生素杂志 11、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2、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3、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14、中国药房 15、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16、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7、华西药学杂志

您好,建议您去相关的专业学术网站或者是论坛上进行相关咨询。

医药杂志编辑部

陈 心 1942年出生,福建人,中共党员,编审,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理事,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医学委员会委员。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主任。兼任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会长。199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后任临床内科医师十余年。仍定期在福建省立医院、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及省级机关医院兼临床内科工作,对诊治心血管病、老年病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十余年来负责福建医药杂志编辑出版工作,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高评委审评为编审职称(正高)。1996、1997年福建医药杂志先后荣获福建省、全国、华东地区优秀科技期刊奖,为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编辑部内审会退稿。市面上的刊物投稿后都会被面临退稿的风险,现代医药卫生杂志也不例外,通常投稿之后三天会退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